家园合作培养幼儿快乐情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实践与研究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2016年第7期/C (3)家园共育
目前,有些教师或家长认为,情绪仅代表幼儿的生理需要。

显然,孩子的表现也处处支持着这一观点。

从出生时为“饥饿”而哭,为“身体不舒服”而闹,直至发展到为得不到“玩具”而吵。

孩子得到了就高兴,得不到就不开心,情绪似乎就这么简单。

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和家长一般比较重视身体健康,往往忽视了心理健康问题。

我们在涿州市第一幼儿园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开展了培养幼儿快乐情绪的课题研究。

一、建立良好师幼互动关系,保证幼儿情绪安定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能让幼儿特别是小班新入园幼儿尽快建立起在新环境中的安全感。

新入园幼儿的情绪是最低落和不稳定的,他们的情绪就像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

刚刚还晴朗无云,阳光明媚,还没容得你琢磨一下,转眼就下起了雨。

每天都会有很多适应性较差的孩子哭着来幼儿园,此时,教师都会把孩子接过来,一边抱着一边抚摸幼儿的后背和脸庞,幼儿的哭泣就会越来越轻,直至情绪稳定。

用这样的“温暖抱抱”来接受孩子的情绪,并给幼儿安全、温暖的感觉。

幼儿的家长对教师说“孩子回家说老师像妈妈”。

妈妈的安全感就来自这“温暖抱抱”。

生活上的包容和关爱也是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切入点。

帮孩子接一杯水、午睡时的“拍拍”、帮孩子梳梳头发、洗手后挤一点护手霜,当然,一颗香甜的糖果,抚摸一下孩子的头发都能拉近师幼关系,让新入园幼儿逐步适应和接受新环境中的人、事、物,从而产生快乐健康、
积极向上的情绪。

阴燚
(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河北保定072750)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
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幼儿心理发展到相应年龄阶段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这其中,情绪自我调控能力的增强以及拥有并保持快乐的情绪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幼儿园;快乐情绪;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 (2016)07-0073-03
. All Rights Reserved.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着力快乐情绪培养
音乐活动是幼儿喜欢的、能给幼儿带来快乐、能让幼儿充分表现自我的一种活动。

在音乐活动中,一定要让每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进来,给幼儿提供平等的展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自由和谐的欢乐的活动中自由的成长。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活动中快乐发展。

经常让孩子说说心中的感觉,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表达情绪的能力,除了用语言表达情绪以外,绘画也是孩子表达情绪、放飞心情的一种方式。

例如,我们在开展《我的心情》主题活动时,让孩子用绘画抒发和表现自己的心情。

首先,引导孩子用语言先说一说自己的心情。

Z小朋友在表达生气的感觉时,说自己心里直冒火,Y小朋说心里像水烧开了似的,还有的说恨不得一拳打过去等等。

接着,我让孩子将自己的心情画出来,X小朋友把爸爸打屁股的手画得特别大,表现了他对疼痛的极度恐惧;N 小朋友用黑色和一些杂乱的线条传达她内心的不安;还有的孩子画出好多美丽的小花,传达高兴的心情。

在艺术活动中一定要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与创造,并给与适当的指导和正向的引导。

三、创设幼儿个人情绪空间,帮助幼儿情绪管理
个人空间无论是对成人还是对幼儿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人们的不良情绪需要在独处的时空中得到反思、宣泄,直至解决。

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开展了班级和家庭“情绪角”的创设活动。

情绪角在班级中起到了连接小朋友的作用,不仅仅是教室的一个布置,更是对幼儿心理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通过这一小小角落,不仅让教师看到了幼儿的心灵,也让幼儿
了解自己。

有的班级的“情绪屋”内设各式脸谱,如高兴脸谱、生气脸谱、伤心脸谱等。

如果幼儿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就会翻出自己当时的情绪脸谱,这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情绪缓冲的机会。

如在翻生气脸谱时,旁边的小朋友会凑过去问:你怎么啦?为什么不高兴?告诉我好吗?生气的幼儿就会向他们倾诉,旁边的幼儿就会主动地关心帮助生气幼儿的不良情绪。

班里由于情绪屋的创设,幼儿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既缓解了不良情绪,又促进了幼儿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

家庭“情绪角”的创设是家家有家家的高招,例如,用帐篷制作的“我的地盘我做主”,孩子的私密空间;悬挂的宣泄情绪用的“沙袋”,还配有拳击头盔和拳击手套,生气了可以打打沙袋宣泄一下;利用玩具设置的“小小休闲角”,孩子也有了自己的休闲时光等等。

四、包容幼儿负性情绪,及时进行正向引导
快乐的情绪能感染周围的环境和人,同样负面的情绪更会影响周围的环境和人。

面对幼儿的负面情绪,教师和家长应该包容和理解,尽量做到他急我不急,他气我不气,避免急躁情绪导致幼儿的负面情绪的强度加大。

大多数的家长和教师认为,孩子的一些负面情绪(如哭闹)是没有理由的耍赖。

因此,孩子哭闹时大多数的解决办法就是置之不理和严词呵斥。

这个方法应该是成本最高而效果最差的了。

其实消除受挫后的消极情绪的最快方法,是鼓励消极情绪的表达。

消极情绪犹如“垃圾”,“垃圾”满了都要倾倒,更何况我们心灵的负面情绪(垃圾)呢?存多了消极情绪是具有破坏性的,积聚在内心会使身体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导致生理、心理活动的不平衡,影响人的正常行为和活动能力,而长期压抑孩子的情
74
.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实践与研究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2016年第7期/C(3)>>>
教育实践与研究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2016年第7期/C (
3)感发泄,会使孩子出现神情恍惚,思维活动受制。

孩子的情绪是复杂多变的,每一种情绪不仅代表着孩子的生理需求,更多时候代表孩子的心理需求。

作为教师,面对孩子的各种情绪,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然后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孩子情绪产生的原因,用一颗爱心去温暖孩子幼小的心灵。

多倾听孩子的需求,多关注孩子的情绪,我相信孩子才会更健康、快乐地成长!回想婴儿时期的哭,有饥饿的表达、排泄的表达、触觉的表达等等。

进入幼儿期也如是,因此,作为教师和家长应该通过观察幼儿不良情绪背后的需求,帮助幼儿使用语言表达的方式来说出自己的需求才是正确的解决方法。

五、保持家园沟通交流,同步家园教育理念幼儿是天生的“两面派”,他们非常会察言观色,他们能明确辨别成人的不同要求,和对他们要求的底线,以至于经常会有家长反映“某某在家只听妈妈的话,不听爷爷奶奶的”,或者是“在幼儿园就能自己吃饭,回家就让家长喂,不喂就哭或者就不吃”等等。

有的家长看孩子哭了询问幼儿,幼儿跟家长说被某某小朋友推的,跟教师说是自己摔倒的,结果家长不问青红皂白上来就嚷“谁推你了”?这样的引导严重影响了自己孩子的健康性格形成。

面对幼儿的负性情
绪和行为,教师要及时和家长沟通交流,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理念,从而促进幼儿在家、在
园的同步成长。

教师通过QQ 、微信等媒介及时把孩子的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

与家长沟通要建立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上,那就是爱孩子。

这是基础,也是关键。

有了这个前提就会提高家园对话中的有效性。

在沟通的时候,要让家长时刻体会到教师对孩子的爱及关注,这样能很快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使沟通能够顺利进行。

初期的沟通内容尽量从孩子的生活起居入手,例如,周一下午,询问家长是不是周末带孩子玩儿累了?因为发现幼儿很早就困倦并且午睡时间延长,提醒家长周末一定要劳逸结合,特别是要坚持健康的作息,保证幼儿的睡眠;询问家长最近家庭的饮食是如何安排的?因
为发现最近几天孩子胃口不太好,有些挑食,给出合理的饮食建议等等。

这样的沟通,家长会立即感到教师对幼儿的关爱,沟通非常有效,进而形成家园之间的相互信任。

信任建立后,家长能从家园合作的角度引导幼儿正向情绪的养成。

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习惯、性格、能力培养的基础时期,也是关键时期,从这个时期关注幼儿快乐情绪的培养,将对人成年之后性格、心态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