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高级中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高级中学)
7.【答案】B.
8.【答案】C.解析:高中数学课程要求把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思想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在各模块和专题内容之中,并在高中阶段至少安排较为完整的一次数学探究、一次数学建模活动.高中数学课程要求把数学文化内容与各模块的内容有机结合.具体的要求可以参考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的要求(参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第98页).
四、论述题
15.【答案】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
如何转变:
一、确立开放整合的课程观,从传统的课程传递者向课程整合者转变.
二、确立互动交往的教学观,从传统的教师主角向现代的师生双主体交往转变.新一轮课程改革把改变师生关系成为其题中之义,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成为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应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以平等的身份去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确立发展为本的学生观,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现代的学生发展促进者转变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是教育学中一个古老的、也是永恒的主题.
总的来讲,新课程要求教育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亲历体验,在主动探究、亲历过程中感受、体验知识的生成,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的目的.因此,改变传统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课题.
教师要及早转变观念,在教学实践中着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并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合作探究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未来人生的可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案例分析题
16.【参考答案】(1)这两个解法都是误认为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而题中并没有告诉中心在
原点这个条件.由于判断错误,而造成解法错误.随意增加、遗漏题设条件,都会产生错误解法.
(2)学生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产生惯性思维,审题不认真,进入思维误区产生错误.
六、教学设计题
17.【答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建立联系、对应、转化的辩证思想,强化"形"与"数"结合并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从实例中概括出数学概念,体会到探究成功的喜悦.
(2)教学重、难点
重点:函数概念以及三要素含义的理解
难点:从实际问题当中提炼出抽象的概念;函数本质属性的理解,函数是用来研究一个变化过程的数学模型.
(3)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导出课题
教师请学生回忆初中函数的定义并提问是函数吗?先由学生思考回答,对产生的两种意见进行小组讨论.由于受认知能力的影响,利用初中所学函数知识很难回答这些问题,形成认知冲突,从而引出本堂课的课题(用幻灯片打出课题).
(二)创设情境、形成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