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素材-《习作:推荐一本书》知识点 图文解读 人教部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五上语文《习作:推荐一本书》知识点精讲
习作指导
1.看教材,教材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写这篇习作?——把读过的好书推荐给同学,就像把好朋友介绍给他们一样。
因为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个好朋友。
这是一种比喻之修辞谈推荐一本书的必要。
不知道是谁说的,一切比喻都是蹩脚的。
读书至今,到底什么是好书?至今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答案。
2.继续看教材,教材编写者告诉学生,应该这样写:
一是介绍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
二是重点写推荐这本书的理由。
3.再继续读教材,教材给同学们讲述了五个方面的推荐理由:
一是内容新奇有趣;
二是语言优美生动;
三是情节曲折离奇;
四是人物个性鲜明;
五是思想给人启迪。
反复读这五个理由,学生可以套作了。
任何一本书都可以用其中一条或若干条来套作。
4.还是要好好读教材,教材又明确地告诉学生重点推荐的理由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推荐理由可以写一点,也可以写几点。
注意分段写。
二是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
如果你推荐的是一本小说,可以结合书中的相关情节、人物、对话或插图等来说明你的理由;如果你推荐的是一本科普读物,可以说说你获取到哪些有趣的知识或独特的想法。
另外,你还可以转述或摘录书中的精彩片断,引用别人对这本书的评价。
5.这一教材不能再读了,再读你肯定不会教。
因为上面所言,进入操作阶段,还是很多路要走。
而把上述文字弄通了,相信很多老师反而不会教了。
一页纸的这个教材,怎么教?估计难死不少人。
不过,反复想,可以确定,这次习作就是一次习作,这样写,无法让学生养成什么写作素养。
6.如果你把小学三年级至高考的考试作文题拿来,估计没有哪次考试会出这个题目。
我知道平时的习作训练不是为了考试,但平时的训练,按理说是为了学生真正的写作素养。
说到这里,这次习作想教的独特,不是那么容易的。
7.试问:如果学生所写的推荐一本书都是以上述模式写,读者会爱吗?
我在公众号里谈图画书已经600多本了,其实是非常详细的推荐阅读。
但两年多来,又有多少人读呢?从后面的阅读量来看,不是那么满意。
而我的这一详细介绍,都是免费的。
免费的大人们都不爱,让人难以解释。
看来,一切推荐都无所谓,都不如自愿。
所以,在我的整本书教学岁月里,我没有推荐学生去读哪本书,但我给学生与家长的书单是几千本的,我相信这才是对的,才是合理的。
8.好的推荐一本书文章有哪些?从我的印象来看,大概有几下几种:
一是名人名家介绍。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教过的课文,比如《小草与大树》《海轮·凯勒》《莫泊桑拜师》等,通过读这些伟大的人物,读他们的书,那是必然的。
二是介绍这本书的力量。
比如我们教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这篇课文读完,学生一定去读《鲁滨逊漂流记》。
三是直接摘录式改编。
比如《三打白骨精》,这篇改编的课文学完,能激发学生去读整本书。
四是图画书式的阅读与再阅读。
有不少图画书是某名著中的一个故事。
《你好,哲学》,这套书共30本,每一本的一个故事都来自于从相对应的世界名著,读完这本,尽然去阅读这30本。
五是很多书封底中的推荐句段。
从书架中抽出一些书,总能找到若干本封底中的那些名家评述。
六是报刊杂志中的新书介绍,名家直接推介。
自问:这几种不同的文章,如何转化成我们的教学行为?如果研究研究,能否将这一次习作转化成五年级学生可用的更利于学生综合性成长的写作智慧?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
9.我的教学设想
(1)读一本图画书,如何向学生推荐。
我想以一本图画书来进行一次写作尝试。
(2)读一套桥梁书,如何向学生推荐。
我想以一套桥梁书的阅读来进行一次写作尝试。
(3)读一本名人传,如何向学生推荐。
我想以一套桥梁书的阅读
来进行一次写作尝试。
(4)读一本科学著作,如何向学生推荐。
我想以这样的书的阅读
来进行一次写作尝试。
(5)读一本难懂的书,如何向学生推荐。
我也想用这样的书来一
次这样的写作。
习作八:推荐一本书
范文一:一本有力量的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有力量的书。
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它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我渡过难关。
它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
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就被主人公保尔深深吸引了,他身上的正能量——坚强不屈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
保尔·柯察金——一个双目失明、身体瘫痪的人,在巨大的困难面前,凭借自己钢铁般的意志及亲友的鼓舞,勇敢地与病魔搏斗,勇敢地与自己的生命搏斗,他的意志比钢铁还坚硬。
在身陷绝境的情况下,他不甘于吃喝、呼吸和等死,于是,他拿起唯一还能利用的武器——笔。
后来,他连笔也拿不动了,就自己口述,请亲友笔录,历时数年,终于创作出不朽的杰作。
这样坚强不屈的主人公,怎么能不震撼人们的心灵呢?除了主人公的魅力,这本书还向我们诠释了理想的内涵——“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理想,是一个人一生的向往与追求。
保尔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理想,才能在波澜起伏的
人生中,不随波逐流,顽强不屈地与命运搏斗。
去读这本书吧,去感受它的力量。
相信在你遭遇挫折或困难时,它可以给你力量,让你不忘初心,坚持理想,在困难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名师点评:小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结合书中主人公的形象和自己从书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来写明推荐理由,理由具体、明确,内容连贯,条理清晰。
另外习作语言精炼,有很强的感染力。
习作二:我推荐的一本书
最近我读了《夏洛的网》。
这本书是由美国大作家E·B·怀特所著,是一部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首位的书籍,是一首关于生命、友情、爱与忠诚的赞歌。
这本书讲的是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动物。
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是对很好的朋友。
但是,一个不幸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宁静:威尔伯将来的命运竟是成为熏肉火腿,夏洛为了救威尔伯,就用自己的丝在猪栏上织出了“王牌猪”三个大字,后来又改成了“了不起”,威尔伯因此在集市的大赛中获得了特别奖,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但这时,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从表面上看,这本书写的是动物之间的友情,但其实作者是借夏洛身上这种可贵的牺牲精神,来呼唤人与人之间纯洁而高尚的友谊。
当你阅读这本书时,不仅可以感受到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且能欣赏到生动优美的语句或片段。
例如书中描写朱克曼家的农场的一段话就十分精彩:“在农场里,初夏的日子是一年当中最快活最美好的日子。
丁香开花,让空气芳香扑鼻,接下来丁香花谢了,苹果树又紧接着开花,蜜蜂围着苹果树翩翩起舞。
天气越来越暖和,学校里放假了,孩子们有时间出去玩了,可以到小河边钓鱼。
”每次读到这里时,我就感觉自己仿佛也成了农场的一员,在这里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你想知道威尔伯是怎
样逃脱成为熏肉火腿的命运的吗?你想知道夏洛是怎样帮助威尔伯的吗?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内容,就请大家拿起这本《夏洛的网》,亲自叩响这扇温情之门吧!名师点评:习作开头便开门见山,直接引入“我”最近读的一本书——《夏洛的网》,通过介绍有趣的故事情节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来阐述推荐理由。
同时,小作者还摘录书中的精彩片断,吸引读者。
图文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