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控制引行业地震 互联网企业面临生死大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协议控制引行业地震互联网企业面临生死大考
发布时间: 2011-6-23 9:57:00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朱萍
相关行业:互联网
由于支付宝“协议控制”风波,近日“VIE”这个词也进入了普通人的视野,而由此引发的行业争论也越来越激烈。
而VIE问题,对最近深受泡沫、造假等不利消息影响的中国概念股,更是雪上加霜。
有关业内专家指出,如果盲目否定“VIE模式”,无疑将是国内互联网行业的一场灾难。
“协议控制”风波引发行业地震
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模式,又称“协议控制”或“新浪模式”。
早期国内互联网公司大多因为接受境外融资而成为“外资公司”,但各种“牌照”只能由内资公司持有。
后来这一结构被推而广之,应用到许多非互联网赴美上市的公司当中。
支付宝事件后,涉及数万亿美元资产的“协议控制”模式,也被推上了前台,面临巨大的行业考验。
一位央行总行官员表示,支付宝转让事发后,央行才开始研究协议控制问题,但目前还没有制定出如何处理这类情况的办法。
6月17日,微博上又有人转播消息称,央行已给多家已获得第三方支付牌
照的企业发函,因支付宝股权转移事件,要求各家企业对于是否存在外资直接或间接控股作出明确说明。
财付通负责人被央行点名须进京说明。
而记者向央行有关部门和有关支付清算企业了解,答案仍然是“谣言”。
而此同时,其他行业如创新企业、创投行业等重量级人物也在微博上对VIE 热议不绝。
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强东表示:“就我所知,国内所有拿到融资的互联网企业,包括上市和未上市的,全部是VIE结构!包括京东商城!少数人的不诚信行为,需要全行业埋单!”
海外上市公司开始遭遇挑战
过去十余年间,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得以通过协议控制登陆海外资本市场。
协议控制形式合规,实践有效,是国内变通式开放的标志性产物,在此次支付宝事件之前,从未遭遇严重挑战。
但支付宝事件将VIE推倒了风口浪尖,更让许多去海外上市的公司迎来生死劫。
“如果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实行VIE模式,必然说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该模式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在境内外资金之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
现在,马云成为大声疾呼打破平衡的人,但他的替代产品难以得到同行的普遍认同。
”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说。
有关专家表示,如果VIE结构不合法,那么这对海外上市(包括还没上市)的企业股东来说,是灾难性的。
VIE结构里的海外公司,只是一个壳,因为拥有一份与内资公司的长期协议而有价值。
如果协议出现问题,壳则一文不值。
另外,因为各互联网公司的新闻转载资格许可证、ICP、网游等牌照,均是由内资企业申领。
如果参照支付牌照的标准,那么这些企业立刻面临非法经营的问题。
“VIE模式”何去何从暂难定论
撇开目前网上阿里公关团队与媒体、互联网行业和VC行业大佬们的纷争不看,业内人士最关心的还是中国政府监管部门对VIE模式的态度。
业内网站科技资讯负责人李忠存指出,支付宝将协议控制直接抬上桌面的说法,将整个互联网行业,包括从工信部到央行,都架上了火炉。
有关专家表示,“VIE模式”未来何去何从?其实可能的结果也就是三个:
第一,监管部门确认VIE模式的合法性,整个行业皆大欢喜。
而马云将骑虎难下,面临被雅虎和软银诉讼的风险,支付宝股权变更无效。
第二,监管部门维持现状,VIE模式继续延续,是个不错的结果,互联网行业的运作仍将保持原有的模式和发展速度。
马云可以继续支付宝转移的运用,通过利益补偿的方式让雅虎和软银就范。
第三,监管部门否定VIE模式,互联网行业的灾难,外资投资公司和从业人员的灾难。
那么对于海外上市的股东来说,则其协议控制中海外公司的“外壳”将一文不值;而同样,VIE结构下的内资企业,也存在牌照问题和面临非法经营的问题。
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该问题处理上,决策当局有着自己的智慧。
“新浪首开ICP行业协议控制并获工信部最终认可,就是先例。
怎可低估中国决策当局改革开放的决心和智慧?”一位投资界人士称。
刘强东称协议控制普遍存在 VIE引外资担心
发布时间: 2011-6-18 18:03:00 来源: IT商业新闻网作者:刘言
相关行业:投资行业
支付宝股权转移还是悬念,仍未解决,但藏于暗处的协议控制(VIE)随之浮出水面,成为了支付宝未来命运的关键,此事件的影响力已超过了第三方支付业本身,甚至某种程度上已关乎到外资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信心。
所谓的协议控制模式,是指外资股东虽然无法直接通过股权控制企业,却可以通过设立特定公司以及特定协议获得企业的经营控制权。
这一潜规则是在新浪赴纳斯达克上市时所首创,因此又被称作新浪模式,当时的三大门户网站,以及后来的盛大、空中网、百度、携程、阿里巴巴等,都是通过此种安排在境外上市成功。
胡舒立将此模式称之为互联网行业的创新,但这种创新一直存活在政府未否认也未肯定的暧昧状态。
方兴东日前在微博中直言,腾讯财付通、百度的支付牌照都存在协议控制,甚至有消息称央行已开始有清查协议控制的行动,这不仅引发了外界对马云将协议控制这张底牌透出的不满,也引发了外资企业在中国未来的担忧。
“李敖说台湾是大陆的睾丸,总被美国人捏下,民进党也学会了捏;那VIE 就是互联网及美元VC的睾丸,政府不捏,大家谁也不要乱捏,尤其不能当作同行竞争的手段去操弄,最好也别再说这事了没事谁老玩命根子啊,自己的别人的,都不能玩” ,这是《创业家》杂志社社长、创始人牛文文的一段微博,被许多人广范传播,这算是对马云将协议控制曝于天下后果的形象比喻。
而随后刘强东的曝料更加吸引人,“就我知道的国内所有拿到融资的互联网企业,包括上市和未上市的,全部是VIE(协议控制)结构!包括京东商城!” 互联网评论家谢文直言不无担忧地回应称“这就是真正的危险所在。
”,“现在才真的需要维稳了,游戏规则混乱,大家一起完蛋。
”
中信出版社新媒体总经理黄锫坚认为“政府管理无法跟上互联网发展”,“互联网企业主要由工信部颁发牌照,这些公司为了规避外资限制政策创造出了“协议控制”。
但互联网已经进入其他行业,比如进入内容由广电部门主管的视听领域,进入了由金融部门管理的支付领域”。
协议控制被搬上了台面,该如何收场,让许多投行的人忐忑不安。
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认为,“过了这关,VIE会更稳,外资会对投资中国公司更有信心。
过不了这关,大家完蛋,中国倒退,我们可以集体下岗去集资弄个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