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标点符号使用及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标点符号使用及原则
引号
主要作用有:
1、表明引用的部分.
2、着重论述的对象或重要的特定的词语.
如:股市有它的行话:如股票价格上涨叫“牛市”,因牛的眼睛总朝上看;反之叫“熊市”,因熊的眼睛总朝下看.
3、明是否定、反义或讽刺的词语.
如:这样的“聪明”还是少来一点好.(表否定)
4、表明是简称.如:你的这种做法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
5、表明是成语、熟语、术语.
如:人们常常称技艺高超的工人为“能工巧匠”,赞精妙的艺术品为“巧夺天工”.
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6、表示特殊的日子,特殊的事件.
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
7、表明是象声词、音译词、绰号、专有名词.
如:青蛙“呱呱”叫,惊醒了“豆腐西施”杨二嫂.
一条“金利来”拴在脖子里,叫人不自在.
【特别提醒】
A、引文中有引文,要分双引和单引,单引中还有引文则用双引,总的原则是双中有单,单中有双.
B、引用的文字独立而又完整,则引文末尾的标点不能改动,并将其写在后引号的里面.
如: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时,不管它是不是完整,后引号前都不能用点号(问号、叹号除外).
如:“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在老张“同志们,走吧!”的招呼声中,我们这支队伍又出发了.
C、连续引用一篇文章的几个段落,只在每段开始使用前引号,该段末尾不用后引号,直到引文结束时才使用后引号.
冒号
1、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小结上文.
如:我们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项复习阶段;第二阶段为综合复习阶段;第三阶段……
她是秋天没丈夫的;他有一个小叔子,小她十岁;她靠打柴为生:我知道的就这些.
【提示:用于提示下文的词语“注意”、“指出”、“宣称”、“证明”、“告诉”、“如下”、“例如”等后常用冒号.】
2、用于书信、讲话稿等称呼的后面.
3、用于需要说明的词语后.如:(41)日期:10月20日
地点:县剧院
【特别提醒】
A、冒号提示的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中间.
如: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上映.(此句中的冒号应去掉)
B、部分引用别人的话,使之成为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引文前不用冒号.
如:(43)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应将冒号换成逗号)
C、一个句子中不要出现两个冒号.
如:他在文中指出:我们要学习一些自己国家的历史,比如说:国家的政治史、文化史、经济史等.(第二个冒号应删去.)
标号
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和专名号九种.
分号
下列几种情况使用分号
1、用在复句中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非并列关系(转折、因果等)的多重复句,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
(36)她今年已经十八岁了,个子也长成了,按说该找个婆家;可是她母亲总是一个劲地说他还小.
2、分条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在每一条里,不管是词、词组、单句,还是复句,都作为一个分句,各条末尾用分号,最后一条完了用句号.
如: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
三、有经济头脑.
3、句子中有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前面也要用分号.
如:阅读有许多好处:它能扩大你的知识面;能陶冶你的情操;能提高你的审美能力;等等.
【提示:并列的几个分句,不论其结构是否一致,并列分句间均用分号,不能有的用分号有的用逗号】
顿号
用于句中并列的词、词组之间较小的停顿.
如:邓颖超的品德、人格、风范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
从1918年起,鲁迅陆续发表了《狂人日记》、《药》、《祝福》等短篇小说.
特别提示:以下九种情况不用顿号.
1、不定数的两个数字间不用顿号.
如:你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不能写成“十六、七岁”)
【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之间要用顿号.
如:三年级四、五的学生.(26)战斗在一、二的工人.
2、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3、标题中有并列词语时中间不用顿号,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
4、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武装的整理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的工作之中.
5、并列成分做补语且需要强调时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
6、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注意】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
如: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7、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注意】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8、并列的词或词组作复指成分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老槐树下有两辈人:一个“老”字辈,一个“小”辈.
【注意】如并列词或词组简单,它们之间则用顿号.
如:抗战、团结、进步,这是共产党的三大方针.
9、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分清层次在不同属类间用逗号.
如: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感叹号
特别提示:
1、在表感叹或祈使语气的主谓倒装句中,感叹号要放在句末.
如:多么雄伟壮观啊,万里长城!
2、句前有叹词,后是感叹句,叹号放在句末.
如:啊,这儿多么美丽!
问号
1、用在特指问句后.如:(7)你今年多大了?
2、用在反问句后.如:(8)为什么我们不能刻苦一点呢?
提示:反问句若语气缓和,末尾可用句号;若语气重可用感叹号.如:(9)国家主席可以活活被整死;堂堂大元帅受辱骂;……这哪里还有什么尊重可言!
3、用在设问句后.如:(10)我们能让你计划实现吗?不会的.
4、用在选择问句中.如:(11)我们是革命呢,还是要现大洋?
(12)你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提示:在选择疑问句中,若该句为复句,一般只在句末用问号;若分句较长,或者为加强语气,各分句后也可用
句号
1、用于陈述句末尾.如:(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用在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后.如:(2)我们回去吧.
3、用在复句的后面.如:(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墓年,壮心不已.
注意:复句中分句间可用逗号或分号,句中分句后不用句号,只有句末分句后用句号.
4、用在省略句后.如:(4)你叫什么名字?李美.(句中“李美”是“我叫李美”的省略)
5、用在无主句的后面.如:(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用在独词句后.如:(6)好.(在特定情境下,一“好”字表示大家都明白的完整意思.)
注意:作品、书信、文件、等后面注明时间、地点、署名等文字之后可用可不用.
逗号用法如下:
一、句中的并列成分或并列分句之间可以用逗号。
如果并列成分之间有较大的停顿,则可以用逗号。
例如:1.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2.这些英雄人物,有的具有英勇无畏的革命气慨,有的具有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有的具有乐善好施的善良品质.(如果停顿较小,则用顿号。
)
二、介绍时间、地点、目的、条件的词、短语或句子之后可以用逗号。
例如:3.1948年5月25日,攻城的大炮震撼着整个隆化城,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了。
4.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
5.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三、有些动词,在句中所涉及的对象较长时,动词与对象之间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
什么叫动词所涉及的对象呢?像“我吃苹果”中的“苹果”,就是动词“吃”所涉及的对象。
如果对象的内容很长,动词与对象之间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
例如:6.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
7.我暗自盘算,饭店里可以住一千多位客人,来来往往每一位客人都要付房钱、饭钱、洗衣费……
例8中的“记得”和例9中的“盘算”都是动词,它们所涉及的对象都很长,所以在动词后边用逗号表示停顿。
四、在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中,各个小句子之间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
例如:8.如果明天下雨,秋游就改期举行。
五、关联词语后用逗号表示停顿,强调、突出这个关联词所起的作用。
例如:9.千山一碧,万古长青,恰好与广厦、良材联系在一起。
所以,兴安岭越看越可爱!
六、被描述的对象与描述语之间,必要时可以加逗号。
(也就是说,主语较长或强调主语时,
主语后加逗号。
)
10.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
七、用于突出、强调,像突出某种事物、某个人等。
例如:11.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12.风,呼呼地刮着。
雨,哗哗地下着。
13.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八、几个连续的动作之间,可以使用逗号。
例如:14.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
九、呼语之后用逗号,使呼语与后文有一定的间隔。
例如:15.“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
16.“爸爸,咱们俩比一比,到底谁跑得快。
”
十、倒装句的前后两部分用吞吐量。
例如:17.“听见没有,警卫员?……”18.真美啊,北京!
十一、提示性的语词后边用逗号,以引起读者对提示内容的注意。
例如:19.“注意,抽着烟和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
……”
20.“要记住,现在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要勇,要猛!”
十二、文章的题目中,需要停顿的地方可以加逗号。
例如:21.《一要真实,二要具体》22.《再见了,亲人》十三、有些序次语后加逗号。
例如:23.第一,需要很长的时间,几千年,上万年;
第二,陆地沉下去,海水漫上来;
第三,海水把森林淹没,波浪不断地向树干冲。
24.首先,要把课文从头至尾读一遍,对整篇课文有个初步印象。
然后,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
十四、句中出现的重复词语之间用逗号。
例如:25.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26.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十五、语气不重的感叹词或象声词之后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
例如:27.啊,多么乖巧的小象!
28.狼把尾巴使劲摇了几下,扑扑扑,把陷阱里的尘土都扫了起来。
十六、句中插入的解释性、补充性语言前后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
例如:29.客人在饭店里花的每一笔钱,如洗衣费、饭费、长途电话费等,都由终端机把信息输入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