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布局及线缆施工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机房设备布置及线缆施工规范
胡荣国
第一节第一节 机房机房布局布局
1、
图1.机房一般布置示意图
1、 新建机房时,选择长度是宽度2倍的房间,如做IDC 可达
到最佳布局的房间形式,考虑维护需求长36m 和宽18m 的
房间是建设IDC 机房的最佳单元;其配套的UPS 等电力系
统区域约为机房区域的1/2,故IDC 机房的最佳建设单元面
积约为1000m2。
2、 沿垂直房间长边方向成排布置机架,是最合理的;空调向
架间走道方向组织冷风通道是最佳路由。
3、 每行机架数与行数的最佳比例只决定于机架尺寸(D 和H)
和过道大小P 值。
4、 IDC 机房面对面布置的设备机架,机架正面间距离不小于
1.2米,背对背布置的设备,背面机架间距离不小于1米。
一般机房架间宽度可选择0.6-0.9米,用于搬运设备的主通
道不小于1.5米。
5、成行排列的机柜,当长度超过6米时,两端应留有通道,
当长度超过15米时,中间还应增加通道,通道宽度0.8米
-1米。
6、当房间的尺寸不合适时,必须按下式进行面积的最佳计算,
即:S=(A*D+2P)[B(H+P)+P],此时所需的面积可以大于最小
值。
7、机房净高度不小于3.2米。
8、机房走线架应选择开方式线架,线架宽度不大于0.4米,
且与机柜顶端不小于0.3米。
9、桥架安装时应做到安装牢固、横平竖直,沿电缆桥架水平
走向的支架左右偏差应不大于0.1米,高度偏差不大于0.05
米。
10、固定支点间距一般不大于1.5-2米。
11、合理布局,数字配线架、光纤配线架要求尽可能相
对集中。
12、机房宜采用防静电胶、上走线、一层或多层走线架
方式,不设吊顶。
13、中心局尽可能采用分散供电方式。
可以在较大的交
换、数据、传输等综合机房内,划出一定的电源安
装空间,根据实际负荷有效地设计电源设备的容量。
14、根据机房的规模,各种设备应按功能及规格分区集
中排列。
第二节 机房环境及安全
第二节
1、不同种类及规模的机房根据规程要求配备消防灭火
设施。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火灾自动灭火系统按《邮电建
筑防火设计标准》(邮部联[1995]885号)执行。
3、通信机房无易燃材料制作的门窗、地板、柜、工作
台等易燃物。
4、通信机房内电缆竖井、电缆孔洞用防火阻燃材料封
堵,封堵的厚度,应不低于楼板、墙壁的厚度;封
堵托板采用防火板。
通信机房内的交流电源线和其
他线路分竖井、孔洞敷设;确实不能分开的电源线
和信号线靠孔洞两侧敷设,距离不少于20cm,两线
之间电缆孔洞间隔部分用防火材料封严。
5、储油间与发电机室应分开设置,发电机房总储油量,
不得大于8小时(部分市电不能正常供给的地区可
适当调整)。
外置油箱用耐火等级不低于3小时的实
墙与柴油机室隔开。
高层建筑的自备柴油发电机房
应设在主体建筑之外。
油机发电机组的出线及信号
线通道要求与供油回路及底座下面排油管道隔开。
发电机室内严禁设置其他供配电设施。
6、通信机房、配电室、发电机房严禁配置微波炉、电
冰箱等加热、存放食物的电器皿;严禁使用电炉、
电热器、电油汀等电热器具。
7、通信机房、配电室、发电机房内无杂物,环境清洁。
设备周围要留有足够的维护空间,机房门前道路要
保持畅通无阻。
8、发电机房有完善的进排风措施。
发电机带ATS的机
房实现自动进排风。
9、通信机房内不设暖气管道,自来水管道,排水管道,
燃气管道;机房空调加湿系统应采用独立水路,接
头必须用罗纹接口,进水阀门应设置在机房明显处,并做出标记;通信机房应做好上层与下层的渗水防
护,应有水浸告警。
10、配电室、发电机房、进出线地沟要进行防水封堵,
室内地沟要进行防水处理;通信电缆入局管道要做
防水、防有害气体侵入封堵,地下通信电缆进线间
局前孔要做防水处理。
11、通信楼及通信机房安装门禁系统,实行封闭式管理。
机房的门要严密,远端模块局、接入网机房等无人
值守处所的门应采用防火、防盗、耐冲砸的钢门。
做好防盗、防小动物入侵工作。
12、无人值守机房不设窗户,原有窗户要封堵,设在高
层建筑内的机房,不宜封堵时,应进行密封处理,
具有良好的防尘、防水、隔热、防风性能。
13、无人值守机房需要安装设备运行监控系统,特别是
市电停电、动力空调运行、温湿度、传输告警、配
线架强电入侵监控系统,保障无人值守机房通信设
备的正常运行。
14、无人值守机房应安装安全监控设施,包括:防盗报
警、门禁管理等。
对2万门以上的局所,无人值守
机房应安装图像监控设施。
15、不同种类、规模的机房,温湿度符合规程要求。
16、机房内施工要有完善的防护措施和严格的管理制
度。
17、机房要有可方便连接的移动油机接口。
第三节 三线分设要求
第三节
根据各地机房实际情况,在三线整治中,交、直流电源线、信号线整治采取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交、直流电源线、信号线上走线模式。
拆除机房内全部活动地板,电源线与信号线全部上走线,且分开敷设。
1、采用双层或多层线架时,线架的长、宽及架间距离与线缆的多少相适应,并留有扩容空间。
交、直流电源线、信号线分层敷设,交、直流电源线也可在同层分两侧敷设。
要求布放捆扎整齐,有线缆走向用途标示。
2、采用单层走线架时,交、直流电源线、信号线沿列
头垂直线架到上部水平线架;方向不同的线架采用不同的安
装高度,或使用立体交叉方法;交、直流电源线、信号线分
架敷设,或在同一个线架内分两侧敷设,间距不少于0.1米
(或中间加隔板)。
:信号线下走线电源线上走线模式。
第二种模式:
1、在地面上安装信号线线架。
通信设备的各架出入信
号线全部整改到走线架上。
装机容量2万门以下的交换机房
地板拆除,且线缆有防护设施。
2、交流、直流电源线改为上走线。
交流、直流电源线
分层架设,或在同一层架设间距不少于0.1米,从分配柜到
各机架全部敷设在垂直和水平线架上。
在本模式中也可电源
线下走线信号线上线方式。
在机房安全整治实际工作中,可根据机房实际情况进行
组合。
不论采取那一种模式线缆都要布放捆扎整齐,有走向、
用途标示;走线架可靠接地。
附:三线分设标准:
电源线与信号线分设整治标准
电源线与信号线分设整治标准
1、消除所有超负荷和线径过细的电源线。
2、消除老化、绝缘达不到要求的电源线,不允许有橡胶电源线的存在。
3、电源线的绑扎整齐、美观,每条电源线在每层楼间隔一定距离及拐角处均有标签指示。
4、不用的电源线要全部撤除,确实无法撤除的,电源线一定不能带电,两端要用绝缘材料包扎好。
5、通信设备交流用电应直接接到配电屏的空气开关上,生产用微机的用电应一台对应一个插座或一个插排。
6、光纤较多的地方采用单独光纤槽道,槽道高度不大于0.15米,且槽道转弯处弯曲半径不小于槽道内线缆的弯曲半径。
7、新布放的电源线一定要分设,采用上走线方式,交、直流电源线也要进行分开布放。
9、通信用电线路与照明、插座等非通信用电线路必须分开布放。
10、所有交、直流屏的出线,均应在交、直流屏上准确标记。
11、画出电源线的路由图以及电力室内交、直流屏的出线图。
第四节第四节 光线配线架线配线架((下称下称““ODF ”
)尾纤安装布放 ODF 包含光配线单元、贮纤单元、盘纤区的机架,主要功能是完
成设备到光配线单元或光配线单元之间对联跳纤,ODF 跳纤安装布放要求:
1、 备用多种长度的尾纤,跳纤布线是根据配线模块位置选用适当
长度的尾纤,布线后尾纤余长不能超过绕线架最高绕纤轴长
度。
2、 跳纤布线时要核对好光配线模块,检查适配器完好情况,连接
时适配器两边法兰头要注意卡好及旋紧。
3、跳纤布线时注意眼睛不能直对着适配器端口,避免纤芯内有光
伤害眼睛。
4、不论何种情况,尾纤都要经过绕纤架。
5、跳纤应统一从一个方向进入跳线模块,接入单元同一模块时,
跳纤应通过同一个限位装置进行布放。
跳纤连接头接入法兰时
应弯曲成弧形,每根条纤的弯曲弧度应一致。
6、每个模块的跳纤,应从限位装置开始做编扎式绑扎,绑扎线扣
均匀整齐,松紧适度。
7、尾纤按照上进线方式布放尾纤时,尾纤应从ODF正上方垂直
向下布放,绕过盘纤轴后布放到光配线单元。
垂直布放的没有
多余长度,并要求分段绑扎整齐,在放到限位装置时应做绑扎,绑扎先扣均匀整齐,松紧适度。
8、根据盘纤轴数量和光配线单元数,按平均分配原则做盘纤轴和
光配线单元的对应关系,部分形式如下图所示:
9、走线槽架的功能是接通机房内各种机架,便于机架间或单元间
跳线。
尾纤沿走线槽架布放时,不允许在槽架空间内做任何形
式的预留,布放时要求尾纤平直并拢、整齐,不受力紧绷,转
弯布放时应弯成弧形且保证所有同路由尾纤转弯弧度一致,转
弯点上应做绑扎,绑扎先扣均匀整齐,松紧适度。
10、除割接、应急等需要布放临时尾纤和跳纤外,其他条件下不允
许出现使用法兰对接延长长度的现象。
11、对于光接口板上未使用的光接口和尾纤上未使用的光接头
ODF上未使用的纤芯,一定要用光帽盖住;一是防止激光器发
送的不可见激光照射到人眼,另外,避免沾染灰尘使光接口或
者尾纤接头的损耗增加。
12、光缆曲率半径不小于光缆直径的15倍,尾纤弯曲半径不小于
尾纤外径的15倍,即2mm直径尾纤盘纤圈直径不小于
8-10mm。
13、使用专用光纤清洁工具:
擦纤器。
专用擦纤纸(干,湿)。
光纤放大镜。
清洁法兰盘的专用棉签。
使用擦纤器或擦纤纸等进行光接头清洁,必要时,可使用无水
酒精,但一定要用擦纤器将水分形成的反射膜清除掉,否则,
会造成不必要的反射。
绝对禁止使用任何不能证明适合于清洁
光纤头和光接口板激光器的光纤接口的清洁工具和材料,使用
不合格的光纤头和光纤接口的清洁工具、材料会损坏光纤接
头、光纤接口!
第五节 综合机柜尾纤安装布放
第五节
1、综合机柜主要以放置设备为主要功能,其走线能力不强,而且
经常存在弱电线缆和尾纤同时走线的情况,因此在综合机柜内
布放尾纤更应注重施工规范,一般性布放规范可参照ODF的相
关要求执行。
2、常见设备有台式或框式结构,根据光口端子排列主要分为卧式
和竖式类型,其布放可参照ODF内光配线单元的相关要求执行。
3、由于机柜内安装有设备,严禁在设备安装区内飞线,尾纤垂直
布放应紧贴柜边,必须布放到理线架或设备放置面时才能转弯
进行水平布放。
4、当综合机柜内同时放置电口设备和光口设备时,特别是当电口
设备接出的数据线较多时,为避免尾纤与数据线缆相互缠绕,
交错复杂,尾纤被压、折,为了提高尾纤安全性,尾纤应单独
靠设备一侧进行布放,数据线缆则靠设备另一侧布放。
第六节 双绞线制作及布放要求
第六节
1、双绞线的弯曲半径不小于其外径的4倍。
2、双绞线传输距离最大不超过100米。
3、制作5类线水晶头跳线时,线缆最后余留长度约为0.014
米为宜。
如果过长,由于线对不再互绞而增加串扰,二则
会由于水晶头不能压住护套而可能导致电缆从水晶头中脱
出,造成线路接触不良。
4、制作6类以上水晶头跳线时,需专用工具。
最好现场测量
好尺寸,让厂家定制,否则,可能达不到1G bit/S速率。
5、双绞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否则会增加串扰,降低传输速
率。
第七节 尾纤绑扎要求
第七节
1、尾纤绑扎统一使用线缆专用绑扎带(俗称魔术贴)进行统一绑
扎。
2、绑扎总体原则:分段绑扎整齐,绑扎线扣均匀整齐,松紧适度,
各类施工场景中绑扎方式必须统一。
第八节第八节 信号线缆信号线缆((电缆电缆、、光缆光缆))与干扰源最小间距
干扰源类别
线缆与干扰源接近情况
间距间距((米) 小于2KVA 的380V 电力电缆
与电缆平行敷设
0.13 其中一方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线槽或管道内 0.07 双方均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线槽或管道内 0.01 2-5KVA 的380电力电缆
与电缆平行敷设
0.3 其中一方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线槽或管道内 0.15 双方均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线槽或管道内
0.08 大于5KVA 的380电力电缆 与电缆平行敷设
0.6 其中一方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线槽或管道内 0.3 双方均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线槽或管道内
0.15 荧光灯等带电感设备 接近电线缆 0.15-0.30 配电箱 接近配电箱 1 电梯、变压器
远离布置
2
第九节第九节
接地要求 1、柜体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光缆中金属加强芯及金属护套相连,地线的截面积应大于6mm 。
2、柜体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地相连的连接端子的面积应大于35mm 2
3、柜体高压防护接地装置应能可靠接地,接地处应有明显的接地标识。
3、光缆钢芯必须连接至ODF 配线架接地排上,且连接可靠。
第五节 标签要求 见资源管理相关要求。
第六节 ODF 盘纤示例
图1.ODF结构及一般盘纤方法
图2.正确布线方式
图3.不正确布线方式
图4.单机架互联布纤方式
图5.多机架互联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1. 网络综合布线与组网工程网络综合布线与组网工程。
(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技术出版社)) 2. 中国联通通信网维护规程中国联通通信网维护规程。
3. 数据通信设备中心数据通信设备中心设计研究设计研究设计研究((ASHRAE TC9.9 主编,杨国荣等译) 4. 实用制冷与空调工程手册实用制冷与空调工程手册((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5.中国网通山东省分公司“标准化机房
三线分设”
”标准
标准化机房”
”及“三线分设(试行)。
中国电信数据中心机房电源空调设计。
6.中国电信数据中心机房电源空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