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农工创业培训工作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农工创业培训工作方案
根据《2010年江苏省农垦农场职工创业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的要求,更好地推进农场二次创业新一轮大发展及农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要,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和创业人才队伍,特制定本意见。

一、目标任务
全场职工(简称农工)创业培训155人,具体包括:规模经营种植职工30人、规模经营养殖职工25人、从事农机经营服务人员50人,从事设施农业50名。

通过创业培训,使80%以上的学员成为发展规模种植养殖业的经营者,造就一批专业技能高、生产规模大、创业能力强的农工队伍,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二、实施步骤
(一)筹备阶段。

2010年5月下旬。

召开有关单位培训工作会议,落实培训任务;各单位根据任务,落实培训人员。

1、培训对象。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推荐、选拔和自愿报名相结合方式选拔学员。

要求培训学员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基础和产业基础和创业愿望。

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重点是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机手、协会组织负责人、中层管理干部等。

各单位参加创业培训人员155名:其中包庄23人、高桥24人、岗埠20人、王沟22人、王卫15人、临河15人、社区25人、动防中心3人、高效农业中心8人。

2、培训单位。

一是种植业、养殖业培训由农场工会和农场成教中心联合承担办班;农机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动防服务中心、高效农业中心协办。

二是农机作业人员由江苏农垦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所培训。

3、培训地址。

培训地址选择在农场科技培训中心(成人教育中心)。

(二)实施阶段。

从2010年初至11月底。

采取能力模块结构的培训模式,实行理论学习和实践考察及跟踪指导服务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针对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以短期集中培训为主。

通过培训,造就一批敢想、敢干、会干、能干的创业能人。

集中授课:时间为30学时,以讲座为主。

主要学习农业创业理念和基本技能、产业最新技术、产业发展国内国际现状与前景、农产品营销知识,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公共内容培训。

另外根据培训对象和目标要求,分别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管理、现代农业建设等内容。

其间,学员要完成自己创业方案的设计,创业方案内容包括学员基本情况、已有产业基础、创业目标和创业措施等。

对学员的创业方案安排一定时间进行专家小组论证。

生产实践:培训单位要安排60-90学时组织学员到附近有关农场、农业企业进行考察学习,农场采取跟班见习和顶岗实习相结合、集中参观与分散见习相结合原则。

创业方案:创业方案内容包括学员基本情况、已有产业基础、创业目标和创业措施等。

学员在实习考察过程中要针对性的修改完善自己的创业方案,并实践。

技能鉴定:农场在开办培训前,应积极与所在市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工作站联系,落实学员参加技能鉴定事宜。

通过集中培训和生产实践后,要积极组织学员参加农产品经纪人和种养业生产、加工等各类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要确保20%以上的培训学员获得国家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

跟踪指导:培训单位必须安排教师年内专访一次学员并根据其创业需求进行跟踪指导,将跟踪服务指导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农场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三)总结阶段。

2010年12月。

按照相关培训管理办法进行总结,自下而上逐级报告,开展绩效评价,进行项目验收和检查,形成验收总结报告。

请集团公司对农场开展创业培训的成效进行跟踪考核,并根据创业效果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三、培训管理运行机制
1、培训方案突出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酌情实行学分制,允许学中交替和分阶段完成学业。

2、专业分类:规模种植类、规模养殖类、农机服务类、设施高效农业类。

3、主要课程:《职工创业理念》、《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公司法选集》、《农业经营管理》、《设施农业概论》等。

四、培训方案编制
由各培训承办部门编制培训方案,并制订每期培训班的详细教学计划,包括学员名单及人数、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师资、办班时间等内容。

培训方案待上报集团公司农业科技处审定确认后,签订培训合同。

每期班的教学计划经审批后须于办班前5天挂“江苏农垦信息网”,接受社会监督。

五、监督与检查
为了确保培训达到培训成效。

农场将与管理区、承办培训主体部门签订双向责任书,管理区确保学员数量、质量,承办部门确保培训效果。

六、总结验收
培训项目验收在项目结束后进行,原则上由培训领导小组组织验收。

重点检查验收培训工作台账、培训效果。

验收核查后,形成检查验收报告报省农垦公司,对通过检查验收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培训单位要予以表彰,对不合格的培训单位则按照培训合同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把农工培训工作纳入农场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建立行政领导责任人制度,签订任务合同,明确职责,一级向一级负责,逐级落实责任。

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为项目法人,对项目实施负责。

(二)管理保障
各部门和管理区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结合农场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培训目标和推进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和部门要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精心编制培训方案,强化培训管理,并建立包括培训教师、学员、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效果跟踪等内容的培训台帐制。

学员培训台帐要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文化程度、培训专业、培训时间和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

集团公司工会将定期检查评估,及时总结推广经验,表彰奖励农工培训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做好对农工培训实施的宣传报道工作。

(三)质量保障
以农场和省农垦农机安全监理所为单元建立农工培训讲师团。

讲师团成员的聘请要根据培训目标和内容进行落实。

既可聘请场外的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也可在农场内可选择一些有创业经验、勇于开拓创新、并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人员加入到创业培训讲师团队伍中来。

要加强对讲师团成员的动态管理与考核,实行挂牌服务,向农工发放联系监督卡,全程接受农工的监督,建立一套师资水平考核体系。

对受训农工反映不满意的要及时撤换,要将农工满意度和认可度作为聘用讲师团成员的重要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