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清明节的风俗作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清明节的风俗作文
在海南,清明节可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日。

每到这个时候,整个岛屿都弥漫着一种独特的氛围。

说起海南清明节的风俗,那首先得提到扫墓祭祖。

这可不是简单地去坟头扫扫灰、摆摆供品就完事儿的。

家里的长辈们老早就开始准备了,提前几天就会叮嘱家里的小辈们,到了那天可不许睡懒觉。

一大早,一家人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男人们扛着锄头,拎着装满祭祀用品的篮子,女人们则拿着鲜花和香烛。

孩子们呢,虽然不太清楚这其中的深意,但也乖乖地跟着,一路上蹦蹦跳跳的。

到了墓地,那场面可热闹了。

大人们先把墓地周围的杂草清理得干干净净,那锄头挥舞起来,“嘿哟嘿哟”的声音此起彼伏。

清理完杂草,就开始摆供品了。

这供品可丰富了,有鸡、有肉、有水果,还有各种点心。

每一样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像是在进行一场盛大的宴会。

接下来就是点香烛、烧纸钱了。

那香烛的烟袅袅升起,带着大家的思念飘向远方。

纸钱烧起来的时候,火苗蹿得高高的,大人们嘴里还念念有词,大概是在跟逝去的亲人说着家里的近况,让他们在那边放心。

这时候,小孩子们可不能闲着,得在旁边帮忙递东西。

我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把香弄断了,心里那个紧张啊,生怕大人们会责怪。

结果长辈只是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说:“没事儿,小孩子不懂事,祖先们不会怪罪的。


烧完纸钱,就是磕头行礼了。

一家人按照辈分,依次恭恭敬敬地磕三个头。

磕完头,大家会在墓前待上一会儿,回忆着和逝去亲人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除了扫墓祭祖,海南清明节还有一个特别的风俗,那就是做“清明稞”。

这可是个技术活,一般都是家里的奶奶或者妈妈来操刀。

提前就得准备好糯米粉、艾草,还有各种馅料。

艾草要新鲜的,那种嫩绿嫩绿的颜色,看着就特别有生机。

把艾草洗干净,煮熟,然后捣烂,和糯米粉混在一起,揉成面团。

这面团可有讲究了,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得刚刚好。

馅料就更丰富了,有甜的,比如花生芝麻馅;也有咸的,像猪肉葱花馅。

把面团揪成一个个小剂子,擀成面皮,包上馅料,再捏成各种形状,有圆形的,有三角形的,还有像月牙儿似的。

做好的“清明稞”放进锅里蒸熟,一掀开锅盖,那香气扑鼻而来。

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拿一个在手里,咬上一口,软糯的皮,香甜的馅,让人回味无穷。

在清明节这一天,村里还会举行一些活动。

比如舞龙舞狮,那热闹的场面,吸引了好多人围观。

还有一些民间艺人会表演琼剧,那咿咿呀呀的唱腔,虽然有时候听不懂,但就是觉得特别有韵味。

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晚餐。

大人们会聊聊过去一年的生活,小孩子们则在一旁打打闹闹。

这时候,窗外的月光洒进来,整个屋子都显得格外温馨。

海南的清明节,没有那么多的悲伤和沉重,更多的是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传承着古老的风俗,也感受着家族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风俗可能会有所变化,但那份对先人的敬重和对传统的坚守,永远都不会改变。

就像那每年春天都会长出的新草,生生不息,延续着海南这片土地上独特的文化和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