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妈妈铭记感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族妈妈铭记感慨
在圣火点燃的那一刻,伟大的母爱与燃烧的圣火凝结在一起。
“回族妈妈”马志英戴着绿色盖头,脚步轻柔地向前奔跑。
她说,奥运梦想给了她更大动力,她将更加投入地进行帮助贫困女童的事业。
海原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这里土地贫瘠,常年干旱,上世纪二十年代曾经经历过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地震。
贫穷像瘟疫一样在这里蔓延,许多孩子因为贫穷而辍学。
马志英就出生在这样的环境下。
勤奋好学的她,高中毕业后,一心想上大学,但由于家境贫寒,最终与大学无缘。
带着求学未成的遗憾,马志英不久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她的丈夫杨万海是海原县一名公务员,靠着丈夫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他们的生活简单而快乐。
1997年的一天,马志英路过海原县一中门口,发现一名瘦小的小女孩站在校门口的栅栏外,默默地注视着校园。
经过询问,这名名叫杨桂珍的小女孩因家里负担不起学费而不得不辍学回家。
看着孩子企盼的眼神,经济拮据的马志英二话没说,帮孩子垫付了100多元的学费。
不久后的一个下午,马志英又在离学校不远的一间只有5平方米的土坯房里,看到杨芳、李红等5个女孩正围着煤油炉子做饭。
阴湿的房子不仅寒气逼人,也不安全,马志英不由得一阵心酸,她立即将几个女孩带回
自己家中,为她们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并为她们腾出了一间房子,供她们休息学习。
看着孩子们在自己家里幸福地学习生活,她萌生了创办“女童书屋”的念头,免费为家境贫寒的女童提供吃住等服务,让更多在辍学边缘的女童能够继续学业……
在丈夫的支持下,马志英腾出了家中最好的3间房子,让贫困的女孩子寄住,不仅免收水电、煤、房租等费用,还日夜照顾孩子们,为她们交学杂费、送医送药……
资助了这么多的孩子,人们最关心的是他们是怎样支撑下来的,水、电、暖、食物等,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千余元的月收入显然不够。
马志英笑着说,她自有一套当家经:大部分时间全家一天三餐吃饼子,有时候是米饭和土豆丝,难得做一些好的菜肴先紧着女娃们吃,她和丈夫是就着咸菜吃面。
其他钱要买水、电、燃料和家用日常品,每分钱都要算计着花,每个月家里都存不下钱。
虽然生活比较清贫,马志英说:“经济的贫穷不算贫穷,没有文化的贫穷才是真正的贫穷。
这些女娃是我的心头肉,我不想让她们重走我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