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教师》读后感
《有效教师》这本书关注的是学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注重过程,我感受到书中字里行间流露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的智慧的光芒。

读后,受益匪浅,我决心沿着名师走过的足迹,寻找自己前进的方向,获取自己进取的途径与经验。

一、献身于教育事业的专业态度是基础。

众多名师成长的经历清楚地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首先取决于对教育事业的态度。

有什么样的精神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生活来源于精神,一切的一切都是精神态度的创造与给予。

同时走上工作岗位的张雨、张胜、杨梅到相同或相似的工作环境后,不几年,张雨、张胜就硕果累累、功成名就,而杨梅却越来越没有工作的热情。

是什么造成了这巨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拥有的教师专业态度不同。

平庸者经常埋怨出身低微,埋怨领导偏见,埋怨同事自私,而很少想想自己。

魏书生认为:“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常常是我们方法太少。

”众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只要你有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会自觉地去改变自己把外在的压力转化成巨大的动力,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充实自己。

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

”成功源于热爱,让爱伴我们走向教育的高点。

二、经验、反思、研究是专业发展之路。

波斯纳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思考,那么,即使是有二十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二十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会有什么改进。

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因此,虽然丰富的经验,是一个人成长的财富。

但是,如果只固守过去的经验,不研究新的环境、新的问题、新的规律,思想就会僵化、麻木,被时代淘汰出局。

经验是过去的知识积累,经验意味着被动地接受、模仿和继承;研究是面对新的问题,意味着主动地探索、创新和发展。

我们要每天反思自己的教学:
我的课前准备充分吗?我的教学目标落实了吗?每个学生都有效
参与教学了吗?所有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吗?我收到学生的反馈
信息了吗?今天我的课堂有效么?
新课程强调“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特别注重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一位教育家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美,然后能自创也。

”为符合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教师应该具备研究的基本素质,亦教亦研,常教常新,逐步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

一个没有研究能力的教师永远是一个“教书匠”,素质和能力不可能真正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坦诚开放,乐于交流是专业成长的法宝。

新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把“合作交流”作为营造新课堂氛围和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

作为教师更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义。

开敞胸襟,乐于交流沟通,不孤芳自赏,不自我封闭。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身边长者的悉心指点和着力
培养,离不开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坦诚相对,相互沟通,相互扶持。

名师的成长之路证明了这一点,团结的力量大,集体的智慧永远大于个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剖析许多名师的成长经历,是我们前进的灯塔,只要我们沿着名师的足迹,不断的反思,自强,就会成为一名有效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完成人民的重托,为民族的振兴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