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生命伦理学前沿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三、器官移植的准则 ❖ 1.活体器官移植的准则: ❖ (1)只有在找不到合适的尸体捐赠者或有血缘关系的捐赠者时,才可接受无血缘关系者的捐赠; ❖ (2)非牟利和自愿原则;接受者及相关医生应确认捐赠者出于利他的动机,不是为图利,捐赠者完
全出于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不能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向没有血缘关系者恳求,或利诱其捐赠出肾 脏,接受者本人或其家属、支持捐赠的机构,不可付钱给捐赠者,以免误导人们认为器官是可以买卖 的,不过,补偿捐赠者在手术与住院期间因无法工作所造成的损失与其他有关捐赠的开支是可以的;
19
二 基因伦理 ❖ 人类在基因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通过基因工程在改变自然以服务于人的需要方面进展迅
速。但是,存在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方面,在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哲学观下,基因工程引发了许多 生态问题,特别是极大影响了生物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正是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基 因工程引发了许多社会伦理问题。从克隆技术到人类基因组的重大发现以来,这一问题日益突出了。
1、你是否愿意成为死后器官捐献者
❖ A还没想好 B是 C否
❖ 2、当亲人出现需要肝肾器官移植时,你是否愿意?
❖ A愿意 B不愿意 C还没想好
❖ 3、对脑死就是死亡的观点,你的观点是:
❖ A赞同 B 反对 C还没想好
10
二、器官移植引发的伦理问题 ❖ 1.活体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对活体器官移植,特别是以未成年人或利用再生育孩子作供体的利弊评
23
基因干预技术与人类基因多样性 ❖ 随着人类基因全图的逐渐破译,我们可以通过基因技术来实现对人类的遗传基因的操作,设计未来的
宝宝。在婴儿出生之前进行胎儿遗传学测试,倘若测试结果不利于受测试者,那么可以选择堕胎或基 因治疗,基因治疗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对基因的改良,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伦理委员会委 员 K. Berg教授给基因治疗定义如下: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指通过遗传物质或使之表达,重 构或纠正缺失或异常的遗传功能或干扰引起疾病的过程来纠正或预防疾病。
20
❖ 人类基因组计划 ❖ 1990年正式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经过美英法德和日本、中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已
于2003年胜利完成。HGP被誉为堪与阿波罗登月计划相比美的伟大科学壮举。基因是遗传物质, 人类基因但是人类最重要最基础的“生命百科全书”。正确破译它,解读它,必将对人类更全面更深 入地认识自己,医治疾病、增进健康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21
❖ 安吉丽娜·朱莉,现年40岁,已是6个孩子的母亲。据了解,她的 母亲与癌症搏斗了近10年,于2007年死于卵巢癌,享年56岁。 医生测试出朱莉带有一个“缺陷”基因,大大增加她患乳腺癌和卵 巢癌的风险。于是为了预防可能的风险,她决定接受9个周的复杂 手术,切除双侧乳腺。从2013年2月份开始直至4月27日,她的 双侧乳腺已经全部切除。目前,她患乳腺癌的几率已经从87%下 降到5%。2015年又毅然切除了自己的卵巢和输卵管 。
25
❖ 1.剔除所谓的“坏基因”,会耗尽人类的基因库,减少人类基因的多样性。 ❖ 首先,人类基因的多样性是千万年来生物进化的结果,它代表着对未来的储备。我们不知道未来人类
会面临怎样的生存环境,我们需要这个基因库来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 ❖ 其次,基因的功能是多维度、多层面的,其复杂性远非今天急功近利的人类能够想象的。 ❖ 再说,我们根据什么标准来判断基因的好坏呢?
院获益的行为。 ❖ (5)回避原则,宣布死亡的医生不得参与器官的摘除和移植
16
❖ 《条例》规定,尸体器官捐献须满足以下条件:(1)捐献者生前明确表示愿意在死后将其器官捐出; 或者,(2)生前未明确表示拒绝捐献,死后由其近亲属同意将死者的器官捐献。其他情况不得从尸 体上随意摘取死者的器官。有权对死者做出捐献器官意愿表示的近亲属包括:配偶、成年子女、成年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孙子女和成年外祖孙子女。尸体器官的受者不受捐献者亲属关系 的制约。实际情况是,即使是近亲属同意捐献尸体器官,医生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愿意也不可能在死者 亲属悲痛之时唐突地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将刚刚死去的亲人的器官移作他用。
13
❖ 注:活体器官的捐献者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1)在18周岁以上,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捐献器官的行为完全出在自愿,因此应该
排除来自外界和家庭内部等方面的胁迫和压力而不得不为之的情况。(3)未发现患有医学上认为不 宜作为器官捐献者的疾病。《条例》规定,活体器官捐献,受者只限于其亲属。若为配偶之间的活体 器官捐献,其婚姻关系应当存续3年以上。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捐献骨髓等可再 生性组织,由其法定监护人在征得被监护人同意后决定。——《人体器官移植管理条理》规定
6

器官移植: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7
湖南夫妻捐献2 岁女儿器官, 愿天堂里没有 伤病。捐献的 角膜、肝脏和 肾脏,共有四 名患者获得救 助。
❖ 我国器官移植的现状 ❖ 自吴阶平教授1960年施行首例临床肾移植以来,我国临床器官移植工作已有40多年的历史。至
2001年底,我国大陆共施行各种实质大器官移植41590例次,其中肾移植40393例次,最长存活 26年;肝移植996例次,最长存活8年;心移植82例次,最长存活超过10年;胰肾联合移植93例 次,最长存活8年;肺沿问题
主要内容
1
概述
2
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
3
基因伦理
2
《姐姐的守护者》剧照
❖ 为了让罹患血癌的凯特能够活下去,父母通过基因技术“制造”了与 凯特的基因完美配型的小女儿——安娜,安娜感觉自己只是姐姐凯特 的“药罐子”,13年来,凡是在凯特有需要的时候,无论是脐带血还 是白血球、肝细胞、骨髓,她都得源源不断的向凯特提供。然而,凯
24
❖ 在每一百个婴儿中,约有3~4个婴儿生下来就有严重的先天缺陷——遗传病。尤其在发达国家,遗 传病已替代传染病,与心血管、癌症一起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致死率最高的前三名疾病。比如在 美国,约有300多万人由于遗传病或先天原因而智力迟钝。在中国,仅一种最严重的先天愚型痴呆症, 每年就能新增患儿近20万。(吴柏林.人体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85-86)诚然, 人类认识基因的目的是为了使其能造福于人类,对有缺陷的基因可以通过基因治疗来进行修复或改造 其性能、弥补其不足。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必将会激发人类的基因改造热,剔除所谓“坏”的基因。
12
❖ (3)保证捐赠者权益原则,要保证捐赠者捐出器官后发生任何问题,均会给予援助;捐赠者应已达 法定年龄;
❖ (4)必须符合医学、伦理学的相关标准,活体无血缘关系之捐赠者应与有血缘关系之捐赠者一样, 都应符合伦理、医学与心理方面的捐肾标准;
❖ (5)捐赠者与接受者的诊断和手术必须在有经验的医院中施行。
特的情况还是越来越糟,肾功能的衰竭必须要年仅13岁的安娜捐献出 自己的一个肾。这一次,安娜选择了拒绝,并且寻找到律师坎贝尔把
母亲告上法庭,她要捍卫自己的身体。
3
❖ 问题: ❖ 生下安娜的目的是为了救姐姐的命,这对安娜是否公正? ❖ 安娜为姐姐提供白血球、肝细胞、骨髓,是否有损孩子的健康? ❖ 父母或医生是否能真正代表安娜的利益? ❖ 如果凯特要移植一个心脏,能否生一个孩子取下心脏为移植之用?
14
❖ 活体器官捐献的道德风险: ❖ 案例: ❖ 父亲是肝病患者,母亲希望子捐肝救父,但医院迟迟不肯接受,经深入了解原因是社工两次前往家中
了解情况时,希望可以单独跟子会谈捐赠同意时,母亲不肯离开,因而同意书无法生效,不能进行手 术,之后事件曝光,儿子在媒体公开声称自己愿意捐肝救父
15
❖ 2、分配尸体器官的准则: ❖ (1)最优化原则,所捐赠的器官,必须尽可能予以最佳的利用;应依据医学与免疫学的标准,将器官给予
17
❖ 尸体捐献的道德风险 ❖ 案例: ❖ 一名肝癌患者苦等换肝,他的弟弟意外摔倒被判脑死,家属想让弟弟的肝脏捐赠给哥哥,无奈器官捐
赠法令不能指定,造成弟弟的肝脏最后坏死无法捐赠,哥哥也等不到肝脏,家属痛批,说法律害死人。
18
❖ 器官移植中的公正问题:受体的选择
❖ 受者选择及其伦理分析: 供者的意愿 ;医学标准;

社会标准 ; 随机性标准
约翰·Q·阿奇伯德是个工厂里的工人,他工作很卖命 也很顾家,可生活依然不富裕。为了养家糊口,妻子 丹妮斯也要上班挣钱,夫妻俩因忙碌而使感情日渐淡 漠,婚姻几近破裂。他们生活中唯一的亮点,就是9 岁的儿子迈克尔。可不幸总是出其不意地降临到苦命 人的身上。一天,迈克尔突然昏到在棒球赛场上,约 翰·Q把他送到医院后得知:儿子患有严重的先天性 心脏病,需要进行心脏移植手术才能保住性命。被逼 无奈的父亲铤而走险,封锁了急症室要挟了人质要求 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手术台。
5
一、概述 ❖ 1.含义。器官移植指的是通过手术的方式摘取一个身体中有活力的器官,并把它置于自身或者通常是另一个
个体体内的某一位置,去替代那些因为损伤、病变而失去功能、也无法医治的脏器,以达到拯救生命的一种现 代治疗方法。 ❖ 2.分类。依据供体和受体之间的关系分为 ❖ (1)自体移植,器官移植的供、受体为同一个体; ❖ (2)同种异体,同一种属的不同个体之间的组织、器官移植; ❖ (3)异种移植,供体、受体属于不同种属的器官移植。
22
新技术可预测乳癌 专家怕“基因歧视”不敢推广 ❖ 2001年12月27日,在名为“基因组时代的医学”的“北大论坛”上,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韩启德院士
很有把握地告诉记者,以北大目前的研究水平,完全可以通过基因来预测乳腺癌发生的可能性,但这 一技术是否要推向社会,还需斟酌其带来的伦理问题。 ❖ 目前医学上已证实,有3%的乳腺癌是由单一基因决定的,具备这一单一基因的人比其他人更易患上 乳腺癌。这一基因可以通过抽血进行检查。,然而,“有这一疾病基因缺陷的女性,在婚姻、就业、 保险等方面都可能遇到障碍,可能会因此受到社会歧视,这也将是基因组时代的医学面临的最大问 题。”
最适合移植的病人;决不可以浪费可供使用的器官; ❖ (2)公正分配原则,应成立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器官分配网,做公平合适的分配,分配器官必须经由国家或
地区的器官分配网安排;分配器官的优先顺序,不能受政治、礼物、特别给付或对某团体偏爱的影响; ❖ (3)参与器官移植的外科与内科医生,不应在本地、本国或国际上从事宣传; ❖ (4)从事移植的外科医生和小组其他成员,不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事牵涉买卖器官或任何使自己及所属医
4
英政府帮一夫妇“设计婴儿”以拯救绝症儿童 ❖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004年3月22日报道,英政府帮一夫妇“设计婴儿”以拯救绝症儿童。
英国全国健康保健署(NHS)将首次为一对夫妇制造“设计婴儿”支付费用,这样一来,该婴儿的骨 髓或者细胞将可以被用来挽救其同胞兄妹的生命。据悉,医生们将对这名母亲的胚胎进行测试,找到 一个不含其同胞兄妹所患的遗传疾病基因并且在遗传上又相匹配的胚胎。这枚胚胎将被植入这位母亲 的子宫里,制造一个人工干预婴儿,再利用该婴儿的骨髓或细胞移植到兄妹的身上以医治一种称为 “thalassaemia”(地中海贫血)的潜在的致命的血液紊乱疾病。
8
❖ 中国每年大约有150万人因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要器官移植,但每年能够使用的器官数量不到1万, 供求比例达到1∶150。
❖ 中国每年需要肾透析的病人有12万例,这其中,只有1/20的人得以接受肾脏移植;需要移植的终 末期肝病患者有100万左右,而每年只有三四千人接受了肝移植手术。
9

小调查:

价有争论。 ❖ 2.尸体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尸体器官移植面临着传统观念的束缚;当死者生前没有捐献遗体器官的
意愿而又无反对表示时,能否将其作为供体;当涉及不同死亡标准时,如何确定和选择摘取器官的时 机。 ❖ 3.可供移植器官分配的伦理问题。在器官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器官如何分配?器官能否商业化?能否 进行异种器官移植? ❖ 4.卫生资源配置的伦理问题。如何处理昂贵的器官移植与防治常见病二者之间的矛盾,才能体现卫生 资源宏观分配的公正合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