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化学课程结构与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化学课程结构与教学改革”
第11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
纪要
由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中国化学会教育委员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的“第11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于2011年11月4~8日在古城长沙举行。

来自全国110余所高等院校和出版社的3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届盛会。

研讨会于11月5日上午举行开幕式,开幕式由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尹笃林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俞汝勤教授和姚守拙教授,教育部化学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化学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学名师、北京大学段连运教授、湖南省化学与化工学会理事长王晓光研究员、国家教学名师中南大学陈启元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小云教授、美国高效涂料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Marek W. Urban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吴国庆教授、湖南省教育厅高教处张平副处长和湖南师范大学教务处李香华副处长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杨小云副校长代表湖南师范大学致欢迎词,段连运教授、王晓光理事长、张平副处长等先后致辞。

本届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外5位知名专家作大会特邀报告和大会报告,即:陈启元教授的“大类培养模式下化学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吴国庆教授的“对师范院校化学教材的几点思考”、Marek W. Urban教授的“Why polymer science education should be essential ”、徐家宁教授的“抓课程建设与实验中心建设,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水平”、尹笃林教授的“理工教融合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新发展”。

这些报告既有从宏观角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成果展示,又有从微观层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与探讨,视野宽,内涵深刻,对大学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研讨会围绕“加强化学教学研究,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主题,设5个分会场,分别就“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实验与实践教学”、“教学-科研互动与教学团队建设”、“大学与中学的衔接、海外化学教学以及非化学专业教学”等五个专题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探讨,80余名代表进行了分会报告,他们交流各自的观点、经验和做法,各分会场针对报告内容讨论热烈,学术气氛活跃,在与会教师中产生了良好反响。

本次研讨会闭幕式由湖南大学王玉枝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段连运教授对会议作了总结。

本次会议为大学化学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平台,经过几天的会议报告、交流与讨论,与会代表在如下几个方面达到了共识:一致认为,自上届研讨会以来的两年时间,大学化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随着国家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已取得了丰硕成果;本届研讨会是全国大学化学教师和管理者交流化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成果和经验的盛会,通过这种交流,与会代表共同分享了大学化学教学研究成果,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教学研究的重要性;研讨会达到了预期目的,必将对我国高等院校化学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会议呼吁全国化学教育界同仁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特别是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统一审视课程体系的改革,构建和适应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会议征集教学改革论文242篇,经筛选编辑成《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年学术专辑正式出版发表。

与会代表对会议承办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精心组织和会务组
全体同志热情周到的服务,以及所有为本次大会获得圆满成功而付出辛勤努力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11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组委会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
工学院(代章)
2011年11月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