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阅读能力培养的家庭因素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阅读能力培养的家庭因素重要性
有不少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不乏聪明,可就是学习不好,令他们非常苦恼。
家长常常将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归结为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缺少学习兴趣等,有些父母甚至怀疑孩子得了多动症。
其实家长的这种理解并不全面,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等问题引起的。
也许多数家长认为阅读能力顶多会影响孩子的语文成绩,其实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因为任何学习都是从阅读开始的。
经过研究和调查,发现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为阅读障碍。
甚至在文化气息浓厚的北京,小学生的阅读障碍率也达到6%-8%。
什么是阅读障碍?阅读障碍是千万学习障碍的一种,是指孩子并没有明显的神经或器质性损伤、智力也正常,但就是阅读水平显著落后于相应的智力水平。
阅读能力是学习的一种基本能力
早在四年前,世界经济组织就进行了一次全球青少年阅读能力的调查。
一个经济组织为什么要关注青少年的阅读能力?原来他们在研究国际成人阅读能力时发现,阅读能力强的人不但比较容易找到工作,甚至薪水也比较高。
学历高低固然会影响就业机会,但是当学历相当时,阅读能力强的人担任高技能白领工作的
机率就明显高得多,而且阅读能力比学历高低更能准确预测一个人在职场的发展。
这个组织在调查报告中指出,15岁的青少年不可能在学校里学习到成年后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和技能,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为终生学习奠定稳固的知识基础。
而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生学习的基础和最大的本钱。
那么,孩子在相应的年龄应当达到什么样的阅读能力?目前国际公认的标准是:9岁以前是儿童发展阅读能力的过渡期。
在过渡期,孩子学习阅读的方法,并开始透过阅读来学习。
10-13岁的儿童通过阅读,大量吸收知识。
13岁以上的青少年以功能性阅读为主,能根据不同的需要,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
从这样的标准可以看到,阅读能力愈强的人,愈有能力搜集、理解、判断信息,以达成个人目标、增进知识、开发潜能,并运用信息,有效参与现代社会的复杂运作。
影响孩子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来自家庭
儿童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许多因素都可直接影响儿童的阅读能力。
比如:语言接受能力、语言生成能力、情绪影响等。
但一般来说,影响孩子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来自家庭。
但目前中国家庭存在不少不利于孩子阅读能力培养的因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家长的观念。
不少家长把孩子的阅读活动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把阅读等同于看闲书、等同于和学习无关,在这样的
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就不可能有大量的阅读。
而大量阅读和阅读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孩子的阅读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调查还显示,中国一年级的孩子的阅读量不足美国孩子的16。
中国孩子从8岁才开始大量自主阅读,而美国孩子从5岁就开始了。
二是家长不注意与孩子进行语言的交流和沟通。
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需要丰富的语言刺激,但现实的情况是,不少家长一开口和孩子说话就是“作业做完了吗?”“考试考了多少分?”等有限的内容,孩子生活在一个缺乏语言刺激的家庭中,缺少了重要的语言经验的积累。
这不但影响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会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影响孩子在人际关系中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三是家长只愿花钱不愿花时间。
据调查,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很多(已占普通家庭收入的40%),却非常缺乏在时间上的投入,如跟孩子进行亲子阅读。
据调查,即使是在北京这样文化教育最发达的城市,能够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的家庭比例也不足20%。
四是家庭视听媒体的影响。
视听媒体对丰富孩子的日常生活、开阔视野、学习知识,有着不容置疑的积极作用。
但是,这些并不可取代阅读的作用。
最简单的例子,看电视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节目里演的是什么,孩子看的就是什么。
而阅读则不然,首先,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阅读哪一本书。
在拿到书以后,也可以自己选择什么时候阅读以及每次阅读的时间和进
度。
更重要的是,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所有的人物和情节都必须经过孩子自己的丰富想象才会变得生动、具体起来。
所以,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创造过程。
所以,阅读是一种比看电视等更有价值的活动。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家长经常不知不觉地剥夺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这和家庭教育中老生常谈的父母功利思想直接相关。
许多家长让孩子在学龄前读书是为了认字,上学之后,孩子只能看和学习直接相关的书,家长很少鼓励孩子自主阅读、自由阅读,即使让孩子看书,最多看点优秀作文。
不少孩子的阅读兴趣被父母的教育功利思想慢慢扼杀掉了。
家长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乐在阅读,才能持续学习!家庭应当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这已经成为国内外众多专家的共识。
能否乐在阅读,也是继续保持和发展阅读能力的关键要素。
孩子会不会为兴趣而阅读、喜不喜欢和别人讨论读过的书、逛书店和上图书馆看书的频率高不高、重不重视阅读,都会影响他们未来的阅读习惯。
而国际成人阅读能力调查发现,中学毕业后,若是长期不阅读,阅读能力会逐渐退化。
为了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更高的阅读能力,专家也给出了如下建议:
第一,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也应该有阅读习惯。
第二,要替孩子创造更好的阅读条件,例如孩子有自己的书
房、书桌、书架,家庭要预备一个好的阅读环境。
第三,家长要为孩子买一些书,不用买很贵的书,可以鼓励孩子和其他朋友交换书来看。
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选书。
第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比如开展家庭读书会,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表达各自的观点;把书中的内容变成家庭剧,父母和孩子一起演出等都是非常不错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保持每天的亲子阅读的时间,这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更为重要。
每个父母都能、也必须承担起辅助孩子阅读的责任,每天花30分钟陪孩子读书。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父母给予孩子读写支持的多少,将显著影响孩子的读写能力。
世界经济组织在他们关于青少年的阅读能力调查中提到:家财万贯,不如满室书香。
因为文化资产的影响力更胜于物质财富。
也就是说,家里图书的数量、种类愈多,父母愈常和孩子讨论书籍、电影、电视节目的内容,孩子的阅读能力也愈强,他也就为自己将来参与社会竞争赢取了一张最有价值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