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原因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原因研究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出口-生产率”悖论问题备受关注,即中国企业在出口规模扩
大的同时,其生产率却未能显著提高,甚至呈现下降趋势。
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产业结构问题
中国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制造业领域,而这些领域存在诸多制约生产率提高
的因素:一是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弱,难以通过技术进步提升生产率;二是成本低廉,
对劳动力和资源的需求量大,难以实现规模经济;三是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竞争,价格压力大,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和技术投入。
因此,这些低附加值制造业领域的企业生产率难以实
现显著提高,导致“出口-生产率”悖论的产生。
二、技术进步滞后问题
虽然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但相比发达国家,其技术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
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难以实现从低附加
值生产向高附加值生产的转型。
而在现有制造业领域,由于技术含量低,企业对技术创新
的需求度较低,因此技术进步滞后,生产率提升空间有限。
三、人力资源与基础设施短板问题
制约中国企业实现生产率提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的瓶颈。
中国
的人力资源质量不足,缺乏高素质人才,也存在着劳动力市场的不平衡问题,使得企业招
聘合适人才成为难题。
此外,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短板问题,如公路、铁路和港口
等交通网络的建设和维护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
四、行政体制和信任问题
中国企业在扩大出口规模的同时,面对的政治、行政和制度环境等方面的不确定性,
这也是影响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原因。
这些环境因素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成本、管理难度、政治风险等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在制定长期战略决策时存在犹豫和怀疑。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相互信任也显得尤为重要,缺乏有效和诚信的沟通和合作,会让企
业面对更多的阻力和挑战。
总之,中国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问题,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产业结构、技术
进步、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
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方位分析、制定
针对性政策措施,从长远、全局的角度出发,积极推进经济升级和结构转型,提高企业的
管理素质和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国内市场的开发和拓宽出口市场,形成强大的竞争力,进
而实现企业生产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