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水库土质堤坝渗漏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水库渗漏是指水库建设或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水库主体结构或堤坝渗漏的现象。
水库渗漏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及地基问题:水库建设时,基础及地基的选择不当或施工质量差,会导致水库主体结构存在裂缝或渗漏现象。
2. 天然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复杂、地势陡峭或盘岩等地质条件会增加渗漏的风险。
3. 防渗措施不当:水库防渗措施包括坝基、坝体的防渗处理及抗渗设施的建设。
如果防渗措施不当或施工质量差,都会增加水库渗漏的可能性。
4. 设计不当:水库设计时未考虑到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渗漏问题,或者设计的抗渗设施不够完善,都会导致渗漏问题。
为了防止水库渗漏,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勘察和设计:在水库建设前,对地质条件进行全面认真的勘察与分析,研究地质结构和地下水情况,确定合理的建设方案和防渗措施。
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渗漏问题,确保设计具有较高的抗渗能力。
2. 加强施工质量管控: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基础及地基的施工质量,采用适当的防渗措施,如增加防渗层、设置隔水帷幕等,确保水库主体结构和堤坝的完整性,防止渗漏。
3. 加强运行监测与维护:水库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水库进行监测和维护。
通过检查和监测渗漏情况,及时发现并修复渗漏点,保持水库的正常运行。
4. 强化管理措施:加强水库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水库运行管理机制和防渗工作制度,加强对水库的巡查和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渗漏问题。
5. 不断完善技术和科研: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不断提高防渗技术水平,推动防渗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提高水库的抗渗能力。
水库渗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成因多种多样。
要有效防止水库渗漏,需要从勘察、设计、施工、运行与管理各个方面加强控制,提高水库的抗渗能力,保障水库的运行安全。
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坝渗漏原因以及防渗加固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坝渗漏原因以及防渗加固技术堤坝渗漏是指堤坝工程中水从土体中或土体与结构之间渗透透漏出来的现象。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土体渗透性差:土体的渗透性是决定渗漏的重要因素,土体渗透性差会导致水分长时间逗留在土体中难以排出,造成渗漏现象。
2.土质材料及压实质量不合理:土质材料如过于细砂、黏土等渗透性较差,容易引发渗漏;而压实质量不合理会导致土体内部存在空隙或松散部分,从而使水分易于渗透。
3.土体缺陷:土体中存在的裂缝、夹层、孔洞等缺陷会导致水分穿透性增强,从而引发渗漏。
4.洞渗现象:底板、坝体、坝坡等结构的渗漏裂缝、开洞以及管渠等渗漏点,会使水沿渗漏通道渗透出来。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采取以下防渗加固技术对抗堤坝渗漏问题:1.水泥砂浆灌注:针对较小的渗漏点或裂缝,可采用水泥砂浆灌注的方式进行防渗加固。
将水泥砂浆灌注至渗漏点或裂缝的位置,使其堵塞漏点,提高固结性能。
2.排水抽水:在堤坝基础周边或底板附近设置抽水井,通过抽水将地下水位降低,减少水压,降低堤坝渗漏的发生概率。
3.降水孔网设施:在堤坝中设置降水孔网设施,以减少土体内的孔隙水含量,降低堤坝渗漏风险。
4.加固层的施工:在堤坝工程中,早期加固层施工可有效提高土体抗渗漏性能。
常用的加固层材料包括防渗膜、合成土工膜、水泥浆、透水混凝土等。
5.土体改良:应用土壤改良技术,改善土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以提高渗透性能。
常用的土体改良方法有土壤振动加固、土体碾压加固、静压注浆等。
6.设计合理的渗漏控制系统: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堤坝渗漏问题,合理布置渗漏控制系统,减少渗漏风险。
总之,针对堤坝渗漏问题,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材料、控制施工工艺,加强堤坝结构的密实性和抗渗性能,采取适当的防渗加固技术,以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

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1.渗透压差:水库内部水位高于地下水位,形成施加于大坝体的渗透力。
当土壤的渗透性不好或大坝中存在较大的孔隙,渗透压差就会导致水通过大坝内部渗漏。
2.声波、地震、振动等外部扰动:地震、挖掘等地质活动或机械振动会引起大坝的不稳定,破坏大坝的连续性,导致渗漏的产生。
3.材料问题:水库大坝建设中使用的土壤或混凝土材料的质量问题,如松散土壤、渗透性差的土层、混凝土质量问题等都会导致大坝的渗漏。
4.设计缺陷:设计上的问题如坝体截面形状不合理、渗流通道径向长度比例小、水工结构连接缺陷等都可能导致大坝的渗漏。
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加强大坝的监测与维护:定期对大坝的渗漏情况进行监测和检查,发现渗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修复。
对于发生渗漏的局部区域,可以采取加固措施,例如注浆、防渗触媒等,修复渗漏点。
2.地基处置:采用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增加大坝的抗渗透性。
例如,可选择较好的土壤材料填筑或进行土体加固处理,以提高大坝的渗透抗性。
3.渗漏控制系统:在大坝结构中设置渗漏控制系统,以调节渗流通量和压力,将渗漏水引导到安全的区域排泄或循环利用。
常用的方法包括设置渗流收集系统、渗滤带和防渗墙等。
4.加强设计和施工质量管理:加强大坝设计和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控制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确保大坝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5.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和监管:制定和实施关于水库大坝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大坝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提高大坝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水库大坝的渗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解决渗漏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材料、设计和运行等方面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措施,才能保障水库大坝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水利工程中土质堤坝渗漏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水利工程中土质堤坝渗漏的原因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已经成为了一项民生工程,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水利工程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沿岸居民的安全,土质堤坝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渗漏现象,作为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应该对该现象加以重视,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固性。
相比其他类型的堤坝,土质堤坝的渗漏问题最为常见,需要重点检查和做好防治工作。
根据土质堤坝渗漏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法,文章主要针对当前土质堤坝渗漏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标签:水利工程;土质堤坝;渗漏前言水利工程建设包括水库工程,而土质堤坝则是水库的挡水建筑物,能够起到防洪泄洪的作用,做好堤坝的防渗漏工作能够延长水利工程建设的使用年限。
1 水利工程渗漏表现形式的分析比较常见的水利工程土质堤坝渗漏现象有接触渗漏现象、坝体渗漏现象、坝基渗漏现象、溢洪道渗漏现象等。
我们所说的坝基渗漏环节是指坝基及其坝肩透水岩土带之下的水体渗流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实现对水量的有效控制,土石坝对于地基强度的要求是比较低,为此我们要进行基础防渗处理工作,確保其土石坝环节的稳定运行。
为此我们要进行水库地基基础覆盖层深度的规范,确保其透水岩土带环节的稳定运行。
在此过程中,要进行坝体渗漏环节的有效应用,确保其水体的水量流失现象的避免,实行其坝体渗流环节的稳定运行。
其土质堤坝的构成材料是土料,这就不可避免的存在一系列的透水性。
为了保证坝体系统的稳定性,我们要进行填筑土料的有效选择,确保其压实度的提升,实现对出逸点环节及其浸润线环节的有效控制,对于一系列的漏洞现象、滑坡现象、塌坑现象要进行积极的处理,以提高土质堤坝的安全稳定性。
涵闸渗漏是一种涵闸破损情况之下的水体的渗漏现象。
这种情况由于其闸身不均匀,导致闸体变形,水体流失。
接触渗漏是一种水体的下游地区渗漏的情况,它流经区域是山体及坝体的结合部。
水利工程堤坝渗漏的原因及防渗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堤坝渗漏的原因及防渗施工技术水利工程是为了有效利用水资源,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建设的工程。
而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堤坝渗漏问题始终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利工程堤坝渗漏的原因及防渗施工技术。
一、水利工程堤坝渗漏的原因水利工程堤坝渗漏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坝体不均匀沉降由于堆筑时土方的不规则或压实程度的差异,导致坝体土粒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差异性沉降,坝体的聚拢现象也随之出现。
聚拢现象会引起坝体内部压力分布不均匀,从而形成渗流通道。
2. 坝体自然裂缝坝体中存在自然裂缝,如地层面、构造面、应力面等,这些自然裂缝在长期震荡作用下,增加了渗漏通道的数量和宽度。
3. 不良施工工艺和材料不良的施工工艺会导致坝体密实性能差、接缝处抗渗性能差,从而造成渗漏。
同时,材料的质量差异也会对坝体的渗透特性产生重要影响。
二、水利工程堤坝的防渗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堤坝的设计和建设中,为避免发生渗漏问题,需要采用相应的防渗施工技术。
具体措施如下:1. 堤坝压实施工堤坝压实施工是修建地质堤坝的基础,对有效控制渗漏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在施工阶段应注意保障铺盖物的完整性,包括铺盖土的密实性能、接缝结实性能,尽可能减少接缝处的粘连力。
2. 渗流控制剂注入渗流控制剂能够在坝体内部产生化学反应,进而形成致密的化学固体,并且有极佳的水封性能。
因此,采用渗流控制剂注入技术,可使渗漏问题得到好的控制效果。
3. 防渗板措施防渗板是在堤坝表面和底部安装的一种防渗材料,可以有效地控制堤坝的渗漏问题。
防渗板措施应采用高强度材料、结构坚实、实物间接缝的特点,进行施工。
4. 注浆灌浆缝注浆灌浆技术是在岩土中制成孔道,然后注入预定材料,从而形成密实固体的过程。
在堤坝的修建过程中,注浆灌浆缝技术可以有效地满足不同渗漏难度的控制要求。
总之,在水利工程堤坝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为解决渗漏问题,需要综合地考虑设计和施工的各个环节,采用相应的防渗施工技术。
土石坝坝基渗漏原因及其处理措施

土石坝坝基渗漏原因及其处理措施土石坝坝基渗漏的原因包括:
缺少必要的防渗措施。
截水槽未与不透水层相连接。
截水槽填筑质量不好或尺寸不够而破坏。
铺盖长度不够。
铺盖厚度较薄被渗水击穿。
水库运用不当,库水位降落太低,以致河滩台地上部分黏土铺盖暴晒裂缝而失去防渗作用。
因导渗沟、减压井养护不良,淤塞失效,致使覆盖层被渗流顶穿形成管涌或使下游逐渐沼泽化等。
土石坝坝基渗漏的处理措施可归纳为“上堵下排”,包括垂直防渗和水平防渗两种防渗措施,冲抓套井回填防渗墙措施、灌浆帷幕、防渗墙等,以及导渗沟和减压井等导渗措施。
水利工程技术中土质堤防渗漏原因及建议

水利工程技术中土质堤防渗漏原因及建议在水利工程中土质堤防是最常见的堤防类型,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渗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防渗漏处理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水利工程技术中土质堤防渗漏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有效防止土质堤防渗漏的意见和建议。
标签:水利工程技术;土质堤防;防渗措施洪涝灾害存在于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因此社会和国家极为重视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土质堤坝对于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水利工程中长期和广泛使用土质堤坝来防御洪涝灾害。
土质堤坝建造费用低、修建工艺简单,但是容易发生渗漏现象,会对堤坝的防御能力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施工时需要对水质堤坝的渗漏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利用有效措施预防发生渗漏,确保能够在洪涝灾害发生时最大程度的保护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
1 水利工程技术中土质堤防发生渗漏的主要原因1.1 工程设计和建设存在缺陷现在的很多水利项目都是之前建设的,当时的生产技术和材料等发展水平不高,工程设计能力有限,因此通常水利工程质量较低,甚至存在边勘探边施工的情况。
人们当时更为重视施工速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溢洪道尺寸和防渗等级不符合标准[1]。
工程建设前,没有严格进行质量检测和质量控制,因此很多工程的施工强度不达标,对土料也没有进行合理夯实,存在因为施工质量影响工程总体品质的情况。
有些工程还会对坝体进行多次加高,因此导致原有土壤和新使用土壤结合度不够,会发生面层分离,使用时会发生渗漏问题。
工程建设之前,没有认真开展勘探工作,会导致堤坝建设于熔岩或是较深覆盖层的区域内,施工时没有不容易挖掘到新鲜岩石。
即使发现问题,因为施工进度和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并没有采取防渗铺盖或是帷幕灌浆,容易引发坝基渗漏。
1.2 工程材料存在问题工程材料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有些施工单位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因此利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降低总体成本,对土质堤防施工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
试分析水库大坝渗漏的原因及加固处理措施

试分析水库大坝渗漏的原因及加固处理措施发布时间:2022-05-06T05:57:21.880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41卷第1月第2期作者:陆俊华[导读] 水利工程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建设重点,而近年来水库渗漏事故频发也让相关部门对水库渗陆俊华广西洞巴水电有限公司,广西百色市,533000摘要:水利工程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建设重点,而近年来水库渗漏事故频发也让相关部门对水库渗漏管理给予了更高程度的重视。
为有效消除水库大坝渗漏风险,避免洪水灾害发生时出现溃坝事故,给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有关管理部门还需对水库大坝渗漏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加固处理措施,提高水库大坝的应用效果及寿命。
面板堆石坝渗漏是溃坝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管理部门可从这一角度入手实施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库大坝;面板推石坝;渗漏分析;加固处理引言:我国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多采取面板堆石坝作为挡水建筑物,该模式对洪水有着优质的防治效果,但实际应用发现,面板堆石坝在施工、蓄水前以及蓄水后都存在一定的渗漏风险,一旦发生渗漏问题,面板堆石吧,对洪水的防治效果将会大大降低,增加溃坝风险,给周边居民生命安全带来安全隐患。
基于上述因素考虑,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还需全面分析自身面板堆石坝建设效果,深入探究可能导致面板堆石坝裂缝出现的原因,尽可能避免面板堆石坝裂缝引发的渗漏问题。
同时结合多方因素针对水库大坝渗漏情况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升加固处理效率,保障水库大坝应用安全。
一、施工材料渗漏防治水库大坝面板堆石坝多以混凝土为首选材质,这类面板普遍为等候或变厚的薄板结构。
但由于强度高、厚度薄的特点,建设过程中还需在其断面中部增设单层或双向钢筋,赋予混凝土面板一定的变形能力,降低碾压堆实体沉陷变形对面板堆石坝的影响。
混凝土面板下部还应设置垫层区,主体选用较小的碎石或沙砾石,同时还要保证垫层区铺设的均匀性与密实性,有效分担面板所承受的水压力。
浅谈土质堤防渗漏原因及加固措施

浅谈土质堤防渗漏原因及加固措施堤防工程是进行水利建设时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有助于人们防御洪水灾害,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堤防工程的安全事关大局,它有着显著的自身特点,堤防轴线较长,安全监测难度大;堤身、堤基情况复杂、隐患多;河势多变,水位和水势难以调控,河水来去迅猛,隐患及险情的随机性极大。
为了保证堤防工程安全,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使其很好地发挥堤防工程功能,就需要进行堤防工程养护修理。
1.水利工程渗漏表现形式的分析接触渗漏现象、坝体渗漏现象、坝基渗漏现象、溢洪道渗漏现象等是比较常见的水利工程土质堤坝渗漏现象。
坝基及其坝肩透水岩土带之下的水体渗流的现象就是我们所说的坝基滲漏,这种现象使对水量的有效控制难以实现,虽然土石坝对于地基强度有着较低的要求,但是我们仍要进行基础防渗处理工作来确保其土石坝环节的稳定运行。
同时为了确保其透水岩土带环节的稳定运行我们要进行水库地基基础覆盖层深度的规范。
为了避免在此过程中水体的水量流失现象的出现,要进行坝体渗漏环节的有效应用,来实现其坝体渗流环节的稳定运行。
由于土质堤防主要是由土料构成的,所以很容易就会出现渗水的现象。
所以在选择土料时,要进行有效的选择,来保证坝体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提升其压实度,从而实现对逸出点环节及其浸润线环节的有效控制。
当出现任何渗漏的现象时就要进行积极的处理,以提高土质堤防的安全稳定性。
2.水利工程相关环节渗漏因素分析2.1设计上的缺陷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修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但由于设计技术上的缺陷,再加上当时一味的追求速度忽视质量,造成了很多设计上的缺陷,所建造的水利工程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造成当时不能实现对设计图纸环节的有效控制的原因有当时施工水平的限制,尤其是边设计、边施工观念的影响,无法保障实际工程的整体质量,不利于水库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些建设者照搬苏联模式来保证其建设效率的提升,没有对经济管径、坝下涵管、经济边坡等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没有很好的实现对其检修环节、泄洪环节、及其电站扩容环节等的需要,不利于对溢洪道及其防水涵管尺寸的有效控制。
小议水库坝体渗漏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小议水库坝体渗漏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摘要:本文对当前水库坝体渗漏的原因、坝体失稳的加固,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以确保该水库坝体安全运行。
关键词:水库坝体、渗漏的原因、处理措施1. 水库坝体渗漏的原因分析土坝的坝基、坝体都有一定的渗水性。
如渗水从原有导渗排水设施排出,其逸出坡降不大于允许值,不会引起土体破坏,称正常渗漏。
凡是渗透能引起土体破坏和影响蓄水兴利的,称异常渗漏。
1.1原因分析(1)坝基渗漏的主要原因:基础或两岸山坡接触处理不善;施工时清基不彻底;没有将淤泥杂物等清理干净;开挖基础没有挖到不透水层,或透水层很深,截水墙、铺盖和坝下游坡脚的反滤层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设计不当;基础有泉眼、溶洞、断层或破碎带没有处理好等。
(2)坝体渗漏的主要原因:除由于设计的坝体断面单薄、边坡太陡,渗水从滤水体以上逸出等设计原因所造成外,施工时由于坝体填筑质量控制不严,特别是粘土防渗体质量控制不严,致使碾压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分段填筑时,土层过厚或分层碾压时层面处理不好;大坝堵口,抢进度,忽视质量而留有隐患;土质不纯,含砂过多,透水性大,土中含有草皮、树根等杂物造成孔隙,引起渗漏;因坝身年久被动物打洞营窝造成孔穴或集中渗漏通道;坝脚反滤层失效,排水不良,引起浸润线升高,长期失修以致渗漏和管涌。
(3)涵管漏水的主要原因:坝身涵管由于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陷,或因土坝多次加高,荷载应力超过涵管原设计要求强度而产生断裂;涵管周围填土不实,结合不好,或未设截水环,形成沿管身渗漏;有些涵管强度低,接头处理不善,砌筑不密实造成渗漏。
2.处理措施土坝渗漏处理的原则是上截、下排。
上截是在坝轴线以上封堵渗漏入口,截断渗漏途径。
如抛土放淤,重做粘土铺盖、粘土斜墙、粘土截水墙、粘土灌浆、砂浆板桩、连锁井柱、混凝土防渗墙等。
下排就是在下游采用导渗和滤水措施,使渗水不带颗粒,迅速安全排出,如导渗、压渗、减压井等。
(1)对于坝基渗漏,当不能放空水库时,可采用在上游水中抛土的方法,把粘土抛入漏水进口处,沉淀后形成铺盖;在下游可加做反滤层等导渗设施。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水库渗漏是指水库大坝或堤坝内部的水渗出,导致水库水位下降或甚至发生溃坝等灾害。
水库渗漏的成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地下水位、土壤渗透性、堤坝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如何有效地防治水库渗漏,成为了水利工程领域亟需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就水库渗漏的成因及其防治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水库渗漏的成因1.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是水库渗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当水库周边的地下水位较高时,会对水库大坝或堤坝产生较大的渗压力,从而导致水库大坝内部的水分渗透,形成渗漏现象。
在地下水位特别高的地区,水库渗漏的风险会更大。
2. 土壤渗透性3. 堤坝结构堤坝结构的问题也是导致水库渗漏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水库大坝或堤坝的结构出现裂缝、渗漏孔洞等问题时,会直接导致水库渗漏的发生。
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堤坝结构进行及时的修补和加固,才能有效地避免水库渗漏的发生。
二、水库渗漏的防治对策控制地下水位是防治水库渗漏的关键之一。
通常采取降低周边地下水位的措施,如进行抽水排灌等方式,有效地降低周边地下水位的高度,从而减小对水库大坝或堤坝的渗压力,进而降低水库渗漏的风险。
2. 加强土壤固化加强土壤固化是防治水库渗漏的另一有效手段。
可采用喷浆法对水库大坝或堤坝下游土壤进行固化处理,以增加土壤的密实性和抗渗透能力,从而减少水库渗漏的可能性。
还可以进行地基加固等工程措施,以增强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检测和维护是保障水库安全的重要举措。
需要建立水库渗漏的监测系统,定期对水库大坝或堤坝的渗漏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估。
一旦发现渗漏情况,需立即进行修补和加固,以避免渗漏的进一步蔓延。
4. 安全应急预案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是防治水库渗漏的重要保障措施。
一旦出现水库渗漏的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紧急抢修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库渗漏对周边区域的影响。
5. 加强管理和监督加强管理和监督是确保水库安全的关键环节。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水库是人类利用水资源的重要设施,它可以调节水流,提供灌溉、发电、供水等功能。
由于水库的建设和长期使用,渗漏问题成为了水库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
水库渗漏可能导致水库水位下降、土壤侵蚀、地质灾害等问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了解水库渗漏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对于保障水库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一、水库渗漏的成因1. 土壤渗透性水库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土壤的渗透性。
如果水库附近的土壤渗透性较大,那么水流就会通过土壤的微小孔隙向外渗漏,导致水库漏水。
土壤的渗透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类型、孔隙度、颗粒分布等。
水库周围的土壤渗透性就成为了影响水库渗漏的关键因素。
2.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的不稳定也是水库渗漏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地质构造不稳定时,地壳运动、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都会导致地下水流的变化,增加了水库渗漏的概率。
尤其是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地质构造容易发生破裂和变形,导致水库渗漏的风险增加。
3. 施工质量水库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水库的安全性。
如果水库的施工质量不达标,比如混凝土未浇筑密实、防渗墙破损等,都会增加水库渗漏的风险。
水库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也会对水库渗漏产生影响,如果水库维护不及时和不到位,也容易导致水库渗漏问题的出现。
二、水库渗漏的防治对策分析1. 加强水库周边的土壤加固为了减少水库渗漏,可以采取加固土壤的方法。
在水库周边进行土壤加固,增加土壤的密实度和稳定性,减小土壤的渗透性。
可以采用注浆、加筋土壤、植被覆盖等方法,提高土壤的抗渗透能力,从而减少水库渗漏的风险。
2. 完善水库的防渗设施在水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防渗措施,比如在水库底部和周围设置防渗墙、使用防渗材料等。
并在水库的修缮和改扩建中对防渗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防渗设施的作用能够持续发挥。
3. 加强水库管理与监测加强水库管理,健全水库管理制度,确保水库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及时发现和处理水库的渗漏问题。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一、水库渗漏成因分析水库是储存水源、调节河流、发挥水利作用的重要水利工程,但由于地质、设计、施工等原因,水库渗漏问题一直存在。
水库渗漏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引起:1.地质因素:水库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直接影响着水库的渗漏情况。
当水库的建设地点地质层不均匀、岩石结构疏松或者存在裂隙、断层等情况,容易导致水库的渗漏问题。
2.工程设计因素:水库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影响水库渗漏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设计误差、设计参数不合理或者设计标准过低,都会导致水库的渗漏问题。
3.施工工艺因素:水库的建设过程中,如果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质量不达标或者施工过程中出现失误,都会对水库造成不同程度的渗漏问题。
4.水库运行管理因素:水库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如果存在过度蓄水、频繁调整水位、缺乏维护保养等情况,也会加剧水库的渗漏问题。
1.地质勘察与分析:在水库建设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与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深入了解水库所在地区的地质情况,对潜在的渗漏风险进行科学评估,为后续设计与施工提供重要依据。
2.合理设计与施工:水库的设计与施工要科学合理,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与规范,避免设计过度或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水库的结构牢固、密封性好。
3.定期检测与维护:对已建成的水库,要建立健全的定期检测制度,通过科学仪器对水库进行渗漏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渗漏问题。
要加强水库的维护保养工作,保持水库设施的完好,确保其安全运行。
4.科学管理与调控:在水库的运行管理过程中,要科学制定水库调水策略,避免频繁调整水位带来的影响。
要加强水库巡查与监管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水库的漏水问题,确保水库的安全稳定运行。
5.工程修复与治理:对于已存在渗漏问题的水库,要制定科学的工程修复与治理方案,进行针对性的施工与维护。
通过加固堤坝、修复防渗层等措施,有效解决水库渗漏问题,提高水库的安全性。
通过对水库渗漏成因的分析及相关的防治对策分析,可以有效提高水库的安全稳定性,确保水库的正常运行,同时有效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水利工程堤坝渗漏的原因及防渗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堤坝渗漏的原因及防渗施工技术概述水利工程堤坝渗漏的问题十分严重,不仅会导致水位下降,还会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研究堤坝渗漏的原因及防渗施工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堤坝渗漏的原因入手,阐述渗漏的成因,以及介绍几种常见的防渗施工技术。
一、堤坝渗漏的原因1、地质原因地质原因是堤坝渗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土壤是一种多孔介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颗粒之间会因为压缩而越来越小,其中间隙也会越来越小,因此其渗透性也会逐渐减弱。
另外,地质中的沉积物、岩层、岩溶等结构与岩石的裂隙,也是渗漏的重要原因。
2、设计不当设计不当也是堤坝渗漏问题的原因之一。
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的就是坝体贯通的缝隙,正常情况下渗漏水只能从堆体表层地下渗漏过来。
如果设计者对坝体贯通的缝隙没有做好有效的处理,就会使得渗漏速度变慢,漏水量大大增加。
3、施工不规范施工不规范也是堤坝渗漏原因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然这里的施工不规范,有些是不可避免的因素,如施工过程的周边环境、不可避免的人为破坏等,然而有些施工不规范是可以避免的,比如施工人员在操作时,没有按照预定的施工要求进行作业。
4、水位高涨水位高涨是堤坝渗漏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水位上涨超过预期值时,会对堤坝施加很大的压力,往往会导致堤体的形变和位移,造成漏水现象。
二、堤坝防渗施工技术1、灌浆止渗法灌浆止渗法是一种较为经济、有效的止渗方法。
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岩土情况和水流量特点。
在施工中,对坝体内侧进行凿洞,再将硬化剂注入洞内,使洞内形成一个密集的固体块,从而达到止渗效果。
2、拦水墙止渗法拦水墙止渗法在水利工程中广泛应用,它的主要作用是拦截渗透的水。
其具体方法是在下游水位的正常工作位面以下一定的深度处(多在地形变缓的区域),开挖埋设上下两道钢板,然后在钢板之间填充一定载荷的沙土和石块,使其形成拦水墙。
3、混凝土止渗法混凝土止渗法在今天的工程开发中是强有力的施工工具。
其核心是利用混凝土的耐水性和耐磨性,修补裂缝后之后,表面可以保持十分平滑的状态,从而避免在裂缝处产生漏水现象。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水库是一种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它在调节水资源、防洪保安、供水灌溉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水库的长期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水库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渗漏问题,这会对水库的安全性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对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为水库管理和维护提供参考。
一、水库渗漏成因分析1.地质因素:水库所处的地质环境是影响渗漏的重要因素。
如果水库坝基的地质条件不理想,比如存在裂隙、软弱岩层、孔隙度大等地质特征,就容易导致水库产生渗漏。
2.工程施工质量:水库建设时的施工质量与渗漏问题密切相关。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存在错综复杂的控制结构、管道质量差、密封材料不当等问题,都会导致水库产生渗漏现象。
3.自然灾害因素: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现象的发生,可能会导致水库产生裂隙或破坏,进而引发渗漏问题。
4.化学因素:水库的水质问题也会影响水库的渗漏情况。
如果水库水质较脏、PH值较低或较高,会腐蚀水库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从而造成渗漏。
1.地质勘察与设计改进:为了防止水库渗漏问题的产生,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并根据地质条件对水库的设计进行改进,选择合适的地质环境来建设水库。
2.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在水库建设施工过程中,对控制结构、管道、密封材料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保证水库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3.加强水库巡查和监测:定期对水库进行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可能产生渗漏问题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进行修补和加固,以防止渗漏问题的发生。
4.开展地震防护工作:水库所处的地震带地区应加强地震防护工程建设,对水库的抗震能力进行加固,减轻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5.加强水库污染治理:对水库水质进行监测和管理,加强水库污染治理,确保水库水质达到要求,避免水库水质问题对水库渗漏产生影响。
6.科学维护管理:水库的正常运行需要科学的维护管理,及时检查水库工程的各项指标,并对水库进行定期的养护维修,保障水库安全运行。
水库渗漏问题的产生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并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进行处理。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水库是人类为了调水、发电、灌溉等目的而建设的重要水利工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随着水库的使用年限增加,水库渗漏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给水库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水库渗漏成因复杂,常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本文将对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进行分析。
一、水库渗漏成因1.地基渗漏:水库的地基渗漏是水库渗漏的主要成因之一。
地基渗漏主要是由于水库底下地基土层的某些孔隙被水冲刷而形成的。
当水库蓄水压力加大时,地基土层中的孔隙会承受更多的水压,导致地基渗漏现象。
2.坝体渗漏:水库坝体的渗漏是引起水库渗漏的重要原因之一。
坝体本身就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而这些材料的接缝、裂缝等缺陷会导致水库坝体的渗漏问题。
3.地下水渗漏:水库周围地下水位的变化也会导致水库渗漏。
当周围地下水位升高时,水库底下地基土层的渗透性会增加,从而导致水库渗漏。
4.自然灾害:如地震、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也是导致水库渗漏的重要因素。
这些自然灾害可能会导致水库坝体的龟裂、断裂,从而导致水库渗漏。
二、水库渗漏防治对策1.强化地基处理:对水库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是防治水库渗漏的关键措施之一。
地基加固可以通过注浆、灌浆、压浆等工艺手段来提高地基土层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从而减缓地基渗漏。
2.加强坝体检测:定期对水库坝体进行全面检测是防治水库渗漏的重要手段。
通过超声波检测、地质雷达探测等技术手段来寻找坝体的裂缝、渗漏点,并及时进行修补和加固工程。
3.控制周围地下水位:合理利用水库水位,对水库周围的地下水位进行合理控制,防止地下水位升高过快,从而减少水库地基渗漏问题。
4.加强自然灾害防范:提高水库抗震、抗滑坡能力,对水库进行加固处理,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从而减少自然灾害对水库的破坏,减少水库渗漏问题。
5.科学管理和维护:加强水库的科学管理和维护工作,定期进行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水库渗漏隐患,减少水库渗漏发生。
水库渗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成因多样,应对策略也需要多方面的综合考虑。
探析水库土质堤坝工程的渗漏原因及其施工处理

探析水库土质堤坝工程的渗漏原因及其施工处理水库堤坝工程的安全事关重大,为了降低水库工程的土质堤坝渗漏,需要对其进行渗漏原因分析,以保证水库整体建设的稳定运行。
本文简述了水库土质堤坝工程的渗漏形式,対水库土质堤坝工程的渗漏原因及其施工处理进行了探讨分析。
标签:水库土质堤坝工程;渗漏;形式;原因;施工处理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直接关系到沿岸居民的安全,土质堤坝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渗漏现象,作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对该现象加以重视,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固性。
一、水库土质堤坝工程的渗漏形式水库土质堤坝工程常见的渗漏形式有坝基渗漏现象、坝体渗漏现象、溢洪道渗漏现象等。
坝基渗漏是指坝基及其坝肩透水岩土带之下的水体渗流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实现对水量的有效控,为此要进行基础防渗处理工作,确保其土石坝环节的稳定运行。
如果出现坝体渗漏现象,为了保证坝体系统的稳定性,要进行填筑土料的有效选择,确保其压实度的提升,实现对渗漏点的有效控制。
对于漏洞现象、滑坡现象、塌坑现象要进行积极的处理,以提高土质堤坝的安全稳定性。
涵闸渗漏是一种涵闸破损情况之下的水体的渗漏现象。
这种情况由于其闸身不均匀,导致闸体变形,水体流失。
接触渗漏是一种水体的下游地区渗漏的情况,它流经区域是山体及坝体的结合部。
溢洪道渗漏是接触渗漏的一种形式。
二、水库土质堤坝工程渗漏的主要原因分析1、材料原因。
主要表现为:(1)过去水库建设由于建材匮乏,为了赶进度,部分水库工程运用地产土、水泥和石灰作胶结材料,或是运用陶、木、素混凝土或用凝灰岩凿成外方内圆的涵管作为放水建筑物,因为这些涵管强度差,抗腐蚀能力也低,所以存在漏水和剥蚀的隐患。
(2)有的水库缺乏优质土料,就采用含水量及腐植质极多的水稻土、淤泥质粘土、腐质土或砂壤土作为坝体填筑材料,最终形成坝体不均匀沉陷和漏水。
2、地质原因。
具体表现为:(1)基于经费和开工期限约束下,很多小型水库和重要山塘在建设前没有做地质勘探工作,由于一些水库建在溶岩或覆盖层很深的地方,开工的时候也没有好的挖掘或无法挖到新鲜基岩。
浅谈土质堤坝渗漏的主要成因及其相应对策

浅谈土质堤坝渗漏的主要成因及其相应对策【摘要】堤坝渗漏是水库和堤防工程的常见的病险形式之一,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系统的阐述了堤坝渗漏和漏洞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望给予同行参考借鉴,以期共同进步。
【关键词】土质堤坝;险情;成因;防止措施1 堤坝渗漏的主要原因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堤防受基础、筑堤材料和施工质量控制不严等影响,普遍存在渗漏问题。
产生渗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土坝由单种或多种土料建成,由于土坝对地基的要求低,施工技术较简单,能就地取材,所以自古迄今,广为采用,是国内外蓄水坝中用的最多的一种坝型,这些工程在灌溉、防洪、发电、运航、养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由于土坝施工质量控制不严,筑坝材料不合标准,未经压实或局部漏压,透水性太大,或施工中分段、分层的部分结合面处理不好,坝基、坝头和山岩结合不良,填土压实达不到标准,基础嵌槽的缺陷处理不彻底,冬季坝面冻土没有清除干净,夏季施工坝面因干燥出现龟裂缝未经处理,或雨后坝面有粗砂层没有清除,都极易发生渗漏现象。
此外土壤本身有一定的渗水性,当堤坝挡水后,在上游水压作用下,一部分水将渗透到土坝中去,土坝中的渗透水面从上游向下游逐渐降低(这个自上游向下游渗透而形成的水面线称为浸润线),堤坝内浸润线以下的土料处于含水饱和状态,如浸润线过高,出溢点在下游坝坡坡面上,即造成坡面渗水,即浸润线出溢部位高出地面,出逸点以下坝体因水分饱和发软,渗水集中呈细流渗出,如果渗水进一步发展,不仅水量加大,而且由于渗水集中后流速加大,如这部分坝体基是透水性土料,则渗水会把砂砾中的小颗粒带走,从而形成坝堤的渗透破坏。
(2)堤坝挡水后,由于坝体断面较大,除坝基有水平软弱夹层外,产生整体滑动的可能性较小,但在上、下游水位差的作用下,水流将经过坝身及坝基(包括两岸)向下游渗,在坝体与坝基(包括两岸)的结合面和坝体土与混凝土等建筑物的结合面更是渗流易于通过而产生集中渗透的地方。
略论土质堤坝渗漏的主要成因及其相应对策(一)

略论土质堤坝渗漏的主要成因及其相应对策(一)摘要:渗漏是水库和堤防工程的常见的病险形式之一。
本文扼要论述了土质堤坝渗漏的主要形式、成因,同时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几种紧急状态时的处理方法和相应对策。
关键词:土质堤坝渗漏成因种类对策水库堤防渗漏(SeepageofReserviorandlevee)通常是指水体向围护区(库盆、堤防保护区),以外渗流而产生水量漏失的现象1]。
如其渗漏量较大,将显著降低水库效益;降低软弱结构面强度,使某些岩土或断裂带充填物产生渗透变形;造成相邻低谷、洼地或坝基扬压力增加;下游地下水位抬升、建筑物地基浸没、失稳;引起坝肩、坝体滑动等环境地质问题,造成下游农田浸没和盐渍化等,但由于这种渗漏现象通常是徐变渐进的,一般不会立即造成水库堤防溃决、垮坝等灾难性后果。
本文主要论述水库、堤防、非常溢洪道等永久性或半永久性挡水建筑物的渗漏问题,同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和处理方法。
1、渗漏的主要表现形式土质堤坝的渗漏,常见的有坝基渗漏(Seepagethroughdamfoundation),坝体渗漏(Seepagedam)、涵闸渗漏(Seepageconduitandlock)、接触渗漏(Seepagecontact)、绕坝渗漏(Seepagethroughdamabutment)和溢洪道渗漏(SeepageSpillway)等,现分述如下:坝基渗漏]通常是指水体沿坝基和坝肩透水岩土带渗流而发生漏失水量的现象。
由于土石坝对地基强度的要求不高,因此基础的防渗处理好坏直接关系到土石坝的运行安全。
有些水库地基基础复盖层很深,或其基岩为透水岩土带,如:未胶结或胶结不好的砂砾石层,砂砾岩、砂岩、岩体风化带或裂隙透水带;岩浆岩,非岩溶化沉积岩和变质岩中的断层、裂隙密集带;玄武岩、安山岩等喷出岩的柱状节理,层间裂隙和岩熔洞穴;还有一类为岩溶透水带,如石灰岩、白云岩、大理岩、页岩、泥质页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述水库土质堤坝渗漏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候旭波
(黑龙江省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150040)
摘 要:本文着重探究了土质堤坝渗漏的原因及相应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水库;堤坝渗漏;原因;治理
堤防工程是人们防御洪水灾害的主要工程措施。
堤防工程安全不仅事关大局,而且特点显著。
主要表现为:堤身、堤基情况复杂、隐患多;堤防轴线长,安全监测难度大;水位和水势难以调控,河水来去迅猛,河势多变;堤防隐患及险情随机性大。
堤防工程养护修理可以保证堤防工程安全,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使其很好地发恢堤防工程功能。
1 水库堤防渗漏成因分析
1.1设计上的缺陷
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修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但囿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原因,加上片面地追求高速度,许多小型水利工程采取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方法,致使许多工程缺乏规范的图纸,造成水库设计上的缺陷。
1.2施工上的缺陷
缺少必要的质量监测和控制手段,致使辗压强度不够;或填筑土料多杂质并有较大土块未予充分粉碎夯实;或每层填筑厚度过大(≥40 cm),分段施工接头处又未能作有效搭接;另一种常见的通病是大坝经多次加高时,新老土结合部往往未作有效处理,从而出现结合层面上的分层现象并导致水平向渗水;大坝加高时,防渗体外墙、斜墙等)与坝体和两侧山坡结合部未筑嵌槽或作妥善处理;溢洪道与坝体、山体的连接部分以及导水墙等.未作有效的防渗或截渗处理。
1.3地质上的缺陷
由于受经费和开工期限制约,绝大部件小型水库及重要山塘在营建前均未作地质勘探,部分水库由于建于溶岩或复盖层很深的地区,施工时又未很好开挖或无法挖到新鲜基岩;发现问题后也未修筑防渗铺盖或实施帷幕灌浆,最后导致坝基渗漏和坝后沼泽化。
1.4材料上的缺陷
上世纪50、60年代兴建水库时,由于材料十分匮乏,为赶进度部分圬工建筑物被迫采用地产“土水泥”和石灰作胶结材料,采用陶、木、素混凝土或用凝灰岩凿成外方内圆的涵管作为放水建筑物,由于这些涵管强度低,抗腐蚀能力差,结果留下了漏水和剥蚀的隐患。
1.5蚁害、兽害
土栖白蚁具有广布性、隐蔽性、渐进性和再生性,从其入侵、滋生、繁衍、扩展并产生危害一般需8~9年,不及时加以杀灭、挖除或采取灌浆充填和毒土处理,可能在持续高水位时发生漏水、跌窝和溃决。
2 冶理堤坝渗漏原则
解决堤坝坝体渗透破坏的原则是,须形成连续的防渗帷幕。
帷幕的厚度和密实度必须满足设计提出的允许抗渗坡降的要求。
劈裂灌浆是堤坝体加固的最好方法之一,实践证明,这一方法不仅能够形成垂直连续的防渗帷幕,解决坝体的渗透稳定问题,而且还能够通过浆坝互压和湿化变形,调整坝体内部的应力,使浆脉两边3~5 m土体得到密实,扩大了防渗帷幕带。
近年来土坝坝体劈裂灌浆已由原来的中低土坝向高土坝发展。
在某些地基条件下还可以使坝体和地基同时劈裂,形成坝体和地基统一的防渗帷幕。
振动沉模防渗板墙技术是治理江河、湖泊堤防普遍存在的渗漏隐患的一项垂直防渗新型施工技术。
采用先进的双模板沉模灌浆新工艺,形成的板墙具有连续无接缝、无开叉等优点。
它除形成一道防渗板墙帷幕外,对板墙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土体还有挤压密实作用。
同时,由于模板的振动使堤身土体得到振密加固。
该法适用于黏性土、砂性土、流砂、砂砾、淤泥质土的地质条件,目前处理深度可达20 m左右。
如防渗墙深度超过20 m可以在20 m以上部分采用“振板”,下部采用高压喷射灌浆的综合技术处理。
如此,既可保证工程质量,又能节约工程成本。
3 冶理堤坝渗漏措施分析
3.1覆盖层处理技术
坝下覆盖层多是洪水冲积形成,一般颗粒比较粗,筑坝以前必须做防渗处理。
利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重做覆盖层防渗体系是一较好的方法。
它的优点是工程造价低施工速度快,不需要开挖,不破坏坝体,不需要放空库水,只要根据设计的防渗体范围钻孔喷浆营造防渗体即可。
3.2接触带处理技术
接触带渗漏处理的最好办法之一是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因为高喷灌浆所喷出的水泥浆是定向的、局部的。
在某一踪的局部,用高压水破坏原地层的结构,同时掺入水泥浆,形成一定几何形状的凝结体,避免了一般压力灌浆工艺中水泥浆流向和灌浆范围不好控制的弊端。
采用摆喷和旋喷工艺,在接触带上;营造防渗帷幕,隔开坝体软土和基岩的接触。
3.3坝下基岩岩溶的处理技术
有些土坝因种种原因,坝趾下基岩的漏水通道没有封死。
朋在岩溶地区溶洞、裂隙发育冰库建成蓄水后,由于高水头的压力,漏水大量增加,在与坝内防渗体接触部位极易发生冲蚀,危及大坝安全。
对于这种隐患,采用的级配料灌浆技术,对一些裂隙和溶洞比较大的地层,是一项科学、有效、经济的处理办法。
该方法是利用不同粒径的块石、碎石、粗砂等组成级配材料。
颗粒大小可根据溶洞—裂隙和流速的大小确定。
放入溶洞、裂隙中的块石能够存得住,不被冲走,起到充填岩溶空隙、减小水流速度的作用。
在注入的级配料中灌注压力水泥浆,使级配料胶结在一起并和岩溶、裂隙的孔壁牢固结合,把洞穴堵死。
4 结论
渗漏是土质堤坝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心腹之患。
通常情况下,有一个从局部散浸渗水集中渗漏流土塌方溃决和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此,不能掉以轻心,因此,必须治早、治好、抓早、抓了。
重点堤防进行了普查和防治工作,在摸清情况、查明病因后,制订相应的除险加固方案,并建立和健全工程的资料档案;然后结合标准化水库和标准堤建设,根据轻重缓急,分期分批进行治理,才能保持土质堤防的长治久安。
■
60农村实用科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