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基力学诊断治疗方法-(八)腰椎的治疗技术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肯基力学诊断治疗方法-(八)腰椎的治疗技术1
一、治疗技术1. 俯卧位
起始位:患者俯卧位,头转向一侧,双上肢置于体侧。

技术类型:持续体位。

具体方法:患者全身放松,静止5-10分钟。

适用范围:俯卧位是患者自我治疗的第一步。

应用于后方移位综合征患者治疗的第一步,与其它治疗技术相配合,应用于伸展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

二、治疗技术2. 俯卧伸展位
起始位:同俯卧位。

技术类型:持续体位。

具体方法:患者从俯卧位开始,用双肘和前臂支撑将上半身抬起,骨盆和大腿不离开床面,维持5-10分钟。

注意让腰部有意下陷。

适用范围:治疗技术2是治疗技术1的升级,应用于后方移位综合征患者。

对于非常急性的患者,不能耐受此体位时间太长,可间歇性地进行。

三、治疗技术3. 俯卧伸展
起始位:患者俯卧位,双手掌心朝下置于肩下。

技术类型:患者自我运动。

具体方法:患者用力伸直双上肢将上半身撑起,骨盆以下放松下陷,然后双肘屈曲,上半身降下至起始位,重复10次。

第1次和第2次撑起时需非常小心,逐渐增大幅度,直至最后1次达到最大伸展范围。

第1组完成后有效,可进行第2组,力度可加大,最后2-3次在终点位维持数秒。

适用范围:俯卧伸展是前2个治疗技术的升级,应用间歇的伸展应力,有泵的作用和牵伸的作用,是治疗后方移位综合征和伸展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

四、治疗技术4. 俯卧伸展加压
起始位:患者俯卧位,双手掌心朝下置于肩下。

用一条安全带固定在需要伸展的腰椎节段之下,用于防止骨盆和腰椎离开床面。

技术类型:患者自我运动。

具体方法:患者的运动方式同治疗技术3,但在伸展时由于安全带固定增加了外力,增大了腰椎伸展角度。

也可以用其它外力达到同样的效果,如很小的孩子的体重。

适用范围:这个治疗技术较前一个治疗技术产生更大的伸展力,作用更局限。

更适用于伸展功能不良综合征。

五、治疗技术5. 持续伸展位
起始位:患者俯卧位,治疗床可调节角度。

技术类型:持续体位。

具体方法:将治疗床的头侧缓慢地抬起,大约5-10分钟抬起3-5cm。

一旦达到最大伸展角度,维持在该体位2-10分钟,持续时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

治疗结束时,需要缓慢地降低床头,一般需要2-3分钟回复到水平位。

适用范围:这个治疗技术主要用于后方移位综合征的治疗,治疗效果与治疗技术3类似,但增加了时间因素。

对某些病例,持续的伸展应力比反复的伸展应力效果更好。

六、治疗技术6. 站立位伸展
起始位:患者站立位,双足分开约30公分,双手支撑腰部,手指朝后。

技术类型:患者自我运动。

具体方法:患者尽量向后弯曲躯干,用双手作为支点,达到最大伸展范围后回复至起始位。

动作重复10次。

适用范围:与卧位伸展效果相似,可应用于后方移位综合征和伸展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但在急性期,效果不如卧位伸展。

当没有条件进行卧位伸展时,可用站位伸展替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