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理】从此,踏上内家拳修炼的坦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拳理】从此,踏上内家拳修炼的坦途
内家武学作为一门学问,其研究的主课题,其实就是三个方面:人体的构成及运作原理和应用、人体的功能锻炼和潜能开发方法、人体的拳术运动模式。
对应地,研究这三个课题的指导思想,我们可以称之为内家武学的“人体观”“锻炼观”和“运动观”。
一种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内家拳,应当能够在理论和技术上为后来者提供这三方面问题的清晰答案。
更重要的是,在正确的“三观”指导下,建立起一套系统、完整的训练体系。
通过这套体系,后来者可以复制先贤的经验,修炼功法,改造自身结构,重建新的人体运动模式,最终获得更强劲的运动功能。
所谓系统、完整的训练体系必然具有以下特点:
(1)始终坚持以开发人体潜能为最终目的。
通过拳术修炼,获得强健的体魄、健全的心智,即如先贤所云:“改造生理、发挥良能”。
而非一味钻研狭义上的招数技巧。
(2)有层次分明的训练程序。
普通人可以循序渐进、由低到高地掌握一门内家拳术。
其理论阐述清晰,功法指向明确。
每一步功法,锻炼哪里?为什么这么练?应当取得什么成效?最后如何应用?都必须交代得清楚明白。
(3)每一步功法,练习者练到一定程度,身体上必然会出现对应的、可见的变化,如“易骨”“ 易筋”;同时,会有特殊的“内感觉”出现,如“劲感”“意感”等。
此种现象是在身体上和意识中真实出现的,不是自行想象出来的。
他人可以检验,多人之间可以重复。
借用修行术语来说,即是“功景相参,实修实证”。
只有拥有系统、完整的训练体系的内家拳,才是真正具有生命活力的,才能够在现代社会存在并发展下去。
以上这些,是初学者所应当了解的内家武学常识。
希望有志于修炼内家拳的朋友,能够悉心品味,先建立一个初步但正确的认知框架,然后再将各个层次、环节的指导理论和具体功法填入“空格”,从而
在头脑中形成一张清晰、立体的内家功夫修炼“路线图”,再通过实践,逐步印证,最终踏上内家修炼之坦途。
刘杨,河北派形意启蒙,后学习孙氏内家三拳,师承孙存周老先生弟子张烈先生。
又习李旭州—张贵良一脉宋氏形意拳,师从吴炳文先生,同时受师叔魏春先生指导。
后又得咏春隐士传授咏春拳法和心法。
南派拳法曾学习白鹤拳棍,师从罗战军先生;鬼脚拳,师从罗战军先生和“根哥”。
又得臧学范老先生一脉传人李世义老师指点梁派八卦。
其余涉猎意拳、吴氏八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