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科学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038nrgastro2012144母亲肠道婴儿肠道母乳喂养分娩方式胎盘和羊水细菌的输送肠道屏障功能不成熟渗漏现象成熟肠道屏障不成熟肠道屏障肠道正常菌群的机械遮挡作用抗原粘液层肠壁层肠腔肠道菌群的免疫调节作用树枝状细胞抗原递呈细胞apc传统的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母乳喂养过程实施母乳喂养婴儿喂养的启动?及早吸吮妈妈乳房?刺激乳房极快产生乳汁?促进婴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坚持母乳喂养婴儿出生后体重下降没有超过出生体重的7710?配方粉喂养前应吸吮妈妈乳房1015分钟应该选择适度水解配方母乳喂养的启动?母婴产后稳定即可开始母乳喂养?专业人员耐心指导?鼓励母亲开始母乳喂养的同时逐渐全面介绍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第一口奶的选择适宜的母乳喂养?每天8812次母乳喂养?每次喂养完至少一侧乳房已排空?孩子哺乳时节律的吸吮伴有听得见的吞咽声音?生后头两天婴儿至少排尿1122次?如果存在粉红色尿酸盐结晶的尿应在生后第三天消失?生后第三天开始每24小时排尿应达到6688次?每24小时至少排便3344次?每次大便应多于11大汤匙?第三天后每天可排软黄便达44量多10量少次母乳婴幼儿配方粉生后4466个月婴婴幼儿辅食食喂养起始阶段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解决所有疑惑?结合家庭状况?监测婴儿生长?合理添加辅食母乳喂养时间极具个体化常见问题认识及处理母乳喂养过程中应该遇到的问题?喂养频度?喂养充足与否
双歧杆菌
3 x 108
大肠杆菌
1 x 108
链球菌
5 x 109
Zunin (意大利, 1991)
双歧杆菌
5 x 107
肠球菌
Nagendra (印度, 1995)
1.1 x 108
Counts CFU/g faeces
Counts CFU/g faeces
双歧杆菌
8 x 107
大肠杆菌
5 x 107

32%
13% 1.5%
0.7% 0.2% 0.5%
11.6%
8.9% 0.7% 0.2%
成熟乳
35 97~98% 0.4~0.5% 0.6~0.8%
88% 44~45%
5% 6% 20% 8%
40%
31%
14~15% 1.5%
0.9% 0.1% 0.2%
13.06%
11.3% 0.5% 0.1%
母乳的主要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
母乳喂养的频度
• 最初几周内,鼓励每24小时进行8-12次喂养
• A. 饥饿的早期体征 — 警觉、身体活动增加、 脸部表情增加
• B. 饥饿的晚期体征 — 哭闹
• 若母乳喂养适宜,喂养次数可降至每24小时8次
• 最长无喂养睡眠可达5小时
母乳不足综合征
(Insufficient Milk Syndrome)
儿童
乳酸杆菌
类杆菌;真杆菌
双歧杆菌
成人
老年人
梭状芽胞杆菌 大肠杆菌;链球菌
Counts CFU/g faeces
母乳喂养儿肠道共生菌群
>> 双歧杆菌占优势
6 x 1010 Mitsuoka (日本, 1982)
7 x 109 Roberts (英国, 1988)
Counts CFU/g faeces
软化大便
促进肠道成熟
促进营养素 吸收
(例如: Ca)
母乳喂养过程
喂养起始阶段
食 婴 幼儿辅
母乳
(婴幼儿配方粉)
生后 4-6 个月
出生时新生儿的免疫状况
• 肠腔内无菌 • 肠壁结构松弛——渗透性高 • 对病原菌的获得性免疫尚未建立
• T-辅助细胞分化出现歪斜现象 —— Th2优势明显
新生儿 幼儿
母亲用药
怀孕期间
A类:对头3个月的胎儿 没有影响
B类:动物实验得到A类结果 C类:动物实验表明对胎儿
有一定的副作用 D类:对胎儿有一定的危险性 X类:可造成胎儿异常
母乳喂养期间
L1:非常安全 L2: 比较安全 L3:基本安全 L4:可能危险 L5:禁忌使用
母乳喂养好!!!
• 人乳能够提供婴儿所需的营养素
母乳的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
蛋白质成分 (%)
100
90
乳清20% 乳清蛋白
乳铁蛋白
80
IgA
70
乳清60%
白蛋白
60
ß-乳清蛋白
-乳清蛋白
50
酪蛋白
40
酪80% -酪蛋白
30
-酪蛋白
20
酪40%
ß-酪蛋白
10
-酪蛋白
0
人乳
牛乳
母乳中蛋白质含量
初乳
3~4个月的成熟乳
6个月后的成熟乳
14-16 g/L
• 直接母乳喂养或将母奶泵出后,添加母 乳添加剂后用奶瓶或鼻饲喂养极低出生 体重儿
母乳+母乳强化剂 储备乳+母乳强化剂 早产儿配方粉 胃肠内+胃肠外营养
母乳强化剂(HMF)
• 适应范围: ≦出生体重1500克 ≦孕32周
• 耐受100ml/kg.d的母乳/人乳后
• 与人乳混合后喂哺
早产婴儿营养
母乳+母乳强化剂
• 每天8-12次母乳喂养 • 每次喂养完,至少一侧乳房已排空 • 孩子哺乳时,节律的吸吮伴有听得见的吞咽声音 • 生后头两天,婴儿至少排尿1-2次
• 如果存在粉红色尿酸盐结晶的尿,应在生后第三天消失
• 生后第三天开始,每24小时排尿应达到6-8次 • 每24小时至少排便3-4次 • 每次大便应多于1大汤匙
• 坚持母乳喂养(婴儿出生后体重下 降没有超过出生体重的7-10%)
• 配方粉喂养前,应吸吮妈妈乳房1015分钟,应该选择适度水解配方
母乳喂养的启动
• 母婴产后稳定即可开始母乳喂养 • 专业人员耐心指导 • 鼓励母亲开始母乳喂养的同时逐
渐全面介绍母乳喂养相关知识 • 第一口奶的选择
适宜的母乳喂养
类杆菌
双歧杆菌
婴儿肠道菌群的建立途径
细菌的输送
胎盘和羊水
分娩方式
母亲肠道
婴儿肠道
母乳喂养
Rautava, S. et al. (2012) Microbial contact during pregnancy, intestinal colonization and human disease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doi:10.1038/nrgastro.2012.144
8-10 g/L
7-8 g/L
人乳中约20~25%的总氮量为非蛋白氮 ——活性蛋白质
• 促进营养素吸收 • 转运和吸收活性 • 抗菌活性 • 刺激肠道建立微生态环境 • 促进婴儿的免疫能力 • 促进肠道发育和加强肠道功能
母乳的主要营养成分—脂肪
总脂肪 (克/升) 甘油三酯 胆固醇 磷脂
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 第三天后,每天可排软黄便达4(量多)-10(量少)次
喂养起始阶段
食 婴 幼儿辅
母乳
(婴幼儿配方粉)
生后 4-6 个月
母乳喂养持续时间
• 解决所有疑惑 • 结合家庭状况 • 监测婴儿生长 • 合理添加辅食
母乳喂养时间极具个体化
常见问题 认识及处理
母乳喂养过程中应该遇到的问题
• 喂养频度 • 喂养充足与否?不足——过剩 • 新生儿黄疸 • 特殊情况——早产儿、口腔畸形 • 母亲生病
• 低聚糖(Oligosaccharides)
• 溶解性的食物纤维 • 3-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
形成的直链或支链低聚碳水化 合物 • 母乳中存有130-200多种
低聚糖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肠道局部免疫 全身免疫
促进肠道益生菌 生长 (例如:双歧
杆菌等)
低聚糖
胃肠菌群
短链脂 肪酸
较低 pH
抑制病原菌生长
生后不同时间血清胆红素与黄疸危险性
生后不同时间黄疸水平与光疗指征
血 清 总 胆 红 素
出生孕周≥38周的正常新生儿 出生体重≥38周,但有溶血、窒息等黄疸高危因素或出生孕周在35-38周内的正常新生儿 出生孕周在35-38周,但有溶血、窒息的黄疸高位因素的新生儿
生后不同时间黄疸水平与换血
特殊情况下的母乳喂养-早产儿
初乳
20-30 0.2-1.0 22-24
成熟乳
67 0.2-0.3 12-14
人乳中所含低聚糖的含量比其它哺乳动物奶中高10-100倍
Boehm G, Oligosaccharides. Functional dairy products. Cambridge; 2003.p.203-43
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的物质
• 表现:胎便排空延迟、尿量少且呈粉 红色结晶、早期出现黄疸、频繁饥恶 性哭闹或反应迟钝、生后体重下降超 过出生体重的7%
—— 脱水和营养不良
母乳不足综合征—原因
母亲 — 乳管阻塞;乳头皲裂;
乳头凹陷…
婴儿 — 早产;
口腔畸形 (唇颚裂、小下颌、舌系带过短…)
喂养方式 — 喂养姿势;
奶瓶和母乳喂养交替
乳糖(克/升) 葡萄糖(克/升) 低22~24
67 0.2~0.3 12~14
小肠
葡萄糖——半乳糖


促 进



葡萄糖
半乳糖

乳酸杆菌
进 吸

酸性环境


乳糖(Lactose)
能量
血液
母乳的主要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
乳糖(克/升) 葡萄糖(克/升) 低聚糖(克/升)
母乳喂养的绝对和相对禁忌症
-母亲因素
• 感染危险
1. HIV和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 2. 结核病 3.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4.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5. 巨细胞病毒感染 6.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7.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母乳喂养的绝对和相对禁忌症
-母亲因素
• 滥用药物 • 饮用酒精饮料 • 吸烟 • 使用药物 • 癌症治疗 • 放射性物质
早产婴儿配方粉 …... 标准配方粉
• 匀速增长 • 2-3岁达到同龄足月产婴幼儿的水平
特殊情况下的母乳喂养-口腔问题
• 舌系带过短或过厚 • 唇腭裂
母乳喂养-母亲生病
• 母乳喂养的禁忌症 • 母亲服药的安全性
母乳喂养的绝对和相对禁忌症
-婴儿因素
• 半乳糖血症 • 先天性代谢异常——苯丙酮尿症 • 严重母乳性高胆红素血症
生后头1周存在母乳不足综合征
• 母乳性黄疸(Breastmilk Jaundice)
• 成熟母乳中含有一种因子可增加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 此因子体内水平随着时间和婴儿肝脏的成熟而逐渐降低
• 持续时间较长(6-12周) • 绝大多数患母乳性黄疸婴儿不应中断母乳喂养。极少数
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婴儿,可短期终止母乳喂养
C12:0 C14:0 C16:0 C18:0
单不饱和脂肪酸
C18:1ω-9
多不饱和脂肪酸 总ω3
C18:3ω-3 α-亚麻酸 C22:5ω-3 C22:6ω-3 DHA
总ω6
C18:2ω-6 亚油酸 C20:4ω-6 花生四烯酸 C22:4ω-6
初乳
20 97~98% 0.7~1.3%
1.1% 88% 43~44%
(除外维生素D、K和铁)
• 促使婴儿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建立, 调节婴儿免疫功能
• 促进肠道成熟,获得口服免疫耐受 • ……
婴儿喂养
婴儿早期的生长和发育
婴儿早期胃肠、呼吸和过敏疾患的发生率
有可能对儿童,乃至成人的健康 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谢谢!
抽吸出的人乳储存环境
场所和温度
储存于+25度的室温 存储于+15度的冰盒内 储存于+4度冰箱内 储存于+4度冰箱内(经常开关冰箱门) 冷冻人乳: 冷冻室温度保持于-5 to -15度 低温冷冻 (-20度)
时间 4小时 24小时 48小时 24小时
3-6月 6-12月
新生儿黄疸
• 母乳喂养性黄疸(Breastfeeding Jaundice)
肠道屏障功能不成熟
– 渗漏现象
成熟肠道屏障
不成熟肠道屏障
肠道正常菌群的机械遮挡作用
抗原
肠腔
粘液层 肠壁层
肠道菌群的免疫调节作用
树枝状细胞
抗原 递呈细胞 (APC)
传统的母乳喂养
=
母乳喂养 +
母乳喂养过程
实施母乳喂养
婴儿喂养的启动
• 及早吸吮妈妈乳房
• 刺激乳房极快产生乳汁 • 促进婴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
母乳喂养的科学与实践
婴儿最佳营养来源——母乳
母乳
具有生物学特异性,与其它所有 营养替代品有着明显的不同,在 婴儿喂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液 体食物
母乳喂养的优点-8大益处
健康 免疫 心理 经济
营养 发育 社会 环境
全面了解母乳喂养
• 营养成分 • 喂养过程 • 具体实施 • 相关问题
母乳与营养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