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止弥高,最忆师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虽千变与万化,委一顺以贯之。变与不变源于心的期望和动机,寄于随时间累积的智慧和经验,长于对教育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行为操守。我相信,世间事坚持不懈必成一景。未来,我们将继续用行动的力量回馈初心,用成长的力量激发内硕士,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优秀女园丁,重庆市十佳少先队辅导员,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忆挑战,齐钻研
不知不觉,我从少先队辅导员成长为学校德育主任,分管艺术教育,一路走来,收获颇丰。我不断潜心钻研、整体规划、系统推进德育工作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学校赢得良好声誉。
回顾我在德育实践之初取得的良好成绩,离不开刘跃平主任的启发和帮助。在学校管理机制微调的关键阶段,我的个人管理工作迎来新的挑战,压力剧增。当我忙得焦头烂额时,刘跃平主任告诉我说:“教育工作如同钉钉子,你要朝着一个方向,不停敲打碰撞,直至牢固扎根。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在她“钉子精神”的感染下,我的管理经验和业务技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把每一个岗位看作一颗钉子,多个工作界面的转換,落根一线的研究实践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忆初心,共坚守
2018年,是巴蜀小学高速发展的一年,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学校“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实现了中西部地区特等奖“零”的突破,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唯——所小学获此殊荣。这背后,是巴蜀小学“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办学理念的持续坚守,是马宏校长“静水流深、闻喧享静”,数十年如一日的初心写照,也是影响每一位巴蜀人的律动箴言。
仰止弥高,最忆师恩
作者:潘南
来源:《新作文·教育故事》2019年第04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只有挖掘自己灵魂深处的真诚,
把握瞬间的辉煌,
拥抱一片火热的激情,
装点生活的风景。
1998年,我从西南大学毕业,走上巴蜀小学的讲台,自此开启了一场与巴蜀教育的邂逅。教育,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一这样的传递和唤醒不会停止。有一颗名曰“成长”的种子已经发芽,用心浇灌,等待开出花朵的那一天,生命不会辜负我们,我们终将迎来最灿烂的绽放。从业21年,膝行而前,巴蜀前辈们用情用心的指导引领,让我在教育的过程中体验到生命的非凡价值。
忆身教,话成长
我与教师职业的初识,是在重庆九月的秋风中,微暖却又夹杂着丝丝凉意。我像大多数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初生牛犊不怕虎”,但由于经验匮乏,工作中常常显得被动,遇难题时常常手足无措、无处下手。多亏了团队成员的扶掖,祝小梅老师发现了我的问题,她和颜悦色地说:“你已经做得很好啦,就是经验有些不足,成长期嘛,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步一步来。”而后她言传身教、耐心示范,用她的实践经验一点一点启发我:组织策划少先队活动时,应该放下自己成年人的身份,俯下身去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了解孩子们的真实需求和生活细节,在活动中进行巧妙引导和浸染,用心做活动、以爱伴成长。在完善活动方案的那些日日夜夜里,祝小梅老师常常陪着我一起加班,熬红的双眼充盈着对工作的真情,也见证了我的成长和进步。有了祝小梅前辈的帮助和鼓舞,我信心倍增、进步明显,后来组织策划的少先队活动也多次在国家级、省市级教育舞台上展示并报道。
结语
三尺講台,道不尽酸甜苦辣;一面黑板,写不完人生风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言,言犹在耳。我庆幸能与如此多志同道合的巴蜀伙伴为伍,把教育变成了看得见的美好。仰止弥高,钻之弥坚,最忆师恩,点点醇香,在巴蜀,这样一群有情怀有智慧的教育人,在心手相连的“共同经历”中走过,携手在“彼此滋养”的跨越之路上,每一程专注的探索都是弥足珍贵的积累。成长自己,成就他人,相约在更高的坐标点上一起再出发。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只待我们奋发有为、坚持不懈。我通过“学科+生活”德育实践核心研究团队的示范与推动,带动各个校区的德育实践的推进,形成由点带面系统化、多维度队伍建设模式。心中念着“教育是做的哲学”,在“小学校现场”上系统设计、长远思考,为每个管理岗位厘清“该做的事”,让每个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提升管理能力与主动自觉,完善管理标准。此外,为了提升小学校的影响力,我们在“家长开放日课程”上系统设计,长远思考,手中攥着落实重点的工作,不忘初心,担当使命,让制度建设助力师生活力,有效稳步推进工作。在人事等管理工作机制上花大力气,转变思维方式,固化工作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