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教学设计4(精品).doc

合集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三章. 光现象 四、平面镜》优质课教案_24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三章. 光现象  四、平面镜》优质课教案_24

《平面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平面镜》是八年级物理苏科版第三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之后,有利于学生对虚像的理解,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光的反射做好知识储备。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对物理知识的积累和对物理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平面镜是学生所熟识的,并有足够的照镜子的生活体验,在他们的脑海中照镜子时“物近像大,物远像小”,所以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学生经历基本的探索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领略物理教学的特点和魅力,同时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纠正错误观念。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怎样才能确定像的位置?为什么用完全相同的物体B替代物体A?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知道平面镜成的虚像。

(3)知道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提出假设,制定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和分析概括等多方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尊重事实,崇尚科学的态度。

(2)通过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悟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实验设计及科学探究过程五、教学用具:杯子蜡烛水平面镜玻璃板纸刻度尺两个相同的蜡烛笔“储币魔箱”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看图片“浇不灭的蜡烛”观察并思考以新奇的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观察平面镜提问:什么样的镜子叫平面镜呢?光滑平整的金属表面、平静的水面,玻璃板都可以看作是平面镜观察平面镜表面是平的镜子是平面镜认识平面镜的为后面实验中用到玻璃板做铺垫明确概念展示照镜子的照片,引导学生们观察,指出镜子前的物体叫“物”镜子中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像”。

观察图片,知道“物”和物在镜中所成的“像”明确“物”和“像”的概念进行猜想回忆平常照镜子时情景,引导学生思考:①平面镜成的像在什么地方?②像与物大小相等吗?③像和物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相等吗?④当你远离平面镜时,像怎样移动?像的大小变化吗?鼓励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精品教学设计-优质教案(推荐)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精品教学设计-优质教案(推荐)

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教科书版本及章节苏科版《光现象》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单元(或主题)名称光现象1.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本主题单元主要研究光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光的色散以及跟现代生活十分密切的两种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应用。

光现在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学生在实际生活以及小学《科学》课程中对光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教材在初三上学期安排这一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将对光的初步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理解一些光的形成、传播规律及其应用,初步建构知识体系。

另外,光学内容所需要的数学工具较为简单,学生进行知识学习所需的起点较低,因此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学生探究活动方案,突出科学探究与科学内容并重的理念。

学习这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并会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3.知道光的反射现象.4.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会用反射定律分析问题.5.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虚像是怎样形成的.6.知道光的色散,知道物体的颜色之谜.7.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应用重点难点: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并会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3.知道光的反射现象.4.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会用反射定律分析问题.5.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进一步加深对平面镜成像的认识环节三: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教的活动3利用多媒体展示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问:平面镜是不是一定指镜子?平面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麻烦。

揭开魔术箱的秘密。

弯曲光滑金属片,制成柱面镜、哈哈镜,观察其中像的特点。

学的活动3答:平静的湖面、光滑的金属都可以作为平面镜。

看图3-45和3-46了解平面镜带来的麻烦。

了解什么叫“光污染”。

新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 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_4

新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 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_4

《探究树荫下的光斑》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合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水平,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征的品质。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物理教学,要求学生在经历物理学习后,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形成准确的物理观点并养成科学的态度与责任。

要落实这个目标,课堂就应给学生思考的任务和时间,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满足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需求。

“探究树荫下的光斑”以学生经历过的“乘凉”为问题情景,闲话烈日炎炎的夏天,乘凉的舒适,迁移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理解林间光柱、树荫产生的道理。

持续转换话题的观察点,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地面上的光斑。

观察发现地面上的光斑大小、形状、亮暗都不一样,其中相对较小的圆形光斑特别引人注目,且圆形光斑均较暗,由此提出问题:光斑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形状?较小的圆形光斑为什么较暗?继续观察:光斑是由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射进来形成的,太阳高高挂在天上,树叶间缝隙的形状、大小各异,且缝隙到地面的距离各不相同。

提出猜想:树叶间缝隙的形状、大小,树叶间缝隙到地面的距离可能是影响光斑形状和亮暗的因素。

设计方案探究光斑的形状、亮暗与树叶间缝隙的形状、大小,缝隙到地面距离间的关系,首先要建构模型、准备器材:光源可直接利用太阳光,没有太阳光可用发出近似平行光的手电筒;树叶间的缝隙用开有小孔的硬纸板模拟,缝隙到地面间的距离转化为小孔到承接光斑的光屏间的距离。

其次要实行控制变量,控制“孔到屏间距离远近、孔的形状、孔的大小”三个量中的两个量不变,改变其中的一个量,观察光斑的形状和大小随此量的变化关系。

由此延伸出探究课题的多个子课题,如孔到屏间的距离较近时,光斑的亮度与孔的形状、大小相关吗?课堂学习小组每组6人,每3人为一个合作单元,每小组选择一个探究子课题,实行实验、收集证据,交流合作、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及课堂练习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及课堂练习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现象、折射现象、光的色散、眼睛和视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在自然界中的传播规律,了解光的传播方式。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光现象的理解。

3. 通过对光现象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现象、折射现象、光的色散、眼睛和视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定量描述,以及光的色散现象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光具、镜子、水槽等)。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的光现象,如日食、月食、彩虹等,引导学生关注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光的传播:讲解光在自然界中的传播规律,引导学生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速度。

3. 反射现象:通过实验演示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掌握反射定律,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4. 折射现象:通过实验演示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掌握折射定律,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5. 光的色散:讲解光的色散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彩虹的形成。

6. 眼睛和视觉:讲解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原理,引导学生了解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7.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光的传播、反射现象、折射现象、光的色散、眼睛和视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简要描述光在自然界中的传播规律。

2. 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并画出反射光线。

3. 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并画出折射光线。

4. 请简要描述光的色散原理,并解释彩虹的形成。

5. 简述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原理。

答案:1. 光在自然界中沿直线传播,速度为3×10^8m/s。

初中物理《光现象》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4

初中物理《光现象》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4

专题三学习目标
(1)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专 题 三 问 题 1. 平面镜为什么会成像?
设计
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信息化资源 电脑、电子白板、实物投影仪
家,都思考过这一问题,并想用实验测出光速.经过许多代科学家不 懈的努力,随着人们物理知识的丰富,解决了许多测量上的困难,才 测出了光速.再向学生介绍真空中的光速及在介质中的光速. 典型例题 3: 打雷时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评价要点
探究光的传播的评价方法: 现场评价评价指标: 1)学生实验器材操作规范; 2)对科学探究活动充满兴趣、效果明显。 3)合作探究操作规范、现象明显、结论正确 2. 探究小孔成像的评价方法: 现场评价评价指标: 1)学生实验器材操作规范; 2)对科学探究活动充满兴趣、效果明显。 3)合作探究操作规范、现象明显、结论正确。
直条纹,然后在白纸上立放平面镜,与梳子有一定夹角,就可以清楚 的看见反射条纹。选定一束入射光线,用针沿这条光线扎上几个小孔, 记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所走的路径。并用铅笔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作出法线,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再把白纸翻折一定角度, 观察能否在白纸上再次观察到反射光线。用手改变镜面的角度,重新 做几次,测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认识光的反射定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及其成因; 4.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5.了解色散现象; 6.了解红外线的作用; 7.了解紫外线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室研究物理

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单元复习教案

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单元复习教案

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单元复习教案光现象复习课教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物体的颜色是怎样确定的。

2、知道红外线、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3、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记住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4、知道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了解平面镜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知道光的反射定律,了解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典型例题】1、光源及其分类例1、下列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月亮、开着的电视机荧光屏B.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萤火虫、恒星、液晶C.恒星、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熔炉中倾倒出的炽热的铁水D.月亮、正在放映的屏幕、太阳、发光的水母2、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例2、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而且这条光带的颜色是按的顺序排列的。

例3、让红光、蓝光混合后通过一蓝色玻璃后照在一红纸上,则纸呈()A.黑色 B.红色 C.蓝色 D.绿色例4、通过红玻璃看绿布是黑色的,这是因为()A.红玻璃将绿布反射的光染成黑色B.绿布反射的光通过红玻璃与红玻璃透出的红光混合成黑色光C.红玻璃几乎吸收绿布所反射的所有色光,因而没有光透过红玻璃D.红玻璃将绿光全部反射因而没有透过红玻璃3、光的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例5、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光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相同C.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光年是天文学中的时间单位例6、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太阳光传到地球大约需要500s,那么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大约为km。

请你列举一个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例7、一根1.2m长的木棍,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影子的长是50cm,与此同时,一根直立旗杆的影子长8m,则旗杆的高是()A.19.2m B.8m C.16m D.3.33m4、光的反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在中间,两角相等)例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看到水中的月亮 B.在花园里观赏花C.穿衣服时照镜子 D.观看夜晚的焰火例9、太阳光与水平面成60o射向地面,利用平面镜可以使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此时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是。

中考物理(苏科版)第一轮复习 第三章《光现象》教学设计(教案)及练习

中考物理(苏科版)第一轮复习 第三章《光现象》教学设计(教案)及练习

中考物理(苏科版)第一轮复习第三章《光现象》教学设计(教案)及练习一、复习目的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

3、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作图。

5、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6、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二、复习重点重点是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本章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凹镜和凸镜的作用及这些知识的应用。

三、知识梳理光的传播特点、光速实例及应用规律现象基本知识凸透镜对光的作用成像规律及应用透镜凹透镜基本知识对光的作用四、课时数4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重点和难点通过光的直线传播的学习,应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还要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米/秒。

二、基础知识做下面一组填空题: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太阳、月亮、烛焰、眼睛和钻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太阳、烛焰。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在我国古代墨经中记载着世界上最早的 小孔成像实验,并明确提出了光的直线传播。

3.光在直空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三、复习过程 (1)、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应用: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

《光现象》单元教学设计

《光现象》单元教学设计

第5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人眼看不见的光
课题
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
课型
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节课主要讲授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在反
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最后把反射分成两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习光的基础,它与日常生活、生产、军事、航天技术钧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学习
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2.学习者分析
(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需求分析,学生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分析,学习本课时可能碰到的困难)
对于刚学习物理的初二学生来说,应该让他们从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出发去主动获取物理知识,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此,这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法教学,主要是运用学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和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讨论、归纳来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这样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 四、平面镜》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 四、平面镜》优质课教学设计

四、平面镜(1)【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理解平面镜中像的主要特点,知道平面镜成虚像。

2、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用对称法作出平面镜所成的像。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学习重难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同学们拿起桌子上的小镜子,观察自己以及桌子上其它物体在镜子中的像;改变物体的位置,仔细观察1、镜子中的你和现实中的你大小是否相等?猜测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大小是什么关系?2、当远离和靠近镜子,镜中的像怎样移动,大小是否变化?猜测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离镜子的距离是什么关系?3、举起右手,镜中的像举起哪只手?目标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理解平面镜中像的主要特点,知道平面镜【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甲同学:在桌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一块平面镜,在镜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乙同学:能够拿一个相同的蜡烛放在平面镜的后面,直接和像实行比较。

丙同学:这需要透过平面镜,既能看到像,又能看到平面镜的后面。

丁同学:也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能行,我们来试试。

【实行实验、收集证据】实验器材:。

实行实验:(1)将一张白纸对折后展开,平放在实验台上,将固定好的玻璃板竖立在对折线上;(2)把一段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观察玻璃板后蜡烛的像,拿另一段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玻璃板后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3)量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及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4)改变点燃蜡烛在玻璃板前的位置,重复步骤(2)。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

这种实验探究的方法称为 。

2、实验要求玻璃板和桌面垂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刻度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选择两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光沿直线传播平面镜学案
一、学习活动目标
1.知道并会运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并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会运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三、学习活动设计
一、光沿直线传播
条件:
事例:
应用:
1.(盐城2006)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
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2.(浙江省丽水市2006)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

这主要是因为()
A.光速极大B.光沿直线传播C.光的反射D.光的折射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4.(08天津)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光导纤维中经多次反射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B.光在光导纤维中始终沿直线传播
C.光导纤维是一种很细很细的金属丝
D.光信号在光导纤维中以声音的速度传播
5.(08福州市)古代时,由于无法解释日食成因,人们迷信地认为日食是一种凶兆。

现在我们可以用光的来解释日食的成因,如图所示。

现有乒乓球、足球和瓦数较大的白炽电灯,请你用这三种物品代表相应的星球,设计出观察日食成因的实验。

并根据三个星球排列的位置,按示例,把答案填写在图中的横线上。

6.(08连云港市)夜晚,某同学在放学回家的途中,从一路灯下远离时,他看到自己影子的长度变,这种现象可以用光的来解释。

二、光速、光速测距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米/秒为__________千米/秒。

光年是的单位,其值等于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所通过的距离。

7.(长沙市)运动会上赛跑时,计时裁判总是看到发令枪冒烟就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才计时,这是因为光速要远远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声速。

8.月球自己不能发光,夜晚人们看到明亮的月光,这是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发生反射的缘故,因而月亮不能称为光源。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小,但与真空中的光速相差不大,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就认为空气中的光速等于真空中的光速。

已知太阳光从月球反射到地球需要1.3s,求: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多少km?
三、平面镜成象及作图。

特点:(1) 像与物大小;
(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4)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易错点:人走进平面镜时,人的像变大。

正确的应是人走进平面镜时,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变小,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也变小,像的大小不变。

比较:实像与虚像。

实像指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具后实际的光线相交所成的像。

实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出来,能用底片感光。

虚像是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具后,实际光线没有会聚而是发散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会聚而成的像。

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出来。

无论实像还是虚像,人眼都能够观察到。

作图:根据1.物和像关于镜面对称找对称点,2.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

应用:(1)利用平面镜;
如:梳妆镜、练功房中的镜子,在墙上挂上大平面镜,可以扩大视觉空间。

(2) 利用平面镜。

如:制作潜望镜。

9.(08福建泉州)小新同学对着平面镜检查仪容,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10.(08浙江杭州)利用平面镜可以()
A.成缩小的像B.改变光的传播方向C.成倒立的虚像D.成正立的实像11.(08莆田)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它在湖中的像是(填“实”或“虚”)像.小鸟距湖面6m时,它的像与湖面的距离是m
12.(08蚌埠二中)人站在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m。

若人以0.5 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m/s。

13.(08四川成都)在检查视力时,医生让小王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

实际上,视力表在小王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_____立、等大的虚像。

若小王的眼睛到虚像的距离为5m ,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3m ,则他的眼睛到实际的视力表的距离为_____m。

14.(2005年南宁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平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
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如图所示。

移动后面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验证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B.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C.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象
D.验证平面镜成像满足光的反射规律
15.(2006年苏州市)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B.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16.(辽宁大连)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____________;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

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08江苏泰州)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 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18.2006年苏州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19.(镇江市)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中三角板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0.(连云港)如图所示,S是发光点,S’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SL是射向平面镜的一条光线。

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SL的反射光线。

四、习得展示与检验
五、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