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1线性时间观 循环时间观
早期佛教时间观的演进历程——以三世和三世法问题为中心
总第249期‘北京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早期佛教时间观的演进历程以三世和三世法问题为中心许㊀潇[收稿日期]㊀2023-03-31[作者简介]㊀许㊀潇(1988 ),男,陕西安康人,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宗教研究中心副教授㊂[基金项目]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CZJ027) 说一切有部思想史研究㊂[摘㊀要]㊀过去㊁现在和未来三世是与佛教修行解脱密切相关的时间观念,它关涉已修和未修㊁已断和未断㊂早期佛教以三世和三世法问题为着力点讨论时间之于修行解脱的意义㊂特别是说一切有部通过对知识和对象外在性问题的讨论展开三世实有的知识论论证,继而又在对作用与功能的区分中完成三世实有的价值论证成㊂在论证过程中不断强化三世和三世法的同一性,强调三世相续流转乃是有为法建立之基础,而有为法则是无为法存在之前提,这就将三世问题与一切法实有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㊂说一切有部对于以空间理解时间有着特殊的认识,主张时间㊁空间和概念三者通过其各自最小单位 刹那 极微 字 积聚而共同构成有为法㊂如此,则既不否定以空间理解时间的传统理路,又在相续和作用的过程中显豁出因果关系的本质㊂[关键词]㊀佛教;时间观;说一切有部;三世;因果[中图分类号]㊀B94㊀㊀[文章编号]㊀1002-3054(2024)01-0048-11[文献标识码]㊀A[DOI ]㊀10.13262/j.bjsshkxy.bjshkx.240105㊀㊀一㊁引言㊀㊀时间是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种存在㊂说熟悉,是因为它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渗透于一切;说陌生,则是因为它无形无相,难以捕捉㊂时间问题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了古今中外许多学者加入到讨论中㊂在古印度,自‘阿闼婆吠陀“‘奥义书“等早期经典开始,许多宗教和哲学流派都乐于讨论时间问题㊂不过,原始佛教因其强调修行解脱的紧迫性而将难以叙述和说明的十四个超越经验认知层次的问题归纳为 十四无记 ,时间问题也被包含其中,佛陀对此搁置不答㊂然而,时间问题与修行解脱密切联系,如果完全不加讨论,许多修行问题亦难以明晰㊂‘成实论“卷二就记载了这样的情况: 问曰:汝经初言广习诸异论,欲论佛法义㊂何等是诸异论?答曰:于三藏中多诸异论,但人多喜起诤论者,所谓二世有㊁二世无,一切有㊁一切无,中阴84早期佛教时间观的演进历程 以三世和三世法问题为中心有㊁中阴无 [1]可以看出,关于过去㊁未来二世的有无问题已成为部派佛教时期人们讨论的重要议题㊂此后,许多古印度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概念加速进入佛教当中,例如刹那㊁劫㊁六时㊁迦罗㊁三摩耶㊁三世等㊂也正是因此,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佛教时间观有较多研究,特别在佛教时间概念的内涵外延㊁三世实有的时间哲学论证以及部派佛教时间观与大乘佛教时间观的比较等方面产出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对于早期佛教时间观的演进历程则尚缺细致梳理㊂①事实上,早期佛教的时间观经历了一段显著的发展演变过程,此一过程包含了丰富的时间哲学问题,亦显豁出佛教修行理论和实践的日趋丰富和完善㊂进一步而言,这一演变过程亦可以看作早期佛教修行的实践层面转化为理论层面的具体而生动的个案,对于探究早期佛教理论体系之构建有着重要意义㊂有鉴于此,本文拟以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以三世和三世法问题为中心,对早期佛教时间观的演进历程进行系统性研究㊂此举有助于还原早期佛教历史背景下时间观的不同表达及其背后的深层次逻辑,并由此探讨早期佛教修行理论与时间观念的深度交涉㊂㊀㊀二㊁三世与三世法:时间之于修行的意义㊀㊀与修行解脱最密切相关的时间观念是过去㊁现在和未来三世,它关涉已修和未修㊁已断和未断㊂佛教以 法 或 一切法 指称一切事物和现象,阿含经中常以三世法为着力点探讨三世问题,通过法的无常和变化感知时间㊂如‘杂阿含经“第八经言:过去㊁未来色无常,况现在色!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色,不欣未来色,于现在色厌㊁离欲㊁正向灭尽㊂如是,过去㊁未来受㊁想㊁行㊁识无常,况现在识!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识,不欣未来识,于现在识厌㊁离欲㊁正向灭尽㊂如无常,苦㊁空㊁非我亦复如是㊂[2]所谓 世 ,表示时间相续迁流,而 色 则指有质碍,笼统而言指一切物质㊂时间不断地将现在抛向过去,这使人产生悲观和绝望的情绪㊂[3]佛教对此有着独到的认识,他们强调无常,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因缘所生,在因缘所生的当下即随着时间流转而变易,历生㊁住㊁异㊁灭后进入新的轮回㊂过去㊁现在和未来是人的一种时间经验,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尚未到来,而现在又无时无刻不在成为过去,因此过去㊁现在㊁未来完美诠释着佛教的无常观念,时间的流逝体现了一切有为法无常㊂不顾过去法㊁不欣未来法是放下执着和追求解脱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于现在法厌㊁离欲,正向灭尽才是勇猛精进的方向㊂这是‘杂阿含经“广说不顾过去法㊁不欣未来法的价值意蕴㊂又‘杂阿含经“第一百经世尊答异婆罗门云何为佛之问: 佛见过去世,如是见未来,亦见现在世,一切行起灭㊂明智所了知,所应修已修,应断悉已断,是故名为佛㊂ [4]佛者,觉也㊂觉悟的是什么呢?这里解释佛觉悟的是所应修和已修,应断和已断㊂应修与未来密切联系,而已修则是过去世的修㊂佛陀见过去世㊁现在世和未来世,因而对一切行的起灭明了觉知㊂‘杂阿含经“第一百七十三经到第一百八十六经还论及了过去现在㊁未来现在㊁过去未来㊁过去未来现在等问题,将过去未来现在三世问题拓展为过去㊁未来㊁现在㊁过去未来㊁过去现在㊁未来现在㊁过去未来现在七个方面㊂如‘杂阿含经“第一百七十六经云: 如无常,如是过去色无常,未来色㊁现在色㊁过去未来色㊁过去现在色㊁未来现在色㊁过去未来现在色无常,断彼故,当随顺身内身观住㊂受㊁想㊁行㊁识亦复如是㊂ [5]人们对于无常的认识首先是基于经验的直观,因此,过去色无常是毫无疑问的㊂但是,现在色无常和未来色无常如何得以确定呢?94‘北京社会科学“㊀2024年第1期这不是能够通过经验而直接获得的㊂但是,如果将时间看作坐标轴,以现在概念作为参照物来展开则可以间接获得,这是一种典型的将时间概念空间化的理路㊂现在没有长度,这是其与过去和未来最显著的差别㊂现在介于过去和未来之间,对于现在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乃是问题的关键所在㊂‘杂阿含经“通过将现在概念置于过去的某一时刻,从而使得人们对过去某一时刻的 现在 ,以及由此而得以确立的过去未来或者过去现在未来及其所显现的无常形成历史的认识和理解㊂通过对过去现在色无常㊁过去未来色无常的认识和理解,又间接获得了对现在色无常和未来色无常的确认㊂虽然这样的思考使得现在色无常和未来色无常得以确认,但是却没有将现在的当下正在发生作用的意蕴呈现出来,而是撇开当下而孤立地考虑其发生作用之时,这就又给时间之流从未来流向现在并最终走向过去的发展脉络造成了杂乱㊂但是,值得肯定的是,这种说法通过对三世问题的深入探研进一步夯实了无常观念㊂对时间概念的认知源于人类的计数行为,说一切有部对三世观念的认识与运用最核心之处就是其宗教修行价值㊂这也正体现了 对先验的人的考究是探究时间经验的前提㊂人的象征,也就是时间的象征㊂ [6]‘杂阿含经“对于三世问题的讨论几乎完全围绕着修行解脱展开㊂把事物㊁现象和三世联系起来是早期佛教讨论三世问题或者时间问题的重要特色,这实际上超越了物理的时间本身㊂如第五十五经云: 云何为阴?若所有诸色,若过去㊁若未来㊁若现在,若内㊁若外,若粗㊁若细,若好㊁若丑,若远㊁若近,彼一切总说色阴㊂ [7]将过去㊁未来和现在看作一组属性,与表示空间方位的内外㊁表示体积大小的粗细㊁表示外貌形象的好丑㊁表示时空距离的远近共同组成了总摄五蕴的五门㊂过去㊁现在和未来依附于五蕴而存在,无法脱离五蕴或者具体事物之外而独立存在㊂由此可见‘杂阿含经“对于时间的理解㊂正如法光所言: 说一切有部主张三世实有,其真正意思乃是法在三世中实有㊂于说一切有部而言,时间不是别的,而只不过是法的生灭变化,时间只是叠加于这些生灭变化活动之上的㊂这事实上也是自佛陀以来佛教对于时间的认识传统㊂ [8]‘杂阿含经“在论述三世观念时强调不顾念过去和不欣求未来,继而通过生厌㊁离欲㊁灭患㊁向灭,达到灭而不增㊁退而不进㊁灭而不起㊁舍而不取,最后指向涅槃和解脱,而涅槃和解脱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即是不受后有㊂因此,讨论的基础是无我思想之下的施设,修行者虽然被赋予了观察者和认识主体的角色,但是他并非恒久可靠的,其最终极的归宿仍然是择灭涅槃㊂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讨论的三世自然不属于时间本身,而只能与认识主体有关㊂总而言之,‘杂阿含经“针对三世和三世法问题的阐释,基本囊括了三世和三世法问题的方方面面,为以后的论述确定了基本范围,其契经性质深刻影响着部派佛教论师们的相关论述㊂㊀㊀三㊁轮回与解脱:超越循环时间观之路㊀㊀稍晚于阿含类经典,有一部经在体裁上介于 经 和 论 之间,反映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的过渡期教理,这就是‘那先比丘经“㊂[9]‘那先比丘经“针对时间问题的讨论在继承‘杂阿含经“讨论范围的基础上更聚焦于人们对时间的感知㊂研究时间问题的学者通常将古代时间观归纳为线性时间观和循环时间观两类㊂早期佛教以十二因缘和轮回学说来表达其 三世两重因果 的循环时间观,而修行的目的则是跳出轮回,获得解脱㊂‘那先比丘经“卷中围绕轮回和解脱对时间的本质和表象进行了深入阐发:王复问那先:何等为久者?那先言:以过去事为久,当来事亦为久,见在事为无有久㊂王言:善哉㊂王复问那先言:审为有久不?那先言:或有久或无有久㊂王复言:何05早期佛教时间观的演进历程 以三世和三世法问题为中心等为有久?何等为无有久?那先言:其得道泥洹者为无久,未得道当复更死生者为有久㊂[10]久 ,一方面可以看作对时间长度的测度,另一方面则体现为人对时间的感知㊂那先指出,人们对时间久的感知都处于对过去事和未来事,也就是在当下以外的时间发生的事㊂时间有长度吗?虽然过去已经不在,但是过去似乎是有长度的,未来也似乎是有长度的,而只有现在没有长度,因为一旦现在有了长度,那么就又可以被分为过去和未来㊂时间的意义在于其开始和终结,只有在始和终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时间的意义,而时间的意义成立的前提首先是对时间的感知㊂那么,时间在什么意义上终结呢?从佛教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人彻底不生,就意味着时间失去了意义㊂换言之,时间终结于涅槃㊂这一点,实际上表达了宇宙的时间性演化和人类的历史性时间何以被理解的问题: 一个有死有终的先验的人,是理解时间的先决条件㊂对这个先验的人的忽视,必导致对时间的取消 如果取消了死的意义,时间只不过是一种不真的幻觉㊂ [6]上述论证都是围绕着对时间的感知展开探讨时间的意义㊂而时间的根本又是什么呢?‘那先比丘经“卷中云:王复问那先:言诸以过去事㊁当来事㊁今见在事是三事,何所为本者?那先言:已过去事㊁当来事㊁今见在事,愚痴者是其本也㊂愚痴生即生神㊁神生身㊁身生名㊁名生色㊁色生六知:一为眼知㊁二为耳知㊁三为鼻知㊁四为口知㊁五为身知㊁六为心知,是为六知㊂是六事皆外向㊂何等为外向?眼向色㊁耳向声㊁鼻向香㊁口向味㊁身向滑㊁心向贪欲,是为六外㊂向名为沛㊂沛者合,沛者知苦知乐㊂从苦乐生恩爱,从恩爱生贪欲,从贪欲生有致,便生因老,从老因病,从病因死,从死因哭,从哭因忧,从忧因内心痛㊂凡合是诸勤苦,合名为人㊂人以是故,生死无有绝时,人故本身不可得也㊂那先言:譬如人种五谷生根,从根生茎叶,实至后得谷已,后年复种得谷甚多㊂那先问王:如人种谷,岁岁种谷,宁有绝不生时不?王言:岁岁种谷,无有绝不生时也㊂那先言:人生亦如是,展转相生,无有绝时㊂那先言:譬如鸡生卵,卵生鸡,从卵生卵,从鸡生鸡,人生死亦如是,无有绝时㊂那先便画地作车轮问王言:今是轮宁有角无?王言:正圆无有角㊂那先言:佛经说人生死如车轮,展转相生,无有绝时 王复问那先:卿言人生死不可得本,不可得本意云何?那先言:有本者当不复生,有本者当复过去用是为本㊂王言:无本者当不复生,见有本者当过去,如是本为未绝耶㊂那先言:然皆当过去㊂[11]‘那先比丘经“从三世事的角度探讨了三世问题,区分了经验时间和超验时间㊂文中 愚痴 又译作 无明 (avidyā,avijjā),乃是十二因缘里的第一支㊂那先将时间本身与人对时间的感知和认识杂糅在一起,时间被纳入十二因缘的理论体系中㊂十二因缘理论最重要的特色是流转(Sam㊃sāra),所谓流转,乃是相续㊁转起之义㊂因此,在这样的理论体系下,时间的最初开始难以被认识㊂那先以植物的生长㊁鸡和蛋相续而生及圆圈等譬喻告诉我们在循环流转的现象世界中时间开端不可知㊂需要注意的是,那先的论述集中于变化,特别是人对于变化的感知㊂对于时间的起点和终点的理解都必须依人对时间的感知和认识为基础,离开了人对于时间的感知和认识,时间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㊂从这个意义上讲,时间的终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从业报轮回中解脱出来,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状态㊂至于时间的起点,是不能被认识的㊂这样的时间观念是由人对生灭变化的感知和认识来确立的㊂对此,英国学15‘北京社会科学“㊀2024年第1期者凯思就指出: 时间从根本上说,只是经验世界中的事物㊂世界存在于时间,时间不断流动㊂但在获得正觉的时刻,时间并不像别的经验事物,性质改变的可能性极小㊂看不出把时间当作精神分别杜撰的意思㊂佛教当中把时间当成既有的经验事实,它并不花费气力去解释或分析它的本质所在㊂ [12]十二因缘理论在说一切有部的理论体系中被解释为 三世两重因果 ,不同文献对此问题的具体解读有一定差异,但大体上认为十二支中的无明㊁行两支属过去世,识㊁名色㊁六处㊁触㊁受㊁爱㊁取㊁有这八支属现在世,生㊁老死二支属未来世㊂‘那先比丘经“虽然以三世言十二因缘,但是并未给出具体的对应关系,体现出三世两重因果说的早期形态㊂三世两重因果说以三世实有为理论前提,以无我而有业报轮回的根本观念为基础,在对十二缘起支的理解立场下,通过对契经相关论述的简择㊁阐释和组织而最终呈现出来,持续地影响了说一切有部的缘起观念和业报轮回观念㊂然而,三世真的实有吗?这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㊂㊀㊀四㊁知识与对象:过去㊁未来是否实有㊀㊀尽管我们如此习惯地将时间划分为过去㊁现在和未来,但是,过去㊁现在和未来真实存在吗?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为这个问题所困扰㊂奥古斯丁就认为: 将来和过去并不存在㊂说时间分过去㊁现在和将来三类是不恰当的㊂或许说:时间分过去的现在㊁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三类,比较确当㊂ [13]部派佛教对于过去㊁未来二世是否实有的讨论异常激烈㊂一些部派认为,过去㊁未来二世并非实有,只有现在世实有,目连领导的分别说系就持此种观点㊂而说一切有部则主张,过去㊁现在㊁未来三世实有㊂正如飞田康裕所言: 说一切有部论著‘识身足论“对三世实有的论证可能是说一切有部最早对三世实有进行的系统性论证,而与有部以外佛教学派思想进行对比和论辩则对理解说一切有部三世实有说有重要意义㊂ [14]对此,‘识身足论“卷三有云:沙门目连作如是说:过去未来无,现在无为有㊂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三不善根:贪不善根㊁瞋不善根㊁痴不善根㊂彼答言:尔㊂复问彼言:汝然此不?谓有能于贪不善根已观㊁今观㊁当观是不善?彼答言:尔㊂为何所观?过去耶㊁未来耶㊁现在耶?若言观过去,应说有过去,不应无过去;言过去无,不应道理㊂若言观未来,应说有未来,不应无未来;言未来无,不应道理㊂若言观现在,应说有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一是所观㊁一是能观,此不应理㊂若不说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一是所观㊁一是能观,则不应说观于现在;言观现在,不应道理㊂若言不观过去㊁未来㊁现在,则无能于贪不善根已观㊁今观㊁当观㊂是不善若无能观,则无能已厌㊁今厌㊁当厌㊂若无能厌,则无能已离染㊁今离染㊁当离染㊂若无能离染,则无能已解脱㊁今解脱㊁当解脱 [15]尽管目连否认过去未来的真实存在,但是却不否认于贪不善根的已观㊁今观㊁当观㊂‘识身足论“认为,目连的观点动摇了佛教修行论的根基,主张可以通过对贪不善根已观㊁今观㊁当观来观察分别其不善㊂所谓已观㊁今观㊁当观,所指的分别是观察已经发生的过去的事件和现象,观察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件和现象,以及观察即将于未来发生的事件和现象㊂这里从两个方面论证了过去和未来的存在㊂首先,此论在逻辑上确立了过去㊁现在和未来,因为既然已经言说观过去㊁未来,则过去㊁未来在逻辑上已经存在了㊂其次,通过对现在之今观来间接论证过去未来的存在㊂现在观念的确立已经暗含了观察者的主体25早期佛教时间观的演进历程 以三世和三世法问题为中心地位,因此就个体生命而言就会出现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区分问题,而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实际上是同一的,所谓能观与所观在现在这个时间上无法被区别开来㊂如宫下晴辉所言: 如果现在有作为对象的心,那么现在也有观察的心,所以会二心并起,这是不被认可的㊂但是,如果不允许二心并起,就无法观察现在的对象㊂因此,如果像沙门目连的主张那样,不存在过去未来,就不能观察过去和未来,即使存在现在,也无法观察现在的自己㊂当你失去知觉的时候,就无法观察自己的内心㊂ [16]通过这样一种归谬论证,得出观贪不善根等只能于过去和未来进行,而于现在生起意识㊂以此推而广之,人的一切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都是如此,通过对结㊁盖㊁觉支㊁心㊁受㊁意等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过程进行分解研究,将过去未来有坚实地确立了起来㊂沿着这样的理路考察,过去和未来是否实有还与知识对象的实在性问题密切相关,这是‘识身足论“论述的核心议题㊂论主针对目连 有无所缘心 的观点进行了探讨㊂所谓 有无所缘心 ,是指认识活动可以不依赖于实在的事物㊂过去未来虽没有实体,但可以成为认识的境界㊂[17]‘识身足论“卷一云:沙门目连作如是说:有无所缘心㊂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苾刍了别,了别故名为识㊂何所了别?谓了别色,了别声香味触法㊂彼答言:尔㊂汝听堕负㊂若汝说有无所缘心,则不应言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苾刍了别,了别故名为识㊂何所了别?谓了别色,了别声香味触法㊂作如是言不应道理㊂汝今若言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苾刍了别,了别故名为识㊂何所了别?谓了别色,了别声香味触法㊂则不应说有无所缘心;言有无所缘心,不应道理㊂彼作是言:无所缘心决定是有㊂何者是耶?谓缘过去或缘未来㊂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为本鱼师莎底苾刍说言,苾刍由彼彼因㊁由彼彼缘发生于识,识既生已堕彼彼数㊂由眼及色发生于识,识既生已堕眼识数㊂由耳鼻舌身意及法发生于识,识既生已堕意识数㊂彼答言:尔㊂汝听堕负㊂若汝说言无所缘心决定是有,则不应言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为本鱼师莎底苾刍说言,苾刍!由彼彼因㊁由彼彼缘发生于识,识既生已堕彼彼数㊂由眼及色发生于识,识既生已堕眼识数㊂由耳鼻舌身意及法发生于识,识既生已堕意识数㊂作如是言,不应道理㊂汝今若言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为本鱼师莎底苾刍说言,苾刍!由彼彼因㊁由彼彼缘发生于识,识既生已堕彼彼数㊂由眼及色发生于识,识既生已堕眼识数㊂由耳鼻舌身意及法发生于识,识既生已堕意识数㊂则不应说无所缘心决定是有;言决定有无所缘心,不应道理㊂[18]了别的对象是色㊁声㊁香㊁味㊁触㊁法,这些都是坚实存有的,因此,契经既然已经言明了别,则无所缘心肯定是与契经相违背的㊂目连主张无所缘心的原因,在于有缘过去和缘未来现象的存在,不承认过去和未来有,就只能得出无所缘心这种荒谬的结论了㊂缘过去和缘未来本质上乃是缘过去和未来之色㊁声㊁香㊁味㊁触㊁法㊂根据契经的教说,识必有境,因此如果识生,则已经证明了因和缘的实有㊂进而可知,缘过去和缘未来而生之识也就必然以过去和未来实有为前提和基础㊂‘识身足论“以知识和对象的外在性问题展开三世实有的论证,其动因和目的乃是反驳目连所领导的分别说系关于过去㊁未来无的观点,通过广泛援引整个佛教所共同承认的三不善根㊁四种瀑流等基本观念进行论证㊂尽管‘识身足论“论证十分周密,但是其出发点仅仅在于纠正和驳斥目连的学说,落脚点围绕的是知识和对象的外在性问题,尚未触及三世及三世法的本质和内35。
东西方跨文化交流中的时间观念
东西方跨文化交流中的时间观念作者:益超来源:《新生代·上半月》2018年第10期【摘要】: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非语言信息,不同地区、国家和民族对时间的理解也不同。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常常因为时间观念不同而产生交际障碍,这主要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
本文主要是从东西方时间观念差异的体现、时间观差异的原因分析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并进一步提出了减少东西方文化交际障碍的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时间观差异文化策略一、引言当人们谈到交际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往往是语言的交际。
然而语言只是人们交际的一个手段,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除了语言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非语言交际。
这其中包括眼神、手势、身姿、服饰打扮、与讲话人之间的距离、时间观念、对空间的利用等等。
Malandro和Baker把非语言交际界定为“个人发出的很有可能在他人头脑里产生意义的非语言暗示的加工过程”(马兰德罗、巴克,1991:9)。
非语言交际既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非语言交际的研究。
时间是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地区、国家和民族对时间的理解也不同,对时间观念的差异会产生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因此,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时间观念差异的体现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同的国家、民族在时间的观念上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预定在七点开始的活动,如果七点是“准时”的话,在英国和北美正式的约会必须准时到达,最多不能超过预定的5分钟,而在阿拉伯国家迟到15分钟仍属于正常范围。
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由于生活方式的差异,人们对时间仍有不同的看法。
例如在中国,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时间观念就有所不同,北方人往往早起早睡,而南方人往往睡得比较晚。
当然,除了地理环境的因素,还有个人习惯作息等因素。
同样,乡村和城市的时间观也不同,乡村自然经济形成了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作息,而城市的上班族的时间观念很强。
东西方时间观念的差异体现主要是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时间取向:过去时间取向和未来时间取向时间取向是文化差异中一个相对稳定的因素,这主要和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有关,因此世界各国民族的时间取向并不相同。
中西时间观之比较
中西时间观之比较摘要:时间观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文化能形成不同的时间观。
时间观念对人们的语言、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等产生很大的影响。
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时间观有利于我们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减少文化冲突。
本文主要探讨中西方不同的时间观的产生原因与表现,以及在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趋同现象。
关键词:时间观文化差异趋同时间是人和周围世界存在的一种形式。
时间观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们的时间观一旦形成后,其言行就不知不觉地接受它的制约与支配。
相反一定的言行又反映一定的时间观,传递关于时间的某种信息。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说过:“时间会说话。
它比有声语言更坦率,它传达的信息更响亮而清晰。
”时间观念是各种文化中重要的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形成其特定的对时间的看法,它对人们的语言、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等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时间观有利于我们跨文化交际,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一、多元制时间观与单一制时间观所谓多元制时间观,就是不强调时间的精确性,认为一个时间同时可以作几件事情;而单一制时间观则强调时间的精确性,认定一个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情。
就多元制时间观来说,人们在同一时刻可以做很多事情,每件事情完成之后并无明显标记,人们即使制定了计划也不一定遵守,有许多其他因素可以左右计划的执行。
而在单一制时间观中,人们将时间视为必须严格控制的日用品,时间的支配必须精打细算,工作、生活要制定严格的计划,而且计划必须严格遵守,一次专心做一项活动。
中华民族是比较典型的多元制时间观的民族,中国人受以伦理为本位的儒家文化影响,在时间的使用上体现一种模糊性,强调的是对时间的适应。
认为世上万物是随着时间的周期轮回而发展变化的,因此人们做事更讲究时机和火候,即行动的每一步骤大多由周围的环境临时决定。
人们可以同时计划几件事,也可以同时做多件事。
因而灵活性强,但计划性较差、效率较低。
表现在社交活动较少提前预约,朋友亲戚之间可以随时随地串门而不必事先约定,这在西方是很不礼貌且难以容忍的。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差异分析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差异分析摘要:随着中美关系的日益发展,中美两国的日常往来越来越频繁。
时间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两国人们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从而塑造了不同的时间观。
本文主要对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取向进行对比,分析文化交际中由于中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交流障碍。
关键词:中美跨文化交际;时间观一、时间观的定义时间观是指对时间的合理使用和安排。
它涉及对时间的各种认识和认识的过程,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时间观不仅是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因素,也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根深蒂固的因素。
它是在人类长期实践和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不仅代表了人们对时间的态度,也揭示了人们利用时间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
二、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差异分析(一)一元时间观和多元时间观1.多元时间观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中国人强调多元时间观。
所有的农业活动都是根据月份的变化和季节的更替而进行的,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时间是灵活的,所以他们可以随意使用时间。
他们倾向于在一定时间内做很多事情,因此他们的行为不受时间和时间表的限制,要做的事灵活多变的,大多数人追求良好的生活质量,而不是快节奏的生活,因此很少有人匆忙做出决定。
他们不习惯制定计划,因为很多因素可能会影响他们计划的实施。
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人他们的行为充满灵活性,但缺乏效率。
2.一元时间观相反,美国人对时间的认知是单时的。
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时间是不可回收的,所以他们主张在特定的时间段做一件事。
他们更注重时间和时间表。
他们要做的事严格按照他们的日程安排,注重严谨性。
在某种程度上,单向时间观支配着美国人的日常生活。
美国人很清楚自己的日程安排,应该先做什么,最后做什么都在他们的日程表上。
他们强烈的时间意识与美国的社会形态密切相关。
一方面,美国人追求每个单位时间的最大利益。
另一方面,在一个相对残酷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安排在日程上。
因此,美国人追求的是高效率,但有时却很僵硬。
浅析中法时间观及时间使用差异
浅析中法时间观及时间使用差异作者:聂晨来源:《成长》2019年第07期摘要:时间观念作为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非常明显的文化的特征与内涵。
不同国家人民的时间观念以及对时间的使用方式对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及结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中国与法国作为东西方两个大国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的文化背景中发展至今,在时间的观念和使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从非语言交际入手,以时间观为主线,探索了中法由于时间观差异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从而促进中法跨文化交际活动。
关键词:时间观;差异;中国;法国1 时间观差异研究的现实意义时间观念,如同其他许多非语言符号一样,可以反映出非常明显的文化特征与内涵。
它不是在有意识地学习中获取而来的,而是在个体成长历程中潜移默化所得来的。
中国与法国作为东西方两个大国,在不同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中成长而来,自然而然地造就了中法人民在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方式上的差异。
因此,中法人民在时间观念问题上天然地存在差异,这也导致了中法人们在时间使用的行为方式上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各国交流无可避免,法国作为欧洲组成的重要部分,法国人民的时间观在西方世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因此,中法时间观差异的研究有助于促进中法两国,以及更大范围的东西方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圆满进行,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与尴尬。
同时,也对“一带一路”政策活动的开展与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时间的认知差异:线性及环形美国人类学家霍尔(Hall)将时间观分为线性时间观(liner time orientation)和环形时间观(circular time orientation)。
线性时间观认为时间是线性的,单向的持续运动,一旦逝去就无法找回的。
在这种时间观下,人们非常珍惜时间,讲求规划与效率。
环形时间观则认为时间是不断运动的圆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在这种时间观下,人们能够圆融地看待时间,对时间的客观约束小。
佛教时间观试析——兼与基督教比较
佛教时间观试析——兼与基督教比较内容提要:佛教的时间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循环时间观,以生死轮回为主要表现。
2,从根本上否认时间的价值。
3,承认时间的真实性,但为时间划出界限,也就是将时间限定在现象界,而认为在本体界是没有时间的。
佛教的时间观是与其教义息息相关的,它与基督教的时间观正好相反。
基督教认为时间是线性的,有开始,上帝创世才能成立;基督教肯定时间的价值,末日审判才有意义;基督教的传统是内在时间观,否认时间的真实性,认为时间是虚幻的,只存在于心中和生命过程中。
关键词:循环时间观历史时间价值“时间究竟是什么?谁能轻易概括地说明它?谁对此有明确的概念?能用言语表达出来?可是在谈话之中,有什么比时间更常见,更熟悉呢?我们谈到时间,当然了解,听别人谈到时间,我们也领会。
那么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
”[1]奥古斯丁的这段名言约略可以反映出时间作为哲学问题,长期以来带给人们的巨大困惑。
确实,在日常生活中,时间是再明确不过的东西,人们几乎时刻都在使用它,但是,也没有比时间更模糊的东西了,现在,时间已经成为科学和哲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宗教(包括佛教)对于时间亦有自己独特的观点。
应该承认,在时间问题上,佛教进行的有意识的思考和探索并不多,这或许与佛教相对不那么重视思辨有关。
《杂阿含经》卷34和《中阿含经》卷60《箭喻经》都记载了,外道沙门曾经问佛陀十四个行而上的问题,包括世界是常是无常、有边无边,如来死后是有是无、命与身是一是异等,佛陀对此不置可否[2]。
时间问题是高度抽象和思辨的,对于佛教来说,大概也是属于应该“搁置”的问题。
但是,作为一个有终极追求和终极关怀的思想派别,佛教不可避免的要对时间有自己的看法。
本文拟对佛教教义中的时间观进行梳理,并对其最基本的三个观念:“循环”、“否定”和“真实存在”进行分析,同时与基督教的时间观进行比较。
一循环时间观佛教对时间最明确的观念就是“循环”,佛教的基本时间单位——“劫”——本身就是一个循环的概念。
两种“循环时间观”与人类精神生活的相处
的循环 时间观 ,不 同的 时间观会影响形成不同的精神 生活方式,人 类 础 ,而不 是 以物质 为 媒介 。 因此 ,这种 内在性 的循环 时 间观 与心 持 有的时间观与其精神生活是 密不可分的,因此树 立一种能够与人类 灵 和生命 交 融 ,促 使 了 内在 化 的精神 生活方 式 的形成 。
。
间观念 中 , “ 循环 时间观 ” 占有重 要地 位 ,对此 ,学者们 “ 要么 这个 循环 时间 圈里 肩 负
是关 注 古老 的或原 始 的时 间取 向,要 么就 是在 讨 论现 时代 的事 件 着 同一种 责任 ,这种 责任 不是 普通 的 世俗 责任 ,而 是一种 宇 宙责 时 ,关 注 当代社会 活动 是如何 以节 奏性 的模 式发 生的 。” … “在 任和 使命 ,也 许 这只 是神 话 ,但 不管 怎样 ,它 确实起 到 了凝 聚整 神圣力 量 ”凝 聚起来 的 一个 巨大 这之 中古 代神 话时 期的 循环 时 间观 与 现代 技术 时期 线 性时 间 中的 体的 作用 ,这 是人 类所 相 信 的 “ 循 环 时 间观是 两种 具有代 表性 的循 环 时 间观 ,沿着 这个 思 路 ,这 整 体 。 古 代神 话 时期 的循 环 时间 观给 人一 种整 体感 和安 全感 ,生命 里试 比较 两种 不 同的 “ 环 时 间观 ”在与 人类 精神 生 活相 处 中的 循 不 同关 系 。 ‘ 本 来就 是充 满着 苦难 的,如 果 肉体 上经 受折 磨 ,而心 灵上 也无 法
文 史哲
两种 “ 循环时间观’ ’与人类精神生活的相处
李 红 ( 南京大学哲学 系 江苏南京 20 9 ) 10 3
摘 要 :古 代 神 话 时 期 和 现 代 技 术 时 期 的 循 环 时 间 观 是 两 种 典 型 里 ,人 与 人 之 间 的 交流 以心 灵 为 桥 梁 , 以 内心 的崇 高 目标 为 基
《诗经》中周代先民时间意识的循环性
摘要 :诗 经》 《 展示 了先民终始循环 的时间意识——在现 实中将时问拉回到过 去, 想 象中重现 v0 的人 、 物 , 在 T . . 事、 并与眼前现 实一 一对
照, 形成 一 种 今 昔 与 盛衰 或 哀 乐 的 对 比 。 这 种 意识 表 现 出他 们 对 过去 的神 往 及 既 往 不 可 追之 憾 恨和 他 们 对 永 恒 生命 的追 求 与 向 年度始终为限。在四时的周期 变换中, 风霜雨雪 、 草木荣枯、 飞鸟去来、 虫鱼律动等间隔重复的 周期性出现使人们 自然形成时间的段落意识, 并且这种时间是 循环的可以预期的。《 夏小正》 即是在观察 自然物候在四时变换 中的变化的经验基础上产生的时间意识的反映。人类经历着自 然时间的不断重现, 这样的循环往复是传统的民族文化得以稳 定传承与延续的时间保障。同时, 周代先民的循环时间观中有明 显的创新意识,周易 ・ 《 系辞》 日新之谓盛德” 邶《 有“ , 札记 ・ 大学》 “ :汤之盘铭日: 日 日日 又日 ” 苟 新, 新, 新。 中国先民将 四时循环视作生命的历程, 是一个生命机体生长衰亡的过程0 《 诗经》 以四季的循环结构架构故事情节, 展示了周代先民在四 季的循环更替中的生产活动的循环特征。尤为典型的要属《 豳 风・ 七月》 。 《 豳风 ・ 七月》 略) 七月流火, ( 以“ 九月授衣” 开端, 而以“ 九 月肃霜, 十月涤场” 结尾, 记录一年的自然物候变化、 生活活动之 后, 又回到了开始的时问点。时间周而复始, 形成一个闭合循环 的圆。这在诗作中并不是一个偶然, 第一章第三、 四句写到“ 一 之日毕发, 日 二之 栗烈”到了第八章开头则又是“ , 二之 日 凿冰冲 冲, 三之日 纳于凌阴”从上一年的冬天到又一个冬天, , 这都证明 在周代先民的时间意识中, 的确存在一种时间的循环流动的观 念。朱良志对这一问题有很好的论述:一棵树春天发芽 , “ 夏天 茂盛生长, 秋天尽量地多觅食储藏, 冬天则休眠, 来年的春天又是 新的开始。……周流往复乃生命之源, 在今天看来是一个抽象的 哲学问题, 然而在先 民们看来, 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问 题。【 周代先民根据现实生存需要, ”4 】 将时间特性赋予 自 然生命 的阶段性轮回变化, 使得时间变得容易掌握, 具有可预知性。总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时间观之对比分析
关键 词 : 文化 交际; 跨 时间观 ; 文化 差异
引言
一
、
时间是 人们在认 识和 改造客观 世界 的过程 中逐渐 形成 的。人 们 的时间观 一旦形 成后 ,其 言行就 不知 不觉地接 受它 的制约 与支
( 黑龙江省 技 工教 师进 修学院 )
2 8・ ・ 0 97 2 0 .
【 新】 l理 高 I 刨 论 地
让 自我管理成为学校管理的主流
●刘 卫 靖
随着寄宿 制中学 的数量急 速增加 , 学生 于接 受的管理 体制 。最初 , 们 实行老 师值 随 着学 校 规 模 的扩 大 和 学 生人 数 的 增 加 , 我
制与一元 时间制。
1过 去 时 间 取 向(at oin ̄in与 未 来 时 间 取 向 ( tr— r ps— r t o ) e a t f ue oi u —
e tt n nai ) o
这种 时间取 向的 差异所导 致的 另一个具 有代表 性的 差别是两 种 文化 中“ ” 后 ” 前 与“ 的指代 有很大不 同。 中国人仿佛 是面对 着过 去看 问题 。 因而有 “ 无 古人 , 无 来者 ” 前所 未有 ~后继 有人 ” 前 后 “
生 管理 难度 大 , 求高 。 要 责任 重 。许 多学 校 至 星期 五之 间 的某一 天值 日任务 ,小组 长 我们 实行 一种 新 的管 理模 式 ,既 能够 培养 食 宿舍 、 场 学 生对 学校 的 自豪感 ,培 养学 生 的社会 实 操 都 在探 索学 生管 理 的新路 子 。我校 多年 以 将 本组 的老 师分 至教学楼 、 堂、
配 。反过来 , 一定 的言行又 反映一 定的 时间观 , 传递关 于时 间的某
浅析中法时间观及时间使用差异
摘 要: 时间观念作为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非常明显的文化的特征与内涵。
不同国家人民的时间观念以及对时间的使用方式对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及结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中国与法国作为东西方两个大国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的文化背景中发展至今,在时间的观念和使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从非语言交际入手,以时间观为主线,探索了中法由于时间观差异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从而促进中法跨文化交际活动。
关键词:时间观;差异;中国;法国浅析中法时间观及时间使用差异聂晨西安工业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21)1 时间观差异研究的现实意义时间观念,如同其他许多非语言符号一样,可以反映出非常明显的文化特征与内涵。
它不是在有意识地学习中获取而来的,而是在个体成长历程中潜移默化所得来的。
中国与法国作为东西方两个大国,在不同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中成长而来,自然而然地造就了中法人民在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方式上的差异。
因此,中法人民在时间观念问题上天然地存在差异,这也导致了中法人们在时间使用的行为方式上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各国交流无可避免,法国作为欧洲组成的重要部分,法国人民的时间观在西方世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因此,中法时间观差异的研究有助于促进中法两国,以及更大范围的东西方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圆满进行,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与尴尬。
同时,也对“一带一路”政策活动的开展与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时间的认知差异:线性及环形美国人类学家霍尔(Hall)将时间观分为线性时间观(liner timeorientation)和环形时间观(circular time orientation)。
线性时间观认为时间是线性的,单向的持续运动,一旦逝去就无法找回的。
在这种时间观下,人们非常珍惜时间,讲求规划与效率。
环形时间观则认为时间是不断运动的圆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在这种时间观下,人们能够圆融地看待时间,对时间的客观约束小。
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时间观念
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时间观念作者:薛凤敏陈丽君刘梦雨李臣君来源:《文教资料》2016年第17期摘要:随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人们与其他国家的人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尤其在商务方面。
但由于历史、宗教、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各国礼仪规范和禁忌不尽相同,了解各国商务礼仪及它们与中国礼仪的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针对商务礼仪中各国的时间观念进行对比和分析,就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时间观念差异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式。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商务礼仪时间观念1.时间观念的分类1.1环性与线性时间观。
环性与线性分别是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历史背景、宗教文化及传统思想等,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宇宙观、价值观、时间观、思维方式及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可以体现中西方环性与线性的特点[1]。
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佛教和基督教分别是东方和西方信仰的主要宗教。
佛教讲究轮回和因果报应[2],另外,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和阴阳五行思想都体现着“轮回”、“循环”的思想。
老子认为,时间万物都生于“道”,但经过生长和变化之后又归于“道”。
道家思想中,死只是宇宙生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个体生命的消逝是个体投入整体生命的再造过程[3]。
而且,中国以天干地支构成的六十甲子为一个周期表示气运变化和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所有这些造就了中国人及大部分东方人的环性时间观。
而以犹太基督教为传统的西方文化通常认为时间是线性的、有始有终的。
在基督教中,时间的意义是非同寻常的。
基督教反对环性时间观,认为若把世界看成重复的、循环的,那上帝的价值和意义就被弱化了[4]。
他们认为,特定时间发生的某件特定事件都有着它自己独一无二的意义。
这是形成西方人线性时间观的主要原因。
环性时间观的表现是对时间比较散漫和宽容,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印度。
印度人通常在遵守承诺和约定时很随意。
其中一个原因是在印度人的头脑中,时间通常不被视为计划和安排活动的客观尺度。
对于大多数印度人来说,计划和时间表都取决于其他人和事,因此定好的计划或约定可以也会经常被改变。
文学中的时间
文学中的时间作者:孙丙堂袁蓉来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06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孙丙堂(1965),男,河北固安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英语文学批评研究。
摘要:时间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间意识的发展和变革也会促成文学的发展和变革。
随着现代主义的兴起,人们对时间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对时间的了解也进一步加深。
在文学中,时间不但是作者进行创新的切入点,更成为众多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作者探讨人类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首先对时间进行了本体论意义上的探讨,以明确时间的本质;随后转入文学世界内部,以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理论为基础,阐明时间在文本中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现代以来文学作品空间性走向的合理性,从而明确时间不但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类认识自我、探究自身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时间;文学;文学中的时间;空间性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5)06011404作为以文字为媒介、线性展开的艺术,文学生就和时间密切相关。
正因为如此,伊丽莎白·鲍温认为“时间是小说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1] 。
E.M.福斯特也在其《小说面面观》中称:“在小说中对时间的忠诚尤其重要,没有哪部小说是不谈时间的。
”[2]确实,一部不涉及时间的小说是无法想象的,尤其是随着现代主义的兴起,人们对时间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时间问题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突出。
从古希腊时期的循环时间观、基督教的线性时间观、牛顿的绝对时间、爱因斯坦相对时空观到伯格森的“绵延”说,时间观念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从客观到主观、从外在测量到内在感受的发展历程。
文学的发展亦随着时间观念的发展而日趋成熟和深沉。
巴赫金说:“小说这种体裁,从开始形成到发展,都建立在对时间的一种新的感受上。
”[3]543马大康也称:“文学与时间密切相关,可以说,时间意识变化往往会促成文学形态,及文学整体的变革。
古代宇宙观与时间空间观
古代宇宙观与时间空间观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与时间空间观是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具有独特的哲学思想和科学内涵。
它们并非是迷信,而是基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是古代人们对宇宙和自然规律的思考和探索。
在宇宙观方面,中国古代认为宇宙是一个动态的、相互联系的整体,由天、地、人、万物所组成。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而且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
这种宇宙观强调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的观点,与西方机械论的宇宙观有很大的不同。
在时间观方面,中国古代认为时间是无限循环的,历史是不断重复的。
他们以“天道循环”的观念来解释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变。
这种时间观强调时间的循环性和周期性,认为每一个周期都有始有终,而且新的周期又会重新开始。
这与西方线性时间观有所不同,后者认为时间是直线前进的,是不可逆的。
在空间观方面,中国古代认为空间是有层次和结构的,不同的空间层次对应着不同的功能和事物。
他们以“五行”的观念来解释空间的构成和变化,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中互相作用,产生各种变化和现象。
同时,他们也认为空间是有生命力的,不同的空间会对人的命运和性格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宇宙观、时间观和空间观是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这个体系强调整体性、相互联系、循环性和层次性等原则,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这种哲学体系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科技发展,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线性时间观和循环时间观
线性时间观和循环时间观线性时间观和循环时间观是两种不同的时间观念,用于描述对于时间的感知和利用。
线性时间观强调时间的线性流逝和不可逆性,而循环时间观则认为时间是循环往复的。
这两种观念在不同的文化和哲学传统中有着不同的解读和应用。
线性时间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的观念,认为时间是沿着一条直线不断向前流逝的。
这种观念源于人们对于自然和宇宙的观察,例如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季节的交替等。
线性时间观强调时间的不可逆性和不可逆转性,一旦过去的时间就再也无法回到,过去的经历和事件也无法改变。
在线性时间观的观念中,人们通常会将时间划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部分,过去的时间被认为是已经发生过的,现在的时间是正在发生的,未来的时间是即将发生的。
循环时间观则是一种存在于古代文化和哲学传统中的观念,认为时间是循环往复的。
这种观念源于人们对于自然界中循环现象的观察,例如日出和日落、月相的变化等。
循环时间观强调时间的循环性和周期性,认为时间并非一条直线,而是一个循环的环形。
在循环时间观的观念中,人们通常会将时间划分为各种周期,例如天、月、年等。
循环时间观认为过去、现在和未来并不是线性的,而是相互交织、互相影响的。
线性时间观和循环时间观在不同的文化和哲学传统中有着不同的解读和应用。
在西方文化中,线性时间观被广泛接受和应用,人们通常认为时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需要合理利用和安排。
在这种观念下,人们倾向于追求进步和发展,注重时间的效率和价值。
相反,在东方文化中,循环时间观更为普遍,人们更加注重时间的循环和周期性。
在这种观念下,人们倾向于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时间,追求与自然界的和谐。
然而,线性时间观和循环时间观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和融合的。
线性时间观强调时间的有限性和不可逆性,提醒人们珍惜和合理利用时间;而循环时间观则提醒人们时间的循环和周期性,帮助人们以更加宽容和平和的心态面对时间的流逝。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借鉴两种时间观的优点,既注重时间的安排和效率,又保持与时间的和谐和平衡。
麦克卢汉对线性时间观的反思与对策
麦克卢汉对线性时间观的反思与对策张亚东【摘要】人类的时间观受到语言观的制约,麦克卢汉通过比较现代人与原始部族(特罗布里恩人)在语言观念上的差异,发现现代人的时间观的突出表现为线性发展观,线性发展观主要有两方面的内涵:重比较的时间观和重顺序的时间观。
他指出线性发展观使人们一味地逐新弃旧,在追求物质满足、感官享受的漩涡中迷失自我,以至精神生活遭到驱逐。
他呼吁人类调整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本身,重拾对绝对精神、形上价值的崇敬,麦氏的思想对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在策略上具有重要的纠偏意义。
%Humans'time view is restricted by their language view .By comparing modern and primitive tribes (strobe benefac-tor) in the concept of language differences , McLuhan found that the modern time view is prdominantly a kind of linear development view, including two major aspects:laying emphasis on comparison and on sequence .He pointed out that the linear development view makes people blindly pursue the new while abandoning the old , in the pursuit of material satisfaction and sensual pleasure while losing themselves, so that their spiritual life is lost.He called for people to adjust their way of thinking , to grasp the thing itself on the whole, to regain the absolute spirit and universal values of respect .McLuhan's thought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for rectifying the living plight of modern people.【期刊名称】《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00)005【总页数】3页(P88-90)【关键词】麦克卢汉;语言观;时间观;线性发展观【作者】张亚东【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505一、人类语言观对时间观的制约我们的时间观是社会政治经济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心理及其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
让我们来看看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吧
(封面图:博你也可以再选个你认为合适的:))回顾2019,来看看这一年都有哪些精彩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吧本期的推送内容,将展示调研筛选的2019年心理学领域研究进展。
话不多说,让我们来一睹为快吧。
1.为了更好地工作:工作恢复的内涵及实现机制[1]如何持续有效地应对工作呢?唐汉瑛等人从恢复的视角给出了他们的解读。
这里提到的恢复的本质是:“个体在工作中被激活的身心系统重回并稳定在工作要求出现前的水平”。
笔者将恢复简单理解为从筋疲力尽到元气满满的过程。
在其给出的工作恢复实现过程和机制中,“资源”这一概念被引入。
个体在应对工作要求的过程中,将消耗大量自我调节资源,所以就需要及时修复和补充资源以缓解和消除可能出现的疲劳、紧张等应激反应。
进一步地,所有于新资源获得有益的活动(休闲、社交、运动等)均有益于恢复的实现。
工作恢复的实现过程和机制在恢复过程中,“预恢复”是指工作要求中断或消失,意味着现有资源的消耗停止,但是资源的修复和重建尚未进行。
“被动恢复”侧重已消耗资源的修复,以休息(包括睡眠)、放松为主,更多依靠的是人体机能系统的自然修复机制;而主动恢复更侧重资源的重建,以从事休闲、兴趣爱好类活动为主,更多依靠的是这些活动过程中的新资源(积极情绪、成就感等)获得机制。
2.女性面孔吸引力的加工及其对男性诚实道德行为的影响:一项ERP 研究[2]通过让试验志愿者在不同颜值的女性记录员面前进行测试,发现:相对于低吸引力(颜值较低)的记录员情景,高面孔吸引力(颜值较高)的记录员情境中被试者通过真实报告自己的预测结果,而表现出更多诚实的道德决策。
即在长得更好的记录员面前,被试者更愿意说实话。
相关研究:高吸引力的外貌特征能够培育个体的精神发展从而影响其内在品质与行为[3-4]。
一个可能的猜想是个体面孔吸引力会通过情绪的启动影响他人的道德行为。
因为,面孔吸引力通常被认为是与情绪高相关的刺激,如高吸引力的面孔能够激发个体产生愉悦的情绪感受[5]。
读书心得——从身份认同角度浅析《百年孤独》docx
读书心得——从身份认同角度浅析《百年孤独》一、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指物质、实体在存在上的同一性质或状态。
有两层解读:一是“身份”,指确定自身在群体中地位的标识或依据,包括性别、出身、种族等;二是“认同”,指从历史文化角度追问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该概念首先由弗洛伊德提出,指个体在心理与情感上向群体聚合的过程。
Tajfel将之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国内研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身份认同包含归属认同、归属评价、归属情感三个维度。
本文认为身份认同指个人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对归属特定群体的感悟、对归属群体文明文化的认知与积极评价,以及对该群体责任与使命的承担。
二、拉丁美洲身份认同与《百年孤独》《百年孤独》围绕马孔多变迁和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命运浮沉,讲述了小镇历经初建、宗教殖民、独裁统治、帝国主义,最终诞下“猪尾巴”,被飓风抹去的故事,并映射整个拉美大陆光怪陆离的历史与衰颓枯朽的现实。
拉丁美洲历经殖民与信仰篡改、资本主义现代化愿景难产、“新经济模式”乌托邦破灭,缺乏立足自身的发展模式、缺乏合作与整体意识,遭遇随全球化和帝国主义而来的文化渗透和精神控制,在“权利/话语”较量中处于弱势地位。
在愚昧与文明、原始与先进、传统与现代的碾压下,拉美民族文化传统、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面临变动、迷失和解构,不清楚“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半个世纪以来,关于作品的艺术特征、孤独与死亡主题、悲剧意蕴和人物形象分析,已有详实的研究。
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再次考量这部经典,解读用密码写就的现实具有意义。
于作品而言,对民族身份认同的追寻仍然是文学尤其是民族文学的创作使命。
于拉美而言,其身份认同是文明相遇的产物,应当基于本土,关注本土自然风貌、文化传统、心理结构、历史命运与出路。
三、《百年孤独》身份认同意识的体现(一)创作内容——归属认知归属是身份认同的本质。
身份认同首先是主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对归属群体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