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PPT课件
源自30-40年代抗日歌咏活动
历史线索。 “九一八”事变后,影响中国最大的历史
事件就是抗日,在音乐方面,是围绕抗 日宣传的歌咏活动。 影响深远。 多种风格、形式的杰作迭出。
二、不同政权区域的音乐文化
这是民国时期音乐文化发展的又一特点。 国统区的音乐文化。 共产党政权领导的区域音乐文化。
独唱歌曲
独唱歌曲是代表近代歌曲创作艺术水平 的主要部类
代表人物:萧友梅、赵元任、黄自
萧友梅
萧友梅简介:
(1884—1940)1901年去日本学习教育及钢琴,并加入“同盟
会”。1912年赴德学习音乐,并以《中国古代乐器孝》一文获得
博士学位。是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先驱和杰出的音乐教育家
。《问》、《南飞之雁语》、《“五四”纪念爱国歌》是他的代表
作品特点:
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代表作品:
《叫我如何不想他》、《卖布谣》、《也是微云》
黄自
黄自简介: 黄自(1904-1938)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
人,字今吾。黄自是我国著名的近现代作曲家 、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他在中国音乐发 展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专业音乐教 育及音乐创作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影响。他母 亲在黄自幼年时的经常教他唱山歌、背唐诗宋 词。 代表作品: 《旗正飘飘》、《抗敌歌》
三、社会音乐结构的变化
新音乐勃兴,传统音乐地位下降。 从历史看,这是中国音乐发展的又一次
转折。 这一转折的原因?
传统音乐
近代传统音乐职业化。大量发源于农村的传统 音乐流入城市,并且在城市立足、发展;各种 民间职业、半职业团体的增多、扩大、表演艺 术水平的提高;已有传统音乐的成熟和传统音 乐的新发展;适应传统艺术的市镇接受者—— 市民的需要改革艺术。传统音乐朝着艺术化, 特别是娱乐性、趣味性、通俗性等方面发展; 吸收新文化成分;传统音乐在职业化的过程中 ,为了经济利益与适应市民之需,也受到不少 坏的影响。如广东音乐的一度爵士化。
历史线索。 “九一八”事变后,影响中国最大的历史
事件就是抗日,在音乐方面,是围绕抗 日宣传的歌咏活动。 影响深远。 多种风格、形式的杰作迭出。
二、不同政权区域的音乐文化
这是民国时期音乐文化发展的又一特点。 国统区的音乐文化。 共产党政权领导的区域音乐文化。
独唱歌曲
独唱歌曲是代表近代歌曲创作艺术水平 的主要部类
代表人物:萧友梅、赵元任、黄自
萧友梅
萧友梅简介:
(1884—1940)1901年去日本学习教育及钢琴,并加入“同盟
会”。1912年赴德学习音乐,并以《中国古代乐器孝》一文获得
博士学位。是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先驱和杰出的音乐教育家
。《问》、《南飞之雁语》、《“五四”纪念爱国歌》是他的代表
作品特点:
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代表作品:
《叫我如何不想他》、《卖布谣》、《也是微云》
黄自
黄自简介: 黄自(1904-1938)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
人,字今吾。黄自是我国著名的近现代作曲家 、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他在中国音乐发 展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专业音乐教 育及音乐创作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影响。他母 亲在黄自幼年时的经常教他唱山歌、背唐诗宋 词。 代表作品: 《旗正飘飘》、《抗敌歌》
三、社会音乐结构的变化
新音乐勃兴,传统音乐地位下降。 从历史看,这是中国音乐发展的又一次
转折。 这一转折的原因?
传统音乐
近代传统音乐职业化。大量发源于农村的传统 音乐流入城市,并且在城市立足、发展;各种 民间职业、半职业团体的增多、扩大、表演艺 术水平的提高;已有传统音乐的成熟和传统音 乐的新发展;适应传统艺术的市镇接受者—— 市民的需要改革艺术。传统音乐朝着艺术化, 特别是娱乐性、趣味性、通俗性等方面发展; 吸收新文化成分;传统音乐在职业化的过程中 ,为了经济利益与适应市民之需,也受到不少 坏的影响。如广东音乐的一度爵士化。
中国音乐史优秀课件
返回目录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 古乐舞:
1、《云门》 2、《咸池》 3、《韶》 4、《大夏》 5、《大濩》
第四节 远古及夏商的乐器
一 乐器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乐器是音乐表现的手段和工具,是音乐 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时代 属性,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 吹奏乐器 1、骨哨
2、骨笛 3、埙 4、籥与龢
返回目录
第二节 西周的礼乐制度与音乐教育
一 统治手段:礼 乐 刑 政 二 礼乐制度
统治者为了推行“礼治”,制定了一整套严 格而完整的君臣、父子、兄弟、尊卑、贵贱 有别的等级制度,再依照等级地位的不同, 制定十分繁琐的礼仪和与之相配的音乐,这 就是礼乐制度。
二 礼乐制度
1、与典礼相配的礼乐 祀天神: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 祭地示: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 两君相见:用大雅《文王》 诸侯招待他国使臣:用小雅《鹿鸣》、 《四牡》、 《皇皇者华》
六国,结束了几百年来的割据局面,建立 起统一的封建帝国。
二 楚汉战争:公元前206年,秦二世被
农民起义推翻后,经过五年的刘、项之争, 最后由刘邦统一了全国。
三 东汉建立: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政
权,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第二节 乐府
一 乐府
1、机构 2、诗歌 3、体裁
二 李延年:根据少数民族《摩诃兜
二 礼乐制度
2、歌舞队的编制
天子用六十四人,列成八行,称“八佾”; 诸侯用三十六人,列成六行,称“六佾”; 大夫用十六人,列成四行,称“四佾”; 士用四人,列成二行,称“二佾”。 注:佾(yi)指行列
二 礼乐制度
3 、乐队的编制
王:乐队可排列在东南西北四面; 诸侯:可用三面之乐; 卿和大夫:乐队可排成两面; 士的乐队:只能排成一面。 所有这些关于礼乐的规定,是为了加强人们的 等级观念,最后达到巩固其统治的政治目的。
中国音乐史讲义
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
解放区音乐
在解放区,音乐成为宣传革命思 想、鼓舞士气的重要手段。这个 时期的音乐作品大多具有浓郁的 民间风格,歌词内容表达了对自
由和解放的渴望。
新中国成立后的音乐
概述
民族音乐的复兴
新中国成立后,音乐开始进入一个新 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大 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
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
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在借鉴西方音乐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自己 的音乐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
音乐作品的创作与改编
中国作曲家将西方音乐技巧与本土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出许多具 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
中国音乐的国际影响与传播
国际音乐节的参与
01
中国音乐家和乐团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音乐节,展示中国音乐
03
民族音乐的创新
在接受西方音乐影响的同时,许多中国音乐家也在努力创新,尝试将中
国传统音乐的元素与西方音乐相结合,创造出新的音乐形式。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音乐
概述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音 乐成为宣传和鼓动民众的重要工 具。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大多具 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期最重要的音 乐形式之一,它们大多以民间曲 调为基础,歌词内容直接表达对
中国音乐史的发展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 繁荣,音乐方面则出现了琴、瑟、鼓 等多种乐器,音乐理论也取得了巨大 发展。
汉唐时期
汉唐时期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高峰,如汉 代的“相和歌”和唐代的“燕乐”,这 些音乐形式在当时极为盛行,对后世音 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音乐的特点与影响
流行音乐的兴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流行音乐在 中国开始兴起。港台流行音乐率先 进入内地市场,并逐渐形成了自己 的风格和特色。
解放区音乐
在解放区,音乐成为宣传革命思 想、鼓舞士气的重要手段。这个 时期的音乐作品大多具有浓郁的 民间风格,歌词内容表达了对自
由和解放的渴望。
新中国成立后的音乐
概述
民族音乐的复兴
新中国成立后,音乐开始进入一个新 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大 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
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
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在借鉴西方音乐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自己 的音乐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
音乐作品的创作与改编
中国作曲家将西方音乐技巧与本土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出许多具 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
中国音乐的国际影响与传播
国际音乐节的参与
01
中国音乐家和乐团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音乐节,展示中国音乐
03
民族音乐的创新
在接受西方音乐影响的同时,许多中国音乐家也在努力创新,尝试将中
国传统音乐的元素与西方音乐相结合,创造出新的音乐形式。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音乐
概述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音 乐成为宣传和鼓动民众的重要工 具。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大多具 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期最重要的音 乐形式之一,它们大多以民间曲 调为基础,歌词内容直接表达对
中国音乐史的发展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 繁荣,音乐方面则出现了琴、瑟、鼓 等多种乐器,音乐理论也取得了巨大 发展。
汉唐时期
汉唐时期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高峰,如汉 代的“相和歌”和唐代的“燕乐”,这 些音乐形式在当时极为盛行,对后世音 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音乐的特点与影响
流行音乐的兴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流行音乐在 中国开始兴起。港台流行音乐率先 进入内地市场,并逐渐形成了自己 的风格和特色。
中国音乐史课件
秦汉音乐
总结词
统一与融合
详细描述
秦汉时期是中国音乐的统一与融合阶段,这一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音乐也呈现 出融合的趋势,民间音乐和外来音乐对宫廷音乐产生了影响,乐器种类增多,音 乐理论也有所发展。
唐宋音乐
总结词
繁荣与创新
详细描述
唐宋时期是中国音乐的繁荣与创新阶段,唐宋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 就。这一时期的音乐形式多样,包括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等,同时音乐理论也有了进一步 的发展。
中国传统的乐器如二胡、琵琶、笛子等,以及其演奏技术,被世界 各地的音乐爱好者所接受和学习。
音乐理论的贡献
中国传统的音乐理论,如五声音阶、十二平均律等,对世界音乐理 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与交流
01
02
03
国际音乐节的参与
中国音乐家和乐团多次参 加国际音乐节,展示了中 国音乐的魅力。
中国音乐史课件
目录
• 中国音乐史简介 • 古代音乐 • 近代音乐 • 现代音乐 • 中国音乐的影响与传播 • 中国音乐的未来发展
01
中国音乐史简介
中国音乐的起源
远古时期
中国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 时期,如石器时代的骨笛等乐器 ,表明了中国音乐的古老历史。
夏商周时期
随着夏、商、周三代的兴起,音 乐逐渐发展,出现了编钟、编磬 等大型乐器,以及各种祭祀和宫 廷音乐。
代表人物
邓丽君、周杰伦、王菲等。
特点
流行音乐通常具有明快的节奏、简单的旋律和易于传唱的歌词,能够迅速抓住听众的耳朵 ,引起共鸣。
民族音乐
01 02
民族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融合了中华各民族 的音乐元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音乐 也在不断创新,融入新的元素。
中国音乐史 第二章 西周春秋战国的音乐PPT课件
❖雅
周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分为大雅、小雅两种。大雅是大典的乐歌, 主要用于天子祭祖、大射、视学、两君相见等重要典礼中。小雅较接近 民歌,有些是根据民歌加工、改编而成,主要用于诸侯大射典礼及士大 夫的乡饮酒礼等仪礼中。
5
❖颂
周代宫廷音乐的一种,重大典礼活动中使用的乐歌,所用的场 合近似大雅,音乐速度缓慢、有的只唱不舞,有的则是纯器乐曲。
渐 渐转化为乐器称为“舂牍”。
❖ “优孟衣冠”
优孟是春秋时楚国的宫廷艺人,擅长滑稽讽谏。比喻假扮古 人或模仿他人。 当时在宫廷中就流传下来一种调笑表演,借以 讽谏国君,被认为是戏剧表演艺术的胚芽。
11
♪ 乐器和乐器分类法
❖ 八音
周代关于乐器分类的名称。根据乐器制作 材料的不同,将当时的乐器分为金、石、土、革、 丝、木、匏、竹八类。
Chapter Ⅱ
西周、春秋战国的音乐
概述 礼乐制度与音乐机构及教育 宫廷音乐的发展 民间音乐的发展与《诗经》《楚辞》 曲艺、戏曲艺术发展的萌芽 乐器和乐器分类法 音乐家 乐律学理论和诸家音乐思想
1
♪概 述
• 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灭商建周,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 公元前770年西周灭亡,平王继位,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先后
在我国周代正式确立的古代生律的方法,是我国最早 的生律法。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 (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
《 国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关 寤寐求之。 风
·
雎 求之不得, 》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周 南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 雅颂之音。” ——《史记•孔子世家》
周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分为大雅、小雅两种。大雅是大典的乐歌, 主要用于天子祭祖、大射、视学、两君相见等重要典礼中。小雅较接近 民歌,有些是根据民歌加工、改编而成,主要用于诸侯大射典礼及士大 夫的乡饮酒礼等仪礼中。
5
❖颂
周代宫廷音乐的一种,重大典礼活动中使用的乐歌,所用的场 合近似大雅,音乐速度缓慢、有的只唱不舞,有的则是纯器乐曲。
渐 渐转化为乐器称为“舂牍”。
❖ “优孟衣冠”
优孟是春秋时楚国的宫廷艺人,擅长滑稽讽谏。比喻假扮古 人或模仿他人。 当时在宫廷中就流传下来一种调笑表演,借以 讽谏国君,被认为是戏剧表演艺术的胚芽。
11
♪ 乐器和乐器分类法
❖ 八音
周代关于乐器分类的名称。根据乐器制作 材料的不同,将当时的乐器分为金、石、土、革、 丝、木、匏、竹八类。
Chapter Ⅱ
西周、春秋战国的音乐
概述 礼乐制度与音乐机构及教育 宫廷音乐的发展 民间音乐的发展与《诗经》《楚辞》 曲艺、戏曲艺术发展的萌芽 乐器和乐器分类法 音乐家 乐律学理论和诸家音乐思想
1
♪概 述
• 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灭商建周,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 公元前770年西周灭亡,平王继位,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先后
在我国周代正式确立的古代生律的方法,是我国最早 的生律法。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 (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
《 国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关 寤寐求之。 风
·
雎 求之不得, 》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周 南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 雅颂之音。” ——《史记•孔子世家》
中国音乐史(先秦)
三分损益法的意义:
‚三分损益法‛理论是世界上最 早制定的‚十二律‛的理论,比古希腊 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律制‛ 要早一个世纪左右。
3、十二律
十二律是古代定音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 成不完全相同的十二个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 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
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麋如此众多的有关音乐起源的观点学说到底哪一种才是真正促成音乐产生的原因呢现代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音乐的起源是复杂的不能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因此主张采取多元理论多学科介入来探究音乐的起源如此才能真正解释音乐起源的奥秘
教 师 苏 婷
作中 欣国 赏音 乐 史 与 名
为什么要学习音乐史?
1、劳动起源说:将音乐的起源归结为在原始社会的集体劳动 中,为求得统一及效率所产生的节奏。
(1)劳动的进行、语言的出现和人类大脑的发达,奠定了音乐发展的基础 和条件,同时也赋予了音乐的表现内容; (2)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工具所发出的的音响可能是最原始的音乐,原 始的劳动工具也很可能是最初的乐器; (3)结合劳动的呼声、劳动工具所发出的音响,再加上劳动动作就构成了 原始歌舞的雏形; (4)原始艺术的特点:音乐、舞蹈、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中
——《周礼· 春官宗伯》
黄帝以云为祀。 ——《左传· 昭公十七年》 传说中黄帝氏族以云为图腾,是原始社会中最早出现的宗教信 仰。
2、我国原始乐舞的形成
我国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村马家窑墓葬中出土一件内壁 绘有舞蹈图案的彩陶盆,是出土文物中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 一幅乐舞图。据碳十四测定,已有五千至五千八百年的历史,是 新石器中后期的作品。属于我国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时期。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课件-第二十九讲
民族器乐
总结词
民族器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乐器种类繁多,各具特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详细描述
民族器乐的音乐风格独特,既有独奏、合奏,也有伴奏。常见的民族乐器有二 胡、琵琶、笛子、古筝等。民族器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唱音乐
总结词
说唱音乐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表演艺术形 式,以口头叙述和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 。
吕思清
中国著名小提琴家,他的作品《梁祝》等在小提琴演奏方面具有很高的 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对后世小提琴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4
中国音乐在国际上的影响
对亚洲音乐的影响
传播交流
中国音乐在历史上对亚洲邻国如 日本、韩国、越南等国的音乐发 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贸易、 文化交流等方式传播了中国音乐。
详细描述
民歌的内容广泛,包括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等。其音乐语言简练,表 现力强,形式多样,有独唱、对唱、合唱等。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民歌风格迥异, 反映了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历史、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
戏曲
总结词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集音乐、舞蹈、表演、说唱于 一体。
详细描述
戏曲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唱、念、做、打等。其音乐 特点鲜明,包括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种结构形式。戏曲的剧目 繁多,其中京剧、昆曲等具有代表性。戏曲在中国文化中占 有重要地位,是中国艺术的瑰宝之一。
总结词
近代音乐家在吸收传统音乐元素的基础上,不断 创新和发展,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音乐 作品。
刘天华
中国现代民族器乐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光明行 》等在民族器乐创作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 历史地位,对后世民族器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音乐学_课件_02 《中国音乐史》教学课件2 精品
• 思考与讨论: • 何谓“礼”? 你怎样理解“等级制度”?
周代的音乐文化 一、宫廷音乐文化
• 礼乐制规定的音乐制度: • 1) 各个等级所使用的音乐 ,在规模和排 列上有严格的区别和划分。 • • 2) 在各种典礼仪式上 , 典礼的每一步骤 的进行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谮越。
2、周代的宫廷音乐教育
4、商代音乐的规模及其性质 • 1)巫乐: (民间音乐) • 《礼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
神。”还尚鬼。因此,商王朝的巫风炽烈。 巫觋(xí )地位相当高;同时巫又有很高 的文化水平,能歌善舞,是职业的音乐舞 蹈家。祭祀活动的频繁及娱神歌舞的重要, 使得商代形成“巫乐”的特色。 • • 巫乐的特征?
3、雅乐
• 一般泛指宫廷的祭祀活动和朝会仪礼中所用 的音乐。起源于周代的礼乐制度。后世的雅乐 也包含模仿周代的雅乐风格且应用于郊社、宗 庙之乐。 • 周代的礼乐制度对上述不同场合中的仪式 和曲目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相传为黄帝至周 武王各代所制的“六乐”,用于天子和少数王 侯亲自主持的祭祀大典和重要的宴享活动,后 世的儒家把它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
以求甘雨也。” • ——《说文解字》 • 2)桑林舞、伐舞、高跷舞、多老舞、众 舞 •等
甲 骨 文 中 的 求 雨 之 舞
2、商代的乐器—(1)埙 陶埙 (河南郑州二里岗遗址)
2、商代的乐器—(1)埙 骨埙
河南安阳(1976年)
妇好墓 石磬 及其铭文
(1950年)
(河 )南 永安 余阳 编 磬编 磬 ( 年 (磬 ) 夭) 余永 磬启 磬 2 3 1935 ) 1
第二节周代的音乐文化 教学提纲
概述 周代的音乐文化 一、周代宫廷音乐文化 1、礼乐制度 2、音乐教育 3、雅乐 (1)六代乐舞 (2)其他乐舞 (3)雅乐的艺术特点及其沿袭
中国音乐发展简史--ppt课件
宴享、郊祀、朝贺等场合演奏。 • 兴旺发达:西汉武帝时期。 • “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
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 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
PPT课件
20
乐府的兴旺发达是在西汉武帝时期。此时的乐府较多地 担负了搜集民间歌谣的职司,汉武帝时的乐府曾“采诗 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 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 之调,作十九章之歌”。它不仅将广搜民间歌谣的采诗 之风加以发展,并由此而呈现出更加兴旺发达的趋势。 西汉乐府规模达到过1000余人。其中各类乐人分工精细, 除演奏员外,还包括了乐器制造的工匠
《霓展史
• 一: 远古、夏、商时期 • 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 三: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四:隋、唐、五代时期 • 五: 宋元时期 • 六: 明清时期
PPT课件
37
五: 宋元时期
• 宋、金、元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市民音乐的勃兴为 重要标志,较隋唐音乐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编钟
PPT课件
18
中国音乐发展史
• 一: 远古、夏、商时期 • 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 三: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四:隋、唐、五代时期 • 五: 宋元时期 • 六: 明清时期
PPT课件
19
三、秦汉、魏晋南北朝(交流和融合期)
• 出现:秦朝 • 职责:搜集、整理改变民间音乐,也集中了大量乐工在
PPT课件
32
音乐机构
政府:
大乐署一一兼管艺乐,燕乐,还主管对音乐艺人的训练和考核。 鼓吹署一一管理仪仗中间的鼓吹音乐和一部分宫庭礼仪活动。
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 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
PPT课件
20
乐府的兴旺发达是在西汉武帝时期。此时的乐府较多地 担负了搜集民间歌谣的职司,汉武帝时的乐府曾“采诗 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 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 之调,作十九章之歌”。它不仅将广搜民间歌谣的采诗 之风加以发展,并由此而呈现出更加兴旺发达的趋势。 西汉乐府规模达到过1000余人。其中各类乐人分工精细, 除演奏员外,还包括了乐器制造的工匠
《霓展史
• 一: 远古、夏、商时期 • 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 三: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四:隋、唐、五代时期 • 五: 宋元时期 • 六: 明清时期
PPT课件
37
五: 宋元时期
• 宋、金、元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市民音乐的勃兴为 重要标志,较隋唐音乐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编钟
PPT课件
18
中国音乐发展史
• 一: 远古、夏、商时期 • 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 三: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四:隋、唐、五代时期 • 五: 宋元时期 • 六: 明清时期
PPT课件
19
三、秦汉、魏晋南北朝(交流和融合期)
• 出现:秦朝 • 职责:搜集、整理改变民间音乐,也集中了大量乐工在
PPT课件
32
音乐机构
政府:
大乐署一一兼管艺乐,燕乐,还主管对音乐艺人的训练和考核。 鼓吹署一一管理仪仗中间的鼓吹音乐和一部分宫庭礼仪活动。
中国音乐史课件
❖ ② 我国的音乐家学习和运用了西洋音乐理论和技术,在 发掘整理我国丰富民间音乐宝藏等方面作出了许多有益的 工作,许多反帝、反封建为内容的的优秀作品在这种背景 下创作出来,从客观上为新民主主义音乐文化的创造和发 展准备了条件。
2 “学堂乐歌”的兴起 背景 19世纪末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瓜
分日益加剧。中日“甲午战争”惨痛失败和帝 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危机,促使了我国知识 分子觉醒。他们提出了“抵御外侮”、“进行 改革”、“救亡图存”、“力图自强”等口号。 “戊戍变法”失败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 派文人极力鼓吹音乐对鼓舞士气以及进行启蒙 教育的重大作用,并积极提倡设立唱歌课,发 展学校音乐教育。
❖ 比较重要的音乐社团 ❖ “北大音乐研究会”(北京) ❖ “中华美育会”、(上海) ❖ “北京爱美乐社”(北京) ❖ “国乐改进社”(北京) ❖ “大同乐会”(上海)等。 ❖ 特别是上海的“大同乐会”,从1920年发起组建到40年代,
是这些音乐社团中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一个民族音乐社 团。“大同乐会”团结和组织了一大批民族音乐家,在挖 掘、整理和推广我国的传统音乐以及在民族乐器的改革方 面也做过许多有益的尝试。 ❖ 音乐社团性质: ❖ 业余性质,但其宗旨基本接受了蔡元培提出的有关“美育” 的主张,在当时对反对封建文化和旧思想的束缚,对推动 新音乐的传播和促成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 作用。
第三节 学堂乐歌的作者———沈心工、李叔同
在“学堂乐歌”的发展过程中,最有贡献和影响的 是沈心工、李淑同等音乐家。此外,象曾志忞、李华萱 等也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启蒙音乐家。
1 沈心工人物简介 沈心工学堂乐歌作品的内容可分三类: 儿童歌曲:《兵操》、《竹马》等; 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作品:《何 日醒》、《革命军》、《美哉中华》等; 自己的作:《革命必先革人心》、《军人的枪弹》、 《采莲曲》、《黄河》等。 其中的《黄河》,以中华民族形象的象征——“黄河”为 题材,进行曲的曲调雄壮、豪迈,给人以战胜敌人之后 凯旋而归之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2 “学堂乐歌”的兴起 背景 19世纪末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瓜
分日益加剧。中日“甲午战争”惨痛失败和帝 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危机,促使了我国知识 分子觉醒。他们提出了“抵御外侮”、“进行 改革”、“救亡图存”、“力图自强”等口号。 “戊戍变法”失败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 派文人极力鼓吹音乐对鼓舞士气以及进行启蒙 教育的重大作用,并积极提倡设立唱歌课,发 展学校音乐教育。
❖ 比较重要的音乐社团 ❖ “北大音乐研究会”(北京) ❖ “中华美育会”、(上海) ❖ “北京爱美乐社”(北京) ❖ “国乐改进社”(北京) ❖ “大同乐会”(上海)等。 ❖ 特别是上海的“大同乐会”,从1920年发起组建到40年代,
是这些音乐社团中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一个民族音乐社 团。“大同乐会”团结和组织了一大批民族音乐家,在挖 掘、整理和推广我国的传统音乐以及在民族乐器的改革方 面也做过许多有益的尝试。 ❖ 音乐社团性质: ❖ 业余性质,但其宗旨基本接受了蔡元培提出的有关“美育” 的主张,在当时对反对封建文化和旧思想的束缚,对推动 新音乐的传播和促成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 作用。
第三节 学堂乐歌的作者———沈心工、李叔同
在“学堂乐歌”的发展过程中,最有贡献和影响的 是沈心工、李淑同等音乐家。此外,象曾志忞、李华萱 等也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启蒙音乐家。
1 沈心工人物简介 沈心工学堂乐歌作品的内容可分三类: 儿童歌曲:《兵操》、《竹马》等; 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作品:《何 日醒》、《革命军》、《美哉中华》等; 自己的作:《革命必先革人心》、《军人的枪弹》、 《采莲曲》、《黄河》等。 其中的《黄河》,以中华民族形象的象征——“黄河”为 题材,进行曲的曲调雄壮、豪迈,给人以战胜敌人之后 凯旋而归之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中国古代音乐史PPT教学课件
2020/10/16
16
七十二、教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 宋代的“杂剧”和“南戏”的区别和特点 七十三、满村听说“蔡中郎” 宋代说唱音乐的发展过程和内容特点 七十四、每欲望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 唐代琴曲有着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020/10/16
6
中篇 中古音乐
三十二、“秦声”与“楚歌” 这两种音乐的区别和特点 三十三、先秦钟琴文化的“断层”与“转
型” 洛庄汉墓出土的编钟对当时社会的启示和对
之后中国音乐的影响 三十四、一条横贯亚洲的“音乐之路” 丝绸之路带来的巨大影响
2020/10/16
7
三十五、采歌谣,被声乐 汉代乐府的重要内容组成 三十六、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 李延年对当时音乐做出的贡献 三十七、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乐府歌曲的种类以及对后来音乐的发展产生
的影响 三十八、纷披灿烂,戈矛纵横 琴曲《广陵散》的特点 三十九、感乱商离,追怀悲愤
2020/10/16
8
四十、魏晋时期的文人音乐家 古代音乐文人家共有的特点 四十一、论乐者七十八家 从京房六十律到何成天心律的发展过程 四十二、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曲谱 《幽兰》每一段的主题 四十三、风靡南北的西域音乐 西域音乐的特点和产生的影响。 四十四、南北朝时期的西域音乐家 西域音乐家做出巨大贡献
我国最早出土的乐器的种类
五、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我国最早的音乐家2、著名音乐家的地位和在历史上的影响
六、音乐文化的阶级烙印
夏代音乐的由来
七、甲骨文字
商朝的乐舞种类
2020/10/16
2
八、以钜为美,以众为观 商朝乐器种类 九、恒舞于宫,酣歌于室 商代的“巫乐”和“淫乐”的特点和区别 十、喤喤厥声,肃雍和鸣 1、 西周雅乐登峰造极的原因和过程2、西周雅
中国音乐史 ppt课件
二 吹奏乐器 1、骨哨
2、骨笛 3、埙 4、籥与龢
返回目录
三 打击乐器
1、鼓 2、磬 3、钟
中国音乐史
第一节 历史概述
一 武王伐纣 二 西周灭亡 三 概况:
由于政治、经济出现新的不平衡,各诸侯 国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音乐在更加广阔的 范围内扩散和传播,造成了各诸侯国的音 乐文化趋向繁荣的局面,为我国古代音乐 多元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 之一,我国的音乐可考历史可上溯至新 石器时代.
二 音乐的起源
1、作为精神力量的需要而产生(巫术起源说) 2、为表达感情和娱乐而产生 3、模仿大自然与鸟类的鸣声(模仿自然说) 4、在集体的生产劳动中产生(劳动起源说)
三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考察音乐起源:
音乐的起源是复杂的,可谓众说纷纭,但用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音乐的起源,则应 相信它与人类劳动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
中国音乐史
一 原始音乐的形式:原始音乐的形式
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乐舞,主 要是歌舞或乐舞的形式。
二 古歌
1、反映狩猎生活 2、反映农牧生活 3、反映古代祭祀 4、反映爱情生活
三 古乐舞:
1、《云门》 2、《咸池》 3、《韶》 4、《大夏》 5、《大濩》
中国音乐史
一 乐器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乐器是音乐表现的手段和工具,是音乐 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时代 属性,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 楚汉战争:公元前206年,秦二世被
农民起义推翻后,经过五年的刘、项之争, 最后由刘邦统一了全国。
三 东汉建立: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政
权,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中国音乐史
一 乐府
1、机构 2、诗歌 3、体裁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第七章 宋元音乐ppt课件
9
《事林广记》中的唱赚图
10
诸宫调
• 北宋时期的汴京勾栏艺人孔三传首创,表
演时有说有唱。
• 主要伴奏乐器为笛、鼓、拍板,有时也用
“水盏”或“弦索”。
• 音乐特点在于宫调的多样性,即由不同宫
调的许多曲牌连接起来演唱。这种多调性 说唱音乐,以体制宏大、曲调丰富著称。
11
货郎儿
• 起源于民间小商贩沿街挑担的叫卖声调。《武林
家,后世誉之为“音节文采,并冠一时”。 现存诗180余首,词80多篇。
• 《白石道人歌曲》是他遗留至今的唯一的
一部歌曲集。
4
5
琴乐
• 宋代是我国古琴艺术的重要发展时期,无
论在琴曲创作、琴学流派、弹琴技法和斲 琴技术方面都有很大突破,古琴流派林立。
• 南宋时期,浙派的琴曲艺术对后世有着深
远影响。
• 郭沔的琴曲《潇湘水云》影响较大。
24
蔡元定“十八律”
• 南宋律学家蔡元定创立的一种律制,记载
于《律吕新书》一书中。
• “十八律”就是在三分损益法推算出的十
二律的基础上,继续推算出六律作为变律 而构成的律制。这六个变律分别是:变黄 钟、变林钟、变太簇、变南吕、变姑洗、 变应钟。
25
音乐理论著作
• 《陈旸乐书》:宋代一部规模巨大的音乐理论著
• 徐渭《南词叙录》云:“其曲,则宋人词
而益以里巷歌谣,不叶宫调,故士大夫罕 有留意者。”其音乐是一种民间俗曲。
20
宋南戏
• 宋代南戏的作品,只有《赵贞女蔡二郎》、
《王魁负桂英》、《王焕》、《乐昌分 镜》、《陈巡检梅岭失妻》五种。前一种 已只字无存,后四种尚有残文。
21
元南戏
• 元代南戏的重要作品有《荆钗记》、《白
《事林广记》中的唱赚图
10
诸宫调
• 北宋时期的汴京勾栏艺人孔三传首创,表
演时有说有唱。
• 主要伴奏乐器为笛、鼓、拍板,有时也用
“水盏”或“弦索”。
• 音乐特点在于宫调的多样性,即由不同宫
调的许多曲牌连接起来演唱。这种多调性 说唱音乐,以体制宏大、曲调丰富著称。
11
货郎儿
• 起源于民间小商贩沿街挑担的叫卖声调。《武林
家,后世誉之为“音节文采,并冠一时”。 现存诗180余首,词80多篇。
• 《白石道人歌曲》是他遗留至今的唯一的
一部歌曲集。
4
5
琴乐
• 宋代是我国古琴艺术的重要发展时期,无
论在琴曲创作、琴学流派、弹琴技法和斲 琴技术方面都有很大突破,古琴流派林立。
• 南宋时期,浙派的琴曲艺术对后世有着深
远影响。
• 郭沔的琴曲《潇湘水云》影响较大。
24
蔡元定“十八律”
• 南宋律学家蔡元定创立的一种律制,记载
于《律吕新书》一书中。
• “十八律”就是在三分损益法推算出的十
二律的基础上,继续推算出六律作为变律 而构成的律制。这六个变律分别是:变黄 钟、变林钟、变太簇、变南吕、变姑洗、 变应钟。
25
音乐理论著作
• 《陈旸乐书》:宋代一部规模巨大的音乐理论著
• 徐渭《南词叙录》云:“其曲,则宋人词
而益以里巷歌谣,不叶宫调,故士大夫罕 有留意者。”其音乐是一种民间俗曲。
20
宋南戏
• 宋代南戏的作品,只有《赵贞女蔡二郎》、
《王魁负桂英》、《王焕》、《乐昌分 镜》、《陈巡检梅岭失妻》五种。前一种 已只字无存,后四种尚有残文。
21
元南戏
• 元代南戏的重要作品有《荆钗记》、《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分损益法意义
❖ “三分损益法”理论是世界上最早制定 的“十二律”的理论,比古希腊哲学家、 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律制”要早一个世 纪左右。
远古和先秦乐舞
1 葛天氏、伊耆氏之乐 《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了葛天氏部落的乐舞: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 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 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帝德》,八曰《总禽兽之 极》”。 《礼记·郊特牲》载:
原始艺术的特点:音乐、舞蹈、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 密不可分,中国古代文献称之为“乐舞”; 2音乐起源的几种说法: ①异性求爱说 ②语言扬抑说 ③摹仿自然说 ④信号说 ⑤巫术起源说
❖ 2先秦乐律学
❖ 关于音阶和十二音这样一套完整的音乐 理论体系, 后世文献一般认为“商以前但 有五音”,至周代始有“七音”。若根据 传说,大概到了周代末年,我国就已经有 了七声音阶和十二律了。
❖ 总之,一部《诗》包含了民间歌曲和奴隶主贵 族的作品,所反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国风” 和“小雅”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后来我国民歌 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 诸侯宴使臣时,可用小雅《鹿鸣》、《四牡》、《皇皇者华》 (《左传·襄公四年》)。关于乐队、舞队的编制,《周 礼·大司乐》中载有:“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 士特县”的规定,可见其等级的森严。
《诗》与《楚声》
1 《诗》 《诗》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选集,编辑时间约在公元前六世
纪左右。在西汉初期被统治者尊为儒家经典之后,才有《诗经》 之称。 据记载,《诗》共收编了诗311篇,其中有6篇“笙诗”有“声” 无“词”,编排是按照乐曲的不同被分为“风”、“雅”、“颂” 三类。 “风”有“十五国风”,共有诗160篇,全部属于地方曲调; “雅”有“大雅”、“小雅”,共有诗105篇,属于朝廷的“正 乐”; “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有诗40篇,属于伴舞的祭歌。
❖ 《诗》中的第二类“雅”是奴隶主贵族文人在 学习了民间歌曲之后所创作的乐章。“大雅” 多为朝会宴飨之作;“小雅”乃为个人抒情之 作。
❖ 《诗》中的第三类“颂”是周代统治者祭祀宗 庙祖先的乐舞,其中舞的部分更多所表现的是 舞容、舞姿、舞的步伐和动作。一般很少为人 所重视。它虽然主要是歌颂统治者的“文德” 和“武功”,强调了祭祀的神圣,但也从另一 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精神风貌。
❖ 《国语•周语》中记载了公元前六世纪时, 周景王(公元前544年——公元前52 2年在位)向伶洲鸠问乐的故事,可以向 我们揭示中国音阶发展的历史线索。
❖ 3 三分损益法
❖ 是齐桓公时的丞相——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地员篇》 中提出的乐律学理论,这是中国最早的律学理论。
❖ “三分损益”的意思是把一个音律管分成三份,“损”是 “减”(即从三份中减少一份),而“益”则是“增” (即再加三分之一),就是说以一根一定长度的发音管为 准,把它减掉三分之一长,就形成了下一个律管,再把这 个新律管加上其自身的三分之一长,便又产生出一个新的 律管来。这样延续的一损一益,便产生出十二律。“三分 损益法”每制出新的律管与原律管的音高都是上方五度, 再下方四度,又上方五度,再下方四度……的关系,但需 要再按音高次序调整排列,才能得出十二律,所以它又叫 “五度相生律”,亦有称之为“五度相生法”。《管 子·地圆篇》中的相生方法是先“益”后“损”。
中国音乐史讲义
❖
1音乐的起源 首先是劳动的进行、语言的出现和人类大脑的发达,
奠定了音乐产生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赋予了音乐的表现 内容。
劳动中有节奏的呼声,这是原始音乐发端的最初萌芽。 音乐与舞蹈还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延伸;
某些劳动工具的发现和部分生活用具对乐器的出现也 给我们的祖先以某些启发,甚至可以说某些劳动工具本身 就是乐器的前身。
❖ 年代:《诗》包括了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五 百多年间(即从周初到春秋中期)的作品。
❖ 地域:主要产生在黄河流域,也远及长江、汉水一带。
❖ 作曲技巧方面:《诗经》中的“十五国风”也显露出很 高的水平。我国著名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曾总结、归纳 出在“国风”和“小雅”中存有十种不同的歌曲形式, 比较重要的有:
“伊耆氏始为蜡,蜡者也,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 也曰: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
❖ 2 “三代乐舞” ❖ 黄帝部落的乐舞叫《云门》,歌颂唐尧的乐舞叫作《咸
池》,歌颂舜的乐舞叫作《箫韶》。
❖ “六代乐舞”: ❖ 云门—————黄帝————祭天神 ❖ 咸池—————尧—————祭地神 ❖ 箫韶—————舜—————祭四望 ❖ 大夏—————禹—————祭山川 ❖ 大濩—————商—————祭先妣 ❖ 大武—————周武王———祭先祖
西周的礼乐制度
❖ 作为音乐制度,包括乐县、舞列、用乐等都有其森严的规定。 在祭祀、宴享、朝贺等场合的礼节仪式中,都规定了与之相 配合的各种音乐。
❖ 如宫廷祀天神“奏黄钟、歌大吕、舞《大夏》”;祭地示 “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举行大飨时“两君相见, 楫让而入门,入门而县兴。楫让而升堂,升堂而乐阕,升歌 清庙,下管象武,夏籥序兴……客出以雍彻振羽”(《礼 记》)。
❖ ① 同一曲调多次反复的歌曲。如《周南•桃夭》
❖ ② 带有副歌形式的歌曲。如《豳风•东山》
❖ ③还有被我们后世称之为“号子”、“夯歌”一类的劳 动歌曲和“山歌”一类的抒情民歌。这些民歌在演唱时 采用了有“歌”有“和”的形式(“歌”即领唱,“和” 即帮腔)。
在曲式方面,“国风”的曲式虽然简单,但 这时已经有了在曲尾加上“乱”的音乐了。 “十五国风”中影响较大的是“郑风”。
“十五国风”在演唱时,大都是无乐器伴奏
的“徒歌”。但也有用“缶”、“埙”、“篪” 等乐器来伴奏的。当这些民歌在后来进入宫廷演 唱时,其伴奏乐器便日益丰富起来。有时用竽、 瑟、悬鼓等乐器组成小型乐队伴奏演唱。用在君 主起居时的,称之为“房中乐”,用编种、编磬 等大型乐器伴奏演唱并用于宫廷宴会的,称之为 “钟鼓之乐”或“燕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