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理论角度看古诗英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第1期总第129期 

外语学刊

FOREIG N LANG UAGE RESE ARCH

2006,N o.1

Serial N o.129

从接受理论角度看古诗英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陶友兰

(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提 要:接受美学认为,作品总是为读者而创作,文学的唯一对象是读者。未被阅读的作品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读者作为作品接受的能动力量,在阅读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图以许渊冲“三美”的标准,通过“三化”策略,来剖析成功的译诗中运用的一些补偿方法,意在说明怎样更好地克服文化差异,最低限度地减少诗歌翻译中的“文化亏损”。

关键词:接受美学;读者;古典诗歌;文化因素;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6)01-0093-05

1 引言

中国是个诗歌的王国,尤其是古典诗歌,或质朴刚健,或清新绮丽,风格各异,出神入化。因此许多英语学者或汉学家都很醉心于汉诗英译这片园地,乐此不疲地把这一文学中的奇葩介绍给英语读者,借以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丰富异域文化。如今,《诗经》、

《楚辞》、

《唐诗三百首》等都有了很好的译本。可是,由于“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钱钟书1996:80)”,“从最初出发以至终竟到达,这是很艰辛的历程。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很贴合原文(同上)”。古典诗歌的翻译更是如此。由于中国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它在思想内容、语言形式、文化底蕴等方面与现代作品不一样,所以说古诗的翻译更具有挑战性,需要跨越时间和空间去沟通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和受众。

质量是翻译的生命。“一首好诗,如果译者没有将其精髓和风貌和盘托出,就会影响该诗在所译语言中的档次,损害诗人在译本读者中的形象。

一位杰出的诗人,很可能会因为译本的质量问题在另一批读者中无端降格”(高嘉正1999:24)。“好译本的作用是消灭自己;……倒是坏翻译会发生一种消灭原作的功效。拙劣晦涩的译文无形中替作者拒绝读者……同时也破坏原作的名誉(钱钟书1996:81—82)”。所以,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互换,同时肩负着对原作者和译文读者负责的使命。尤其是诗歌翻译,译诗者在素养上要具备诗人和译者的双重资格,“译者对于原作,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欣赏;出乎其外,故能理解。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施颖洲1959:207)”。

就诗歌的翻译标准而言,许渊冲提倡的形美、音美和意美,江枫力求的形神皆似,黄杲昕发展的以顿代步,辜正坤创立的多元互补,都各有特色,在传达诗歌的神韵、意境、节奏、韵律等各方面各有所侧重。郭建中教授在陈刚《西湖诗赞》的《序》中说:“译诗之难,尽人皆知,其中译古诗尤难。但是,翻译的目的不同,读者的对象不同,翻译所遵循的标准和运用的方法应有所不同。”本文将根据接受理论中读者中心论的观点,来剖析古诗英译过程中文化差异的处理,以便译语读者能“知之”、“乐之”、

“好之”。

3

9

2 接受理论和诗歌翻译

尽管沃尔特・本雅明说“没有一首诗是为读者而写,没有一幅画是为观众而作,没有一部交响乐是为听众而谱”(1968:15),但是接受美学却认为,“作品总是为读者而创作,文学的唯一对象是读者。未被阅读的作品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1989:385)。伊塞尔指出,读者作为作品接受的能动力量,在阅读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读者包括“现实的读者”和“观念的读者”,“观念的读者”包括“作为意向对象的读者”和“隐在的读者”。“隐在的读者”则表明,作品本身是一个召唤结构,它以其不确定性与意义的空白使不同的读者对其具体化时隐含了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同上)。接受理论强调读者的中心地位,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把人们从“直译”“意译”之争中解脱出来。美国翻译家Nida的结构主义归化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就是“再现最近似而又自然的译文”,其效用和认可度很大程度取决于读者(Nida1982),翻译的宗旨就是以译文读者为本,让译文的读者与原文的读者能获得大致相同的感受。1995年,以色列翻译理论家图里(T oury,G.)在他的专著《描写翻译研究及展望》(Descriptive T 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 ond)里提出,译文的基本功能是给予译语读者提供信息,既要符合译语规范,也要符合译语读者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背景。翻译研究的焦点从原作、译作、源语文化、译语文化、原作者、译者转移到读者身上,为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标准,真正体现了翻译为读者服务的理念。

古典诗词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话语世界,其翻译特别强调文化信息与美感效应的传递。诗歌的翻译与文化密切相连。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陈福康),其语言具有高度凝练、以少胜多的特点,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想象丰富,语言精炼,引经据典,文化色彩很浓。许多诗歌里的比喻词语和象征词语以及专有名词、典故词语都和中国文化血肉相连。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也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文化移植问题。在移植过程中,本着文化交流的目的,以译语读者为中心,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进行诗歌文化意象的转换,以愉悦读者,得到读者的认可。

3 古诗英译中的文化差异

翻译中,由于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以英语中不可能都具有汉语里的对等词汇。尤其是诗歌翻译,要译得像诗,要讲究押韵、格式是否整齐等,并且诗歌中很多民族色彩的内容无法用另一种不同的语言原汁原味地传出,所以诗歌的翻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很多成功的诗歌翻译的例子证明:诗歌不仅能译,而且如果译法运用得好,不仅能传达原诗的韵味,有时甚至“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使中国诗给外国文化增添色彩。”(许渊冲1984:110)

文化交流活动中最棘手的就是深层文化的沟通,而诗歌表现的往往就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审美情趣”这些深层的文化内涵。因此古诗英译最具有挑战性的就是“中西诗人的感兴不同,可以引起中国诗人的诗兴的事物未必都能触发西方诗人的灵感,西方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和思想也往往是读惯中国诗的人所不易领悟”(吕叔湘1980)。金阝是(1998)、张建民(2004)等通过给英、美、澳人士寄发调查表的方式,调查他们对《静夜思》15种英译本的感受。结果发现,“从已有的评论来看,似乎哪种译文都无法令人满意(金阝是1998;马红军2000;赵甄陶1986;张建民2004)”。

古诗英译中文化内涵的适度取舍,是构成译诗的整体风格和意境美不可或缺的要素。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1995年在其The T ranslator’s In2 visibility一书中提出翻译有“归化”和“异化”两种方法(Venuti1995:20)。在翻译古诗时,面对文化差异,若过多归化,则丧失异域色彩;若过多异化,译入语读者理解上会产生困难,很难产生共鸣。所以,在处理文化差异时,要在语言和形式统一的基础上,寻求一个平衡点,以译入语读者为中心,对目的语系统所固有的价值观念、文化取向和审美习俗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作出准确的判断,然后再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最低限度地减少文化差异,让译语读者获得与原诗读者一样的感受。那么,在诗歌翻译中,如何既减少其文化意义和信息的损耗,又符合英美读者的思维习惯,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4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