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考】2019-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第十八单元世界地理第2讲世界主要地区课时跟踪练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第十八单元世界地理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课件

解析:选 B。梅雨主要发生在我国江淮地区、朝鲜半岛南部 和日本南部,不会出现在纬度较低的南海,故 A 错;轮船自东向 西航行,此时印度洋北部盛行西南季风,夏季季风洋流自西向东 流,因此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故选 B;红海沿岸多热带 荒漠,不可能看见大片森林,故 C 错;经地中海时,正值副热带 高气压带控制,多晴朗天气,故 D 错。
世界海陆分 布;海底地 ,2014·课标Ⅱ, 形与陆地地 3、5题,8分
形
题型 选择题
一个大洲、 五个南 非洲、极地 地区
2013·课标Ⅰ, 37题,24分 2013·课标Ⅰ, 5题,4分
综合题 选择题
命题探究
1.以热点区域和 事件为背景,分 析海陆分布特点 及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难度中等。 2.以区域图、表 格、景观图、分 布图、统计图为 载体,考查地理 规律、原理以及 区域发展中出现 的问题、解决措 施,难度中等。
考纲解读
全国卷五年考
考纲下载 核心内容
题统计
题型
六个国家
2015·课标Ⅱ, 日本、印度、7题,4分 俄罗斯、澳 2014·课标Ⅱ, 大利亚、美 36题,22分 国、巴西 2013·课标Ⅰ,
8题,4分
选择题 综合题
命题探究
3.结合世界主要 国家的位置、区 域特征考查典型 的地形特征、气 候特征及主要影 响因素。
(2)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是中国,其次是 印度 。
(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分布
世界贸易
输出资金、技术、经验、
发达 国家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信息、工业制成品和粮食
2019-2020版高考地理(人教版新课标)一轮复习课件:第18章 世界地理 第39讲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世界地理
(1)重要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大西洋 ①“两洋”:E 印度洋、F___________ 。
欧洲 、C 非洲。 ②“三洲”:A 亚洲、B________
红海 、c 地中海、d 黑海、 ③“五海”:a 阿拉伯海、b________
e 里海(湖泊)。
霍尔木兹 海峡。 ④重要海峡:D_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世界地理
3.撒哈拉以南非洲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世界地理
(1)自然地理特征
刚果 ①高原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 ___________
南非 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 盆地、东非高原、________
②热带大陆:气候炎热。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
热带雨林 气 候 、 B 热 带 草 原 气 候 、 分 布 , 依 次 为 A___________
B.②③④ D.①③④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世界地理
解析:第 4 题,由图可知,巴厘岛的水系呈放射状,且由中 部流向四周, 说明地势中部高, 四周低。 第 5 题, 由图可知, 巴厘岛位于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带,盛行东南风,受周边岛 屿影响,东南风比较干燥,降水较少,故形成旱季。随着太 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 赤道向左偏转成为西北风,从海洋带来的丰富水汽,受地形 抬升和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形成丰沛降水。第 6 题,由图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世界地理
(2)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 地形 气候
纬度 地跨热带、 北温带和北寒带, 是跨___________
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高原、山地 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以___________
2020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第十八章世界地理(含答案解析)

2020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第十八章世界地理(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2018江西吉安质量检测)地理研究小组对临近海洋的地区不同地点植物进行考察,绘制出以下简图。
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区可能位于()A.智利B.横断山区C.西欧D.澳大利亚东南部2.图中a、b、c处植被垂直方向上产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A.光照、降水、温度B.温度、光照、光照C.地形、光照、温度D.温度、降水、光照答案1.A 2.B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区域定位。
根据图示,海拔为-200~3 800米,且c区域为藻类,藻类主要生存于水体中,说明该山地西临海洋。
横断山区位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不靠近海洋,B项错误。
该地山麓自然带为阔叶林,山顶有苔原带出现,说明海拔高,西欧沿海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没有高大山脉分布,C 项错误。
澳大利亚西部为低矮的高原,也没有高大山脉分布,D项错误。
智利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山体高大,且西临太平洋,因此最可能是位于南美洲大陆西部的智利。
第2题,主要考查影响自然分异规律的原因。
根据图示可知,a区域分别是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和苔原带,类似于不同纬度自然带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海拔热量的变化;b区域不同高度形成不同的植被,乔木最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造成这种分布规律的原因是林中光照条件的变化;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光照条件逐渐减弱,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水体中藻类植物类型不同,造成c区域藻类植物的垂直差异。
综上所述,B项正确。
(2018山东菏泽期中)下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的气温雷达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四个地区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4.四个地区中,哪个地区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气候?()A.甲B.乙C.丙D.丁答案3.C 4.D解析第3题,根据图示,甲地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应为温带季风或温带大陆性气候。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部分区域地理第18章世界地理第三讲世界重要国家练习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部分区域地理第18章世界地理第三讲世界重要国家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部分区域地理第18章世界地理第三讲世界重要国家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部分区域地理第18章世界地理第三讲世界重要国家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三讲世界重要国家[基础巩固组](2017·泰安模拟)下图分别示意1700~2000年中国、美国、巴西和印度四国人口和耕地的变化状况。
读图,完成1~3题。
1.1700~2000年,人均耕地面积明显呈“先增后减”变化态势的国家是( )A.中国B.美国C.巴西D.印度2.印度和巴西两国发展农业技术的目标分别是提高( )A.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B.劳动生产率、土地承载力C.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D.土地生产率、环境承载力3.1950~2000年,美国土地开发力度趋于平缓,稳中有降。
其主要原因是()A.城市化发展B.人口增速减缓C.后备资源不足D.生态保护解析:第1题,人均耕地面积=耕地面积/人口数量,结合图中数据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图中美国人口数量曲线总体平稳上升,但耕地面积曲线先快速上升后波动下降,则人均耕地面积呈“先增后减"态势。
第2题,图中信息显示印度耕地面积大、人口多,属于人均耕地较少类型,应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即提高土地生产率角度入手;巴西耕地面积也较多,但人口相对较少,属于地广人稀型,应从提高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角度入手。
第3题,注意“稳中有降”,说明是有意识地减少,则可判断是出于生态保护的目的。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世界地理18.1世界地理概况课件新人教版

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A 乌拉尔山脉 、乌拉尔河、里海、 大高加索山脉 、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 B 巴拿马运河
非洲与亚洲 C 苏伊士运河 、红海、曼德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 D 白令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 E 德雷克海峡 欧洲与非洲 F 直布罗陀 海峡
欧洲与北美洲 丹麦海峡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2)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①陆地地形。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真题探究 (2016北京卷,2)2016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在北京 举办。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读图,完成下题。
关闭
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为中国、韩国、美国。韩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中国
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美国本土大部分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美国阿拉斯加
诊断反馈 (2017江西南昌二模)下图中甲港口所在国家是海运大国,海运业是 该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之一。据此完成第1~2题。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1.甲港口号称该国所在大洲的“南大门”,得益于( )
A.经济腹地广阔 B.港阔水深避风
C.地理位置优越 D.地形平坦开阔
2.我国商品运达该港口,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 2 )气温的分布规律。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全球
北半 球
南半 球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 平行
无论 7 月还是 1 月, 太阳辐射
气温都是从低纬向高 ( 纬度因
纬递减
素)
等温线较曲折。1 月大陆
60°E
乌拉尔山、咸海、亚洲西部伊朗高原,大致与阿拉伯半岛 最东端相切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8.1-世界地理概况ppt复习课件(含答案)

-25-
(2)根据题意可知,冰期全盛时,白令海峡海水 封冻 ,亚欧大陆与 美洲大陆 相连 →由于纬度高, 冬 季更加严寒,因此会选择相 对温暖的 夏季 通过。
第十八章
考点一 世界地理概况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考向
-26-
命题立意 本题以白令海峡及周边区域为背景,表面考查影响交 通通行的因素,实质考查区域的气候特征,旨在考查学生对世界区 域气候特征的理解和综合分析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能力。
考点一 世界地理概况
第十八章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7-
1.世界的大洲 (1)七大洲分界线
大洲 分界线
大 洲 分界线
亚洲与 欧洲
A 乌拉尔山脉 、乌拉尔河、 里海、 大高加索山脉、黑
亚洲与北 美洲
D 白令海峡
海、土耳其海峡
南北 美洲
B 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与 E 德雷克海 南极洲 峡
非洲与 C 苏伊士运河 、红海、曼德 欧洲与非 F 直布罗陀
第十八章
考点一 世界地理概况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11-
二、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1.气温 (1)陆地气温的变化
最高气温 出现时间
最低气温出 现时间
差值
变化差异
日 变 约 14 时 化
日出
前
日 较
后
差
内陆地区日较差较 大 ,沿海地区日较差较 小
年 变 化
北半球 7 月,南半球 1 月
北半球 1 月, 南半球 7 月
“冰雪高原”,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西部为高大山脉和高原,中部为 平原 缓的高原、山地
,东部为古老低
南美洲 西部为高大山脉,东部 高原 、 平原 相间分布
2019-2020版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十八章 世界地理 40

考纲解读
考情报告
1.亚洲的自然地理 1.理解并记忆亚洲自然 以区域图为背景,考
和人文地理特征。 和人文地理特征。2.掌握 查区域自然和人文地
2.东南亚、西亚—北 世界主要地区的自然地 理特征。高考命题中
非、欧洲西部、撒 理和人文地理突出特 多结合高中地理知识
哈拉以南非洲、极 征。3.学会运用比较法、 组织题目,考查频率
3.欧洲西部
(一)地理位置优越 (1)经纬度位置: 本区主要位于 35°N 与北极圈之间,以及 10°W 与 30°E 之间, 50°N 和 10°E 穿过本区中部。本区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 (2)海陆位置: 位于欧洲西半部,西临 A 大西洋,南临 B 地中海,北临北冰 洋。
(二)曲折的海岸与简单的地形
马来群岛:多山,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灾害
气候湿热
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地区
中南半岛上的河流多由北向南流,水量丰富,落差大,
河流众多
水位季节变化小
自然资 森林资源、水能资源、石油资源(印度尼西亚、文莱)、
(4)本题考查区际联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旅游资源丰富,航 运发达,资源丰富,故流域内国家和地区可在旅游、航运、资源开 发方面进行合作。流域内可持续发展采取措施从安全、环保等角度 回答。
答案:(1)昌都 冬冷夏凉 海拔高(地处高原) (2)降水(雨水) 水位季节变化大 4(或 3~4) (3)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 气温高,蒸发旺盛 河口受 海浪侵蚀作用,三角洲后退 工、农业生产缺水 生活用水困难 海水倒灌,生态环境恶化 (4)旅游 航运 资源开发利用 安全 环境保护 合理规划流域开发方案 促进开发水能与保护环境协调统一 做好流域的植被保护工作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世界地理 18.2 世界重要地

-9-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考点六
-10-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1.位置和范围 ( 1 )位置:地处亚洲 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
路口”。马六甲海峡 扼十字路口的咽喉。
( 2 )范围:包括中南半岛 和马来群岛 两部分。 2.自然地理环境
特征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地形
北
项错;湖泊面积减小,调节能力降低,导致咸海沿岸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增
大,D项对。 关闭
1.D 2.D
解析-7- 答案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考点六
-8-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真题探究
(2013海南卷,1~3)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第1~3题。
1.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
虽3.7然月7份月份该陆半地岛气可温能高出,但现山( 顶气温) 低于0 ℃,所以可能出现冰川与岩浆相 关闭
映A1..D。冰川2.与A 岩3浆.A相映 B.极昼 C.成群的企鹅 D.台风
解析-8- 答案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考点六
-9-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基础梳理
考点二 东南亚
-7-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1.图示地区( )
A.终年炎热,蒸发旺盛 B.信风控制, Nhomakorabea水较少C.地势平坦,水流缓慢 D.沙漠广布,下渗强烈
2.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咸海面积减小( )
关闭
第A.1主题要,图原示因地是区沿是岸中地亚,区属大于温量带引大用陆咸性海气水候灌,不溉是棉终田年炎热,A项错;不受
-11-
3.人文地理特征 ( 1 )人口特征:以黄 种人为主,人口稠密 ,分布不均; 华侨众 多。 ( 2 )经济特征——以初级产品 输出为主。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第十八单元世界地理第2讲世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气候湿热 热带季风 气候
热带雨林 气候
由北向南,上游水流湍 河流众多 急, 水能 丰富; 下游河 谷展宽, 泥沙沉积, 形成 平原 矿产丰富 锡矿 锡矿、石油 河流短促,水能丰富
3.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特征:以 黄种人 为主,人口稠密,分布不均;多信奉
佛教 ;华侨众多。
(2)经济特征——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 农业 工业 城市 世界最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区,世界主要的
(2)图Ⅰ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 5 250 米)和丙地(海拔 2 000 米)自然带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分析该道路沿线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原因。 (3)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地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种植 的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小麦),丁地位于恒河上游,种植的主要粮 食作物是水稻。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可以从气候、地 形、土壤、水源等方面进行比较。两地都位于河谷平原,地形平 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两地都位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丁地纬 度低,海拔低,热量充足。甲地位于西南季风背风坡,降水少; 丁地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一侧,降水多。
第(2)题,K 城市位于南亚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 征是终年高温、降水充沛、有明显的旱雨季。由四幅图的气候资 料可判断,只有 D 项中的图符合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答案:(1)C (2)D
2.(2016· 高考浙江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候统计图。 图Ⅰ为某区域略图。图Ⅱ为图Ⅰ中甲地和丁地的气
第(2)题,由材料可知,乙地海拔较高,为高山草甸带;丙地 位于亚热带地区,海拔较低,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该道路沿 线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海拔和坡向不同使水分和热量产生差 异。第(3)题,由图可知,戊区域汇集了布拉马普特拉河和恒河, 流域面积较大;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 大;流域内地形坡度较大;坡地开发会破坏植被,使水土流失严 重,河流含沙量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世界主要地区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 巴厘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雨季。
当地时间2017年2月9日晚,巴厘岛发生了山体滑坡。
下图为巴厘岛地理位置及区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巴厘岛(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山脉以南北走向为主C.河流流域面积较大D.河流有结冰期2.巴厘岛雨季时盛行(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3.巴厘岛发生此次山体滑坡的主要原因有( )①持续性降水②过度砍伐森林③位于板块交界地带④地势起伏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第1题,由图文材料可知,巴厘岛水系呈放射状,且由中部流向四周,说明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山脉是流域的分水岭,巴厘岛北部河流多自南向北流,南部河流多自北向南流,而河流流向与山脉走向垂直,故山脉以东西走向为主;受岛屿限制,河流流域面积较小;巴厘岛位于赤道附近,气温常年较高,河流无结冰期。
第2题,由图可知,巴厘岛位于赤道以南东南信风带,盛行东南风,受周边岛屿影响,东南风比较干燥,降水较少,故形成旱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南偏转成为西北风,从海洋带来的丰富水汽,受地形抬升和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形成丰沛降水。
第3题,由图文材料可知,巴厘岛多山地地形,地势起伏大,且2月正处于巴厘岛的雨季,多持续性降水,故①④正确;巴厘岛位于赤道附近,森林的破坏会加剧水土流失,进而诱发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故②正确。
答案:1.A 2.D 3.C(2017·安徽池州模拟)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国家,丹吉尔是摩洛哥的免税工业园区,目前进驻的有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汽车配件、电子、服装等产业,产品主要出口欧洲。
据此,完成4~6题。
4.该地区西部附近鱼类资源丰富,其主要影响条件是( )A.盛行上升流B.寒暖流交汇C.大陆架狭小D.河流入海5.影响图中甲处东西一侧降水差异较大的因素是( )①地形②洋流③大气环流④太阳辐射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6.丹吉尔工业园突出优势是( )A.劳动力廉价B.地价底C.地理位置优越D.政府支持解析:第4题,该区域位于中低纬度大陆西岸,受离岸东北信风的影响,图示海域盛行上升流,带来海洋底部营养物质,引起鱼类在此汇集;该海区没有处于寒暖流交汇处;大陆架宽广是形成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因为大陆架宽广,光照资源丰富,水温适宜,有利于鱼类的生存;该区域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河流数量和水量并不丰富。
故选A。
第5题,冬季甲地西侧位于盛行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于甲地东侧的背风坡。
故选B。
第6题,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角,离欧洲比较近。
丹吉尔工业园位于摩洛哥的北部、直布罗陀海峡和大西洋附近,地理位置优越。
故选C。
答案:4.A 5.B 6.C(2017·全国省级联考)波罗的海及其周围区域(下图)曾经经历了地质时期最后一次寒冷时期,此时期结束后转暖,留下的最低洼的谷地就形成了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即1千克海水中含盐类物质的克数很低(不足1%,比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3.5%还低)。
据此,读图完成7~9题。
7.对该海区盐度低的原因,解释欠合理的是( )A.纬度偏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B.受西风影响,气候湿润,雨水较多C.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降水量大D.众多河流注入,年均径流量较大8.图示波罗的海区域“春、秋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长一些,其主要原因取决于( )A.海面B.盛行风C.极光D.降水9.图中显示的Q地区湖泊众多,从成因考虑,可归类为( )A.火口湖B.冰碛湖C.河成湖D.构造湖解析:第7题,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主要从该地的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关系、降水量、海域的封闭状况、地表径流等方面进行分析。
波罗的海,纬度偏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受西风影响,气候湿润,雨水较多;众多河流注入,年均径流量较大,因此海水的盐度较低,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蒸发旺盛,盐度会升高,故答案选C项。
第8题,由于海陆的比热容不同,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因此,由于海洋的调节作用,升温较慢,入夏较迟,春季较长;受海洋影响较大,夏季温度较低,因此入秋较早,由于降温较慢,入冬较晚,因此秋季较长,故答案选A。
第9题,欧洲西部在第四纪冰期时,受冰川作用明显,因此该地的湖泊多是冰川作用形成的,故答案选B。
答案:7.C 8.A 9.B(2017·广东深圳联考)数据中心是全球协作的特定网络设备,即用集成的大量巨型服务器在Internet网络基础设施上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存储数据信息。
2017年8月,挪威和美国的合资公司Kolos宣布,将在挪威北极圈内的小城巴朗恩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数据中心;苹果和阿里巴巴选址贵州建立数据中心。
据此完成10~11题。
10.巴朗恩和贵州建设数据中心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A.高速交通便利B.通信网络发达C.电力充足且较廉价D.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11.与贵州相比,巴朗恩建设数据中心最主要的比较优势是( )A.气候寒冷,湿度适宜B.建设成本较低廉C.位置偏僻,安全性较高D.接近数据消费市场解析:第10题,数据中心中“大量巨型服务器”运转对于电力需求极大,贵州是我国电力输出大省,巴朗恩有丰富的水电资源,故C正确;贵州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高速交通有待完善,故A错误;在我国各省区,贵州经济欠发达,北极圈内的小城巴朗恩人口很少,因此二者通信网络发达、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不符合事实。
B、D错误。
第11题,巴朗恩位于北极圈内,纬度高,气候寒冷,湿度适宜,即使夏季,气温也只有15°C左右,不用人工降温就能维持设备正常运行,而贵州属于亚热带气候,故A正确。
建设成本和安全性及与数据消费市场区别不大,B、C、D错误。
答案:10.C 11.A二、综合题12.(2017·安徽舒城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图中R河是内流河,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R河流经的甲平原是所在国政治、经济的核心区域,人口约1亿。
(1)试分析R河MN段到EF段水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2)简述图中180日年积雪期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3)评价甲平原北部种植小麦的气候条件。
(4)分析该国在甲平原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读图,图中MN段位于上游,汇水面积较小,水量小。
MN段的纬度高,所以结冰期较长。
图中EF段位于伏尔加河的下游,且有支流汇入,汇水面积相对较大,故EF段水量较大。
EF段纬度相对较低,结冰期较短,汛期出现较早,汛期较长。
第(2)题,读图, X地距离大西洋较近,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较大,这里位于东欧平原地区,地势较低,冬季寒冷期时间较短。
Y地距大西洋远,位于乌拉尔山区,地势较高,冬季寒冷时期长,积雪期时间长。
所以X地年积雪期比Y地短。
第(3)题,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考虑。
甲平原是伏尔加河流域,平原北部是俄罗斯的北部地区,纬度相对较高,夏季热量条件较好,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小麦的生长。
地形平坦,便于耕作、收割。
冬季积雪覆盖,利于小麦保温越冬,春季积雪融化,土壤水分条件好。
冬季寒冷,害虫不易过冬,病虫害少。
第(4)题,读图,根据图中的城市符号和矿产资源符号分析,该国城市分布集中地区,资源分布很少,也就是该国农矿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布不平衡,货物运输量大。
水运运价低、运量大,甲地河流流速较慢,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
甲平原河网密集,河道间开凿有运河相连,投资较少,效益高,水运便利。
答案:(1)增大,EF 段位于 MN 段的下游,且有支流汇入,故水量增大。
(2)特点:该线在图中西部地区向北(向高纬地区)突出,并且在西部沿海地区与海岸线(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平行;原因: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明显;西部地区地势较东部更低,气温更高,故积雪期较短。
(3)有利条件:冬季寒冷而漫长,病虫害少,小麦品质优良。
夏半年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小麦有机质积累。
不利条件:纬度较高,热量不足,积温低,易受冻害影响,产量不稳定。
(4)该国农矿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布不平衡,货物运输量大;水运运价低、运量大,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甲平原河网密集,且有运河相连;河流流速较慢,适合航运。
13.(2017·广东深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内加尔地处非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7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花生、棉花、小米、高粱、玉米、木薯等为主;渔业是塞内加尔主要创汇产业之一。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巴克尔以下的河谷地带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也是主要的种植业区。
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水系示意图。
(1)概括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说明塞内加尔河流经巴克尔后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评价塞内加尔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
(4)分析塞内加尔西北部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
由本地区的纬度位置可知南部受赤道低压影响的时间长,北部主要受信风影响。
第(2)题,塞内加尔河最终流入大西洋,因此该河流向为自东南流向西北。
流过巴克尔之前途径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区,之后为热带沙漠气候区,因此流量不断减少。
河流径流的变化主要从河水的收入(补给)和支出来考虑。
根据图示资料可知塞内加尔河的收入(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和支流汇入;支出主要是蒸发、下渗及人类调水。
第(3)题,种植业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其中气候又进一步分为光照、热量和降水。
第(4)题,渔业资源丰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鱼类的饵料充足。
造成饵料充足的条件之一是受到洋流的影响,在寒暖流交汇或有上升流的水域,底层的海水上泛,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来。
塞内加尔西北部海域受离岸信风的影响,有上升洋流。
答案:(1)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
形成原因:图示区域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从南到北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变短,受东北信风带控制时间变长,降水量减少。
(2)变化特点:河流径流量不断减少。
原因:降水量减少,支流汇入少,河水补给少;气温高,河水蒸发旺盛;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量大;河谷地带人口稠密且是主要的种植业区,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3)有利条件: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有河流流经,有灌溉水源;纬度低,光热充足。
不利条件:降水量较少,蒸发旺盛,缺水严重。
(4)沿岸有上升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塞内加尔河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