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一生物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一生物基础知识点总结一、细胞基础知识: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2.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真核细胞有细胞核。
3.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动物细胞只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4. 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的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二、组织器官:1. 组织是由相同或类似细胞组成,具有相同功能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
2. 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组成,完成特定功能的结构。
3. 植物体内有根、茎、叶等器官,动物体内有心脏、肺、肝脏等器官。
三、生物的营养方式:1.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吸收阳光、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2. 消化是生物将食物分解成可被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的过程。
3. 呼吸是生物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4. 外寄生是寄生生物在宿主体表寄生,如跳蚤、虱子等。
5. 内寄生是寄生生物在宿主体内寄生,如蛔虫、疟原虫等。
四、生物的遗传基础:1. DNA是生物体中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由碱基对、磷酸和脱氧核糖组成。
2. 基因是DNA上能够编码特定蛋白质的区域。
3.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承载了遗传信息。
4. 遗传是指生物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过程,包括基因的遗传和染色体的遗传。
五、生物多样性:1.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2.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具有相同外部形态、生理特征和能够自然繁殖的个体群。
3. 种群是同种生物在一定地区内的总体数量。
4. 生态位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
5. 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合作、捕食和共生等关系。
六、人体与健康:1. 饮食均衡、合理营养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2. 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和维持体形。
3. 卫生习惯对保持个人和社区的健康非常重要。
4. 适度休息和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健康维持。
5. 生活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要保持清洁、通风和良好的空气质量。
七年级人教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人教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
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组成了细胞
二、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1. 孟德尔遗传定律:隐性、显性基因、因式分离、自由组合、互相独立
2. 染色体与基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人类具有23对染色体
3. 遗传变异:突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三、细胞的分裂和组成
1.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间期、无丝分裂只有一次分裂
2. 动物和植物组织的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四、生物的身体构造
1. 昆虫的身体构造:头部、胸部、腹部
2. 脊椎动物的身体构造:头部、躯干、四肢
五、植物的基本组织和器官
1. 植物的细胞壁、细胞质、叶绿体、细胞核等基本组成部分
2. 茎、叶、根等器官构造和生理功能
六、生物的分类
1. 生物的分类学
2. 动物界: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昆虫、无脊椎动物等
3. 植物界: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等
七、生态环境
1. 生态学概念
2. 生物群落、食物链和食物网
3. 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
七年级的生物学知识点主要包括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生物的遗传规律、细胞分裂和组成、生物的身体构造、植物的基本组织和器官、生物的分类以及生态环境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在初中生物学中是非常基础而且重要的,对于学习生物学和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七年级生物总结知识点(集锦14篇)
七年级生物总结知识点(集锦14篇)七年级生物总结知识点第1篇探索生命1.显微镜:⑴反光镜:反射光线,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⑵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
⑶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短;⑷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长(因此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⑸粗准焦螺旋:粗略调节,找到物象;⑹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物象更清晰。
2.临时玻片的制作过程:擦玻片→中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若为动物细胞滴0.9﹪的生理盐水)→取材料→放水中,且展平→盖盖玻片→染色、吸水(染色用稀碘液)。
3.实际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高看到的细胞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4.显微镜成像的规律: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字母“p”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应是“d”。
5.怎样将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像偏什么方位,就把玻片向什么方位移(如从显微镜中看到物像在左上方,应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6.显微镜中污点的找寻(转动目镜,污点动,在目镜上;或者移动标本,污点动,在玻片上;或者转动目镜、移动标本,污点都不动,则在物镜上)。
7.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视野会变暗,应换大光圈、凹面镜。
8.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让光线能透过。
9.科学探究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即实验变量是的)。
探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正常形态,是全透性的。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围墙和门卫”。
)3)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是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4)细胞核:(贮存并传递遗传信息。
——“管理和调控部门”)。
5)叶绿体:(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贮存在有机物中即光合作用的场所——“生产车间”,是能量转换器)。
6)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把有机物的化学能释放出来,是能量转换器)。
初一生物总结
初一生物总结一、植物的结构与生长1. 植物的基本结构植物的基本结构包括根、茎和叶。
根用于吸收水分和养分,茎用于支撑植物并运输水分和养分,叶则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2. 植物的生长方式植物的生长方式主要分为进行性生长和周年性生长。
进行性生长指的是植物的全年都能生长,像树木就是进行性生长;周年性生长则是在特定季节生长,如一些草本植物。
3.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产生养分的过程。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制造出自己所需的能量,并释放出氧气。
二、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DNA与基因DNA是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在细胞核中存在。
基因则是DNA上的一个片段,携带着特定的遗传信息,决定了个体的性状。
2. 遗传的方式遗传有两种方式,分别是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通过两个个体的配对,并从中产生新的个体,这样的过程能够产生更多的遗传变异;无性生殖则是通过一个个体繁殖,没有遗传变异的产生。
3. 进化的驱动力进化是生物种群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化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进化的驱动力主要有自然选择和突变。
自然选择是指适应环境的个体有更高的生存和繁殖成功率,从而将其有利的遗传特征传递给下一代;突变则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异,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型。
三、人类的生殖与发育1. 生殖系统人类的生殖系统包括男性和女性。
男性的生殖器官包括睾丸、精子输送管和阴茎;女性的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2. 生殖过程人类的生殖通过性交进行。
当精子进入女性体内,与卵子结合后,受精卵形成。
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并逐渐发育为胚胎、胎儿,最终出生。
3. 生长和发育人类的生长和发育主要经历婴儿期、幼儿期、青春期和成年期。
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会不断发育壮大,并伴随着各种器官和系统的成熟。
四、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生物对环境的依赖生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生物依赖环境提供的光照、温度、水分和养分等条件来生存和繁殖。
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初一生物章节知识点总结
初一生物章节知识点总结初一生物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章节的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生物基础知识1.1生物的起源和发展- 人类的进化历程- 生物的分类和命名原则1.2 细胞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细胞器官的功能: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1.3 生物的组成- 生物的化学成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生物大分子: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第二章:生物的运动与营养2.1 生物的运动- 生物的运动方式:原生动物的鞭毛运动、肌动蛋白运动等- 生物的触觉和运动调节2.2 生物的营养- 生物的营养分类:光能营养、化学能营养、有机物的摄取- 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2.3 生物的呼吸-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呼吸和新陈代谢的关系第三章:生物的繁殖和遗传3.1 生物的繁殖- 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3.2 生物的遗传- 遗传的基本概念: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型等- 遗传的方法: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3.3 生物的变异- 变异的成因:突变、交叉互换等- 变异的形式: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第四章:生物的生长和发育4.1 生物的生长- 生长的类型:数量生长和质量生长- 生长的调控机制:激素调节4.2 生物的发育- 生物的发育阶段:胚胎期、幼体期、成体期- 生物的发育过程: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胚胎发育第五章:生物的适应与保护5.1 生物的适应- 生物的生态位和生态因子- 生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策略5.2 生物的保护- 生物的天敌和捕食者- 生物的生存危机和保护方法综上所述,初一生物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生物基础知识、生物的运动与营养、生物的繁殖和遗传、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以及生物的适应与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可以初步了解生物的起源和发展、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营养和呼吸、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以及生物的生长发育等方面的知识。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重点归纳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重点归纳生物学是一门有趣的科学,涵盖着从单细胞生物到全球生态系统的范围。
对于初学者,理解和记忆需要一些技巧和关键点。
以下是生物学七年级的知识点重点归纳,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生命现象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 细胞:所有生物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2. 新陈代谢:生物用来维持生命的化学反应过程,例如呼吸、消化和排泄等。
3. 生长:生物从幼小的状态逐渐成长和发育。
4. 适应环境:生物可以通过遗传变异适应环境,确保其种群的生存和繁衍。
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以下结构和功能:1. 细胞膜:细胞外围薄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
2. 细胞质:膜内胶样物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等结构。
3. 细胞核:细胞内的控制中心,包含染色体和基因。
4. 细胞器:细胞内的各种有特定功能的结构,例如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等。
三、遗传与进化1. 基因: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每个基因编码一个蛋白质,影响生物的性状和表现形式。
2. DNA:脱氧核糖核酸(DNA)是基因的携带者。
DNA双螺旋结构,由核苷酸链组成。
3. 遗传物质的复制:DNA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前将遗传物质复制一份,以便新的细胞获得相同的遗传信息。
4. 进化:进化是物种逐步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进化的主要驱动力是适应性变异和自然选择。
四、植物生长与繁殖1. 植物器官:植物结构包括根、茎、叶和花。
根负责吸收水分和无机物质,茎支持植物身体,叶进行光合作用,花可用于繁殖。
2.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氧气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
3. 花的结构:花包括花托、花瓣、雄蕊和雌蕊。
这些部分有助于花进行受精过程并形成果实。
五、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动物拥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以适应其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和生态系统中。
1. 动物组织:动物包括动物细胞和动物组织。
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和结构。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3、研究生物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对照实验)。
4、调查步骤:①选择调查范围②分组③设计调查路线④归类⑤将归类好的资料进行整理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P11第一节生物圈5、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是所有生物的立足点);厚度约为20千米。
6、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水、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7、探究的步骤: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8、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也叫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捕食关系(最常见)、竞争关系(个体)、合作关系(群体)]。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指生物随环境的改变而具有的相应特征。
如秋天一些树要落叶,水多的地方植物叶片肥厚多汁等。
10、环境能影响生物,同样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它们可以相互影响。
(具体题目具体对待,搞清谁影响谁,还是相互影响)第四节生态系统11、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或环境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12、食物链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写法为: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终级消费者。
其中一级消费者为植食性动物,二至终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
(要会分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增就有减,有减就有增)13、物质(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毒物等)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14、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是主要的成分,因为生产者数量最多。
初中七年级生物常考知识点
初中七年级生物常考知识点初中七年级生物常考知识点1、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2、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10千米,向下深入10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大气圈的底部:大气圈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2)水圈的大部: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中。
(3)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
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收集和分析资料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1)收集资料的途径: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索。
(2)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音像资料等。
(3)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者发现探究的线索。
初中七年级生物必备知识点一、生物区别于非生物要看生命现象:1.新陈代谢2.生长发育3.繁殖4.遗传变异5.应激性病毒是个特殊的例子:病毒无细胞结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寄生生活,所以是生物。
二、新陈代谢是其他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
三、探究实验要求设置对照装置并且变量唯一。
巴斯德最成功的地方是他动手设计了曲颈瓶。
四、显微镜的考点:①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视野变暗,物象变大,视野中的数目增多。
②显微镜最主要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
③对光时用低倍的物镜和遮光器上的大光圈对准通光孔④观察装片时:镜筒下降时,操作者的眼睛注视物镜,目的避免压碎玻片标本。
⑤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污点,你推测它可能存在的位置是目镜、物镜、玻片标本。
先转目再移片⑥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的长度越长。
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的长度越短。
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一、植物细胞的结构。
1、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细胞内含有液泡、叶绿体。
2、细胞壁的作用: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3、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4、植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它们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不同点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有液泡,动物细胞没有液泡;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
2、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三、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1、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
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2、DNA的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
这些片段叫基因。
四、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1、在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3、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七年级生物重要知识点汇总一、动物的运动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结缔组织),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两块相邻的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
【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肱二头肌是两块肌肉组成一组,肱三头肌是三块肌肉组成一组。
七年级生物总结
七年级生物总结一、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动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部分细胞还有线粒体、叶绿体等。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二、组织:1.生物体由不同的组织组成,包括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2.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三、生物的分类:1.生物按照形态结构可以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四、植物:1.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能量。
2.植物的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3.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五、动物: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3.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节肢动物(如昆虫)和软体动物(如蜗牛)。
六、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组成的。
2.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都有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
3.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七、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八、遗传与变异:1.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
2.遗传是指生物从亲代继承特征的过程,而变异则是指生物体在遗传特征上的差异。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七年级生物学的基本框架,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们可以对生物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七年级全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全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一、植物的种类和分类1. 植物的种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 植物的分类:根据种子和叶子的特征,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再根据花和果实的特点,将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 动物的基本特征:具有多细胞结构、异养营养、无细胞壁、有神经组织和运动能力。
2. 动物的分类:根据动物体内是否有脊椎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再根据生殖方式将无脊椎动物分为原生动物、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和腔肠动物。
三、生物的生命过程和细胞结构1. 生命过程:生命的特征是生长、繁殖、代谢和适应环境。
2. 细胞结构:细胞包含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仁和细胞核。
四、人体的组成和器官系统1. 人体的组成:人体由细胞、组织、器官和器官系统组成。
2. 器官系统:人体有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五、生物的基因和遗传1. 基因的结构:基因是DNA分子,由核苷酸链组成。
2.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基因的隐性和显性、基因的分离和结合、等位基因和基因型、表现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
六、环境和生态系统1.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包括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生态平衡失调等。
2.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物圈、生态链和能量流。
以上是七年级全册生物知识点的总结,生物科学是关于生命的科学,生物知识的掌握对于我们理解人类和自然世界的生态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文能够对你的生物学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3篇)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的一般方法三、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七年级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生物知识点是初中生物学习的重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正确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继续学习高中生物以及日后的科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七年级生物必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细胞与细胞膜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的基础。
2. 绝大多数细胞都包含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基本部分。
3.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壳,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4.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与细胞内的器官和分子有关。
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1.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以及染色体的性质。
2. 原核生物是结构简单的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和其他的细胞器,但有一个环状的染色体。
3. 真核生物是结构复杂的单细胞生物或多细胞生物,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一般有数个线性染色体。
三、生物多样性和分类1. 生物的多样性指的是生物的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的多样性。
2. 生物分类是将所有的生物按照某种规则或标准分成不同的类或等级。
3. 现代生物分类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进化关系和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特征进行分类。
四、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生态总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 生态环境涉及到光、水、土壤、空气和气候等非生物要素的因素。
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等多方面的影响。
五、人体健康1. 人体健康是指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充分发展和稳定状态。
2. 处理好饮食、锻炼等生活方式以及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因素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3. 大多数疾病都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及早发现和处理常见疾病可以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细胞、生物多样性和分类、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是初中生物学习中十分重要的知识点,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以正确的方法掌握这些知识点将有助于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
七年级生物所有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所有知识点总结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及生命规律的科学,是中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
以下是七年级生物所有知识点的总结:第一章生命活动的基础——细胞一.细胞的发现及发展历程人类开始认识细胞是在17世纪末,如何认识细胞的存在以及细胞结构是怎样的,成为生物学研究的基础。
二.细胞的结构1.细胞壁:有些植物细胞外面有一层硬壳,就好像一个个装在小盒子里的蛋糕,叫做细胞壁;2.细胞膜:内外边界相连,使细胞"活泼"的工作在膜上展开,所以在膜上有许多结构和分布不均的聚劳素分子,这被称为磷脂双层结构;3.质粒(原核细胞):质粒是细胞器中的第一个发现,因为它染色体外缘有环形 DNA,所以被称为质粒;4.细胞器:包括了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辅助器等等;5.核及染色体:核是细胞中的"指挥中心",包含着遗传信息——基因,细胞核内有一到数个染色体;三.细胞的生命活动1.新陈代谢:细胞的生命活动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有机物质的合成和能量的转换;2.细胞的生殖:在细胞的生命周期内一般有生长和繁殖两个阶段;第二章植物组织结构一.形态特征1.根的形态特征;2.茎的形态特征;3.叶的形态特征。
二.植物细胞的组织结构与功能1.植物细胞的组织结构;2.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大小;3.植物细胞的功能。
三.植物体的组织结构根、茎、叶、花、果实。
第三章动物的生命活动和身体组织结构一:生命活动1. 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有机物质的合成和能量的转换;2. 感知和调节:动物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3. 运动和移动:动物可以运动和移动来适应环境和寻找食物。
二:身体组织结构1. 细胞和组织:动物体的构成单元为细胞,细胞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组织;2. 器官:有些组织聚集在一起形成器官,器官之间相互联系可以形成系统;3. 系统:不同的系统可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机体。
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基本特征一: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因子所共同组成,而且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个系统。
七年级生物重点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生物重点知识点汇总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体内部结构、功能、生活机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七年级生物是初中生物课程的开端,也是学生们打开生物大门的第一步。
在这个阶段,学生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生物知识,从而打好学科基础,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下面是七年级生物的一些重点知识点的汇总。
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细胞的生物膜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2. 细胞的分裂-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区别- 有丝分裂的四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有丝分裂的作用:生长、发育、修复、再生3. 生物的分类- 生物的三域五一级分类法- 哺乳动物、鱼类、爬行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的特点- 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的特点- 植物的分类: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4. 生物的营养-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动物的呼吸作用:高等动物的呼吸器官- 生物的消化过程:机械消化、化学消化- 生物的排泄系统:人体的排泄器官、排泄物的组成5. 生物的繁殖-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雄性生殖器官和雌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的生殖方式:孢子生殖、芽生殖、分裂生殖- 动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的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以上就是七年级生物的一些重点知识点的汇总,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生物是一门具有生命力的学科,它的学习不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命,而且还能培养我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好奇心,积极探索,享受这段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习之旅。
愿大家都能成为热爱生命、热爱学习的优秀生物学家!。
初中七年级的生物知识知识点
初中七年级的生物知识知识点
细胞:细胞结构、细胞功能、细胞分类;
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生命的基本特征:营养、运动、感受、繁殖;
生物的分类:五界分类法、生物的命名;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的营养方式;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动物的体内结构、运动、消化、呼吸、循环、感知、繁殖;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中的物种、生态位、物种关系、环境保护;
遗传与进化:基因、性状、遗传规律、进化论;
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器官、生殖、生长发育、营养、运动、感知、调节;
常见疾病:感冒、流感、结核、艾滋病、癌症等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七年级生物每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每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基本结构1.1 细胞的发现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始于17世纪,安东尼·范·莱文虎克使用显微镜首次观察到了植物细胞。
1.2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质器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细胞质中包含细胞器,包括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等。
第二章:细胞的生命活动2.1 细胞的新陈代谢生物体的细胞进行新陈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2.2 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
第三章:细胞的遗传物质──DNA3.1 DNA的结构DNA由磷酸、糖和碱基组成,碱基包括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
3.2 DNA的功能DNA是细胞的遗传物质,携带着遗传信息,通过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第四章:遗传与进化4.1 生物的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单性遗传定律、二因素遗传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显性和隐性遗传、杂合和纯合等概念。
4.2 生物的进化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生物是通过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和竞争而发生演化的。
第五章:生物多样性5.1 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按照外部形态、生活习性和遗传特征进行分类。
生物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5.2 植物的生殖与繁殖植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方式。
第六章:植物的营养6.1 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合作用、水分和矿质营养。
6.2 植物的物质代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排泄和分泌。
第七章:动物的营养7.1 动物的营养方式动物的营养方式包括肉食、植食和杂食。
咀嚼动物和啄食动物。
7.2 动物的消化动物的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第八章:动物的循环8.1 单回和双回循环动物的循环系统包括单回循环和双回循环,单回循环的动物有鱼类,双回循环的动物有哺乳动物和鸟类。
8.2 血液的组成和循环血液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血液循环包括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体循环和肺循环。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节认识生物1、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水和适宜的温度科学探究的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对照试验——控制单一变量, 除变量外, 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生物分类: 按形态结构——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水生生物、陆生生物按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非生物: 光、温度、水和等生物因素: 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之间的关系: 同种生物: 竞争、共生、合作等不同生物: 竞争、捕食、寄生等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5.生态系统的组成植物——生产者生物部分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空气、阳光、水等一个生态系统必须有的是生产者和分解者6.*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 以生产者开始, 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没有分解者。
箭头指向捕食者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有很多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解能力, 但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 当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 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生物种类越多, 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生态系统越稳定。
8、能量随食物链逐级递减物质在生物圈中是循环的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富集)(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 不易分解, 而且生物体无法排出, 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 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 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9、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沼泽;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农田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池塘城市生态系统——主要支配者: 人生产者: 人1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物圈范围: 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①不同生态系统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 而是相互关联, 表现:②从非生物因素来说。
初中生物七年级知识点归纳
初中生物七年级知识点归纳七年级生物知识点人体内的物质运输1、加了抗凝剂(柠檬酸钠)的血液会出现分层的现象。
血液可分为血浆和血细胞。
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90%),血浆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数量功能相关病症红细胞男:5.0�1012个/L(血红蛋白120-160g/L)女:4.2�1012个/L(血红蛋白110-150g/L)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过少:贫血病白细胞(4—10)�109个/L 吞噬病菌,防御、保护作用。
过多:炎症血小板(1—3)个�1011个/L 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过少:流血不止2、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蛋白质,呈红色,决定了血液的颜色,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3、贫血是指红细胞的数量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前者的原因是营养不良,后者的原因是缺铁,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动脉血:含氧量丰富,颜色鲜红。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静脉血:含氧量较少,颜色暗红。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
5、血浆:加抗凝剂,血细胞在下,血浆在上,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含纤维蛋白原。
血清:不加抗凝剂,血液凝固后在血块的周围出现的黄色透明液体,不含纤维蛋白原。
6、血液的.功能:1)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2)防御保护作用3)体温调节7、 ABO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
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8、比较三种血管的管壁、弹性、血流速度、功能、分布及出血护理?9、毛细血管的五最:1)管壁最薄2)血流最慢3)分布最广4)数量最多5)管腔最小。
10、心脏可分为四个腔,四腔的关系是:同侧心房心室相通,异侧心房心室不相通。
心脏由心肌构成,当心肌收缩时,血液送到全身,当心肌舒张时,血液回心脏,此时心脏处于休息状态。
11、心脏四腔与连接的血管:见书38页图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左心房——肺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12、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χ心率每分输出量也叫心输出量,它是衡量心脏工作能量的一项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1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2)小肠的结构特点: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a)最长;b)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d)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淀粉酶酶(肠液、胰液)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酶(胃液、胰液、肠液)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氨基酸胆汁(肝脏)酶(肠液、胰液)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胆汁不含消化酶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淋巴管血液循环)吸收;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篇二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人类的始祖在非洲。
2、男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是睾丸,它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3、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是卵巢,它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输卵管;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叫受精;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子宫;胎儿与母体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卵细胞是人体内的细胞。
4、青春期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体重增加、第二性征发育。
青春期发育一般女孩比男孩早2年。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青春期。
5、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发展的关键是少生;提高人口素质是优生。
6、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六大类。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水是人体细胞组成的主要成分;无机盐是构成组织的重要材料;维生素是既不参与构成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在人体含量很少,作用却很大。
7、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植食性食物中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化成维生素A防止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易患脚气病;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缺乏含钙的无机盐易患佝偻病;维生素D有利于含钙的无机盐的吸收;食物中缺含碘的无机盐易患大脖子病。
8、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消化腺组成。
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消化道外面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肝脏、胰腺。
9、淀粉在口腔消化的产物是麦芽糖;淀粉在小肠消化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脂肪消化的最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
淀粉消化场所是口腔、小肠;蛋白质消化场所是胃、小肠;脂肪消化场所是小肠;消化食物最重要的两种消化液是胰液和肠液。
10、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总面积。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必须做到合理营养。
11、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肺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毛细血管丰富、肺泡壁薄、毛细血管壁薄。
12、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叫肺的通气。
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
13、人在吸气动作时: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都增大、胸廓扩大、肺扩张、膈的顶部下降、肺内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动作。
而呼气动作正好相反。
14、肺泡与血液中的气体交换指的是肺泡中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其实就是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内进行了气体交换。
人体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组织细胞。
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方法是五点取样法。
15、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所组成的封闭式的管道中循环流动。
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心脏。
16、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种细胞。
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养料和废物;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起防御保护作用;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止血和凝血。
17、红细胞中有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叫做血红蛋白,使血呈红色。
若人体内红细胞含量过少、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就能使人患贫血病,贫血患者应多吃含铁的无机盐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如:猪血和瘦肉、牛奶。
18、动脉是指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静脉是指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指连接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动脉血是指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指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19、心脏分四个腔,即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心脏四腔中心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瓣膜。
20、右心房相通血管是上、下腔静脉;右心室相通血管是肺动脉;左心房相通血管是肺静脉;左心室相通血管是主动脉。
21、心脏血管中二氧化碳含量最多的血管是肺动脉;其中含氧气最多的血管是肺静脉。
流动脉血的血管是肺静脉、主动脉。
22、血液循环有肺循环和体循环两条途径;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右心室、左心房;体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左心室、右心房,肺循环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器官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把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而体循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23、人类的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类型。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可以作为抢救垂危病人的血型是O型;在血库没有相同血型情况下,危险性的是O型血的人。
献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健康公民每次献血只能在200——300毫升之间。
24、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一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一个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
25、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肾小球过滤后的液体叫原尿,肾小管重吸收后的液体叫尿液,肾小球不能过滤的物质是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原尿没有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尿液没有原尿中的葡萄糖。
若人的尿液中有血细胞就说明肾小球出现了病变。
若尿液中有葡萄糖存在就说明肾小管出现了病变。
排泄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6、在眼球结构中调节瞳孔大小的是虹膜,具有折射光线作用的是晶状体,调节晶状体凸度大小的是睫状体,具有感光细胞、能形成物像的结构是视网膜;视觉形成是在大脑的视觉中枢。
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眼球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矫正近视眼方法是配带凹透镜。
27、在耳结构中能产生振动的结构是鼓膜,传导声波的是听小骨,听觉感受器在耳蜗内,听觉形成是在大脑听觉中枢。
28、预防近视眼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遇到巨大声响时保护耳朵的方法是掩耳闭口或迅速张口。
29、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
中枢神经指的是脑和脊髓,神经中枢指的是脑和脊髓中的灰质。
30、脑是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指人或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是由反射弧完成的。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每一个反射活动的完成,要求反射弧必须是完整的,缺一不可。
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2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2、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3、呼吸道的作用是:①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②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4、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所以我们要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
5、咽既是消化器官,也是呼吸器官。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
一分种大约呼吸16次。
肺的基本单位是肺泡2、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3、肋骨间的膈肌收缩,胸廓扩张时吸气,肋骨间的膈肌舒张,胸廓收缩时呼气。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1、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3、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1、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2、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2、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
下层是红细胞,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3、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4、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5、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数量最多,富含血红蛋白。
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6、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
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7、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1、三种不同的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3、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4、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心脏解剖图2、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