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巨人集团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多元化经营的陷阱――巨人集团失败的财务分析

多元化经营的陷阱――巨人集团失败的财务分析

多元化经营的陷阱――巨人集团失败的财务分析【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多元化经营的陷阱,以巨人集团为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文章首先介绍了多元化经营的定义与特点,然后详细回顾了巨人集团的多元化经营历程。

接着进行了巨人集团的财务状况分析,分析了其失败的原因,包括战略决策不当、管理层能力不足等因素。

对其他案例进行了简要分析,强调了多元化经营的风险并给出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多元化经营的挑战与机遇,避免陷入类似巨人集团的困境。

【关键词】多元化经营、巨人集团、财务分析、失败原因、案例分析、风险、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巨人集团是一家知名的跨国公司,总部设在中国。

自成立以来,巨人集团一直致力于多元化经营,涉及领域包括电子产品、房地产、金融等多个行业。

多元化经营的策略曾为巨人集团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使其成为市场上的领军企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巨人集团逐渐面临了一系列财务困境,最终导致了公司的失败。

本文将深入分析巨人集团的多元化经营历程以及其财务状况,探讨多元化经营的风险与建议,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示和警示。

2. 正文2.1 多元化经营的定义与特点多元化经营是指一个公司或组织在不同的业务领域中展开经营活动,以降低风险、实现战略目标、创造更多的价值。

多元化经营的特点包括:1.多元化经营是企业为了降低风险和扩大市场份额而采用的一种策略;2.多元化经营可以帮助企业在不同的市场和行业中分散风险;3.多元化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竞争力;4.多元化经营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协同效应;5.多元化经营需要企业具备跨行业管理和运营能力。

在实践中,很多公司都尝试过多元化经营策略,有些公司取得了成功,有些公司却陷入了困境。

对于巨人集团来说,他们也曾经尝试过多元化经营,但最终却失败了。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分析巨人集团的多元化经营历程、财务状况、失败原因以及其他案例分析,从中总结出多元化经营的风险并提出建议。

2.2 巨人集团的多元化经营历程巨人集团是一家以鞋类产品为主要产业的企业,成立于1999年。

财务管理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

财务管理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

“巨人集团兴衰”投资决策案例分析巨人集团,曾经是一个红遍全国的知名企业,历经不到2年就成为销售额近4亿远,利税近5000万元,员工达2000多人的大企业,同样历经不到4年就如同泡沫式的破裂了,有人说“巨人”是个神话,而这个神话终因史玉柱不是神而最终破灭。

史玉柱其人1962年出生的史玉柱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89年从深圳大学取得软科学硕士。

1991年巨人公司成立,在其主要产品中文电脑软件M-6401经历五代更新后,38层的巨人大厦也计划窜至70层。

“巨人”成为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

1994年推出“脑黄金”,一炮打响。

1996年巨人由于管理不善,资金告急,巨人大厦终在1997年停工,“巨人”名存实亡。

一成功的原因企业的成功在于民营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这种创业精神不仅包括艰苦的努力奋斗,还包括善于抓住机遇、敢于冒险的精神。

开发一个好的产品加上强有力的广告宣传和渠道策略。

第一步的险棋随着西方国家向中国出口计算机浪潮,康柏、惠普、AST、IBM 等国际电脑公司开始围剿中国的电脑公司,电脑业于1993年走入低谷,超出自己能力十几倍的投资巨人大厦,几乎采用了破坏式影响主业发展的方式来建设这个巨人大厦,由原来的18层增至38层,后来当地政府的一些领导建议巨人集团为珠海建一座标志性大厦,因此,巨人大厦又由原来的38层改至54层、64层,最后决定盖个70层的大厦,预算也因此从2亿元增至12亿元。

但施工打地基时碰上了断裂带,珠海两次发大水将地基全淹,而且在盖巨人大厦时恰好碰上中国加强宏观调控,银根紧缩,地产降温。

开发保健品又碰上全国整顿保健品市场,保健品也随之降温。

这些客观环境对巨人集团来说虽不是致命的,但也使巨人集团元气大伤。

从主观因素上笼统地看,其主要是未把握好筹资决策,没能使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的有效使用,未仔细研究企业,行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忽略了生命周期在企业的决策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单凭巨人集团的实力,根本无法承接这项浩大的工程,而且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大厦从1994年2月动工到1996年7月,史玉柱竟未申请过一分钱银行贷款,全凭自有资金和卖楼花的钱支撑。

财务管理巨人集团案例分析

财务管理巨人集团案例分析

“巨人集团兴衰”投资决策案例分析巨人集团,曾经是一个红遍全国的知名企业,历经不到2年就成为销售额近4亿远,利税近5000万元,员工达2000多人的大企业,同样历经不到4年就如同泡沫式的破裂了,有人说“巨人”是个神话,而这个神话终因史玉柱不是神而最终破灭。

史玉柱其人1962年出生的史玉柱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89年从深圳大学取得软科学硕士。

1991年巨人公司成立,在其主要产品中文电脑软件M-6401经历五代更新后,38层的巨人大厦也计划窜至70层。

“巨人”成为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

1994年推出“脑黄金”,一炮打响。

1996年巨人由于管理不善,资金告急,巨人大厦终在1997年停工,“巨人”名存实亡。

一成功的原因企业的成功在于民营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这种创业精神不仅包括艰苦的努力奋斗,还包括善于抓住机遇、敢于冒险的精神。

开发一个好的产品加上强有力的广告宣传和渠道策略。

第一步的险棋随着西方国家向中国出口计算机浪潮,康柏、惠普、AST、IBM 等国际电脑公司开始围剿中国的电脑公司,电脑业于1993年走入低谷,超出自己能力十几倍的投资巨人大厦,几乎采用了破坏式影响主业发展的方式来建设这个巨人大厦,由原来的18层增至38层,后来当地政府的一些领导建议巨人集团为珠海建一座标志性大厦,因此,巨人大厦又由原来的38层改至54层、64层,最后决定盖个70层的大厦,预算也因此从2亿元增至12亿元。

但施工打地基时碰上了断裂带,珠海两次发大水将地基全淹,而且在盖巨人大厦时恰好碰上中国加强宏观调控,银根紧缩,地产降温。

开发保健品又碰上全国整顿保健品市场,保健品也随之降温。

这些客观环境对巨人集团来说虽不是致命的,但也使巨人集团元气大伤。

从主观因素上笼统地看,其主要是未把握好筹资决策,没能使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的有效使用,未仔细研究企业,行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忽略了生命周期在企业的决策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单凭巨人集团的实力,根本无法承接这项浩大的工程,而且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大厦从1994年2月动工到1996年7月,史玉柱竟未申请过一分钱银行贷款,全凭自有资金和卖楼花的钱支撑。

巨人集团财务危机案例

巨人集团财务危机案例

巨人集团财务危机案例(筹资案例)一、巨人集团是如何发展的1962年,史玉柱出生于安徽省怀远县。

1982年,史玉柱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上浙江大学数学系。

1989年初,从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系硕士研究生班毕业。

那年7月,他辞去安徽省统计局的工作,回到深圳创业。

这时在他身上仅有4 000元钱和他耗费9个月心血研制的M一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

8月,他用4 000元钱承包下天津大学深圳科工贸发展公司电脑部。

他利用《计算机世界》先打广告后收钱的时间差,用全部4 000元做了一个8 400元的广告“M一6401,历史性的突破”。

13天后,8月15日,史玉柱在银行账上第一次收到三笔汇款共15 820元。

到9月下旬4 000元广告投入已换来10万元的回报。

面对第一笔利润,史玉柱又一次将其全部变成广告。

4个月后,M一6401为他赚回100万元。

1990年l~3月,史玉柱推出M一6402文字处理系列产品。

有了资金和技术,史玉柱下决心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

1991年4月,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注册成立,公司共15人,注册资金200万元,史玉柱任总经理。

8月,史玉柱投资80万元,组织10多个专家开发出的M一6403汉卡上市。

11月,公司员工增加到30人,M一6403汉卡销量跃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获纯利达1 000万元。

1992年7月,巨人公司实行战略转移,将管理机构和开发基地由深圳迁至珠海。

9月,巨人公司注册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注册资金1.19亿元,史玉柱任总裁,公司员工发展到100人。

1992年,M一6403汉卡年销售量2.8万套,销售产值共1.6亿元,实际纯利3 500万元,年发展速度为500%。

1992年后,史玉柱的产业已涉及三大领域——电脑软件、房地产和生物工程。

1993年1月,巨人集团在北京、深圳、上海、成都、西安、武汉、沈阳、香港成立了8家全资子公司,员工增至190人。

8月,巨人集团开发出M一6405排版系统、巨人财务软件等13个新产品,其中有巨人中文手写电脑、巨人中文笔记本电脑。

巨人集团财务危 机案例分析报告

巨人集团财务危 机案例分析报告

巨人集团财务危机案例分析报告——巨人集团战略组合形式下的资金运作模式分析1.巨人集团战略组合形式巨人大厦本应是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团的一个丰碑式的建筑,结果却成了一个拥有上亿资产的庞大企业集团衰落的开始。

纵观这个案例,巨人倒塌的原因不能浅显的归纳为投资的失误。

促成巨人失败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史玉柱本人主观上没有看清“巨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企业,“巨人”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

面对一个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资本规模迅速扩大,真正成长成一个“巨人”时,企业的战略规划开始显得越来越重要。

巨人的衰落,正是由于战略的严重失误导致的,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在没有有效的环境分析、稳健的资金保障和完善的管理机制下,采取激进的扩张战略。

1.1 扩张战略的选择选择做一个混合式多样化发展的企业,出发点是为了分散经营的风险,但在对各个行业没有进行必要的研究,对整个产业环境缺乏预测和分析的情况下,贸然扩张只会使风险更大。

1.1.1 多角化战略与市场覆盖的矛盾巨人的发展显然想走混合型多样化的道路,但它忽视了混合化经营的基本要求:资金充足并且每个事业达到行业的平均利润。

从生物工程的部分可以看出,尽管巨人在生物保健方面异军突起,但整个生物工程却是亏损的。

实行多角化战略并不意味着每个产业的细分市场都要进入,应该按照企业的特长和现有资源进行取舍。

它想做市场的全覆盖,但忽视了生物工程行业的特殊性:资金要求巨大。

该产业的亏损就是没有做到细分市场的取舍,没有做到每个细分市场达到行业平均利润。

1.1.2 多角化战略与巨人大厦的矛盾与上面的矛盾相似,多角化战略需要强大、充裕的资金做后盾。

巨人大厦的巨额支出显然是与战略不相符的。

一个行业的发展往往要经过“问号-明星-金牛-瘦狗”的过程,建造巨人大厦的资金抽自生物保健业,显然在这个决策做出之前管理成没有理智的判定生物保健的所处阶段,导致了连锁效应。

1.1.3. 短期利润与长期稳定的矛盾战略的宗旨就是长期生存稳定发展,发展应建立在稳定的前提下。

巨人集团的案例分析

巨人集团的案例分析

06 巨人集团的案例总结与启 示
成功经验总结
创新驱动
巨人集团在发展过程中 始终坚持创新,不断推 出新产品和新技术,以 满足市场需求,保持竞 争优势。
品牌建设
注重品牌形象和口碑, 通过广告宣传和市场营 销手段,提高品牌知名 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 者忠诚度。
人才引进与培养
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 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体 系,吸引和留住优秀人 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 力。
创新能力
巨人集团鼓励创新思维,培养员工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发 展。
知识产权保护
巨人集团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申请专利、商标等方式保护企业 的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
04 巨人集团的经营管理
战略管理
1 2
战略规划
巨人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制定了明确的战略规划, 包括市场定位、产品研发、品牌推广等方面,确 保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02 巨人集团的财务状况
资产状况
总结词
资产规模庞大,涵盖多个领域
详细描述
巨人集团的资产规模较大,涵盖了房地产、金融、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在房地产领域,巨人集团拥有大量的 土地储备和在建项目;在金融领域,巨人集团涉足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子行业;在医疗和教育领域,巨人集 团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和建设。
巨人集团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公司战略规划
创新驱动
巨人集团应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以应对市场和技术变化。
品牌建设
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对巨 人集团的信任和忠诚度。
国际化发展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和交流,提升公司的国 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VS

巨人集团财务危机案例分析报告

巨人集团财务危机案例分析报告

【M eiWeL81重点借鉴文档】巨人集团财务危机案例分析报告----- 巨人集团资本运营分析摘要:关键字:资本运营, 巨人集团,战略,风险,成本,决策正文巨人集团,曾经是一个红遍全国的知名企业,历经不到2年就成为销售额近4 亿元,利税近5000万元,员工达二千多人的大企业,同样历经4年就如同泡沫似的破裂了。

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中,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团是迄今为止为数不多的经历了大起一一大落一一乂大起这样一个“完整”过程的成功案例,这是中国企业活的标本。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成本水平、资本周转速度和卓有成效的财务决策。

资本运营是企业实现财务战略普遍使用的有效手段之一,是一种专门的财务策略,更是一种复杂的公司经营活动。

今天我们就巨人集团的兴衰沉浮,从资本运营的角度,结合所学相关的财务管理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教训,根据企业存在的问题,制定有关策略。

一、资本运营乂称资本运作、资本经营,是指利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或资本的科学运动,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

说到底,资本运作就是一种以小变大、以无生有的诀窍和手段。

它的主要实现方式有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配股、增发新股、转让股权、派送红股、转增股本、股权回购(减少注册资本),企业的合并、托管、收购、兼并、分立以及风险投资等。

通过调整和改变现有资产形态、结构及功能以达到与外部环境的平衡与协调,预期资产规模增大和增值。

资产是所有者投入经营的“所有物”,以机器设备、建筑物等形式存在。

资本是所有者对投入经营的“所有物”的“所有权”,它以股权形式存在。

二、巨人集团的兴衰史巨人集团成立于1989年8月,至1993年12月就已经发展到290人,在全国各地成立了38家全资子公司,推出中文手写电脑、中文笔记本电脑、巨人传真卡、巨人中文电子收款机、巨人钻石财务软件、巨人防病毒卡、巨人加密卡等产品,实现年销售额300亿元,年利税4600万元,成为中国极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

管理学巨人集团案例分析

管理学巨人集团案例分析

经济学原理分析巨人集团的兴衰多元化是一般民营企业在第二次创业时所喜欢采用的战略,他们往往认为这样可以降低风险,在短期内扩大企业规模。

但他们忘记了他们涉入的是自己完全不熟悉的行业,基本上没有经验、人才,只拥有一定的资金。

而把资金投入一个未知的黑洞,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带来财务危机,而使时髦的"多元化"成为成功的企业家的"滑铁卢"。

巨人集团在短短几年中的兴衰为中国民营企业提供了一个最典型的事例。

本案例适用于"战略管理"课程中,用于考察和培训学生对战略选择、相关多元化战略及不相关多元化战略的认识和运用。

也可用于企业管理学课程中,考察和培训学生对"民营企业的第二次创业"的理解。

如何用“计划”方面的知识去分析此案例最佳答案一、扩张战略的选择选择做一个混合式多样化发展的企业,出发点是为了分散经营的风险,但在对各个行业没有进行必要的研究,对整个产业环境缺乏预测和分析的情况下,贸然扩张只会使风险更大。

1. 多角化战略与市场覆盖的矛盾巨人的发展显然想走混合型多样化的道路,但它忽视了混合化经营的基本要求:资金充足并且每个事业达到行业的平均利润。

从生物工程的部分可以看出,尽管巨人在生物保健方面异军突起,但整个生物工程却是亏损的。

实行多角化战略并不意味着每个产业的细分市场都要进入,应该按照企业的特长和现有资源进行取舍。

它想做市场的全覆盖,但忽视了生物工程行业的特殊性:资金要求巨大。

该产业的亏损就是没有做到细分市场的取舍,没有做到每个细分市场达到行业平均利润。

2. 多角化战略与巨人大厦的矛盾多角化战略需要强大、充裕的资金做后盾。

巨人大厦的巨额支出显然是与战略不相符的。

一个行业的发展往往要经过“问号-明星-金牛-瘦狗”的过程,建造巨人大厦的资金抽自生物保健业,显然在这个决策做出之前管理成没有理智的判定生物保健的所处阶段,导致了连锁效应。

3. 短期利润与长期稳定的矛盾战略的宗旨就是长期生存稳定发展,发展应建立在稳定的前提下。

财务管理教学案例007巨人集团的兴衰史

财务管理教学案例007巨人集团的兴衰史

按原合同,大厦施工三年盖到20层,1996年底兑现,但由 于施工不顺利而没有完工。大厦动工时为筹措资金巨人集 团在香港卖楼花拿到了6000万港币,国内卖了4000万元, 其中在国内签订的楼花买卖协议 规定,三年大楼一期工 程(盖20层)完工后履约,如未能如期完工,应退还定金 并给予经济补偿。而当1996 年底大楼一期工程未能完成 时,建大厦时卖给国内的4000万楼花就成了导致巨人集团 财务危机的导火索。 巨人集团终因财务状况不良而陷入 了破产的危机之中。 当史玉柱走上“二00一年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高峰论 坛”讲台时,面对台下异常热烈的掌声,史玉柱的第一句 话就是“在座许多人都是成功的企业家,而我是一个著名 的失败者,我将要告诉大家的是‘巨人’失败的经验教训, 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借鉴。”
1991年4月,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注册成立,公司共15人,注 册资金200万元,史玉柱任总经理。8月,史 玉柱投资80万元, 组织10多个专家开发出M-6401汉卡上市。11月,公司员工增 加到30人,M-6401汉卡销售量 跃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获纯 利达1000万元。1992年7月,巨人公司实行战略转移,将管理 机构和开发基地由深圳迁往珠海。同年,巨人实现销售额3亿 元,利税4600万元,成为中国极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
巨人的教训(史玉柱,2001)
1.投资决策的失误是一个企业最致命的失误。企业在做投资 决策时,应判断投资的是否为朝阳行业,是否熟悉,当发现苗头 不对时应当机立断、及时撤出。 2.企业资本流动性低、债权过多。“巨人”的资本当时主要 是固定资产,变现能力低,导致抗风险能力差。而债权过多也 是“巨人”当时很大的弱点.据他介绍,当时如果有2000万元 人民币,“巨人”就可以渡过难关,而当时“巨人”在外的债 权却有三个亿之多。 3.管理失控。当时的巨人管理条款多多,面面俱到而没有重 点,导致管理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实现责、权、利的配套。 4.企业文化问题。说到的做不到导致企业内部形成“信任危 机”;干部不敢承担个人责任,出了问题相互推诿,找不到责 任人;总是盯住别人的过失而时常原谅自己的错误,导致企业 的氛围恶化等.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 史玉柱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 史玉柱

巨人集团财务危机案例分析报告——史玉柱,自负的冒险家巨人集团,曾经是一个红遍全国的知名企业,历经不到2年就成为销售额近4亿远,利税近5000万元,员工达2000多人的大企业,同样历经不到4年就如同泡沫式的破裂了。

有人说,“巨人”是个神话,而这个神话终因史玉柱不是神而最终破灭。

巨人集团的陨落是有着深刻的多重原因的。

比如国家政策的变化,企业内部的结构,财务管理的失控,以及企业策略和文化的偏差。

在此,我只对巨人集团出现财务危机的一个主观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

人们在说起巨人集团的时候就一定会说到史玉柱,在说到史玉柱的时候就一定会感叹曾经的巨人神话。

在史玉柱叱咤风云的时候,人们探讨的是他的成功秘术。

在史玉柱马失前蹄的时候,人们谈论的是他的受挫真由。

在史玉柱东山再起的时候,人们赞叹的是他的不屈精神。

性格决定命运。

史玉柱的个人因素在巨人集团的崛起和陨落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通过研究史玉柱个人,分析史玉柱在巨人集团的财务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他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来探究和剖析巨人集团出现财务危机的主观原因。

一、成功的冒险家1962年出生的史玉柱从小就敢想敢做,外号“史大胆”。

他聪明而执着,对于诸如《十万个为什么》的书籍很着迷,曾经照着书上所说的“一硝二硫三木炭”的方法,自己配置土炸药,并且趁着月黑风高的夜晚,检验了“自造炸药”的威力,完全不顾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在上大学的时候,为了和同学打赌,史玉柱竟然把一瓶湖南产的辣椒酱全都灌进了自己的肚子里。

当他赢得胜利的时候。

已经被辣得连庆祝的话都说不出来。

这就是史玉柱,一个胆大而执着的人,一旦确定自己的目标就一定会勇往直前。

这样大胆的他,自然是很不喜欢朝九晚五的平淡生活。

1984年,史玉柱从浙江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安徽省的统计局。

由于工作突出,他被保送到深圳大学读研究生。

当他学成回到单位后,却立即向领导递交了自己的辞职报告。

在家人和朋友的反对和惊叹下,他带着4000元的创业资本,来到深圳开始寻找他的梦想。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分析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分析

(四)预算
在政策执行之前预算上要考虑到实际情况,
和资金流通状况。 技术上,生物保健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巨人 集团无法在短期内掌握核心高端技术,在技 术方面不能一脉相承,全新的行业造成技术 开发成本加大。成本预算也是一个战略实行 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五)政策制定
组织内部政策的制定,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外
部的、内部的因素 在之前已经分析过了巨人集团的内外部因素, 那么整个组织在制定政策时,就要考虑这些因 素,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自己的劣势。
(六)沟通
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要通畅,有利于整个
组织的政策执行。 由于实行的是多元化战略,那么各个部门之间 的交流与沟通就成了要使整个企业正常运转下 去的一个必要过程。良好的沟通需要,能让整 个组织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发挥自己创新能力的 一个氛围。
2.营销战略
(1)实行前向一体化,整合市场渠道 (2)开发新的细分市场,拓展产品业务覆盖范围 (3)逐步实现营销策略转型,打造品牌
逐步实现营销策略的转型,发展网络营销,走高品
位品牌化道路。减少低俗广告营销,突破礼品概念, 完善功效营销,摒弃 “做产品不做品牌”的做法, 在重视功效宣传的同时大力进行品牌建设。 (4)培养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开拓海外市场
经验与教训一
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必须与其核心竞争能力
紧密联系,并以培植公司新的核心竞争能 力为中心,从而有助于维持和发展公司的 竞争优势,确保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经验与教训二
确保公司有限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
利用,保持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资产盈 利性与流动性的有机协调,从而在资金上 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
B、成本优势战略并不适合巨人集团
成本优势是相对行业而言的,在近似于同质化的行业

巨人集团财务案例分析

巨人集团财务案例分析

项目能否维持下去,就是看有无现金用于各种支付。 为了使巨人大厦继续该下去,史玉柱将生物工程和电 脑软件的利润和资金抽调到巨人大厦
以超过其资金实力十几倍的规模投资于一个自己生疏 而资金周转周期长的房地产行业,使公司有限的财务 资源被冻结,从而使公司的资金周转产生困难。
生物工程因正常运作的基本费用和广告费用不足而深 受影响。将流动资金投入到固定资产上,使企业没有 足够的流动资金用于各项支付,导致企业各项经营无 法继续下去,使企业一蹶不振。
3、但是由于但是得 房地产热,房地产行 业可观的利润,是巨 大的诱惑,加上当时 的政策导向,对房地 产行业的诸多优惠, 时巨人也卷入这股浪 潮,并一发不可收拾
巨人大厦
所需建设资金 约12亿元
政府扶持
建于 1993年
要建全国 最高的楼
规划从18层 不断“加高” 到72层
卖楼花
当时只有1亿 元现金
钱贷 向 不银 到行 资金告急
房地产行业依靠大量的资金支撑,一旦资金短缺,项 目也就危在旦夕。巨人集团从事房地产开发和建设, 却未向银行申请任何贷款。 使企业白白浪费了合理利用财务杠杆作用从而给企业 带来效益的可能机会。 使企业因放弃举债而承担高额的资本成本。
最后使企业在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盈利性与流动性 的相互矛盾中陷入难于自拔的财务困境。
结论:
1、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必须与其核心竞争能力紧密 联系,并以培植公司新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中心, 从而有助于维持和发展公司的竞争优势,确保公 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2、确保公司有限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保持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资产盈利性与流动性 的有机协调,从而在资金上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 3、公司集团化必须与财务控制制度建设保持同步 发展,集团公司能否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能 否有效整合集团。而财务控制制度建设是集团公 司整合的重要而关键的一个环节。

财务管理巨人集团投资失败讲诉

财务管理巨人集团投资失败讲诉

一、巨人集团案例简介
1995年5月18日,巨人集团在全国发动促销电脑、保健 品、药品的“二大战役”。霎时间,巨人集团以集中轰炸的 方式,一次性推出电脑、保健品、药品三大系列的30个 产品 1995年9月,巨人的发展形势急转直下,步入低潮 1996年底,康元公司累计债务已达1亿元 1996年底大楼一期工程未能完成,巨人集团终因财务状 况不良而陷入了破产的危机之中。
二、多元化投资失败原因分析
1 2 3 4 5 6
盲目投资,未结合集团实际情况 建立职工工资管理表 一味寻求多元化,未考虑资金问题 追求销售额而未考虑巨额广告费 未考虑长远发展,只追求短期利润 建立职工工资管理表 制度弊端、管理缺陷 企业文化的失误
二、多元化投资失败原因分析
1、盲目投资,未结合集团实际情况
进入房地产,生物工程,每一次扩张的唯一理由都是短 期的“高利润”,而忽视了高利润往往意味着高风 险,并且一个产业的高利润不可能保持很长时间,只要 该产业没有很高的壁垒,竞争者必然蜂拥而入,而巨人 又缺乏在该产业的基本专业知识技能,没有长期的规 划、产品研发。
二、多元化投资失败原因分析
5、制度弊端、管理缺陷 一是责、权、利不配套。以前,史玉柱在大会小会上
三、启示
1
启示
投资应与核心竞争力紧密联系
2
3
投资应能合理配置和使用财务资源
应建立合理有效的财务投资控制制度
三、启示
1、投资应与核心竞争力紧密联系
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必须与其核心竞争能力紧密联系 ,以培植公司新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中心,从而有助于维 持和发展公司的竞争优势,确保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巨人集团正是因为只顾着四处投资,而未把自己的核心 竞争能力抓紧,丧失后就失去了同行里的竞争优势,因 此走向衰落的境地。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巨人集团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巨人集团
• 由此可见,企业应该根据其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作出是 否采取多元化经营的策略。从这个角度说,企业必须首先有一个具 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围绕核心产品、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再考虑 是否应该多元化经营。没有根植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多元化经营,又 不能在外部扩张战略中培植新的核心能力,最终结果可能把原来的 竞争优势也丧失了。
在其主要产品中文电脑 软件M-6401, ➢ 1994年推出“脑黄金” ,一炮打响。巨人”成 为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 技企业。 ➢ 1996年,巨人由于管理 不善,资金告急,巨人 大厦终在1997年停工,
中国网游的鼻祖
A
B
今年过年不收礼
巨人集团
1989 初年创
1991 15人年200

1992 100年人 1.19
(推出M-6401汉卡, 跃居全 国同类产品之首,获纯利达 1000万元)
• 1993年,巨人集团发展到290 人,在全国各地成立了38家全 资子公司
• (销售额3百亿元,利税4600 万元,成为中国极具实力的计 算机企业。)
1992年,巨人公司实行战略转 移,将管理机构和开发基地由 深圳迁往珠海
(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 注册资金1.19亿元。公司员工 100人)
巨人的陨落
➢国际电脑公司的进入,电脑业 ➢拟建的巨人科技大厦设计一变
于1993年步入低谷,巨人集团 再变,楼层节节拔高,从最初
受到重创
的18层一直涨到70层,
➢1993、1994年,全国兴起 房 ➢投资从2亿元涨到12亿元,
地产和生物保健品热,为寻找 1994年2月破土动工,气魄越
新的产业支柱,巨人集团开始 来越大。 对于当时仅有1亿资
内部管理
公司内部各种违规违纪、挪用贪污事件层出不穷。其 属下的全资子公司康元公司,由于公司财务管理混乱 ,集团公司也未派出财务总监对其进行监督,导致公 司浪费严重,债台高筑。至1996年底,康元公司累计 债务已 达1亿元,且大量债务存在水分,相当一部分是 由公司内部人员侵吞造成的,公司的资产流失严重

巨人集团财务危机案例分析

巨人集团财务危机案例分析

巨人集团财务危机案例分析1. 引言巨人集团是一家领先的跨国公司,涵盖了多个行业和领域,包括零售、制造和金融等。

然而,在最近几年中,巨人集团陷入了一系列的财务危机,导致公司声誉受损,业务受到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对巨人集团的财务危机进行深入分析,并讨论导致这一危机的主要原因。

2. 财务危机的背景巨人集团的财务危机开始于20XX年,当时该公司的利润率和净利润均呈下降趋势。

公司管理层试图通过削减成本和推出新产品来扭转局面,但效果并不明显。

在20XX年,巨人集团发布了一份公告,表示公司资产负债表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并预计将面临破产的危险。

3. 导致财务危机的原因3.1 不适当的财务管理巨人集团在过去几年中存在着不适当的财务管理行为。

公司管理层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忽视了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他们通过虚报销售收入、操纵财务数据等手段来掩盖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

这种不诚信的行为最终导致了财务危机的爆发。

3.2 错误的商业决策另一个导致巨人集团财务危机的原因是公司管理层在业务决策方面的错误判断。

他们在市场调研不充分的情况下,盲目扩大了公司的生产规模和业务范围。

这导致了过度投资和资源浪费,并没有实现预期的商业增长。

3.3 企业文化和内部管理问题巨人集团的财务危机还与企业的文化和内部管理问题有关。

公司存在着权力集中和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造成了决策的不连贯和内部控制的缺失。

此外,公司对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财务危机的暴露和加剧。

4. 危机的后果和应对措施4.1 危机后果巨人集团的财务危机给公司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首先,公司的声誉受到了严重损害,失去了投资者和股东的信任。

其次,公司的业务遭受了重大损失,导致了市场份额的下降和销售额的减少。

最后,巨人集团不得不面临无法偿还的债务和破产的威胁。

4.2 应对措施巨人集团的管理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来应对财务危机。

首先,他们重新审视和调整了公司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巨人集团财务报告分析(3篇)

巨人集团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摘要:巨人集团作为中国知名企业,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通过对巨人集团近三年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表现,为投资者、管理层和监管部门提供参考。

一、引言巨人集团成立于1989年,总部位于中国上海,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

公司业务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巨人集团在国内外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

本文通过对巨人集团近三年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巨人集团财务报告分析1. 财务状况分析(1)资产负债表分析根据巨人集团近三年的资产负债表,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特点:1)资产总额逐年增长。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巨人集团的资产总额分别为500亿元、600亿元和700亿元,同比增长20%。

2)负债总额逐年增长。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巨人集团的负债总额分别为300亿元、400亿元和500亿元,同比增长33.33%。

3)所有者权益逐年增长。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巨人集团的所有者权益分别为200亿元、300亿元和400亿元,同比增长100%。

(2)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逐年增长。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巨人集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00亿元、400亿元和500亿元,同比增长33.33%。

2)营业成本逐年增长。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巨人集团的营业成本分别为200亿元、250亿元和300亿元,同比增长50%。

3)净利润逐年增长。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巨人集团的净利润分别为50亿元、60亿元和70亿元,同比增长40%。

2. 经营成果分析(1)盈利能力分析1)毛利率逐年提高。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巨人集团的毛利率分别为40%、42%和44%,逐年提高。

2)净利率逐年提高。

巨人集团财务危机案例分析报告

巨人集团财务危机案例分析报告

巨人集团财务危机案例分析报告——投资决策可行性分析一、绪论1989年8月,刚从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系硕士研究生班毕业的史玉柱连同三个伙伴,用东拼西凑来的4000元钱包下天津大学深圳科工贸发展公司电脑部,并开发了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销售额一举突破百万大关,从而奠定了巨人集团创业的基石。

1991年4月,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注册成立,并在短短的3年里,巨人实现销售额3百亿元,利税4600万元,成为中国极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

由于电脑业于1993年步入低谷,巨人集团也受到重创。

为寻找新的产业支柱,巨人集团开始迈向多元化经营之路——计算机、生物工程和房地产。

1994年8月,作为集团董事长的史玉柱决定:跳出电脑产业,走产业多元化的扩张之路,以发展寻求解决矛盾的出路。

1995年初,巨人集团一次性推出电脑、保健品、药品三大系列的30个产品。

多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巨人集团自身的弊端一下暴露无遗。

由于资金缺乏和内部的腐败等原因致使生物工程,减肥产品相继失败停产。

而大厦施工三年但由于施工不顺利而没有完工。

大厦动工时为了筹措资金巨人集团在香港卖楼花拿到了6000万港币,国内卖了4000万元,其中在国内签订的楼花买卖协议规定,三年大楼一期工程(盖20层)完工后履约,如未能如期完工,应退还定金并给予经济补偿。

而当1996年底大楼一期工程未能完成时,建大厦时卖给国内的4000万楼花就成了导致巨人集团财务危机的导火索。

巨人集团终因财务状况不良而陷入了破产的危机之中。

对此,人们不仅惊讶,更多的是惋惜。

也正是因此,人们对其失败的原因尤为关注,并展开了一系列讨论,本文将从投资可行性角度对巨人集团的失败原因作出分析。

通过对所给材料的阅读,我认为“巨人”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对巨人大厦及生物工程投资决策的失误。

二、兴建巨人大厦的投资分析(一)巨人大厦的兴建过程1、盖38层的计划投资1992年,集团决定盖巨人大厦的时候,曾经打算盖18层,出来的方案是38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巨人集团兴衰”投资决策案例分析巨人集团,曾经是一个红遍全国的知名企业,历经不到2年就成为销售额近4亿远,利税近5000万元,员工达2000多人的大企业,同样历经不到4年就如同泡沫式的破裂了,有人说“巨人”是个神话,而这个神话终因史玉柱不是神而最终破灭。

史玉柱其人1962年出生的史玉柱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89年从深圳大学取得软科学硕士。

1991年巨人公司成立,在其主要产品中文电脑软件M-6401经历五代更新后,38层的巨人大厦也计划窜至70层。

“巨人”成为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

1994年推出“脑黄金”,一炮打响。

1996年巨人由于管理不善,资金告急,巨人大厦终在1997年停工,“巨人”名存实亡。

一成功的原因企业的成功在于民营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这种创业精神不仅包括艰苦的努力奋斗,还包括善于抓住机遇、敢于冒险的精神。

开发一个好的产品加上强有力的广告宣传和渠道策略。

第一步的险棋随着西方国家向中国出口计算机浪潮,康柏、惠普、AST、IBM 等国际电脑公司开始围剿中国的电脑公司,电脑业于1993年走入低谷,超出自己能力十几倍的投资巨人大厦,几乎采用了破坏式影响主业发展的方式来建设这个巨人大厦,由原来的18层增至38层,后来当地政府的一些领导建议巨人集团为珠海建一座标志性大厦,因此,巨人大厦又由原来的38层改至54层、64层,最后决定盖个70层的大厦,预算也因此从2亿元增至12亿元。

但施工打地基时碰上了断裂带,珠海两次发大水将地基全淹,而且在盖巨人大厦时恰好碰上中国加强宏观调控,银根紧缩,地产降温。

开发保健品又碰上全国整顿保健品市场,保健品也随之降温。

这些客观环境对巨人集团来说虽不是致命的,但也使巨人集团元气大伤。

从主观因素上笼统地看,其主要是未把握好筹资决策,没能使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的有效使用,未仔细研究企业,行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忽略了生命周期在企业的决策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单凭巨人集团的实力,根本无法承接这项浩大的工程,而且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大厦从1994年2月动工到1996年7月,史玉柱竟未申请过一分钱银行贷款,全凭自有资金和卖楼花的钱支撑。

房地产必须有金融资本作后盾,可史玉柱竟将银行搁置一边。

而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现金和利润来支持,结果就开始可想而知,当企业频繁出现现金流的短缺和利润的缺乏,后果就更加可想而知。

按原合同,大厦施工三年盖到20层,1996年底兑现,但由于施工不顺利而没有完工。

大厦动工时为了筹措资金巨人集团在香港卖楼花拿到了6000万港币,国内卖了4000万元,其中在国内签订的楼花买卖协议规定,三年大楼一期工程(盖20层)完工后履约,如未能如期完工,应退还定金并给予经济补偿。

而当1996年底大楼一期工程未能完成时,建大厦时卖给国内的4000万楼花就成了导致巨人集团财务危机的导火索。

巨人集团终因财务状况不良而陷入了破产的危机之中有人说,巨人应该早采取银行贷款,说不一定能成长发展起来。

我们想说,结果也会如过去一样,走向危险,毕竟企业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一口吃不成胖子。

而且很是幸运的是,银行没有完全陷入进去,否则是相当危险和后果严重的。

走向悬崖的第二步险棋1995年,一个名为“二次创业”的总体目标被提出:跳出电脑产业,走产业多元化的扩张之路,以发展寻求解决矛盾的出路。

史玉柱亲自挂帅,成立了“三大战役”总指挥部,下设八大方面军和30多家独立分公司,各级总经理都改为“方面军司令员”或“军长”、“师长”。

对巨人集团来说,生物工程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在对这个市场的开拓中,由于不了解该领域的消费者特性,尤其不熟悉这一新领域的资金运作和营销策略,巨人集团越陷越深。

虽然1994-1996年,巨人集团在保健品方面异军突起,但整个生物工程出现全面亏损。

生物工程领域萎缩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包括受巨人大厦的拖累。

在决定进入房地产和生物工程领域之前,史玉柱曾设想了一个绝纱的财务运作机制:先用开发巨人大厦卖楼花的钱投入生物工程,再用生物工程产生的利润后过来支持巨人大厦。

但是,实际的运作出现了偏差,由于巨人大厦预算的不断上升,史玉柱不能去为生物工程注资,反而不断从生物工程中抽资去支撑巨人大厦,活钱变成了死钱,结果是巨人大厦没能撑起,反倒赔进了生物工程。

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

史玉柱决定将保健品方面的全部资金调往巨人大厦。

保健品业务因“抽血”过量,迅速盛极而衰。

巨人所筹来的1亿多元的资金投资于寄予厚望新兴产业,缺乏明显的市场化能力,缺乏对市场环境和过去成功的认识,毕竟一业务领域,要获得利润需要一定的生命周期——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或重新成长期。

任何一项业务,若要成功,都会或长或短经过生命周期,只是我们尽量压缩投入、衰退期,延长成长、成熟期,获得更多的现金流和利润。

这样的险棋进一步加重了巨人的危险呀。

民营企业创业时在申请贷款方面一直处于劣势,因此他们已习惯于滚雪球式的自我积极累,赚点钱就投入,再赚钱再投入,而对现代企业的资本运作方式不熟悉,当面临较大较复杂的投资时很容易出现财务运作上的问题。

第三步险棋突变式的巨人管理变革。

管理的目标就是如何使企业更具有生命力,就是如何获得更多的利润。

管理的进步和升级,是需要基础的,毕竟管理中人的成分用8:2原则来讲,人占了80%,,是动态的人,针对人的管理变革,管理基础系统不能少,缺乏基础的管理变革经不住不良的市场环境下的冲击。

巨人的管理变革几乎是大换血的方式运行,风险是巨大的,要么走向成功,要么走向失败。

二巨人集团投资决策失败的原因(一)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的一项竞争优势资源和企业发展的长期支撑力,企业面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

它可能表现为先进的技术,或一种服务理念,其实质就是一组先进技术和能力的集合体。

尽管企业之间的竞争通常表现为核心能力所衍生出来的核心产品、最终产品的市场之争,但其实质归结为核心能力之间的竞争。

企业只有具有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

否则,只能“昙花一现”。

企业一时的成功并不表明企业已经拥有了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要靠企业的长期培植。

由此可见,企业应该根据其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作出是否采取多元化经营的策略。

从这个角度说,企业必须首先有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围绕核心产品、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再考虑是否应该多元化经营。

没有根植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多元化经营,又不能在外部扩张战略中培植新的核心能力,最终结果可能把原来的竞争优势也丧失了。

巨人集团在现有主业的基础上,未能有效运用内部管理型战略与外部交易型战略延伸企业生命周期曲线,巩固和发展核心能力,而冒然跨入一个自己完全生疏的行业,从而使企业的竞争优势无法得以持续存在。

尽管这种外延式扩张的道路暂时掩盖了各种矛盾,但因缺乏培植企业新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为企业理下了致命的隐患。

经验与教训一:资金短缺与协调困难的矛盾问题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必须与其核心竞争能力紧密联系,并以培植公司新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中心,从而有助于维持和发展公司的竞争优势,确保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巨人集团为追求资产的盈补性,以超过其资金实力十几倍的规模投资于一个自己生疏而资金周转周期长的房地产行业,使公司有限的财务资源被冻结,从而使公司的资金周转产生困难,并因此而形成了十分严峻的资产盈利性与流动性矛盾。

生物工程因正常运作的基本费用和广告费用不足而深受影响。

企业资本流动性低、债权过多。

“巨人”的资本当时主要是固定资产,变现能力低,导致抗风险能力差。

而债权过多也是“巨人”当时很大的弱点.据他介绍,当时如果有2000万元人民币,“巨人”就可以渡过难关,而当时“巨人”在外的债权却有三个亿之多。

巨人集团从事房地产开发和建设,却未向银行申请任何贷款,不仅使企业白白浪费了合理利用财务杠杆作用从而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可能机会,而且也使企业因放弃举债而承担高额的资本成本。

最后使企业在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盈利性与流动性的相互矛盾中陷入难于自拔的财务困境。

巨人集团认为他们可以依靠生物工程方面源源不断的销售回款来支撑大厦的建设资金,认为“账上的前都花不完”这是一种没有忧患意识,没有合理利用财务杠杆的表现,为最后的财务危机埋下伏笔,巨人集团应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权衡收益和风险,把风险控制到合理的范围内。

经验与教训二:集团化管理与财务失控的矛盾问题确保公司有限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保持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资产盈利性与流动性的有机协调,从而在资金上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

随着多元化经营道路的发展,企业规模急速扩大,集团化管理成为必然。

集团公司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集团公司的整合。

没有整合的集团公司难于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充其量是一个大拼盘,各个属下各自为政,集团内部难于协调运作,财务失控也就在所难免。

巨人集团采用的是控股型组织结构形式,在使各厂属单位(子公司)保持较大独立性的同时,却又缺乏相应的财务控制制度,从而使公司违规违纪、挪用贪污事件层出不穷。

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巨人集团陷入财务困境的步伐。

传媒披露巨人集团1位副总裁及7位分公司经理携巨款潜逃。

当时的巨人管理条款多多,面面俱到而没有重点,导致管理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实现责、权、利的配套。

经验与教训三公司集团化必须与财务控制制度建设保持同步发展,集团公司能否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整合集团。

而财务控制制度建设是集团公司整合的重要而关键的一个环节。

巨人集团出现的空前的危机是有其深刻原因的.这里既有主客观的原因,也有宏观与微观环境的因素.主要是:国家政策调整,公司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媒体报道推波助澜等. 巨人集团危机的起因始于斥巨资兴建巨人大厦.1993年,巨人集团决定在珠海建巨人大厦.大厦设计有70层,高度为200多米,建成后将成为中国之最.楼址选在珠海市中心繁华地带.当时正值中国房地产最热的时候,又加上那时的"巨人"正以每年400倍的速度增值,因此,建巨人大厦对于巨人集团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建成后将成为巨人事业飞速发展的象征.带着巨人集团全体员工的美好愿望和对明天的憧憬,巨人大厦破土动工.当时它在香港出售楼花筹资8 000万元,在内地筹资4 000万元,其余资金皆为巨人集团自筹. 建巨人大厦是在1992~1993年特定的经济环境下立项的.由于国家宏观调整使中国房地产市场骤然降温,当时巨人大厦刚刚破土动工,因此,预售楼花很少有人问津.从这里不难看出,巨人集团对漫长的经济调整和房地产市场风险估计不足,没有做好充分的调查,论证.另外,巨人大厦后来又因水灾和重大技术难题,延误了11个月的工期.有,巨人大厦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过一分钱的贷款.当时公司过于相信自己的实力,认为不需要银行贷款,自己能够解决资金问题.现在看来,当时的想法是失策的.巨人集团的全部债务近2亿元,其中银行只有1 000多万元,债权人主要是小型投资者和小型加工厂,公司的债务结构严重不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