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价值观的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探讨
●启示: 以之为鉴,忽视“利他”“利己”的跨文化 反差 研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从“利己”和 “利他 ”出发研究普遍存在的跨文化冲突对于提高跨文 化认知感(cross-cultural awareness),避免在种种交 际活动中产生理解障碍、误解和悲剧具有的理论 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不际 ●中国:谦虚且谨慎,含蓄而排外。 ●西方:简单而直接,开门见山。
例如,若有人赞扬:“你工作做的很好!”西方人 的 反应必定是:“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谢!) 而 中国人的反应就是:“哪里!哪里!”西方人希望自己 的 个性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中国人即使对别人的称赞心里 美滋滋的,但是口头上却不敢流露,生怕被冠以自满的 帽子。
4. 总结
价值观是蕴涵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的,因此不同国 家和民族都有其特有的价值取向,且这种取向一旦形成 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的。 总体来说: (1)中国的价值观更注重群体意识,讲求“利他”精 神。 (2)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意识,偏向“利己”的思想。 随着现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中国在世界的崛起认 识和掌握中西方的跨文化价值观差异对避免和解决交际 中的冲突以及促进民族间的融合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
3.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形成的原因: (1) 历史发展 (2) 思维方式 4. 价值观的案例分析。 5. 总结。
1、价值观定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 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 法。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 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 则,成为人们 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 的评价标准。
2.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形成的原因
(1) 历史原因
●中国:悠久的历史,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形 成的意识。这种意识直接影响着现代人价值的形 成,现代中国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 人身份,强调安分己。
中西文化差异在三个方面的体现
中西文化差异在三个方面的体现
一、价值观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在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和
人际关系观念上,有较大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的人际关系差异让人们产生
了种族偏见、婚姻观念、教育观念的不同。
在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上,中式
思维偏重于整体把握,强调综合性和关联性,而西式思维偏重于个体分析,注重逻辑性和独立性。
二、言谈礼仪的差异
中西方言谈礼仪的差异也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大表现。
在西方国家,
人们通常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对于直率的沟通方式较为接受。
而在中国,人们更加注重面子和礼貌,并且通常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沟通,以避免伤害他人的面子。
三、生活方式和习俗的差异
中西文化在生活方式和习俗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饮食习惯方面,中西方有诸多差异。
与中国人倾向于米饭、面条相比,西方国家更倾向于
面包、马铃薯等主食。
在礼仪方面,西方人常常习惯使用刀、叉等工具,
而中国人则更多地使用筷子。
此外,在庆祝活动和节假日方面,中西方的
习俗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西方的圣诞节、复活节等节日与中国的春节、中
秋节等传统节日有着明显不同的庆祝方式和文化背景。
总而言之,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言谈礼仪以及生活方式和习俗等方
面存在许多差异。
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对于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与
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西文化价值观
中西文化价值观
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
以下列举了一些典型的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比较:
1. 个人主义 vs. 集体主义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而东方文化则注重团体和共同体的利益。
2. 独立思考 vs. 接受权威
西方文化重视个人独立思考和质疑权威,而东方文化更注重传统、长辈和权威的意见。
3. 面子文化 vs. 实质文化
东方文化往往注重“面子”,即表面上的尊重和礼貌;而西方文化更注重实质结果。
4. 感情表达 vs. 理性思考
东方文化注重感情的表达,而西方文化偏向于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
5. 重视家庭 vs. 重视个人
东方文化重视家庭和亲情,而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人的独立和自我实现。
6. 尊重传统 vs. 创新进取
东方文化更强调尊重传统和守旧,而西方文化更注重创新和进取。
7. 超自然 vs. 科学理性
东方文化注重超自然、灵性和宗教信仰,而西方文化强调科学、理性和实证。
8. 勤奋节俭 vs. 纵享福祉
东方文化注重勤奋节俭,而西方文化更倾向于享受生活和纵容自我。
事例说明中西价值观差异
事例说明中西价值观差异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体现在许多方面,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事例:
1. 婚姻观念:在中国文化中,结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延续家族和传承家族的财富和财产。
婚姻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更是两个家庭之间的关系。
而在西方文化中,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两个人之间互相爱和支持,婚姻是两个人的个人选择,也是两个人之间的个人关系。
2. 教育观念:在中国文化中,教育被认为是一个人追求成功和提高身份的主要手段。
中国文化注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非常重要。
而西方文化的教育观念更注重自主、自由和个性的发展,西方家长更倾向于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独立空间。
3. 人际关系观念: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注重面子和尊重,往往会优先考虑他人的感受和利益。
在西方文化中,人际关系更注重平等和自由,个人利益和观点也更被重视。
4. 时间观念:在中国文化中,时间被看作是一种资源,从而时间的利用和浪费也显得非常重要,迟到和浪费时间的行为被视为不礼貌。
在西方文化中,时间是一种相对而言更为自由的资源,也更被看作是有限的,而延迟和拖延有时被视为事情无法避免的结果。
中西方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分析
中西方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分析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速,中西方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如何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与价值观之间的差异,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启示与思考。
一、思维模式中西方文化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思维模式。
中西方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环境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比如,西方文化下重视自由,鼓励个体主义,提倡个人的独立和自主性,而中国文化则强调集体主义,注重集体利益和团队合作。
因此,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中西方文化存在着不同的思维模式。
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相对开放,重视建立独立的个人思维模式和逻辑思维能力。
而中国文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平衡,重视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注重情感沟通和关系维护。
二、时间观念对于中西方文化中的时间观念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西方文化注重时间的线性和客观性,认为时间是不可逆转的,要尽可能充分利用时间来实现目标和价值。
西方文化下的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十分注重效率和速度,并对时间紧迫的事情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
相反,中国文化注重时间的环状和循环性,认为时间不仅可以往前,也可以往后,过去、现在和未来是连续的,时间的长度和价值是相互联系的。
中国文化中的人们更多的是把时间看作是一种无法限制完全掌握的自然力量,以及人与自然万物的共同体现。
三、责任感和义务感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于对责任感和义务感的体验。
中国文化强调人与社会的紧密关系,追求和谐与互相帮助的社会性质,人们在生活中都承担着各种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同时,中国文化中还有许多大仁大义、舍小利、顾大局的代表行为,人们通过这些行为来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道德出品。
在西方文化下,人们强调自我实现和能力展示,个人主义在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个体和社会之间是一种松散的、基于自愿的协议关系,人们在对待自己和他人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上比较轻松。
四、教育与文化价值观中西方文化所体现的教育和文化价值观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论述东西方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1.论述东西方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1)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
天人合一,在世界很多高级宗教中都有这类观念,并且有详细系统的修行方法。
西方世界观认为,宇宙万物乃上帝凭借“自由意志”,花了六天时间创造出来的,“造物主”与“被造物””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这个神圣而绝对的真理,只能由“先知”按照上帝启示,被“先验发现”出来,而不是“经验发明”出来。
西方人生观认为,所谓的人生意义,不过完成上帝赋予人的神圣使命。
2)人对“变化”的态度东方人求变,当你面对不断变化发展且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想有所成就,却感觉迷茫无助之时该如何选择?在进与退、输与赢的关口,你当然会选择“进”与“赢”。
如何追求到“变”这一重要的社会生存技能,为你释疑解惑,拓展成功的思路,打开胜利的大门,让你顺利走向“赢”的彼岸。
“求稳思维”指的是在面对危机或者该出击的情况下犹豫不决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消极的思维方式,开拓精神不够或者错失良机。
干事创业需要积极稳妥、周密审慎、老成谋国。
3)动与静中西文化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区别,在于中国文化的“心”与西方文化的“行”。
正如牟先生所说,中国文化重视内在修养而西方文化重视外在知识。
修身必要养心,而知与行需并驾齐驱,从而构成了中西文化对于世界的不同相处方式。
西方人把人与自然看做是分离的两个世界,他们有别于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不同于中国文化中“道”与“仁”从天而降,贯注下来,与万物同一的境界,而抽象出概念、逻辑、上帝等形而上的悬空体,纵使人们奋力的跳跃也无法真正的触碰高高在上之物。
4)人之天性观人之初,性本善抑或性本恶?这是人类文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正文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中西方国家在发展中随着各自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价值观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价值主流。
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主流是为自我满足而奋斗的精神。
西方文化张扬个性,强调维护个人利益,注重独立自主发挥个人潜力,强化个人权利意识。
个人主义是一切行为的准则,自我实现是人生的最高需求和目的,独立是实现自我的最有效手段,人权神圣不可侵犯,是实现自我的保障。
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是和合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就注重和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主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与人为善的民族。
2、竞争意识在重视个人培养、强调个人独立和崇尚自我实现的美国,竞争是其基本价值观之一。
社会鼓励其成员竞争,人们也以积极的态度踊跃地参加。
他们相信竞争不仅推动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整个美国社会犹如一个大的竞技场,人人都为了获得自己的所需而努力拼搏并击败他人,有些人为达目的甚至不择手段。
中华民族是个倡导重义轻利的民,注重道德修美,强调“天人合一”、“和为贵”,“中庸之道“深人民心。
”“君子优道不优贫”,“君子不言利”等思想使我们中国人把物质利益放在了次要地位。
传统的价值观不鼓励人们竞争。
个人太突出,必定打破原有的平衡与和谐。
中国人强调天时、地利、人和,古人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特别注重“和”。
3、自立意识中国是个典型的大家庭社会,人们喜欢依赖父母及朋友,古语说:“在家父母,出门靠朋友”。
现在的青年人更是如此,特别是独生子女们,更有几辈人的娇宠,现在许多青年人的自理能力是很差的。
在美国,成年公民(以十八岁为界)都倾向于自己选择自己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人的意见仅供参考,社会对个人的抉择权予以普遍承认与尊重。
其教育体制总是鼓励青少年学会自立并授之以相应技巧。
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独立意识,父母要求孩子自小学会自立。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比
中美价值观念对比分析1.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Oneness vs. Dividednessbetween Man and Nature)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或对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而西方则主张天人相分。
天人合一是指人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和对自然的崇拜,人们将自然中日夜交替、季节变换与人们的生活和活动周期相一致起来,一切都处在不断循环往复之中,并与自然和谐统一。
实际上,自古代几千年以来,人们在各个生活侧面都力求与自然统一,达到顺其自然的境界 无论是政治、思想、情感、理智和实践等方面都是如此。
人们做事情讲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追求天时、地利、人和。
在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和影响下,在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言语观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笼统、求综合和知觉上重直觉,迥异于美国人或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言语观。
西方人,从古至今倾向于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
西方的哲学家从古代起就开始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对立的,一分为二: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社会与自然等,一切二分对立。
因此人与自然相分对立,而人处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
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地位,他们相信这并不是天命,顺从命运的人会遭到唾弃。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把自己比作一部机器或一个独立存在的原子的缘故。
天人相分决定了美国人一分为二,对待事物习惯分析的思想方式和重逻辑的思维方式,以及求“准确”的言语观。
总之“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这两种不同的宇宙观构造东西方人色思维方式、民族性格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西方东方宇宙观:天人相分天人合一思维方式:抽象思维具象思维重分析、逻辑、客观重直觉、综合、主观演绎式归纳式线性圆周式言语观:法制语言人制语言重形合重意合写作:开门见山(演绎式思维)往往不开门见山(归纳式思维)2.群体取向与个人主义取向(Group vs. IndividualismOrientation)群体取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群体取向,二是他人取向。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相当显著且复杂的话题。
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文化差异,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本文将会以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本质和根源。
一、价值观的差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它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行为和道德准则。
中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差异非常明显。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和谐,强调个体对集体的奉献和牺牲精神,讲究“以德治国”和“以和为贵”。
而西方文化则非常注重个人的自由、权利和个人追求。
西方人普遍认为自己拥有独立的人格和思维,不希望受到外界的任何限制,因此,他们追求的不是家庭和社会,而是“自我实现”。
二、对教育的看法中西方文化对教育的看法也有很大的区别。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强调培养孩子的品德、道德和基本教育;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大学的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这也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对于人才培养的不同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希望培养出脾性温和、才情纯朴、聪明能干的人,他们被认为是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而西方文化则更注重实际应用价值,希望培养出专业技能过硬、有创新能力的人,他们被认为是成功的人。
三、家庭观念的不同在中西方文化中,家庭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强调尊重家长、孝敬父母、多子多福、多忍多让等观念。
而在西方文化中,家庭并不像中国那么重要,独立、自主、自由、平等等是家庭关系的基本概念。
西方人普遍认为婚姻是个人选择和决定的事情,个人的幸福和自由比家庭更重要。
四、对美的追求不同在美学领域,中西方文化也存在不小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中,美的追求与道德伦理是密切联系的,中国古代文化取信于道家、儒家思想,无论是诗、书、画、音乐都是用来表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的。
而西方文化中,美的概念更加广泛,表现在对个体的表达、自由和精神性等方面。
西方人普遍崇尚“自然主义”、“个人主义”、“浪漫主义”等意识形态,他们在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更注重自我表达,更注重个性的展示和自由的体验。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交际价值观上的差异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交际价值观上的差异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交际价值观上存在一些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区别:
1. 面子与个人主义:中国文化中,面子很重要,个人主义相对较弱。
个人的行为常常被看作是代表整个家族、社会或国家的形象,因此要避免破坏他人面子。
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更为突出,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更受重视,面子的概念相对较弱。
2. 沟通方式:中国人普遍倾向于含蓄和间接的沟通方式。
他们可能会使用暗示、隐喻和非语言信号来传递信息,避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免得罪他人。
而西方文化中的沟通方式更加直接和明确,人们更倾向于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
3. 社交场合:在中国文化中,社交常常以团体为单位进行,比如家庭、朋友圈、同学组织等。
人们更趋向于与熟悉和信任的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愿意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与不同的人群进行交流,建立更广泛的社交网络。
4. 尊重和礼貌:在中国文化中,尊重长辈和上级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
在社交场合中,人们通常会表现出敬重和客气的态度,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威。
而在西方文化中,重视平等和自由的价值观更为突出,人们更倾向于平等对待他人,更注重个人权利。
总的来说,虽然存在一些交际价值观上的差异,但中国人和西
方人在交际中都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尊重他人的权利。
这些差异可以在相互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得到适当的调和和借鉴。
浅谈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浅谈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中西方社会在价值观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是文化的差异,而且也是历史、经济、政治、社会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文主要从社会结构、个人权利、家庭和婚姻、宗教、人际关系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首先,中西方社会的社会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
对于西方社会来说,个人自由是最关键的价值观念之一,西方社会是以平等、自由、民主等公民权利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而中国的社会则注重集体利益,因此中国社会一直以来都有“天下为公”的观念,尤其是在封建社会中更为明显。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非常重视“礼”,通过“礼”的规范来维护社会秩序。
而在西方社会,由于强调个人自由、平等,因此很少看到类似于“礼”的规范约束,但是也会有必要的规范。
其次,西方社会注重个人权利,个人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都享有很高的自由,这与中国传统的家长制度比较相反。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中,子女即使已经成年,他们的行为和生活也需要得到父母的允许和指导,这种家庭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个体的自由。
然而,在西方社会中,个人的自由更受重视,关注的是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对于父母的控制就会有所减弱。
西方社会更注重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传统的父权制度已经逐渐被打破。
第三,家庭和婚姻也是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差异的表现。
中国婚姻家庭主要是以传承家业、发扬家风和维护家族利益为主,家庭成员和家族成员的利益至上,个人情感在其中的地位相对较低。
而在西方家庭中,个人的感情和独立性更受重视,婚姻成为了两个人之间的感情联盟,更多强调感情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第四,宗教在中西方文化中也有很大的不同。
西方社会中天主教教会和新教教会对社会的影响力非常大,因为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基础。
在西方文化中,宗教不仅仅是信仰,更是精神和文化的象征。
而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广义的宗教、哲学、道德和人文精神的传承,更强调的是灵魂的成长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最后,中西方社会中人际关系也存在差异。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价值观之间的差异是什么?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价值观之间的差异是什么?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谈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价值观之间的差异。
这种对话常常涉及到文化认同、历史背景、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结构等方面,因此它们能够影响人们的行为以及社会互动方式。
本文将从以下角度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主要差异。
一、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许多人会认为西方文化相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加个人主义化。
这种看法主要因为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的自由、独立以及自我实现,而中国的传统文化通常强调集体的利益和共同价值观。
首先,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被广泛地认可并赋予了极高的价值。
这是因为西方文化需要个人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发挥最大的能力,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
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集体主义被视为至高无上的价值。
家庭、部落以及整个社会都要以集体利益为先,而个人利益则是次要的。
其次,这种差异可以表现得更加具体。
当西方人思考一个问题时,通常会首先考虑到自我实现的因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更多地考虑的是集体的利益。
这种差异可以这样概括: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是社会基本单位,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集体才是社会基本单位。
二、时间观念的不同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时间被视为沿着一个永恒的序列向前移动,人们根据过去和未来来组织自己的活动。
西方文化中,时间观念似乎更加线性,这意味着时间被视为可以精确度量的单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时间被视为永恒存在的,而未来与过去是联系在一起的。
这种观念的代表是“道教”、“儒家”等思想,即人们的行为会在时间轴上留下轨迹。
因此,在这种文化中时间只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观念,与人们的个人意识和价值观密切相关。
相比之下,在西方文化中,时间被视为一种可以被精确度量的东西。
这种表现最明显于科学与技术的领域,例如时钟、计时器以及日程安排等工具的运用,这些工具让时间变得更加精确可靠。
这种经验主义的方法导致了科学与技术的飞跃发展,从而带来了“时间就是金钱”的思想。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比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比中西方文化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两个文化体系之一、虽然有些相似之处,但它们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家庭观念、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时间观念和教育观念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对比,以展示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异同。
家庭观念是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西方文化中,个人的利益被视为高于家庭的利益,婚姻关系往往基于爱情和个人选择。
西方家庭鼓励尊重个人权利和自由,重视独立和自我实现。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被视为重要的价值观和社会单位。
中国人强调家庭的尊重和责任,传统上,婚姻是由父母安排,重男轻女观念普遍存在。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中西方文化中的另一个重要对比。
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是主流观念之一,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个人追求幸福和独立的意愿。
相比之下,中国文化中重视集体主义,将个人的利益置于集体的利益之上。
在中国,个人的行为往往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期望和压力的限制。
时间观念也是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之处之一、西方文化中,时间被视为有限的资源,被广泛视为金钱,重视效率和准时。
相比之下,中国文化中,时间被视为无限资源,注重人际关系和人情味,强调弹性和灵活性。
教育观念在中西方文化中也有显著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自主性和学生的独立思考被强调,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因此,在西方教育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而不是传统的教师讲授模式。
相比之下,在中国文化中,教育更注重纪律和传统的知识传授。
学生被教育要听从教师的指导和命令,遵守规则和习惯。
总结来说,中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存在明显的差异。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和个人权利,关注个人的自由和独立。
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家庭责任,关注社会关系和家庭价值观。
此外,西方文化注重时间的效率和准时,而中国文化注重时间的灵活性和人际关系。
教育观念方面,西方文化注重学生自主性和创造力,而中国文化更注重纪律和传统知识传授。
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对于增进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至关重要。
中西价值观差异的主要表现
中西价值观差异的主要表现1.价值主流。
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主流是为自我满足而奋斗的精神。
西方文化张扬个性,强调维护个人利益,注重独立自主发挥个人潜力,强化个人权利意识。
个人主义是一切行为的准则,自我实现是人生的最高需求和目的,独立是实现自我的最有效手段,人权神圣不可侵犯,是实现自我的保障。
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是和合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就注重和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主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与人为善的民族。
2.价值取向一元化与多元化。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
认为人生的价值就是在现世的作为之中,一个人在社会越有作为,他的生命就越有意义。
在专制社会中权力就是一切,因此,人的作为最大者莫过于实现从政的抱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理想统治着千百万中国文人碌碌无为的一生。
受这种一元化的人生价值的影响,多数人不愿问津自然科学,致使科学被困于萌芽状态。
另外,人的智慧才能都集中到了政治权术上,创造了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变幻莫测而实质又超稳固的政治文化模式。
在这种特殊的模式中,产生了中国独有的历史现象:当官不成求当圣人;报国不得则退做隐士,或吟诗饮酒自得风浪。
于是道教、佛教随之兴起,贪生的自去修道,厌世的不妨念佛。
而西方文化中人生价值呈多元化,从政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经商也被认为相当有价值,西方人眼中最好的职业莫过于律师、医生。
3.个人本位与群体本位。
西方文化特点是强调个人价值,即主张个人独立,强调个人主动性、个人行为与个人兴趣,勇于进取,珍视个人权利。
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
个人主义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拯救自己;寻求自我表达,强调个人尊严,注重个人隐私,个人的权利不可剥夺;人的力量无限,崇尚竞争,适者生存。
在西方社会,人们普遍将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个人主义”作为这一精神的概括,被赋予积极意义。
中西方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比较分析
中西方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比较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比较越来越频繁。
中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它们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
本文将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与自由、时间观念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对中西方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进行比较分析。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中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存在明显差异。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的自主性和个人权利,个人的追求和利益被视为至高无上的。
而中华文化注重集体利益和社会和谐,个人的追求和利益被视为相对次要的。
这种差异在家庭、教育和社会关系中都有体现。
在西方社会中,个人的独立和自由是受到高度重视的,个人的选择和决策权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而在中华文化中,个人的选择和决策往往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个人的价值和意义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关系来实现的。
二、权力与自由中西方文化中对权力和自由的态度也存在差异。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追求个人的独立和自主性。
而中华文化注重权力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在西方社会中,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被视为最高价值,个人对权力的独立和限制受到高度重视。
而在中华文化中,权力被视为一种责任和义务,个人对权力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的认可是通过社会和家庭的认可来实现的。
三、时间观念中西方文化中的时间观念也存在差异。
西方文化注重时间的效率和精确性,追求“时间就是金钱”的理念。
而中华文化注重时间的延续和沉淀,强调“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价值观念。
在西方社会中,时间被视为一种资源和工具,需要合理利用和管理。
而在中华文化中,时间被视为一种积淀和沉淀,需要经历和体验。
四、人际关系中西方文化中的人际关系也存在差异。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的直接和平等的交流和互动,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而中华文化注重人际关系的间接和复杂性,强调个人的依赖性和归属感。
在西方社会中,个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被视为最高价值,个人的选择和决策权受到高度重视。
中西文化差异的文献综述
中西文化差异的文献综述一、价值观差异1.中西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差异文献中普遍认为,中西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存在显著差异。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自由和独立,追求个人权利和幸福感;而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关注社会和群体的和谐。
2.竟争与合作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在竟争与合作的态度上也有不同。
西方文化鼓励竞争,注重个人的成功和成就;而中华文化更倾向于合作,强调和谐与团体利益的平衡。
二、沟通方式的差异1.直接与间接沟通方式的差异在沟通方式方面,中西方差异显著。
西方文化倾向于直截了当地表达,注重个体的自由和独立;而中华文化更倾向于间接沟通,注重面子和社会关系的维护。
2.面子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在面子文化方面同样存在差异。
西方文化中,个人的面子是由个人的成就和能力决定的,而中国文化中,个人的面子与所属集体的声誉紧密相关。
三、时间观念的差异1.短期与长期取向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在时间取向上也有差异。
西方文化通常有较强的短期取向,注重即时满足和效率;而中华文化具有较强的长期取向,强调打磨、维护关系,追求中长期的目标。
2.时间观念与控制、安排的差异西方文化对时间的观念更注重对时间的控制和规范,更多地尊重个人的时间;而中国文化通常更灵活,注重人情因素,更加注重人际关系。
四、领导风格的差异1.个人权威与集体决策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在领导风格上也存在差异。
西方文化中,领导通常具有较大的个人权威,决策更为集中;而中华文化中,领导更注重集体决策,强调集体智慧的发挥。
2.领导与部下关系的差异西方文化强调平等和开放的领导与部下关系,鼓励与部下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而中国文化中,领导与部下之间的关系通常更加封闭和尊敬。
这些差异的文献综述仅概述了中西文化差异的一部分,这些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国际业务和国际合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进一步研究这些差异,并学会适应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于促进跨文化沟通和合作至关重要。
中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差异
中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差异中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差异在这个社会里,总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人们发现对方的做法和我们的迥异时,都会认为这是价值观不同造成的。
就像人们在西方社会对中国的指责时总是喜欢说:这就是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呀。
我想这句话差不多每个人都听过。
一句可以解释一切疑问的话,却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中西方在价值观上到底差别在哪儿?其实光举例也有一箩筐,今天的话就简单从几个方面加以阐述阐述吧。
一、显与隐的差别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
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
这就是显与隐的差别,西方人喜欢显露出来让别人知道,然后让别人肯定自己,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存在就是被感知,默默无闻从来不是他们的风格。
而中国人崇尚内敛含蓄,稍稍出头就会被认为狂傲不羁,谦虚,等待着自己做的事情或者才华被发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传统的中国人,真的很不适合生存。
二、环境适应和适应环境的差别龙这个意象中西方都有,可是代表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意思,从这里我们看出一个差别,就是改变我们去适应环境,还是改变环境让它来适应我们的差别,为什么这么说呢?看下面:龙是什么?在中国人的眼里,龙是一种神物,当然政治在其中起了一个非常的作用,它拥有强大的法力,可以腾云驾雾,可以呼风唤雨。
对于这样的强势者,中国人选择膜拜它,希望它能够少做恶,多行善,希望龙能运用它的法力带来风调雨顺。
由此中国人将龙赋予了吉祥的含义,我们会说龙凤呈祥,会说龙马精神。
而西方人世界里的龙也是一个拥有法力的强势者,但充满了邪恶,只会利用能力干坏事,让人恐惧的东西。
由此就不难看出:同样的对于拥有法力的强势者,中国人选择“妥协”,寄希望于它能够为我所用;而西方人则是选择排斥,有时甚至是不能共存。
所以可以推断出中国人比西方人突出的一个特性:中国人更“现实”。
中国人喜欢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西方人则喜欢调整环境以适应自己,很多事情都映证了中国人的“现实”:比如中国人的友善包容,比如中国人的吃苦耐劳,比如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理论,比如中国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等。
中西方价值观体系的差别
中西方价值观体系的差别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西方人对于个人与集体的思维是侧重于从个人来看集体,他们认为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因此关注重点在个人向上,强调个人的作用、能力、奋斗、拼搏等,因此个人英雄主义是西方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
只要有机会能够展示自己的能力,美国人就会第一个去争取,冠军与破记录几乎是美国人的词。
而中国的思维体系强调的是集体主义,习惯从集体来分析个人,个人只不过是集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我是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的思想长期指导着中国人的管理行为,从而形成了一种“低调、务实”的文化倾向。
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西方人关心的是自己怎么看,而中国人关心的是别人怎么看。
2、物质主义与精神主义西方人对于物质需求一直都是认为天经地义的,追求利益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因此追求卓越的价值观是社会认同的标准。
因此富人在社会得到尊重,没有必须进行掩盖。
而中国人向来认为商人“重利轻义”,因此不提倡强调物质利益而提倡以文化人,强调人的追求是通常自我修身从而达到无我境界,因此禁欲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主要特点。
“知足常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小富既安”的思想使得中国企业长期缺乏发展的思想动力。
3、科学主义与德化主义西方人提倡科学与理性,对于事物的分析都是建立在科学的、逻辑的、分析的思维基础上,对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分辨很清楚,没有太多模糊不定的说法,对他们而言,“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很容易分辨,提倡结果导向,就事论事。
但中国人却强调“天人合一”,期望通过自身的内化修炼而达到价值的目标,“独善其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这种价值观的代表。
所以中国人很感性,什么事情却是“不一定”,“对”有时候不一定对,“错”也不完全就是“错”,因为还要考虑时间、地点、背景等,特别是要讲究面子问题,所以管理思维的“度”很难把握。
但德化教育的境界太崇高了,以至没有太多操作性。
浅谈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学院政法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二班年级09级姓名谢俊俊论文题目浅谈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浅谈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一定的价值观念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西价值观念因其环境适应性、历史背景等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表明了不同民族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一般来说,语言和习俗等方面的文化交流并不困难,真正的困难在于价值观方面的分歧。
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规范的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的主要障碍。
一、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历史发展和思维方式。
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
(一)历史发展中国历史悠久,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意识直接影响着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
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
相比之下,早在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也逐渐遍及整个西方社会。
西方人崇尚个体,向往自由平等。
这种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个体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二)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受民族哲学基础支配,中国的儒家、道家和佛教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很大影响。
这三种哲学思想都很重视悟性,因此中国人的所作所为都比较含蓄和委婉,要让人经过思考后才明白其中的真正意思。
在这一点上西方人与中国人有很大不同。
欧美国家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后来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弥漫于欧洲的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注重形式论证,对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因此西方人的行为较外露而且逻辑性强,重视表达的确切性,很难理解中国人的含蓄。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一)思维模式西方价值观强调以个人为主体和中心,也就是有突出的“利己”思想。
中西方价值观的异同
中西方价值观的异同中西方价值观的异同中西方价值观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理念体系,它们在一些方面存在明显的异同。
本文将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观念、人际关系、教育和道德观念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带给读者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的了解。
首先,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是中西方价值观的显著特点之一。
中西方价值观在这一方面存在对立。
西方国家普遍看重个人权利与自由,强调个体的独立,追求自我实现和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而中方注重集体共同利益与团队合作,强调个人责任与义务,将个体的发展融入到集体发展中。
这种差异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也很明显,如在家庭中,西方重视独立性,更注重个人的自主意识,而中方更注重亲情和集体责任。
其次,权力观念是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
西方强调民主、自由、平等,对权力持怀疑态度,主张权力应该受到限制和制衡,以保障人民的权益。
相反,中方注重权力的集中与稳定,认为权力来自于合法的统治者,相信领导层的决策能够为整个社会带来进步和稳定。
这也可以从两种文化的政治体制中得以体现,西方国家普遍采取民主制度,而中方则在一定程度上实行集权制度。
人际关系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差异点。
在西方,人际关系注重平等和个体间的互动,重视个人的私人空间和独立思考。
而在中国文化中,人际关系更加注重尊重长辈和权威,强调家庭和社会等级的重要性,关系更加注重礼节和面子。
这种差异也可以看出两种文化对于个人与群体关系的不同理解。
教育是中西方价值观领域中又一个重要差异点。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西方国家注重个体的发展和多元化,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而中国注重集体教育和统一的教育方式,强调孝道、纪律和对权威的尊重。
这些差异影响着两种文化对待教育的态度和教育目标的不同。
最后,道德观念也是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差异的一方面。
西方文化强调自主的道德判断和个人责任,注重人权、自由和平等的价值观。
而中国文化注重传统道德价值观,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注重对长辈和权威的尊重以及社会责任的履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此相反,西方的哲学家从古代起就 开 始 认 为 世 界 上 的 万 物 都 是 对 立 的 。在 人 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倾向于把宇宙 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 对 立 ,因 此 ,强 调 人 要 不 断 应 付 自 然 的 挑 战,并要向自然反挑战,唯有如此才能显现 出 人 之 为 人 的 价 值 和 力 量 。在 生 活 中,如果 一个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地位,这 并不是天命,而是由于自己懒惰和缺乏斗 争 精 神 所 致 。(于 桂 敏 、白 玫 、苏 畅 ,2006:
视频服务器根据用户的要求发送视频给点 播用户,从而完成点播过程。
如图1所示。
果,并且减少了视频点播网站和远程课堂 网站的管理员人工添加视频介绍的过程, 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3 结语
本文基于VoD系统提出一种快速摘要 预览的方案,在点播视频和远程课堂之前 可 以 快 速 的 准 确 的 对 其 内 容 进 行 预 览 。这 种方案占用较少的带宽和较短的时间,从 网络压力和用户需求两方面达到良好的效
学 术 论 坛
机 研 究 与 发 展,2003,(11). [3] ISO/IEC, "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 audio for digital storage media at up to about 1.5 Mbps," ISO/IEC 11172 [S],1993.
西 方 文 明 起 源 于 希 腊 、罗 马 。由 于 希 腊 、罗 马 地 处 海 滨 , 因 而 在 人 类 活 动 的 早 期,受海岛狭小范围和交通的限制,为了生 存,为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西方人就面临 着种种困难,常常独立地面对自然,搏击大 海,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充分 发挥个人的作用,因而形成了今天以个入 主 义 为 基 本 文 化 特 征 的 社 会 。在 经 历 了 漫 长的欧洲中世纪黑暗之后,以人文主义为 指导思想的文艺复兴运动也提倡以个人为 中 心 ,宣 扬 个 人 主 义 ,竭 力 发 展 自 己 ,通 过 个人奋斗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实现个人的 成 功 , 体 现 个 人 的 价 值 。总 之 , 西 方 传 统 价 值观念强调个人主义,以个人幸福为整体 目标,个人权利高于一切,体现个人本位, 强调国家和政府的决策必须以保护个人的 利 益 为 前 提,重 视 个 人 的 权 利 。(林 凤 梅 、李
2 中西价值取向差异
2 . 1 人与自然的关系: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天人合一是指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顺从
和对自然的崇拜,人们将自然中的日夜交 替 、季 节 变 换 与 人 们 的 生 活 和 活 动 周 期 相 一致起来,一切都处在不断循环往复中,并 与 自 然 和 谐 统 一 。中 国 文 化 将 人 与 自 然 或 外部世界的关系看成是和谐的,浑然一体 的 。人 们 认 为 自 然 之 中 有 一 种 神 秘 的 力 量 在 主 宰 整 个 宇 宙 万 物 。因 对 自 然 的 迷 惘 、惧 怕,使人们不思改变和征服自然,而是努力 顺其自然,通过改变自身去适应自然,认为 人只有回归自然,将自我融人群体和自然 之 中 ,生 命 才 有 意 义 ,人 与 自 然 才 能 达 成 “ 和 谐 ”。
科技创新导报 2009 NO.27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浅谈中西价值观的差异
学 术 论 坛
李敏 (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 海南琼海 5 7 1 4 0 0 )
摘 要: 价值观是文化因素中核心内容之一。中西文化上存在差异,价值观上有很多不同。本文讨论了中西价值取向的6 个方面的差异,
1 什么是价值观及探讨中西价值观差异 的必要性
价 值 观 是 社 会 成 员 用 来 评 价 行 为 、事 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 目 标 的 准 则 。价 值 观 通 过 人 们 的 行 为 取 向 及 对 事 物 的 评 价 、态 度 反 映 出 来 ,是 世 界 观 的 核 心,是 驱 使 人 们 行 为 的 内 部 动 力 。它 支 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 各 个 领 域 。价 值 观 也 是 人 们 对 社 会 存 在 的 反 映 。人 们 所 处 的 自 然 环 境 和 社 会 环 境,包 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 人 们 的 价 值 观 念 。处 于 相 同 的 自 然 环 境 和 社会环境的人,会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观 念 。而 中 国 与 西 方 国 家 无 论 是 在 自 然 环 境 还是在社会环境都有很多不同之处,因此 中 西 价 值 观 必 然 也 会 千 差 万 别 。然 而 随 着 社会的发展,中西方的交往却日益密切,为 了使中西交流更加顺畅,了解更加深入,探 讨中西价值观的差异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 要了。
参考文献
[1] 尤 肖 虎 ,曹 淑 敏 ,李 建 东 .第 三 代 移 动 通 信 系 统 发 展 现 状 与 展 望 [J].电 子 学 报 ,
1999(S1) [2] 胡 玉 琦 ,鄢 仁 祥 ,高 远 .VODStar视 频 点
播 系 统 的 设 计 、实 现 及 性 能 测 试 [ J] 计 算
东方文化的传统伦理思想所注重的是 人 伦 情 谊 关 系 。人 们 不 习 惯 从 法 律 上 考 虑 问 题 。在 中 国“, 伦 理 至 上 ”始 终 占 据 着 人 们
(下转194页)
192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科技创新导报 2009 NO.27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11-13) 2 . 2 人际关系取向: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中国文明起源于华夏民族生存的中原 大 地 。从 远 古 时 期 ,华 夏 大 地 的 各 个 部 落 由 分 散 走 向 统 一 。在 面 对 恶 劣 的 自 然 环 境 时 , 人们逐步意识到,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很 难 生 存 下 去 ,必 须 进 行 联 合 。因 此 东 方 文 化 认为,先有群体后有个体,个体是群体的一 员,而 且 是 群 体 中 不 可 分 割 的 一 部 分 。个 体 的发展不是自我独立发展,而是与他人的 和 谐 共 存 。中 国 人 自 古 强 调 群 体 价 值,这也 与在中国长期以来占居统治地位的儒家思 想 有 着 密 切 的 联 系 。儒 家 极 力 推 崇 社 会 的 有序与和谐,提倡个人对群体的忠诚和责 任 。孔 子 倡 导“ 天 下 兴 亡 ,匹 夫 有 责 ”,强 调 的 是 个 人 与 国 家 的 关 系 。他 还 提 出“ 克 已 复 礼 ,天 下 归 仁 矣 ”,体 现 的 是 人 际 关 系 ,说 明 中国文化是群体性文化,强调团结就是力 量 , 体 现 团 队 精 神 , 群 体 价 值 。当 自 我 价 值 与集体利益冲突时,必须牺牲小我来完成 大我。
另 外 ,中 国 文 化 向 来 以 儒 家 的“ 中 庸 之 道 ”作 为 行 为 的 基 本 准 则,要 求 民 众 循 规 蹈 矩,实行中庸主义,因而表现出因循守旧。
西 方 文 化 的 真 谛 在 于 求 变 ,核 心 思 想 是“ 无 物 不 变 ”,而 变 化 永 无 停 顿 。尤 其 是 像 美 国 这 样 的 一 个 移 民 国 家 。美 国 人 属 于 外 向 的 民 族 ,性 格 直 爽 而 急 躁 。对 物 质 的 追 求 使其勇于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合理途径, 他 们 求 新 求 变 ,可 以 承 受 风 险 。在 美 国 人 的 心 目 中 ,变 化 体 现 出 不 断 打 破 常 规 ,不 断 创 新 的 精 神 ,人 们 永 远 不 满 足 他 们 已 取 得 的 成 就 ,因 而 不 执 着 于 传 统 的 秩 序 ,更 不 甘 受 制 于 家 庭 、经 济 、教 育 、乃 至 个 人 能 力 等 条 件 。美 国 人 求 变 的 价 值 观 念 还 表 现 在 他 们 不 同 形 态 的 活 动 中 ,这 包 括 职 业 、社 会 地 位 、地 域 等 多 方 面 的 流 动 。美 国 历 史 的 每 一 章节都充满了人如何从一地迁徙至另一 地 、人 如 何 从 社 会 最 低 层 或 最 卑 贱 的 职 业 迁升至从事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之类的传 奇 故 事 。这 种 在 社 会 意 义 上 的“ 挪 动“ ,为 更 多 的 人 带 来 了 机 会 、钱 财 ,也 带 来 了 更 多 的 运 气 。正 是 这 种 求 变 的 民 族 气 质 ,使 美 国 人 敢 于 打 破 常 规 独 辟 蹊 径 ,总 是 处 于 创 新 的 氛 围 中 。( 张 锦 帆 ,2002:96-98) 2 . 4 事理观取向: 人治与法治
庆云) 2 . 3 行为取向: 求稳与求变
自 万 变 不 离 其 宗 ”, “ 祖 宗 之 法 不 可 变 ”的 精 神 所 笼 罩 。中 国 历 代 朝 廷 更 迭 ,变 化 不 定 ,但 只 是“ 一 治 一 乱 ” 的 天 道 循 环 ,很 少 出 新 。“ 统 一 和 稳 定 ”是 每 一朝代的头等大事,是社会发展的保证,这 当 然 包 括 家 庭 、家 族 、社 会 、国 家 乃 至 个 人 的 社 会 地 位 、地 域 、社 会 关 系 方 面 的 稳 定 。 人 们 习 惯 于 在 一 派 和 平 景 象 中“ 相 安 无 事 ”、“ 知 足 长 乐 ”。人 们 接 受 了 这 种“ 稳 定 ” 观 念 ,习 惯 于 它 ,一 旦 有 风 吹 草 动 ,则“ 杞 人 忧 天 ”。若 稳 定 受 到 影 响 ,人 们 会 感 到 无 所 适 从 ,仿 佛 灭 顶 之 灾 来 临 。几 千 年 的 农 耕 思 想 把 人 们 的 价 值 观 念 禁 锢 在 土 地 上“, 安 居 ”才 能“ 乐 业 ”“, 三 十 亩 地 一 头 牛,老 婆 孩 子 热 炕 头 ”, 一 旦 不 得 不 离 开 故 土 , 则 被 称 为“ 背 井 离 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