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做点无用的事
陈道明经典语录大全
![陈道明经典语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553bd0184868762caaed5b1.png)
陈道明经典语录大全[标签:栏目] ,陈道明经典语录大全1、每个人都有机会,每个人机会都很小。
2、男人,一定要堂堂正正。
行的正,做的直,不做损人事,不做亏心事。
一定要胸怀坦荡,磊磊落落,不计较个人恩怨,不患得患失,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一定要努力拼搏,不计较流言蜚语,我走我路,我歌我泣。
因为找不到任何理由与人分享,所以把无聊、委屈、痛苦都独自一个人承担,这就是男人。
3、男人最大的时尚就是多在家待一待。
其实把所有该回家的人都召回家,这个社会就会安定许多。
现在有多少不回家的人,不是因为事业,而是在酒桌上,歌厅里。
如果晚上每个家庭的灯都亮了,也是一种时尚。
4、一个人智力有问题,是次品;一个人灵魂有问题,就是危险品。
经营人心就是经营事业。
5、一个人应具备三种素质,一是**,二是谦虚,三是执着。
就像是开一辆车,**和执着就是油门,谦虚就是刹车。
6、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终有一天他们会上山取代你,上山的人,也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风光时你还在山下。
7、我奈何不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奈何不了我。
8、第一身体好,第二要欢愉,第三尽量有所成,但更要晓得本身是凡人,是通俗人。
9、中国没有音乐家只有演奏家。
10、韶光易逝,刹那芳华,皮相给你的充其量是数年的光鲜,但除此之外,你更需要的是你在一生中都能源源不断给你带来优雅和安宁的力量。
11、不做无为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不汲汲于名利,静下心来做一些没有利益回报却静谧美好的事,何尝不是一种修为呢。
12、你们是上山的人,上山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曾经风光过,你还在山下;山上的人千万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不定什么时候山下的人会爬上来。
一定要先做好自己,不要管东西南北风。
13、一个人的涵养,不在心平气和时,而是心浮气燥时;一个人的理性,不在风平浪静时,而是众声喧哗时;一个人的慈悲,不在居高临下时,而是人微言轻时;情侣间的尊重,不是闲情逸致时,而是观点相左时;夫妻间的恩爱,不在花前月下时,而是大难临头时。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工作之外做点无用之事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工作之外做点无用之事](https://img.taocdn.com/s3/m/94523f59b9f3f90f76c61bdb.png)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作为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头脑中转动着数字、公式以及天书般的阐释;同时,爱因斯坦又钟情音乐,总与小提琴为伴。
一边是科学创造,一边是乐声袅袅,工作与爱好领域不同而和谐共存。
我国化学界先驱、著名化学家张子高业余喜欢收藏古墨,他说:“藏墨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研究化学史的一个小方面。
”因为好墨讲究胶轻、烟细、杆熟,涉及胶体化学的知识。
职业和兴趣如绿叶配牡丹,相得益彰。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解析】工作之外做点无用之事“工作之外做点无用之事”,这是著名实力派演员陈道明的一句名言。
他说:现在的演员,接受了太多以竞争为主、甚至强调“你死我活”的教育,心理整个就跟着急功近利了。
照此看来,我们整个社会似乎都得了“有用强迫症”,崇尚一切都以“有用”为标尺,有用学之,无用弃之……长此以往人心会变得越来越功利、浮躁。
一个没有业余爱好的人,必定是个无趣之人,他的生活是缺乏滋养的。
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很难有什么共同语言,自己也会变得干枯起来。
所谓人以群分,很多时候,这个群就是按照兴趣爱好来区分的。
有共同爱好的人之间认同感比较高,无论是做朋友,还是其他关系,都有良好的基础。
而没有兴趣爱好的人,在古人看来,根本是不值得交往的。
明代文学家张岱就把没有爱好的人打入了不可交的黑名单。
他留下了这样的名言警句:“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不难理解,没有癖好的人不能对一件事物有什么感情投入,久而久之,便会对一切麻木冷漠,没有什么人情味儿。
跟张岱生活在同一朝代的另一位文学家袁宏道对于没有爱好的人,更是没有什么好印象。
他说:“余观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皆无癖之人耳!”北宋处士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除了专注写诗,惟喜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
100句陈道明经典语录
![100句陈道明经典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82e6002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12.png)
100句陈道明经典语录陈道明作为娱乐圈鲜有的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一直备受推崇,今天我们就来分享陈道明说过的一些很有道理的话。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陈道明语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00句陈道明经典语录1. 对演员来说,是越有名越好当。
但演员也不要过分自信,为什么?因为尽管你很优秀,尽管大部分人说你很优秀。
记住,永远有一部分观众会讨厌你。
2. 演员让我经历了不同的人生,也给我带来了名利。
但它也让我失去了自己,以及那些原来自己认为高级或纯粹的东西。
个性也损失了一部分。
虽然这么多年我一直想努力保持住自己,不让自己在这个圈子里迷失,想努力保持自己的个性,但付出的代价太大。
让很多人误解毕竟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3. 我这人就剩下一个优点了,就是随和。
4. 我们这一茬演员说是年届不惑了,但仔细想想还都在找。
经常演着演着就不会演了,不满足于现状便想再迈出一步。
这种寻找是对今后表演的重新思考、重新启动。
为了这种摸索,有时拍戏就感觉很累,有时这种寻找和尝试走了形,不被称道,但寻找总是一件好事。
5. 演员应该通过塑造的角色与观众见面而本人应当与之保持距离。
6. 演员跟记者有同样的毛病,演员越商业化,报纸越市场化,按照我们民族的习性,势利眼的概念越强。
这不怨某一个人,这是一个潮流,没有办法,这是哪个演员和哪个记者都不可摆脱的。
7. 我不太喜欢公开亮相。
我觉得在紧张的社会,该给自己留一点独处的空间时间,自己有自己的思想,自己有自己的关着门的生活。
自己有自己的地方,自己有自己的精神。
8. 人认识问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或者不一定能解决了。
对问题有所认识以后也是一种享受。
9. 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后天家里教育的结果,使我必须一生当中承受这种思考的痛苦。
思考是特别痛苦的一件事。
10. 没把名利掰持得特别清楚。
我只看剧本和人物的创作过程对我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是否能让我抛弃一切。
拍好了观众都看,就有名了,出发点不是一个,但效果是一个。
陈道明名人经典语录
![陈道明名人经典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40d4d79a80eb6294dc886c0a.png)
陈道明名人经典语录导读:经典语录陈道明名人经典语录1、胆大胆小不能量化,有些地方胆大了,有些地方胆小了。
艺高人胆大,掌握的东西比原来多了一些,做一些事情、说一些话可能胆子就大了。
胆小的地方,学会比以前更珍惜生命,更珍惜个人的荣誉——不是演员的荣誉。
2、人与人之间总是一种疏远,你变了他,他变了你,彼此走得越近,你自己就越扭曲。
3、我经常在报刊上看到一些我了解得人不是我知道的那样,这使我产生一种厌恶。
所以我也就经常以此来比较,生怕别人把这种东西转化之后也强加给我,让那些了解我的人也产生厌恶。
4、每个人都有机会,每个人机会都很小。
5、不做无为之事,何以谴有涯之生?6、没把名利掰持得特别清楚。
我只看剧本和人物的创作过程对我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是否能让我抛弃一切。
拍好了观众都看,就有名了,出发点不是一个,但效果是一个。
7、因为偶然,我成了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演员;因为没有文化,我又梦想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想成为一个钱锺书、季羡林式的学问家,又苦于无道无能无才,所以便多出了这个所谓的文化情结。
8、采访,就象扎针抽血,你找准了我的脉,就能抽出血来;找不准脉,你扎得我浑身窟窿,也什么都得不到。
9、你看出有学问那就肯定没学问。
10、我始终认为,中国人很优秀,没什么太大的劣根性。
但是,我也很悲哀地承认,国人与国人之间,似乎恨多了一些,有时是莫名其妙的恨。
这已经到了没事找事的地步了。
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你不扫自家门前雪,那么别人家的瓦上霜,你看看也就够了,干嘛要拆了人家的瓦?11、不放弃旧的就没法收获新的。
12、其实我真正享受爱情时,是在痛苦了之后,苦涩了之后。
甜蜜的爱情是不真实的,不长久的,对爱情的享受,实际上就是在感情被蹂躏了之后的享受。
13、责任是男人的脊梁,是男人顶天立地的支柱。
说到的事就要做到,揽下来的事就要扛住,做错的事就要承担后果。
14、我这人就剩下一个优点了,就是随和。
15、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没教养,有的人没什么太高的学历和学识,但仍然很有教养,很有分寸。
康熙王朝陈道明经典台词
![康熙王朝陈道明经典台词](https://img.taocdn.com/s3/m/bb38b72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9.png)
康熙王朝陈道明经典台词《康熙王朝》在2000年央视播出时的收视率达到了13%,超过了《雍正王朝》和《大宅门》的收视率。
在香港、台湾播出时也成为收视冠军。
而《康熙王朝》中,扮演康熙皇帝的陈道明一段经典台词更是让我记忆尤深。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康熙王朝陈道明经典台词,希望大家喜欢!康熙王朝陈道明经典台词(一)1、千叟宴中,他三碗敬酒的独白,是怎样的深沉、豪迈、真情,康熙:“这第一碗酒,朕要敬给太皇太后孝庄,敬给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
朕八岁丧父,九岁丧母,是孝庄太后带着朕,冲破千难险阻,才有今天的大清盛世!孝庄太后,朕想你啊。
还有这第二碗酒,朕要敬给列位臣工,敬给天下子民,敬给今天赴宴的老同年们!六十年来,是你们辅佐朕,保国平安,你们俯首农桑,致使大清的百业兴旺。
君、臣、民,三者同德呀,啊!没有你们,记着便没有今日的大清。
朕在这儿谢谢你们了。
这第三碗酒啊,朕要敬给朕的死敌们。
鳌拜,吴三桂,嘿!郑经,噶尔丹,噢,还有那个朱三太子,啊?嘿,他们都是英雄豪杰呀,啊,他们造就了朕那!他们逼着朕立下了这丰功伟业。
朕恨他们,也敬他们。
哎,可惜呀,他们都死了,朕寂莫啊!……朕不祝他们死的安宁,祝他们,来生再世再与朕为敌吧!”2、在顺治遁入空门,八岁康熙登基,孝庄对康熙说的一段精彩话:“你要昂首阔步地走,记着,这天,由你来撑,地,任你来踏,这天下的人都是你的臣民,去吧!”3、孝庄:“你呢,只管安安稳稳地听朝,少说话,这话是越少越叫他们几个大臣摸不透,你看那观音菩萨,这天下人呢,成天都对着它拜呀拜的,可是,菩萨从来不吱声,那在菩萨面前没有人敢欺负皇上,因为菩萨什么都知道。
”4、孝庄:“玄烨,你干脆把这个济世当作一块磨刀石,你磨他,他磨你,不磨不成器。
”5、孝庄:“要以宽为本,要记着,一言之虚,百患丛生,一事之虚,为害终生。
”6、大奸臣鳌拜在康熙刚继位时,气焰十分嚣张。
一次鳌拜先斩后奏地杀了一个忠臣,康熙到他的奶奶孝庄皇太后处哭诉时,孝庄皇太后就说了一段很精彩的话:“现在吴三桂才是我们的大患,我们用一个忠臣的性命换几年的太平还是值得的。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有用与无用”作文导写+课件19张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有用与无用”作文导写+课件19张](https://img.taocdn.com/s3/m/ff7e275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a.png)
灵魂的生活比物质的获得更充实。想象一下,在一个静谧的下午,迎着软软的阳光, 坐在一把藤椅上,左手一杯茶,右手一本书,在鸟儿的叫声中开启美好的阅读时光, 这是多么惬意而舒适的享受啊!真正的宁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愿意在忙碌的 生活中抽取片刻时间,在自己的内心种菊修篱。或许这些无法让你获得功名利禄,但 是这是精神的交汇、思想的升华、心灵的净化,可以让你在繁忙的生活中寻得自己的 小确幸。
当今社会,人潮汹涌,如何追求现实利益的最大化早已成了人们心中无法挣脱的铁链 和枷锁。选择专业时,这样的声音充斥,“不要选这个专业,不好就业,学了没用!” 当孩子捧起一本课外书籍,“别看那没用的书了,现在不是你看书的时候,要好好学习 才有用。”蒋勋先生曾说:“一个唯利是图的社会,每一个人都会在物化自己和他人的 过程中成为受害者。”我们的行为都像物品一样,被冠以“有用的”、“无用的”的定 语。
周国平先生曾有那么一句话: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 终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陈道明喜欢从有用的世界挣脱出来,做一些无 用之事:读书,练字,下棋。冯小刚取笑他这么做远不如一场饭局来得有用,陈道明却 淡淡回应: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有用,意味着一种奴役;无用,才意味着 从容自得。
“无用”之人
![“无用”之人](https://img.taocdn.com/s3/m/2ea7d89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7.png)
“无用”之人最“无用”的人无用方为大用,无为方为有为《人世间》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行走在山林间,看见一棵硕大的栎树,其树阴就可以卧牛数千头。
弟子们蜂拥过去观看,但一些伐木工人却坐在树下休息,并不砍那棵树。
庄子就问:“眼前就有—棵大树,你们为什么不砍呢?”“大是大,却一点用也没有。
”伐木工人说,“此树造船很快就会沉,作为工具很快就毁坏,作为门户很快就会流出液汁,作为柱子很快会被蛀虫蚀坏啊。
”庄子感叹道:“有用的树,都因为有用而被砍伐了。
这棵树恰恰是因为无用,才得以享尽天年呀!”何为有用?何为无用?道德经里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意思是有形的东西起着方便的作用,无形的东西真正发挥作用。
毫无疑问,在木匠眼中一无是处的大树,却是行人遮阳避雨的落脚点,是鸟兽筑巢捕食的栖息地,是可以给附近的居民祈福避灾的神祗。
对大树来说,这或许就是它最大的用处。
无用之用,恰为大用;各有其理,各有其用。
物是如此,人也一样。
这世上没有无用之人,只有没找到自我的人。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妄自菲薄,你读过的书,遇见的人,经历过的事,都能促使你成为最好的自己。
学会享受“无用”的人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人生才会越来越好。
无用方得从容,初心方得始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自古而然。
以平常心看世界,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把生活活出绚丽多彩。
64岁的陈道明,因出演《庆余年》中庆帝一角又火了。
剧里,他颠覆一代帝王的形象,“衣冠不整”却不怒自威,演技爆表。
而抛开荧屏,陈道明喜欢从“沸腾”的世界挣脱出来,做一些“无用”之事:读书,练字,弹琴,下棋,为妻子缝制皮包,为女儿穿针引线裁剪衣裳......冯小刚取笑他“奇淫巧技以悦妇孺”,陈道明却淡淡回应:“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在喧嚣混沌的名利场,陈道明就像一股清流,活得清醒又节制,不迷恋声色,只追求本心,实属难得。
正如他所说:“一场猝不及防的春雨或许无用,却给人沁人心脾之感;刺绣和手工或许无用,却带给我们美感和惊喜;诗词歌赋或许无用,但它可以说中你的心声,抚慰你的哀伤……”细细读来,愈发让人醍醐灌顶。
2023年陈道明的语录大集合60条
![2023年陈道明的语录大集合60条](https://img.taocdn.com/s3/m/25efd25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d.png)
2023年陈道明的语录大集合60条2023年陈道明的语录大集合60条陈道明,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陈道明下面是店铺给各位读者分享的陈道明的语录60条,一起来看一下吧。
1、生活中没有退步。
只要我们肯学,无论什么经验都是我们需要领悟的章节。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
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辰,我发觉有人却没有脚。
2、养成每天写点什么的习惯,哪怕是记录,哪怕只言片语。
据我测算,还可以退五十步,但生活只有五步。
不较真,"真"就不出来,还是较吧。
3、其实要看清楚一个人很容易,产生矛盾时最容易看清一个人的本质,你再用放大镜,那就是他的全部。
4、一个男人他永远想掌握着自己的权利指数,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你连自己都控制不了,你还掌握什么世界呢?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出发的那一刻起就不在迟疑,起点是孤独的,偶尔也会迷失,如果不想沦为梦想的旁观者,唯有一路向前,即使看不清前路,也要固执的走下去。
6、胆大胆小不能量化,有些地方胆大了,有些地方胆小了。
艺高人胆大,掌握的东西比原来多了一些,做一些事情、说一些话可能胆子就大了。
胆小的地方,学会比以前更珍惜生命,更珍惜个人的荣誉——不是演员的荣誉。
这里为什么要特别把个人和演员荣誉分开?7、我总认为幸福是痛苦的陪衬。
而痛苦又分两种,一是肌肤上的,一是良心上的。
尤其是后者,有时候更痛。
陪衬如何理解?8、我无奈于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无奈于我!9、我挺注意过程,不太注意结果。
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正经的艺术,一味地追求获奖,就容易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地搞歪门邪道。
我认为只要自我尽力了,哪怕失败了,也哈哈一笑。
10、记忆是被选择的遗忘,精神才是有价值的传承。
11、我觉得做人的最高意境是节制,而不是释放,所以我享受这种节制,我觉得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释放是很容易,物质的释放、精神的释放都很容易,但是难的是节制。
不做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不做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https://img.taocdn.com/s3/m/05e160649ec3d5bbfc0a7482.png)
6神州文学不做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吴京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很是欢喜遇到了一位实诚的老师。
第一堂古代汉语课上,老师问:“学习古代汉语有何用?”理所当然地,我瞟了一眼教材上的绪论,想来“标准答案”应是:便于我们读懂古文,这毕竟是身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该有的基本素质。
但老师的答案却出乎意料:无用。
细细想来,确是无用的吧?诚然,我们从小咬文嚼字的古文,于今究竟还有何用?十多年的应试教育下,我们的背诵还能得到些许动力,毕竟有着“提高一分,横扫前人”的鼓励,在试卷上完美填下诗篇得到满分,便是诗词古文有用之处。
进入大学,我们被授予了选择的权利,我们大可抛开十多年的诗词的枷锁,去做些真正“有用”的东西了,这种“有用”,是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的——学习热门专业,掌握当今社会的经济形势,分分钟能够巨额入袋。
而中文这种东西,也就日常能够用来沟通罢了。
正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我们熬完了应试教育,却还是在学一些无用的东西,难怪无法得到社会的理解。
我喜欢老师对古代汉语的评价,无用。
对,可能是无用的,但我们的人生,非要这么有用吗?这个社会,如今已被“有用”填满了。
结交一个朋友,却在心底里盘算着这个所谓的“朋友”究竟能带来什么;每一分的时间规划,都在衡量其对工作的价值……陈道明曾说:“现在整个社会都得了“有用强迫症”,崇尚一切都以‘有用’为标尺,有用学之,无用弃之……”你却在浪费时间做些“无用之事”,难道不是与时代格格不入么?但,倘若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非要一分一寸地得到衡量与计算,做好每一分每一秒的有用程度分析,不也很可悲吗?当今社会可以用“忙”来概括,而人们恰恰又认为这种“忙”是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最大体现的证明。
但古人其实早告诉我们“忙”的真谛——心亡,试问,如今多少人的心是死的?可能不在少数。
多少人被利欲蒙蔽双眼,一味地忙着,没有为自己留下一点闲,肉体的活或许也是一种行尸走肉,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天长地久。
做一些无用的事 白岩松
![做一些无用的事 白岩松](https://img.taocdn.com/s3/m/24716b026c85ec3a87c2c555.png)
做一些无用的事白岩松喝茶、喝酒、听听琴音,这些事儿有用吗?表面上一看,还真没用。
从这个时代的追求来看,升官、发财、出名,要做就要做与此有关的事儿,因为有用,而一个人喝喝茶、喝喝酒、听听琴,实在没用。
因为,一个人在那儿,既不创造财富,又不营造关系,于是,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甚至被当作是可怜的。
太多有用的事把无用的事推到了边缘。
人群中,人们只愿意结识对自己有用的人。
名片上的名分决定了哪一张因无用而该撕,而哪一张又有用而该留。
有用的人被人人需要,人群中有趣的人也就越来越少,甚至时间长了,我们的人生都开始干涩无趣起来。
无用的事或人,真的无用吗?在浙江小城富阳。
那里的人们,人人都在为出自这里的《富春山居图》而骄傲自豪。
仔细一聊,这幅大作,是六百多年前的元朝,年过七十的画家黄公望在此山居,用三四年时间完成的。
那三四年,我想小城里的人们也在为名忙为利忙,而黄公望与他的画作,不过是一个看似无用的人做了一件无用的事而已。
耐人寻味的是,当年这幅画,黄公望正是画给道友无用师的,因此也有人称这幅画卷为《无用师卷》。
然而千百年过去,那些一代又一代人做的有用的事,都烟消云散;却是当年那无用的老人,用清静的心和一根又一根磨秃的画笔,留下的画作显赫起来,终成这座城市的象征和最伟大的记忆,并越来越为这座小城带来资金、带来财富、带来关注。
一个无用的人送给无用师的画作却真的有用起来。
这该是怎样的一个轮回?无用的事,真的无用吗?有人说,想要幸福,三个词很关键——物质、情感与精神。
物质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
于是,人们都想夯实这个基础,慢慢产生了一个错觉,以为物质目标实现了,幸福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可是走着走着,物质基础不差了,国家的GDP成了世界第二,小汽车的销量也成了世界第一,但钱包鼓起来的人们却不幸地发现:幸福并没有如期而至,反而渐行渐远。
问题出在了哪儿?仔细想想,除了物质,情感与精神这两个层面,您关照得够吗?情感可是幸福的依靠,精神更是幸福的支柱。
2010陈道明[时尚COSMO]语录整理篇
![2010陈道明[时尚COSMO]语录整理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c1c74133687e21af45a991.png)
2010陈道明[时尚COSMO]语录整理篇[关于废话]少干废事,少说废话,因为生活当中这两点是谁都避不开的,包括我自己,不断在说废话,不断在做无用功。
但是你首先得有这个意识,就是尽量少一点。
没有是不可能的。
[关于守时]如果我们定了一个时间,就等于心里有一个刻度,当这种状态到了而没能完成的时候,你就感到无所适从,比如说晚一分钟,你还没见这人来,你就不知道还要等多少分钟。
这段时间也干不了别的,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烦恼,干脆大家都守时吧。
[守时问题的深入剖析]怕迟到这件事,往高了说,是这人生活得有秩序,往低了说是这人有强迫症,我基本就属于有强迫症的,屋里要整齐,什么歪了都不行。
甚至有时候去餐厅吃饭,那餐厅挂的画歪了,我都要给它扶正,屋里一乱我心情就不好。
[从“衣”说看中国文化]我平时就爱琢磨。
你看我今天试的这衬衫领子有点偏高,因为这是外国牌子,其实不太适合东方人的身体特点……服装文化和人性有关,中国的旗袍领子为什么紧?那是箍住你脖子不让你乱转头,让你行而正。
中式椅子也是,就是不让你坐舒服了,对皇帝也一样,你看他上朝,是坐得很端正的,后背离椅背还有好一段呢,这都是中国文化好的东西。
[关于读书]很多年轻演员把读书列为一项爱好,其实不对,那不能算爱好,那就是工作的一部分。
他打趣说现在好书要少看,因为越好的书你越愿意看,会使大脑凭空加快转速,给人带来很大的焦虑。
所以他现在试图不看书。
[读书的严肃补充]其实看书也不限于演员,只要有条件的人都应该,它应该是人们汲取世界的一种正常方式,不是某个人的方式。
因为人一生体验的和知道的永远是百万分之一,千万分之一,但你通过什么去体验别样的人生和知识呢,你只有拿来主义,拿来主义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书。
[关于创作]其实创作是一个商量的事,商量本身应该是平等的,不该有乞求的心态,而是大家做一个正常的交流,当你把我说服的时候,我就撤退了。
再大的导演,二十个角色,你不可能每个都理解得比演员还要深刻,而我演员理解的人物就这一个,我天天抱着这个事,可是你得抱二十个,就像抱着一个箱子。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方向以无用之求净化社会功利心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方向以无用之求净化社会功利心](https://img.taocdn.com/s3/m/034812f276eeaeaad1f330d2.png)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方向以无用之求净化社会功利心前段时间,陈道明关于“人生要做些无用事”的静心思考的文章和白岩松“创造力是和无用事情连在一起”的文章,在微信上热传。
这些文化名人所谈到的所谓“无用”并不是真正没有用处,而是在对物质的狂热追求里,在浮躁的社会心态中,坚持执着于生活本身。
陈道明感受的无用事是抛开“你死我活”的竞争教育,修养自身;白岩松体会的无用事是带着家人抛开所谓的“风景”,而在寂静小巷中品味琴音。
正是在这些与成败无关,与得失却密切相连的事件中,人们才能平心静气地对人生感悟独特,对现实体验灵动,对社会创造活力激情迸发,从而获得社会和人生的最大用处。
日本是世界上以无用理念制造有用价值达到极致的国家。
为了一块寿司的美味,制作者甚至非常在意调整自己手上的温度;而一种普通的木质皂盒居然是几代承继的家族工匠用特别的木质温润打磨出来的。
这些简单物品用机器分秒中就能制作一大批,但是在这些慢功夫中,浸透的是心思、文化和人类的特有情怀。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是实实在在让人感怀难忘的真正奢侈品,它带给人们的不是简单的使用价值,而是思索、探求,并丰富其中的内涵。
当下我们的一大问题是人们不择手段、不堪重负地追求物质,狂热地沉浸在物欲中不能自拔,过度追求转瞬即逝的浮华。
不少人太过匆匆地辛勤执着于眼前功名利禄,忽略了人生中美好情感和美妙的事物;只享受现实成与败,忘却了道义中的对与错;抽离了人在社会财富之外的能动性与价值感,从而造成社会发展正向动力与活力不足。
我们需要摒弃当前充斥周遭的实用主义和机会主义,倡导全社会从浮华快乐、急功近利中解脱出来,安贫乐道、心安神稳。
就如同当前中国股市再度成为“造富”机器时,人们在财富获取中高歌猛进,同时又在被巨大的不安全感深深笼罩。
这让我们在获取财富时精明能干,在使用财富时筋疲力尽,最终失去了对终极价值的美好追求。
于浮躁喧嚣中培养社会用功精神而不是用巧精神。
用功,能让人变得根深叶茂、质朴厚重;用巧,只是解决了当前的暂时困境,而把更棘手的问题埋藏在社会潜意识中。
陈道明谈养生:做点“无用”的事儿
![陈道明谈养生:做点“无用”的事儿](https://img.taocdn.com/s3/m/d26cb64d783e0912a2162a6b.png)
陈道明谈养生:做点“无用”的事儿作者:陈道明芝芝来源:《党员文摘》2014年第12期一晃都年近六旬了,说不注意身心健康那是假的,但上升到正經八百的“养生”高度,又似乎不那么对味儿。
因为我做的,用冯小刚的话说都是“奇技淫巧以悦妇孺”,不过,不做无为之事,又何以遣有涯之生。
这观念打远了说,可能与我早年的经历有关。
我生在天津一个中医世家,父亲是燕京大学毕业生,后在天津医科大学教英文。
受家庭影响,我少年时期的理想是当律师、外交官、医生,人生规划里完全没有“演员”。
但高中时为了躲避上山下乡,有个正经的城里饭碗,不得已报考了天津人艺话剧团。
进剧团后也没有一鸣惊人,多数时间都在舞台上跑龙套,一跑就是六七年。
那时候演艺界都是吃大锅饭,主角和配角的收入相差不大,加上自我感觉“入错了行”,对出人头地没有什么愿望。
人生起步阶段没有经历什么急功近利的熏陶,很自然地便学会了将很多东西看淡。
不像现在的演员,接受了太多以竞争为主、甚至强调“你死我活”的教育,心里整个就跟着急功近利了。
其实不光演员,现在整个社会都得了“有用强迫症”,崇尚一切都以“有用”为标尺,有用学之,无用弃之……许多技能和它们原本提升自我、怡情悦性的初衷越行越远,于是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人的生命包含肉体和精神,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升华,与其一味追求有用之物,不如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无用之物带来的静谧和美好,心安,则身安。
我从小弹得一手好钢琴,喜欢到钟爱。
只要在家,我每天要弹上两三个小时,兴致高时会弹四五个小时。
我有一台珍藏版电子钢琴,无论去哪儿都会带着,在外拍戏间隙就会用它来取代钢琴。
钢琴对我来说是绝对私密的朋友。
进入中年后,我迷上了画画。
磨好墨汁,铺好宣纸,手握画笔,回想多年拍戏到过的地方,然后挥笔泼墨画山水。
画好后贴在书房的墙上,一遍遍观赏、对比,直到自觉不错了,这幅方才作罢。
又有言书画不分家,后来我又觉得书法很精妙,慢慢也迷上了。
陈道明:无用方从容_名人故事
![陈道明:无用方从容_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e573fb1d0d233d4b14e69f8.png)
陈道明:无用方从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社会开始得了一种叫“有用强迫症”的病,崇尚一切都以“有用”为标尺,有用学之,无用弃之:学英语是有用的,因为可以出国;学钢琴是有用的,因为可以艺能加分;考证是有用的,因为有利于上岗……许多技能和它们原本提升自我、怡情悦性的初衷越行越远,于是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
但其实,这世界上许多美妙都是由无用之物带来的,一场猝不及防的春雨或许无用,却给人沁人心脾之感;刺绣和手工或许无用,却带给我们美感和惊喜;诗词歌赋或许无用,但它可以说中你的心声,抚慰你的哀伤……与其一味追求有用之物,不如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无用之物带来的静谧和美好。
在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时代,老子《道德经》说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早被人抛出银河系,沦为不靠谱的一个象征。
匆忙的人们在时间里追赶“有用”,不晓得在追逐中失去享有无为的乐趣。
在熙熙攘攘为利为名的人群中,有这样一个另类,他就是身处中国男演员“一哥”地位的陈道明,除了工作,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做无用之事,他用他的方式昭示天下:无用方得从容。
很多人知道陈道明会弹钢琴,但是没有人知道陈道明的钢琴弹得有多好,更没有人知道作为演员的陈道明是音乐专家,从意大利歌剧到俄罗斯民谣,只要跟他聊音乐,陈道明绝对如数家珍般倾囊而出,被朋友视为“乐痴”。
拍摄电视剧《冬至》时,就是他提出用莫扎特的《魔笛》做背景音乐的。
弹钢琴对于演员陈道明来说是最无用的事,它既不能联络工作感情,也不能为他带来片约,但是陈道明乐此不疲。
为保持钢琴水准,他不论到哪里都带着那台私人珍藏的“电子钢琴”,拍完戏回到酒店,他必然先练练手再干别的事情。
他的钢琴技艺炉火纯青,但是钢琴对他来说是绝对私密的朋友。
混迹于社会,难免有郁结之事,无用的钢琴练习便成了陈道明排解心中块垒的利器。
作为演员,陈道明没有去做有用的事——参加饭局,与人交流。
认识陈道明的人都知道,他从不喝酒,更反感喝醉了酒互相称兄道弟的场面。
做点无用的事
![做点无用的事](https://img.taocdn.com/s3/m/7e8b7e9e01f69e3142329479.png)
做点无用的事作者:朱坤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2019年第02期什么叫做点无用的事?用白岩松的话讲,现在中国人太专注于做有用的事,只要做的事跟升官、发财、成名没有关系便没用了,便慢慢被荒废了。
眼下中国人似乎只会干有用的事,不太会干无用的事。
人只有经常做无用的事,才可以诞生离人心更近的艺术,留不留给后世不重要,起码是告慰自己的生命。
约翰·列侬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就不算是浪费时间。
但中国的家长们的口头禅是:可这有什么用?说中国父母是世界上最功利的父母絕不为过,被西方人认为不可理喻的“虎妈”在中国遍地都是。
网上的“80后孩奴妈妈晒百万元账单”的帖子看来触目惊心,但早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
早教经济、学区房、奥数班甚至已成为庞大“教育经济”的一部分。
中国的家长们未必分得清有用无用的哲学之辩,但一定会用最原始的语言告诉你什么是有用。
能加分的有用,能助升上重点中学、大学的有用,能找到好工作的有用,能当上公务员的有用,能权财兼收、有房有车的有用。
简而言之三个字:钱、权、名。
至于其他,统统划为“无用”之列。
牛顿曾经说:“自然界不做无用之事。
只要少做一点就成了,做多了却无用,因为自然界喜欢简单化,而不爱用多余原因来夸耀自己。
”人却恰恰相反,常做自认为有用之事,事实却证明常常无用。
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做有用的事,事实却证明一辈子都毫无价值;有的人一辈子都想做点无用的事,留下的东西后人却受用无穷。
前者例子太多,不可尽数。
后者的典型是“京城第一名家”王世襄,生于名门,却沉迷于各种雕虫小技,如放鸽、养蛐、驾鹰、走狗、掼交、烹饪,而且玩出了文化,玩出了趣味。
荷兰王子专程向他颁发2003年“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的理由是:如果没有他,一部分中国文化还会被埋没很长一段时间。
人人力争上游自然是好,否则也不会有这几十年来的经济奇迹。
但有用之学主宰一切,成功学成时代主旋律,又使当今社会如一个典型“上火”型社会:心中欲望太强,步子太大,动作难免变形。
做一些无用的事
![做一些无用的事](https://img.taocdn.com/s3/m/a9b6a858f12d2af90242e69a.png)
做一些无用的事作者:白岩松来源:《公务员文萃》2012年第04期喝茶、喝酒、听听琴音,这些事儿有用吗?表面上看,还真没用。
从这个时代的追求来看,升官、发财、出名,要做就要做与此有关的事儿,因为有用,而一个人喝喝茶、喝喝酒、听听琴,实在没用。
因为,一个人在那儿,既不创造财富,又不营造关系,于是,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甚至被当做是可怜的。
太多有用的事把无用的事推到了边缘。
人群中,人们只愿意结识对自己有用的人。
名片上的身份决定了哪一张因无用而该撕,哪一张又因有用而该留。
有用的人被人人需要,人群中有趣的人也就越来越少,甚至时间长了,我们的人生都开始干涩无趣起来。
无用的事或人,真的无用吗?2011年,海峡两岸交流中的一件大事,是画作《富春山居图》的合璧大展。
年初,我去了浙江小城富阳。
那里的人们,人人都在为出自此地的《富春山居图》而骄傲自豪。
仔细一聊,这幅大作,是六百多年前的元朝,年过七十的画家黄公望在此山居,用三四年时间完成的。
那三四年,我想小城里的人们也在为名忙为利忙,而黄公望与他的画作,不过是一个看似无用的人做了一件无用的事而已。
耐人寻味的是,当年这幅画,黄公望正是画给道友无用师的,因此也有人称这幅画卷为《无用师卷》。
然而千百年过去,那些一代又一代人做的有用的事,都烟消云散;却是当年那无用的老人,用清静的心和一根又一根磨秃的画笔,留下的画作显赫起来,终成这座城市的象征和最伟大的记忆,并越来越为这座小城带来资金、带来财富、带来关注。
一个无用的人送给无用师的画作却真的有用起来。
这该是怎样的一个轮回?无用的事,真的无用吗?远方的事,只是一面镜子,当下的路,还得要我们自己深一脚浅一脚地走。
好像什么都有了,可怎么还不幸福?有人说,想要幸福,三个词很关键——物质、情感与精神。
物质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于是,人们都想夯实这个基础,慢慢产生了一个错觉,以为物质目标实现了,幸福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做点无用的事读后感
![做点无用的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880beb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c.png)
做点无用的事读后感《做点无用的事》是一本让人颇有些思考的书,作者通过娓娓道来的方式,告诉我们在这个高度竞争与功利化的社会中,找到一些无用的事,反而能带给我们心灵的慰藉与平静。
书中,作者首先对我们现代社会的状况进行了剖析。
他指出,我们时常被各种工作、学业和社交压得喘不过气来,整个人变得非常忙碌和疲惫。
当我们走进大街小巷,人们都在疾驰,目标明确地赶去各自的目的地。
我们习以为常地将时间当作金钱,所追求的更多是物质和名利。
为了迎合这种快餐式的生活方式,很多人都在拼命地追求实用性和高效率。
但这样的追求,却让我们迷失了自我。
我们不再懂得如何放慢脚步、享受生活,也不再懂得如何思考自己的内心需求与渴望。
而做一些无用的事,则是给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思考生活的机会。
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案例,讲述了一些看似无意义的事情,却能带给人们极大的欢乐和满足感。
比如,写和收信,虽然现在已经有了手机和电子邮件,但体验纸质信函所带来的情趣与温馨,却是现代科技所无法取代的。
再比如,闲逛花坛,看花开花落,或者坐在河边,什么也不做,只是沉浸于自然的美好中。
这些看似无用的事情,让我们慢慢发现了生活中许多被我们忽略的美好瞬间。
在读完《做点无用的事》后,我深感社会的压力与节奏对于人们的影响是如此之大。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时刻都在忙碌中度过,每时每刻都在追求高效率和实用性。
我们为了事业的成功、为了社会的认可,失去了对内心的关注和思考。
我们没能意识到,内心的需要与渴望才是我们生活的灵魂所在。
通过做一些无用的事,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需求,寻找生活的平衡点。
同时,通过这本书,我也认识到了现代社会对功利性和实用性的过度追求是有害的。
追求高效率和成果是好事,但也应该给予自己一些放松和休息的时间。
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中,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只有通过做一些无用的事,我们才能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毕竟,生活并不仅仅是为了金钱和事业,我们也要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让自己有时间去看看远方、听听心声、品味生活的美好。
《做一些无用的事》阅读答案
![《做一些无用的事》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e0b3e70242a8956bece4e9.png)
《做一些无用的事》阅读答案做一些无用的事此时此刻的中国人,我们,怎么啦?平静,正前所未有地成为奢侈品,而除了幸福,我们又似乎什么都有;人人匆匆忙忙向前进,又时常困惑:我要去哪儿?困惑时间长了,就要找寻答案。
喝茶、喝酒、听听琴音,这些事儿有用吗?表面上一看,还真没用。
从这个时代的追求来看,升官、发财、出名,要做就要做与此有关的事儿,因为有用;而一个人喝喝茶、喝喝酒、听听琴,实在没用。
因为,一个人在那儿,既不创造财富,又不营造关系,于是,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甚至被当作是可怜的。
年初,我去了浙江小城富阳。
那里的人们,人人都在为出自这里的《富春山居图》而骄傲自豪。
仔细一聊,这幅大作,是六百多年前的元朝,年过七十的画家黄公望在此山居,用三四年时间完成的。
那三四年,我想小城里的人们也在为名忙为利忙,而黄公望与他的画作,不过是一个看似无用的人做了一件无用的事而已。
耐人寻味的是,当年这幅画,黄公望正是画给道友无用师的。
然而几百年过去,那些一代又一代人做的有用的事,都烟消云散;却是当年那无用的老人,用清静的心和一根又一根磨秃的画笔,留下的画作显赫起来,终成这座城市的象征和最伟大的记忆。
一个无用的人送给无用师的画作却真的有用起来。
这该是怎样的一个轮回?无用的事,真的无用吗?远方的事,只是一面镜子;当下的路,还得要我们自己深一脚浅一脚地走。
好像什么都有了,可怎么还不幸福?我们以为物质目标实现了,幸福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可是走着走着,物质基础不差了,幸福并没有如期而至,反而渐行渐远。
问题出在了哪儿?仔细想想,除了物质,情感与精神这两个层面,您关照得够吗?光做与钱与权与名有关的事,看似都有用,就真的够用吗?我也是临近中年,才知茶的好处。
如果单为解渴,茶不是最好的选择。
急不得恼不得,让情急口渴的人早已弃它而去,三大杯可乐下肚,马上去忙别的。
茶也解渴,甚至更解渴,可你要给自己时间。
喝茶喝的是滋味,时间长了,甚至喝的都不是茶的滋味,而是内心和人生的滋味。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_高二议论文800字相关作文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_高二议论文800字相关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c3a10f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1.png)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_高二议论文800字相关作文人走在路上,脚踩的只是那一寸地,而旁边不需要踩踏的空地,似乎是无用的。
但庄子早在战国时期就提出:有用之用,方为大用。
既然其他地方都没用,如果把其他地方全部挖至无尽深,只留下一条走的路,你还敢闲庭阔步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人们习惯于将事物分成有用与无用,科举制的时代,百姓传唱“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用狭隘的人才观来看待人,中第便是人才,落榜便不是。
过去如此,现今亦然。
我们从小就被家长灌输有用论的观念,从小就被问“学这有什么用”,步入中学,接受填鸭式的教育,学校只学考试内容,其余一概不学。
推及社会,现在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就是施政者追求产值,牺牲环境,功利化发展带来的结果。
社会被实用主义所裹挟,太过于功利,导致对成功和金钱失去理智地膜拜,对精神价值一类的不自觉地藐视,一概贴上无用的标签,社会开始急躁,渐渐失去那一份安宁。
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社会的趋利浪朝,也源于个人的认知。
轻易地划分有用与无用往往是因为肤浅的认知。
富兰克林邀请他人来看他发明的避雷针时,一位女士提出,可这又有什么用呢?他回答道,那么新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
富兰克林用时间的观念来提醒她,只是暂时没用。
就像庄子用空间观念反驳的那样,人不只是需要脚踏的那一寸土地。
由此所见,个人肤浅的认知是一重要原因。
无用之用,方得从容。
《庄子》中写道:“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陈道明喜欢从“有用”的世界挣脱出来,做一些“无用”之事:读书,练字,下棋……冯小刚取笑他他这么做远不如一场饭局来得有用,陈道明却淡淡回应:“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有用,意味着一种奴役;无用,才意味着从容自得。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乔布斯大学退学后学习的美术字体在当时看似没用,而后来应用到电脑设计上,使得苹果电脑一推出便大获成功。
当时只是兴趣爱好,后来却成为了他成功的钥匙。
人生最忌急功近利,留一些无用的时间给自己,培养一两个无用却真正喜欢的爱好,久而久之,无用,也能成为大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道明写在60岁前夕的话:
做点无用的事,越活越年轻
古人云:“六十而耳顺”。
按照儒家的修养功夫,年近六旬的陈道明已“不惑”而“知天命”,离“从心所欲不逾矩”大概也只有一步之遥了。
一向寡言的他在六十岁前夕写了些什么,说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道理呢?
“有用强迫症”
一晃都年近六旬了,说不注意身心健康那是假的。
但上升到正经八百的“养生”高度,又似乎不那么对味儿。
因为我做的,在别人看来都是些没用的事情。
不过,不做无为之事,又何以遣有涯之生?
这观念打远了说,可能与我早年的经历有关。
我高中时为了躲避上山下乡,不得已报考了天津人艺话剧团。
进剧团后也没有一鸣惊人,多数时间都在舞台上跑龙套,一跑就是六七年。
那时候演艺界都是吃大锅饭,主角和配角的收入相差不大。
加上自我感觉“入错了行”,对出人头地没有什么奢望。
人生起步阶段没有经历什么急功近利的熏陶,很自然地便学会了将很多东西看淡。
不像现在的演员,接受了太多以竞争为主、甚至强调“你死我活”的教育,整个心理就跟着急功近利了。
其实不光演员,现在整个社会都得了“有用强迫症”,崇尚一切都以“有用”为标尺,有用学之,无用弃之……许多技能和它们原本提升自我、怡情悦性的初衷越行越远,于是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
心安,则身安
但这世界上许多美妙都是由“无用之物”带来的。
一场猝不及防的春雨或许无用,却给人沁人心脾之感;刺绣和手工或许无用,却带给我们美感和惊喜;诗词歌赋或许无用,但它可以说中你的心声,抚慰你的哀伤……
人这一生,与其一味追求有用之物,不如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无用之物带来的静谧和美好。
心安,则身安。
我从小喜欢弹钢琴。
只要在家,每天都会要弹上两三个小时,兴致高时会弹四五个小时。
钢琴对我来说是绝对私密的朋友,混迹于社会,难免有郁结之事,无用的钢琴练习便成了我排解心中不平的利器。
进入中年后,我迷上了画画,没有门派,不讲章法。
磨好墨汁,铺好宣纸,手握画笔,然后打开地图,回想多年来拍戏到过的地方,然后挥笔泼墨画山水。
画好后贴在书房的墙上,一遍遍观赏、对比,直到自觉不错了,这幅方才作罢。
又有言书画不分家,后来我又觉得书法很精妙,慢慢也迷上了,我现在最喜欢用毛笔抄写《道德经》之类的古籍,一边抄写,一边默读,入脑入心,很有意思。
我也相当钟情棋艺,也会下很多种棋。
不过我只喜欢与自己下棋。
人生如棋,下好下坏全在自己。
借下棋,观天地之深广,思人生之浅狭。
棋中有棋,棋里养生,抛却胜负,无心则胜,无心则乐,无心则寿。
无用方得从容
偶尔,我也会做点手工。
我家里有一个很大的房间专门用来放置糖人、面人,木工、裁缝所用的工具,这几项手工活我都还算拿手。
当然,我更乐意干的是为妻子缝制各种皮质包包。
我妻子4年前退休了,喜欢弄点十字绣之类的,有时我们夫妻俩就同坐窗下,她绣她的花草,我裁我的皮包。
窗外落叶无声,屋内时光静好,很有一种让人心动的美感。
其实我最大的梦想是写杂文。
在现当代作家里我最喜欢鲁迅的杂文,《鲁迅全集》我全部读过。
在阴雨天,我愿意一个人写东西。
但写杂文一直没有尝试过,觉得很难。
总觉得写杂文要有一个环境和心境,先要把心洗干净,无杂念;看着窗外的飘雪,身上披着棉袄,身后一盏纸糊灯罩的灯;一支烟燃着,但不吸;手里一支沉甸甸的笔,写一句,思三思,踱五步,方可出杂文。
有人说工作那么忙,时间那么紧,去哪儿找闲情逸致?其实还是鲁迅的那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挤,总是会有的。
”
我这个人不沾烟、酒、牌,不喜欢应酬,从不光顾酒吧、歌舞厅之类的娱乐场所,很少参加饭局,即使参加,一般也不超过半小时。
工作之外,剩下的便只是读书、练字、弹琴、下棋了。
这些或许都是“无用”的事儿,远不如一场饭局来得更有用。
但人活着,需要给自己的心灵安一个家,让自己保持自我、本我、真我。
无用方得从容,洁净如初的心灵及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才能成就百毒不侵的自己。
心没病,身体自然安康。
如果要说养生的秘密,这就是我越活越年轻的“奥秘”。
——《读者》2014年第23期陈道明随笔:做点无用的事儿
陈道明:生活在自己的慢步调里
陈道明,1955年出生,国家一级演员。
代表作品有《末代皇帝》、《康熙王朝》、《唐山大地震》和《归来》。
20多年来,他一直保持一种特立独行的清高,一本正经。
纷繁杂乱的中国娱乐圈里,他如一个另类的存在,清醒、不妥协、也不试图改变别人。
陈道明至今保持深居简出的生活,他不参加应酬,不问时事。
他喜欢呆家里,也喜欢收拾家。
家,一定得干净整洁,桌子上摆的东西歪了,必须要扶正。
收拾完特别干净,他会觉得很舒服。
这是他要的一种心境。
手机也形同虚设,十几年不开机,永远调在信息台。
几天统一收一次。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陈道明以一种固执的缓慢,生活在自己的步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