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B第三章感知觉注意的发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章幼儿感知觉、注意的发展

第三章幼儿感知觉、注意的发展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看得见的)
1.适应性运动 “侧耳倾听”、“举目凝视”、“呆视着 2.无关动作的停止 当人集中注意某一对象时,其它与之无关的动作常 常表现出停止状态。 3.呼吸运动的变化 呼与吸的比例发生变化,“屏住呼吸”。
学生在注意听课吗?
请注意看一下的图!
5 9
7
3
总和:24
1、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
(二)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重视对幼儿进行感官训练
给幼儿提出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给幼儿具体的观察指导——方法
运动多种感官观察(眼、耳、鼻、
口、手等)
第三节 注意的概述
什么是注意 注意的种类 注意的品质
一、什么是注意
(一)含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 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 离开其余的对象。(注意有选择性的对象) 集中性则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 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多 余的活动被抑制。(心思集中在对象上)
2、感觉种类 (1)外部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其中肤觉还包括温度觉、触觉、痛觉。
2、感觉种类
(2)内部感觉 运动觉(身体运动状态) 平衡觉(身体位置变化) 机体觉(身体疲劳、饥渴、内脏活动)
(二)感觉的变化规律
1、感觉适应现象 嗅觉适应:入芝兰之 室,久而不闻其香 视觉适应:暗适应、 明适应 味觉适应:厨师烧菜 肤觉适应:冬季游泳
(三)皮肤觉(触觉、痛觉、温度觉)
1、幼儿触觉的发展
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有触觉反应。
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等等,都 可以说是触觉的表现。 它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3第三章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ppt课件

3第三章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ppt课件
.
婴儿视觉的发展 ——颜色视觉的发展
研究婴儿颜色视觉发展的方法 1、视觉偏好法 2、脑电记录法 3、用“配色法”研究儿童掌握颜色的
顺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婴儿视觉的发展 ——婴儿的视觉偏好
• 奇特的偏好: 婴儿偏爱鲜艳的色彩、运动中的物体、物 体轮廓线密集的地方、物体黑白对比鲜明 处、正常人脸、同心圆等等;
• 婴儿视觉偏好的意义 婴儿对外部事件具有选择性,注意承载
第三章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
第一节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 感知觉是个体发展中发生最早,成熟最早的心理过程; 研究表明,感知觉在婴儿期发展的最快,很多感知觉 在婴儿期就已达到成人水平。
• 感知觉对婴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婴儿通过感知觉 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适应周围的环境。
• 这一过程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有选择性 的,是对来自周围环境的信息的察觉、组织、综合及 对它的解释。
.
婴幼儿感知觉的具体方法
习惯化:给婴儿反复呈现一个刺激(声音或图
片),当刺激物连续呈现若干次以后,婴儿对这 种刺激物不再注意。
通常用注视时间、心率、吮吸频率作习惯化的指 标。
去习惯化: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呈现一个新
的刺激,又能重新引起婴儿的注意。
习惯化范式通常用来研究儿童的感觉辨别
能力。
.
研究婴幼儿感知觉的具体方法
.
婴儿视觉的发展 ——视觉集中的发展
(一)视觉集中的发展 (1)新生儿(0-2、3周):视觉集中活动尚未形成; 表现:两眼活动不协调; 原因:眼肌不能很好地协调运动; 注意事项:防止斜视 (2)3周的婴儿:开始出现视觉集中 (3)2个月时:视觉集中出现得最频繁; (4)4个月:视觉集中的水平接近成人,能象成人一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ppt课件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ppt课件
新生儿有一种无条件反射:大的声音会使他暂 停吸吮及手脚的动作;明亮的物体会引起视线 的片刻停留。这种无条件定向反射可以说是最 原始的初级的注意,即定向性注意。其主要是 外界事物的特点引起的。
(二)选择性注意的发生、发展
所谓选择性注意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 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 意得少的现象。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3)发展特点 幼儿易分心,不善于根据任务的需要灵
活地转移注意,年龄越小越如此。在良好 的教育下,随着儿童活动目的性的提高和 言语调节机能的发展,逐渐学会主动转移 注意。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案例分析】 分析以下的案例,你认为影响幼儿注意广 度的因素有哪一些? 爸爸妈妈带着5岁的小明逛动物园,爸爸和 小明比赛数猴子、数老虎、数孔雀……结 果每次都是爸爸赢。爸爸想教小明一次数 五个、数三个、数两个,可都教不会,知 道为什么吗?
自己的行为。 第三阶段,运用内部言语指令控制、调节
行为。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案例分析】
小婴儿不会追踪、寻找在他的视线下 消失物体,但七八个月以后,能够注 视物体藏匿的地方的,甚至能把它找 出来。这是否证明婴儿注意的发展?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
幼儿初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幼儿中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 梯形
幼儿晚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 梯形、在成人的帮助下可以认识菱形、平行四边形、 椭圆
3.大小知觉的发展趋势: 3.1大小知觉的发展特点
6个月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2岁半至3岁孩子,已能按语言指示拿出大皮球或者小皮球 3岁以后,判断大小的精确度有所提高 3.2大小知觉的发展趋势 2岁半—3岁是孩子判别平面图形大小能力急剧发展的阶段 4—5岁幼儿在判别立体实物的大小时,要借助触摸才能确定 6—7岁幼儿借助于经验可以单凭视觉判定立体实物的大小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知识经验 、受语言指导的影响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 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 、形状恒常、亮度(明度)恒常、颜色恒常。
(1)形状恒常性: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 ,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我们知 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变化。
感觉种类
绝对感觉阈限
视觉
看到晴朗夜空下30英尺外的一支烛光
听觉
安静环境下听到20英尺以外表的滴答声
味觉 嗅觉 触觉
可尝出两加仑水中加入1茶匙糖的甜味 闻到散布于3居室一滴香水的气味 感觉从1厘米高处落到脸颊上蜜蜂的翅膀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
感觉
视觉 听觉 味觉 嗅觉 肤觉
内部感觉
运动觉 平衡觉 机体觉
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以 及深度知觉等。
(1)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依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来进行的。人对物体形状
的知觉具有相当稳定的恒常性。只要你以前对某种物体比较熟 悉,无论从什么角度去知觉它,都不容易出现差错。

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PPT课件

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PPT课件

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概述
2、知觉的分类,根据知觉对象不同,可以分为: (1)空间知觉:对物体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
的知觉。 (2)时间知觉: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3)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 (4)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
-
14
-
15
-
26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

弱视的特征及其治疗:治疗最佳期3-5岁。
❖ 要注意到幼儿期儿童视敏度发展的特点,来为他们创造
合适的学习条件。例如:在制作教具和图片时对于年龄小的
幼儿,文字图片要大些。
3、颜色视觉:指视觉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
新生儿最愿意听母亲的声音;新生儿爱听柔和的声音,爱听 高音调的声音。
-
30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听觉
❖保护婴幼儿的听力是很重要的。学前教育机构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减少噪声,保护儿童的健康。 (2)及时发现孩子听力方面问题。
-
31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皮肤觉
三、皮肤觉的发展:包括触觉、温度觉和痛觉。 (一)儿童触觉的发展 ❖儿童从出生时就有触觉反应,许多种天生的无条件反射,也都有触觉参加,
的鸟儿正在吱吱地叫个不停。她打开窗户,一阵微风
吹来,使她感到凉爽极了。她尽情地吸了几口清新的
空气,似乎嗅到了一股花香,便猜想这花香大概是从
不远处的花园里吹来的。她还记得,花园里有许多花,
现在也许已开花儿了。今天休息,她很高兴,便在脑
子里盘算着今天如果去花园玩儿,该多么惬意啊!她
很喜欢花,已有好多天没有去花园了,应该去一下。

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本科生PPT培训课件

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本科生PPT培训课件
出生5分钟有听觉定位。
听觉偏好最初几个月,言语引起左半球的电活动,音乐 听觉偏好最初几个月,言语引起左半球的电活动,音乐引起右半球的电活动,与成人一致,大脑两半球分工。
二、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大小是相对的引,大起小知右觉是半在比球较当的中获电得的活。 动,与成人一致,大脑两半球分工。消 化听女性嗓音。
• 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从幼儿期开始
★家里和幼儿园都要保证孩子看书时有充分的照明 ★注意孩子看书的姿势及桌椅的尺寸 ★不要让孩子过长时间看小人书和电视 ★给孩子看的书,字体应大且清晰 ★经常检查幼儿的视力
(2)颜色视觉区分颜色细微差别的能力,即辨色力
音乐听觉分辨能力因少用,越来越弱。
3~4月可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2、复发性中耳炎,6个月3岁儿童易患中耳炎
视觉是人最重要的感觉通道,有人估计,约有80%的左右信息是通过眼睛这个视觉感受器输送给大脑的。 幼儿初期,观察持续的时间很短。 幼儿园大、中、小班幼儿。 四、学前儿童知觉的发生发展 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本科生 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的位置的知觉。 儿童的视力障碍有远视、近视、弱视等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整体的反映。
二、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 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 识过程的基础。
★ 视觉与思维的发展关系实例 • 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 • 感知觉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
三、学前儿童感觉的发生发展
(一)感觉发生的指标 • 反射行为的出现 • 定向反射的习惯化 • 身体运动和面部表情 • 眼睛注视的时间 (二)感觉的发生发展 • 视觉 • 听觉 • 触觉
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本科生

幼儿感知和注意的发展共43页PPT

幼儿感知和注意的发展共43页PPT
幼儿感知和注意的发展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的产生主要是由外 周感受器、传导神经 (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 神经),以及相应的神 经中枢特别是大脑皮质 的感觉代表区三个部分 协同活动的结果。眼、 耳、鼻、舌和皮肤是我 们的感觉器官。 感觉产生的条件是: 具有一定能量的客观刺 激物作用于感受器。 相应健康的感觉器官
知觉的生理机制 知觉的产生是大脑皮质 许多机能区协同活动的 结果。 首先,皮质感觉区对感 觉信息进行最初步的分 析,使信息更加精确并 赋予其意义。 接着言语活动直接参与 知觉的形成,即把知觉 对象纳入一定的范畴系 统中。
第三章 认知
感知觉、注意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 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 人认识过程的最初阶段。感觉是关于客 观事物最原始的心理信息,是认识世界 的第一步,是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 源泉。
知觉:人对事物的各个属性、各个部分 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 接反映。是个体组织、选择并解释感觉 的过程。它与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物直 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
19
个体听觉的发展规律
6-12月 声音敏度平均增加5-7分贝;
6月—成人,敏度约增加25分贝;
婴儿对高频的声音(10000赫兹以上,成人: 20~20000Hz )的敏度与成人相差无几,主要 发展低频范围的敏锐度。
儿童的听觉能力在12、13岁以前一直在增长, 成年后听觉能力逐渐降低,主要是高频部分听力 丧失。
6
操作条件作用 一位名叫罗维-科里尔的女心理学家于1987 年设计了一项非常巧妙的实验, 她在2-6个月婴儿小床的上方悬挂一个十字型 的像挂衣架似的架子,挂的是一些彩色积木, 再用一条绳子栓在婴儿脚上,这条绳子与架子 上特殊的滑轮和转轴相连,只要婴儿一做出踢 腿动作,架子就会转动起来。 结果,参加实验的婴儿只需要几分钟就学会了 踢腿,而且越踢越开心,越踢越快。心理学家 用这种技术大量研究了新生儿和婴儿的记忆、 分类能力等,获得了许多宝贵资料。
8
操作条件反射能很快地改变婴儿和父母的相互 之间的反应。 当婴儿的眼光注视到妈妈的眼睛时,如果妈妈 回报以注视和微笑,婴儿就会继续注视并同样 发出微笑。母子双方的动作对对方来说都是强 化物,从而增强了双方的相互作用。 这种偶然的动作对母子、父子依恋关系的形成 起着重要作用。
9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心理学者想考察5-6个月婴儿分辨两张照片的 能力。一张是婴儿照片,另一张是一个光头男 人的照片。在实验的第一段时间(习惯化阶 段),给婴儿看那张婴儿照片;之后在第二段 时间(去习惯化阶段),给婴儿出示婴儿和光 头男人两张照片。结果发现,婴儿花更多的时 间注视那张光头男人的照片,这表明,婴儿记 住了那张婴儿照片,也发现了光头男人照片对 他们来说是新的。
3
第一节 婴幼儿感觉的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
•反射行为
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身体动作与脸部表情
•视觉偏爱
婴幼儿感觉的发展
•听觉 •视觉 •嗅觉 •味觉 •触觉
非条件刺激(母乳 )
非条件反射(吸 吮)
条件刺激(抚摸前额) 非条件刺激(母乳) 非条件反射(吸吮)
条件刺激(抚摸前额)
条件反射(吸吮)
23
2、光的察觉
新生儿出生后便能立即觉察眼前的亮光,还能 区分不能明度的光,只是敏感性远低于成人。
17
4、视听协调能力: 新生儿就有听觉定位能力,表现出视听协调动 作。 如果声像刺激来自于不同方向,婴儿多倾向于 注视声音刺激来源的方向。
18
如何检查听力是否正常?
1、听到巨大声响时,会有拥抱反应 2、到3个月时,在他后面消消吹起他熟悉的 玩具的声音,会眨眼、全身颤动或双手舞动。 3、 5个月时会寻找发音的方向 4、6个月,对巨大声音有惊骇的表情
14
1、辨别能力 出生第一天的婴儿已有听觉反应。新生儿能区 别不同的音高。高音多引起惊跳反应。婴儿对 声音的反应主要有三种表现: 感受抚慰、警觉、痛苦
15
2、语音感知: 婴儿对人的语音感知能力十分敏感,对母亲的 声音尤为偏爱。出生几天的婴儿,在听到母亲 的声音时,吸吮的速度加快。
16
3、音乐感知: 婴儿偏爱轻松优美的音乐曲调, 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能辨别音乐的旋律和曲调, 6个月左右会出现表达愉快的身体动作, 1岁左右已能表现出伴随音乐节拍的身体动作。
5
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的一种重要学习方 式。它反映了个体的记忆力和知觉能力。 在新生儿和婴儿期,许多能力的获得都 是通过这种条件反射学习而发生的。 例如,当孩子哭时,如果在抱起孩子的 同时妈妈用摇棒发出响声,以后孩子哭 的时候,只要孩子一听到摇棒的响声, 就会停止哭泣。晚上当妈妈哄孩子睡觉 时如果伴随着关灯,久而久之,关灯本 身就会引起孩子的睡意。
10
11
习惯化就是指由于刺激重复出现,反应会逐渐 减弱。这时,人的注视程度、心率和呼吸频率 都会减弱或减慢,表示兴趣降低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刺激的出现,又会导致 较强的反应。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去习 惯化”。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机制使新生儿不断地关注周 围环境中他们不熟悉的那些新东西,这是他们 进行有效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
12
二、婴幼儿听觉的发展
“一切刚刚出生的幼儿都耳聋”—— 普莱尔
听觉
听觉可以说是与生俱来 5、6个月胎儿已开始建立听觉系统可以听到透 过母体的1000HZ以下的声音 出生后2个月时已能安静地听音乐 2-3个月能区分出音强 3-4个月能区分出音色 6-7个月能区分出简单的音调 1岁半时能随着音乐跳舞
三、婴幼儿视觉发展
1、视觉集中 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 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新生儿视力既是存在, 又是极其局限和不成熟的,如视觉能力、视调 节能力、视敏度等都仍较差,视觉运动也不协 调。 新生儿已能用眼睛追随视刺激。
个体视觉可能在4~5个月胎儿期内已经发生。
22
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里,婴儿的视觉系统成熟 非常快。 3个月时,婴儿眼睛的聚焦就已接近成人; 6个月婴儿的视敏度相当于成人的20%; 2岁时接近成人水平。 此外,眼睛的搜索和跟踪能力发展也很快, 1个月时,婴儿可以以一种平稳的眼动追踪一 个移动较慢的物体, 6个月时,这种能力就相当发达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