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阅读的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阅读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礼仪之邦,灿烂的中华文化是我们炎黄子孙最值得骄傲的民族瑰宝。如此灿烂的文化,没有淹没于历史长河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于文化传承的方式——书籍。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最得力的助手。在另一方面,书籍也造就了中华民族一个美好的品格,那就是读书。在中国实施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先不论利弊如何,起码它告诉我们,古代的统治者将诗书策论作为选拔优秀的为官从政者的首要素质。李九玲的“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或是颜真卿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又或是苏东坡的“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代这些文人墨客,更是将读书当做人生头等大事,就算是觥筹交错期间,也将读书的成果以另一种形式展现——行酒令。而在华夏大地之外,我们眼中蓝发碧眼的异族人同样热爱阅读,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由此可见,阅读在人类历史上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席位。

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是指阅读主体(读者)与文本(可以是一本书,也可以是整个宇宙)互相影响的过程,是阅读主体实践活动与精神活动的一种体现。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民阅读率不断下降,前所未有的阅读危机引起了文化界的广泛关注[1]。在这其中,争议最大的,最受人们关注的,莫过于大众阅读。

大众阅读,又称社会阅读,全民阅读,指的是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鼓励国民借助各种阅读平台积极阅读。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并非简单的书本阅读,它是一种阅读理念的创新,是学习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此外,社会阅读也是指除在校学生外,全社会每一位有阅读能力的成员在工作之余都来读书、看报的一种阅读行为。为适应我国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最简单、最快捷、最有影响力、见效最快的方式就是推广社会阅读[1]。

在当今社会,大众阅读的理念是享受阅读权利,保障阅读快乐。从某个方面看来,大众阅读拥有一个十分美好的前景,能够营造全社会学习的积极氛围,促进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但实际上,目前大众阅读中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

首先,当前国民阅读人数下降。我国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0.1%,报纸阅读率为58.3%,综合阅读率(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为72.0%[5]。近几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同时,国民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正在逐步淡化。2005年我国国民认同“读书越来越重要”的比例只有84.1%,为1999年以来的最低点[4]。与传统阅读率下降相对应的情况是,近年来,我国国民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3]。

其次,国民阅读倾向发生了较大的转变。阅读取向指读者阅读的内在动机和意向。某种类型的阅读内容被个人接受,认同并构成阅读主体和主流,内化成个人阅读要求,就成为一个人的某种阅读取向[2]。如今,社会阅读取向的转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快速阅读倾向化,浅层阅读倾向化和功利性阅读倾向化。国民阅读倾向没有处于正确的轨道上,这才是社会阅读存在的根本问题。

目前,信息时代到来,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数字阅读快速发展,信息需求量呈指数型增长,在此基础上,人们更愿意选择直观形象的信息,而由此导致的结果则是,这些直观形象的信息知识仅仅停留在浅层面上,人们对它的关注也无法达到更深的层次,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读图文书以及消遣性阅读的盛行。这种阅读被专家称为“浅阅读”,即目前全民阅读存在的最大漏洞。传统的阅读功能是一种深层次的学习思考的阅读,它是“浅阅读”无法替代的。现代大部分人可能很少会上图书馆查阅资料,而改为上网搜索。这种“浅阅读”导致了读者思维方式碎片化、跳跃式和平面化,语言本质上所带来的主体的批判精神、创造活力、想象力和反思能力逐渐被消解[2]。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国民阅读倾向的转变呢?上文已经提到,信息时代到来,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数字阅读快速发展,信息需求量呈指数型增长,在这个社会大环境下,人们每天需要接受与消化信息量已经达到了一个无法简单估计的总数。因此,人们才会倾向于简单形象又直观的浅层阅读,为自己减轻信息接收与处理消化的沉重负担。此外,快节奏的生活未能给人们留下足够的休闲时间去探究经典。在繁重的工作生活之余,陪伴人们的更多的是网络等现代社会的产物,那些厚重的经典书籍,以及畅游书海带来的快乐已被人们遗忘了许久。

其次,全社会对阅读问题关注不够。用于阅读建设的经费短缺,社会阅读条

件无法提高,人们无法获得很好的阅读服务,阅读需求得不到满足等等一系列原因都被涵盖于这个大环境内。如今,书店里书山书海,但急功近利的书多,精品图书相对较少;内容雷同、品质粗糙的书多,原创性图书少;同质化倾向严重,表现形式单一等等,这些都不能满足广大群众丰富多彩的文化需要。调查显示,认为买到的书物有所值的读者仅占37%[1]。如此一来,社会无法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使得全民阅读的推进又一次受到了阻碍。

在改善全民阅读现状的过程中,图书馆应当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2000年开始,中国图书馆学会在每年的2月都举办全国性的“全民读书月”活动[6]。200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将“倡导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写入《中国图书馆学会章程》,并在中国第一个《图书馆服务宣言》中郑重承诺:图书馆以促进全民阅读,为公民终身学习提供保障为职业目标和社会责任[7]。

在我国的图书馆建设活动中,首先要加强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宣传力。公共图书馆向全社会成员提供免费,平等、开放的服务,是国际图书馆界遵循的共同准则。2011年2月11日,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出台《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要求于2011年底之前,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8]。

从已经开放图书馆中所获得的数据可知,免费开放之后,每天的入馆人数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足以说明之前很多爱好阅读的人们是被图书馆的收费制度拒之门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阅读权利。就目前而言,知道图书馆免费开放的人们仍然只占少数,因此加大宣传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力度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尽快出台“公共图书馆法”。在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颁布了公共图书馆法案[9]。日本于1950年颁布了《图书馆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公共图书馆的购书经费、图书馆位置分布等事项。韩国于1963年颁布了《图书馆法》,规定公立公共图书馆的运营费由该地方自治团体承担,公共图书馆永远免费供当地居民使用。

2001年初,我国文化部牵头提出启动“公共图书馆法”立法进程。2008年11月,国家文化部决定正式启动“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工作。从立法程序上说,到今天为止,“公共图书馆法”还没有走出文化部。

呼吁尽快出台“公共图书馆法”,以法律的形式约束各级政府每年拿出一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