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本-(华夏文明的诞生)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23PPT-PPT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23PPT-精品教学课件ppt
四、商周之治
新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23PPT-精品教学课件ppt
新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23PPT-精品教学课件ppt
四、商周之治
二、文明之光
新石器时代各文化区出土的手工艺品
大汶口文化彩陶壶
龙山文化黑陶
良渚文化玉琮
红山文化玉猪龙
二、文明之光
母系氏族社会
生产力十分低下,共同 劳动,成果共享。
原始人群
生产力极端低下,人人 平等,仍有不足。
父系氏族社会
社会贫富分化,私有制 产生,阶级分化明显。
三、国家之始
新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23PPT-精品教学课件ppt
新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23PPT-精品教学课件ppt
新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23PPT-精品教学课件ppt
四、商周之治
商周时期的手工业成就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 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
新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23PPT-精品教学课件ppt
梦 境
欢迎来到历史课堂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星星之火
一、星星之火
中国境内的早期智人遗址
名称
发现地点
距今时间
巫山人
四川省巫山县
200万年(有争议)
元谋人
云南省元谋县
170万年(有争议)
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 第一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课件
——恩格斯
钟家村遗址
平民居住区
——刘斌第十《一页,2共0二0十6三~页2。013年良渚古城考古的主要收获》
观察教材《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红山文 化牛河梁遗址》与《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比较有何不
同?说明社会在发生什么变化?
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社会贫富分化、阶级产生
发展趋势:从氏族到部落联盟,从部落联盟到国家
D.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属于原始材料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
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
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这说明
•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D
•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 C.历史记元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本课难点:私有制 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第二页,共二十三页。
一、中华文明起源
1.什么是文明?构成“文明”的要素有哪些?
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 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这种社 会中,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 经 济 文化的中心。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 作记载,并且已知道冶炼金属。
(打制石器)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1万年~距今约4000年前后
(打磨结合)
父系氏族社会
五帝
国家初 良渚文化
始形态 陶寺遗址
第十页,共二十三页。
反山遗址 贵族陵墓区
马金口遗址
平民居住区
花园里遗址
莫角山遗址
平民居住区
贵族宫殿
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
钟家村遗址
平民居住区
——刘斌第十《一页,2共0二0十6三~页2。013年良渚古城考古的主要收获》
观察教材《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红山文 化牛河梁遗址》与《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比较有何不
同?说明社会在发生什么变化?
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社会贫富分化、阶级产生
发展趋势:从氏族到部落联盟,从部落联盟到国家
D.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属于原始材料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
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
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这说明
•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D
•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 C.历史记元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本课难点:私有制 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第二页,共二十三页。
一、中华文明起源
1.什么是文明?构成“文明”的要素有哪些?
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 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这种社 会中,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 经 济 文化的中心。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 作记载,并且已知道冶炼金属。
(打制石器)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1万年~距今约4000年前后
(打磨结合)
父系氏族社会
五帝
国家初 良渚文化
始形态 陶寺遗址
第十页,共二十三页。
反山遗址 贵族陵墓区
马金口遗址
平民居住区
花园里遗址
莫角山遗址
平民居住区
贵族宫殿
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①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设有尹 Nhomakorabea内服
◎ 商
及各类事务官。 ②内外服制
商王直接统治的 王畿地区
族 势 力 范
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
外服
围 示
统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往
意
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
商王间接控制的
图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方国和部落
(3)考古发现:甲骨文、青铜器
龟甲兽骨——甲骨文 “后母戊”青铜方鼎 妇好鸮尊 兽型觥
1、“三皇五帝”
尧
禅 让
舜
禅 让
禹
黄帝战蚩尤
2、夏朝的建立
(1)建立:BC2070年 (2) 政 治 : ①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②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机构基本具备。 ③夏部族对除生活以外的地区实行间接统治。
益让帝禹之子启。 ——《史记·夏本纪》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 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燕策一》
关于启的即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
◎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
(3)文化遗存: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遗址。
关于夏朝是否真实存在,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依据学者观点制作 ◎二里头早期宫殿复原 想象图
三、商和西周
1、商朝
(1)建立:约BC1600年
(2)政治:
结合课本,完成表格
时期
区域
文化遗存
距今约
7000-5000 年前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距今约 5000年前
黄河流域 辽河流域 长江流域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主要考古发现 彩绘陶器、粟
人教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45张】(
历史学习的 基本思路
历史
规律 ——灵魂
历 史 线 索 ——筋骨
历史概念
——细胞
历史史实
——血与肉
重理解分析: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理解和分析历史事 件为什么发生?(原因)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影响)
重历史发展线索和特征: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不 同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从而初步认识历史发展 的基本规律;
从事采 集和渔
猎
旧石器时代特征
学 会 了 用 火
过着群 居生活
出现了骨器
19
新石器时代特征
从事原始农业
3
使用陶器
2
从事养畜业
4
修建村落
5
使用磨制石器 1
6 开始定居生活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特点:分布广 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2、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址及特征遗存
22
2、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址及特征遗存
(学校自主开设)
建议模块1 史学入门
建议模块2 史料研读
1.课程目标方面,二者都强调三 维目标
高中历史更加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2.知识方面,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入 手,注意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基础 性;高中则更强调历史知识的概括 性、综合性。
是什么(特点)、为什么(原 高中:因)、怎么样(影响、评价)、横
向纵向相互关联等
因此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我们的重点是历史的 原因、本质以及其意义,当然历史的事件我们
也要牢记!!这是学好历史的关键,是出发点, 是基础,是根本!!!
成功学习三部曲:预习、听课、复习
1、精读教材,明确课标要求(这是每节课的重点 以及思维的方向)。 2.做好课前预习(根据老师的预习学案,掌握本 课涉及的基础知识,按照历史学习的四层次要求 记忆史实、理解概念、梳理线索、探索规律)。 3.上课有针对性地听,保证听课效果(参与课堂 、掌握知识、获取信息、探求方法、提高情趣)。 4.完成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积极思考、思维碰 撞、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PPT
一、原始社会:中华文明的曙光
3.新石器时代
文明成就: 1.农业的出现;2.陶器的制造;3.聚落定居
代表性文化遗存
特征
新石器时代早期 (距今约7000-5000年前)
黄河中游地区: 仰韶文化 黄河下游地区: 大汶口文化 长江下游: 河姆渡文化
典型器物为 彩绘陶器 ,以 粟 等为 主要栽培物
种植 水稻 ,掌握了 养蚕缫丝技术
一、原始社会:中华文明的曙光
3.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5000年
(晚期)
良渚古城遗址地图
玉琮
良渚文化 玉器、祭坛、神庙
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 第1课 中化 (辽河上游)
龙山文化 黑陶(蛋壳陶)
黑 陶 ︵ 蛋 壳 陶 ︶
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一、原始社会:中华文明的曙光
5.三皇五帝 (1)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 (2)舜承尧位,这种做法被称为“禅让”。 (3)“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阶层分化比较 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黄帝、炎帝塑像 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一、原始社会:中华文明的曙光
4.由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
【课堂探究】以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为例,父系氏族社会具有哪些特点?
等级
随葬品数量
随葬品质量
墓主身份
1 百件以上,多则数百件 以玉器为主,随葬玉钺、玉琮,无生产工具 神王(最高统治者)
3.新石器时代
文明成就: 1.农业的出现;2.陶器的制造;3.聚落定居
代表性文化遗存
特征
新石器时代早期 (距今约7000-5000年前)
黄河中游地区: 仰韶文化 黄河下游地区: 大汶口文化 长江下游: 河姆渡文化
典型器物为 彩绘陶器 ,以 粟 等为 主要栽培物
种植 水稻 ,掌握了 养蚕缫丝技术
一、原始社会:中华文明的曙光
3.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5000年
(晚期)
良渚古城遗址地图
玉琮
良渚文化 玉器、祭坛、神庙
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 第1课 中化 (辽河上游)
龙山文化 黑陶(蛋壳陶)
黑 陶 ︵ 蛋 壳 陶 ︶
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一、原始社会:中华文明的曙光
5.三皇五帝 (1)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 (2)舜承尧位,这种做法被称为“禅让”。 (3)“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阶层分化比较 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黄帝、炎帝塑像 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一、原始社会:中华文明的曙光
4.由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
【课堂探究】以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为例,父系氏族社会具有哪些特点?
等级
随葬品数量
随葬品质量
墓主身份
1 百件以上,多则数百件 以玉器为主,随葬玉钺、玉琮,无生产工具 神王(最高统治者)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②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伍 放花灯
思考:观察《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你能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吗?
分布广泛,遍布南北、
从东到西。主要集中
在大江、大河流域,
尤其是黄河流域和长
江流域。
伍 放花灯
新石器时代
万邦时代 即龙山文化时代,当时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
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伍 放花灯
二、夏朝的建立
1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2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传贤”变成了“传子”,
3
历史是真实的,但由于受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同一历史事件会
有不同的历史认识。
叁
商和西周
16
壹 油纸伞
阅读教材内容,概括夏、商、周王朝的更替过程是
怎样的?
①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汤推翻了夏朝,
建立商朝;
②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领周武王率众伐商,商朝被周朝取
代。周朝定都于镐,史称西周;
一重大历史事件。
大量的西周青铜器铭文,
反映了西周贵族的各种活动。
壹 油纸伞
壹 油纸伞
旧石器时代
本
课
小
结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
文化遗存
中华文明
的起源与
早期国家
新石器时代
母、父系氏族社会
三皇五帝
从部落到国家
夏朝建立
商和西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170万年 进入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1万年 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
良渚文化,红山文化
从事渔猎和采集,
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
过着群居、穴居生活,
修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
已经会用火
结成氏族公社、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打制石器 较粗糙
磨制石器 精细尖锐
用于采集和渔猎
用于农耕生活 刀耕火种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变了,用途也跟着变了。
原先较为粗糙的打制石器只适用于采集与渔猎,
而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变得精细,也迎合了农耕生活的需要
贰
从部落到国家
壹 油纸伞
【合作探究】 1、你对神话有什么看法? 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 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 更为科学? 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是从什么时候算起?后世 为什么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3、你还听过哪些有关炎帝、 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 落首领?
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②代表文化
社会特征:
距今时间
约7000至 5000年
约5000年
代表
特征
仰韶文化(黄河中游) 器物彩绘陶器;作物
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
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 种植水稻;掌握养蚕缫丝技术
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
黑陶
红山文化(辽河上游) 出土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
良渚文化(长江下游) 模的祭坛和神庙。
壹 油纸伞
P5页史料阅读翻译:
上古时代,人民少,可是禽兽却很多,人类受不了禽兽虫 蛇的侵害。有位圣人出现了,在树上架木做巢居住来避免兽群 的侵,人民很爱戴他,便推举他做帝王,称他为有巢氏。当时 人民吃野生植物的果实和蚌肉蛤蜊,有腥臊难闻的气味,伤害 肠胃,人民疾病很多。有位圣人出现了,钻木取火来消除食物 的腥臊,人民很爱戴他,便推举他做帝王,称他为燧人氏。中 古时代,天下发大水,鲧和禹疏导了入海的河流。近古时代, 夏桀和商纣残暴淫乱,商汤和周武王起兵讨伐。
统编版教材高中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标准课件PPT2-PPT精美课件
9.联系具 有客观 性,即 是事物 本身所 固有的 ,不以 人的意 志为转 移的。 要从事 物固有 的联系 中把握 事物, 切忌主 观随意 性。但 人们可 以根据 事物固 有的联 系,改 变事物 的状态 ,调整 原有的 联系, 建立新 的具体 联系。 10.是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 则的要 求。坚 持为人 民服务 的工作 态度, 坚持求 真务实 的工作 作风, 坚持从 群众中 来到群 众中去 的工作 方法.
1 . 每 个 人的 童年, 都是一 片宽阔 的原野 ,在这 上面, 你可以 栽植世 界上所 有的花 草,可 以放飞 所有的 希望, 可以撒 播一生 的幸福 ,可以 荡漾一 生的笑 意。 2 . 好 玩 是孩 子的天 性,三 味书屋 后面的 小园, 虽远不 如百草 园那样 多彩有 趣,却 也是孩 子们开 心的好 去处, 在这里 ,孩子 们同样 玩得有 滋有味
11在现代政治生活中,要实现“让市场主体和人民 群众有真 真切切的 感受”, 必须要完 善决策机 制,促进 政府科学 决策民主 决策,同 时加强对 权力的制 约,完善 法律法规 约束行政 权力,一 定要把每 一笔钱都 用在刀刃 上紧要处 。
感谢聆听,欢迎指导!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
甲 骨 文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
利簋及铭文 利簋铭文:“ 武 王 征 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
商……”,可与《尚书·牧誓》中 “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 郊牧野” 等文印证,反映了武王克商这一重 大历史事件。
3.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 一种不 加色彩 或很少 用色彩 ,而只 用墨线 在白底 上勾勒 物象的 画法。 作为一 种描写 方法是 指抓住 事物的 特征, 以质朴 的文字 ,寥廖 几笔就 勾勒出 事物形 象的描 写方法 4.用几个凝练的动词形象逼真地写出 了父亲 攀爬月 台时的 努力, 没有过 多形容 、修饰 的语言 ,只是 白描, 只是写 实,乍 读很平 淡,细 细品味 ,却情 真意浓 。 5.上述情境体现了观众在体育赛事中 文明有 礼的行 为,也 体现了 我国良 好的国 家形象 。 6.这种文明有礼的行为有助于人们友 好交往 ,增进 人们的 团结友 爱,有 利于形 成安定 有序、 文明祥 和的社 会。 7.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支持按 联合国 宪章精 神所进 行的各 项工作 ,积极 参加联 合国及 其专门 机构有 利于世 界和平 与发展 的活动 。 8. 中国在世界裁减军队,保护环境, 保障人 权和解 决地区 冲突等 一系列 全球问 题上发 挥着重 要作用 ,对世 界和平 与发展 作出了 重要贡 献。
1 . 每 个 人的 童年, 都是一 片宽阔 的原野 ,在这 上面, 你可以 栽植世 界上所 有的花 草,可 以放飞 所有的 希望, 可以撒 播一生 的幸福 ,可以 荡漾一 生的笑 意。 2 . 好 玩 是孩 子的天 性,三 味书屋 后面的 小园, 虽远不 如百草 园那样 多彩有 趣,却 也是孩 子们开 心的好 去处, 在这里 ,孩子 们同样 玩得有 滋有味
11在现代政治生活中,要实现“让市场主体和人民 群众有真 真切切的 感受”, 必须要完 善决策机 制,促进 政府科学 决策民主 决策,同 时加强对 权力的制 约,完善 法律法规 约束行政 权力,一 定要把每 一笔钱都 用在刀刃 上紧要处 。
感谢聆听,欢迎指导!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
甲 骨 文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
利簋及铭文 利簋铭文:“ 武 王 征 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
商……”,可与《尚书·牧誓》中 “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 郊牧野” 等文印证,反映了武王克商这一重 大历史事件。
3.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 一种不 加色彩 或很少 用色彩 ,而只 用墨线 在白底 上勾勒 物象的 画法。 作为一 种描写 方法是 指抓住 事物的 特征, 以质朴 的文字 ,寥廖 几笔就 勾勒出 事物形 象的描 写方法 4.用几个凝练的动词形象逼真地写出 了父亲 攀爬月 台时的 努力, 没有过 多形容 、修饰 的语言 ,只是 白描, 只是写 实,乍 读很平 淡,细 细品味 ,却情 真意浓 。 5.上述情境体现了观众在体育赛事中 文明有 礼的行 为,也 体现了 我国良 好的国 家形象 。 6.这种文明有礼的行为有助于人们友 好交往 ,增进 人们的 团结友 爱,有 利于形 成安定 有序、 文明祥 和的社 会。 7.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支持按 联合国 宪章精 神所进 行的各 项工作 ,积极 参加联 合国及 其专门 机构有 利于世 界和平 与发展 的活动 。 8. 中国在世界裁减军队,保护环境, 保障人 权和解 决地区 冲突等 一系列 全球问 题上发 挥着重 要作用 ,对世 界和平 与发展 作出了 重要贡 献。
华师版高中历史高一下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共23张PPT)
湖南 玉蟾岩
粟
分 布 特 点 南 稻 北 粟
-----
稻
考古资料中的中华文明起源——农业起源
麻 粟 /稷 菽
麦
黍
稻
考古资料中的中华文明起源——农耕聚落
居住房屋复原图
满 天 星 斗 , 八 方 雄 起
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为核心区域
考古资料中的中华文明起源——农耕聚落
陕西临潼姜寨(距今6700-6000年)聚落复原图
以洞庭湖、四 川盆地为中心 的西南部 西藏拉萨
以山东 为中心 的东方
影响各地,各地也影响中原。 苏秉琦的六大区系说
中心的 东南部 ——苏秉琦《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 ——苏秉琦《中华文明起源新探》 海南英墩、莲子湾
本课共涉及到哪几种历史资料?如何评价其史学价值?
考古资料
神话传说
文献资料
共 同 耕 作 , 平 均 分 配
姜寨遗址
考古资料中的中华文明起源 ——社会分化
玉钺
玉瑗
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墓葬 大汶口文化“文字”——陶符 (距今6300年—4500年)
考古资料中的中华文明起源 ——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 形式——城市的出现
姜寨聚落复原图
湖明的起源
盘古开天 艰苦创业
有巢氏 构筑居所
伏羲氏 渔猎生活
神农氏
原始农耕
炎帝
黄帝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
打 制 石 器
新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
神话传说中的中华文明起源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 天,阴浊为地。 ——[三国] 徐整《三五历纪》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 上古之世· · ·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 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战国]韩非《韩非子·五蠹》 谓之“燧人”何?钻木燧取火,教民熟食。 ——[东汉]《白虎通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1单元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生产生活状况 ①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 定。 ②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 平等开始出现,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私有制已经产 生。
知识点二 从部落到国家 1.部落时代 (1)部落联盟 ①黄帝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炎帝,结成炎 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 ②尧、舜可能是中原地区的联盟首领。考古学证明,大约相 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 邦”时代。
——摘编自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互动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提示:中华文明起源具有本土化、多元一体及由多元向一体 汇聚的特点。
论从史出 一、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1)本土特征:中国大地上很早就有人类居住,这些居民所创 造的文化不断发展演化,最终形成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不是 外来种族入侵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本土特征。 (2)多元特点: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当代史学家普遍认为中华 文明起源是多元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 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等文明程度 相当,都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自主预习·新知导学
知识点一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 (1)代表性遗存: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 万年的北京人。 (2)生产生活状况 ①元谋人、北京人主要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已 经学会用火。 ②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 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解题指导:世袭制是国家王位由一个家族世代承袭的制度, 体现了权力的不可转移。题干材料表明世袭虽有多种方式, 但都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故选A项。
答案:A
课堂小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夏朝——中华文明的形成
四、商周时期 (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771年)
甲骨文
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大克鼎
1890年出土于陕西扶风西周遗址
四、商周时期 (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771年)
材料:
。
结合所学,材料反映的商朝政治特征是?
神权与王权结合
商王朝的统治 内外服制度
“内服”是商王直接控 制的“王畿”地区。
——《史记·周本纪》
分封制:“封邦 建国”(封建)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帝王后代
思考:①分封制如何保障权利的继承? ②分封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2 国家的发展
(3)西周的统治
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影响: 积极:①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②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消极:诸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后期造成分
学习聚焦:
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 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页
上
(文明)
层
阶级、国家、文字 建
筑
(私有制)
剩余产品出现
经
济
基
(生产力发展)
础
农耕畜牧的产生
根据生产力的发展,将原始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70万年~距今约1万年)
大克鼎 1890年出土于陕西
鼎最早的用途是什么?
“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许慎《说文解字》
走近文物,走进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1万年
仰韶、大汶口、 河姆渡
龙山、 红山、 良渚
约公元 前 2070 年
人教版高一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35张
1.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1)商朝的建立
商 材料一: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和
——《诗经·商颂·玄鸟》
西
周
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
新石器时期—商朝
1.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2)商朝的制度 国家结构:内外服制
商 “内服”是商
朝国家的中心
和
地区,即“王
畿”,由商王
西
直接治理。
“外服” 是商朝
周
国家的外围地区,
西
管理土地及人口
周 卿大夫 — 实采邑行再采分邑 封采邑 采邑
士
禄田 *N
禄田 *N
2.西周的分封和宗法制
材料一:《史记·周本记》:“褒姒不好笑,幽王
商 和 西
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
则材贡举 料 者,烽 二镇交非火 :镇镇为。《守纳守守财诸 上疆币林侯贡诸 诸交疆疆,赋悉土所至》侯 侯赋纳土土以…:义 义述“贡随职(朝务 务随随也西赋从::。周觐从 从”时作期述作作)战职使战战诸、侯纳
代 年代
工具
活
的
古 人
300— 旧石器 长江流域 元谋人(云南)打制 渔猎、采集
1万年 时代
石器 黄河流域 北京人(北京)
用火
群居
类 和 文
1万—
粟、水稻、
5000 年
新石器 时代 中期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南粟北稻) 生活
饲养家畜
逐渐
磨 彩绘陶器 稳定
制 养蚕缫丝
化 遗 存
5000 年
到
么阶层?
国
家
龙山文化的蛋壳 黑陶高柄杯
良渚文化的山形玉饰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PPT
初期的“刀耕火种”以妇女为主,因而 成年女子就将婚盟氏族的丈夫“娶”来, 参加自己的公社……后来,发展出了较 高级的耜耕或者犁耕,农业劳动又转变 为以男子为主,因而“女娶男”又改变 为“男娶女”,即由女方居住的家庭形 式改变为男方居住的家庭形式,形成父 系大家庭。 ——《中国大通史・史前卷》
耒耜发明与使用产生的影响
约公元前2070年—— 前1600年
商
约公元前1600年—— 前1046年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前 771年
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22张PP T)
禅让制
二里头遗址 世袭制中央设有主管行政、 二里头
河南安阳殷墟 遗址
内外服制度 军事、司法、宗教的机构与职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22张PP T)
概念解读----国家 国家形成的标志: 一是阶级和阶层的存在, 二是公共权力(公共权威,稳定的公职人员(官僚 机构),强制性机构和统治的存在等)。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2013》 国家产生的两大条件 阶级分化的出现:私有制产生——墓葬规模与居住规格等差异 公共权力的设立:军事民主制——内部分化与外部战争的加剧
概念解读----文明
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界定为:……除了政治组织上 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宫殿和官署)、经济(手 工业以外,又有商业)、文化(包括宗教)各方面活动的中 心。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并且 都已知道冶炼金属。文明的这些标志中以文字最为重要。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
对农业产量 对劳动力 对社会关系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22张PP T)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1)
必然选择,这些冲积平原更有利于农耕经济的发展。
(3)文明的原生性特点:中华文明是中华大地的先民们长期 融合、发展的产物,基本不受异域文明的影响,具有原生性的 特点。
(4)兼容并蓄、延绵不断: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的交流日 益深入,加速了各地区文明化进程。中华文明受其他文明影 响较小,是世界上少有的没有中断的文明。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
早期国家
目标素养
1.了解中国远古人类的生活情况和众多历史遗存,了解中华 文明的起源,认识到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2.了解中国的原始文化,认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生生不息 的特点与风格 3.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及原因,掌握夏、商、西周 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认识到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国奴隶 制社会的形成与繁荣时期
学以致用 1.仰韶文化是中原地区分布十分广泛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据考古发现,黄河中游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郑裴李 岗文化与仰韶文化有一定的源流关系;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仰韶文化的影响。这说明( C )
A.中原地区率先迈入文明时代 B.新石器时代各地文化平衡发展 C.各种文化在相互影响中发展 D.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各具特色
新石器时代之大汶口文化
贫富分化、社会阶层不平等
如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有的墓葬长达3.4米、宽达2.3米的墓坑。坑内有朱红色
的椁,大汶口墓地133座中有14个木椁墓。一般随葬品有30至40件,最富的竟达
180多件,包括精美彩陶、黑陶、白陶……在同一墓地上有为数不少的墓葬,墓
穴狭小,仅能容尸,随葬品屈指可数,甚至空无一物……
二、从部落到国家
关于三皇五帝说法不一,较常见的一种说法是: 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3)文明的原生性特点:中华文明是中华大地的先民们长期 融合、发展的产物,基本不受异域文明的影响,具有原生性的 特点。
(4)兼容并蓄、延绵不断: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的交流日 益深入,加速了各地区文明化进程。中华文明受其他文明影 响较小,是世界上少有的没有中断的文明。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
早期国家
目标素养
1.了解中国远古人类的生活情况和众多历史遗存,了解中华 文明的起源,认识到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2.了解中国的原始文化,认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生生不息 的特点与风格 3.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及原因,掌握夏、商、西周 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认识到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国奴隶 制社会的形成与繁荣时期
学以致用 1.仰韶文化是中原地区分布十分广泛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据考古发现,黄河中游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郑裴李 岗文化与仰韶文化有一定的源流关系;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仰韶文化的影响。这说明( C )
A.中原地区率先迈入文明时代 B.新石器时代各地文化平衡发展 C.各种文化在相互影响中发展 D.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各具特色
新石器时代之大汶口文化
贫富分化、社会阶层不平等
如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有的墓葬长达3.4米、宽达2.3米的墓坑。坑内有朱红色
的椁,大汶口墓地133座中有14个木椁墓。一般随葬品有30至40件,最富的竟达
180多件,包括精美彩陶、黑陶、白陶……在同一墓地上有为数不少的墓葬,墓
穴狭小,仅能容尸,随葬品屈指可数,甚至空无一物……
二、从部落到国家
关于三皇五帝说法不一,较常见的一种说法是: 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三、华夏意识的凝聚过程 (一)华夏意识的建立
周人在克商之前,即自认是夏的继承者,表明 周代在政治与文化上的正统地位。周朝诸侯也以 “诸夏”做为封建诸国的代称,来区别周人以外的“蛮 夷戎狄”。
春秋战国的变局,引发诸夏纷乱与蛮夷侵扰。 周人忧惧文化秩序因而沦丧,除以霸政维持封建运 作外,并自称“华夏”来彰显文化的优越意识,后来 更以“中国”当做诸夏、华夏的同义词,藉此夸耀华 夏是为天下文化中心。 (二)华夏意识的扩展与延续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面对接踵而来的生存挑战,逐渐形成华夏意识与诸子百 家思想,成为中国学术思想的第一个黄金时期。透过汉字的传播,华夏文明也成 为东亚文化发展的基点。 ▼ 周人制礼作乐,成为华夏文明的核心。
4
第一节 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学习领航 分析华夏文明在世界古文明中的独特性 认识以三代为主体而融合多元因素的华夏文明 思考汉字对中国与东亚文明发展的重要性
圖 1-6 河姆渡文化(約 5000B.C.E.~3300B.C.E.)豬紋陶 缽。豬紋前後軀體的比例相等, 外形與家豬較接近,而不像野 豬,顯示約公元前 5000 年時, 豬在長江下游已為人類所馴養。
圖 1-7 大坌坑文化。陶 器外表排列有序的繩紋 陶飾,有利於握持,代 表當時人類已具有一定 的藝術水準。
汉字是以象形做为形体基础的方块字,传说是 由黄帝的史官仓颉所创制。现存最早体系化的古文 字,是商代的甲骨文。甲骨文的构造兼备六书,显 示甲骨文之前已历经相当时间的发展,并非萌芽阶 段的文字。
金文(或称铭文)出现于商代晚期,刻铸在青 铜器等金属器物上,发展的鼎盛期在周代,内容多 为记录或颂扬事功。
图 1-18 周代天下秩 序观。天子直辖王畿, 王畿以外分封诸侯治 理;其他在政治、文化 上与周人不同者,则被 视为文化程度较低的 异族“蛮夷戎狄”。
7
(三)夏商文化的渊源与特色 1960 年代在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中,发现大型宫殿的建筑地基,可能是
夏代晚期或商代早期的都城遗迹。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已有少量玉与青铜制 的祭器,学者推测二里头文化可能是衔接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与青铜器时代 的文化类型。
青铜礼器是商人与天地鬼神沟通的媒介,器面的纹饰风格展现商文化的宗教 色彩,并融合不同文化。如玉器、青铜器的兽面龙身纹饰,就含有良渚文化与红 山文化的风格,并发展出商文化的特色。 (四)商文化的扩张
史书记载中国最早的王朝为夏、商、周 三代, 三代都城均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传统观点 认为中原地区所形成的华夏文明,是中国文明的源 头。但这种一元的文明起源论,在黄河流域以外大 量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后,现已被修正,多元 文明起源论已成为共识。
例如:红山文化(约 4000B.C.E.~3000B.C.E.) 玉制动物形祭器的形制,与夏家店下层文化(约 2300B.C.E.~1600B.C.E.)陶器的彩绘纹饰,都不 同于中原地区。而东南沿海分布甚广的印纹陶●2 , 表面的几何纹饰也迥异于中原陶器。
▲ 圖 1-11 二里頭宮殿遺址復原模型。「宮殿」 是指都城中專屬帝王使用之建築群,包含宮 室與祭祀場所。如果專為宮殿築牆修城,成 為城中之城,即稱為「宮城」。「宮城」不但 加強了宮殿的安全,更可彰顯統治者的權 威,是政權控制強化的象徵。
▲ 圖 1-9 二里頭的文化類型。二里頭遺址的文化類型,應屬於從新石器時代發展到青銅器時代的 過渡時期。
楚是在西周成王(1042B.C.E.~1021B.C.E.在 位)时接受周朝册封而建国,活动区域约在湖北北 部至河南西南部。楚地过去存在与中原不同的地域 文化,但因两地比邻,所以在建国前,楚文化即受 到中原的影响。春秋时期,楚国逐渐招抚并灭邻近 封国,立县统辖,进而北上挑战诸夏霸主之位,形 成春秋时代南北对抗的态势,同时促进周、楚文化 的交流。
商人透过优势国力传播青铜文化,如夏家店下层文化、湖北盘龙遗址、江西 吴城等地出土的青铜器物,均明显受到商青铜文化的影响。
透过各地青铜文化的比较,可以发现各个原具地方特色的新石器文化,在进 入青铜器时代后,受到后期商代强势青铜文化的影响,逐渐出现与中原相近的文 化内容。
▲ 圖 1-10 二里頭文化鑲嵌綠松石獸紋 銅牌飾。銅牌集合青銅鑄造與鑲嵌寶石 的工藝,製作精細。牌面形狀像是神 獸,應是商代青銅器獸面紋的前身。
(二)华夏文明的诞生 1. 华源自文明起源的特殊性相对于利用大河泛滥来克服干旱环境的西亚 与北非,中国所发现的农业遗址,多是分布于支流 的河阶台地,或是湖泊旁的小丘上。这些临水高地 既靠近水源,又可免于泛滥之害,使中国古文明的 诞生,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大河文明的特色。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造就出 不同的作物与农耕型态。黄河中下游地区因气候干 冷,粟、黍就成为主要栽种作物。长江中下游地区 较为湿热,适合栽种稻米●1 。不同于其他古文明以 小麦、大麦的作物为主,稻米与小米是中国重要的 农作物。 2. 多元的文明起源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約公元前 8000 年 氾濫沖積平原 種植小麥、大麥 畜養牛、羊
中國文明 約公元前 8000 年 臨水高地 種植稻米、小米 畜養豬、羊
埃及文明 約公元前 7000 年 氾濫沖積平原 種植小麥、大麥 畜養牛、羊
图 1-1 四大古文明比较。
印度文明 約公元前 5000 年 氾濫沖積平原 種植小麥、大麥 畜養牛、羊
8
(五)周代文化的特色 周以小邦而克商,体认到敬人事
重于事鬼神的道理,并以人文理性做 为治国的准则。例如:商人丧葬常以 大量的活人当做牺牲,以求降福;周 人则重视宗族群体之参与,利用仪式 联系在世的族人,以人殉葬的事例已 不常见。可知商、周虽都强调事死如 事生的原则,但商代偏重事鬼神,周 代则在敬人事。
博学堂 大河与古文明的关联 人类古文明的出现,过去认为大河提供水源与泛
滥沃土而发展出农业,是古文明出现的必然要素。 但在世界各地陆续发现古文明遗迹后,发现事实并 非都是如此,如中美洲的马雅文明就不是大河所孕 育。
6
圖 1-3 夏家店下 層文化彩繪陶罐。 此陶罐以紅白相間 彩繪出雲紋,用色 與紋樣不同於黃河 流域之彩陶。
两湖地区气候湿热,生活方式与中原地区截然 不同,迥异于周人理性守礼的态度。楚人信巫拜火, 崇尚自由,思想奔放,所以楚文化展现出浪漫华丽 的特色。物质方面,楚国是战国时期最早普遍使用 铁器的区域。
楚为秦所灭后,楚文化并未因楚的亡国而倾 颓,反而在汉代以后于文学、思想与科技(如楚辞、 道家思想等)等方面表现日益突出,形成汉文化的 一条重要支脉。
华夏文明的诞生
第一节 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思想领域的开拓
华夏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具有多元与注重人文的特性。在临水高地独特的生 活环境下,发展出以小米与稻米为主的农业生活,形成黄河与长江流域多元的文 明型态。以夏商为核心的青铜文化,反映出政治与宗教文化的神秘华丽。周代则 是逐渐淡褪宗教色彩,朝向以人文理性为主导的文明型态迈进。
商代祭祀的青銅禮器,多以猙獰的 竊曲紋是由動物紋飾演化而來,最 鐵犁鏵是可利用獸力深耕
獸面形狀做為紋飾。
常出現在圓體青銅器上。
的鐵製農具。
▲ 圖 1-14 商代青銅獸面紋鼎。
▲ 圖 1-15 西周竊曲紋簋。
圖 1-16 戰國魏鐵犁鏵。
商
西周
東周(春秋戰國)
青銅器
鐵器
▲图 1-13 器物材质演进图。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冶炼技术的发展,铁器的使用 逐渐广泛。
5
注1 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在浙 江河姆渡与湖南玉蟾岩等 遗址,陆续发现约七千年 至一万年前的稻谷遗存, 后者是目前最早人工栽培 稻米的遗迹,显示长江中 下游可能为世界稻米培植 的起源地。
注2 印纹陶。陶器表面的纹状, 是利用绳子等印压而成, 故称为印纹陶。台湾大坌 坑文化(约 4000B.C.E.~ 2200B.C.E.)所使用之粗绳 纹陶器,即属印纹陶文化。
1986 年于广汉三星堆发现青铜文化遗址,包括 城址与祭祀遗迹,以及大量的青铜器、玉器与金器, 以人物雕像、金质面具最受瞩目,证明曾发展出强 大王权,并且与中原地区间互有贸易联系。三星堆 文化的金属工艺造型极为进步与特殊,是中原所未 见的铸造技术,可见成都平原是青铜器时代重要的 文化中心●3 。 (二)楚文化
华夏与蛮夷之分别,并非在于种族,而在于是 否认同华夏文化。面对异族,周王室先透过婚姻, 进行册封;再结合宗法与封建,将异族融入华夏文 化,扩展华夏意识。
秦汉以降,“华夏”持续做为中国古文明之代称, 意指各地古文明特色虽有歧异,终将逐渐成为华夏 文明的一部分。 (三)汉字的发展与影响 1. 汉字的流变与定型
一、文明的多元起源 (一)古文明的孕育
人类能适应并改造自然环境,创作工具器物, 驯化动植物而发展出农牧业,以维持稳定的食物来 源,这是孕育文明最重要的基础。种植人畜食用的 作物,需要沃土的助长与水源的灌溉。中国、西亚、 埃及与印度四大古文明的诞生,都与大河关系密 切,因此被认为是“大河文明”的典型。
到了战国时代,各国相继发展出不同的文字, 主要可分秦大篆与六国古文两大系统。秦国的大篆 (或称籀咒文)继承金文,字形规矩而繁复;六国 为求书写方便而各自简省字体笔画,后世称为古文 (或称蝌蚪文)。
秦灭六国后进行文字统一,由李斯 (280B.C.E.~208B.C.E.)制定小篆,做为官方“书 同文”的标准字体。但小篆书写不便,民间为求速 简而通行隶书。隶书相传是由秦狱吏程邈(生卒年 不详)所勘定,减省字体笔画以便于书写,使得字 形表象的意味转淡,增强汉字的符号属性。到了汉 代,隶书反而成为官民通行的文字。现行的汉字楷 书,正是由汉隶发展而成。 2. 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圖 1-4 紅山文化蜷體 玉龍。1971 年內蒙古出 土的墨綠色玉龍, 頭 部有類似豬的特徵,驅 體如蛇身蜷曲,是後世 龍形象的重要淵源。
圖 1-5 山東泰安大汶口 文化 (約 3300B.C.E.~2500B.C.E.) 紅陶豬形壺。豬是大汶口文化的 主要家畜,約公元前 4000 年即 已成為殉葬牲畜,並出現許多豬 形陶器。牛則約在公元前 2000 年成為主要家畜,時間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