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课程理解与应用读书报告
遥感原理及应用的实验心得
遥感原理及应用的实验心得实验背景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地面物体特征和信息的方法,通过远距离观测和记录地球表面的电磁辐射,以实现对地表物体的探测、监测和分析。
本文档旨在总结遥感原理及应用的实验心得。
实验目的1.了解遥感原理与技术2.掌握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方法3.分析应用遥感技术的实际案例实验内容和步骤在本次实验中,我采用以下步骤进行了遥感原理及应用的实验:1.研究遥感原理:了解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数据获取和处理流程等。
2.数据获取与处理:通过遥感技术获取不同类型的遥感数据,包括航拍影像、遥感雷达数据等,并使用相应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应用案例研究:选择一个实际的案例,如土地利用/覆盖、环境监测、灾害管理等,通过遥感技术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实验结果与分析1.遥感原理的了解使我对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潜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数据获取、处理流程对于正确理解遥感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2.在数据获取和处理方面,我学会了使用遥感软件对航拍影像和雷达数据进行处理,如图像预处理、分类和分析等。
这些技能对于遥感数据的准确解读和分析提供了基础。
3.在应用案例研究中,我选择了土地利用/覆盖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航拍影像的处理和分析,我得出了关于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实验心得与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对遥感原理及应用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相关的数据获取、处理和分析技巧。
以下是我在实验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1.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有效地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例如,在土地利用/覆盖的研究中,遥感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地的利用类型、分布和变化情况,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
2.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是遥感技术应用的关键步骤。
在实验中,我了解了不同类型遥感数据的获取方法,以及如何使用遥感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些技能对于准确理解和应用遥感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技术应用讲座观后感
遥感技术应用讲座观后感
在看完遥感技术应用讲座后,我对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以及其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遥感技术的应用广泛而且具有巨大潜力。
在讲座中,讲师详细介绍了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监测、气象预测、环境监测、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取到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实现对地表和大气等自然资源的快速获取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特别是在环境监测方面,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水质污染等问题,对于保护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遥感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讲座中,讲师提到了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通过卫星图像和遥感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实时地了解到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和规模,从而可以迅速采取救援措施,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这种遥感技术在灾害预警、救援等方面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安全,也体现了现代科技进步对社会的巨大贡献。
最后,我对遥感技术的前景感到非常乐观。
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存储处理能力的提升,遥感技术在能源、交通、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尤其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遥感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城市的布局,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的来说,遥感技术的应用将会在许多方面给我们的社会带来
巨大的变革。
我对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希望更多人能够关注和支持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遥感实训心得报告总结
一、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掌握遥感技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近期我参加了遥感实训课程。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遥感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将实训心得总结如下。
二、实训内容1. 遥感基础知识学习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遥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遥感技术是利用电磁波探测地球表面物体性质的一种手段,具有快速、高效、大范围、全天候等特点。
2.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实训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图像增强、分类、变化检测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掌握了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如ENVI、ArcGIS等。
3. 遥感应用案例分析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分析了多个遥感应用案例,如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灾害评估、环境监测等。
通过这些案例,我了解了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
4. 实地考察与操作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我们进行了实地考察与操作。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使用了无人机、卫星遥感等设备,对周边地区进行了遥感数据采集。
三、实训心得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学习遥感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实际操作,使我对遥感技术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2. 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掌握了遥感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这些技能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3. 拓宽知识面通过实训,我对遥感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这使我意识到,遥感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了多个项目,这使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
在遇到问题时,我们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5. 增强创新意识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挑战,如数据采集、图像处理等。
遥感实验课总结与反思报告
遥感实验课总结与反思报告一、实验概述遥感实验课是为了加深对遥感原理和技术的理解,提高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所设计的一门实践性课程。
通过此次实验课,我对遥感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也收获了一些收获。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课主要包括遥感数据获取、遥感影像处理和遥感应用三个方面的实验内容。
其中,遥感数据获取实验是通过收集卫星影像数据,探究遥感数据的获取方式;遥感影像处理实验是通过对影像进行预处理、分类和解译等操作,学习遥感数据的处理技术;遥感应用实验是通过选取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应用分析。
三、实验收获1. 对遥感原理和技术的理解通过实验课,我不仅深入了解了遥感的原理和技术,还学习到了很多遥感数据处理的方法。
在数据获取实验中,我了解到不同遥感平台对应不同的数据类型和空间分辨率,以及如何选择适合的数据源;在遥感影像处理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对影像进行预处理、分类和解译,并使用软件进行操作;在遥感应用实验中,我掌握了如何将遥感数据应用于具体问题分析中。
2. 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实验课的实践操作,我逐渐掌握了一些遥感数据处理的技巧和方法,并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在数据获取实验中,我学会了利用卫星数据下载工具获取遥感数据;在遥感影像处理实验中,我熟悉了遥感图像的处理流程,并能够独立完成影像的预处理和解译工作;在遥感应用实验中,我学会了将遥感数据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3. 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在实验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合作,相互交流,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我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互相支持和帮助,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四、实验反思1. 实验准备不充分在实验中,我发现自己的实验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对实验的背景知识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实验中出现了一些困惑和困难,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掌握。
遥感原理及应用的感悟
遥感原理及应用的感悟1. 引言遥感是利用航空或卫星等高空平台获取地面信息的技术和方法,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环境监测、农业、林业等领域。
通过学习遥感原理及应用,我对遥感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遥感原理2.1 电磁辐射遥感技术是通过接收和解释地球表面反射、辐射和散射的电磁辐射来获取地物信息。
电磁辐射的波长范围可以分为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等。
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在遥感图像中呈现不同的地物特征。
2.2 传感器与平台遥感数据是通过传感器在卫星或飞机平台上获取的。
不同的传感器在波段范围、分辨率和信噪比等方面有所不同,选择不同的传感器可以获取不同类型和精度的遥感数据。
2.3 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图像处理是对遥感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包括预处理、特征提取、分类和变换等步骤。
图像处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遥感数据。
3. 遥感应用3.1 地质勘探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遥感图像分析,可以识别地质构造、矿产资源和地下水等信息。
遥感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地质勘探的成本和时间,提高勘探效率。
3.2 环境监测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应用广泛。
通过遥感图像分析,可以监测空气质量、水体污染和土壤退化等环境问题。
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解决环境问题。
3.3 农业和林业遥感技术在农业和林业领域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通过遥感图像分析,可以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土地利用和森林覆盖。
可以为农业和林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4. 感悟与展望遥感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不仅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也在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的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学习遥感原理和应用,我对地球的了解更加全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未来,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我们将能够获取更多、更精确的遥感数据,为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支持。
5. 结论遥感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遥感读书报告.
遥感读书报告专业:测绘工程学生姓名:胡惠卿指导教师:戚浩平完成时间:2013年12月30日目录第一部分:各知识点的内涵与联系第二部分:学习的重难点第三部分:公式的推导第四部分:感兴趣的内容第五部分:学习感悟第一部分:各知识点的内涵与联系一、电磁波、电磁波普、电磁辐射黑体辐射、太阳辐射、大气对辐射的影响、物体的发射辐射地物反射辐射、地物波普电磁波 电磁波普的概念、分类,电磁波的性质(P15)电磁波普 发射辐射:辐射源、辐射测量电磁辐射 辐射测量:辐射能量W ,辐射通量密度E 、辐照度I 、辐射亮度L黑体辐射 黑体定义:绝对黑体太阳辐射 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公式、斯忒潘玻尔兹曼定律、维 恩位移定大气辐射的影响 太阳常数:I ◎=1.360*10^3W/m^2实际物体的辐射 太阳光谱:是连续的光谱大气的层次:外大气层、电离层、平流层、对流层真正对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是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吸收作用:使某些波段的太阳辐射强度递减,甚至消失形成大气吸收光谱 大气散射:瑞利散射 当大气中粒子比波长小得多 对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特 别明显 波长越长,散射越弱米式散射 当大气中粒子和波长相当 对红外波段特别明显 散射强度和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无选择性散射 当大气中粒子比波长大得多 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大气折射:密度越大,折射率越大;天顶距为90°时,折射值最大大气反射:主要发生在云层顶部大气窗口的定义、大气窗口的主要光谱段: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中红外、远红外、微波波段大气透射的总透射率T :τθ)*(0m e I I T -==影响因素 波长、温度、构成物体的材料、表面状况等发射率:ww '=ε 根据光谱发射率随波长的变化形式,将物体分为两类:选择性辐射体:在各个波长处光谱发射率不同灰体:在各个波长处光谱发射率相同光谱反射率: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地物反射辐射 同一地物的反射波普特性:具有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地物波普 同地物的发射波普特性:城市道路建筑物、水体、土壤、植物、影响因素:太阳位置、传感器位置、地理位置、地形、季节、气候变化等地物波普的概念地物光谱的测定原理:用光谱测定仪器测定地物和标准板的反射率变化地物光谱测试的作用:三个方面地物反射波普测量理论:BRDF、BRF地物光谱的测量方法:样品的实验室测量,应用不够广泛野外测量,采用比较法,分为垂直测量和非垂直测量二、遥感平台、遥感传感器、遥感成像根据距地面的高度:地面平台100m以下,可测定地物的波普特性遥感平台遥感平台的种类航空平台100m以上,100km一下,用于资源调查航天平台240km以上的航天飞机和卫星载人的根据重量:非载人的小行星其他卫星气象卫星陆地卫星海洋卫星特点:1.轨道分为低轨和高轨特点:1.需要空间进行大面积观测2.短周期重复观测 2.以微波为主3.成像面积大,有利于减少数据处理 3.未来以电磁波与激光声波4.资料来源连续,实时性强,成本低结合星历表法:1.计算卫星在地心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2.计算卫星在大地地心直角坐标系的坐标3.计算卫星的地理坐标用GPS测定坐标:伪距测量1.测定GPS信号发射时间和接收时间卫星轨道及运行特点解算卫星坐标 2.存在改正数V,列方程3.求V,共五项卫星的各个参数轨道参数姿态角:绕X轴旋转,称为滚动;绕Y轴旋转,称为俯仰;绕Z轴升交点赤经旋转,称为航偏近地点角距卫星速度轨道倾角卫星运行周期卫星轨道的长半轴卫星高度卫星过近地点的时刻同一天相邻轨道间在赤道处的距离每天卫星绕地圈数、重复周期高光谱类卫星用于大气、海洋和陆地探测SAR类卫星适用于大面积的地表成像特点:分辨率高陆地卫星及轨道特征高空间分辨率陆地卫星用处:用于军事侦察Landsat系列卫星小卫星 1.重量轻,体积小2.研制周期短,成本低Landsat系列卫星:美国 3.发射灵活,启用速度快,抗毁性强SPOT系列卫星:法国 4.技术性能高IRS系列卫星:印度中国资源一号卫星遥感传感器的构象方程遥感图像几何处理遥感传感器组成:收集器、探测器、处理器、输出器分类:摄影类型扫描成像雷达成像非图像类型1.对地物扫描成像仪:红外扫描仪、多光谱扫描仪、成像光谱仪、自旋和步进式成像仪、多频段频谱仪扫描成像传感器特点:对地面直接扫描成像2.对相面扫描的成像仪瞬间在相面上形成一条线图像,然后对影像进行扫描对物面扫描的成像仪成像CCD推扫式成像仪、电视摄影机红外扫描仪MSS多光谱扫描仪地面分辨率只与航高有关扫描仪的结构、成像过程、地面接收及产品地面分辨率随扫描角发生变化为全景畸变产品种类:粗加工产品(辐射校准、几何校正、热红外扫描仪的色调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分幅注记)、精加工产品(对地面点去除误差)、特殊处理产品TM专题制图仪ETM增强型专题制图仪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准确度 1.增加了PAN波段,分辨率为15m,数据速率增加增加了扫描改正器 2.远红外波段分辨率提高到60m,增加了数据率探测器共100个,分7个波段 3.辐射校正提高了精度对像面扫描的成像仪HRV线阵列推扫式扫描仪成像光谱仪1.多光谱的,分三个普段 1.面阵探测器加推扫式扫描仪2.全色的HRV 2.线阵列探测器加光机扫描仪3.可进行立体观测真实孔径雷达雷达成像仪合成孔径雷达:分辨率与天线孔径有关侧视雷达的几何图像特征:Y的比例尺由小变大,出现地物点重影,反立体图像,高差产生的投影位移相反相干雷达图像的表现形式光学图像数字图像可以看做是二维的连续函数是二维离散的光密度函数其值市非负和有限用二维矩阵表示互相转化:采样、量化和编码通过显示终端或打印出来球面坐标遥感图像的坐标系统平面坐标地理坐标系投影坐标系球面坐标系,以经纬度为存储单位讲椭球面上的地理坐标化为平面直角坐标大地基准面:每个地方有不同的大地基准面分为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例如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椭球地和大地基准面是一对多的关系遥感数字图像的存储存储介质磁带:顺序存储介质,数据处理比较慢,通常作为数据存储只用磁盘:随机存储介质,硬盘访问速度快,软盘访问速度慢光盘:随机存储介质,优点是具有抗磁性存储格式BSQ格式:按波段记载数据文件,每一个文件记载的是某一波段的图像数据BIL格式:按照波段顺序交叉排列的遥感数据格式GEOTIFF格式:支持多种彩色系统和压缩算法目前支持三种坐标空间:栅格空间,设备空间,模型空间模型空间用来描述相应的地理位置硬件系统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软件系统输入设备:磁带机、磁盘机、扫描仪遥感图像处理的软件:析像器、数字化仪,完成遥感数据输ERDAS Imagine Imagine Essentials入计算机的功能,上述统称为数字化Imagine Adventage器平台式数字化器:几何精度高,辐Imagine Professional射分辨率高,速度较低ENVI 1.影像显示处理和分析功能滚动式图像数字化器:采样速度高, 2.多光谱影像处理功能几何精度低,可处理大幅遥感影像 3.集成栅格和矢量处理功能固态阵列数字化器:采样速度快,几 4.集成雷达分析工具何精度高,辐射测试性不好 5.地形分析工具飞点扫描器、摄像管数字化器适用于PCI小幅影像输出设备:磁带机、磁盘机、显示器Ecognition电子计算机:决定了处理速度和效果其他设备三、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辐射处理、判读、自动识别分类、目视解译①遥感图像通用构象方程:地面坐标系和传感器坐标系建立的转换关系②中心投影构象方程:图像坐标和传感器坐标系统的关系,利用共线方程③全景摄影机的构象方程:由一条曝光缝隙沿旁向扫描而成,其几何关系等效于中心投影沿旁向倾斜一个扫描角θ后,以中心线成像的情遥感传感器的构象方程况④推扫式传感器的构象方程:行扫描动态,再进行倾斜扫描,左后做前后式成像⑤扫描式传感器的构象方程:获得的图像是中心投影,每个象元都有自己的投影中心,随着扫面镜的旋转和平台的前进来实现整幅图像的成像⑥侧视雷达图像的构象方程:分为平面扫描和圆锥扫描基于多项式的传感器模型传感器模型基于有理函数的传感器模型静态误差遥感图像变形误差动态误差全景投影变形传感器成像方式引起的图像变形 斜距投影变形传感器外方位元素变化的影响 dk r d r dX H r d s x θθθsin cos cos +--=∂ s s dZ Hr dY H r dy θθsin cos --= 遥感图像变形 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0=x d r y m h d θc o s *-= 地球曲率引起的图像变形大气折射引起的图像变形地球自转的影响1.投影中心坐标的测定和解算遥感图像的粗加工 2.传感器姿态角的测定3.扫描角θ的确定遥感图像的精纠正处理 像素坐标的变换 对像素亮度值进行重采样多项式法 共线方程法对各个类型的遥感图像都适用,通常有一般多项式, 计算量大,需要有数字高程信息,精 了让德多项式,双变量分区插值多项式 度低可表示为线性方程,共线方程只1.利用地面控制点解求多项式系数 适用于所确定的一个具有一定间距1.列误差方程式 的具有一定间距的格网上的点,而不2.构成法方程 是针对每一个点;切平面坐标系朝北3.计算多项式系数 方向为X 正方向,朝东方向为Y 正方4.精度评定 像,将坐标单位换位毫米2.遥感图像的纠正变换3.数字图像亮度的重采样4.纠正结果评价有理函数法自动配准的小面元微分纠正1.最小二乘法求解RFM参数算法 1.图像特征点提取2.与地形无关的最小二乘法求解RFC 2.预处理3.与地形有关的方案最小二乘法求解RFC 3.粗匹配4.利用RFM进行卫星遥感影像的几何纠正 4.几何条件约束的整体松弛匹配加入改正高差的CCD线阵影像的多项式侧视雷达图像的纠正1.高差引起的投影差计算LEBERL构象模型2.倾斜角α较大时的改进KONECNY模型由常规共线方程转化美国研究的模型前苏联的模型视为CCD扫描图像根据SAR本身构象特点纠正实质市遥感图像的几何纠正图像间的匹配:以多源图像中的一幅图像为参考图像,其他图像与之图像间的自动配准配准,其坐标系是任意的绝对配准:选择某个地图坐标系,将多源图像变换到这个地图坐标系以后来实现坐标系的统一多项式纠正法1.在多源图像上确定分布均匀,足够数量的图像同名点2.通过所选择的图像同名点解算几何变换的多项式系数,通过纠正变换完成一幅图像对另一幅图像的几何配准通过图像相关自动获取同名点:1,数字图像相关过程2.图像匹配的一些算法数字图像的镶嵌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镶嵌如何消除接缝:1.图像几何纠正2.镶嵌边搜索3.亮度和反差调整4.边界线B=1/M*(B1+B2+B3......)通过加法运算可以加宽波段多光谱图像的四则运算 加法运算 乘法运算 除法运算减法运算 与加法运算类似 BYBX B =能够压抑因 R IR YX B B VI B B B -=-= 地形坡度和方向引起上面是不同波段的两个图像或者 的辐射量变化,消除 不同时相同一波段图像,可以增 地形起伏的影响,增 加不同地物间光谱反射率及反差 强地物的反差,比值 当用红外波段与红外波段相减时 运算是自动分类的预 即为植被指数。
遥感原理与应用的心得体会
遥感原理与应用的心得体会引言遥感技术是通过利用卫星或飞机等高空平台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方法,而遥感原理和应用是遥感技术的核心内容。
在学习和应用遥感技术的过程中,我有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遥感原理的基本概念•遥感原理是指利用传感器记录下来的辐射能量来推断地物和其特征的一种方法。
•遥感原理包括辐射原理、光谱原理、辐射传输原理和图像处理原理等。
遥感应用的基本流程1.遥感数据获取:–遥感数据可以通过卫星、飞机、无人机等平台获取。
–不同的传感器可以提供不同波段的数据,例如可见光、红外等。
2.遥感数据处理:–数据预处理:包括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等。
–特征提取:利用遥感数据的特征进行地物分类和监测。
3.遥感数据分析和应用:–遥感数据分析:包括地物变化检测、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等。
–遥感数据应用:包括环境监测、农业、城市规划等。
遥感原理和应用的重要性•遥感原理和应用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地表监测能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遥感技术可以利用大量数据和图像来推断地球表面的动态变化,对环境、灾害、农业等进行监测和预测,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我的心得体会1.深入学习原理:在学习遥感原理和应用过程中,我发现只有深入学习原理,才能真正理解数据的来源和处理过程。
掌握了原理之后,再进行应用和分析才会更加准确和可靠。
2.实践是关键:在应用遥感技术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实践是关键。
通过实际操作和处理遥感数据,才能更好地理解遥感原理和应用。
所以,我建议在学习遥感技术的同时,多进行实践操作,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3.跨学科融合:遥感技术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包括地理学、光学、数学等。
我发现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起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遥感技术。
因此,我积极参加不同领域的学习和交流,培养自己的跨学科能力。
4.关注技术发展:遥感技术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新的传感器、算法和应用不断涌现。
我意识到只有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才能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21312114 乔立洋_遥感读书报告
主动遥感 工作方式 被动遥感 紫外遥感(0.3-0.4) 可见光(0.4-0.7) 探测波段 红外(0.7-14mm) 微波(0.1-100cm)
基本概念
遥感的特点 1.探测范围广: 可进行大面积同步观测便于发现和研究宏观现象。 2.时效性与周期性: 获取时间快、 测图周期大大缩短、 可在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 探测,便于动态监测。 3. 综合性: 多层空间、多波段、多时相,从地理空间(经、纬度、高度)、光 谱空间、时间空间提供 5 维信息,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观察 和分析问题。
扩展:1.大气的散射现象有几种类型?根据不同散射类型的特点分析可见光遥感与微波遥感 的区别,说明为什么微波具有穿云浮透雾能力而可见光不能。 ①瑞利散射(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②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 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③无选择性散射 (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大 的多时发生的散射). 大气散射类型是根据大气中分子或其他微粒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长时才发生。 大气云
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 太阳常数:指不受大气影响,在距离太阳一个天文单位内,垂直于太阳光辐 射的方向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黑体所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 太阳光谱:太阳辐射的光谱是连续的,它的辐射特性与绝对黑体的辐射特性 基本一致。太阳辐射从近紫外到中红外这一波段区间能量集中而且相对来说 比较稳定,而对于遥感而言,被动遥感主要利用可见光、红外等稳定辐射, 所以太阳的活动对遥感没有太大影响。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主要有吸收、散射及反射作用。其 中散射的方式随电磁波波长λ与大气分子直径、气溶胶微粒大小 a 之间的相 对关系而变,主要有米氏散射(λ与 a 同数量级)、瑞利散射(a<<λ)和均 匀散射(a>>λ)。 散射: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并 向各个方向散开, 散射使原来传播方向上的辐射强度减弱, 而增加 其他方向上的辐射,但通过二次影响增加了信号中的噪声成分, 造成遥感图像的质量下降 散射现象的实质: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 种衍射现象 三种散射 1.瑞丽散射: 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 主要由大气 中的分子和原子引起 特点:辐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波长越长,散射越 弱。
遥感课程理解与应用读书报告
遥感图像理解与应用读书报告一、概述遥感主要是为地学研究提供数据源,但由于遥感数据获取的是地物电磁辐射信息,不能直接用于各类地学研究,需要先对遥感数据进行处理。
对遥感数据的处理,包括遥感数据预处理、遥感数据理解。
预处理包括对数据几何校正和图像配准、图像融合、图像镶嵌与裁剪、大气校正,使遥感数据与地理上的空间点相对应,包括位置对应以及位置辐射值的对应。
而对遥感图像的理解则是根据遥感数据中的辐射值确定不同位置的目标类型、属性等信息,使数据符合人的空间认知。
遥感图像理解这门课程首先介绍遥感原理,它是通过获取和分析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来了解目标的其他属性信息的科学和技术。
然后介绍遥感图像,包括获取手段(直接获取,间接由现有图件或照片获取)、显示方式(真彩色、假彩色、伪彩色)、图像属性(四种分辨率)等。
再对遥感图像中的目标做介绍,指出遥感最重要目的就是获取遥感图像目标及其语义解释。
遥感图像目标表现于图像中的特征包括图像可视特征、图像参数特征和光谱特征,信息丰富目标识别能力增强。
其中图像可视特征包括目标的亮度、颜色、纹理、边沿、轮廓、形态、大小等;图像参数特征是经过计算后得到的用于描述图像特征的各种参数,如图像灰度的均值、方差,图像的比值,图像的协方差、各阶矩,图像在变换域中的频谱等;图像光谱特征由各个波段的光谱值决定,包括平均光谱值大小、光谱曲线的变化趋势和光谱曲线中对地物信息具有标示性意义的一些几何参数,如波峰、波谷、斜率等。
在对遥感图像理解中,主要针对这些信息确定图像目标类型、属性等信息。
二、对遥感图像的理解第四章对遥感图像的理解是重点内容。
针对地学应用的遥感图像中的目标是各种地理客体,因而这里的遥感图像理解也就是遥感图像的地学理解。
地学遥感图像理解则除了包括目标的几何关系、目标类别外,更重要的是理解目标的性质、性状、数量特征等。
其内涵主要有:目标类别、地物空间关系、目标的性状(物理、化学、生物参数)、目标的数量特征。
遥感原理及应用心得体会
遥感原理及应用心得体会1. 遥感原理的核心是通过使用传感器获取地面物体的电磁波反射或辐射信息。
2. 遥感可以提供大范围、高时效、高精度的地理信息,对于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和灾害预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 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地球表面地貌、植被、水体和人类活动等的观测和监测,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地球。
4. 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地球表面的三维重建,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形特征和地貌变化。
5. 遥感技术在农业和林业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土壤质量、植被生长和林地资源进行监测和评估。
6. 遥感技术在气象预测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测大气温度、湿度和云层分布等因素,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
7. 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实现对城市扩张和用地利用的监测和评估。
8. 遥感技术可以帮助环境保护部门监测水质和水体污染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水资源。
9. 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和预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实时监测地震、火山喷发和洪水等自然灾害情况。
10. 遥感技术可以辅助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实现对海洋温度、盐度和海底地形等的监测。
11. 遥感技术在资源勘探和矿产开发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矿藏、矿种和矿产分布的监测和评估。
12. 遥感技术可以帮助军事部门进行地理侦察和目标探测,提供情报支持和决策依据。
13. 遥感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可以实现对交通流量和路况的监测,辅助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
14. 遥感技术可以帮助测绘部门实现对地图制作和更新的快速和精确。
15. 遥感技术对环境监测、资源管理、灾害预警和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影响日益深远,是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遥感的原理与应用心得体会
遥感的原理与应用心得体会一、遥感的原理遥感是指通过使用感知设备获取目标物体的信息,而不需要直接接触物体。
它通过感知设备记录和测量不同波段的能量,从而提供有关地球表面各种特征的信息。
遥感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磁能量的辐射与传播遥感主要利用电磁能量的辐射与传播特性来实现目标物体信息的获取。
电磁能量在不同波段之间以不同的速度传播,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能量与物体的特性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测量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能量来获取目标物体的信息。
2. 电磁能量与物体的相互作用当电磁波束照射到物体表面时,它会与物体表面发生相互作用。
根据物体的不同特性,电磁能量可以被反射、吸收和散射。
通过测量电磁能量的反射、吸收和散射情况,可以获取物体的特性信息。
3. 遥感数据的获取与处理遥感数据的获取主要通过使用感知设备,如卫星、飞机或地面测量仪器来获取。
通过这些感知设备,可以获取到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能量数据。
然后,使用遥感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目标物体的信息。
二、遥感的应用遥感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提供大量的地球表面信息,对于环境监测、资源管理、农业、气象预测等都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遥感应用:1. 地质勘查与矿产资源评估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大面积的地质和矿产信息,通过分析遥感数据,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地质构造和矿产类型,提供重要的地质勘查信息。
2. 环境监测与生态保护遥感技术可以对环境污染、森林砍伐、湿地损失等进行监测和评估,帮助制定环保政策和保护措施,维护生态平衡。
3. 农业生产监测与精准农业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农作物的种植情况、生长状态、土壤湿度等,提供精准的农业生产监测和决策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 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大规模的城市地貌、土地利用、建筑物分布等信息,用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和资源调配。
5. 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遥感技术可以对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预警,帮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遥感读书报告.
遥感读书报告专业:测绘工程学生姓名:胡惠卿指导教师:戚浩平完成时间:2013年12月30日目录第一部分:各知识点的内涵与联系第二部分:学习的重难点第三部分:公式的推导第四部分:感兴趣的内容第五部分:学习感悟第一部分:各知识点的内涵与联系一、电磁波、电磁波普、电磁辐射黑体辐射、太阳辐射、大气对辐射的影响、物体的发射辐射地物反射辐射、地物波普电磁波 电磁波普的概念、分类,电磁波的性质(P15)电磁波普 发射辐射:辐射源、辐射测量电磁辐射 辐射测量:辐射能量W ,辐射通量密度E 、辐照度I 、辐射亮度L黑体辐射 黑体定义:绝对黑体太阳辐射 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公式、斯忒潘玻尔兹曼定律、维 恩位移定大气辐射的影响 太阳常数:I ◎=1.360*10^3W/m^2实际物体的辐射 太阳光谱:是连续的光谱大气的层次:外大气层、电离层、平流层、对流层真正对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是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吸收作用:使某些波段的太阳辐射强度递减,甚至消失形成大气吸收光谱 大气散射:瑞利散射 当大气中粒子比波长小得多 对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特 别明显 波长越长,散射越弱米式散射 当大气中粒子和波长相当 对红外波段特别明显 散射强度和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无选择性散射 当大气中粒子比波长大得多 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大气折射:密度越大,折射率越大;天顶距为90°时,折射值最大大气反射:主要发生在云层顶部大气窗口的定义、大气窗口的主要光谱段: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中红外、远红外、微波波段大气透射的总透射率T :τθ)*(0m e I I T -==影响因素 波长、温度、构成物体的材料、表面状况等发射率:ww '=ε 根据光谱发射率随波长的变化形式,将物体分为两类:选择性辐射体:在各个波长处光谱发射率不同灰体:在各个波长处光谱发射率相同光谱反射率: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地物反射辐射 同一地物的反射波普特性:具有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地物波普 同地物的发射波普特性:城市道路建筑物、水体、土壤、植物、影响因素:太阳位置、传感器位置、地理位置、地形、季节、气候变化等地物波普的概念地物光谱的测定原理:用光谱测定仪器测定地物和标准板的反射率变化地物光谱测试的作用:三个方面地物反射波普测量理论:BRDF、BRF地物光谱的测量方法:样品的实验室测量,应用不够广泛野外测量,采用比较法,分为垂直测量和非垂直测量二、遥感平台、遥感传感器、遥感成像根据距地面的高度:地面平台100m以下,可测定地物的波普特性遥感平台遥感平台的种类航空平台100m以上,100km一下,用于资源调查航天平台240km以上的航天飞机和卫星载人的根据重量:非载人的小行星其他卫星气象卫星陆地卫星海洋卫星特点:1.轨道分为低轨和高轨特点:1.需要空间进行大面积观测2.短周期重复观测 2.以微波为主3.成像面积大,有利于减少数据处理 3.未来以电磁波与激光声波4.资料来源连续,实时性强,成本低结合星历表法:1.计算卫星在地心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2.计算卫星在大地地心直角坐标系的坐标3.计算卫星的地理坐标用GPS测定坐标:伪距测量1.测定GPS信号发射时间和接收时间卫星轨道及运行特点解算卫星坐标 2.存在改正数V,列方程3.求V,共五项卫星的各个参数轨道参数姿态角:绕X轴旋转,称为滚动;绕Y轴旋转,称为俯仰;绕Z轴升交点赤经旋转,称为航偏近地点角距卫星速度轨道倾角卫星运行周期卫星轨道的长半轴卫星高度卫星过近地点的时刻同一天相邻轨道间在赤道处的距离每天卫星绕地圈数、重复周期高光谱类卫星用于大气、海洋和陆地探测SAR类卫星适用于大面积的地表成像特点:分辨率高陆地卫星及轨道特征高空间分辨率陆地卫星用处:用于军事侦察Landsat系列卫星小卫星 1.重量轻,体积小2.研制周期短,成本低Landsat系列卫星:美国 3.发射灵活,启用速度快,抗毁性强SPOT系列卫星:法国 4.技术性能高IRS系列卫星:印度中国资源一号卫星遥感传感器的构象方程遥感图像几何处理遥感传感器组成:收集器、探测器、处理器、输出器分类:摄影类型扫描成像雷达成像非图像类型1.对地物扫描成像仪:红外扫描仪、多光谱扫描仪、成像光谱仪、自旋和步进式成像仪、多频段频谱仪扫描成像传感器特点:对地面直接扫描成像2.对相面扫描的成像仪瞬间在相面上形成一条线图像,然后对影像进行扫描对物面扫描的成像仪成像CCD推扫式成像仪、电视摄影机红外扫描仪MSS多光谱扫描仪地面分辨率只与航高有关扫描仪的结构、成像过程、地面接收及产品地面分辨率随扫描角发生变化为全景畸变产品种类:粗加工产品(辐射校准、几何校正、热红外扫描仪的色调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分幅注记)、精加工产品(对地面点去除误差)、特殊处理产品TM专题制图仪ETM增强型专题制图仪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准确度 1.增加了PAN波段,分辨率为15m,数据速率增加增加了扫描改正器 2.远红外波段分辨率提高到60m,增加了数据率探测器共100个,分7个波段 3.辐射校正提高了精度对像面扫描的成像仪HRV线阵列推扫式扫描仪成像光谱仪1.多光谱的,分三个普段 1.面阵探测器加推扫式扫描仪2.全色的HRV 2.线阵列探测器加光机扫描仪3.可进行立体观测真实孔径雷达雷达成像仪合成孔径雷达:分辨率与天线孔径有关侧视雷达的几何图像特征:Y的比例尺由小变大,出现地物点重影,反立体图像,高差产生的投影位移相反相干雷达图像的表现形式光学图像数字图像可以看做是二维的连续函数是二维离散的光密度函数其值市非负和有限用二维矩阵表示互相转化:采样、量化和编码通过显示终端或打印出来球面坐标遥感图像的坐标系统平面坐标地理坐标系投影坐标系球面坐标系,以经纬度为存储单位讲椭球面上的地理坐标化为平面直角坐标大地基准面:每个地方有不同的大地基准面分为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例如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椭球地和大地基准面是一对多的关系遥感数字图像的存储存储介质磁带:顺序存储介质,数据处理比较慢,通常作为数据存储只用磁盘:随机存储介质,硬盘访问速度快,软盘访问速度慢光盘:随机存储介质,优点是具有抗磁性存储格式BSQ格式:按波段记载数据文件,每一个文件记载的是某一波段的图像数据BIL格式:按照波段顺序交叉排列的遥感数据格式GEOTIFF格式:支持多种彩色系统和压缩算法目前支持三种坐标空间:栅格空间,设备空间,模型空间模型空间用来描述相应的地理位置硬件系统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软件系统输入设备:磁带机、磁盘机、扫描仪遥感图像处理的软件:析像器、数字化仪,完成遥感数据输ERDAS Imagine Imagine Essentials入计算机的功能,上述统称为数字化Imagine Adventage器平台式数字化器:几何精度高,辐Imagine Professional射分辨率高,速度较低ENVI 1.影像显示处理和分析功能滚动式图像数字化器:采样速度高, 2.多光谱影像处理功能几何精度低,可处理大幅遥感影像 3.集成栅格和矢量处理功能固态阵列数字化器:采样速度快,几 4.集成雷达分析工具何精度高,辐射测试性不好 5.地形分析工具飞点扫描器、摄像管数字化器适用于PCI小幅影像输出设备:磁带机、磁盘机、显示器Ecognition电子计算机:决定了处理速度和效果其他设备三、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辐射处理、判读、自动识别分类、目视解译①遥感图像通用构象方程:地面坐标系和传感器坐标系建立的转换关系②中心投影构象方程:图像坐标和传感器坐标系统的关系,利用共线方程③全景摄影机的构象方程:由一条曝光缝隙沿旁向扫描而成,其几何关系等效于中心投影沿旁向倾斜一个扫描角θ后,以中心线成像的情遥感传感器的构象方程况④推扫式传感器的构象方程:行扫描动态,再进行倾斜扫描,左后做前后式成像⑤扫描式传感器的构象方程:获得的图像是中心投影,每个象元都有自己的投影中心,随着扫面镜的旋转和平台的前进来实现整幅图像的成像⑥侧视雷达图像的构象方程:分为平面扫描和圆锥扫描基于多项式的传感器模型传感器模型基于有理函数的传感器模型静态误差遥感图像变形误差动态误差全景投影变形传感器成像方式引起的图像变形 斜距投影变形传感器外方位元素变化的影响 dk r d r dX H r d s x θθθsin cos cos +--=∂ s s dZ Hr dY H r dy θθsin cos --= 遥感图像变形 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0=x d r y m h d θc o s *-= 地球曲率引起的图像变形大气折射引起的图像变形地球自转的影响1.投影中心坐标的测定和解算遥感图像的粗加工 2.传感器姿态角的测定3.扫描角θ的确定遥感图像的精纠正处理 像素坐标的变换 对像素亮度值进行重采样多项式法 共线方程法对各个类型的遥感图像都适用,通常有一般多项式, 计算量大,需要有数字高程信息,精 了让德多项式,双变量分区插值多项式 度低可表示为线性方程,共线方程只1.利用地面控制点解求多项式系数 适用于所确定的一个具有一定间距1.列误差方程式 的具有一定间距的格网上的点,而不2.构成法方程 是针对每一个点;切平面坐标系朝北3.计算多项式系数 方向为X 正方向,朝东方向为Y 正方4.精度评定 像,将坐标单位换位毫米2.遥感图像的纠正变换3.数字图像亮度的重采样4.纠正结果评价有理函数法自动配准的小面元微分纠正1.最小二乘法求解RFM参数算法 1.图像特征点提取2.与地形无关的最小二乘法求解RFC 2.预处理3.与地形有关的方案最小二乘法求解RFC 3.粗匹配4.利用RFM进行卫星遥感影像的几何纠正 4.几何条件约束的整体松弛匹配加入改正高差的CCD线阵影像的多项式侧视雷达图像的纠正1.高差引起的投影差计算LEBERL构象模型2.倾斜角α较大时的改进KONECNY模型由常规共线方程转化美国研究的模型前苏联的模型视为CCD扫描图像根据SAR本身构象特点纠正实质市遥感图像的几何纠正图像间的匹配:以多源图像中的一幅图像为参考图像,其他图像与之图像间的自动配准配准,其坐标系是任意的绝对配准:选择某个地图坐标系,将多源图像变换到这个地图坐标系以后来实现坐标系的统一多项式纠正法1.在多源图像上确定分布均匀,足够数量的图像同名点2.通过所选择的图像同名点解算几何变换的多项式系数,通过纠正变换完成一幅图像对另一幅图像的几何配准通过图像相关自动获取同名点:1,数字图像相关过程2.图像匹配的一些算法数字图像的镶嵌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镶嵌如何消除接缝:1.图像几何纠正2.镶嵌边搜索3.亮度和反差调整4.边界线B=1/M*(B1+B2+B3......)通过加法运算可以加宽波段多光谱图像的四则运算 加法运算 乘法运算 除法运算减法运算 与加法运算类似 BYBX B =能够压抑因 R IR YX B B VI B B B -=-= 地形坡度和方向引起上面是不同波段的两个图像或者 的辐射量变化,消除 不同时相同一波段图像,可以增 地形起伏的影响,增 加不同地物间光谱反射率及反差 强地物的反差,比值 当用红外波段与红外波段相减时 运算是自动分类的预 即为植被指数。
遥感读后感
遥感读后感在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遥感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
遥感的本质是通过感知器件(如卫星、飞机、摄像机等)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并将观测到的信息转换成可用的数字数据。
遥感数据可以分为遥感影像数据和非影像数据两类。
其中,遥感影像数据是通过遥感传感器采集到的地球表面的图像,非影像数据是指通过遥感传感器采集的其他形式的数值信息,例如温度、湿度、植被指数等。
遥感影像数据常常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和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解释,得到有关地球表面特征、环境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遥感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尤为广泛。
通过遥感数据的分析,可以准确评估农田的土壤类型、含水量、养分状况等,并根据实际农田的需求,提供农药、肥料的适宜使用量,从而实现农田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遥感还可以监测农田的气候状况,及时预警并应对天气灾害,如旱灾、水灾等,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遥感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的效益,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农业,遥感技术在林业领域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
通过遥感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森林的覆盖面积、树种结构、森林健康状况等,并提供森林的动态监测和管理。
遥感技术还可以检测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灭火和防治,保护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评估林地的潜在生产力和经济价值,为林业规划和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遥感的监测和管理,可以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在环境保护方面,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大范围、高空间分辨率的环境数据,监测和评估污染源、环境污染等情况。
遥感数据可以检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情况,并提供实时数据和预警信息,帮助相关部门监管和治理环境问题。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评估陆地表面的覆盖和变化,监测气候变化、土地沙化等问题,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支持。
通过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环境的动态监测和保护,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遥感读后感
遥感读后感遥感,这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陌生。
它是指利用航空器、卫星等远距离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取到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包括地形、植被、水资源、土地利用等。
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农业、林业、地质勘探、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读完有关遥感的资料,我对这项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它的应用前景感到非常期待。
遥感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
最早的遥感技术是利用航空摄影进行地图绘制和资源调查。
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卫星图像获取全球各地的地表信息,实现对地球资源的全面监测和管理。
这种全球性的数据获取方式,为我们认识地球、保护地球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工具。
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取到农田的土地利用情况、植被生长情况、土壤湿度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农作物的种植、灌溉、施肥等农业生产活动非常重要。
利用遥感技术,农民可以更加科学地管理农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帮助农业部门进行农田监测和灾害预警,及时发现农田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在林业领域,遥感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利用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取到森林的覆盖面积、树木的生长情况、森林火灾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非常重要。
通过遥感技术,林业部门可以及时发现森林火灾等灾害,采取措施进行扑救和防范。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帮助林业部门进行森林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制定科学的森林保护计划,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
除了农业和林业,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探、环境保护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地质勘探方面,遥感技术可以帮助地质勘探人员获取地下资源的信息,指导他们进行地质勘探和矿产资源的开发。
在环境保护方面,遥感技术可以帮助环保部门进行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的识别,保护环境资源,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遥感技术的发展为我们认识地球、保护地球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工具。
遥感读书报告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测绘工程系遥感读书报告专业:测绘工程班级:213学号:21311112姓名:白金睿老师:戚浩平日期:2013年12月首先纵观遥感这本书,我们可以先粗略的先把它分为35个小的标题,然后总结下来,之后再细分其中的重点,之后再详细说一说他们中的难点,就其中的一些我比较感兴趣的公式做一些推导解释,在上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时候我慢慢发现RS的强大与其特有的魅力,ERDAS,ARCGIS,ARCMAP,这些软件即强大又有趣,让我来带领大家,纵游遥感的海洋吧~ 1.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火枪、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
2.遥感的类型1)按遥感平台分为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2)按工作方式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3)按探测波段分为:紫外遥感(0.3-0.4);可见光(0.4-0.7);红外(0.7-14mm);微波(0.1-100cm)等。
3.遥感技术的特点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经济性、局限性。
4.电磁波的主要参数1)波长(Wavelength):指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即沿波的传播方向,两个相邻的同相位点(如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
2)周期:波前进一个波长那样距离所需的时间。
3)频率(frequency):指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或振荡的次数或周期(T),用V示。
注:一般可用波长或频率来描述或定义电磁波谱的范围。
在可见光——红外遥感中多用波长,在微波遥感中多用频率。
4)振幅(Amplitude):表示电场振动的强度。
它被定义为振动物理量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即每个波峰的高度。
5)电磁波谱:将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按其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
5.常用电磁波波段特性1)紫外线(UV):0.01-0.4μm,碳酸盐岩分布、水面油污染;2)可见光:0.4-0.76 μm,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是遥感最常用的波段;3)红外线(IR):0.76-1000 μm。
遥感图像理解与应用读书报告和实验报告
遥感图像理解与应用读书报告和实验报告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姓名:李庆君学号: 2014202050050 教师:刘吉平日期: 2014-1-5目录一、遥感图像理解与应用读书报告 (3)1 《运用GIS和遥感技术研究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位因素对建设土地扩张的影响》 (3)1.1、前言 (3)1.2、本文研究背景 (3)1.2.1、研究区域 (3)1.2.2、研究背景 (3)1.2.3、研究目的 (4)1.2.4、数据来源 (4)1.3、研究方法以及数据处理 (5)1.3.1、研究方法 (5)1.3.2、数据处理 (6)1.4、研究结果 (7)1.5、阅读文献总结及自我观点 (11)2 《从多光谱遥感影像中利用简单的半自动化方法对土地覆盖分类》 (13)2.1、研究目的 (13)2.2、研究方法 (13)2.3、实验方法及过程 (14)2.3.1、训练样本的自动收集 (14)2.3.2、建立三维的特征空间 (15)2.3.3、变化的监测 (16)2.3.4、变化像素的分类 (16)2.3.5、后期分类的改正结果 (17)2.3.6、实验结论 (18)2.4、阅读文献总结及自我观点 (20)二、遥感实验报告 (23)实验一、统计方法分类——最大似然法 (23)1、实验目的 (23)2、实验原理 (23)3、实验内容 (23)4、实验步骤 (23)5、实验结论 (28)实验二、图像目标检测 (28)1、实验目的 (28)2、实验内容 (29)3、实验数据: (29)4、实验步骤 (29)5、实验结论 (42)一、遥感图像理解与应用读书报告1 《运用GIS和遥感技术研究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位因素对建设土地扩张的影响》1.1、前言该篇研究中采用1988、1998、2006年的珠江三角洲landsatTM影像用来探索地位因素对建设土地扩张的影响。
这些地位因素包括了景观类型、道路、海岸线的距离以及城市中心,它们对建设土地扩张有着深远的影响且在建设土地扩张的方向、规模、强度上有着巨大的影响。
遥感心得体会
遥感心得体会第一篇:遥感心得体会实习心得体会遥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大的专业课,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理论知识后进行上机实验,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几何纠正这次试验本来是我们上周的自主完成试验,我用自己在网上下载的数据按照试验实验指导书上的要求做了一遍,在选点的时候选择了七个点,完成试验后也不知道怎样判断自己纠正的图像到底对不对,只是发现最终的生成结果中有一个4k大小的东西,结果是我做错了,这次,跟着老师做了一遍试验后,我对erdas这个软件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顺利的完成了几何纠正,也意识到上次做实验时我的错误,首先,我打开来的两张图片并不都是img格式的,我没有将他们进行转换就进行的纠正,其次,我并没有完全理解课本上的纠正过程。
我们选点的时候要选择六个以上的点,用来完成建模过程,然后其余的点可以用来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以及纠正,我选则的七个点,纠正的结果应该是很差的。
然后,在这次试验课上,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erdas软件,然后,带着我们完成的做了一遍试验,试验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显示图像文件(display image files)(2)启动几何校正模块(geometric correction tool)(3)启动控制点工具(start gcp tools)(4)采集地面控制点(ground control point)(5)采集地面检查点(ground check point)(7)图像重采样(resample the image)(8)保存几何校正模式(save rectification model)(9)检验校正结果(verify rectification result)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寻找控制点以及检查点,在寻找过程中,刚开始寻找是很慢的,图像看上去黑乎乎的,完全找不到自己想找的点,后来,顺着河流,道路的交叉点,很顺利的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点,在超过六个点以后找点时就方便了很多,在第一张图片上找点自己想要找的点,然后第二张图片上会自动匹配出点的位置,我们要寻找的范围缩小了很多,这时,我们要做的只剩下看看它匹配的准不准,如果不准,我们将点拖动到准确的点上即可。
遥感读书报告
2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 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 „„„„„„„„„„„„„„„„„„„5 1.1 遥感概述 „„„„„„„„„„„„„„„„„„„„„„„„„5 1.2 电磁波 „„„„„„„„„„„„„„„„„„„„„„„„„„5 1.3 物体的发射辐射 „„„„„„„„„„„„„„„„„„„„„„5 1.3.1 黑体辐射 „„„„„„„„„„„„„„„„„„„„„„5 1.3.2 太阳辐射 „„„„„„„„„„„„„„„„„„„„„„6 1.3.3 地物的反射辐射 „„„„„„„„„„„„„„„„„„„6 1.4 扩展知识点 „„„„„„„„„„„„„„„„„„„„„„„„7 1.5 重难点理解 „„„„„„„„„„„„„„„„„„„„„„„„7 第二章 遥感平台及运行特点 „„„„„„„„„„„„„„„„„„„„8 2.1 遥感平台 „„„„„„„„„„„„„„„„„„„„„„„„„8 2.2 卫星轨道及运行特点 „„„„„„„„„„„„„„„„„„„„8 2.2.1 轨道参数 „„„„„„„„„„„„„„„„„„„„„„8 2.2.2 卫星姿态角 „„„„„„„„„„„„„„„„„„„„„8 2.2.3 陆地卫星 „„„„„„„„„„„„„„„„„„„„„„8 2.2.4 小卫星 „„„„„„„„„„„„„„„„„„„„„„„9 2.3 扩展知识点 „„„„„„„„„„„„„„„„„„„„„„„„9 2.4 重难点理解 „„„„„„„„„„„„„„„„„„„„„„„„9 第三章 遥感传感器及其成像原理 „„„„„„„„„„„„„„„„„„11 3.1 红外扫描仪„„„„„„„„„„„„„„„„„„„„„„„„11 3.2 全景畸变„„„„„„„„„„„„„„„„„„„„„„„„„11 3.3 遥感图像特征„„„„„„„„„„„„„„„„„„„„„„„11 3.4 扩展知识点„„„„„„„„„„„„„„„„„„„„„„„„11 3.5 重难点理解„„„„„„„„„„„„„„„„„„„„„„„„12 第四章 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基础知识 „„„„„„„„„„„„„„„„13 4.1 图像表示形式„„„„„„„„„„„„„„„„„„„„„„„13 4.2 坐标系统„„„„„„„„„„„„„„„„„„„„„„„„„13 4.3 遥感图像存储格式„„„„„„„„„„„„„„„„„„„„„13 4.4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14 4.5 3S 集成技术„„„„„„„„„„„„„„„„„„„„„„„„14 4.6 扩展知识点„„„„„„„„„„„„„„„„„„„„„„„„14 4.7 重难点理解„„„„„„„„„„„„„„„„„„„„„„„„14 4.8 疑问„„„„„„„„„„„„„„„„„„„„„„„„„„„14 第五章 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 „„„„„„„„„„„„„„„„„„„„15 5.1 几何变形„„„„„„„„„„„„„„„„„„„„„„„„„15 5.2 几何处理„„„„„„„„„„„„„„„„„„„„„„„„„15 5.3 图像间的自动配准和数字镶嵌„„„„„„„„„„„„„„„„16 5.4 扩展知识点„„„„„„„„„„„„„„„„„„„„„„„„16 5.5 重难点理解„„„„„„„„„„„„„„„„„„„„„„„„17 第六章 遥感图像辐射处理 „„„„„„„„„„„„„„„„„„„„„18 6.1 辐射误差„„„„„„„„„„„„„„„„„„„„„„„„„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图像理解与应用读书报告
一、概述
遥感主要是为地学研究提供数据源,但由于遥感数据获取的是地物电磁辐射信息,不能直接用于各类地学研究,需要先对遥感数据进行处理。
对遥感数据的处理,包括遥感数据预处理、遥感数据理解。
预处理包括对数据几何校正和图像配准、图像融合、图像镶嵌与裁剪、大气校正,使遥感数据与地理上的空间点相对应,包括位置对应以及位置辐射值的对应。
而对遥感图像的理解则是根据遥感数据中的辐射值确定不同位置的目标类型、属性等信息,使数据符合人的空间认知。
遥感图像理解这门课程首先介绍遥感原理,它是通过获取和分析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来了解目标的其他属性信息的科学和技术。
然后介绍遥感图像,包括获取手段(直接获取,间接由现有图件或照片获取)、显示方式(真彩色、假彩色、伪彩色)、图像属性(四种分辨率)等。
再对遥感图像中的目标做介绍,指出遥感最重要目的就是获取遥感图像目标及其语义解释。
遥感图像目标表现于图像中的特征包括图像可视特征、图像参数特征和光谱特征,信息丰富目标识别能力增强。
其中图像可视特征包括目标的亮度、颜色、纹理、边沿、轮廓、形态、大小等;图像参数特征是经过计算后得到的用于描述图像特征的各种参数,如图像灰度的均值、方差,图像的比值,图像的协方差、各阶矩,图像在变换域中的频谱等;图像光谱特征由各个波段的光谱值决定,包括平均光谱值大小、光谱曲线的变化趋势和光谱曲线中对地物信息具有标示性意义的一些几何参数,如波峰、波谷、斜率等。
在对遥感图像理解中,主要针对这些信息确定图像目标类型、属性等信息。
二、对遥感图像的理解
第四章对遥感图像的理解是重点内容。
针对地学应用的遥感图像中的目标是各种地理客体,因而这里的遥感图像理解也就是遥感图像的地学理解。
地学遥感图像理解则除了包括目标的几何关系、目标类别外,更重要的是理解目标的性质、性状、数量特征等。
其内涵主要有:目标类别、地物空间关系、目标的性状(物理、化学、生物参数)、目标的数量特征。
遥感图像理解包括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图像理解三个层次的内容。
图像处理包括图像纠正(也叫数据预处理)和图像增强,纠正图像的几何误差和辐射误差,并突出所感兴趣的信息。
图像分析包括边缘检测、图像分类、空间分析,提取感兴趣的目标和信息,对图形空间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课程主讲的图像理解侧重于计算机解译,从图像特征或光谱特征出发,有很多不同的方法。
从图像特征出发,图像特征理解步骤为图像预处理、目标检测、目标解释,主要是以图像中的目标为理解单元,一般多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
从光谱特征出发,侧重光谱特征的理解包括数据预处理、波段选择、图像分类三步,一般用于低分辨率遥感图像中。
对遥感数据具体采用什么理解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理想的方式是将图像特征与光谱特征结合进行。
三、侧重图像特征的图像理解
图像特征包括图像色调、颜色、阴影、形状、纹理、大小、位置、图型、相关布局、参数特征等。
基于图像目标检测的策略,用图像区域表达图像中的目标,其中点目标和线目标
是区域的特例。
因此图像目标可以用对应图像区域的边界(线)或区域(面)来表示,于是检测目标就可以从检测边界和检测区域两个途径进行。
从图像目标边缘出发,有各种边缘检测算子用于对图像目标进行检测识别。
针对不同的处理要求选用不同的边缘检测算子,一般有梯度算子、拉普拉斯算子、马尔算子等。
边缘检测之后还要进行边缘连接,使目标的边界成为一个整体,不零散断续。
基于图像目标区域的检测方法,是在某种或几种属性下考察每个像素的取值,若与某些其它像素的取值相同或相近,则将它们归为一类,即将它们标记为同一目标(或同类目标)。
基于区域的方法有两类:非监督分类和图像分割。
采用相似性或概率对图像划分一般称为图像分类,采用阈值(临界值)对图像划分一般称为图像分割。
其中图像分割考虑用于分割的属性(像素灰度、像素局部或邻域性质、与像素位置有关的像素灰度),分割的方法,阈值法分割中阈值的选取三个方面的内容。
非监督分类包括K均值法、ISODATA法、自适应人工神经网络非监督分类方法。
划分后的图像中每个子区域作为一个图像目标,对遥感图像的理解转为对各个目标的理解。
对每个目标提取其特征,进而依据特征对目标做出类别和其他属性方面的语义理解。
对目标的理解一种重要方法就是模式识别。
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的目的是根据客体的属性信息实现对客体的认知,它研究人的识别能力的数学技术机理的科学。
其中分类是模式识别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
四、侧重光谱特征的遥感图像理解
地物的辐射能量随波长变化而变化的函数关系称为地物的光谱或波谱。
以波长为横坐标、以发射率或反射率为纵坐标作出光谱的关系曲线称为光谱曲线。
同类地物具有某些典型的、稳定的相同或相近光谱,即其光谱的共性特征,称为该类地物的光谱特征。
地物的光谱特征可以分为单波段辐射值特征、光谱曲线形态特征(极值点位置和形态、总体形态)和光谱参数特征(指数参数、形态参数),在高光谱分析中,也可以利用波段组合特征进行目标识别。
在计算机模式识别中,首先对目标的属性进行测量,获得一组测量值,这些测量值有些可以直接作为其特征(如灰度值或光谱值),有些则需要进一步对测量值做变换而得到新的特征(如纹理参数、光谱指数等),这个过程称为特征提取。
在所提取的特征集中,进一步挑选最有效的特征的过程,称为特征选择。
特征提取和特征选择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所得到的特征应使得样本模式能够得以有效地分类。
图像目标光谱匹配技术是计算图像目标与待匹配图像的光谱之间的某种相似性或不相似性(距离),所依据的是目标的光谱特征。
通常是在两两像素之间进行光谱匹配。
主要依据特征提取和特征选择后确定的光谱特征进行。
根据关于对象的已知知识而做出将对象归类的判断称为决策。
光谱特征具有随机性,所以决策方法适宜采用统计决策。
贝叶斯统计决策就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最大似然法分类就是一种基于贝叶斯统计决策的分类方法。
非概率模型判别函数如决策树分类、最小距离分类、近邻法等。
五、总结
在对遥感图像理解之前,由于各种地形误差、大气影响、邻近地面单元影响等因素,导致探测器获取的数据不能完全代表对应地面信息,需要先进行图像纠正,减少各种误差的影响。
对图像的增强可以使感兴趣的信息更加清晰地表现,加深视觉印象,有助于对图像特征的理解。
这些都是遥感图像理解的准备工作。
之后针对不同地物特征,选用各种不同的分类或目标检测方法识别遥感图像中的地物。
这一步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提高遥感图像理解应用的效率,这也是课程的主要内容。
后面针对提取出的目标还需要人工提取相应的属性,进一步获取相关信息,之后是对整幅遥感图像的分析和理解。
这样完成遥感图像应用之前的全部准备工作。
目标识别分为两大类方法:基于图像特征的识别,基于光谱特征的识别。
从图像特征出发,有基于边缘的各种目标检测方法和基于区域的非监督分类和图像分割的方法。
从光谱特征出发,主要从地物光谱特征曲线的性质考虑进行模式识别。
在地理学研究中,可以将遥感图像用于获取地面各种环境信息,包括地形、土地利用、突发环境灾害,时间序列的地形变化等。
遥感可以为地理学研究提供多尺度、多时间序列以及多种要素的数据。
可以用不同时间序列的遥感数据,模拟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监测各类用地数量是否在控制指标内(如森林覆盖率是否达到要求);不同空间分辨率的数据用于监测不同尺度下的地理学规律,城市扩张、交通网络变化、全球环境变化监测、湖泊水华现象等。
将遥感数据用于地质方面,识别岩性、地质构造等,用于水体中悬浮物质测定、水温水深探测、水体污染探测,植物类别亚类的区分、作物生长状况测定及估产,土壤类型区分等等。
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遥感数据也有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
六、文献评述
研究涉及到神经网络用于遥感图像分类的方方面面,包括数据表达、网络构建、分类结果分析、权重可视化曲线、纹理信息运用、分类图像平滑。
将遥感图像的神经网络分类的整个过程介绍得十分详尽完整。
由于一般研究介绍到分类结果分析后就结束了,而这篇文章后面对分类后的数据处理也做出详细介绍,内容很充实。
另外权重可视化曲线部分,对神经网络分类的过程进行物理解释,对分类原理有了整体印象,揭开神经网络分类的神秘面纱。
纹理信息运用提高分类精度的同时,降低图像的椒盐噪声。
最后通过对分类图像的平滑处理,进一步降低图像分类结果中的噪声。
所有分类结果都与最大似然法分类结果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并尽量指出原因和用一定的数据分析支持。
文中对参数的选取都有具体说明,并选择不同参数对比试验结果。
并针对不同具体问题,运用不同的神经网络。
分类中,用到三层神经网络;平滑中用到两层神经网络。
文章引用文献较多,对文中的观点都有很好的支撑作用,文章中的原理也深入浅出,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