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语文高考作文
2022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猜题及范文分析
![2022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猜题及范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35e0f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9.png)
2022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猜题及范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哲人说过:“眼界决定着我们的世界”。
一个人的眼界有多宽、多远,他的世界也就有多宽,多远。
“坐井观天”是一种眼界,“会当临绝项,一览众山小”又是一种眼界,但两者的眼界相差何其远啊!请以“眼界•世界”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的学校、班级及姓名。
)【分析】这一作文题目写作范围比较宽泛,且时代性很强.审题时,应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下列情况属符合题意:(1)可采用组词造句法立意.如“拓宽眼界”、“放开眼界”、“眼界决定境界”、“眼界决定世界”等.(2)从“眼界”这个词语的本义出发,进行引申分析立意.“眼界”指所见事物的范围,由此可理解它的引申义,“眼界”可以是一种见识,一种阅历,一种智慧.它的借指义“见识的广度”也可以向外拓展引申,可以指人的一种宽广的胸怀、一笔财富,也可以比喻为人生的志向、目标等.由此,我们可以从为什么要放开眼界,放开眼界有什么作用这个角度立意,可有以下立意:“放开眼界,铸就辉煌”、“放开眼界,收获人生”、“放开眼界,发展自我”等.在以上两种情况中,如果考生把“眼界”可以引申为:见识的广阔性,意识的前瞻性,认识的全面性.那么这样的作文应定为切合题意.【范文】眼界一个人的眼睛能看到什么?我不能说清楚,我只知道人与人的眼界是不同的,而这不同的眼界注定了人不同的命运.曾经有那么多伟人,他们眼界不同,从而有了不同的成就.像马克思,他的眼界大到整个世界,整个人类历史,他看到了社会的规律,从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像伽利略,他放眼整个宇宙,整个空间,他看到了星际运行特点,将物理学推向一个巅峰的道路上.还有啊!像孔子的眼界广至百姓,他看到了大同社会;韩信的眼界超然市井打斗,他立下第1页共2页。
广东高考作文(精选10篇)
![广东高考作文(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9b9f4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4.png)
广东高考作文广东高考作文(精选10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广东高考作文(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广东高考作文篇1慈善,本该是一个充满人性关怀的字眼,是一个能让行善者体知自身对于社会超出个体有限价值的义举,亦当成为受助者生命的冬天里的一把温暖的手炉,但如今,它遭遇的敏感和尴尬人尽皆知,就如那个感激却婉拒的家庭。
使慈善处于如此进退维谷的境遇的,在我看来,可能是行善者披着慈善外衣的功利和作秀之心,但更多的情况下,我无奈地认识到,行善者的一颗赤诚之心无可置疑,而他们行善举的方式往往成了让爱传递的最大阻碍。
正因为他们总是惯于以“救世主”的目光来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善意,受助者在这目光的省视下被点燃的一颗过于澎湃的自尊心让善意之举充满了火药味,从而,受助者拒绝牺牲在弱势地位下愈显珍贵的尊严和平等来满足慈善家的自身价值认同。
就如那最后以施舍之名拒绝捐助的家庭,我相信,生活尚且难以为继的他们需要这份帮助,也许是以往受助的不堪经历或这位富翁的施助方式让他们艰难的选择拒绝。
然而,慈善之路不应因行善方式不当而闭塞阻滞。
既已找到症结,何不求良医以自治?真正的慈善家往往坚决丢下慈善这件标签,而以人类共同体的身份去行善,如同约翰多恩那句:“人不是一个孤岛,所有人的不幸皆是我的不幸”。
唯有如此,行善者才能真正懂得他想帮助的对象,才能以最适当的方式给他们以乐于接受而有意义的帮助与扶持,让受助人觉得,他们是以平等的地位扶持着前进,而不是如难民领取政府施舍的粥粮。
晏阳初,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他是在发现了“苦力”的价值的基础上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在平民教育运动中,与其称他为教育界的慈善家,不如尊其为所有农民、苦力的老师、朋友。
他曾说:“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
”他不愿安居太师矣,空谈误国计,而是扎根到农民中,探索真正对他们有用的善举——开化与教育。
2023广东全国高考语文作文(精选7篇)
![2023广东全国高考语文作文(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0adb6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1.png)
2023广东全国高考语文作文(精选7篇)2023广东全国高考语文作文篇1文化是民族的符号。
一个民族的崛起,除了经济的强盛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繁荣。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文化的复兴也随之摆在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面前。
中华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史,虽历尽沧桑,仍然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的薪火相传居功厥伟。
文化不绝,民族就不灭。
在这个意义上,传承、弘扬我们的文化,可以说是我们民族复兴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增,对经典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神州大也,处处弦歌之声,诵读经典,蔚然成风。
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时代正在悄然来临!所谓文化自觉,是指认识并继承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新的时代加以发扬光大,在此基础上与其他文化展开平等对话,取长补短,和谐共处。
文化自觉带来的将是文化的复兴、民族的复兴,将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空间活跃、文化极度繁荣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时期里,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孙子、韩非子等诸子并作,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墨家等百家蜂起,出现了中国文化史的第一个高峰,也由此奠定了中华古文化坚实的基础。
其中,儒家学说是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一派学说。
儒家学派是春秋末期孔子所创立的学派,是当时百家争鸣中的重要一家,居十家之首(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和杂家)。
《论语》、《孟子》、《荀子》等著作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作品。
其中,《论语》是最适合我们八年级学生的著作,。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不也很快乐吗?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君子吗?”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五千年悠悠华夏文明史,孔子就站在它的中间点上他一手创建了影响身后二千五百多年的儒家和儒家学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和开山鼻祖。
广东省高考作文题”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原题及优秀范文
![广东省高考作文题”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原题及优秀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5d1bcbb844769eae009edbf.png)
广东省高考作文题”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原题及优秀范文(广东省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高中语文资料整理公众号出品居里夫人在写给她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刚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
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②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范文】《各有千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言,道出了每个时期都有着自己特有的灿烂文化的真谛。
(名句开篇,文采之始。
段末过渡自然,引出下文。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
学者虽处于动荡之世,思想却激跃出前所未有的夺目火光。
儒、道、法……各家思想在碰撞中交流,在争辩中借鉴,它们是乱世中明亮的火焰,照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造就了诸子百家的璀璨辉煌。
(开头简洁明确,提出中心论点,开门见山。
先从古代写起,闪烁文化的光彩。
)人们时常感到生不逢时,期望回到或飞越到某个时空的过去或未来,但不曾想,每个时代自有它得天独厚、不可比拟的机缘巧合,从而衍生了不可复制描摹的独特,春秋战国如此,中国近代亦如此。
(承上启下,点题过渡。
)近代中国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知识分子的民族责任感与高远目光,造就了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学”的无比震撼。
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白话文小说如《狂人日记》等新式文学作品,让人震耳发聩,唤醒了国人麻木的灵魂与涣散的斗争意志,我们亦会赞扬这个时代,钦佩这些爱国者,或者向往这血与泪交融而出的文化结晶。
每个时代,每个地方,都上演着它们唯一的独有的历史,各有千秋。
广东高考语文作文2024(15篇)
![广东高考语文作文2024(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5b3d1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7.png)
广东高考语文作文2024(15篇)广东高考语文作文2024精选篇1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十分便捷的生活,但同时引来了不同的反响。
近期,最火热的还要属那个会写诗的人工智能机器,在不断地“学习”和升级下已经从小学水平迅速发展成大学新生水平。
古文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中的精华,众人认为让一个机器来写未免有些不太尊重文化。
事实上,我们目前最需要去关注的是我们的所思所想是否变得机械化了。
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主宰万物生灵的统治者就是因为人类会思考;一位伟大的哲人曾说过“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既高贵又渺小,人因思想而高贵。
”倘若要像计算机一样不再拥有价值观和同情心,人类社会又将变成什么样?”前段时间有一个轰动一时的问题:老人摔倒后到底要不要扶。
想必你的回答一定是会;但若是一个有碰瓷“前科”的老人摔倒后在马路旁呻吟,是否还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即使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大脑里仍会想、会考虑后果。
但我想也一定会有人站出来,毫无顾虑地把老人搀扶起来,询问情况后再把老人送回家。
在我们担心人工智能是否会让计算机变得像人类一样思考地同时,更应该去思考我们的思考是否变得像计算机一样失去了人类的本能。
最近,“共享经济”火遍大江南北。
在上海,共享单车的身影早已随处可见。
可又在短短的时间里,单车竟已泛滥成灾,共享经济的目的与目标仿佛已经偏离了轨道。
与此同时,南昌的共享e伞也已经大规模发放。
同样只过了一夜的时间,30多万把伞也差不多销声匿迹,一伞难求的.现象很普遍,即使发行者强调的目的就是“藏伞于民”,但当“藏”在民间的伞回到市场时是否还能保证其完好无损,这无疑又是对我们的考验。
即使在人工智能处处为人类提供便捷甚至在某些领域能替代人类,但计算机终究还是为人类所控。
那些复杂的技术操作无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赋予它们的仅仅是一堆乱码和指令,而我们则需要认真教导我们的后代利用优势创造更美好的社会。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的一步步发展象征了人类思考的一步步加深,我们的所作所为则更应该体现的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024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15篇
![2024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8770a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4.png)
2024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15篇2024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篇1)科技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愈发重要,人工智能作为其具象体现,在各大领域大放异彩。
在美剧《机器少女法兰姬》中,西格博士所创造的最新一代机器人frankie,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收获了友谊,渐渐拥有了情感,学会了像人类一样思考。
让人不禁沉思:“人工智能朝人类发展的同时,人类是否会向人工智能(ai)靠拢?”当人类失去了所谓价值观与同情心,与机器又有什么两般?人与机器人/人工智能最大的差异在于思考方式:ai是通过数据的理性分析,得出结论;而人类则复杂得多,他综合了个人的主观判断与数据分析,理性与感性的权衡之下,方作出决定,故总是于情于理。
然而两种方式皆无优劣之较,唯有其二者相互权衡综合,方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价值观,是人生态度的抽象概念。
它代表了个人面对大千世界的自我思考与思考。
倘若人失去了所谓“价值观”,便将成为一具毫无精神可言的躯体,仿佛行尸走肉般游走。
“人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
或许有人会反驳,ai也会思考,但它的所谓思考,不过是自己数据库中所载入的数据所分析出的结果,是由二进制所推动的程序运行,丝毫没有“个人”的情感,是冷冰冰的数据代码,更别提是否拥有价值观的体现了。
同情心,即为“恻隐之心”,可谓人皆有之。
试问ai:当你面对奄奄一息的花木,你是否会亲手相植?面对瑟瑟发抖的小雀,你是否会以温柔相助?面对踉跄倒地的孩童,你是否会以怀抱相拥,面对病危的至亲,你是否会不顾一切地陪伴左右……即便你亲手一件件完成了诸事,亦不过是在执行人类所编写的代码罢了,你的心不会为之动跳,不会为之动容。
试想,若人类失去了同情之心,世界又怎会温情脉脉?想至此,不禁毛骨悚然充斥着冷漠的世界,谈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谈何“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谈何“谁演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谈何“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面对窗口调皮的小猫咪,你是否会莞尔?”我试问。
广东高考语文作文(7篇)
![广东高考语文作文(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50362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10.png)
广东高考语文作文(7篇)写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要在立意和构思中要始终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来写,要抓住关键词。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广东高考语文作文(7篇),欢迎大家阅读转发!广东高考语文作文篇1每个情感纯真的人,心底都有一首情歌,它美丽且忧伤,心动又销魂。
心怀淡淡烟愁的女子,注定比别人多一缕细腻的伤感,注定比别人多一抹触景生情的悲凉。
总是轻易就被一些悲情的东西,忽然触碰了至低的泪点。
一颗温柔的心,竟然变得那么敏感那么脆弱。
在爱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软肋,爱是人生中经历的一段插曲,更是一种心酸的浪漫。
昨天你那么爱我,今天你在哪里?开始笑得最美,最后哭得最真,这就是最真实的爱情。
多少真爱被现实击败,回忆只能证明自己爱过,并不能说明那段爱可以白头偕老,更不能把丢失的一切复原。
时间,没有给任何人留下一张折返的车票,我们只能一路前行,甚至连回头悲叹的时间都没有。
我在天涯一角平静的生活,疏远着尘世里的一切,那些流逝了的曾经,在谁忽然记起的瞬间里闪过?好不容易跨过了一段艰难的时间,又被一种低落的情绪侵占泛滥。
我的世界,你的世界,幸福和忧伤不再交换,挥手即是永远……谁是谁的风景,谁是谁的过客都是注定的。
你握过他的手又怎样?你拥抱过他的一切又怎样?最终都是指尖划落的尘烟……一个人疼痛不堪的时候,总想找一种方式来麻痹自己,麻木自己的一切神经,好让自己在一瞬间忘记了那疼,忘记了那殇。
暮然间,一股酸楚的感觉,忽然在眼底流淌泛滥。
有些东西注定在远去的同时,也在心上留下抹不去的疤痕。
在心角处寻一个凄美的位置给自己,再华美的文字都不能召唤回那个温暖的怀抱。
那盈握在心的美好,不舍得它走远,又该将其存放于何处?一段爱情,分离了,也就散了,一颗沸腾过的心,变成一池死水微澜,一个人安静的忧伤,是唯一镇痛的方式。
爱是美丽的忧伤,爱是甜美的心碎。
看着一个熟悉的背影,终于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双唇颤抖着,心却已无言。
爱到忘却了自己,等到有一天从那个爱情的痴梦中醒来,发觉自己的身心竟已是伤痕累累。
广东2024高考语文参考作文(15篇)
![广东2024高考语文参考作文(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f78bb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10.png)
广东2024高考语文参考作文(15篇)广东2024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
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广东2024高考语文参考作文【篇1】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如同乘坐在一艘疾行的航船,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应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
知识的海洋似乎触手可及,每一个疑问都能迅速找到答案,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我们对基础性知识的需求。
例如,当我们遇到关于历史日期、地理位置或是科学事实的问题时,简单地通过搜索引擎就能获得答案,这使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再像过去那样频繁地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向他人请教。
此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这无疑减少了我们对于传统信息****的依赖。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问题会因此而减少。
相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们面临的问题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元。
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信息过载的问题。
如何筛选、鉴别和整合这些信息,成为了一个全新的挑战。
例如,在面对网络上各种相互矛盾的观点和信息时,我们如何保持批判性思维,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同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在生物医学领域,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引发了关于人类伦理和生命尊严的深刻讨论;在环境保护领域,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这些问题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传统知识的范畴,需要我们具备更高层次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我们的问题减少。
2024年广东高职高考语文作文
![2024年广东高职高考语文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88db9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7.png)
高职高考语文作文题目1:是你,让我振翅飞翔在我的生命中,曾经有那么一个人,就像一阵温暖的春风,轻轻拂过我青涩的岁月,让我原本怯懦的翅膀,有了飞翔的勇气。
那是一个阳光并不怎么明媚的午后,天空中堆积着厚厚的云层,仿佛随时都会有一场倾盆大雨。
我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心情如同这天气一般沉闷。
学校刚刚举办了一场演讲比赛,我在初赛就惨遭淘汰。
我垂头丧气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踢着路边的小石子,心里不停地埋怨自己:为什么我就这么差劲?为什么我连在众人面前说话都哆哆嗦嗦?正当我陷入自我否定的漩涡无法自拔时,一个身影出现在我的面前。
那是住在我家隔壁的王爷爷,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
平日里,王爷爷总是笑眯眯的,让人感觉特别亲切。
王爷爷拉着我在路边的长椅上坐下,缓缓地说:“孩子,爷爷跟你讲个事儿。
爷爷年轻的时候啊,也特别胆小,不敢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
有一次,单位里有一个重要的项目需要有人负责汇报,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争着抢着要去。
可爷爷我呢,心里明明很想去,却因为害怕而不敢举手。
结果,让一个能力不如我的人得到了那个机会,还做出了一番成绩。
从那以后,爷爷就后悔呀,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
”我静静地听着王爷爷的讲述,心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涌动。
王爷爷接着说:“孩子,你要知道,每个人都会有害怕的时候,但是不能因为害怕就不敢去尝试。
你这次演讲比赛没成功,不代表你永远都不行。
你得找找原因,多练习,下次一定能行!”说完,王爷爷站起身,拍了拍我的头,说:“走,跟爷爷回家,爷爷给你拿点好吃的,吃完了好好想想。
”跟着王爷爷回到他家,他从柜子里拿出一盒巧克力递给我,说:“孩子,吃点甜的,心情会好点。
”我接过巧克力,心里暖暖的。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练习演讲。
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自己准备的稿子,注意着自己的表情和手势。
王爷爷也经常会在旁边听着,给我提出一些建议。
又一次演讲比赛的机会来了,我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906bc6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0.png)
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共40分)
1. 内容(20分)
- 一等(15-21分):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 二等(20-16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
- 三等(15-11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
- 四等(10-0分):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当,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
2. 表达(20分)
- 一等(15-21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
- 二等(20-16分):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体较工整。
- 三等(15-11分):大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清楚。
- 四等(10-0分):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共20分)
- 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
根据作文在这四方面的表现,分别评分,不求全面,可以根据若干突出点按等级评分。
其他扣分项
- 缺题目扣2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5分为止;不足字数(篇幅在2/3以上),每少50个字扣1分。
残篇评定
- 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
- 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 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 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 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 完全空白的,评0分。
广东省高考满分作文范文(精选十五篇)
![广东省高考满分作文范文(精选十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a2e59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4.png)
广东省高考满分作文范文(精选十五篇)广东省高考满分作文1 广东省的中考满分作文回家 (1)又一次潸然泪下,又一次思念着家。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而家又在何方远在异地求学的我就像离巢的鸟儿一般孤独。
走在蜿蜒的羊肠小道上,不时可以触到家乡熟悉而又清晰的脉搏。
家的呼唤一次次响起在耳畔,勾起了我的思念。
又是一片灰蒙蒙的天空。
同一条小路熟悉而又陌生,纵然无数次地走过,却并不是家乡熟悉的那一条了。
忽然,一种回家的冲动萦绕心头,故乡的点点滴滴有一次浮现在脑海中。
故乡的那条清澈的小河应该仍在恣意地流淌着吧河水缓缓地流动着,活泼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好不自在。
不时几个淘气的小顽皮扑通一声跳入河中,惊起了一层又一层波纹。
你泼我一下,我泼你一下,飞溅的水珠点在脸颊,凉凉的。
欢笑声连成一片,那笑容真灿烂。
心中的那一泓清泉应和着荡漾开来的涟漪,流向了屋后的碧柳。
房前屋后青翠欲滴的柳叶簇拥着,那样的浓密。
不时几只可爱的鸟雀挂在枝头,珍珠宝石般镶嵌在绿叶间,怕羞似的遮挡着自己。
清脆悦耳的鸟鸣不断地刺激着益友(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但朋友之间也是分益友和损友这两大类的。
在我的生活中有着这样一位益友,它已经陪伴着我走过了十三个人生的小站,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
当我还在牙牙学语时,最喜欢书上的图画,可爱笨拙的熊猫,活泼灵巧的小猴,高大憨实的大象,善良温顺的小白兔,他们带我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让我与他们尽情嬉戏。
跨进了学校的大门,迎面而来的是课本,他教我认字、画画、做习题,从中我知道了一些自然界的奥秘。
我尤其喜欢语文书,因为语文书里有许多妙趣横生的文章,他们教给我很多知识和道理。
比如,小学时学过的《数星星的孩子》、《骄傲的大公鸡》、《小马过河》等课文,我现在还记忆犹新。
课余时间,我常常陶醉在童话书里。
在这些书里,我看到了海的女儿不惜为了爱而牺牲的真实情感,看到了爱穿新衣的皇帝的虚伪和愚昧,看到了夸父追日的执着追求,看到了精卫填海的坚韧不拔……在这些书里,我看到了人世间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看到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看到了人们多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3年广东高职高考语文作文工匠精神
![2023年广东高职高考语文作文工匠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1e7f903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3.png)
2023年广东高职高考语文作文工匠精神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工匠精神是什么呢?就是一种对工作非常专注、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
做一件事情时,不仅要把它做好,还要追求完美。
老师经常对我们说:"你们现在还小,将来长大后可以当工人、农民、医生、老师……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有工匠精神。
"刚开始我们不太理解,觉得工匠精神好像只和工人有关系。
直到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我们才恍然大悟。
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位木匠非常有工匠精神。
他做木工时格外专注、细心,对每一个木头的结构、颜色都了若指掌。
做出来的木制品精致别致,极受人们欢迎。
一次,有位富人请木匠为他打造一扇精美的木门。
这位富人非常挑剔,对木门的设计和做工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木匠欣然接受了这个挑战。
为了做一扇漂亮的木门,木匠反复勘测现场,精心设计图样,选择上等的沉香木。
他连续几个月辛勤工作,精雕细琢,把心血都浇注在这扇门上。
终于,经过艰辛的努力,木匠终于做出了一扇艺术品般的大门。
门上精美绝伦的木雕图案令人赞叹不已。
富人见到后,喜出望外,立即付了重金。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了解到,木匠做事那么专注、用心、追求完美,就体现了工匠精神。
不只是木匠,任何一个行业,只要我们都有这种敬业的精神,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将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能很出色。
很多伟大的作品,都凝结着创作者的工匠精神。
比如长城、帝陵兵马俑、清明上河图等等,都是人类智慧和工匠精神的杰作。
如果没有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和追求完美的态度,这些伟大馈遗就无法留存至今。
所以说,工匠精神不只是工人、手工艺人应该具备,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无论是做生意,还是上学,亦或是写作文,只要我们都怀着一颗谦逊、勤奋、追求卓越的心,就一定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语文作文也需要工匠精神。
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就像雕刻一件艺术品,需要耐心观察生活,认真思考题目的深层内涵,打造精心的结构布局,用心挑选优美的词句,反复推敲修改,才能创作出精品力作。
广东省2024年春季高考作文
![广东省2024年春季高考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8f7d24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e.png)
广东省2024年春季高考作文广东省2024年春季高考作文范文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目睹了传统文化在新思维、新方式、新技术的引领下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这不仅是文物和文化遗产从静态展示走向动态展演的转变,更是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以传承与发扬的见证。
科技的发展为传统文化的活化提供了无限可能。
如今,我们可以借助直播技术,亲眼见证文物从半掩半埋中被挖掘的全过程,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物的独特魅力。
这不仅拉近了观众与文物之间的距离,还使得文物的展现更为生动和立体。
同样,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为传统舞蹈表演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
然而,科技仅仅是一种工具,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激活传统文化才是关键所在。
这需要我们拥有创新的思维和方法。
《如果国宝会说话》电视节目的成功,正是源于其对视听语言的巧妙运用以及贴近当代的表达方式。
这种创新的尝试不仅让国宝“活”了起来,还让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新思维、新方式、新技术的引入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摒弃传统。
相反,我们应当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在激活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关注文化的多样性。
每一种文化都拥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我们应当予以尊重和保护。
借助科技的力量,我们可以让更多人领略到各种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让传统文化活化、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无论是政府、专家学者还是普通公众,都应积极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让其在新时代继续闪耀光芒。
2024广东春季高考(学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蹲”文化直播间,看三星堆文化在半掩半埋中被挖掘......直播让文物从静止的实物陈列转向动态的线上“展演”,拓宽文物展现的时空维度。
202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范例(精选七篇)
![202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范例(精选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beed6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3.png)
202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范例(精选七篇)202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范例篇1我心中的文学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我去查了一些资料。
文学是散文,是诗歌,是着作……,在“我心中的文学”就是用笔记录自己的心声、见闻和思想的所有作品的统称。
文学之门,让我们结识了可怜的卖火柴小女孩,对科学痴迷的伽利略,善于发明的爱迪生……以前,我心目中的文学是枯燥乏味的,是毫无乐趣可言的,是招人打瞌睡的东西……,不象网上游戏那样魅力无穷,引人入胜。
现在,面对“我心中的文学”这一题目,并在读了《为你打开一扇门》之后,不由得让我重新我开始对文学的思考。
她用热情奔放的语言文学打开神奇的大门,同角度介绍文学的奇特个性,引领去亲近文学。
在对话中,作者用“这扇门”与“开门探寻”的结局做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激起迫切“进门”探寻的强烈欲望。
我被课文那精彩的句式所感染,被那精辟的语句所折服,对文学作品新的感受是:文学世界是多姿多彩的,给人以身心的享受,引人向上,催人奋进,还将把引向成功的彼岸,祖国的有用人材。
而有的人对于网上游戏则难以自拔,终将是人人鄙视的废物。
至此,同学们对文学的认识是否与我有同感呢?假如有人沉迷于网上游戏,读起文学作品味同嚼蜡,不妨再去领略一下课文《为你打开一扇门》的劝导。
文学在我心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缺少文学修养的人是野蛮人,与现代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终被历史所淘汰。
文学的魅力是多么大啊,它可以使人们了解过去,珍惜现在,创造未来。
它可以帮助我们学习,也可以帮助我们娱乐,是我的好伙伴和良师益友。
202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范例篇2中国传统文学与现代语文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分别论述。
一、中国传统文学的本质;二、中国传统文学与中国传统人文世界的关系;三、中国传统文学历史及现实意义;四、中国传统文学与现代语文教育。
文者,纹也。
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等外部世界进入人的视野及思维,通过思维的整理加工,形成一个情感的、道德的、思辨的人文世界。
2021年高考语文满分作文:生逢其时(广东)
![2021年高考语文满分作文:生逢其时(广东)](https://img.taocdn.com/s3/m/c7bf1a3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d.png)
2021年高考语文满分作文:生逢其时(广东)2021年高考语文满分作文:生逢其时(广东卷)我想起《双城记》中开篇时的那句话,这是一个最繁华的时代,这是一个最萧条的时代,我们永远在时代的夹缝里徘徊、挣扎、踌躇独行,天上地下人间更仿得找不到一个立足之地。
而我却以为,不论生活在那个时代,我们都该怀着宽恕与爱,去面对这个世界、去活着。
生活在十九世纪的狄更斯,彼时改革初行社会动荡不安,英国贵族与底层贫民矛盾激化,资产阶级戴着伪善的面纱迎面而来,那算不上一个不好的时代,换句话说,那并非一个适宜文艺发展的时代。
可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狄更斯并没纵情歌酒怀著恐惧的心情自暴自弃,也没愤恨情绪化、用一支笔文学创作生命的孤注一掷,恰好相反他给当时的英国送出的一剂良方就是原谅与爱。
他书写《双城记》、《雾都孤儿》,他写下的不是革命时史,而是抓取了那个时代的氛围,用一个故事说人们仇仇垂训终并无已时,流泪就可以导致更多的流泪,只有原谅能够挽救这个世界,仁慈例如狄更斯貌似最不适宜那个灰暗的时代的,可是他能够坚强地正视它,用自己的力量回去感召那个社会,在最不适宜的时期里作出了合适的创举。
而在现代,二十一世纪的伊拉克,我仿佛又看到了这种力量――那个生活在巴格达的八岁少年卡马尔。
哈希姆。
他行走在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那片土地,有这么一句诗歌形容这个时代的中东,“山坡上的灵车来来往往,日以夜继。
”没有少年的玩乐,没有吃得饱的热饭,只有硝烟与战火,明灭不熄,多少人在贫民窟、难民营里祈祷,来生不要生在这里,可是卡马尔并没有,他拿着相机记录伊拉克的点点滴滴,每一个温情的画面:有老人坐在书店的门口阅读,太阳从棕榈树后徐徐升起,咖啡馆的门外摆着一杯免费饮料。
这算是一个糟糕的时代,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孩子愿意生活的时代,然而卡马尔用自己的微薄的力量去记录那些爱与温暖,鼓励每一个伊拉克人勇敢地、努力地活下去,这是在最不适合的时期里最合适的救赎。
我们无法挑选自己的生卒,然而又存有多少人终生关在自己的生不逢时而最终郁郁而终。
2022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猜题及范文
![2022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猜题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728b8009b89680202d8259c.png)
2022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猜题及范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一则寓言说,每个人生而背负大木头前行。
但总有人会觉得行路背负大木头太沉太辛苦,就不断将大木头削减至更短小,行路也更轻松。
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凭自身力量无法跨越的沟壑,那些一如既往背负大木头的人用大木头搭在沟壑上而有了桥,继续前行;而停在原地垂头丧气、追悔莫及的,正是之前那些不断削减大木头以致无法搭桥的人。
读了上面两段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围绕“负重和减重”为主题的周一班会谈谈自己的看法,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本题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本题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给出的是材料,第二部分给出的是任务和要求。
第一部分由两则材料组成,一则直接说理,出自传统儒家经典《论语》;一则借助寓言形象说理。
第一则材料,“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意思是: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遥远。
联系现实思考,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青年学子应牢记自己的使命,勇于担当,勇于奋斗。
第二则材料中的“每个人生而背负大木头前行”紧承第一则材料,告诉我们:奋斗的过程是艰难的,负重前行,步履维艰。
因而有人不断将背负的大木头“削减至更短更小”,以获得暂时的轻松,可一旦遇到凭借自身力量无法跨越的沟壑,便被拦下,不能再继续前行。
背负的“大木头”象征着前进路上的种种磨难,也象征着自身的种种责任和使命,而这些正是前行路上必须肩负的重量,对其不放弃、不拋弃,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们有可能成为我们前进路上重要的助力。
综合两则材料可知,二者都强调了“担当”和“奋斗”,这就是立意的方向。
第二部分给出的是任务和要求。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意味着审题时必须综合考虑两则材料,不可只择其一;“请针对负重和减重谈谈自己的看法”,即要求考生对两组示范性的词有所辨析,可以是具体的语句体现,也可以是行文思路中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广东省语文高考作文【篇一:2012高考广东语文作文解析】2012年广东语文高考作文解析【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
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
②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背景分析】从2004年广东高考单独命题以来,语文作文命题的形式主要是话题或命题作文,虽然在复习和模拟考中都有所涉及,但由于材料作文在高考中没有出现过,因此各学校并没有作为重点,相信各校在2012年高考语文备考中作文重点仍是命题作文,前几年一直“盼望”着的材料作文终于在人们快把它遗忘的时候降临在今年的试卷中,可以说是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说它“出乎意料”是从外在原因看,因为老师和学生的惯性思维,我们一直认为广东作文应该还是会求“平稳”,对审题难度要求不会太大,于是在复习计划中没有对材料作文给予重视;从内在原因分析,由于材料作文的审题理解相对困难,是复习中的难点,需要大量的时间,而收效未必见好,前几年的实践已经证明,的确想在短时间里让学生对材料作文的学习把握是比较困难的。
既然不太会考又有难度,所以少花时间在材料作文方面的审题写作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从高考学生的考后反应看也都证明了这种情况。
当然材料作文也并非超出考纲,更不是什么魔鬼,皇帝轮流坐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只是我们有些疏忽罢了。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语文,尤其是作文从来就肩负着时代的使命。
当我们的现实生活和情感思想表现出某个意识或整体倾向于某种意识时,往往会激起社会生活的涟漪,命题者就会敏感地捕捉到这个时代背景,当然高考作文尤其是广东高考作文一般都不会直接去接触某个具体的人物或事件来命题,但真题背后无不暗合时代背景的需求。
目前,人们的生活或事业在现实生活转型中或多或少都遇到了挫折,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许多现实环境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是回到过去,还是幻想未来呢?材料中曾两度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而面对自己的人生,命题者也借此希望每个考生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因此这样的材料作文是“合时”的,也是合适的。
全国命题的高考试题几年来都主要是材料作文,但毕竟是广东高考语文试题第一次以材料作文命题,所以同学们想写好并非易事,尤其在审题、立意、命标题方面是重要的几步,也是今年阅卷评审的着眼点。
【审题立意】“材料作文”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的来源一般是寓言故事、历史事实或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也有用诗歌、漫画、名言等作为材料的;材料形式有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
今年广东高考材料作文是多则历史名人言论的材料,一则是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一段话,一则是居里夫人的一段话,没有另外说明,只有要求“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材料作文较之话题和命题作文,审题上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审材常见病症有:①脱离材料,随意而为②朦胧感知,似是而非③抓枝叶而弃主干,④抓现象而弃本质。
对此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应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紧扣材料,弄清事件事理的关系。
在第一则材料中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在第二则材料中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强调“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这两则材料的共同的联系是有关“时代”的选择,“他愿意”“你愿意”“她宁可”都表明材料中人物对自己生活时代的关注,实际上是对自己和生活环境的关注。
弄清楚两则材料的交汇点机关系是审题立意的重要以步。
第三是提炼观点。
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首先要明确的是对材料中居里夫人的话“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不能否定,虽然说是“自选角度”,但原材料的“所指”意图是不能自选的,考生只能在此基础上延伸出能纳入总轨道的“能指”联想。
这是材料作文写作指导的根基。
考生提炼材料观点,最容易患的毛病是似是而非、隔靴搔痒的擦边球式结论,而在高考作文阅卷中要求要“切题”和“观点明确”,因此其适用范畴和要点要与原材料的倾向和启示因子的相似点越多越好,当然最好是一语中的,如要特别思考联想“有用”“有趣”的意指是什么?还有“时代”“生活”这些要素也要考虑,从而做到观点是正确而不片面性,鲜明而不模糊,集中而不泛泛,至于新颖则不比过于追求。
本次材料作文可从以下方面立意:①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自我价值②人生的价值的体现与时代环境的关系③什么样的时代都有精彩的人生④做时代生活的主人等。
【拟题方法】俗话说“题好文一半”,文章好比人的躯干,中心论点好比人的头部,而题目则是人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题目则是文章的“窗户”了。
因此,应该认真对待拟题目。
题目比论点更需要准确、鲜明、简洁。
好的题目,或准确揭示文章主旨,或点明论述范围,或新颖别致,都能给读者留下良好印象,吸引读者(阅卷老师)仔细阅读下文。
从拟题形式上看有论点型、范围型、感想型、联想型、关系型、问题型等。
例如:《时代的召唤》、《我的时代生活3.0》(范围型)?;《我愿意生活在现实中》、《要正确对生活环境》(论点型);《由?居里夫人的话?想到的》《被穿越的现实》(感想型);《我与李白的会面》(联想型);《过去、现实与未来》(关系型);《如此“穿越”恰当吗》(问题型)拟题原则——总的原则是紧扣中心论点及材料的特点来拟定。
从应考的实际来说,最好拟成论点型题目,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在中心论点确定的情况下,只需把论点句照搬或缩简短一点即可。
如果这样做有困难,那就拟成感想型,既简便又稳妥。
【谋篇布局】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的写作在确定了立意和题目后基本相同,但材料作文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在开始引题方面以定要结合材料,忌对原材料进行随意改动,杜撰原材料的故事与情节,或者对原材料进行续写。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引”、“析”、“提”、“联”、“结”1、“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
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
引述时应注意:(1)、要有针对性。
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2)、要概括。
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2、“析“——分析材料,突出感点。
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
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
“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3、“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
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
因此,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4、“联”——材料作文忌就事论事,局限于材料。
而要联想联系,论证论点。
“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
“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
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考生可以选择贴近现实,贴近日常生活的兴奋点”(陈少华语),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
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正反结合。
5、“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
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最后要特别强调的是完成材料作文的写作,学生常患两种毛病,或照抄原材料列于文首,或对原材料随便提及几句,有的甚至一句也不提。
材料作文意在让学生在原材料中提炼观点,如果不作引论,不叙原材料,不分析原材料,习作观点横空出世,就会使人摸不着头脑。
因此考生要抓主原材料的重点信息在简洁的引论中展开“是什么”的问题,接着“为什么”的探究中层层深入论证或展开记叙,最后从“怎么样”的角度明确方法或升华主题。
【写作范例】让未来记住今天被人称为“镭的母亲”的居里夫人一百年前生活的社会我们也许已经无法感知,但我们都知道这位曾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是在怎样清贫艰苦的环境中奋斗的故事,和许多科学家一样,当我们探寻他们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的动力时,居里夫人的那句话仿佛又响起在我的耳旁,她说“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是的,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生活在哪个时期或什么样的环境中,要想过的“有趣而且有用”在于我们个人的内心世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我不知道屈原是否抱怨过他生活的时代,当楚怀王不再相信他的时候,当他的祖国抛弃他的时候,走到汨罗江边的诗人的心中已经对未来没有了期许,但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铮铮誓言今天还回荡在时代的天空,屈原让未来记住了他。
比屈原稍早一些时期,在泗水的岸边埋葬着一个中国乃至于世界伟大人物,他是儒家学说的创立者,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一个曾经是管理仓廪和放牛羊的小官,虽然生活清贫,但他十五即“志于学”,周游列国,推行“仁爱”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当今在全世界有一百多所以他名字名命的学院,他就是孔子,“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和沟通着世界与中国的桥梁。
这个早年丧父,家境衰落的没落贵族子弟孔子不知是否也曾抱怨过生活和时代对他的不公!,但孔子让未来记住了他,这位对全世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走自己的路,让人家说吧!——但丁余秋雨先生曾所说他最想生活在魏晋时代,这不禁使我想起一个人物,他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诗人陶渊明。
发现一片“世外桃源”,那袅袅娜娜的炊烟似山间某座寺院敲响的晚钟,在山中微凉的空气中缓缓游动;一汩汩清澈的流水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地流向远方;暮霭中天边的飞鸟依恋着旧林,回归的浣女在竹喧中隐约可见,相信你你一定能体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
陶渊明也许遇到了不顺心的事,五斗米岂能让他移白首之心,在“复得返自然”后,陶渊明走出了他自己时代的足迹,也许是魏晋时代那特有的无拘无束超逸的时风,也需是他本身就想过“有趣”的生活,总之陶渊明让未来记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