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小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树理和“山药蛋派”诸作家艺术上是有 局限的。 首先是把小说定位在“问题小说”上,这 说明他们的文学观还停留在“工具论”的 层面上,直接影响小说艺术品质的提升。 (“问题小说”的创作模式:我的作品, 我自己常常叫它是“问题小说”。“提出 问题--分析矛盾--解决方法--指导 工作” 其次,固守在中国民间和古代传统的文化 土壤上,较少借鉴外国创作经验,艺术上 比较保守、封闭,视野不够开阔和开放, 影响了“山药蛋派”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 提高。
《三里湾》揭示出了合作化运动的激 烈矛盾和斗争。这里不仅有资本主义 与社会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而且有 家庭内部思想的斗争,有党内的矛盾 斗争,也有伦理道德领域的斗争。这 些斗争相互交织,构成了农村矛盾的 复杂态势,从而反映出合作化运动的 艰难性、曲折性。
老中农马多寿,一心想做富农,走个人发 老中农马多寿 家致富的道路,他以“刀把地”为要挟,抵 制扩社和开渠; 村长范登高利用职权谋私利,雇工跑买卖, 村长范登高 被称为“翻得高”,拒不入社; 老党员袁天成脚踏两只船,在外听从党的 老党员袁天成 领导,在家接受老婆“能不够 能不够”的指挥, 能不够 变相多留自留地,竭力维护个人利益。这 三户成为三里湾村合作化运动的阻力。 支部书记王金生带领全村人坚决走合作化 支部书记王金生 道路,经过不懈的艰苦劝说和斗争,最后 使三户人社,三里湾完成了扩社、开渠的 任务,从而说明了合作化运动的历史必然 性。
社会主义新人
坚持党性、一心为公、沉着善战的村支书 王金生; 王金生 心灵手巧、聪明能干、热情无私的王玉生; 王玉生; 王玉生 成熟稳健、深明大义的王玉梅 王玉梅; 王玉梅 天真幼稚、积极上进的范灵芝 范灵芝; 范灵芝 爱憎分明、敢说敢为的王满喜 王满喜…· 王满喜 在这些农村新人身上,寄托了作家的理想, 富有探索意义。
“荷花淀派” 作家群。 荷花淀派” 作家群。
1)诗体小说的抒情风格:优雅轻盈、明快 朴素。 2)对河北农村自然景物、风土人情的成功 刻画。 代表作家: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房 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 刘绍棠 树民、冉淮舟等 树民、冉淮舟 作品:刘绍棠的《青枝绿叶》、《运河的 桨声》、《瓜棚记》,从维熙的《鸡鸭委 员》、《七月雨》,韩映山的《鸭子》、 《作画》,房树民的《花花轿子房》、 《引力》等
赵树理建国后的小说创作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赵树理建国后的小说创作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源自文库
首先是始终如一地坚持现实主义的 创作原则。 其次,致力于民族化的普及和创新。 最后是喜剧讽刺手法的创新。
三、“山药蛋派” 山药蛋派”
1、他们的小说都以赵树理为榜样,多取 材于山西农村生活;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 有“指导现实的意义”;坚持从生活本来 面貌出发反映现实; 2、善于塑造中间人物和社会主义新人; 主张“为农民”写作,以农民的审美心理 和民族形式为美学目标,注重民风民俗的 描写,追求故事叙述的完整性和语言的大 众化、通俗化。 3、代表作家:马烽、西戎、孙谦、束为、 马烽、 马烽 西戎、孙谦、束为、 胡正、韩文洲及后来的成一、张石山、 胡正、韩文洲及后来的成一、张石山、潘 保安等 保安
消极影响: 一、作品在塑造人物时,有过分理想化的 倾向。如对李诚的塑造就是明显理想化的, 使这一人物几近完美,反而失真。即使对 周大勇这一形象的塑造,也基本上回避了 他作为一个成长中的英雄的缺点,人物性 格显得单一而缺乏丰富性。 二、作品对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张 扬掩盖了战争本身自在的悲剧性,削弱了 战争文学对人的关怀和对战争的反思。 三、作品激越的情感抒发淹没了冷静、细 致的情节描写。
建国后的主要创作
50-60年代:主要有《登记》(1950)、 《三里湾》(1954)、《“锻炼锻炼”》 (1958)、《套不住的手》(1960)等 其作品是对建国后农村变革的及时反映。 《三里湾》是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 的长篇小说。
二、作品介绍:《三里湾》 作品介绍: 三里湾》
《三里湾》(《人民文学》1955年1、2、3、 4月号连载,通俗读物出版社1955年5月出 版) 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 作品围绕三里湾合作社秋收、扩社、整社、 开渠等工作,通过对村里四户人家两种思 想、两条道路和两种生活方式的矛盾和变 化的具体描写,揭示出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趋势和这场变革的历史意义,以及它对农 村经济、政治和人的思想精神诸方面的巨 大影响。
《保卫延安》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 写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被誉为当代战争 文学的开山作和里程碑。 作品取材于1947年3月胡宗南指挥二十三 万国民党军进攻延安,而我延安军民在党 中央领导下奋起反抗进行“延安保卫战” 并最终取得全面胜利的史实,采用了以局 部窥全局的手法,以高亢豪迈的气势全景 式地描绘了这场战争,歌颂了广大军民赴 汤蹈火、浴血奋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充分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揭示了 人民战争必然胜利的规律。
《保卫延安》作为第一部大规模正面 描写并讴歌人民战争的长篇小说,在 当代战争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意义。 首先是宏大壮阔的史诗构思及全知的 叙事视角。 其次是作品在艺术虚构和历史纪实相 融会的艺术运作中塑造人物形象,确 立了基本上尚属于史传文学类型的当 代战争小说人物塑造的基本方法和格 局。
最后,《保卫延安》始终洋溢着革命英雄 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激情。 一是作品展示了战争由退却到反攻直至胜 利的全程,表明了人民革命战争的曲折性、 艰难性,赞颂了革命战士勇往直前、无坚 不摧、战无不胜的革命英雄主义; 二是小说突出了敌我双方力量的悬殊对比。 三是小说以无可遏制的战斗激情和高昂悲 壮的笔调描写了战争的残酷性。
第四节 长篇战争小说 保卫延安》 《保卫延安》
一、作者生平
杜鹏程(1921--1991),陕西韩城人。 1938年到延安参加革命,1946年内 战开始后,任随军记者。50年代,曾 在西北铁路建设工地生活。1954年出 版《保卫延安》,此后又创作了中篇 《在和平的日子里》,短篇《工地之 夜》、《夜走灵官峡》、《延安人》 等。
作品用不少篇幅描写马家大院这个落后 保守的封建家庭的变化。 马多寿“糊涂涂” “糊涂涂” 婆婆“常有理” “常有理” 大儿子“铁算盘” “铁算盘” 大儿媳“惹不起” “惹不起” 所有这些人,在合作化运动的冲击下, 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造和转变,这个 顽固的封建家庭堡垒也最终解体了,它 的解体有力地揭示出了合作化运动对农 村家庭关系和人的思想面貌变化的巨大 作用。
第二章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 现实主义小说
赵树理的《三里湾》 山药蛋派” 第一节 赵树理的《三里湾》及“山药蛋派” 一、赵树理生平: (1906-1970)。山西沁水县人。他来自 于农村,也自觉地把农村生活和农民作为 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和对象。1942年以后, 赵树理的小说真正成熟并产生影响 最著名的代表作:《小二黑结婚》(1943 年9月)、《李有才板话》(1943年12 月),影响巨大。 解放后,他继续以山西农村作为自己的创 作根据地。
赵树理现象” 四、 “赵树理现象”和赵树理的评价
为农民的写作: 通俗化、大众化的风格: 故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农民语言的书 面化。充满生活气息的幽默。 “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 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老舍)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杰作”--“样板” 和“典范”--受到的批评:中间人物和 落后人物太多等--“黑线人物”--受 迫害去世
二、作品分析
短篇创作:《荷花淀》、《山地回忆》 等。多是回忆追记之作。女性形象突 出。风格清新,柔美。 《铁木前传》:写农业合作化运动的 前奏,但实际突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地位、关系、情感的变化。
《铁木前传》 铁木前传》
《铁木前传》(《人民文学》1956年第12期) 小说写铁匠傅老刚和木匠黎老东的故事。 两位在抗日战争中走村串户,情同手足、相依为 命,他们的儿女(六儿和九儿)也在飘荡生涯在 青梅竹马亲如一家,两家相约在孩子成人后结为 亲家。但在战争胜利后,在新社会下,他们的友 谊却破裂了,黎老东生活改善后,滋长了发家的 念头,他把和傅老刚的合伙关系变成了雇佣关系, 也不再提儿女的婚事。傅老刚一气之下带着女儿 离开了木匠铺,离开九儿的六儿成了一个游手好 闲的灵魂空虚青年。作品“悲歌友谊的失落,呼 唤人性的复归”,对怎样在新的生活中保持战争 年代的美好人性与理想,抵制人的异化具有很强 的现实意义。
孙犁的《铁木前传》 第二节 孙犁的《铁木前传》 荷花淀派” 及“荷花淀派”
一、孙犁生平: 孙犁生平:
(1913-2002)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革命。1944年到延 安。1945年发表代表作《荷花淀》、《芦 花荡》,给延安文坛带来清新之风。1949 年后进城,一直在《天津日报》工作。50 年代后在长、中、短篇小说创作方面取得 了丰硕成果,著有长篇《风云初记》,中 篇《村歌》、《铁木前传》,小说散文集 《白洋淀纪事》。50年代中期以后,小说 创作逐渐减少,以散文随笔为主。
孙犁在《铁木前传》的创作中就为他的政 治倾向寻找到一种他认为的最好的艺术表 达方式。 首先,他把它写成了一部诗化的小说,作 品的情节单纯明净;将叙事融入描写当中, 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充满乡土气息的农村 生活画卷,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 其次,作品以散文化的笔法来演绎这场特 定历史背景下的人性、人情悲喜剧。 《铁木前传》是当时所有写合作化的作品 中,最具艺术风采的一部。
孙犁的小说数量虽不多,但却别具风 采,他善于在乎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 发现意蕴深厚的主题,以自然无饰的 朴实风格描绘时代的诗情画意,散发 着清新爽朗的乡土气息。 孙犁建国后的作品也“注入了新的时 代和阶级内容的人性和人情美”。他 的《铁木前传》就是一篇既有新时代 审美规范影响又有作者个人审美追求 的优秀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