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学》试卷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生态学》试卷三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6分)
1.寒流:是指水温低于流经海区水温的海流,通常是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如千鸟寒流),寒流一般低温低盐,透明度较小。
2.广盐性生物:对于海水盐度的变化有很大的适应性,能忍受海水盐度的剧烈变化,沿海和河口地区的生物以及洄游性动物都属于广盐性生物。
3.种间竞争:是生物群落中物种关系的一种形式。是指两个或更多物种的种群对同一种资源(如空间、食物与营养物质,等)的争夺。
4.生物群落:是由一些生活在一定地理区域或自然生境里的各种生物种群所组成的一个集合体。集合体中的生物在种间保持着各种形式的、紧密程度不同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参与对环境的反应,组成一个具有相对独立的成分、结构和机能的“生物社会”,这个生物组合就称为生物群落。
5.新生产力:由新N源支持的那部分初级生产力;
6.粒径谱:把粒度级按一定的对数级数排序,这种生物量在对数粒级上的分布就称为粒径谱。
7.生物沉降:滤食性动物通过摄食活动去除水层中的POM,使之作为粪球被沉降到沉积表面的过程。
8.污染指示生物:是指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质产生各种反应或信息而被用来监测和评价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的生物。
二、选择填空(每空0.5分,共12分生物发光类型主要有(细胞内发光)、(细胞外发光)、(共生细菌发光)。2.海水水体按垂直方向上的光照条件分为(透光)层、(弱光)层和(无光)层。
3.内源性因素指调节种群密度的原因在种群内部,即种内关系,如(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和(遗传调节)。
4.在新生产力研究中,新氮的来源包括(上升流或梯度扩散)、(陆源供应)、(大气沉降或降水)、(固氮生物的固N作用)。
5.生态系统的三个基本功能过程:(生产)、(消费)、(分解)。
6. 海洋资源按开发利用程度可分为(枯竭的渔业资源)、(过度利用的渔业资源)、(充分利用的渔业资源)、(未充分利用的渔业资源)。
7.群落的结构包括(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营养结构)。改错(每改错为正1分,共12分)1.热带海域上层水初级生产力维持较低而稳定水平的原因是由于浮游植物数量较少(存在恒定的温跃层)和悬浮颗粒下沉所产生的碳输出所引起的(造成营养盐供应不足)。(2处错误)植物24hr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全部为维持其生命代谢消耗,没有净产量(P=R),这个水深称为临界深度(补偿深度)。(1处错误)
3.磷循环属于气体型生物地化循环(沉积型生物地化循环),磷是随着水循环由大气(陆地)到海洋,进入海洋后很多磷沉积到海洋底部离开了循环,因此,磷循环是完全循环(不完全循环)。(3处错误)鱼类的年龄时,通常将鱼群中相同年龄的个体,称为同龄鱼。在统计中,把这些同龄鱼归在一起,称为同龄组,如当年出生的鱼称为1(0)龄组。出生第二年的鱼称2(1)龄组,出生第三年的鱼称为3(2)龄组,依此类推。一个鱼群,同一年或同一季节出生的全部个体,称为强盛世代(同一世代)。(4处错误)生物化学需氧量是微生物好氧分解水样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它可以度量有机物的可生物降解的难易程度。通常采用10℃(20)条件下,10d(5)的生物化学需氧量。(2处错误)
四、简述(每题6分,共30分)
1. Gaia假说的基本论点?
(1、大气中活性气体的组成、地球表面的温度及地表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和pH值等是受地球上所有生物总体的生长和代谢所主动调控的。
(2、当上述环境受到人为破坏或自然条件的各种干扰而发生变化时,地球上的生命总体就会通过改变其生长、活动和代谢来对这些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缓和地球环境的这些变化。也就是说,生物总体极其环境所组成的系统能够对抗不适和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继续生存发展和进化。
2. 简要说明海洋环境的污染和净化指标。
A、生物化学需氧量:20℃条件下,微生物好氧分解水样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B、化学需氧量:是用强化学试剂在化学氧化被测废水所含有机物过程中所消耗的氧量。
C、总需氧量:指废水中有机物彻底燃烧氧化的总需氧量。一般在900 ℃条件下。
D、总有机碳:测定方法同TOD:950 ℃条件下,高温燃烧水样,测定排出气体中的CO2含量,从中扣除碳酸盐等无机碳元素的含量(低温150 ℃燃烧获得),即为总有机碳。
E、固体物质:总固体(TS);悬浮固体(SS)、溶解固体(DS);挥发性固体(VS)、非挥发性固体(FS)
F、含氮化合物:
有机氮(蛋白质、氨基酸、尿素、尿酸、偶氮燃料等)、无机氮(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等);
G、pH值、水温、色度、硫化物、盐度等指标:
H、生物污染指标:
细菌细胞总数、大肠菌群数。
3. 简要说明洛特卡-沃尔泰勒(Votka-Voterra)的种间竞争模型。
dN1/dt=r1N1(K1-N1-αN2)/K1
α:物种甲的竞争系数
αN2:表示在K1的空间中,除物种甲利用外,物种乙也同时占用。
dN2/dt=r2N2(K2-N2-βN1)/K2
β:物种乙的竞争系数
βN1 :表示在K2的空间中,除物种乙利用外,物种甲也同时占用。
四种可能结果:
1). 甲胜乙汰:K1>K2/β, K2 2). 乙胜甲汰: K2>K 1/a, K1 3). 甲乙共存: K1 4). 不稳定的平衡:K1 > K2/β, K2>K 1/a,甲胜或乙胜。 说明大气中DMS对气候的影响。1. DMS可以和空气中的OH原子团反应生成SO2,在海气界面的SO2不论是气态还是液态均可被快速氧化为硫酸盐(非海盐硫酸盐和甲基磺酸盐),因为硫酸盐挥发性很差,所以它们在空气中大部分是以气溶胶颗粒的形式存在。在大洋海区,大部分云凝结核(CCN)是以这种气溶胶形成的。由于CCN对云层的形成很灵敏,所以海洋DMS大量进入大气后,会直接增加CCN的密度,形成更多的云层,从而增加太阳辐射的云反射,使地球温度降低。故认为海洋生物产生的DMS具有控制或调节气候的作用,并称之为DMS-气候链。 2. DMS的氧化产物如二氧化硫、甲基磺酸、硫酸等还是酸雨、酸雾的重要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