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解剖与分期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结直肠肛管解剖PPT课件

结直肠肛管解剖PPT课件
后方:胰尾 左输尿管
术中要在充分显露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关系后,视血运情况决定血管结扎平面; 痔静脉丛不是门静脉侧支循环唯一场所,它可经十二指肠、小肠、结肠、胃、腹壁等处静脉回流,如果门静脉高压,可以引起上述器
前方:胃大弯,肋弓 官的静脉曲张,当然也可发生直肠静脉曲张(较罕见),但不是痔。
动脉,回结肠动脉或者无右结肠动脉(由 来伽自氏耻 (骨Ga直ra肠vo肌gl的ia)角提度出形在成排便节制机制中横纹肌的作用有三种:
痔长区短的 支动在脉入主肠要壁来之自前直很肠少下吻动合脉支(,手70术%分)离和及肛切门除动肠脉脂(垂42时%,)不。可过度牵拉,以免损伤长支影响肠壁血供。 回对肠吻管 合径口较血小液,供吻应合有后怀可疑能时发,生应狭再窄切时除,一须段切肠开管系,膜然对后侧再的吻肠合壁。,以增大吻合口径;
结肠的解剖结构
概述
结肠为盲肠与直 肠之间的肠段, 呈现为“M”行围 绕空回肠周围。
分为:升结肠 横结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
升结肠
长约15cm 起始于盲肠,沿
腹腔右侧上行, 至肝右叶下方 (结肠右曲)后 移行为横结肠。
升结肠为腹膜间位器 官,后面借疏松结缔 组织与腹膜后壁相粘, 三面被腹膜覆盖,位 置比较固定。
右半结肠切除术
2. 在分离右半结肠时,要在十二指肠前间 隙自上而下的分离,可以保存后腹膜壁层 的完整,避免在解剖过程中由于十二指肠 第三段及输尿管贴附在右半结肠系膜深面 而造成误伤的危险;
右半结肠切除术
3. 注意临近的解剖关系:
(1)切断横结肠系膜时:勿钳夹右侧输尿管, 勿损伤精索静脉或卵巢静脉;
毗邻
直肠膀胱陷凹 直肠子宫陷凹
前方 男性:膀胱
输尿管 尿道 女性:子宫 附件 阴道后壁

结直肠的应用解剖

结直肠的应用解剖

结直肠的应用解剖在外科手术中,尤其是现在比较广泛应用的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中,结肠癌的解剖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幻灯4)只有认真的了解了结肠的解剖才能够在手术当中正确的找到手术的层面,正确的进行一个游离和切割。

那么这是我们常见到的结肠的一个在腹壁上的投影的图像,结肠我们人为的把它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在这四段的结肠当中,横结肠和乙状结肠相对都比较游离,游离的活动的范围都比较大,但是这两段又有不相同的地方,也就是说乙状结肠的外侧它有一个结肠的系带,能够相对的固定乙状结肠与侧腹壁,而横结肠就完完全全是游离状态的了。

那么所以对于腹腔镜手术来讲,横结肠的相对的难度更大一些,而乙状结肠相对的难度是比较小的。

(幻灯6)这是我们在解剖图谱上看到的结肠癌,结肠的这个解剖的位置,结肠解剖主要是位于腹壁的四周,它的中间是小肠的部分。

而且它的这个升结肠、降结肠,那么都是腹膜间位器官,而乙状结肠、横结肠,相对是腹膜内的脏器。

(幻灯7)结直肠的血液的供应我们来看这个血管的解剖图,主要是由这个腹主动脉,腹主动脉分为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主要是供应右伴的结肠,肠系膜下动脉主要是供应左伴的结肠。

结肠的血液供应,腹部住主动脉分为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又分出来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和中结肠动脉。

那么它有自己相应的供应的区域和相应的静脉的伴流的这个情况。

对于肠系膜上动脉来讲,它的这三个分支比较固定的是回结肠动脉,而变异度非常大的是右结肠动脉。

因此在腹腔镜的手术当中或者说在开腹手术的右伴结肠癌的根治术当中,那么是以回结肠动脉作为一个标志性的一个入路或者作为一个标志性的切断的一个范围。

(幻灯9)这是我们在图上看到的腹主动脉分出来的肠系膜上动脉,然后再分出来中结肠、右结肠和回结肠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同样是腹主动脉分出来的,肠系膜下动脉又可分为左结肠动脉和乙状结肠动脉,那么相应的供应降结肠的部分的血液和乙状结肠部分的血液,也都有各自的静脉的回流。

直肠相关解剖

直肠相关解剖
在男性, Denonvillier’s 筋膜有时被误称 为直肠膀胱筋膜, 但该筋膜延伸至膀胱的 尾侧,在前列腺及精囊后方尤为致密;该筋 膜紧邻直肠系膜筋膜的前面,可与之融合。
直肠血供
提供直肠上三分之二的血供的是直肠上动脉, 直肠中动脉的分支可能也供给中间三分之一 的直肠,直肠下动脉的升支提供下三分之一 直肠的血供。小部分血供也来自髂正中动脉, 其是主动脉位于正中的终末支,其在骶直肠 筋膜处进入直肠肛门连接处的肠后壁。 直肠上动脉 直肠上2/3 的动脉血主要由后肠的动脉供应, 具体而言,即为该动脉在盆腔的延续直肠上 动脉(superior rectal artery)。
组织,自骶前筋膜向下斜行,至直肠后方, 直肠肛门交界以上3~5crn处与直肠从而与真骨盆的后壁与侧壁分 开。直肠系膜筋膜向上与乙状结肠系膜外围 的结缔组织融合,向外则围绕直肠与直肠系 膜而延伸,至前方与一更为致密的筋膜相续, 后者为便于称呼,以人名Denonvillier’s 而 命名。
淋巴回流
直肠中动脉与直肠下动脉
直肠中动脉(middle rectal arlery) 可直接起自髂内动 脉前干,亦可由膀胱下动脉(或女性的阴道动脉) 发出。当其存在时,这些动脉被包含于“外侧韧带” 中,穿入直肠系膜的前外侧面,并为直肠中1/3 额 外供应一定量的血液。直肠下动脉( inferior rectal artery) 为阴部内动脉的终末支。这些动脉穿越坐骨 肛门窝,由侧面进入肛管上段,供应肛门内、外括 约肌,肛管及肛周皮肤。直肠下动脉的升支供应直 肠远端1/3, 在直肠的黏膜下层与直肠上动脉的终末 支吻合
直肠没有系膜, 但其周围的脂肪被封
裹在筋膜之中,该筋膜称为直肠系膜 ( mesoreclum ) 。该筋膜明显自成一 体,紧邻直肠,直达肛提肌水平。其 中含有直肠上动脉与其分支、直肠上 静脉与其属支、淋巴管与淋巴结,以 及脂肪结缔组织

直肠肛管解剖培训课件.ppt

直肠肛管解剖培训课件.ppt
直肠肛管解剖
王竞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肛肠外科&局部解剖与手术学教研室
精品文档
1
直肠
精品文档
2
直肠
直肠长12~15cm 在第3骶椎前方正中与乙状结肠相续 沿骶骨凹面下降 至尾骨尖前方2~3cm稍下处穿过盆膈 终于肛门
精品文档
3
概述
矢状面两个弯曲 冠状面三个侧曲 3条直肠横襞
(Houston瓣) 缺少结肠带、结
分布在内痔血管丛的纤维也有人 称为支持纤维
在内外括约肌之间纵行向下,分 布在外括肌的皮下部和浅部,形 成结缔组织性纤维隔膜,将坐骨 直肠窝分隔为坐骨直肠窝间隙和 肛门周围间隙
穿过外括约肌皮下部形成终末纤
维与肛门周围的皮肤相固定,也
叫做肛门皱皮肌,纵肌收缩可使
肛门呈放射状态收拢。
精品文档
25
联合纵肌的功能
如果粘膜下支持组织变性或过度用力排便,则可引 起肛垫的部分或全部下移而成痔
原发性内痔的好发部位多呈右前、右后及左外位,
是与三分叶状肛垫的位置是一致的(3、7、11点)
精品文档
14

11点
3点
7点
内痔
外痔
混合痔 精品文档
15
外科学肛管的4个界限
肛门缘 括约肌间沟(肛白线,Hilton line) 齿线 肛管直肠线
主动闭合肛门时,有补充随意 肌功能的作用
肛裂患者大便时可致内括约肌 痉挛,产生排便困难和剧痛。 切断内括约肌可解除痉挛,切 断后不会引起排便失禁
精品文档
23
联合性纵行肌
构成: 直肠纵肌的延长 肛提肌悬带 外括约肌顶环的延长
精品文档
24
联合纵肌
向内侧穿过内括约肌层,分布在 肛管内皮形成非常薄的纤维肌束 而固定栉膜,也称做Treiti韧带

直肠癌的应用解剖幻灯片

直肠癌的应用解剖幻灯片
直肠的外科应用解剖
胃肠肿瘤中心 张寿儒
解剖学是外科医生成长和腾飞的起点, 假如不懂解剖学或对解剖学一知半解, 就如同盲人雕刻艺术品一样不可思议。
直肠解剖简述
直肠位置与形态 直肠〔rectum〕位于盆腔后部,上平第3骶椎
高度接乙状结肠,向下穿盆膈延续为肛管。成 人的直肠平均长11.7cm,其下份肠腔明显膨大 称直肠壶腹。直肠并不直,在矢状面上有两个 弯曲,上部的弯曲与骶骨曲度一致,称骶曲 (sacral flexure);在下部绕尾骨尖的弯曲, 称会阴曲(perineal flexure)。在冠状面直 肠尚有左、右左侧的弯曲,但不恒定。
对临床有重要意义,又称外科解剖间隙。 肛提肌上有骨盆直肠间隙,在腹膜返折 以下,直肠两侧,左右各1个;直肠后间 隙,在直肠和骶骨之间,也在肛提肌上 方,可与两侧骨盆直肠间隙相通;肛提 肌下为坐骨直肠间隙,在肛管两侧,左 右各一个。
问题
到目前为止,解剖学界和临床外科医生 对腹膜后筋膜及其间隙的确切解剖学形 态尚无统一认识。根据胚胎发生时腹后 筋膜配布规律,探讨安全、快捷的手术 入路筋膜平面,是提高手术质量的关键。
要点
对低位肿瘤在分离远端直肠系膜时应慎 重,避免造成肠壁缺血导致吻合口瘘的并 发症
谢谢!
结受累,已属第三站淋巴结,其临床意义有如 肠系膜下血管根部淋巴结受累一样,清扫这些 淋巴结的实际意义究竟有多大,可能还无法阐 明,若常规清扫这些淋巴结以满足手术的根治 性,会同时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和后遗症,手术 的风险性、获益性与所付出的代价相比是否值 得,应予以仔细权衡;
肛管直肠环
由外括约肌深浅两部,纵形肌、内括约肌以及 耻骨直肠肌所组成,起括约功能。肛门部手术 时必须注意环的部位,若不慎切断,可造成肛 门失禁。

结直肠肛管解剖课件ppt

结直肠肛管解剖课件ppt
量保留脾脏。 沙夫科(Shafik) “三肌襻”学说
瘘管内口在肛直肠环上2/3或以上,须采用挂线疗法或切开(切除)加挂线疗法,以免引起失禁; 向两侧→直肠下血管淋巴结 →髂内淋巴结
左半结肠切除术
3. 吻合时要确保吻合口无张力及有充分的 血液供应。如吻合口有张力,应进一步游 离横结肠,使之松动;对吻合口血液供应 有怀疑时,应再切除一段肠管,然后再吻 合。
结肠左曲
肠系膜 左结肠动脉 下动脉 乙状结肠动脉
淋巴
右半结肠的淋巴大部分 汇入肠系膜上淋巴结。
左半结肠的淋巴大部分 汇入肠系膜下淋巴结。
肠系膜上下淋巴结的输 出管直接或经腹腔干根部 的腹腔淋巴结汇入肠干。
结肠手术的解剖学 注意事项
右半结肠切除术
1. 右结肠动脉的变异较多,可来自中结肠 动脉,回结肠动脉或者无右结肠动脉(由 中结肠动脉或者回结肠动脉代替供血)。 术中要在充分显露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 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关系后,视血运情况决 定血管结扎平面;
来自耻骨尾骨肌的侧面压迫
栉膜带是60年前麦氏(Miles)作为肛裂的病因学说而提出来的。
如已经撕裂脾脏,可用缝合方法止血,尽 两层筋膜之间由无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充填。
克劳斯特(Klosterhalfen)等人通过尸体血管造影,发现正常人两侧肛门动脉的分支,在肛后连合处吻合较好者仅有15%,而85%的人 无吻合,该处小血管密度低于前连合和两侧,形成乏血管区。
加横结肠切除时,术中剥离应注意胰腺, 十二指肠,胆道等各毗邻脏器,避免造成 损伤。
回盲部旷置术
1. 回肠管径较小,吻合后可能发生狭窄时, 须切开系膜对侧的肠壁,以增大吻合口径;
2. 回肠远端封闭后,应将其转向下方,缝 合固定于肠系膜上,以防发生肠套叠。

直肠相关解剖学基础PPT课件

直肠相关解剖学基础PPT课件
肠系膜下动脉发出左结肠动脉和乙状结肠动脉后的 延续血管。为齿状线以上肠壁供血血管。
2)直肠下动脉:由髂内动脉前干或阴部内动脉
分出,左右各一,通过直肠侧韧带进入直肠,与直 肠上动脉在齿状线上下相吻合。
3)肛门动脉:由两侧阴部内动脉分出,通过坐骨
直肠间隙,供应肛管和括约肌,并与直肠上、下动 脉相吻合。
4)骶正中动脉:发自腹主动脉下段,紧靠骶骨向下走行,主要分
而在直肠癌TME手术中,Toldt´s间隙贯穿了手术全程。
8
左结肠后间隙
左结肠后间隙及周围结构
9
6.直肠系膜
直肠系膜是个外科概念, 指盆腔筋膜 脏层包裹直肠的脂肪、结缔组织及其血 管和淋巴组织等。直肠系膜从直肠的后 方及两侧包绕直肠,对限制肿瘤的扩散有 一定的作用。系膜上部较厚, 内侧有许 多纤维束深入直肠壁; 下部菲薄, 纤维束 细密, 脂肪逐渐减少, 末端有部分系膜与 直肠肌层紧密相贴。矢状切面上直肠系 膜附着缘的最低点约在尾骨尖以上2cm;
7
5.Toldt´s筋膜
胚胎学研究表明,肠系膜经过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侧表面与肾 前筋膜愈着。两者之间原有的腹膜形成双层折叠,并在生长发育的过 程中逐渐演化为疏松结缔组织,联系并隔离于肠系膜和肾前筋膜之间, 形成所谓“融合筋膜”,又名Toldt´s筋膜。而肠系膜后的分离操作, 实际上是在肠系膜和肾前筋膜之间的Toldt´s间隙—这一天然的外科平 面中进行的。
6
4.直肠的神经分布
上腹下丛: 由胸髓T11~ 12及高腰髓节段发出的交感神 经组成腹腔神经丛包绕腹主动脉, 向下延续 而成。
下腹下丛( 盆丛): 上腹下丛于髂血管分叉处发出左、右侧腹下 神经。腹下神经在骨盆入口处位于输尿 管和髂内血管的内侧, 沿盆侧壁向下走行, 与 骶孔发出的骶2~ 4骨盆内脏神经汇合形成, 在男性直肠、精囊、前列腺及膀胱后部的两 侧(侧韧带内)形成次级神经丛, 即直肠丛、 膀胱丛和前列腺丛。

(完整版)直肠解剖.ppt

(完整版)直肠解剖.ppt

23
精品文档
24
精品文档
25
Prineopelvic spaces
精品文档
26
精品文档
27
精品文档
28
1.骨盆直肠间隙(2) 2.坐骨直肠间隙(2) 3.直肠后间隙(1)(骶前间隙) 共五个间隙
精品文档
29
Blood vessels
精品文档
30
精品文档
31
精品文档
32
Lymphatic drainage
sigmoid colon. Running downwards, it pierces
the pelvic diaphragm to end as the anus. It is
approximately 12~16cm in length. The part of
the rectum superior to the pelvic diaphragm is
1.Position, shape and relations
The rectum lies in front of the sacrum and
coccyx. It begins at the pelvic surface of the 3rd
sacral vertebra as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精品文档
3
五、盆底肌与盆膈
肛提肌:前列腺提肌(耻骨阴道肌),耻骨直 肠肌,耻尾肌和髂尾肌
尾骨肌 盆膈上、下筋膜
精品文档
4
盆部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动脉 髂总动脉、 髂内动脉
壁支:髂腰动脉,骶外侧动脉,臀上动脉, 臀下动脉,闭孔动脉
脏支:膀胱上、下动脉,子宫动脉, 直肠下动脉,阴部内动脉

《直肠解剖与分期》课件

《直肠解剖与分期》课件
其他症状
如体重下降、贫血、乏力等。
直肠癌的诊断方法
直肠指诊
医生通过手指触摸直肠了解肿瘤情况。
影像学检查
如CT、MRI等,了解肿瘤的浸润和转肠内部情况,并进行组织 活检。
肿瘤标志物检查
如CEA等,辅助诊断和监测病情。
直肠其他疾病的诊断
痔疮
根据患者症状、肛门视诊和肛门 镜检查进行诊断。
免疫治疗
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研究热点,通 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 细胞。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 精准打击癌细胞,提高治疗效果。
直肠其他疾病的治疗方法
炎症性肠病
01
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营养
支持和生活方式调整。
肠易激综合征
02
以药物治疗为主,如抗抑郁药、止泻药等,同时注意调整饮食
05
CATALOGUE
直肠疾病的康复与护理
直肠癌的康复与护理
直肠癌术后康复
术后康复过程中,患者需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进行复查,同时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促进康复。
直肠癌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包括伤口护理、饮食调理、心理支持等方面,需要家属和 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支持。
直肠癌康复期注意事项
直肠疾病患者的饮食调理
直肠疾病患者饮食原则
患者需遵循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原则,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 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直肠疾病患者饮食建议
患者可适量食用瘦肉、鱼、蛋、奶制品等高蛋白食品,同时多食用蔬菜、水果 、全麦面包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THANKS
感谢观看
《直肠解剖与分期 》ppt课件

直肠相关解剖学基础PPT参考幻灯片共24页PPT

直肠相关解剖学基础PPT参考幻灯片共24页PPT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直肠相关解剖学基础PPT参考幻灯片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谢谢

肠的解剖PPT课件

肠的解剖PPT课件

8
最新课件
(三)直肠
直肠(rectum)位于骨盆腔内,在第3骶椎水平接乙 状结肠,向下沿第4~5骶椎和尾骨前面下降,穿过盆 膈移行为肛管,全长约lO~14cm。直肠并非笔直,在 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直肠骶曲(sacral flexure of rectum)凸向后,与骶、尾骨前面弯曲一致,距肛门 约7~9cm;直肠会阴曲(perineal flexure of rectum) 凸向前,距肛门约3~5cm,是直肠绕过尾骨尖形成的 弯曲(图3-31)。临床上进行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时, 应注意这些弯曲,以免损伤肠壁。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 外1/3交点处,此点称为麦氏点,急性阑尾炎时,此处 常有明显的压痛。
6
最新课件
7
最新课件
(二)结肠
结肠在右髂窝内起于盲肠,呈方框围绕在空、回肠的周围。结肠 按部位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4部分。升结肠 是盲肠的直接延续,在右腹外侧区上升至肝右叶下方,弯向左前 方移行于横结肠,弯曲部称结肠右曲,又称肝曲。横结肠向左行 至左季肋区,在脾的下方,以锐角与降结肠相连,弯曲部称结肠 左曲,又称脾曲,其位置比结肠左曲要高,接近脾和胰尾,故左 曲的位置较高较深。横结肠的活动度较大,常下垂成弓形,其最 低点可达脐平面或脐下方。降结肠在左腹外侧区下降,至左髂嵴 处续于乙状结肠。乙状结肠呈乙字形弯曲,活动度较大,向下至 第3骶椎平面,移行于直肠。
位于相邻两条结肠带之间,由肠壁呈袋状向外膨出而 成,在X线平片上可借此区别大、小肠;肠脂垂附于
结肠带的边缘,是脂肪组织及浆膜聚集成的大小不等 形状各异的突起。上3种结构是肉眼区别结肠和小肠 的重要依据。
4
最新课件
5
最新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mm
&
1转移
如何判断?
大小?信号?形态?
形态不规则或 边缘呈针状突起 信号不均匀


Suggested Checklist for Use Prior to MR Imaging of Rectal Cancer
MRI的应用
(a) 肿瘤分期
(b) 评估肿瘤侵犯肌层外之深度 (c) 肿瘤与直肠系膜筋膜、肛门括约肌及盆 壁的关系 (d) 判断淋巴结转移
直肠筋膜
直肠系膜筋膜
直肠筋膜 骶前筋膜
直肠筋膜与骶前筋膜
骶前筋膜
直肠筋膜与骶前筋膜
盆脏筋膜构成直肠系膜筋膜
The mesorectal fascia, or visceral layer of the endopelvic fascia, encircles the rectum and the mesorectal fat, nodes, and lymphatic vessels to form a distinct anatomic unit. The mesorectal fascia runs along the anterior aspect of the sacrum, where it fuses with the presacral fascia, and then laterally on either side of the rectum, where it is easily identified on axial T2weighted images as a thin hypointense line
直肠癌T分期
T1期
仅侵及粘膜与粘膜下层,肌层完整
侵及肌层,未累及浆膜外脂肪组织
T2期
T3期
侵及浆膜外脂肪组织
T4期
累及盆壁、周围组织
直肠癌累及腹膜
直肠癌累及肛门括约肌
5 mm
肿瘤侵及直肠系膜深度 <5mm or
>5mm
肿瘤距离直肠系膜筋膜缘
< 1mm
MRI成像技术与解剖
清肠、排空膀胱
Turbo(Fast) Spin Echo SE
Series Thickness/ga p (mm) FOV 备 注
Sagittal AX
5/1 5/1
250 250
AX
Cor
3/0.3
3/0.3
160
160
垂直于直 肠长轴
肛门直肠环:
肛门外括约肌深、浅部、直肠壁纵行 肌、肛门内括约肌、耻骨直肠肌
选择正确的治疗措施
熟悉解剖结构!
准确的肿瘤分期!
谢谢大家
直肠癌
解剖 与 分期
最佳的治疗方案?
化疗?放疗?手术?
How ?
T ?
选择TME?
T1、T2、T3
TME

CRM
全系膜切除

环切缘
肿瘤复发率
38%

10%
直肠系膜筋膜 是否受累?
直肠系膜

直肠系膜筋膜 ?
直肠系膜
指的是在中下段直肠的后方和两侧包裹着的直肠的、形成半圆1.5~2.0cm厚的结 缔组织,内含有动脉、静脉、淋巴组织及大量脂肪组织,上自第3骶椎前方,下 达盆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