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表格教案
语文:第19课 春酒 表格式教案02 (人教版八下)
4、“我”:
(1)“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2)“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小结:表现我充满了童真童趣。
5细节:(1)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地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此处巧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这里写“我”贪喝春酒,喝完后的样子。写出了“我”天真幼稚和活泼可爱的神情。
(2)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这里的“偷偷”写出了作者的孩子般的调皮和天真。
方法
手段
情景导入法、品读鉴赏法、 延伸拓展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法:七嘴八舌话新年的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从小到大,我们都是伴随着这些年年依旧的节日,和亲人一起度过的。在这些传统节日中,同学们最盼望的无疑是春节。春节不仅有玩的、吃的、穿的,更有压岁钱,可以买很多想要的东西。但每个地方过年的风俗又不尽相同,那么浙江温州一带是如何过年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琦君的《春酒》。
二、感知课文内容
(一)读春酒
(朗读指导:1、注意生字词的读音;2、注意感情基调、语速、停顿、轻重音、语等。)
1.生字词
枸杞(gǒu qǐ) 门槛(kǎn) 过瘾(yǐn) 稀罕(hǎn) 酬谢(chóu)
《春酒》的教学教案设计
《春酒》的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春酒》的诗句;(2)能够分析并概括诗中的意象和意境;(3)能够解读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2)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探讨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3)通过创作、展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背诵和理解;2. 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分析;3. 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 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2. 诗中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3. 学生创作诗歌的指导和评价。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文的朗读录音和PPT;2. 准备相关的文学资料和背景信息;3. 准备诗歌创作的素材和参考示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诗文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2)引导学生关注诗的《春酒》,激发对诗文的兴趣。
2. 诗文理解:(1)让学生朗读诗文,边读边思考;(2)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如“春风送暖”、“花开花落”等;(3)讲解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意思,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3. 诗人背景和情感分析:(1)介绍诗人的创作背景,如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2)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情感表达,如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4. 诗歌欣赏与分析:(1)引导学生欣赏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2)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诗的艺术特色;(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文的感受和理解。
5. 诗歌创作与展示:(1)引导学生运用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自己的诗歌创作;(2)提供适当的素材和参考示例,帮助学生进行创作;(3)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进行评价和交流。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春酒》 备课教案
《春酒》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春节习俗,以及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家庭、亲人的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春节习俗。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态度。
(2)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感受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春酒》的作者及其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述的春节习俗。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
(2)学生合作探讨,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师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4. 实践活动:(1)学生进行朗读练习。
(2)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抄写课文《春酒》中的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春节习俗的短文。
3. 背诵课文《春酒》。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对课文中所描述的春节习俗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程度。
4.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春节氛围的音乐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热闹的春节场景中,增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春节习俗的了解和体验,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从而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情感和态度。
《春酒》 的教案内容
《春酒》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酒》;(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掌握基本的语法和修辞手法;(3)了解中国的春节习俗和酒文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和春节的热爱之情;(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酒文化,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2. 课文中重点词句的解释和运用;3. 对中国春节习俗和酒文化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和运用;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价值;3. 对酒文化的深度理解和批判性思考。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春酒》;2. 参考资料:关于春节习俗和酒文化的相关资料;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春节的经历,谈论春节的习俗;(2)提问:你们知道春节与酒有什么关系吗?引出《春酒》这篇课文。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难点;(3)让学生分析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作者对春节和酒的情感表达;(2)每组选取一个角度,进行课堂分享;(3)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探究学习:(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酒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2)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对酒文化的看法和建议;(3)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课文的主题和情感;(2)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酒文化的正确态度;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如何,以及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春酒》教案教学设计
《春酒》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春酒》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春节习俗的热爱和怀念。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描绘出作者描述的场景和情感。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习俗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亲情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春酒》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3)掌握课文中的一些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方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了解春节习俗。
(2)板书课题《春酒》,简介作者琦君。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2)学生通过字典或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家乡习俗的短文。
3. 收集有关春节的资料,下一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知识,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春节氛围的音乐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家乡过年的场景中,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春酒》表格式教学设计与反思
拓展阅读,学习写作诗歌
我在地下口水流
②
小时候
夏天是蛐蛐墙缝叫
哥哥地上趴
我鼓着腮帮瞎加油
③
小时候
秋天是树叶遍地有
哥哥拔老根
我满怀枯叶当参谋
④
小时候
冬天是竹片插在雪上头
哥哥踢得远
我不顾手肿像馒头
偷抢过来冰上溜
这个作品和《春》《乡》有何异同?
同:都是对故乡生活的怀念
异:没有愁绪,欢快
师:因为这个作者没有离乡远游的经历,他生在邯郸,长在邯郸,学习在邯郸,生活在邯郸,工作也在邯郸,他就在我们身边,他就是——老师本人。
但是我们会发现,无论生活经历如何,每个人热爱家乡的情怀都一样,所以我们无论际遇如何,都能做到“未曾远离,用心守护;身在异乡,心系故土!”
学生欣赏
学生学习对比欣赏,教师做好写作示范
引出“细节描写”
口头介绍细节描写相关知识: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主题,丰富作品内涵。
细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细枝末节,它属于情节的范畴;细节描写往往只抓住人物的细小动作、简短的话语、细微的表情来刻画人物,并不需要做过多的细致描写。 细致描写则是描写得仔细、具体,是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讲的。
学情分析
1、通过本单元前三篇文章的学习,及学生的自身的学习生活经验,寻民风民俗有较为丰富的的感情认识。
2、在学过的课文中有一些表达思乡情感的诗句,学生有一定的积累。
3、学生学过的中国近代史,其中对海峡两岸50多年有分离有所了解,经上三点对三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春酒》教学教案设计
《春酒》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春酒》,使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春酒》,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春酒》原文。
2.2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掌握文章的基本写作技巧。
2.3 教学难点(1)理解并把握文章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2)深入剖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背景,查阅相关资料。
3.2 课堂导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春天的特点,进而引出《春酒》这篇课文。
3.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大意,梳理文章结构。
(2)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
(3)解析文章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如“春酒”的象征意义等。
3.4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感悟,教师巡回指导。
3.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4.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五章:教学拓展5.1 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春酒”这一民俗的理解和看法。
5.2 个人作业让学生写一篇以“家乡的春酒”为主题的短文,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5.3 推荐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春天、家乡的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春酒》原文及相关注释。
6.2 网络资源:关于《春酒》的解读、评论及相关背景资料。
春酒表格教案
2、通过对人物的品析,学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并学会运用。
通过对人物的品析,学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 并学会运用。
教学方法
分析法、点拨法
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播放歌曲《欢乐中国年》说说过年的风俗。 二、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作家作品 三、检查预习 提问生字词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了解作家作品,积累常识 检查预习,夯实基础
四、感知课文 走进春酒
◆识春酒,知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文章围绕“春酒”写 了哪些人、哪些事? 2、你能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春酒的味道吗?
走进文本,感知文意
五、赏读细节 品味情感
◆品春酒,悟真情 文中的人物是通过很多有趣的细节描写来表现
2016 年萝北县初中语文
“抓住语识,强化目标,突出重点,精简课堂”主题研讨课
授课教师
任宝丽
学 科 语文 授课班级 八年五班 教 具
多媒体
课题
教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春酒》
课 时 一课时 授课类型 单一课 授课时间 2016、6、17
1、细读品味文中关键语句,体现文章表现的风俗美、人情美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的,他们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请大家找出来,品一品 这些细节好在哪里?
合作探究,品读细节
◆酿春酒,忆家乡 如何理解文末一段,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 归纳主题,理解思乡情
酒吗?(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六、拓展延伸 七、总结归纳
布置作业
板 书 设 计
观看视频《给妈妈洗脚》,进行细节描写练笔。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细节描写《试卷发下来了》。
《春酒》 备课教案
《春酒》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春酒》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态度。
(2)能够分析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通过模仿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春酒》的主要内容和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
(2)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和难句的理解和运用。
(2)学生对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理解和内化。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春酒》的文本和相关的教学资料。
(2)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春酒》,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准备笔记本和笔,做好笔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对春天的印象和感受。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春酒》的作者和背景。
2. 课堂阅读与讨论:(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春酒》,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3. 分析与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教师引导学生解读课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关于课文《春酒》的读后感。
2.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模仿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模仿创作等,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布置,评估学生对课文《春酒》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
《春酒》教案模板
《春酒》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春酒”、“团圆”、“欢乐”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喜庆气氛。
(2)理解家庭团圆和亲情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理解。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课文《春酒》。
(2)生词和短语卡片。
(3)修辞手法示例。
2. 教学设备:(1)投影仪。
(2)白板。
(3)教学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春天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引导学生回顾春天的特点和习俗。
2. 朗读与背诵:(1)学生齐读课文《春酒》。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3. 生词和短语学习:(1)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其意思。
(2)教师用例句解释生词和短语的用法。
4. 修辞手法分析:(1)教师展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示例。
(2)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进行解释。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将课文《春酒》背诵给家长听。
2. 学生选择一个生词或短语,用它写一个句子,并明天向同学分享。
3. 学生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想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合作。
2. 朗读与背诵:评估学生在朗读和背诵课文时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生词和短语掌握:通过小测验或口头提问,检查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春酒》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春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春节”、“酒席”、“鞭炮”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课文朗读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分析课文结构,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感恩之情。
(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理解。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春酒》的文本。
(2)生词和短语的解释。
(3)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春酒》。
(2)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春节的习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春节的回忆和习俗的了解。
(2)介绍课文《春酒》的作者和背景。
2. 朗读与背诵:(1)学生朗读课文《春酒》。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语调。
(3)学生集体背诵课文。
3. 生词和短语学习:(1)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学生进行翻译和解释。
(2)教师举例说明生词和短语的用法。
4. 修辞手法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请家长签字确认已经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春酒》。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个别辅导和鼓励。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角色扮演等。
《春酒》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春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结构。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朗读、讨论、展示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时光、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春酒》。
2. 词语解释: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重点词语的含义。
3. 句式分析:分析课文中的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
4. 内容理解:讨论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
5. 拓展延伸:欣赏其他描写春天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结构。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重点词语的含义。
(2)课文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2)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内涵,培养创新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2)板书:突出重点,便于学生记录和理解。
(3)朗读、讨论、展示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春酒》的作者和背景。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词语解释: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重点词语的含义。
4. 句式分析:分析课文中的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
5. 内容理解:讨论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
6. 拓展延伸:欣赏其他描写春天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19《春酒》表格式教案(1)
探究
2、学生自主阅读体会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有许多细节写得很有情趣,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浓
浓的感情。例如:
①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
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
②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
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三、总结归纳 本文体现了琦君散文的主要特点。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
之情,友伴之谊。童年、故乡、亲人、师友占据了她创作题材的绝大部分,她 以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将这些营造成了一个艺术世 界。
作 业 1.研讨课后练习一、二。2.完成配套练习册。
课 题
《春酒》(第二课时)
课时安排
探
A、揣摩他当时的心理。
究
B、这是故乡浓厚、淳朴人情的最好体现,不说话,总是乐呵呵地做事,能为很多
“才”在和“只有”搭配,足见她的嘴馋了。
(6)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
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写出了“我”焦急等待的心情,小时候,我那企盼的神态。(情趣)
问:为什么这样说呢?若把“眼巴巴”去掉,会怎样?
生把去掉“眼巴巴”之后的这句话,再读一遍看看效果怎样。哪个同学发现了?
教师明确:不好。 “偷偷”而不是当着母亲的面,表现“我”内心是非常想喝的,
但又不能让母亲知道的隐秘心理。“好几回”是指多次,而不是一回、一次,足以见出
课 母亲的八宝酒对“我”充满了诱惑,也显示出“我”的可爱。
(4)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了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
内 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
《春酒》教学教案设计
《春酒》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一些生词和短语。
(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写作和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生词和短语的学习和运用。
(3)对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的了解。
2. 教学难点:(1)一些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生词和短语的卡片。
(3)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预习生词和短语。
(2)准备相关的节日和习俗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的,引发对春天的期待和喜爱。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
(3)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学习生词和短语:(1)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的卡片,学生朗读并翻译。
(2)教师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并进行例句演示。
(3)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生词和短语造句。
4. 小组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传统节日进行研究和展示。
(2)小组成员合作,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3)小组展示,分享对所选节日的了解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活动等。
2.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活动,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生词和短语的应用:通过造句和小组活动,检查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4. 展示和表达:评价学生在小组展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清晰度和组织能力。
《春酒》 的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酒》;(2)理解《春酒》的诗意和主题,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分析《春酒》的艺术特色,如韵律、节奏、修辞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春酒》的韵律美;(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春酒》中的修辞手法;(3)通过想象和联想,让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2)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春酒》;2. 理解《春酒》的诗意和主题;3. 分析《春酒》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春酒》中的修辞手法;2. 体会诗中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2. 相关背景资料;3. 投影仪或白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春酒》,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韵律美;(2)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3)学生跟读,体会诗句的节奏和韵味;(4)组织学生背诵课文,提高记忆力。
3. 理解诗意:(1)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生词和句子的意思;(2)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3)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 分析艺术特色:(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韵律、节奏;(2)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拟人等;(3)教师总结,展示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4)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析成果。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联想自己身边的美好事物;(2)分享自己的感受,体会诗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教师引导,总结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态度。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巩固知识点;(2)强调《春酒》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
7.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春酒》;(2)结合课文,分析李清照的其他作品,体会其艺术风格;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让学生收集其他描写春天的诗词,与《春酒》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春酒》 课文教案
《春酒》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春酒”、“团圆”、“欢乐”等。
(3)掌握课文中常用的句型和语法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分析、解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和团聚的珍惜。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春酒》,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 生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春酒”、“团圆”、“欢乐”等,理解其含义。
3.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解释其含义和表达的作用。
4. 课文解读:通过小组讨论或问答形式,解读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
5.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家庭团聚的短文。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春酒》的背景和作者。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生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春酒”、“团圆”、“欢乐”等,理解其含义。
4.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解释其含义和表达的作用。
5. 课文解读:通过小组讨论或问答形式,解读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
6.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家庭团聚的短文。
四、教学评价1. 朗读评价:评价学生的朗读语音语调和表情。
2. 生词测试:测试学生对课文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3. 写作评价:评价学生的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
4. 课堂参与度评价:评价学生在讨论和问答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春酒》的课文文本。
2. 生词表:列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 录音设备:用于播放课文朗读。
4. 写作纸张和文具:用于学生写作练习。
5.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
《春酒》教案教学设计
《春酒》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春节”、“酒席”、“团圆”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2)运用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和酒的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酒的文化和习俗,树立健康的饮酒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2. 生词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通过例句理解和运用。
3. 修辞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春天的图片或歌曲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
2. 课文朗读: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可以进行角色扮演。
3. 生词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通过例句理解和运用,可以进行小组讨论。
4. 修辞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朗读课文,并分享学习收获。
2.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可以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朗读方面还有待提高,可以加强语音语调和节奏的训练。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练习。
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和小组合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春天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氛围,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春酒》的教案设计
《春酒》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酒》;(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春节”、“酒席”、“团圆”等;(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2)通过课文朗读,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表达能力;(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2)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2. 生词短语学习:让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小组讨论,学习和理解生词和短语;3. 课文解析: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意义;4. 修辞手法分析: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学习和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5.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中的场景和情节。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引起学生对春天的兴趣和好奇心;2. 课文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3. 生词短语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和理解生词和短语;4. 课文解析: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意义;5. 修辞手法分析: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习和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6.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指导学生表演课文中的场景和情节;7.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2. 课文朗读:评价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表情是否正确;3. 生词短语学习:评价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程度;4. 课文解析:评价学生对课文主旨和意义的理解程度;5. 修辞手法分析: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6. 角色扮演:评价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春酒》的教学教案设计
《春酒》的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春酒》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冰心及作品的相关背景。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朗读、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
(3)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春酒》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冰心及作品的相关背景。
2. 分析并欣赏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 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文化内涵和深层含义。
2. 欣赏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春酒》的相关资料,包括作者冰心的简介、作品背景等。
2. 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 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带或音频文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或音频文件,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冰心及作品背景。
a. 课文《春酒》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b. 课文中描绘了哪些春天的景物?c. 课文中的“春酒”寓意着什么?3. 合作探讨(1)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析并欣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各小组选取一个修辞手法或语言特色进行分享,总结并汇报。
4.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2)讲解课文中的文化内涵和深层含义,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亲情。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口语表达,如描述春天的美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探究,品读细节
◆酿春酒,忆家乡 如何理解文末一段, 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
酒吗?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
归纳主题,理解思乡情
六、拓展延伸 七、总结归纳
布置作业
板 书 设 计
观看视频《给妈妈洗脚》 ,进行细节描写练笔。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细节描写《试卷发下来了》 。
运用细节,积累作文写法 学生总结 巩固细节描写的运用
四、感知课文 走进春酒
◆识春酒,知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文章围绕“春酒”写 了哪些人、哪些事 ? 2、你能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春酒的味道吗?
走进文本,感知文意
五、赏读细节 品味情感
◆品春酒,悟真情 文中的人物是通过很多有趣的细节描写来表现
的,他们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请大家找出来, 品一品 这些细节好在哪里 ?
通过对人物的品析, 学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 并学会运用。
教学方法
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学法指导
分析法、点拨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二、简介作者 三、检查预习
播放歌曲《欢乐中国年》说说过年的风俗。 课件出示作家作品 提问生字词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了解作家作品,积累常识 检查预习,夯实基础
“抓住语识,强化目标授课班级 八年五班 教 具
多媒体
课题
《春酒》
课 时 一课时 授课类型 单一课 授课时间
2016、 6、 17
教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1、细读品味文中关键语句,体现文章表现的风俗美、人情美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2、通过对人物的品析,学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并学会运用。
春酒
琦君
喝春酒 —— 风俗美
} 喝会酒 —— 人情美
酿春酒 —— 家乡美
思乡怀旧
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