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第3课《古诗三首》 课件-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这首诗里,最让你难过的是哪一点?
牛郎和织女,一对 夫妻,两个相爱的人, 只是隔了一条清浅的银 河,却不能见面,不能 说话。
因为不能见面,于是有了离愁,有了刻骨的思念,
你从哪里看出织女的思念?
从这个句子里看出想念,这么 能织的人整天还织不成布来,
这个字让人感觉织女是随意地抚弄着机抒,心思不 在织机上,因为她在想念牛郎呢。
可见心思并不在织布上。
这个句子让我想起了“涕泪满衣裳”,杜甫是喜极 而泣,这里的织女是因为太想念了而伤心落泪。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你们觉得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首诗呢?难道他只是在感叹 牛郎织女的境遇吗?
东汉末年,天下之乱。有兴趣的可以 去了解一下“董卓之乱”历史事件。乱世 最苦是百姓,战乱造成无数的家破人亡、 妻离子散,生活中有了许许多多的“牛郎 织女”,所以这首诗写了许许多多人的境 遇,说出了许许多多人的心声。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十五夜望月
十五夜望月
[唐]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当时的皇帝非常喜欢这首诗,他觉得这首诗是在 称赞自己,你觉得皇帝是怎么解读这首诗的呢?
皇帝可能会想:这是在赞美我,赞 美我的恩泽就像这火种一样传递到 干家万户。
但是,当时也有一些皇帝宠幸的官员觉得韩竑是借诗 讽刺自己,你觉得这些宠臣是怎么解读这首诗的呢?
寒食禁火,是沿袭已久的习俗,但 我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这是在讽 刺我们搞特权,讽刺我们腐败啊。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
迢迢牵牛星
知识备查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 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 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这 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为标题。被刘勰 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
初读诗歌
听朗读,把握诗歌朗读节奏。 多读几遍,疏通字词。
tiáo
迢迢牵牛星
jiǎo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在万民禁火的寒食节,皇帝却开恩赐 火给王侯贵族,对这个细节的描述,流露 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板书设计
白昼
寒食
夜晚
自然风光 宫廷生活
春意盎然 专权腐败
课堂小结
《寒食》通过描写寒食节时的融融 春意和皇宫里的情景,暗讽了封建统治 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 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和社会的不满。
汉宫: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 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夜晚 五侯:指天子宠信之臣。 诗意:夜色降临,皇宫里忙着传蜡烛, 袅袅轻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汉宫”: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皇宫。 用“传”与“散”两个动词生动地画出 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 如闻轻烟之味。
“清”“浅”二字突出了怎样的情感?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河汉”既“清”且“浅”,而且牛 郎织女相距“复几许”,并不遥远。如此 可望而不可即,咫尺也是天涯,更加有力 地突出了织女的失落之感、哀怨之情。
离愁
最后四句直接抒发诗人的慨叹,也暗示 了痛苦的根源。“盈盈”是形容银河水的清 澈,“盈盈一水”而“不得语”,让我们看 见了一个饱含离愁、楚楚动人的思妇形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课件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释义:
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 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家?
悟诗情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景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情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
冷露无声湿桂花。 样便有言外之意,即“在望
释义:
虽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水,但他们只能含情 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
悟诗情
迢迢牵牛星
现实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女 想象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详)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美丽 勤劳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孤独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哀怨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痛苦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释义: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中的柳树。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 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释义: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
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注释: [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零]落下。
释义:
(她思念牛郎,无心织布),因此一整天也没 织成一整幅布帛,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下来。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最新)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诗人看到了,听到了,又 感受到了哪些景物的存在?
在诗中圈划出来吧。
庭院 树 露水
月光 乌鸦 桂花
庭院中铺满了月光,像撒了一层白霜 一样,树上的乌鸦已经休息了,露水悄无 声息地打湿了桂花。
这幅画面给大家一种怎么样的感觉?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 凄清的中秋月夜图,渲 染了一种清幽、寂静、 凄凉的气氛。
牵牛星喝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 相望。织女深处纤纤素手拨弄 织机,但一整天也织不成纹样, 只有泪如雨下。这银河看起来 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 远呢?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一 条银河,却只能相顾无言。
从这几句诗中,你看到 了一个怎样的织女,圈画出 关键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不成章”三字蕴含着一个“思”字,即织女的内心动态,“泣涕 零如雨”更是织女悲苦内心世界的表露,因而神思恍惚、心不在焉,落 得个终日勤劳作,终日意悬悬,终日不成章。“泣”的本义是眼泪,特 指无声流泪或低声地哭。“涕”也是眼泪。“零”本是指雨缓缓而降, 引申为降落、落下。这里落下的不是雨,而是如雨水一般无法抑制的织 女泪。这是夸张和比喻的修辞,塑造织女相思之苦。那泪如雨下的神态, 就是织女相思成痴最好的表达。
寒食节这天老百姓们都不 能用火,吃的都是冷食。 可皇宫贵族却灯火通明, 吃香喝辣的,老百姓们又
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讽刺
《寒食》因为只是描绘了几种景象,没有直接 抒情的语句,所以对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自古就有 不同的观点。
《寒食》写成之时,皇帝唐德宗刚刚即位。唐德宗试图将国家 恢复到盛唐大一统的气象,而韩栩这首《寒食》诗正是这一气象的 诗意再现,所以深受德宗皇帝的激赏。在他即位的这一年(建中初), 中书省两次送来知制诰的人选,都被德宗否定了,独独看中了闲居十 年又辞疾在家的“小幕吏”韩翃,凭的就是这首诗。皇帝的制语一 般要求在温文雅正之中体现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寒食》诗 恰恰让德宗读出了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PPT
乐诗
乐诗,古代称可以入乐的诗为乐诗,与徒诗对言。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指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 官名。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
中庭地白树栖鸦,
像铺上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
庭中,庭院中。 歇,休息。
鸦雀的聒(guō)噪声逐渐消停下
指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 像铺了一层霜一样。
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 扰,先后进入梦乡。
如何品味“树栖鸦”这三个字?
“树栖鸦”为了押韵而使用倒装,这三个 字,简洁凝练朴实,明写树上的乌鸦已经安静 栖息,暗示夜已经深了,月夜一片寂静。从视 觉和听觉的角度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 托了月夜的寂静。
为什么这里写的 是桂花?
桂花是中秋 时节有代表性的花。桂 花常在农历八月,也就 是中秋时节盛开。
宫词
宫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特殊命题,专门 描写后妃、宫女的生活。写宫词的多是男人。虽然 他们不会有机会进宫体验生活,但是他们善于想像, 想像那个三千粉黛而真正男人只有一个的后宫生活。 所有宫词表现的都是同一主题:争宠和失宠。由于 得宠的人也害怕失宠,最终也难免失宠,所以失宠 女人的凄凉和寂寞就成了一代代诗人嚼橄榄没完没 了咀嚼的主题。
品读诗句
春城无处不飞花,
处处“飞花” 说明了什么?
寒食东风御柳斜。
为什么要写 “柳”呢?
品读诗句
译文:春天的长安城里到处飘飞着柳絮落花, 寒食节里,皇家花园中的杨柳随风摇摆。
品读诗句
日暮汉宫传蜡烛,
汉宫这里指什么?
轻烟散入五侯家。
“轻烟散入”四 字,描绘了怎样
的一幅画面?
品读诗句
译文:日落天黑,皇宫里传送着朝廷赏赐的蜡烛, 燃烛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ppt
修辞知识修辞知识思想感情隔河相望不能团聚相爱受阻不能欢聚比喻全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河相隔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到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第一单元
3 古诗三首
寒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皎皎:写星辰的光辉(亮)
相 思
纤纤:写双手的形状(美)
景 中
札札:写织机的声音(忙)
怨 别
情 盈盈:写水流的形态(清)
脉脉:写人物的神态(情)
叠词的魅力:
1.形式上:使诗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 美感和韵律美。 2.内容上:对写景写人起到“景情并 生”的作用,使感情表达得更加缠绵 悱恻。
修辞知识
叠字
“盈盈”写水之物貌,清浅的样子,“脉脉” 写人的情貌,含情的样子,银河水清又浅,可是一 水之隔,却不得语,近在咫尺,若隔天涯。这美好 的情和景与“不得语”的残酷现实形成巨大的矛盾 反差,从而使诗意更加哀怨动人。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正摆弄 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翻译古诗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织女思念牛郎,无心织布),一整天也没织 成一段布,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了下来。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那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能有多远呢?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 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在不断发展的 途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 等风俗。
节日起源:寒食节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 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春秋时, 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 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 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零五日)禁火寒 食,形成寒食节。
第一单元
3 古诗三首
寒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皎皎:写星辰的光辉(亮)
相 思
纤纤:写双手的形状(美)
景 中
札札:写织机的声音(忙)
怨 别
情 盈盈:写水流的形态(清)
脉脉:写人物的神态(情)
叠词的魅力:
1.形式上:使诗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 美感和韵律美。 2.内容上:对写景写人起到“景情并 生”的作用,使感情表达得更加缠绵 悱恻。
修辞知识
叠字
“盈盈”写水之物貌,清浅的样子,“脉脉” 写人的情貌,含情的样子,银河水清又浅,可是一 水之隔,却不得语,近在咫尺,若隔天涯。这美好 的情和景与“不得语”的残酷现实形成巨大的矛盾 反差,从而使诗意更加哀怨动人。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正摆弄 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翻译古诗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织女思念牛郎,无心织布),一整天也没织 成一段布,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了下来。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那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能有多远呢?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 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在不断发展的 途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 等风俗。
节日起源:寒食节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 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春秋时, 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 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 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零五日)禁火寒 食,形成寒食节。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PPT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和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诗的主题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
教学内容
02
《古诗三首》的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本课件首先介绍了《古诗三首》 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所处的时 代背景、个人经历以及创作意图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
教学难点
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典故和历史背景:本课所选的古诗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人物典故等 较为丰富,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相关 的历史背景和典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
难点2
体会古诗的语言美和韵律感:古诗的语言精练、韵律和谐,对于学生来说可能难 以体会。教师可以通过朗诵、音乐等辅助手段,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韵律 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深度解读
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 力。
实践应用
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练习或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 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THANKS.
朗读教学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 和朗读能力,加深对古诗 的理解。
互动教学
利用多媒体互动教学软件 ,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古 诗,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 度。
教学互动设计
课堂提问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 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促进师生互动。
小组讨论
学生分成小组,围绕古诗的主题、意境和情感进行讨论,互相交流 看法,提高学习效果。
重点词句解析
对古诗中的重点词句进行 深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 其含义和作用,加深对古 诗的理解。
意境感悟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美ppt课件
36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天的情思,这 里指怀人的思绪。
"谁家"就是“谁” 的意思。 “家”是语 尾助词,无实义。
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茫茫的秋 思落在谁那边?
37
“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吗? 谈谈你的理解。
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 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 一齐洒落人间似 的,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了。
11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 一二句写仲春景色,描绘了一幅白天清丽 的飞花图,三四句则描绘了一幅傍晚祥瑞的轻烟图,且暗寓讽刺
之意。诗人没有直接讽刺,而是选择特权阶层生活上的某件事情
加以描摹,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12
寒食节那天,诗人在长安街头漫游,被眼前的融融春意迷 住了, 一直到暮色降临。傍晚,皇宫里闪现出一 团团烛光,明 媚艳丽,而宫外却是漆黑一片,埋在深深的暮色里。韩硼感慨 万千,想到杨贵妃的哥哥,倚仗皇帝的恩宠,作威作福,提笔 写下《寒食》,讽刺皇帝的偏宠。全诗以小见大,含蓄巧妙。
21
迢迢奔牛星,皎皎河汉女。
这两句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以迢迢言牵牛, 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以皎皎状织女, 光彩照人,容易让人联想女性的娇美的容颜。
22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这两句写织女的活动,是诗人的想象。 织女无心织布,内心悲伤不已。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比喻、夸张,织女虽整日织布,却织 不成匹,其内心悲苦的形象跃然纸上。
妙解课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大意。 3.查阅资料,弄清楚诗中涉及到的相关历史知识、 民间故事,进一步理解古诗的内容。 4.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天的情思,这 里指怀人的思绪。
"谁家"就是“谁” 的意思。 “家”是语 尾助词,无实义。
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茫茫的秋 思落在谁那边?
37
“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吗? 谈谈你的理解。
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 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 一齐洒落人间似 的,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了。
11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 一二句写仲春景色,描绘了一幅白天清丽 的飞花图,三四句则描绘了一幅傍晚祥瑞的轻烟图,且暗寓讽刺
之意。诗人没有直接讽刺,而是选择特权阶层生活上的某件事情
加以描摹,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12
寒食节那天,诗人在长安街头漫游,被眼前的融融春意迷 住了, 一直到暮色降临。傍晚,皇宫里闪现出一 团团烛光,明 媚艳丽,而宫外却是漆黑一片,埋在深深的暮色里。韩硼感慨 万千,想到杨贵妃的哥哥,倚仗皇帝的恩宠,作威作福,提笔 写下《寒食》,讽刺皇帝的偏宠。全诗以小见大,含蓄巧妙。
21
迢迢奔牛星,皎皎河汉女。
这两句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以迢迢言牵牛, 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以皎皎状织女, 光彩照人,容易让人联想女性的娇美的容颜。
22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这两句写织女的活动,是诗人的想象。 织女无心织布,内心悲伤不已。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比喻、夸张,织女虽整日织布,却织 不成匹,其内心悲苦的形象跃然纸上。
妙解课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大意。 3.查阅资料,弄清楚诗中涉及到的相关历史知识、 民间故事,进一步理解古诗的内容。 4.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课件
2.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长 安的百姓看到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亲贵族家里却灯火通 明,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全国禁火,但皇宫里却照样点 灯燃蜡,灯火通明。而且,王侯贵族家里也得到了皇上的眷顾, 也点灯燃蜡。“轻烟散入五侯家”,说不定,这些皇亲国戚、王 公贵族,他们照样烹煮煎炸、花天酒地呢。从这里可以感受到作 者的讽刺之意。
(3)想象画面,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
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 “春”是自然节气,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 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 笼罩全城。
“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 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 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1.体会“树栖鸦”三个字的特点。 “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
栖树的状态,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2.可不可以把“落”改为“在”?为什么? 不可以。“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
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似的。“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3.本诗最能让人产生丰富联想的是哪一句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因为这句将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 表现得蕴藉深沉。
4.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 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普天之下,有谁不望月思乡,不知今晚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诗人推 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境界高远;明明是自己思念人,偏说“秋 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委婉含蓄。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贴, 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 间似的。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精品教学课件
风,还是南风 北风,都不能
任尔东西南北风。
把它吹倒,不 能让它屈服。
任凭。 你。
直接抒怀,表 达作者永不屈 服的坚强意志 和骨气。
诗意升华
前两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根基
寓
坚固,洋溢着诗人的赞美之情。
意
深
刻
后两句是对竹子的坚定顽强的精神
的
的赞美。同时也隐喻了作者自己风
题
骨的强劲。
画
诗
全诗语言明白晓畅,风骨凌然,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何当:何时走:迅速地跑,痛快地跑。 清秋:天气凉爽的秋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歌三、四句借马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 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 勋呢?
悟诗情
请结合作者资料思考,作者想要 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第四单元
10 古诗三首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知诗人
李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诗人, 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 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有“诗鬼”之称,与李白、李商隐 称为“唐代三李”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 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 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李贺因长期的抑郁 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 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古诗讲解
作者把竹子拟人
化,用“咬”字
牢牢咬住青山 绝不放松,将
咬定青山不放松,歌颂竹子顽强的
意志和个性
竹根扎在山石
的裂缝中。
立根原在破岩中。
“破岩”形容生活极其艰苦。这里“咬 定青山”“立根”“破岩”既是实写竹, 也是暗喻人的坚定立场。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PPT课件【部编版】
结构:左右 部首:彳
笔画:15 组词:德才兼备 美德
dé
德
竖稍右斜
“罒”要扁
易错提示: 不能漏掉 “横”
孟浩然(689—740年) 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的
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 他的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 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代表作品:《过故人庄》《春晓》《早寒江 上有怀》等。
课文结构
黑云翻墨未遮山 雨急
细雨跳珠乱入船
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醉书
卷地风来忽吹散 景奇
望湖楼下水如天
变幻多姿 令人惊叹
课文主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盛夏西湖 的奇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部编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品读释疑
学习三首古诗词,要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抓 住重点词句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西江月·夜 行黄沙道中》时,上阕抓住“明月”“清风”“鸣蝉”“蛙 声”等词语推测词人描写的时间和表现的意境。下阕抓住对 偶句,体会骤雨初来时的景象,抓住“忽见”一词,体会词 人喜出望外的心情。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主要景物有什么? 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描写的景物有黑云、
白雨、望湖楼、水天一色。
2.简要品析诗中的比喻句. 诗用“翻墨”写出云的来势,用“跳珠”描
绘雨的特点,说明是骤雨而不是久雨。“翻墨” 与“跳珠”的比喻新颖而生动,绘色绘声绘形, 极为传神。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汇聚图
西湖骤雨图
狂风散云图
雨后西湖图
阅读方法解密:理解诗词——想象画面法
概念:读古诗时,边读边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画面,进而 理解诗词。 方法:首先找出诗中描写的主要景物,调动多种感官体会景 物的特点。接着根据诗句内容,给景物添加修饰语或运用修 辞手法描述景物,丰富景物的形象。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 所见,将景物联系起来,构成一幅和谐完整的画面。
部编版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 精品课件】
2.总结学法 我们学习这三首诗,通过“读、品、悟、背”这四步来学习的,这是学习古诗的很有效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去用这种方法学习。
自由读《马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马 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学习《马诗》
yān shān
燕 山 似 金 络 脑
sì
jīn luò nǎo
我会读
学习《马诗》
学习《马诗》
马 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学习《马诗》
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读并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习《马诗》
①大漠:
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学习《马诗》
②燕山:
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这里指边塞。
③钩:
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读一读,说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石灰吟》
感受诗歌情境,朗读诗歌,齐读诗歌,并练习背诵。
学习《竹石》
竹 石
学习《竹石》
回顾学法,自学古诗,读懂《竹石》,思考下列问题。
1.诗中写了画上竹子的哪些方面呢?2.这首诗中的竹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习《竹石》
郑燮,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兴化(今属江苏)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其中画竹成就最为突出。 主要作品:《竹石》《板桥全集》等。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
学习《石灰吟》
清白:
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自由读《马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马 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学习《马诗》
yān shān
燕 山 似 金 络 脑
sì
jīn luò nǎo
我会读
学习《马诗》
学习《马诗》
马 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学习《马诗》
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读并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习《马诗》
①大漠:
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学习《马诗》
②燕山:
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这里指边塞。
③钩:
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读一读,说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石灰吟》
感受诗歌情境,朗读诗歌,齐读诗歌,并练习背诵。
学习《竹石》
竹 石
学习《竹石》
回顾学法,自学古诗,读懂《竹石》,思考下列问题。
1.诗中写了画上竹子的哪些方面呢?2.这首诗中的竹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习《竹石》
郑燮,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兴化(今属江苏)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其中画竹成就最为突出。 主要作品:《竹石》《板桥全集》等。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
学习《石灰吟》
清白:
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2个课时)精品课件
品读鉴赏
古诗赏析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第三、四句,论者多认为是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唐代 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又因为寒食 日天下一律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
“轻烟散入”四字,生动描绘出一幅中官走马传烛图,虽然既未写 马也未写人,但那袅袅飘散的轻烟,告诉着这一切消息,使人嗅到了那 烛烟的气味,听到了那“嘚嘚”的马蹄声,恍如身历其境。
拓展延伸
轶事趣闻
虽然该诗暗藏讽意,但形象生动的典型化描写征服了当时 的皇帝。据《本事诗》记载,唐德宗十分赏识韩翃的这首诗, 阅后,特意赐予他“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由于当时江淮 刺史与韩翃同名,德宗特意亲书此诗,并批道:“与此韩翃”。 韩翃的《寒食》一诗,不仅受当时皇帝喜爱,一般朝士也口口 相传,珍爱有加。《唐音癸笺》里,还特意记录“韩员外(翃) 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这一盛况。
助学资料
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颍
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出身 寒微。大历(唐代宗年号,公元 766—779年)进士。晚年为陕 州司马,又从军塞上。擅长乐府 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 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 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 有所反映。所作《宫词》一百首 颇有名。有《王司马集》。
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音词,即“迢 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些叠音 词使这首诗音节和谐,质朴清丽,情趣盎然,自然而贴切地表 达了物性与情思。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 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新课导入
《十五夜望月》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 友相聚时所作,寄友人杜元颖的。原诗诗题下注云:“时 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纤纤 秀美 素 白皙的
擢 伸出、抽出 札札 织机发出的响声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正摆 弄着织机(织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章 指整幅的布帛 泣涕 鼻涕和眼泪 零 落下
(她思念牛郎,无心织布),因此一 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眼泪和鼻涕像下雨一 样落下来。
四. 理解诗歌内容,完成练习。
1.《寒食》中运用借古讽今手法表达作者的感情的 诗句是: _日__暮__汉__宫__传__蜡__烛___,_轻__烟___散__入__五__侯__家__。
2.《迢迢牵牛星》中表现织女勤劳形象的诗句是: ___纤__纤__擢__素__手_____,___札__札__弄__机__杼_____。
默读古诗,读准字音。
shí
寒食
chù
春 城 无 处 不 飞 花,
yù
寒 食 东 风 御 柳 斜。
ɡōnɡ chuán
日 暮 汉 宫 传 蜡 烛,
sàn
hóu
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
初读课文,划分节奏。
寒食
春 城 无 处 不 飞 花, 寒 食 东 风 御 柳 斜。 日 暮 汉 宫 传 蜡 烛, 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
些传统习俗?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 俗,查找资料了解一下。
《寒食》中写了寒食节期间禁火,即 不能点灯、不能生火做饭的习俗。《十五 夜望月》写了中秋节赏月的习俗。
写到传统习俗的古诗还有:
(元宵节观花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 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清明节扫墓踏青)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 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最新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 》PPT课件
初读课文
点击图标, 听范读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yān
什么时候。
解诗题
马是六畜之首,是进取、 勇敢、成功的象征。李贺的 《马诗》是以马为题材的一 组诗,共有23首,这首诗是 其中的一首。
什么时候。
明诗意
大意: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 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白雪。月亮 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持身清白 坚贞不屈
主题概括
《石灰吟》借石灰石开采、煅烧、粉碎的 艰辛过程,喻指无论面对怎样严峻的考验 都 视若等闲 ,由此来证明自己 持身清白 、
坚贞不屈 的心性。
竹石
郑燮(1693-1765),号板桥,
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扬州八怪”之一。他一生只画兰、 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著有《板桥全集》。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看图猜诗名
《咏鹅》
《咏柳》
《梅花》
想一想:这些诗有什么共同点?
像这种描写大自然中事物的诗被称为——咏物诗。 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首咏物诗。
马诗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
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 他七岁能辞章,十五岁工乐府,一 生体弱多病,仕途困厄。有《雁门 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结构梳理
写景
沙如雪
马
月似钩
诗
抒情
何当
快走
渴望 建功 立业
主题概括
《马诗》这首诗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诗人 以马自喻,通过写马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 家 建功立业 的远大志向和强烈渴望,同时也表 达了自己 怀才不遇 的感慨与愤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春天的京城。
句意: 春天的京城到处柳絮飞舞,
杨花飘散,寒食节时皇城里的 柳树被春风吹弯了腰。
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朝皇宫。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传赐,传送。
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诗意: 日落天黑,皇宫里传送着皇帝赏赐的蜡
烛,蜡烛燃起的轻烟随着传送的队伍飘散进 了王侯贵族的家。
四、品读古诗
品诗赏句
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的一般性 描写,那么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 景了。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先写白昼, 后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 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才能例外。
读到这里,你会想到些什么?
五、写作特点
全诗融风俗与写景于一体,措语 精致,含蓄深沉,意境优美,格调明 快,是一首难得一见的好诗。
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 具体而言:抒写夫妻、朋友间的离愁别绪
表现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 抒发对命运、人生的悲叹之情 表现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彷徨失
意
三、初读古诗 tiáo
迢迢牵牛星
迢 迢 牵 牛 星 ,j皎iǎo皎 河 汉 女 。 x纤iān纤z擢huó素 手 ,z札há 札 弄 机 zù杼h 。 终 日 不 成 章 , 泣 涕tì 零 如 雨 。
寒食节的来历
寒食节是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 时间是清明节的前一两天。
寒食节的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 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 午节还早358年)。
传说春秋时,介子推历经磨难辅 佐晋公子重耳,重耳复国后,介子推 隐居介休绵山。重耳烧山逼他出山, 介子推母子被焚身亡。晋文公为悼念 介子推,下令在其忌日(一般在冬至 后一百零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起句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眼中。 “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令, “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 象。
“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 笼罩全城。诗人不说“处处飞花”,而是用了双重否定的 句式,既避免了一般性概括,又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 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一个 是“飞”字除了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 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精密,意蕴深远。
六、课堂小结
这首诗虽然止于描绘,作者本意也未必在于 讥讽,但他抓住的形象本身很典型,因而使读者 意会到比作品更多的内容。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 深,只是沉浸在打动了自己的形象与情感中,发 而为诗,反而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比许多 刻意讽刺之作更高一筹。
七、延伸拓展
《寒食》写了哪些传统习俗?还 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查资 料了解一下。
吃冷食
插柳条
担酒上坟
三、理解诗意 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寒食》这首
诗,结合书上的注释,想一想:
处处“飞花” 描写了什么?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为什么要写柳呢?
“汉宫”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轻烟散入”四个字 描绘了怎样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 盈 一 水 间 , 脉mò 脉 不 得 语 。
五言诗的诵读节奏 一般是两个节拍或三个节拍,读法:
“二三”“二二一”或“二一二”。
例: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二三式)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二二一式)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二一二式)
五言诗在节奏上就远胜于板滞的四言 诗。这是一首描写织女思念牛郎的爱情诗, 也可以把它归为“思妇诗”,所以它的感 情基调应该说是较为哀怨的。
3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
第 1 课 时
一、初读古诗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认真读两遍:
第一遍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念顺; 第二遍做到字正腔圆,读出节奏。
寒食节,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 前1~2天,过去在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寒食
hóng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gōng
hóu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二、作者简介
韩翃: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 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 “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 (754年)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 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 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
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唐 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 韩翃诗集里十之八九是送行赠别或者 唱和吟咏的诗歌,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迢迢牵牛星》在《古诗十九首》中是艺术成 就颇高的一首,刘勰在《 文心雕龙》 中称《古诗 十九首》为“五言之冠”,钟嵘在《 诗品》 中说 《古诗十九首》是“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 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九首》 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 感受。
八、板书设计
满城飘杨花 寒食 宫里赐蜡烛
青烟起皇宫
第 2
迢迢牵牛星
课
时
一、图片导入
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 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 动人的传说,牛郎织女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我们又将以诗歌的形式,重温 这动人的篇章,学习古诗《迢迢牵牛 星》。
二、解题,介绍文学常识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的第十首。 这十九首古诗没有题目,一般以每首诗的第一句作 为题目。《古诗十九首》(是专有名称)都是五言 诗,全篇由五字句构成。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此句诗多被认为是暗讽皇宫的特权及宦官的专宠, 但这其中写实的成分是主要的。
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赐近臣以 示恩宠。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皇 帝特许重臣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 送。
能得到皇帝赐烛这份殊荣的自然不多,难怪由汉宫 到五侯之家,沿途飘散的轻烟会引起诗人的注意。
它的艺术成就主要有两点:
一是思绪绵密,结构严谨。诗作仅四句,但多 有转折。从内容看,由写景转入咏节令;从空间看, 由皇城转入御苑,又由皇宫转入权贵门第;从时间 看,由白天转入日暮;从感情看,由平和转为庄重 等。这多重转折,使得本诗尺幅兴风、盆水生波, 在简短的篇幅中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二是用字精妙,准确传神。如 “飞”“斜”“传”“散”等,不 仅本身不可移换,而且相互照应。
句意: 春天的京城到处柳絮飞舞,
杨花飘散,寒食节时皇城里的 柳树被春风吹弯了腰。
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朝皇宫。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传赐,传送。
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诗意: 日落天黑,皇宫里传送着皇帝赏赐的蜡
烛,蜡烛燃起的轻烟随着传送的队伍飘散进 了王侯贵族的家。
四、品读古诗
品诗赏句
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的一般性 描写,那么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 景了。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先写白昼, 后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 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才能例外。
读到这里,你会想到些什么?
五、写作特点
全诗融风俗与写景于一体,措语 精致,含蓄深沉,意境优美,格调明 快,是一首难得一见的好诗。
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 具体而言:抒写夫妻、朋友间的离愁别绪
表现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 抒发对命运、人生的悲叹之情 表现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彷徨失
意
三、初读古诗 tiáo
迢迢牵牛星
迢 迢 牵 牛 星 ,j皎iǎo皎 河 汉 女 。 x纤iān纤z擢huó素 手 ,z札há 札 弄 机 zù杼h 。 终 日 不 成 章 , 泣 涕tì 零 如 雨 。
寒食节的来历
寒食节是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 时间是清明节的前一两天。
寒食节的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 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 午节还早358年)。
传说春秋时,介子推历经磨难辅 佐晋公子重耳,重耳复国后,介子推 隐居介休绵山。重耳烧山逼他出山, 介子推母子被焚身亡。晋文公为悼念 介子推,下令在其忌日(一般在冬至 后一百零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起句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眼中。 “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令, “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 象。
“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 笼罩全城。诗人不说“处处飞花”,而是用了双重否定的 句式,既避免了一般性概括,又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 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一个 是“飞”字除了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 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精密,意蕴深远。
六、课堂小结
这首诗虽然止于描绘,作者本意也未必在于 讥讽,但他抓住的形象本身很典型,因而使读者 意会到比作品更多的内容。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 深,只是沉浸在打动了自己的形象与情感中,发 而为诗,反而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比许多 刻意讽刺之作更高一筹。
七、延伸拓展
《寒食》写了哪些传统习俗?还 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查资 料了解一下。
吃冷食
插柳条
担酒上坟
三、理解诗意 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寒食》这首
诗,结合书上的注释,想一想:
处处“飞花” 描写了什么?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为什么要写柳呢?
“汉宫”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轻烟散入”四个字 描绘了怎样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 盈 一 水 间 , 脉mò 脉 不 得 语 。
五言诗的诵读节奏 一般是两个节拍或三个节拍,读法:
“二三”“二二一”或“二一二”。
例: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二三式)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二二一式)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二一二式)
五言诗在节奏上就远胜于板滞的四言 诗。这是一首描写织女思念牛郎的爱情诗, 也可以把它归为“思妇诗”,所以它的感 情基调应该说是较为哀怨的。
3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
第 1 课 时
一、初读古诗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认真读两遍:
第一遍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念顺; 第二遍做到字正腔圆,读出节奏。
寒食节,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 前1~2天,过去在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寒食
hóng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gōng
hóu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二、作者简介
韩翃: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 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 “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 (754年)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 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 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
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唐 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 韩翃诗集里十之八九是送行赠别或者 唱和吟咏的诗歌,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迢迢牵牛星》在《古诗十九首》中是艺术成 就颇高的一首,刘勰在《 文心雕龙》 中称《古诗 十九首》为“五言之冠”,钟嵘在《 诗品》 中说 《古诗十九首》是“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 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九首》 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 感受。
八、板书设计
满城飘杨花 寒食 宫里赐蜡烛
青烟起皇宫
第 2
迢迢牵牛星
课
时
一、图片导入
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 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 动人的传说,牛郎织女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我们又将以诗歌的形式,重温 这动人的篇章,学习古诗《迢迢牵牛 星》。
二、解题,介绍文学常识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的第十首。 这十九首古诗没有题目,一般以每首诗的第一句作 为题目。《古诗十九首》(是专有名称)都是五言 诗,全篇由五字句构成。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此句诗多被认为是暗讽皇宫的特权及宦官的专宠, 但这其中写实的成分是主要的。
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赐近臣以 示恩宠。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皇 帝特许重臣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 送。
能得到皇帝赐烛这份殊荣的自然不多,难怪由汉宫 到五侯之家,沿途飘散的轻烟会引起诗人的注意。
它的艺术成就主要有两点:
一是思绪绵密,结构严谨。诗作仅四句,但多 有转折。从内容看,由写景转入咏节令;从空间看, 由皇城转入御苑,又由皇宫转入权贵门第;从时间 看,由白天转入日暮;从感情看,由平和转为庄重 等。这多重转折,使得本诗尺幅兴风、盆水生波, 在简短的篇幅中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二是用字精妙,准确传神。如 “飞”“斜”“传”“散”等,不 仅本身不可移换,而且相互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