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十年的文学思潮与运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象主义(Imagism)
• 意象主义,20世纪初期英美诗届掀起的一场运动, 提倡诗歌遵循意象的准确性,使用清晰精准的语 言,反对过多的涉及情感和技巧,强调回归比较 古典的风格,如表达的直观性、语言的间接性, 主张尝试非传统的诗歌格式。 • 1913年,休姆、庞德和弗林特等在伦敦 发表意象主义三点宣言,要求直接表现 主客观事物,删除一切无助于“表现”的 词语,以口语节奏代替传统格律。
第一个十年的文学思潮与运动
授课内容
• • • • 五四时期对外国文艺思潮的“接受”情况。 新文学社团的成立及其创作倾向。 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情况。 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
1、文艺Biblioteka Baidu论的鉴借 2、文学作品的翻译 3、文艺思潮的介绍
●胡适对欧美诗坛“意象主义”运动的借鉴 ●胡适、陈独秀的“文学历史进化论”理论 ●周作人《人的文学》——人道主义理论 ●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马克思主义 和俄国现实主义理论
新月社
●时间、地点:1923年,北京 ●成员: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 ●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栏目 ●宗旨:“要把创格的新诗当作一件认真事情做”
语丝社
●时间、地点:1924年,北京 ●成员: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 冯文炳、俞平伯等 ●刊物:《语丝》周刊 ●宗旨:社会批评、文明批评,“语丝体”
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 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心理分析派、意象派、 立体派、未来派、人道主义、进化论、实证主 义、尼采超人哲学、叔本华悲观论、弗洛伊德、 托尔斯泰主义、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马克 思主义等
新文学社团的成立
1.文学研究会 2.创造社 3.新月社 4.语丝社 5.浅草-沉钟社 6.湖畔诗社
四种趋向
1.理性精神的显现 2.感伤情调的流行 3.个性化的追求 4.多样化创作方法的尝试
思考题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在白话文运动中的 地位与意义。 ●如何评价五四时期“全盘西化”的历史选 择?
浅草-沉钟社
●时间、地点:1922年,1929年 ●成员:冯至、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 ●刊物:《浅草》季刊、《沉钟》周刊 ●宗旨: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
湖畔诗社
●时间、地点:1922年,北京 ●成员: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 ●刊物:《湖畔》诗歌合集 ●宗旨:吟诵爱情
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
文学研究会
●时间、地点:1921年1月,北京 ●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 山、郭绍虞、孙伏园、叶绍钧 ●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 《戏剧》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 新文学,“为人生而艺术”
创造社
●时间、地点:1921年6月,日本东京 ●成员: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 穆木天、陶晶孙等 ●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 《创造月刊》、《洪水》 ●宗旨:“为艺术而艺术”
核心:文学的现代化问题 文章:《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 《我之文学改良观》(刘半农) 《寄陈独秀》、《寄胡适之》(钱玄同) 《文学革命申议》(傅斯年) 胡适:白话文学论、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周作人:“人的文学”,“自己的园地”
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三个阶段: 1917.1-1919.5.4 1919.5.4-1926.3.18 1926.3.18-1927.4.12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Ezra Pound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地下车站 人群中幻影般浮现的脸 潮湿的,黑色树枝上的花瓣 (钟鲲) □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庞的闪现; 湿漉的黑树干上的花瓣。(赵毅衡) □在地铁车站 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 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飞白) □在一个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杜运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