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方程知识点归纳-最新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解方程大全

五年级上册解方程大全

五年级上册解方程大全
在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解方程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解方程类型和相应的解法:
1. 一步方程:
- 形式:ax = b
- 解法:将等式两边都除以a,得到x = b/a的解
2. 两步方程:
- 形式:ax + b = c
- 解法:先减去b,然后除以a,得到x = (c - b)/a的解3. 带括号的方程:
- 形式:ax + b = cx + d
- 解法:将带有未知数的项移到一边,常数项移到另一边,得到一个一步方程,然后按照一步方程的解法解出x
4. 分式方程:
- 形式:(ax + b)/c = d
- 解法:将方程中的分数转化为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形式,得到一个一步方程,然后按照一步方程的解法解出x
5. 两个未知数的方程:
- 形式:ax + by = c,dx + ey = f
- 解法:可以使用消元法或代入法来解这个方程组。

消元法是通过将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 使其中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消,得到一个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然后求解。

代入
法是将其中一个方程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方程中的未知数表示,然后代入另一个方程,得到一个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然后求解。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解方程类型和相应的解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注意,具体的解方程题目会根据教材和课程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建议您参考教材中的具体例题和练习题来进行更详细的学习和实践。

五年级方程知识点大全总结

五年级方程知识点大全总结

五年级方程知识点大全总结一、初步认识方程1. 什么是方程方程是表示两个数或者两个算式相等的关系式。

通常用字母表示未知数,方程的解即是可以使方程成立的数。

2. 方程的表示方法方程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x+b=c$,其中$a, b, c$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

3. 解方程的意义解方程是求得未知数的值,使得方程成立。

解方程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如找到未知数的值,验证某个值是否满足方程等。

4. 解方程的方法解方程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通解法、分式法、加减法、倍加法和化形法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方程。

二、一元一次方程1. 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b=c$,其中$a\neq 0$。

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求解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般步骤是先移项、合并同类项,然后进行逆运算,最后得到未知数的值。

3.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用方法(1)加减法:通过加减法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侧;(2)倍加法:通过倍加法将含有未知数的项转化为容易解的形式;(3)化形法:通过化形将方程化为适合求解的形式。

4.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使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时间、距离、速度、人物身高和重量等问题。

5.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举例例如:1天有24小时,求几个小时后,两个钟相差1小时?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判定1. 一元一次方程有解的条件一元一次方程$ax+b=c$有解的条件是$c$是$b$的整数倍,即$b|c$。

2. 一元一次方程无解的条件一元一次方程$ax+b=c$无解的条件是$c$不是$b$的整数倍,即$b\nmid c$。

3. 一元一次方程是否有唯一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唯一解的条件是$a\neq 0$,即方程的次数是一,且不含未知数。

4. 一元一次方程是否有无限解一元一次方程有无限解的条件是$a=0$,即方程不含未知数的系数。

五年级解方程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解方程知识点归纳

解方程不同类型的解法
1.牢记以下公式:
加数+加数=和因数×因数=积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除数÷除数=商
减数+差=被减数除数×商=被除数
被减数-差=减数被除数÷商=除数
2.不同类型的方程解法归纳
①x+a=b, ②x-a=b, ③ax=b, ④x÷a=b.
解x=b-a x=b+a x=b÷a x=b×a
以上四种类型可以直观的看出,a在左边是加法,挪到右边为减法;a在左边是减法,挪到右边为加法;a在左边是乘法,挪到右边为除法;a在左边是除法,挪到右边为乘法。

⑤ax+b=c ⑥ax-b=c ⑦a(x+b)=c ⑧a(x-b)=c
解ax=c-b ax=c+b x+b=c÷a x-b=c÷a x=(c-b)÷a x=(c+b)÷a x=c÷a-b x=c÷a+b 计算以上四种类型题时,⑤⑥把ax先当做一个整体⑦⑧把括号当做一个整体,按照①②③的计算方法进行第一步计算;第二步按照①②③④的相应步骤进行计算
⑨ a-x=b ⑩ a÷x=b ⑪ax+bx=c ⑫ ax+bx=c
x=a-b x=a÷b (a+b)x=c (a-b)x=c
x=c÷(a+b) x=c÷(a-b)。

五年级方程大全

五年级方程大全

五年级方程大全
1.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如`2x+3=7`,学生需要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求解未知数x。

2.实际应用题:
-购物问题:通过设立方程解决总价、单价、数量之间的关系,例如题目给出的食堂买黄瓜的例子,可以通过建立如`8千克黄瓜总价=15元-1.4元`这样的方程来求每千克黄瓜的价格。

-比较与差额问题:如买钢笔和圆珠笔花费的差额,利用方程找出钢笔的单价。

3.“谁是谁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涉及倍数关系,比如甲书架的书比乙书架的3倍少30本,可以写出形如`540=3x-30`的方程来求解乙书架的书的数量。

4.形如ax±b=c的方程:
-这种形式的方程在实际问题中广泛应用,解题时同样按照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步骤操作。

5.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去分母(若有分母):将带有分母的方程化简成整数系数的方程。

-去括号:去掉方程中所有括号,使得各项独立。

-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侧,常数项移到另一侧。

-合并同类项:将相同未知数的系数相加减,得到最终的简化形式。

-求解:通过运算得出未知数的值,并检查解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小学方程必会知识点总结

小学方程必会知识点总结

小学方程必会知识点总结一、小学方程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方程方程是一个等式,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未知数,以及这些未知数的次数、系数、指数等。

方程常常用来表示未知数之间的关系,或者是某个未知数与已知数之间的关系。

方程以字母或符号表示未知数,通过解方程可以求出这些未知数的值。

2. 方程的组成一个方程通常由等号连接的左边和右边两部分组成。

左边的部分通常表示方程中的未知数与其次数、系数的组合,右边的部分表示方程的结果或者已知数。

例如,2x + 3 = 7就是一个简单的方程,其中2x + 3表示未知数x与系数2、3的组合,而7表示方程的结果。

3. 解方程的含义解方程是指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使得这个方程成立。

解方程的过程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将方程中的未知数从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最终得到未知数的值。

二、小学方程的解法1. 加减消去法加减消去法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的加减操作,将方程中的未知数移到一个等式的一边,从而求出未知数的值。

例如,对于方程2x + 3 = 7,我们可以先将3移到等式的右边,然后再将2移到右边,得到x = 2,即为方程的解。

2. 乘除消去法乘除消去法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另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的乘除操作,将方程中的未知数移到一个等式的一边,从而求出未知数的值。

例如,对于方程3x/2 = 6,我们可以先将2移到等式的左边,然后再将3移到右边,得到x = 4,即为方程的解。

3. 代入法代入法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另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代入已知的值,求出未知数的值。

例如,对于方程2x - 5 = 7,我们可以将7代入2x - 5中,得到2x - 5 = 7,然后通过加减操作求出x的值。

4. 消元法消元法是解两个未知数的两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的加减乘除操作,将方程中的未知数移到一个等式的一边,从而求出未知数的值。

例如,对于方程2x + 3y =10和3x - 2y = 4,我们可以先通过乘法操作将其中一个未知数的系数变为一样的,然后通过加减操作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

小学数学方程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方程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方程知识点总结方程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也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下面就来详细总结一下小学数学方程的相关知识点。

一、方程的定义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例如:$x + 5 = 12$,其中$x$是未知数。

方程的本质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通过建立方程,可以找到未知数的值,从而解决问题。

二、方程的要素1、未知数:通常用字母表示,如$x$、$y$、$z$等。

2、等式:方程必须是一个等式,即左右两边的表达式相等。

三、方程的作用方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当我们遇到一些不知道具体数值的量,但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设未知数,建立方程来求解。

例如:小明有一些零花钱,买了一个5 元的笔记本后还剩下10 元,问小明原来有多少钱?我们可以设小明原来有$x$元钱,那么$x 5 =10$,通过解方程可以求出$x = 15$,即小明原来有 15 元钱。

四、解方程的方法1、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常见的解方程步骤有括号先去括号。

移项:将含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式左边,常数项移到等式右边,移项时要变号。

合并同类项:将同类项合并。

求解:利用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

例如:$3x + 5 = 17$第一步:移项,将 5 移到等式右边,得到$3x = 17 5$第二步:计算右边,$3x = 12$第三步:等式两边同时除以 3,得到$x = 4$五、列方程解应用题1、步骤审题: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设未知数: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未知数设为$x$。

列方程: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检验: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检验是否符合题意。

答:写出答案。

2、常见的等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总价=单价×数量例如: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60 千米的速度行驶,3 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设行驶的路程为$x$千米,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列出方程:$60×3 = x$,解得$x = 180$。

五年级上册数学方程式

五年级上册数学方程式

五年级上册数学方程式一、方程的定义。

1.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例如:2x + 3 = 9,这里x是未知数,整个式子是一个等式,所以它是方程。

2. 判断一个式子是否为方程的两个关键要素:- 必须含有未知数,未知数可以用字母x、y、z等表示。

- 必须是等式,即有等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关系。

二、解方程的依据。

1. 等式的性质。

-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 例如:对于方程x - 5=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5,得到x - 5+5 = 3+5,即x=8。

-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 例如:对于方程3x = 18,等式两边同时除以3,得到3x÷3 = 18÷3,即x = 6。

2. 利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 加法:加数+加数 = 和,一个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

- 例如:在方程x+7 = 15中,x = 15 - 7,解得x = 8。

- 减法:被减数 - 减数 = 差,被减数 = 差+减数,减数 = 被减数 - 差。

- 例如:对于方程12 - x = 5,x = 12 - 5,解得x = 7。

- 乘法:因数×因数 = 积,一个因数 = 积÷另一个因数。

- 例如:在方程5x = 30中,x = 30÷5,解得x = 6。

- 除法:被除数÷除数 = 商,被除数 = 商×除数,除数 = 被除数÷商。

- 例如:对于方程x÷4 = 7,x = 7×4,解得x = 28。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 审题。

- 认真读题,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 例如:“一个数的3倍加上5等于20,求这个数。

”这里已知条件是“一个数的3倍加上5的结果是20”,所求问题是“这个数是多少”。

2. 设未知数。

- 一般用字母x(也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所求的数。

五年级数学方程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方程知识点

一、方程的概念1.方程的含义:方程是一个等式,它包含有一个未知数,表示未知数的值满足等式。

2.方程的组成:方程由等号连接两个代数式组成,其中一个代数式称为等式的左边,另一个代数式称为等式的右边。

3.方程的表示方法:一般使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常用的表示方式为"未知数+运算符+已知数=目标数",例如:x+3=7二、解方程的方法1.倒退法:通过逐步倒退等式中的计算步骤,得到未知数的值。

例如:x+2=7,先减去2得到x=52.等式两边相等法:利用等式两边相等的性质,对等式进行运算,得到未知数的值。

例如:3+y=8,先减去3得到y=53.等式移项法:通过移项操作将同类项移到等式的一边,得到未知数的值。

例如:4x+5=9,先减去5再除以4得到x=1三、方程的应用1.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一些数加上5等于8,可以用方程x+5=8表示,通过解方程得到x的值为3,即这个数是32.列方程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列方程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一些数减去3等于8,可以用方程x-3=8表示,通过解方程得到x的值为11,即这个数是113.化解合并与分割问题:通过方程来化解合并与分割问题,求出合并前或者分割后每个部分的值。

例如,把一个数4等分,每一份是3,可以用方程3x=12表示,通过解方程得到x的值为4,即原来的数是12四、方程的常见错误1.忽略了方程中的运算:对于一个方程,必须进行正确的运算操作,不能忽略等号两边的计算步骤。

2.未知数读错或写错:在列方程或解方程时,要仔细确认未知数的字母表示,避免读写错误。

3.不正确使用运算法则:在解方程时,要正确运用运算法则,尤其是正负号的运算,避免计算错误。

4.引入新的未知数:解方程时,要及时记录求解的未知数,避免引入新的未知数,导致解题错误。

五年级数学方程知识点就介绍到这里,方程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和方法,通过学习方程的相关知识,可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

数学五年级方程知识点

数学五年级方程知识点

数学五年级方程知识点五年级的数学课程中,方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方程是数学中描述两个表达式相等的数学语句,通常用等号“=”连接。

以下是一些五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方程知识:1. 认识方程: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如 \( x + 5 = 10 \)。

2. 方程的解: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例如在 \( x + 5 = 10 \) 中,\( x = 5 \)。

3. 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移项: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的一边,常数项移到另一边。

- 合并同类项:将等号两边的同类项合并。

- 化简系数: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4.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为1的方程,如 \( ax + b = c \)。

5. 解一元一次方程:- 首先,将方程中的常数项移到等号的一边。

- 然后,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 最后,求出未知数的值。

6. 列方程解应用题:在实际问题中,学会根据问题情境列出相应的方程,并求解。

7. 方程的应用:方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计算速度、距离、价格等。

8. 方程的检验:解出方程后,需要将解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确保解的正确性。

9. 方程的多种解法:除了基本的解法外,还可以使用代入法、消元法等方法解决更复杂的方程。

10. 方程的拓展:在五年级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逐渐学习更复杂的方程,如二元一次方程组。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技巧,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练习和应用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的海洋中畅游,享受解题的乐趣。

小学五年级方程知识点归纳 -最新版

小学五年级方程知识点归纳    -最新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版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3χ表示χ的3倍是多少或3个χ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2:1.5χ表示χ的1.5倍是多少或1.5个χ的和的简便运算。

2、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这叫做积不变性质)3、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的大小不变。

(这叫做商不变性质)4. 乘法分配律: a×(b ± c) = a×b ± a×c5、(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简记“·”,也可以省略不写。

(注意: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字母与数字相乘简写时,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6、(P46)a×a可以写作a·a或a²,a²读作a的平方或a的二次方。

2a表示a+a7、(P54)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一个计算过程。

)8、(P55、56)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9、加、减、乘、除运算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减法: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乘法: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10、解方程的方法:方法一:利用天平平衡原理(即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方法二:利用加、减、乘、除运算数量关系解方程。

11、常用数量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单产量=(总产量)÷(数量) 数量=(总产量)÷(单价 )大数-小数=相差数 大数-相差数=小数 小数+相差数=大数一倍量×倍数=几倍量 几倍量÷倍数=一倍量 几倍量÷一倍量=倍数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1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表示。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知识点1、知识点:1、用字母表示数(1)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3)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法则(4)求代数式的值:把给定字母的数值代入式子,求出式子的值。

2、注意:(1)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记作“·”,或者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2)当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3)在一个问题中,不同的量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而不能用同一个字母表示。

(4)字母可以表示任意数,所以在一些式子中,对字母的表示要进行说明。

如:图片(a≠0)3、简易方程:(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方程都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只有当等式中含有未知数时,才是方程。

(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

(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4)方程的解是一个值,一般来说,没有解方程这个计算过程,方程的解是难以求出的,解方程是求方程的解的过程,是一个演算过程。

专项练习一、基础类方程。

x-7.7=2.85 5x-3x=68 4x+10=18321=45+6x x-0.6x=8 x+8.6=9.452-2x=15 13÷x =1.3 x+8.3=19.7 15x =30 3x+9=36 7(x-2)=73x+9=12 18(x-2)=27 12x=320+4x 5.37+x=7.47 15÷3x=5 30÷x=75 1.8+2x=6 420-3x=180 3(x+5)=18 0.5x+9=40 6x+3x=36 1.5x+6=3x5×3-x=8 40-8x=5 x÷5=21 48-20+5x=31 x+2x+8=80 200-x÷5=30 70÷x=4 45.6- 3x =0.6 9.8-2x=3.8 5(x+5)=100 x+3x=70 2.5(x+3)=50 二、提高类方程。

解方程的知识点总结

解方程的知识点总结

解方程的知识点总结一、方程的基本概念。

1. 方程的定义。

-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例如:2x + 3=7,其中x是未知数,整个式子是一个等式,所以它是方程。

2. 方程的解。

-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比如在方程x + 5 = 9中,x = 4时,方程左边4 + 5=9,右边也是9,所以x = 4就是这个方程的解。

3. 解方程。

-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二、一元一次方程。

1. 定义。

-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其一般形式是ax + b = 0(a≠0),例如3x - 1=0就是一元一次方程。

2. 解方程的步骤。

- 移项。

- 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例如在方程2x+3 = 5x - 1中,将5x移到左边变为-5x,3移到右边变为-3,得到2x - 5x=-1 - 3。

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 合并同类项。

- 对移项后的方程进行同类项合并。

在2x - 5x=-1 - 3中,2x-5x=-3x,-1 -3=-4,方程变为-3x=-4。

- 系数化为1。

- 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在-3x=-4中,两边同时除以-3,得到x=(4)/(3)。

这一步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三、二元一次方程组。

1. 定义。

-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例如x + y = 3 2x - y = 1就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 代入消元法。

- 从方程组中选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将这个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然后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

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

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一、方程的概念。

1. 定义。

-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例如:2x + 3 = 7,其中x是未知数,这个式子又是等式,所以它是方程。

- 方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含有未知数(通常用字母表示,如x、y 等),二是是一个等式。

像3 + 5 = 8不是方程,因为它不含有未知数;而2x不是方程,因为它不是等式。

2. 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等式包括方程和不含未知数的等式。

可以用集合的关系来表示,方程是等式这个集合中的一部分。

二、解方程。

1. 等式的性质。

-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例如:如果x+3 = 5,那么x+3 - 3=5 - 3,即x = 2。

-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例如:对于方程2x=6,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2x÷2 = 6÷2,即x = 3。

2. 解方程的步骤(以一元一次方程为例)- 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一边,常数项移到等号另一边。

注意移项要变号。

例如在方程3x+5 = 2x - 1中,把2x移到左边变为-2x,5移到右边变为-5,得到3x - 2x=-1 - 5。

- 合并同类项:对移项后的式子进行同类项合并。

如3x - 2x=-1 - 5就变为x=-6。

- 检验: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等式两边是否相等。

将x = - 6代入3x+5 = 2x - 1,左边=3×(-6)+5=-18 + 5=-13,右边=2×(-6)-1=-12 - 1=-13,左边等于右边,所以x=-6是原方程的解。

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 步骤。

- 设未知数:一般设要求的量为x(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其他字母)。

例如:一个数的3倍加上5等于14,设这个数为x。

- 找等量关系: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找出等量关系。

在上面的例子中,等量关系就是“这个数的3倍加上5等于14”,即3x+5 = 14。

最全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知识点

最全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知识点

最全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知识点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知识点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1)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式(2)解设所求量为x(3)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4)解答方程,注意计算结果不带单位(5)检验做答2、在有多个未知数量的应用题中,通常应将1倍数设为x,举例如下:例: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父子俩年龄之和为40,求父亲和儿子的年龄各是多少岁?解:首先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式:爸爸年龄+儿子年龄= 40因为儿子年龄是1倍数,所以:设儿子年龄为x岁,那么爸爸年龄就是4x,代入等量关系式得:爸爸年龄为:4x= 4×8= 32(岁)答:爸爸的年龄为32岁,儿子的年龄为8岁。

3、相遇问题涉及到的公式:路程= 速度×时间时间= 路程÷速度相距距离= 速度和×相遇时间小学体积和表面积知识点汇总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边长公式S= a2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高÷2公式S= (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 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公式:S=(a×b+a×c+b×c)×2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6公式:S= 6a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公式:V= 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底面积×高公式:V= abh正方体的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 a3圆的周长= 直径×π公式:L= πd= 2πr圆的面积= 半径×半径×π公式:S= 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五年级关于方程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关于方程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关于方程知识点总结一、方程的概念什么叫方程呢?方程就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在代数中,方程一般表示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由已知的数和符号以及未知数所组成的等式叫做方程。

二、方程的种类方程可以分为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多元一次方程和多元二次方程等。

在这里我们重点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表达式为ax+b=0,其中a、b是已知的常数,x是未知数。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2、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表达式为ax^2+bx+c=0,其中a、b、c是已知的常数,x是未知数。

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就是要求出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3、多元一次方程多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数的一次方程,例如2x+3y=5,2x+y-z=8。

4、多元二次方程多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数的一次方程。

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根据方程的条件,通过适当的运算将未知数从方程中解出来,并使方程两边分别相等。

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我们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加减消元法加减消元法是通过适当的加减运算,将方程中的未知数从方程中解出来。

这种方法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是非常常用的。

2、两边乘除法两边乘除法是通过适当的乘除运算,将方程中的未知数从方程中解出来。

3、代入法代入法是在一个方程中,将已知的数用一个字母代入,从而简化方程的解题过程。

四、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方程也是非常常见的。

比如小华买了一些苹果和梨,苹果的价格是2元/斤,梨的价格是3元/斤,小华共买了10斤水果,花了25元,我们可以列方程求出苹果和梨的数量。

例如:假如小明今年3岁,那么,6年后他的年龄是多少?解:设小明6年后的年龄为y,那么,x+6=9再比如小明、小华两人的年龄和为20岁, 且小明的年龄比小华大5岁,那么小明、小华各多大?解:设小明的年龄为x,小华的年龄为y,根据题目得出方程组: x+y=20, x-y=5,通过解方程组得到小明和小华的年龄分别是12岁和8岁。

五年级方程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方程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方程知识点总结一、方程的定义方程是一个包含未知数的等式,常用字母表示未知数,通过对未知数进行运算得到方程的解。

二、方程的组成1. 等号: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用等号连接,表示它们的值相等。

2. 未知数:方程中的字母表示未知数,通过运算找到该字母的值。

3. 常数项:方程中除了未知数以外的数字称为常数项。

三、方程的解解是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一个方程可能有一个或多个解。

解的求解可以通过变形、逆运算等方法进行。

四、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通常表示为ax+b=0,其中a和b是已知数且a≠0。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可以通过变形得到。

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 去括号2. 合并同类项3. 化简整理4. 移项5. 化简整理6. 求解六、方程的应用方程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时间、速度、距离等实际问题。

七、例题解析1. 问题:某数的四倍减去19的结果等于31,这个数是多少?分析:可以用代数方法解决此问题。

解答:设这个数为x,则可以写出方程4x-19=31,解得x=12。

结论:这个数为12。

2. 问题:如果8加上某一数的三倍等于23,这个数是多少?分析:可以用代数方法解决此问题。

解答:设这个数为x,则可以写出方程8+3x=23,解得x=5。

结论:这个数为5。

八、思考题1. 某数的一半加上5的结果是15,这个数是多少?分析:可以用代数方法解决此问题。

解答:设这个数为x,则可以写出方程x/2+5=15,解得x=20。

结论:这个数为20。

2. 某数的三分之一减去8的结果是12,这个数是多少?分析:可以用代数方法解决此问题。

解答:设这个数为x,则可以写出方程x/3-8=12,解得x=36。

结论:这个数为36。

九、学习方法1. 多做习题,加深对方程的理解。

2. 注重应用,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3. 注重思维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通过学习方程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代数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全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知识点

最全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知识点

最全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知识点一、方程的定义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可以表示出一些未知数在特定条件下的取值。

在数学中,方程的求解是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基础。

二、方程的基本形式小学五年级学习的常见方程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1.a+x=b:在等式a+x=b中,a和b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通过计算可以确定x的值。

2.a−x=b:在等式a−x=b中,a和b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通过计算可以确定x的值。

3.$a \\times x = b$:在等式 $a \\times x= b$ 中,a和b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通过计算可以确定x的值。

4.$a \\div x = b$:在等式 $a \\div x = b$ 中,a和b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通过计算可以确定x的值。

在小学五年级中,以上四种基本形式的方程主要涉及加减乘除计算。

三、解方程的方法小学五年级学习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如下:1.化简方程:将方程简化为最简形式,去掉无用部分,只留下未知数和已知数。

2.移项:根据等式两边相等的原则,将未知数移到一个等于号一边,已知数移到另一个等于号一边,保持等式两边相等。

3.算出未知数:通过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题过程中,应该注意等式两边的数相等,不能将等式两边的数字随意变动。

四、应用题解析小学五年级中,应用题中常涉及到方程解法,如下为几个典型的应用题。

1. 买糖果凯利有680元钱,想买一些糖果。

如果每袋糖果4元,则她最多能买多少袋糖果?解法:假设她一共买了x袋糖果,因此她花了4x元钱。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方程:$$4x \\le 680$$化简得:$$x \\le \\frac{680}{4} = 170$$因此,凯利最多能买170袋糖果。

2. 汽车的速度甲乙两个车站之间的距离为210公里,乙车站有一辆车到甲车站用了2.5个小时,速度是每小时80公里。

求甲车站到乙车站开车用了多长时间?解法:假设甲车站到乙车站的距离为x,因此甲车站到乙车站开车的时间为t,则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方程:$$\\frac{x}{t} = \\frac{210}{2.5} \\div 80$$化简得:$$t = \\frac{x}{\\frac{210}{2.5} \\div 80}$$$$t = \\frac{x}{21}$$因此,甲车站到乙车站开车需要的时间为 $\\frac{x}{21}$。

五年级数学方程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方程知识点

第一单元方程知识点: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定义的关键在于“相等”二字,判断的依据在于所给式子有无等号。

比如:2>1就不是等式;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2是等式)练习:1.下面的式子中,是等式的在后面()里画“√”。

X+18=36 () x+2﹥10 ()72-x () x=3 ()知识点: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组成方程的两个条件:1.所给式子是等式;2.式子中含有未知数)练习:1.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的在后面()里画“√”。

X+18=36 () x+2﹥10 ()72-x () x=3 ()知识点: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练习:1.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填序号) ①3+x=12 ② 3.6+x ③ 4+17.5=21.5 ④48+x﹤63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判断】3.等式都是方程。

()【判断】4.方程都是等式。

()【判断】知识点: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重点在于同时性)知识点:解方程: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从写解开始一直到求出未知数为止)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①解方程 x-28=32x-28+28=32+28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8,使等号左边只剩一个x)x=60 (方程得解)②解方程 14x=26614x÷14=266÷14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4 x=19知识点:解方程过程中遇到的几大类型:①x-2.5=3.6 ②x+6.7=17.5 ③1.7x=5.1④12.6-x=4.8 ⑤x÷3.4=2.7 ⑥6÷x=1.5(掌握这几种方程的解法,对于加深理解等式的性质至关重要,同时它也间接的考察了小数的乘除法。

数学方程知识点五年级

数学方程知识点五年级

数学方程知识点五年级数学方程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方程知识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一些五年级数学方程的知识点:1. 方程的定义: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例如,\( x + 3 = 7 \) 就是一个方程,其中 \( x \) 是未知数。

2. 解方程:解方程就是找到未知数的值,使得等式成立。

在上述例子中,解方程 \( x + 3 = 7 \) 就是找到 \( x \) 的值,使得等式两边相等。

解得 \( x = 4 \)。

3. 方程的类型:五年级学生主要接触的是一元一次方程,即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为1的方程。

4. 解方程的步骤:- 移项: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式的一边,常数项移到等式的另一边。

例如,\( x + 3 = 7 \) 可以变为 \( x = 7 - 3 \)。

- 合并同类项:将等式两边的同类项合并,简化方程。

例如,\( x = 7 - 3 \) 可以简化为 \( x = 4 \)。

- 系数化为1:如果方程中未知数的系数不是1,需要通过乘法或除法将其化为1。

例如,\( 2x = 8 \) 可以变为 \( x = 4 \)。

5. 方程的应用: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解决速度、距离、时间的问题,以及分配问题等。

6. 列方程解应用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需要学会根据问题的条件列出相应的方程。

例如,如果知道总路程和时间,可以列出方程\( \text{速度} \times \text{时间} = \text{路程} \) 来解决问题。

7. 检查解的正确性:解出方程后,应该将解代入原方程,检查等式两边是否相等,以验证解的正确性。

8. 练习和应用: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解方程的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可以逐步建立起对数学方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今后更高级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版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3χ表示χ的3倍是多少或3个χ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2:1.5χ表示χ的1.5倍是多少或1.5个χ的和的简便运算。

2、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这叫做积不变性质)
3、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的大小不变。

(这叫做商不变性质)
4. 乘法分配律:a×(b ± c) = a×b ± a×c
5、(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简记“·”,也可以省略不写。

(注意: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字母与数字相乘简写时,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6、(P46)a×a可以写作a·a或a²,a²读作a的平方或a的二次方。

2a 表示a+a
7、(P54)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一个计算过程。


8、(P55、56)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9、加、减、乘、除运算数量关系式:
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乘法: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10、解方程的方法:
方法一:利用天平平衡原理(即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方法二:利用加、减、乘、除运算数量关系解方程。

11、常用数量关系式: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单产量=(总产量)÷(数量) 数量=(总产量)÷(单价 )
大数-小数=相差数大数-相差数=小数小数+相差数=大数
一倍量×倍数=几倍量几倍量÷倍数=一倍量几倍量÷一倍量=倍数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1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解设)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找关系)
3、解方程。

(列)
4、检验,写出答案。

(验)
13、方程的检验过程:因为方程左边=……
……=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