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法》2015-有限元习题-参考答案
有限单元法课后习题全部答案_王勖成
![有限单元法课后习题全部答案_王勖成](https://img.taocdn.com/s3/m/2d699ff7941ea76e58fa049a.png)
∫
∂ 2φ ∂ 2φ ∂φ ∂φ k − ∫ k 2 + k 2 + Q δφ d Ω + ∫ δφ d Ω − ∫ αφ − q − k δφ d Γ Ω Γ − Γ Γ q q ∂y ∂n ∂n ∂x
欧拉方程: k
∂ 2φ ∂ 2φ + +Q = k 0 ∂x 2 ∂y 2
习题 1.2: 在用有限元法求解时,边界条件总是满足的,控制方程的不完全匹配,会产生误差。题中所 ,代入边 给出的近似函数: φ =a0 + a1 x + a2 x + a3 x ,应该满足边界条件,对于情况(1)
2 3
界条件可得 = a0 0, = a3
1 − a1 L − a2 L2 ,从而 L3 x3 x3 x3 2 ) + a ( x − ) + 2 L2 L L3
∫
= =
∑{ A
m k =1 m
T
( N j ( xk )) [ A( N i ( xk )ai ) − f ( xk )]
m
}
( N j )A( N i )ai − ∑ AT ( N j ) f = k 1= k 1
T
∑A
= Ka-P
(写成矩阵形式)
因此, kij =
d 2 w dw d 3 w 0 dx 2 δ dx − dx3 δ w = 0
L
1.5 如有一问题的泛函为 = Π ( w)
∫
L
0
EI d 2 w 2 kw2 + qwdx ,其中 E, I, k 是常数,q 2 + 2 dx 2
有限单元法部分课后题答案汇编
![有限单元法部分课后题答案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25cdb7d87e21af45b207a83e.png)
-----好资料学习有限单元法中“离散”的含义是什么?有限单元法是如何将具有无限自由度的连续介1.1质问题转变成有限自由度问题的?位移有限元法的标准化程式是怎样的?)离散的含义即将结构离散化,即用假想的线或面将连续体分割成数目有限的单元,并1(数的节在其上设定有限个节点;用这些单元组成的单元集合体代替原来的连续体,而场函点值将成为问题的基本未知量。
)给每个单元选择合适的位移函数或称位移模式来近似地表示单元内位移分布规律,即2(无限自通过插值以单元节点位移表示单元内任意点的位移。
因节点位移个数是有限的,故由度问题被转变成了有限自由度问题。
)有限元法的标准化程式:结构或区域离散,单元分析,整体分析,数值求解。
(3 ?单元刚度矩阵和整体刚度矩阵各有哪些性质?各自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两者有何区别1.3整体刚度矩阵的性单元刚度矩阵的性质:对称性、奇异性(单元刚度矩阵的行列式为零)。
个自j Kij 即单元节点位移向量中第稀疏性。
单元 Kij 物理意义质:对称性、奇异性、整体刚度 j 个自由度方向引起的节点力。
由度发生单位位移而其他位移分量为零时,在第中每一列元素的物理意义是:要迫使结构的某节点位移自由度发生单位位移,而其 K 矩阵他节点位移都保持为零的变形状态,在所有个节点上需要施加的节点荷载。
什么叫应变能?什么叫外力势能?试叙述势能变分原理和最小势能原理,并回答下述2.2问题:势能变分原理代表什么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其中附加了哪些条件?,外力所做的功将以变形能的形式储存εσ和应变(1)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内部将产生应力起来,这种能量称为应变能。
(2)外力势能就是外力功的负值。
势能变分原理可叙述如下:在所有满足边界条件的协调位移中,那些满足静力平衡条件(3) 的位移使物体势能泛函取驻值,即势能的变分为零V=0 +δp=δ Uεδ∏此即变分方程。
对于线性弹性体,势能取最小值,即02V≥ε+δδ2∏P=δ2U 此时的势能变分原理就是著名的最小势能原理。
有限元习题及答案ppt课件
![有限元习题及答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96e68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c.png)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有限元复习题及答案
![有限元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c359f5844769eae109ed0f.png)
1.两种平面问题的根本概念和根本方程;答:弹性体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其变形和应力的分布规律可以用在某一平面内的变形和应力的分布规律来代替,这类问题称为平面问题。
平面问题分为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
平面应力问题设有张很薄的等厚薄板,只在板边上受到平行于板面并且不沿厚度变化的面力,体力也平行于板面且不沿厚度变化。
由于平板很薄,外力不沿厚度变化,因此在整块板上有:,,剩下平行于XY面的三个应力分量未知。
平面应变问题设有很长的柱体,支承情况不沿长度变化,在柱面上受到平行于横截面而且不沿长度变化的面力,体力也如此分布。
平面问题的根本方程为:平衡方程几何方程物理方程〔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物理方程由广义虎克定律得到〕•平面应力问题的物理方程平面应力问题有•平面应变问题的物理方程平面应变问题有在平面应力问题的物理方程中,将E替换为、替换为,可以得到平面应变问题的物理方程;在平面应变问题的物理方程中,将E替换为、替换为,可以得到平面应力问题的物理方程。
2弹性力学中的根本物理量和根本方程;答:根本物理量有:空间弹性力学问题共有15个方程,3个平衡方程,6个几何方程,6个物理方程。
其中包括6个应力分量,6个应变分量,3个位移分量。
平面问题共8个方程,2个平衡方程,3个几何方程,3个物理方程,相应3个应力分量,3个应变分量,2个位移分量。
根本方程有:1.平衡方程及应力边界条件:平衡方程:边界条件:2.几何方程及位移边界条件:几何方程:边界条件:3.物理方程:3.有限元中使用的虚功方程。
对于刚体,作用在其上的平衡力系在任意虚位移上的总虚功为0,这就是刚体的平衡条件,或者称为刚体的虚功方程。
对于弹性变形体,其虚位移原理为:在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的弹性体,当给予物体微小的虚位移时,外力的总虚功等于物体的总虚应变能。
设想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弹性体发生了任意的虚位移,相应的虚应变为,作用在微元体上的平衡力系有〔X,Y,Z〕和面力。
外力的总虚功为实际的体力和面力在虚位移上所做的功,即:在物体产生微小虚变形过程中,整个弹性体内应力在虚应变上所做的功为总虚应变能,即:其中为弹性体单位体积内的应力在相应的虚应变上做的虚功,由此得到虚功方程:4.节点位移,单元位移及它们的关系。
有限元法理论及应用参考答案(推荐文档)
![有限元法理论及应用参考答案(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19ffa2f14791711cc7917c3.png)
有限元法理论及应用大作业1、试简要阐述有限元理论分析的基本步骤主要有哪些?答:有限元分析的主要步骤主要有:(1)结构的离散化,即单元的划分;(2)单元分析,包括选择位移模式、根据几何方程建立应变与位移的关系、根据虚功原理建立节点力与节点位移的关系,最后得到单元刚度方程;(3)等效节点载荷计算;(4)整体分析,建立整体刚度方程;(5)引入约束,求解整体平衡方程。
2、有限元网格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指出图示网格划分中不合理的地方。
题2图答:一般选用三角形或四边形单元,在满足一定精度情况,尽可能少一些单元。
有限元划分网格的基本原则:1.拓扑正确性原则。
即单元间是靠单元顶点、或单元边、或单元面连接2.几何保持原则。
即网络划分后,单元的集合为原结构近似3.特性一致原则。
即材料相同,厚度相同4.单元形状优良原则。
单元边、角相差尽可能小5.密度可控原则。
即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网格尽可能的稀疏一些。
(a)(b)中节点没有有效的连接,且(b)中单元边差相差很大。
(c)中没有考虑对称性,单元边差很大。
3、分别指出图示平面结构划分为什么单元?有多少个节点?多少个自由度?题3图答:(a )划分为杆单元, 8个节点,12个自由度。
(b )划分为平面梁单元,8个节点,15个自由度。
(c )平面四节点四边形单元,8个节点,13个自由度。
(d )平面三角形单元,29个节点,38个自由度。
4、什么是等参数单元?。
答:如果坐标变换和位移插值采用相同的节点,并且单元的形状变换函数与位移插值的形函数一样,则称这种变换为等参变换,这样的单元称为等参单元。
5、在平面三节点三角形单元中,能否选取如下的位移模式,为什么?(1).⎪⎩⎪⎨⎧++=++=26543221),(),(y x y x v yx y x u αααααα (2). ⎪⎩⎪⎨⎧++=++=2652423221),(),(yxy x y x v yxy x y x u αααααα 答:(1)不能,因为位移函数要满足几何各向同性,即单元的位移分布不应与人为选取的 坐标方位有关,即位移函数中的坐标x,y 应该是能够互换的。
有限元考试试题及答案
![有限元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ab60896bd97f192379e930.png)
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考试试卷一、 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1. 论述单元划分应遵循的原则。
2. 说明形函数应满足的条件。
3. 说明四边形等参数单元中“等参数”的含义,即为什么要引入等参数单元。
4. 阐述边界元法的主要优缺点。
二、 计算题(共60分,每题20分)1.一杆件如图3所示,杆件上方固定后,在下方受垂直向下的集中力作用,已知:杆件材料的杨氏模量2721/100.3in lbf E E ⨯==,截面积2125.5in A =,2275.3in A =,长度in L L 1221==,集中力lbf P 100=,用有限元方法求解B 点和C 点位移。
备注:(1)1lbf(磅力,libraforce )=。
(2)杨氏模量、弹性模量、Young 氏弹性模量具有相同含义(10分)2.如图2t=1m ,载荷F=20KN/m ,设泊松比μ=015分)3.图示结点三角形单元的q ,单元厚度为t ,求单元的等效结点荷载。
学院专业学号姓名 y图3一、简答题1.答:1)合理安排单元网格的疏密分布2)为突出重要部位的单元二次划分3)划分单元的个数4)单元形状的合理性5)不同材料界面处及荷载突变点、支承点的单元划分6)曲线边界的处理,应尽可能减小几何误差7)充分利用结构及载荷的对称性,以减少计算量2.答:形函数应满足的三个条件:a.必须能反映单元的刚体位移,就是位移模式应反映与本单元形变无关的由其它单元形变所引起的位移。
b.能反映单元的常量应变,所谓常量应变,就是与坐标位置无关,单元内所有点都具有相同的应变。
当单元尺寸取小时,则单元中各点的应变趋于相等,也就是单元的形变趋于均匀,因而常量应变就成为应变的主要部分。
c.尽可能反映位移连续性;尽可能反映单元之间位移的连续性,即相邻单元位移协调。
3.答:含义:所谓的等参数单元,就是在确定单元形状的插值函数和确定单元位移场的插值函数中采用了完全相同的形函数。
意义:构造出一些曲边地高精度单元,以便在给定地精度下,用数目较少地单元,解决工程实际地具体问题。
结构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结构力学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a5d54652d380eb63946d26.png)
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 表示正确,X 表示错误)(本大题分4小题,共11分)1 . (本小题 3分)图示结构中DE 杆的轴力F NDE =F P /3。
( ).2 . (本小题 4分)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只能采用多余约束力作为基本未知量。
( )3 . (本小题 2分)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 )4 . (本小题 2分)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基本结构超静定次数一定比原结构高。
(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本大题分5小题,共21分) 1 (本小题6分)图示结构EI=常数,截面A 右侧的弯矩为:( )A .2/M ;B .M ;C .0; D. )2/(EI M 。
2. (本小题4分)图示桁架下弦承载,下面画出的杆件内力影响线,此杆件是:( ) A.ch; B.ci; C.dj; D.cj.F p /2M2a2a a aa aA F p /2F p /2 F p /2F p F pa a aa F PED3. (本小题 4分)图a 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A. 图b;B. 图c;C. 图d;D.都不对。
( )( a) (b) (c) (d)4. (本小题 4分)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A.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C.所有杆件EI 为常数且相同;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 ) 5. (本小题3分)图示梁A 点的竖向位移为(向下为正):( ) A.F P l 3/(24EI); B. F P l 3/(!6EI); C. 5F P l 3/(96EI); D. 5F P l 3/(48EI).三(本大题 5分)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A l /2l /2EI 2EIF Pa d c eb fgh iklF P =11j llM /4 3M /4M /43M /43M /4M /4M /8 M /2EIEIM四(本大题 9分)图示结构B 支座下沉4 mm ,各杆EI=2.0×105 kN ·m 2,用力法计算并作M 图。
有限单元法部分课后题答案
![有限单元法部分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6c90bb6f1aff00bed51eda.png)
1.1 有限单元法中“离散”的含义是什么?有限单元法是如何将具有无限自由度的连续介质问题转变成有限自由度问题的?位移有限元法的标准化程式是怎样的?(1)离散的含义即将结构离散化,即用假想的线或面将连续体分割成数目有限的单元,并在其上设定有限个节点;用这些单元组成的单元集合体代替原来的连续体,而场函数的节点值将成为问题的基本未知量。
(2)给每个单元选择合适的位移函数或称位移模式来近似地表示单元内位移分布规律,即通过插值以单元节点位移表示单元内任意点的位移。
因节点位移个数是有限的,故无限自由度问题被转变成了有限自由度问题。
(3)有限元法的标准化程式:结构或区域离散,单元分析,整体分析,数值求解。
1.3 单元刚度矩阵和整体刚度矩阵各有哪些性质?各自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两者有何区别?单元刚度矩阵的性质:对称性、奇异性(单元刚度矩阵的行列式为零)。
整体刚度矩阵的性质:对称性、奇异性、稀疏性。
单元 Kij 物理意义 Kij 即单元节点位移向量中第 j 个自由度发生单位位移而其他位移分量为零时,在第 j 个自由度方向引起的节点力。
整体刚度矩阵 K 中每一列元素的物理意义是:要迫使结构的某节点位移自由度发生单位位移,而其他节点位移都保持为零的变形状态,在所有个节点上需要施加的节点荷载。
2.2 什么叫应变能?什么叫外力势能?试叙述势能变分原理和最小势能原理,并回答下述问题:势能变分原理代表什么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其中附加了哪些条件?(1)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内部将产生应力σ和应变ε,外力所做的功将以变形能的形式储存起来,这种能量称为应变能。
(2)外力势能就是外力功的负值。
(3)势能变分原理可叙述如下:在所有满足边界条件的协调位移中,那些满足静力平衡条件的位移使物体势能泛函取驻值,即势能的变分为零δ∏p=δ Uε+δV=0此即变分方程。
对于线性弹性体,势能取最小值,即δ2∏P=δ2Uε+δ2V≥0此时的势能变分原理就是著名的最小势能原理。
(完整版)有限元第二章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有限元第二章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1f894ece2f0066f53322b6.png)
2 弹性力学问题的有限单元法思考题2.1 有限元法离散结构时为什么要在应力变化复杂的地方采用较密网格,而在其他地方采用较稀疏网格?答:在应力变化复杂的地方每一结点与相邻结点的应力都变化较大,若网格划分较稀疏,则在应力突变处没有设置结点,而使得所求解的误差很大,若网格划分较密时,则应力变化复杂的地方可以设置更多的结点,从而使得所求解的精度更高一些。
2.2 因为应力边界条件就是边界上的平衡方程,所以引用虚功原理必然满足应力边界条件,对吗?答:对。
2.3 为什么有限元只能求解位移边值问题和混合边值问题?弹性力学中受内压和外压作用的圆环能用有限元方法求解吗?为什么?答:有限元法是一种位移解法,故只能求解位移边值问题和混合边值问题。
而应力边值问题没有确定的位移约束,不能用位移法求解,所以也不能用有限元法求解。
2.4 矩形单元旋转一个角度后还能够保持在单元边界上的位移协调吗?答:能。
矩形单元的插值函数满足单元内部和单元边界上的连续性要求,是一个协调元。
矩形的插值函数只与坐标差有关,旋转一个角度后各个结点的坐标差保持不变,所以插值函数保持不变。
因此矩形单元旋转一个角度后还能够保持在单元边界上的位移协调。
2.5 总体刚度矩阵呈带状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计算半带宽? 答:因素:总体刚度矩阵呈带状分布与单元内最大结点号与最小结点号的差有关。
计算:设半带宽为B ,每个结点的自由度为n ,各单元中结点整体码的最大差值为D ,则B=n(D+1),在平面问题中n=2。
2.6 为什么单元尺寸不要相差太大,如果这样,会导致什么结果? 答:由于实际工程是一个二维或三维的连续体,将其分为具有简单而规则的几何单元,这样便于网格计算,还可以通过增加结点数提高单元精度。
在几何形状上等于或近似与原来形状,减小由于形状差异过大带来的误差。
若形状相差过大,使结构应力分析困难加大,误差同时也加大。
2.7 剖分网格时,在边界出现突变和有集中力作用的地方要设置结点或单元边界,试说明理由。
《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法》2015-有限元习题-参考答案
![《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法》2015-有限元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dda0784b73f242336c5ff5.png)
近几十年,伴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有限元法作为工程分析的 有效方法在理论、方法的研究、计算机程序的开发以及应用领域的开拓者方面均 取得了根本性的发展。
(1)单元的类型和形式 为了扩大有限元法的应用领域,新的单元类型和形式不断涌现(等参元,梁板 壳,复合材料) (2)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和离散格式 将 Hellinger-Reissner、Hu—Washizu(多场变量变分原理)应用于有限元分析, 发展了混合模型、杂交型的有限元表达格式,应研究了各自的收敛条件;将加权 余量法用于建立有限元的表达格式;进一步研究发展有限元解的后验误差估计和 应力磨平方法。 (3)有限元方程的解法(大型复杂工程结构问题——静态, 特征值, 瞬态等) (4)有限元法的计算机软件(专用软件, 通用软件)
4、说明用有限单元法解题的主要步骤。 答:研究问题的力学建模;结构离散;单元分析;整体分析与求解;结果分析及 后处理。
5、推导基于变分原理的总势能泛函极值条件。 解:有积分形式确立的标量泛函有
Π
F
u,
u x
,
dΩ
E F 和 E 是特定的算子, 是求解域, 是 的边界。 Π 称 为未知函数 u 的泛函,随函数 u 的变化而变化。连续介质问题的解 u 使泛函 Π 对 于微小的变化u 取驻值,即泛函的“变分”等于零 Π 0 ,此为变分法。
物理意义:应力分量与体力分量之间的关系。 (2)几何方程:
x
u x
, y
v y
,z
w z
xy
u y
v x
,
yz
v z
w y
,
zx
w x
u z
物理意义:应变分量与位移分量之间的关系。 (3)物理方程:
有限元习题与答案
![有限元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3482ba04a1b0717ed5dd18.png)
习题2.1 解释如下的概念:应力、应变,几何方程、物理方程、虚位移原理。
解 ○1应力是某截面上的应力在该处的集度。
○2 应变是指单元体在某一个方向上有一个ΔU 的伸长量,其相对变化量就是应变。
X U Xx ∆∆=ε表示在x 轴的方向上的正应变,其包括正应变和剪应变。
○3几何方程是表示弹性体内节点的应变分量与位移分量之间的关系,其完整表示如下:Txz yz xy z y x x w z u zv y w y u x v z w y vx u x w z u z v y w y u x v z w y v x u ⎥⎦⎤⎢⎣⎡∂∂+∂∂∂∂+∂∂∂∂+∂∂∂∂∂∂∂∂=⎥⎥⎥⎥⎥⎥⎥⎥⎥⎥⎥⎥⎥⎥⎦⎤⎢⎢⎢⎢⎢⎢⎢⎢⎢⎢⎢⎢⎢⎢⎣⎡∂∂+∂∂∂∂+∂∂∂∂+∂∂∂∂∂∂∂∂=⎥⎥⎥⎥⎥⎥⎥⎥⎦⎤⎢⎢⎢⎢⎢⎢⎢⎢⎣⎡=γγγεεεε○4物理方程:表示应力和应变关系的方程某一点应力分量与应变分量之间的关系如下:⎥⎥⎥⎥⎥⎥⎥⎥⎦⎤⎢⎢⎢⎢⎢⎢⎢⎢⎣⎡=⎥⎥⎥⎥⎥⎥⎥⎥⎦⎤⎢⎢⎢⎢⎢⎢⎢⎢⎣⎡=666564636261565554535251464545434241363534333231262524232221161514131211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τττσσσσxz yz xy z y x ⎥⎥⎥⎥⎥⎥⎥⎥⎦⎤⎢⎢⎢⎢⎢⎢⎢⎢⎣⎡xz yz xy zz yy xx γγγεεε○5虚位移原理:在弹性有一虚位移情况下,由于作用在每个质点上的力系,在相应的虚位移上虚功总和为零,即为:若弹性体在已知的面力和体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那么使弹性体产生虚位移,所有作用在弹性体上的体力在虚位移上所做的工就等于弹性体所具有的虚位能。
2.2说明弹性体力学中的几个基本假设。
○1 连续性假设:就是假定整个物体的体积都被组成该物体的介质所填满,不存在任何间隙。
汽车结构有限元分析试题及答案(精华)
![汽车结构有限元分析试题及答案(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24ede1f60975f46527d3e196.png)
一 、20分)(×)1. 节点的位置依赖于形态,而并不依赖于载荷的位置(√)2. 对于高压电线的铁塔那样的框架结构的模型化处理使用梁单元 (×)3. 不能把梁单元、壳单元和实体单元混合在一起作成模型 (√)4. 四边形的平面单元尽可能作成接近正方形形状的单元(×)5. 平面应变单元也好,平面应力单元也好,如果以单位厚来作模型化处理的话会得到一样的答案(×)6. 用有限元法不可以对运动的物体的结构进行静力分析 (√)7. 一般应力变化大的地方单元尺寸要划的小才好(×)8. 所谓全约束只要将位移自由度约束住,而不必约束转动自由度 (√)9. 同一载荷作用下的结构,所给材料的弹性模量越大则变形值越小 (√)10一维变带宽存储通常比二维等带宽存储更节省存储量。
二、填空(20分)1.平面应力问题与薄板弯曲问题的弹性体几何形状都是 薄板 ,但前者受力特点是: 平行于板面且沿厚度均布载荷作用 ,变形发生在板面内;后者受力特点是: 垂直于板面 的力的作用,板将变成有弯有扭的曲面。
2.平面应力问题与平面应变问题都具有三个独立的应力分量: σx ,σy ,τxy ,三个独立的应变分量:εx ,εy ,γxy ,但对应的弹性体几何形状前者为 薄板 ,后者为 长柱体 。
3.位移模式需反映 刚体位移 ,反映 常变形 ,满足 单元边界上位移连续 。
4.单元刚度矩阵的特点有:对称性 , 奇异性 ,还可按节点分块。
5.轴对称问题单元形状为:三角形或四边形截面的空间环形单元 ,由于轴对称的特性,任意一点变形只发生在子午面上,因此可以作为 二 维问题处理。
6.等参数单元指的是:描述位移和描述坐标采用相同的形函数形式。
等参数单元优点是:可以采用高阶次位移模式,能够模拟复杂几何边界,方便单元刚度矩阵和等效节点载荷的积分运算。
7.有限单元法首先求出的解是 节点位移 ,单元应力可由它求得,其计算公式为{}{}[][]eD B σδ=。
有限元方法例题解答
![有限元方法例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2862ded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d.png)
2023《有限元技术》习题一参考答案1、用欧拉方程求泛函()1022[()]'2(0)0,(1)0J y x y y xy dx y y ⎧=--⎪⎨⎪==⎩⎰的极值曲线。
解:22'2F y y xy =--,代入欧拉方程'0y y dF F dx-=, 得:''++0y y x =,解微分方程得通解:12sin cos y C x C x x =+-,代入边界条件(0)0,(1)0y y ==,解得sin sin1xy x =-。
2、如图所示,一长度为L 质量为M 的项链悬挂在跨度为2a 的A 和B 两点,项链在重力场中自然下垂,试求该链悬在稳定状态时的曲线方程。
(重力加速度为g )解: (方法一)将原坐标系(),x y 向下平移1C 个单位(),x y ,拟采用1cosh y C t =代换求解 在新坐标系中,悬链在稳定状态时能量处于最小值。
悬链线质量密度MLλ=, 长度为dl 的势能为:()Mgy dW dmgy dl gy dl L λ====,悬链总势能泛函:(a a a a Mg W dW dx dx L --===⎰⎰⎰,约束条件为:悬链线长度aL -=⎰,泛函的被积函数:(),F y y '=,势能泛函取极小值时的欧拉方程为:'1'y F y F C -=, 即:21C -=,化简得:y C =于是:dx =x =,令1cosh y C t =(在新坐标系下才能作此代换),得:1sinh sinh dy C tdt t =⎧=,代入x =,得112x C dt C t C ==+⎰所以,21x C t C -=,21cosh cosh x C t C ⎛⎫-= ⎪⎝⎭回代1cosh y C t =得:211cosh x C y C C ⎛⎫-= ⎪⎝⎭,曲线关于y 轴对称得20C =,1C由悬链线长度112sinhaaL C C -==⎰给出, 故新坐标系下所求曲线方程为11cosh x y C C ⎛⎫=⎪⎝⎭, 1C 由11sinh 2L aC C =确定。
有限元习题及答案
![有限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a2cdd1c1c708a1284a44cf.png)
(a)
(b)
(c)
(a)单元间没有考虑节点相联 (b)网格形状太差,单元边长相差太大 (c)没有考虑对称性,单元边长相差太大
3、分别指出图示平面结构划分为什么 单元?有多少个节点?多少个自由度?
(a)桁架结构模型
• 划分为杆单元, 8个节点,12个自由度
(b)钢架结构模型
划分为平面梁单元,8个 节点,15个自由度
所以
F B B EAl
T
K
(2)
故
K B B EAl
T
将[B]值代入(2)式得
1 1 1 K 1 l 1 l
1 EAl
完毕
EA l
1 1
1 1
11
(c)混凝土梁结构
平面四节点,四边形单 元,8个节点,13个自由 度
(d)水坝模型
平面三角形单元,29个 节点,38个自由度
4、什么是平面应力问题?什么是平面应变 问题?举例说明
平面应力问题: 若物体的某一方向的尺寸较另外两个方向的小得多, 即为一等厚平板,且在平板的边界有平行于平面切沿 厚度方向均匀分布的面力,则此类问题可简化为平面 应力问题。 y 如一方形薄板边 y 上作用有分 布面力: b z x 连杆 a
2
1
x )
2
u1 )
2
(u 1 u
2
u
1
2
x
2
1 l
(x x
)u 1 )
1 l
( x1 x )u
2
1 (x x l
2
1
u1 ( x1 x ) l u 2
有限单元法课后习题全部答案-王勖成
![有限单元法课后习题全部答案-王勖成](https://img.taocdn.com/s3/m/c9a1aa1fc8d376eeafaa3173.png)
Ω
=0
∫ ∫ = Ω w j R dΩ
∂
Ω
∂a
j
AT
(
N i
(
x)ai
)δ
(
x
−
x k
)
[
A(
N i
(
x)ai
)
−
f (x)]dΩ
∫ =
Ω
AT
(N
j (x))δ
(x
−
x k
)
[
A(
Ni
(
x)ai
)
−
f
( x)]d Ω
∑{ } m
=
k =1
AT
(
N
j
(
xk
))
[
A(
N i
(
xk
)ai )
= R( L) 3
0= , R( 2L) 3
0 ,从而可以解出待定系数 a1, a2 。带入(1)式可以得到φ 。
配点法仅考虑了有限个点的局部特性,子域法则要求在有限个子域 Ωi 内残量的积分
∫ R(x)dx = 0 为零,子域的个数仍然取决于未知函数个数,通常选取各子域的并集为整个 Ωi
待求区域,一般情况可以选择各子域大小相同,但对于某些局部变化较复杂的区域,可以缩 小子域的大小,使得子域分布更合理。例如取子域为
−
f
( xk
)]
m
m
∑ ∑ = =k
1= AT (N j )A (N i )ai − k
1
AT
(N
j)f
= Ka-P
(写成矩阵形式)
m
∑ = 因此, kij k= =1 AT (N j )A (N i ) k ji , 系数矩阵对称,且无需积分。
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法-第五章
![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法-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e4dd9feb172ded630b1cb61f.png)
(5.29)
当计算表面力的等效结点力时, 常要计算在四面体的某个面上对体积坐标进行积分, 比如在 (i, j, m) 三个结点组成的三角形面上,可以应用下面的积分公式
Si S Sm dA j
ijm
! ! ! 2ijm ( 2)!
(5.30)
式中, ijm 是 (i, j, m) 三个结点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我们发现,这个公式跟三角 形的面积积分公式完全一致。实际上,四面体的体积坐标在四面体的某一个面上就 退化为该面上的面积坐标。
zj zm zp yj ym yp
用同样的方法,对于另外两个位移分量也可以写成结点位移的形式
v Ni vi N j v j N m vm N p v p
u u v Ni w
式中,形函数 N 的子矩阵为
w Ni wi N j w j N m wm N p wp
ui 1 xi u 1 x j j um 1 xm u p 1 x p yi yj ym yp z i 1 z j 2 zm 3 z p 4
(5.41)
温度的等效结点力
最后,我们考察由于温度改变在单元上引起的等效结点力
f h B T Dε 0 dxdydz
V
(5.42)
对于各向同性材料,有
ε 0 T 1 1 1 0 0 0
f h B T D1 1 1 0 0 0
T
T
(5.43)
对于四面体单元,由于矩阵 B 的元素都是常量,上式可以写成
刚度矩阵
利用刚度矩阵的普遍公式(2.70), 并注意到应变矩阵在单元内为常数 矩阵的事实,得到空间问题四面体单元的刚度矩阵公式
《有限单元法》1-5章课后习题答案
![《有限单元法》1-5章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ddcd42f5335a8103d22013.png)
2
dw dw
′′′
w aL2ax , wa ?2
2
dx dxL
EI k?
2 22 2
∏w 4a+ a x x? L + qax x? L dx
∫?
0
22
25 3
ka L qaL
2
2EILa+60 6
53 2
?∏kaL qL 5qL 40 EILa+→a?
4
?+ a 30 6 120EI kl
2 4
习题1.2 :
在用有限元法求解时,边界条件总是满足的,控制方程的不完全匹配,会产生误差。题中所
23
给出的近似函数:φa+ ax+ a x+ a x ,应该满足边界条件,对于情况(1 ) ,代入边
0 1 2 3
2
1aL a L
12
界条件可得aa 0, ,从而
03
3
L
3 3 3
x xx
2
φax ? + a x?+ (1 )
(注意:只要满足强制边界就可以,怎么判断是强制还是自然?)习题1.7
δ∏φδφφδφ?
k + k Qd δφα φ? q δφdΓ
[ ]
∫∫Γ
q
?xxy ?y?
22φφφ?
k + k + Qd δφ ?+ k δφ dα φ? q δφdΓ
[ ]
∫∫22?∫ΓΓ
q xy ?n22? φφ ?φ ?φ?
12
∫∫
12
可以求出待定系数aa ,。
12
伽辽金法作为加权余量法的特殊形式,权函数选择为插值函数NN , ,
有限单元法课后习题全部答案-王勖成
![有限单元法课后习题全部答案-王勖成](https://img.taocdn.com/s3/m/c9a1aa1fc8d376eeafaa3173.png)
x3 L2
)
+
a2 (x2
−
x3 L
)
+
x3 L3
(1)
x3 上式中的最后一项 L3 前面没有待定系数,这是由于使用了在 x=L 处φ=1 的强制边界条件。
从物理意义上说,相当于给定边界条件的解为齐次方程的通解加一个特解的缘故。将(1)
式代入教材(1.2.26)式,得到残量:
R(
x)
=
a1 (−6
x L2
Ω
δ
∂2w ∂x2
∂2w ∂y 2
dxdy
−
Γ
δ
∂w ∂x
∂2w ∂y 2
nx
ds
+
δ
Γ
w
∂3w ∂x∂y2
nx ds
∫ ∫ ∫ =
Ω
δ
∂2w ∂y 2
∂2w ∂x2
dxdy
−
Γ
δ
∂w ∂y
∂2w ∂x2
ny
ds
+
δ
Γ
w
∂3w ∂y∂x2
ny ds
∫ ∫ ∫ Ω= δ w ∂∂4yw4 dxdy
思考题 1.8 泛函在什么条件下有极值?了解泛函是否有极值的意义何在?
= δΠ 0 且或δ 2Π > < 0 , 泛函极值性对于判断解的近似性质有意义,利用它可以对解的
上下界做出估计。 思考题 1.9 什么是里兹法?通过它建立的求解方法有什么特点?里兹方法收敛性的定义是 什么?收敛条件是什么? 里兹法:在某一函数空间寻找试探函数,利用加权值的独立变分性将该函数的驻值问题转化 为该函数关于权值的极值问题。其特点是:试探函数是全域的,解的精度依赖于试探函数的 选取,其收敛性有明确的结论。
有限元法课后习题答案
![有限元法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36423d59eef8c75fbfb372.png)
1、有限元是近似求解一般连续场问题的数值方法2、有限元法将连续的求解域离散为若干个子域,得到有限个单元,单元和单元之间用节点连接3、直梁在外力的作用下,横截面的内力有剪力和弯矩两个.4、平面刚架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下,横截面上的内力有轴力、剪力、弯矩 .5、进行直梁有限元分析,平面刚架单元上每个节点的节点位移为挠度和转角6、平面刚架有限元分析,节点位移有轴向位移、横向位移、转角。
7、在弹性和小变形下,节点力和节点位移关系是线性关系。
8、弹性力学问题的方程个数有15个,未知量个数有15个。
9、弹性力学平面问题方程个数有8,未知数8个。
10、几何方程是研究应变和位移之间关系的方程11、物理方程是描述应力和应变关系的方程12、平衡方程反映了应力和体力之间关系的13、把经过物体内任意一点各个截面上的应力状况叫做一点的应力状态14、9形函数在单元上节点上的值,具有本点为_1_.它点为零的性质,并且在三角形单元的任一节点上,三个行函数之和为_1_15、形函数是_三角形_单元内部坐标的_线性_函数,他反映了单元的_位移_状态16、在进行节点编号时,同一单元的相邻节点的号码差尽量小.17、三角形单元的位移模式为_线性位移模式_-18、矩形单元的位移模式为__双线性位移模式_19、在选择多项式位移模式的阶次时,要求_所选的位移模式应该与局部坐标系的方位无关的性质为几何_各向同性20、单元刚度矩阵描述了_节点力_和_节点位移之间的关系21、矩形单元边界上位移是连续变化的1. 诉述有限元法的定义答:有限元法是近似求解一般连续场问题的数值方法2.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答:首先,将表示结构的连续离散为若干个子域,单元之间通过其边界上的节点连接成组合体。
其次,用每个单元内所假设的近似函数分片地表示求解域内待求的未知厂变量。
3. 有限元法的分类和基本步骤有哪些答:分类:位移法、力法、混合法;步骤:结构的离散化,单元分析,单元集成,引入约束条件,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出节点位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简述有限元法的未来。
以有限元法为代表的计算力学提出一系列新的课题: (1)为了真实地模拟新材料和新结构的行为,需要发展新的材料本构模型和单 元型式。例如对于特种合金、复合材料、陶瓷材料、机敏材料、智能材料、生物 材料以及纳米材料等。 (2)为了分析和模拟各种类型和形式的结构在复杂载荷工况和环境作用下的全 寿命过程的响应,需要发展新的数值分析方案。如:多重非线性(材料、几何、 边界等)相耦合的分析方法;多场(结构、流体、热、电、化学)耦合作用的分 析方法;跨时间/空间多尺度;非确定性(随机/模糊)的分析方法;自适应的 分析方法。 (3)有限元软件和 CAD/CAM 等软件系统共同集成完整的虚拟产品开发 (VPD)系统。这个系统强烈影响着未来工程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运行,主要 体现在: ① 它能提供对所设计的工程系统从加工制造到运行,直至失效和破坏的全寿命 过程的更深入认识,从而能更好地识别它的属性和特征。 ② 它能够鉴定和评估所设计对象的性能和质量,并允许以最低的费用在设计过 程中就对所设计的对象进行修改和优化。 ③ 它能显著地缩短工程对象设计和投产的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 力。
2、简述结构离散(或有限元建模)的内容和要求。 有限元建模的内容: 1)网格划分---即把结构按一定规则分割成有限单元 2)边界处理---即把作用于结构边界上约束和载荷处理为结点约束和结点载
本科有限元习题参考答案
2015 年 3 月 10 日作业
1、简述力学课程中介绍的各种力学模型的简化条件、基本假设和适用范围(包 括有拉压杆模型、弯曲梁模型、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模型、轴对称模型、板模 型、壳模型等)
力学模型
简化条件
基本假设
适用范围
拉压杆
线弹性,无塑性 变形
拉压平面假设
拉伸或压缩的轴 向二力杆
(1 T uT F )d 2
uTTd 即为系统的总势能,它是弹性体变
形势能和外力势能之和。上面变分为零式表明:在所有区域内满足几何关系,在
边界上满足给定位移条件的可能位移中,真实位移使系统的总势能取驻值(可证
明此驻值为最小值)。
4、“有限元法”都有哪些名称(包括中文和英文)?
有限元法,也叫有限单元法、有限元素法、有限元分析;FEM(Finite Element Method)、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
2015 年 3 月 17 日作业
1、简述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并结合简单结构来说明。 (1)有限元法,也叫有限单元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结构或连续体的求
解域离散为若干个子域(单元),并通过它们边界上的结点相互联结成为组合体。 (2)有限元法用每一个单元内所假设的近似函数来分片地表示全求解域内待
求的未知场变量。而每个单元内的近似函数由未知函数或其导数在单元各个结点 上的数值和与其对应的插值函数来表示。由于在联结相邻单元的结点上,场函数 应具有相同的数值,因而将它们用作数值求解的基本未知量。这样一来,求解原
6、结构力学分析问题中的三种“非线性”都包含哪些,并解释其含义。
非线性可以是由材料性质、变形状态和边界接触条件引起的,分别称为材料、几 何、边界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就是材料的本构关系不是线性的。几何非线性时结 构在载荷作用过程中产生大的位移和转动,如板壳结构的大挠度。边界非线性是 指高挠度部件或由多个部件组成的结构组合件,渐进位移将会增大部件自身或是 部件之间产生接触的可靠性,以此特征的特定类型几何非线性为边界条件或者接 触非线性。
,
yz
1 G
yz
,
zx
1 G
zx
物理意义:应变分量与应力分量之间的关系。
3、简述最小势能原理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公式。
根 据 虚 功 原 理 得 到 : ( δεTσ - δuTF)dΩ δuTTdΓ 0 , 由
Ω
Γ
T
1 2
T
U
(
)
则
p
(
(1 T 2
uT F)d
uTTd) 0
其中, p
物理意义:应力分量与体力分量之间的关系。 (2)几何方程:
x
u x
, y
v y
,z
w z
xy
u y
v x
,
yz
v z
w y
,
zx
w x
u z
物理意义:应变分量与位移分量之间的关系。 (3)物理方程:
x
1 E
x
( y
z)
y
1 E
y
( x
z)
z
1 E
z
( x
y)
xy
1 G
xy
及所受外力都对
称于某一轴
板厚远小于其他两个 板
方向的尺寸
弹性体
板件
壳
曲面薄板
弹性体
壳体
2、给出弹性力学问题中平衡方程、几何方程、物理方程的表达式及其意义。 (1)平衡方程:
x x
yx yzx zຫໍສະໝຸດ fx0y y
zy z
xy x
fy
0
z z
xz x
yz y
fz
0
xy yx, zx xz , yz zy
来待求场函数的无穷自由度问题转换为求解场函数结点值的有限自由度问题。 (3)有限元法是通过和原问题数学模型(基本方程、边界条件)等效的变分
原理或加权余量法,建立求解基本未知量(场函数的结点值)的代数方程组或微 分方程组。此方程组称为有限元求解方程,并表示成规范的矩阵形式。接着用数 值方法求解此方程,从而得到问题的解答。
弯曲梁
弯曲为主要变形 弯曲平面假设单向 弯曲为主要变形
的曲杆
受力假设
的曲杆
微体所受所有外力均
平面应力
在同一平面;
平面应变 构件内一点外侧变形
均在同一平面
理想弹性体
只有平面应力分 量在仅为 x,y 函 数; 只有平面应变存 在仅为 x,y 函数;
弹性体几何形
轴对称
具有对称性
状、约束情况、 对称的理想弹性体
5、简述有限元法的发展和现状。
近几十年,伴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有限元法作为工程分析的 有效方法在理论、方法的研究、计算机程序的开发以及应用领域的开拓者方面均 取得了根本性的发展。
(1)单元的类型和形式 为了扩大有限元法的应用领域,新的单元类型和形式不断涌现(等参元,梁板 壳,复合材料) (2)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和离散格式 将 Hellinger-Reissner、Hu—Washizu(多场变量变分原理)应用于有限元分析, 发展了混合模型、杂交型的有限元表达格式,应研究了各自的收敛条件;将加权 余量法用于建立有限元的表达格式;进一步研究发展有限元解的后验误差估计和 应力磨平方法。 (3)有限元方程的解法(大型复杂工程结构问题——静态, 特征值, 瞬态等) (4)有限元法的计算机软件(专用软件, 通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