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设计总结(精华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 A sin a i ) − R Di ) tan f i + C i Li )∏ψ j ) + Rn
j =i i
n −1
∑ [(W (sin 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A cos a i ) + TDi )∏ψ j ] + Tn
j =i
n −1
(4-1)
其中: Rn = (Wn ((1 − ru ) cos a n − A sin a n ) − RDn ) tan φ n + C n Ln
根据宜兴地区滑坡治理工程的经验类比,以及现场地质勘查资料,综 合确定牛山滑坡体力学参数如表 4-1 所示。
表 4-1 牛山滑坡体力学参数表 岩类 滑体 天然重度 (KN/m3) 19.9 饱和重度 (KN/m3) 20.5 天然工况 C(KPa) 52.4 暴雨工况
ϕ (°)
15.4
C(KPa) 41.9
属刚性桩
每根桩上承受的滑坡力 E r = E n ⋅ L = 1000 × 6 = 6000kN , 按三角形 分布,其 b∆q =
N wi = γ w hiw Li TDi = γ w hiw Li cos ai sin β i cos(ai − β i ) RDi = γ w hiw Li cos ai sin β i sin( ai − β i )
孔隙水压力
渗透压力平行滑面的分力 渗透压力垂直滑面的分力 1.2 计算参数与条块划分
砼 弹性模量 104kPa C20 2.55 C25 2.80 C30 3.00 C35 3.15
L—桩的锚固段长度(m)一般情况下,都是刚性桩。 2.1.8 抗滑桩内力计算 受荷段按悬臂梁计算 弹性 锚固段 刚性 力学平衡法 地基系数法
一般情况下,砂土地基为刚性桩,采用力学平衡法,岩石地基是弹性 桩,采用地基系数法。
经过以上三个步骤可进行计算,得到抗滑桩计算书草稿,其中包括抗 滑桩内力计算和配筋计算两个主要部分,再经过简单整理课得到抗滑桩的 设计计算书。
附件 1:抗滑桩的计算书
1. 设计下滑推力计算 1.1 计算方法
Kf =
∑ (((W ((1 − r ) cos a
i =1 i u n −1 i =1 i
n −1
Li ——第 i 条块滑面长度(m); ai ——第 i 条块滑面倾角(°);
β i ——第 i 条块地下水流向(°);
A ——地震加速度(单位:重力加速度 g);
Ti ——第 i 块滑动面上的下滑力(kN/m); Ri ——第 i 块滑动面上的抗滑力(kN/m);
ψ j ——传递系数;
ru ——空隙压力比;
ϕ (°)
12.3
根据现场地质灾害调查,牛山滑坡曾在最近时期内发生过滑动坡坏。 通过参数反演法结合现场勘查资料,最终确定滑动带土体的力学参数如表
4-2所示。
表 4-2 牛山滑坡体滑坡带土力学参数表 岩类 滑动带 天然重度 (KN/m3) 19.9 饱和重度 (KN/m3) 20.5 天然工况 C(KPa) 5.00
自然工况: 在自然工况下, 利用不平衡推力法计算出的 F 为稳定系数, 是用来定量的判断滑坡体的稳定性的。一般求自然工况下求得的稳定系数 ≥1.0,暴雨地震等工况下<1.0,这样比较符合客观情况。 (通常采用 EXCLE 表格进行求解。 )
说明:表中需要填入的信息为红框部分,内容包括条块的面积、容重、条 块倾角、滑动面长度、岩土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暴雨工况:在暴雨的影响下,计算的稳定系数一般≤1.0。在做设计计 算时采用的暴雨工况下岩土体的 c 值和φ值。 计算过程: ①定治理区需要的设计安全系数。安全是根据规范来确定,考虑到治 理工程的等级危害性等因素,一般在 1.05-1.3 之间,实际设计中多取 1.3,较保守。 ②将滑动条块的数据输入表格, c 值和φ值采用暴雨工况下的值。 ③分 析抗滑段位置, 确定抗滑桩位置。 抗滑桩位置一般位于平缓的抗滑段。 ④查表确定抗滑桩桩后的剩余下滑力和桩前的剩余抗滑力。 ⑤计算抗滑桩前的土压力。 (DZ/T 0219-2006 规范 P12)
2.1.9 抗滑桩计算图件 需要弯矩图、剪力图、位移图、还有内力计算表。
3.抗滑桩配筋计算 根据抗滑桩的最大弯矩进行配筋计算,无特殊要求,桩身不做变形、 抗裂、挠度等项的验算。 钢筋混凝土桩的构造要求:
凝土强度一般采用 C25、C30,不低于 C20,水下不低于 C25。工程中 常用的为 C30。 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60mm。 纵向受力钢筋 d≥16mm 净距≥120mm,一般净距取 200mm,有时还 需设置加强筋,间距 2000mm。
ϕ (°)
11
滑坡体条块划分示意图
1.3 设计滑坡推力计算结果 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如下表: 设计下滑推力计算表
通过表格计算可得: 设计剩余下滑推力为:242.35kN/m;
第五条块剩余抗滑力为:234.71-196.43=47.28 kN/m。 剩余抗滑力为:Min(第五条块剩余抗滑力、桩前土压力)
(取值参照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 (重庆市地方标准) 》 附录 B P38) 的软质岩层。
(取值参照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 (重 K 法: 地基较为完整, 岩石地基。 庆市地方标准) 》附录 B p39)
在实际应用中,m 法较为普遍。 2.1.5 桩底支撑条件 分为自由、铰接端、固定端。一般采用铰接端。 2.1.6 滑坡推力的分布 三角分布:液性指数较大,刚度较小,松散。 矩形分布:液性指数小,刚度较大,密实。 梯形分布:介于三角分布和矩形分布之间。 一般选用三角分布。 2.1.7 弹性桩和刚性桩 在设计时要判断桩的类别,m 法和 K 法判断桩的类别方法如下: ① m法 当 ah≤2.5 时 刚性 ;当 ah>2.5 时 弹性
N wi ——空隙水压力(kN/m);
K f ——滑坡稳定系数。
滑坡推力计算公式:
P i = Pi −1 ×ψ i −1 + K s × Ti − Ri
(4-2)
其中:
K s ——设计安全系数; P i ——滑坡推力(kN/m);
下滑力 抗滑力
Ti = Wi (sin ai + A cos ai ) + γ w hiw Li cos ai sin β i cos(ai − β i )
Ri = (Wi (cos ai − A sin ai ) − N wi − γ w hiw Li cos ai sin β i sin( ai − β i )) tan φi + C i Li
传递系数
ψ i −1 = cos(ai −1 − ai ) − sin(ai −1 − ai ) tan φi
Tn = (Wn (sin a n + A cos a n ) + TDn
∏ψ
j =i
n −1
j
= ψ iψ i +1ψ i + 2 .......ψ n −1
式中: ; Wi ——第 i 条块的重量(kN/m) ; φi ——第 i 条块土的内摩擦角(°) ; C i ——第 i 条块土的内聚力(kPa)
a=L(mBp/EI)1/5 m 地基系数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 Bp 桩的等效宽度 ② K 法 bh≤1.0 时 刚性 ;当 bh>1.0 时 弹性
b=L(KBp/EI)1/4
m—地基系数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kN/m4) K—地基系数(kN/m3) Bp—桩正面的计算宽度;方桩 Bp=B+1 圆桩 Bp=0.9(B+1) E—桩的弹性模量(kPa) 砼的弹性模量×0.8~0.85 I—桩的截面惯性矩(m4)
力、 桩前土压力), 在不好计算时可以取 0,
这样比较保守。
桩前土物理参数,一般 不需考虑,默认值即 可。
设计下滑推力计算表:
说明:表中红色部分为输入的土体条块的物理参数,绿色部分为需要的设 计值。
步骤三
锚杆设计时锚固段长 度计算需要的参数
钢筋配筋计算: 混凝土:一般选用 C30 及以上; 保护层厚度:≥80mm,一般取 80mm 比较合适; 桩纵筋级别:一般 HRB335,HRB400; 箍筋级别:可以是 HPB235,也可以使 HRB335; 纵筋形式为均匀配置,间距为 200mm
设计下滑推力:如上表,红框区域为自己填写内容,计算自动完成, 分析可得条块 4、5 为阻滑段,抗滑桩设计位置为条块 4 和条块 5 之间,如 下图:
通过表格计算可得: 设计剩余下滑推力为:242.35kN/m; 第五条块剩余抗滑力为:234.71-196.43=47.28 kN/m。 剩余抗滑力为:Min(第五条块剩余抗滑力、桩前土压力) 2.抗滑桩的内力计算 2.1 确定桩的尺寸 2.11 桩型 目前常用的抗滑桩设计有两种桩型: ①圆桩(理正)桩径 1.2-2m,滑坡推力方向不确定时采用;
三种支撑条件,多为铰接 M 法:A 和 A1 多为一个 值:A=M×l(受荷段长度)
M 法值的确定根据表 B 进行 只有设计锚 杆时才需要 土层的物理参数
K 法 时 采 用 表 1 的 参
步骤二
剖面形状参数,一般不 需考虑,默认值即可。
推力分布有 3 种情况根 据土的性质进行选择 多为三角形。
设计剩余下滑推力为:242.35kN/m; 第 五 条 块 剩 余 抗 滑 力 为 : 234.71-196.43=47.28 kN/m。 剩余抗滑力为: Min( 第五条块剩余抗滑
桩的混凝土(C20)弹性模量:
E = 2.6 × 10 4 MPa
桩的抗弯刚度: EI = 2.6 × 104 × 4.5 = 1.17 × 105 桩的计算宽度:BP =b+1=3m 桩的变形系数: α =
5
mB P = EI
5
40000 × 3 = 0.252 1.17 × 108
桩的计算深度: αh2 = 0.252 × 6 = 1.512 < 2.5m 桩底边界条件:按自由端考虑 3.外力计算
2 计算公式:EP = × γ1 × h1 × tan2 (45 + 1 2 φ1 2
式中:
)
EP—被动土压力(kN/m) γ1 、φ1—分别为桩前岩土体的重度(kN/m3)和内摩擦角(°)
h1—抗滑桩受到荷载段长度(m)
⑥确定设计下滑推力桩前剩余抗滑力取值为查表取得桩前抗滑力和计 算桩前土压力里较小的值。桩后剩余下滑推力查表值。以上表为例,抗滑 桩设计位置。以上两个值将在抗滑桩是设计中用到。计算表格如下:
②方桩(ATSP)1.5×2.0-2.5×4.0m,滑坡推力方向确定是优先采用。 2.1.2 桩长 一般嵌入段的长度为总长度的 1/3-2/5,实际设计中一般取 1/2,即嵌 入段和滑动面以上自由端 1:1。 2.1.3 桩间距 桩间距一般 5-10m 比较合适,在实际设计中也可以近一些,比如直径 1.2 的抗滑桩桩间距可以 2m。 (考虑到土压力拱的问题) 2.1.4 计算方法 常用地基系数法,其中又分为 m 法和 K 法两种方法,可根据不同的地 质条件进行选用;若是刚性桩,通过力学平衡求解。 地基系数法又分为以下两种方法: m 法:适用于滑床为硬塑-半坚硬的砂粘土、碎石土或者风化破碎成土
2.桩的规划设计 桩:全长 16m,其中受荷段 h1=10m,锚固段 h2=6m 桩间距(中至中) :S=6m 桩截面面积: F = b × a = 2 × 3 = 6m 2 桩截面惯性矩: I = 桩截面模量: W =
1 1 ba 3 = × 2 × 33 = 4.5m 4 12 12 1 2 1 ba = × 2 × 32 = 3m 3 6 6
抗滑桩设计说明书 1.设计下滑推力的计算 1.1 画出潜在滑动面 根据前期勘察的资料对地层岩性进行分析,特别要注意岩土分界面和 软弱夹层等特殊岩土体的分布。 一般采用不平衡推力法, 滑动面为折线形。 1.2 划分条块计算下推力 滑块划分一般化为 5 块,具体可视情况而定。计算方法为不平衡推力 法。计算内容分为多种工况,一般要考虑到滑坡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在江 苏地区,主要考虑的是自然工况和暴雨工况。
4.常用计算软件的应用 4.1 理正抗滑桩计算软件 进入抗滑桩设计页面后,首先会出现下图对话框:
滑动稳定安全系数, 此处一般为 1.0, 安全系数我们在计算设计滑坡推力 时已经考虑进去。
此处一般为 1.0。
输入完安全系数后,进入计算对话框,这这里主要输入各种参数。
步骤一
输入桩的物理参数, 即设计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