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中案例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标中的案例教学
摘要:案例教学是一种顺应素质教育潮流应运而生的新型的教
学方法,针对在地理教学中如何使用案例,以促进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提出了3点意见:即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要合理筛选案例,开发课程资源;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等。
关键词:新课标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中所占用的比例越来越大;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积极探索案例教学。然而教材上的有关内容在每个章节都有一个或几个案例的出现,使我们在教学上难以把握重点所在,在使用上更觉得困难重重。如何在教学中使用案例,以达到促进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是每位老师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意见供大家商榷。
一、案例教学应以课程标准要求来指导教学
例如,地理必修3是以区域为研究对象,提供了将地理原理应用于实践的基本方法。教材中提供了许多很好的案例。但是案例多了,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尤其是对新教师而言,如果不能很好的应用,会出现内容重复,浪费时间、效率低下的情况。因此,学会合理选用案例就成为教学中的一个关键。以湘教版必修3第一章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的第二部分内容“资源跨区域调配”为例,教材以我国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和能源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为例,设计了很多的活动,让学生分析说明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入区域和调出区域以及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影响,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那么我们在教学的时候,是不是将这三个案例都在课堂上详细的分析呢?我们教学时就要依据课程标准,从课程标准要求来看,本部分内容重点在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南水北调”知名度高、影响力也很大,且很能说明问题,同学们又熟悉。因此,在授课时,我重点选择“南水北调”这个案例来分析,对于“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这两个案例,对学生给予引导就可以了,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可以安排为作业或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按照分析“南水北调”的思路和方法,归纳二者对输入地和输出地的影响,而不需要老师在课堂上面面俱到,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合理筛选案例,开发课程资源
现行的四种不同版本教材中,所选择的案例是经过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内容,然而毕竟教材所选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必修3《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一内容,湘教版选择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鲁教版选择了《区域水土流失及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这些案例的选取都突出教材的地方特色。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对所选案例或活动进行筛选或者加工,进而开发案例资源,使这些案例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我校处在珠江三角洲,在讲授《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最好的案例当然是选择珠江三角洲,如果选取长江三角洲作为案例就不太合适;再如
授课“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时,不同版本教材所选案例有田纳西河和长江,然而,结合我校实际,在教学时,以珠江流域为案例来授课,由于学生对珠江流域相对熟悉,授课时难度降低。对于站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而言,采用某一版本的教材,并不意味着以此版本为纲,而应根据新教材课程标准,可以灵活地处理教材,让教材更加贴近生活,达到实现智慧或能力发展的目的。考虑广东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多受台风影响,故在教材处理中增加了台风这一内容。
三、案例教学应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对案例教学,我们要通过对某个案例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的本领。因为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案例都讲述一遍,只能通过个案的研究和分析,得出一般规律,进而触类旁通。比如,在授课“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鲁尔区为例”时,我们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通过鲁尔区整治措施,使之能够应用到其他的传统工业区。如我国的辽中南工业区,英国中部区和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等,还要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再如对“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无论选择哪个流域作为案例,都要介绍学生如何去从宏观上了解流域的综合整治措施。因此,方法的传授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案例的使用得当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地理教学效果。教师在选取案例时,除了积极地去研究教材外,还要广泛的搜集地理案例素材,积极的开发案例资源,并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地理案例进行加工和整理,力争使教学效果最
优化,社会越来越进步,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新的东西,才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才能真正理解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