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教育学大纲解析: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定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2、教育心理学的旨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3、心理学分类普通心理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4、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
学生5、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第一是群体差异,第二是个体差异。
6、教师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关键作用。
7、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教学计划).8、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9、学习与教学三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过程.10、学习过程定义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11、配置性(准备)教学前诊断性教学评价教学中,形成性评价教学后,总结性评价1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1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奠基人、创始人)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斯金纳-—程序教学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15、程序教学①把教学内容分为若干小步子,灌输到教学机器里。
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进行学习③进行及时的反馈16、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第一,主动性研究第二,反思性研究第三合作性研究第四,社会文化研究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的含义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其一,连续性与阶段性。
考研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重点总结
考研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重点总结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是考研教育学专业的两门重要课程,其内容涉及到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本文将对考研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教育学的重点知识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包括教育的目的、方法、内容、过程和制度等方面的研究。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教育本质、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和教育评价等。
2. 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及其观点教育学派是指在教育理论研究中,形成并代表某种基本观点和学术思想体系的学派。
常见的教育学派包括古代的儒家、法家、道家等,近代的自由教育学派、进步教育学派、行为主义教育学派、认知心理学派等。
3. 教育学中的重要理论教育学中的重要理论包括人文主义教育理论、进化论教育理论、行为主义教育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和分析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为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
4. 教育学中的教育方法论教育方法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教育活动中的教学设计和教育教学方法。
常见的教育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研究法、示范法、实践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
二、教育心理学的重点知识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它包括学习与记忆、发展与教育、人格与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学习、记忆、认知、动机、情感、智力、人格等。
2.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理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布鲁纳的构建主义理论等。
这些理论研究了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及其与教育的关系,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育者可以通过了解学习和记忆的规律,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策略;通过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通过了解学生的动机和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提高学习效果。
《教育心理学》考试提纲(精简版)
一、名词解释1.负强化:呈现愉快刺激增强反应概率的过程即正强化;通过取消厌恶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的过程即负强化。
2.塑造:是指强化个体逐步趋近预期目标的行为。
3.观察学习: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在一定情景中的行为及其后果所进行的学习,其实质在于他人给观察者传递了某种信息,告知其新行为的途径。
4.陈述性知识:个体对有关客观环境的事实及其背景与关系的知识,是可以用词语来表达或视觉化的方式来描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及怎么样的问题,它使我们能够描述或者识别客体和事件。
5.程序性知识:关于技能、认知操作和如何做事情的知识,也就是知道怎样的知识,往往潜在于行动背后,难以用词语来表达。
6.元认知:元认知是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知;同时,元认知又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
7.能力: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8.智力:即一般能力,是指在一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考力,其中思考力是核心。
9.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10.认知风格:个人在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等信息加工过程中所偏爱的习惯化了的方式,它体现着个人内部认知活动的特色。
11.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将原有的概念和知识加以综合,在新情境中运用并得到新的认知成果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12.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已有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等各种内容的学习中。
13.有意义学习:其实质是指符号表示的观念,以非任意的方式在实质上(而不是字面上)同学习者已经知道的内容联系在一起。
14.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内容纲要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内容纲要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研究对象和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2、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含:a)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b)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a)群体差异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b)个体差异基础智力学习方式兴趣需要等4、教师是主导5、教学内容主要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6、教学环境包括a)物质环境:温度照明教学设施空间布置座位b)社会环境:课堂纪律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等7、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老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8、教学过程包括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9、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a)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三种过程b)三种过程相互影响c)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自身先前的知识和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是在教学过程的背景下进行的。
学习的进展因教学的质量而变化d)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如目标的确定要以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e)教学过程要根据教师自身特点教学内容的难易加以调节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2、教育心理学能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a)了解学生的情况及其发生原因b)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3、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原则或技术,结合教学内容、对象、材料、环境等将原则转变为具体的教学活动。
4、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学生将要发生行为或发展的方向5、为教师提供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使得教师不仅能够理解应用基本原理和方法,还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验证原理并解决问题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教育心理学大纲各章重点笔记整理
教育心理学大纲各章重点笔记整理教育心理学大纲第一章关于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家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定义: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呃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性质: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地位: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和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育心理学具体范畴: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老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有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
以年龄差异为例,年龄差异注意体现在思维水平的差异)。
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学会说呢个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
3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又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式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时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学媒体已成为教学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因素。
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
(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学习过程定义: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互相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学习过程时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教育心理学作用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论述题多)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2024教育学大纲解析
2024教育学大纲解析
2024年教育学大纲相对于往年有一些新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考试科目的调整:在2024年的教育学考试中,考试科目有所调整,将原有的“教育学综合”科目拆分为“教育学原理”和“中外教育史”两个科目,同时新增了“教育心理学”科目。
这种调整更加强调对教育学专业知识的全面考查,有助于提高考试的整体质量和公平性。
2. 考试分值的重新分配:由于考试科目的调整,各科目的分值也有所变化。
具体来说,教育学原理科目分值占到了60分,中外教育史科目占到了50分,教育心理学科目的分值约为40分,总分为150分。
这种分值的重新分配有助于更好地评估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 考试题型的多样化:在2024年的教育学考试中,除了传统的选择题外,还增加了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题型。
这些题型的引入可以更好地考查考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强调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相对于往年,2024年的教育学大纲更加注重对
专业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在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中,对考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要求更高。
这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总体来说,2024年教育学大纲的变化体现了对考试质量和公平性的更高要求,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注重知识应用和问题
解决能力的培养。
同时,考生也需要关注大纲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2020年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教育心理学2020年考试大纲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二)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二、学习与心理发展
(一)学习的含义与作用
1.学习的含义
2.学习的作用
(二)学习的分类
1.学习水平分类
2.学习性质分类
3.学习结果分类
(三)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学习与个体心理发展
2.学习准备与发展性教学
三、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联结理论
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3.社会学习理论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
1.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三)学习的建构理论
1.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3.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4.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四)学习的人本理论
1.罗杰斯的学习观与教学观。
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大纲
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大纲一、教育学心理学概述1. 教育学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2. 教育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程3. 教育学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4. 教育学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的关系二、学习理论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经典条件作用- 操作性条件作用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 认知结构理论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 情境学习理论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自我实现理论- 个体差异理论三、学习动机1. 动机的基本概念2.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3. 成就动机理论4. 自我决定理论5. 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策略四、认知发展与教育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3. 认知发展与教学策略4. 认知风格与学习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1. 情感教育的重要性2.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3. 价值观教育的实践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测量六、教育评估与评价1. 教育评估的目的与类型2.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3. 评价工具的开发与使用4. 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应用七、教学设计1.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4. 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择5. 教学评价的设计八、课堂管理1. 课堂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2. 课堂规则的建立3. 学生行为的引导与矫正4. 教师角色与课堂氛围的营造九、特殊教育心理学1. 特殊教育的心理学基础2. 特殊需要学生的心理特点3. 特殊教育的教学策略4. 融合教育的实践与挑战十、教育技术与心理学1. 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2.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3. 远程教育与在线学习4. 教育技术对学习的影响十一、教师专业发展1.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2. 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发展3. 教师反思与自我评估4. 教师教育与终身学习十二、教育政策与心理学1.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2. 教育政策对学校与教师的影响3. 教育政策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影响4. 教育改革的心理社会因素十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1. 定量研究方法- 实验设计- 调查研究2. 定性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 观察法3. 混合方法研究4. 数据收集与分析技术十四、教育心理学的前沿问题与发展趋势1. 教育心理学的新兴领域2. 跨学科的教育心理学研究3. 教育心理学的国际视野4. 教育心理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结语教育学心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还关注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及重点整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节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A.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学心理学》B.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20年代以后,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30年代,学科心理学也成了教学心理学的组成部分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个性和社会适应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学心理学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也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C.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重视探讨教学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人本主义思潮也前期李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D.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皮亚杰、维果斯基理论的传播1994年布鲁纳总结教学心理学发展的成果:a. 主动性研究b. 反思性研究c. 合作性研究d. 社会文化研究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基本作用(1)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学习与教学的要素【5要素】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e.教学环境B.学习与教学的过程【3过程】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反思过程(2)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作用A.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B.为是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识记心理发展、自我同一性、学习准备、最近发展区和关键期等基本概念(1)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四个基本特征:A. 连续性与阶段性B. 定向性与顺序性C. 不平衡性D. 差异性(2)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一致性形象。
(3)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完整版)2020年考研大纲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内容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结构心理学导论约100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约70分实验心理学约60分心理统计与测量约7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Ⅳ.考查内容心理学导论【考查目标】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测验法4.调查法5.个案法(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4.格式塔心理学5.精神分析6.人本主义心理学7.认知心理学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2.突触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三)脑机能学说1.定位说2.整体说3.机能系统说4.机能模块说三、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种类3.意识的功能4.睡眠与梦(二)注意概述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功能3.注意的种类(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1.注意的生理机制2.注意的外部表现(四)注意的品质1.注意广度2.注意稳定性3.注意分配4.注意转移(五)注意的认知理论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四、感觉(一)感觉概述1.感觉的含义2.感觉的种类3.感觉测量4.感觉现象(二)视觉1.视觉的含义2.视觉现象3.视觉的生理基础4.视觉理论(三)听觉1.听觉的含义2.听觉现象3.听觉的生理基础4.听觉理论(四)其他感觉五、知觉(一)知觉概述1.知觉的含义2.知觉的组织原则(二)知觉的特性1.知觉理解性2.知觉整体性3.知觉选择性4.知觉恒常性(三)空间知觉1.形状知觉2.大小知觉3.深度知觉4.方位知觉(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时间知觉2.运动知觉(五)知觉的信息加工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2.模式识别理论(六)错觉1.错觉的含义2.错觉的种类3.错觉产生的原因六、记忆(一) 记忆概述1.记忆的含义2.记忆的过程3.记忆的种类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二) 感觉记忆1.感觉记忆的含义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3.感觉记忆的特征(三)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1.短时记忆的含义2.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4.短时记忆的特征5.工作记忆(四) 长时记忆1.长时记忆的含义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4.长时记忆的特征(五) 遗忘1.遗忘的含义2.遗忘曲线3.遗忘理论4.影响遗忘的因素七、思维(一) 思维概述1.思维的含义2.思维的特征3.思维的种类4.思维的过程(二) 概念1.概念的含义2.概念的种类3.概念的形成4.概念的掌握(三) 推理1.推理的含义2.推理的种类(四) 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含义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3.问题解决的策略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五) 创造性思维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六) 表象1.表象的含义2.表象的特征3.表象的种类4.表象理论(七) 想象1.想象的含义2.想象的种类3.想象的功能八、言语(一) 言语概述1.言语的含义2.言语的功能3.言语的种类(二) 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1.言语运动中枢2.言语听觉中枢3.言语视觉中枢(三) 言语感知和理解1.言语感知2.言语理解3.句子理解4.语篇理解5.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九、情绪和情感(一) 情绪和情感概述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二)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1.情绪的种类2.情感的种类(三) 表情1.表情的含义2.表情的种类(四) 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五) 情绪理论1.早期的情绪理论2.情绪的认知理论十、动机、需要与意志(一) 动机概述1.动机的含义2.动机的功能3.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5.动机的理论(二) 需要1.需要的含义2.需要的种类3.需要的层次理论(三) 意志1.意志的含义2.意志的特征3.意志行动过程4.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5.意志的品质十一、能力(一) 能力概述1.能力的含义2.能力、才能和天才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二) 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能力的种类2.能力的结构(三) 智力理论1.智力因素说2.智力结构理论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四) 智力发展的差异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十二、人格(一) 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2.人格的特征(二) 人格理论1.人格特质理论2.人格类型理论3.精神分析人格理论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三) 气质1.气质的含义2.气质的类型3.气质的理论(四) 性格1.性格的含义2.性格的特征3.性格的类型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5.认知风格(五)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十三、社会心理(一) 社会思维1.自我2.归因3.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4.社会态度5.内隐社会认知(二) 社会关系1.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2.亲密关系3.偏见与歧视4.利他行为5.侵犯行为(三) 社会影响1.说服2.从众与服从3.去个体化4.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5.群体极化与群众思维6.合作、竞争与冲突7.文化及其影响(四)应用(备注:新增)1.领导理论与实践2.健康心理学3.积极心理学与人类幸福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查目标】1.理解和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教育心理学考研大纲分析.doc
教育心理学考研大纲分析一、教育心理学概述(一)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个方面。
(二)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两大任务:教育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指导三大功能:描述与测量;解释与说明;预测与控制。
(三)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1.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1)古代思想起源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柏拉图:知识即回忆。
亚里士多德:人的记忆遵循三条联想律:相似律、相对律和邻近律。
(2)近代思想起源十七世纪,洛克提出白板说。
十七世纪, 夸美纽斯首次提出儿童学习能力存在年龄差异。
十八世纪中叶,卢梭出版《爱弥尔》,提倡自然教育和情感教育。
十八、十九世纪,裴斯塔洛齐倡导教育的心理学化;赫尔巴特首次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艾宾浩斯研究学习与记忆。
2.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1)作为独立学科的初创时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教育心理学领域中逐步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流派:行为主义和格式塔学派。
(2)发展时期(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末)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3)成熟时期(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认知学习理论逐渐进入了发展与兴盛的时期,发展起了认知结构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
心理学中出现了另一种思潮-人本主义。
(4)深化拓展时期(八十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研究越来越深入,视角越来越综合。
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主动性研究;第二,反思性研究;第三,合作性研究;第四,社会文化研究。
教育心理学考研大纲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教育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交叉的产物,这一性质决定了它具有双重任务:首先,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从而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其次,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
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教育心理学是19世纪的政治、经济、教育与心理发展的产物。
1.教育心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普及文化教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愈来愈受到人的注目。
当时,一些教育家逐渐认识到心理学知识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心理学科的发展为教育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2.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及早期著作19世纪心理学获得了划时代的长足进展,为教育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分支,从母体学科中分出提供了可能。
俄国教育家兼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1877年发表的《教育心理学》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
(3)实验教育学运动对后来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测验与实验的应用,儿童身心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问世,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他以“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前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
直到20世纪30年代,俄国教育心理学家也大都是以普通心理学研究中获得的去解释学校教学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不是自成体系的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大纲详解
教育心理学大纲详解摘自:圣才学习网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个方面。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两大任务:教育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指导三大功能:描述与测量;解释与说明;预测与控制。
(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1.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1)古代思想起源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柏拉图:知识即回忆。
亚里士多德:人的记忆遵循三条联想律:相似律、相对律和邻近律。
(2)近代思想起源十七世纪,洛克提出白板说。
十七世纪,夸美纽斯首次提出儿童学习能力存在年龄差异。
十八世纪中叶,卢梭出版《爱弥尔》,提倡自然教育和情感教育。
十八、十九世纪,裴斯塔洛齐倡导教育的心理学化;赫尔巴特首次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艾宾浩斯研究学习与记忆。
2.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1)作为独立学科的初创时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教育心理学领域中逐步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流派:行为主义和格式塔学派。
(2)发展时期(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末)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3)成熟时期(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认知学习理论逐渐进入了发展与兴盛的时期,发展起了认知结构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
心理学中出现了另一种思潮-人本主义。
(4)深化拓展时期(八十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研究越来越深入,视角越来越综合。
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主动性研究;第二,反思性研究;第三,合作性研究;第四,社会文化研究。
2020心理学考研大纲全文(312)
2020心理学考研(统考312)大纲考试科目:心理学导论100分,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70分,心理统计与测量70分,实验心理学60分,总分为300分。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综合题等4种题型。
Ⅰ.考试性质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录取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质量。
Ⅱ.考查目标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结构心理学导论约100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约70分实验心理学约60分心理统计与测量约7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多项选择题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Ⅳ.考查内容心理学导论【考查目标】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测验法4.调查法5.个案法(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4.格式塔心理学5.精神分析6.人本主义心理学7.认知心理学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2.突触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三)脑机能学说1.定位说2.整体说3.机能系统说4.机能模块说三、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种类3.意识的功能4.睡眠与梦(二)注意概述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功能3.注意的种类(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1.注意的生理机制2.注意的外部表现(四)注意的品质1.注意广度2.注意稳定性3.注意分配4.注意转移(五)注意的认知理论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四、感觉(一)感觉概述1.感觉的含义2.感觉的种类3.感觉测量4.感觉现象(二)视觉1.视觉的含义2.视觉现象3.视觉的生理基础4.视觉理论(三)听觉1.听觉的含义2.听觉现象3.听觉的生理基础4.听觉理论(四)其他感觉五、知觉(一)知觉概述1.知觉的含义2.知觉的组织原则(二)知觉的特性1.知觉理解性2.知觉整体性3.知觉选择性4.知觉恒常性(三)空间知觉1.形状知觉2.大小知觉3.深度知觉4.方位知觉(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时间知觉2.运动知觉(五)知觉的信息加工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2.模式识别理论(六)错觉1.错觉的含义2.错觉的种类3.错觉产生的原因六、记忆(一)记忆概述1.记忆的含义2.记忆的过程3.记忆的种类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二)感觉记忆1.感觉记忆的含义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3.感觉记忆的特征(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1.短时记忆的含义2.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4.短时记忆的特征5.工作记忆(四)长时记忆1.长时记忆的含义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4.长时记忆的特征(五)遗忘1.遗忘的含义2.遗忘曲线3.遗忘理论4.影响遗忘的因素七、思维(一)思维概述1.思维的含义2.思维的特征3.思维的种类4.思维的过程(二)概念1.概念的含义2.概念的种类3.概念的形成4.概念的掌握(三)推理1.推理的含义2.推理的种类(四)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含义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3.问题解决的策略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五)创造性思维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六)表象1.表象的含义2.表象的特征3.表象的种类4.表象理论(七)想象1.想象的含义2.想象的种类3.想象的功能八、言语(一)言语概述1.言语的含义2.言语的功能3.言语的种类(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1.言语运动中枢2.言语听觉中枢3.言语视觉中枢(三)言语感知和理解1.言语感知2.言语理解3.句子理解4.语篇理解5.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九、情绪和情感(一)情绪和情感概述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1.情绪的种类2.情感的种类(三)表情1.表情的含义2.表情的种类(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五)情绪理论1.早期的情绪理论2.情绪的认知理论十、动机、需要与意志(一)动机概述1.动机的含义2.动机的功能3.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5.动机的理论(二)需要1.需要的含义2.需要的种类3.需要的层次理论(三)意志1.意志的含义2.意志的特征3.意志行动过程4.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5.意志的品质十一、能力(一)能力概述1.能力的含义2.能力、才能和天才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能力的种类2.能力的结构(三)智力理论1.智力因素说2.智力结构理论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四)智力发展的差异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十二、人格(一)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2.人格的特征(二)人格理论1.人格特质理论2.人格类型理论3.精神分析人格理论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三)气质1.气质的含义2.气质的类型3.气质的理论(四)性格1.性格的含义2.性格的特征3.性格的类型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5.认知风格(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十三、社会心理(一) 社会思维1.自我2.归因3.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4.社会态度5.内隐社会认知(二) 社会关系1.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2.亲密关系3.偏见与歧视4.利他行为5.侵犯行为(三) 社会影响1.说服2.从众顺从与服从3.去个体化4.社会促进与社会懈怠5.团体极化与团体思维6.合作、竞争7.文化及其影响(四)应用(2020心理学考研大纲新增)1.领导理论与实践2.健康心理学3.积极心理学与人类幸福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查目标】1.理解和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一、引言1.1 课程简介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心理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旨在帮助教育者了解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从而指导教学设计和实施,促进学习者的发展与成长。
本文档将介绍教育心理学考试的大纲和重点内容,以帮助考生高效备考。
1.2 考试形式与时间安排教育心理学考试将以笔试形式进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内容包括选择题和论述题。
二、知识范围和考点2.1 知识范围教育心理学考试的知识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2.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与心理特点3.学习与记忆的心理过程4.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5.学业成就的评价与反馈6.学校环境与教育心理学7.特殊教育与学习困难8.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2.2 考点下面是教育心理学考试的重点考点:2.2.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表现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等主要理论派别•类人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比较2.2.2 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与心理特点•学习者的智力、性格、兴趣等个体差异•学习者的情绪、动机和认知特点•学习者的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2.2.3 学习与记忆的心理过程•学习的基本形式和影响因素•记忆的分类和规律•学习和记忆的策略和技巧2.2.4 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教学方法的分类和选择•教学评价与反馈2.2.5 学业成就的评价与反馈•常见的学业评价方法•成绩反馈的原则和方式•学业建议的提供和解释2.2.6 学校环境与教育心理学•学校文化和氛围对学习者的影响•学校环境的评估和改善2.2.7 特殊教育与学习困难•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学习困难的识别和支持措施2.2.8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和方法•教育心理学在课堂教学、学业指导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三、备考建议3.1 熟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对备考非常重要,考生应该掌握并理解不同学派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以便能够在考试中正确理解和回答相关问题。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重点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重点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XXX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旨在探讨学生研究的心理规律,以及根据这些规律创设有效地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研究。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教学媒体、教学内容。
3.教育心理学作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XXX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教育心理学诞生。
我国教育心理学最早从西方引进,1924年XXX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关键期: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研究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2.学生心理发展的特性: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别性。
3.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XXX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别。
是前苏联心理学家XXX提出的。
4.XXX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⑴感知运动阶段(——2岁)这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⑵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入手下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抽象概念,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
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仍需具体事物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5.人格:又称个性,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教育心理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大纲(一)教育心理学。
1.绪论。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成书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至3世纪,此书提出教学相长、长善救失、道而弗强,强而弗抑,开而弗达2四大时期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868年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乌申斯基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1908中国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的著作《教育实用心理学》,我国第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此时期,学习理论一直是主要的研究领域,主导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理论,基本观点是学习就是刺激余反映之间形成连结的过程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维果斯基布隆斯基鲁宾斯坦1924中国廖世承编写我国第一部《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西方注重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60年代初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1962我国成立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1980心理学家潘叔主编《教育心理学》正式出版(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心理学:包括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狭义:研究学校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包含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育媒体、教学环境(3)掌握并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观察法:得到的材料是真实的,符合实际的,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一些现象不可重复性实验法: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从而引起人们的某种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要求:至少操作一个自变量,随机派选被试进行实验处理,在实验组和一个或者几个控制组之间至少要比较一个因变量调查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注意问题:问卷题目不宜过多,题目应生动有趣,消除防御心里,加入一些探测性项目,信度和效度个案研究法:对一人或者一组人的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日常工作中获得关于教育过程心理现象的整合性认识进行总结,进而寻找其中的规律2.学生心理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高校教师资格申请者)第一章心理学概论第一节人类心理现象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一、个体心理系统个体心理: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
四个方面: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1.心理动力: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
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a) 动机: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2.心理过程:是一种动态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事物及关系。
a)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b)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
c)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
3.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其持续的时间是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
4. 心理特征: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a) 能力: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
b) 气质: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
c) 性格: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d) 气质与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
这些心理,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其他人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二、个体心理与行为—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人的心理具有意识性。
1.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察觉的心理活动。
2.无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察觉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就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
人清醒的时候,也有无意识的心理现象。
无意识也是人的心理活动,并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得作用。
3.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2020年考研教育学大纲解析:教育心理学
2020年考研教育学大纲解析: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考查目标1.识记与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主要实验事实。
2.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3.使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解释相关教育现象,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二、教育心理学考点解析1.教育心理学概述该部分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历史三个知识点。
历史发展部分记住基本史实,标志性事件即可。
本部分的考查仅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大家只要记住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任务等内容即可,没必要花太多时间。
2.心理发展与教育该部分从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心理发展差异与教育四个部分圈定考试范围。
从内容安排来说,能够说是总——分——总结构。
第二、三部分的认知发展理论和人格发展理论是这部分的重点,也基本上是考研的必考点,复习时应着重对这些理论的提出者和理论中的重点概念做重点掌握。
另外,第四部分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尤其是其中认知方式的差异性近年来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复习时要注意。
3.学习及其理论解释学习在教育心理学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绝大部分章节都是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的;而同时本章中包含了教育心理学中众多的学习理论,所以本章也是教育心理学考查的最多的章节。
本章中考生需要注意对学习的分类以及学习的各个理论实行深度把握,要非常细致地看,近几年每一种学习理论都有考查,且以选择题居多,大题考查个别理论。
同学们主要应该掌握学习的联结理论、认知理论、建构理论、人本理论的内涵、代表人物、发展历程、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等,对理论中的重点概念也要留意,往往是选择题和辨析题的考查点。
这部分涉及内容多而杂,而且难以理解。
同学们要参考教材、论文等相关资料充分准备。
复习应以理解为主,不要死记硬背。
4.学习动机本章的知识点不太多但却非常重要,且与现实结合较为紧密,所以成为两年分析论述题的考查内容。
其中学习动机理论和和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是这部分的重点中的重点,考生在看书的过程中,首先要把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吃透,其次要把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理解到位,然后尽量与现实教学中的情况实行结合去思考,当前真题经常通过现实的事例来对本章知识点实行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考研教育学大纲解析:教育心理学
出国留学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7考研教育学大纲解析:教育心
理学,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考研教育学大纲解析: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学考研中所占比例不大,如果不答必选题,则只有40分,分值比例仅占13%,可以说比例很小,但正因为如此,
这部分分值恰恰是能够让考生专业课得分拉开距离的部分,因为这
部分既不像中外教育史部分知识以识记为主,其内容显得比较抽象,也不像教育学原理那样纯理论,与现实尤其是自身联系较少,其内
容又显得比较实用。
教育心理学恰恰就是教学中的一个最强有力的
手段,既可以分析教学双方的教学心理,又可以优化教学双方的教
育和学习方式,所以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既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分数,又可以反作用于考生的整个复习备考过程,可以让考生复习备考达
到事半功倍效果的一个强有力的辅助工具。
一、教育心理学考查目标
1.识记与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主要实验事实。
2.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3.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二、教育心理学考点解析
1.教育心理学概述
该部分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历史三个知识点。
历史发展部分记住基本史实,标志性事件即可。
本部分的考查仅以选择题
形式出现,大家只要记住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任务等内容即可,
没必要花太多时间。
2.心理发展与教育
该部分从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心理发展差异与教育四个部分圈定考试范围。
从内容安排来说,可以说是总--分--总结构。
第二、三部分的认知
发展理论和人格发展理论是这部分的重点,也基本上是考研的必考点,复习时应着重对这些理论的提出者和理论中的重点概念做重点
掌握。
另外,第四部分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尤其是其中认知方式的
差异性近年来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复习时要注意。
3.学习及其理论解释
学习在教育心理学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大部分章节都是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的;而同时本章中包含了教育心理学中众多的学习理论,因此本章也是教育心理学考查的最多的章节。
本章中考生需要
注意对学习的分类以及学习的各个理论进行深度把握,要非常细致
地看,近几年每一种学习理论都有考查,且以选择题居多,大题考
查个别理论。
同学们主要应该掌握学习的联结理论、认知理论、建
构理论、人本理论的内涵、代表人物、发展历程、与教育教学的关
系等,对理论中的重点概念也要留意,往往是选择题和辨析题的考
查点。
这部分涉及内容多而杂,而且难以理解。
同学们要参考教材、论文等相关资料充分准备。
复习应以理解为主,不要死记硬背。
4.学习动机
本章的知识点不太多但却非常重要,且与现实结合较为紧密,因此成为两年分析论述题的考查内容。
其中学习动机理论和和学习动
机的培养和激发是这部分的重点中的重点,考生在看书的过程中,
首先要把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吃透,其次要把学习动机的主要
理论理解到位,然后尽量与现实教学中的情况进行结合去思考,目
前真题经常通过现实的事例来对本章知识点进行考查。
5.知识的建构
这一章与下一章囊括学习的两大方面,分别涉及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的内容。
其中本章包括知识及知识建构、知识的理解、错误概念的转变、知识的整合应用四部分知识。
本章常以选择题形式来考查,考生在看书时重点看:知识及其类型,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错误概念的转变和知识的整合与应用,知识的理解部分以理解和简单识记为主。
2011年曾以简答题的形式对错误概念的转变进行了考查,这应该引起考生们的注意。
6.技能的形成
该部分包括技能的一般论述以及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这两种不同类型技能的形成与训练相关的知识。
本章知识点也常以选择题来考查,且本章的知识点与现实结合较为紧密,因此,考生在看书时除对关键概念进行记忆外还要结合案例进行理解性掌握,能区分现实生活中不同的技能的类型及用处。
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与操作技能的类型是比较重要的考点。
本章的学习还应该注意比较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的不同,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的不同,考生应当注意。
7.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本章考点主要在学习策略的概念、认知策略、元认知及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等部分,多会以选择题考察,而元认知较其它部分更易以简答题来考查,需要学生重点去理解。
8.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本章的考点不是很多,但是确实历年真题辨析题考查的重点。
因此需要考生在看书过程中深入把握建立起对问题解决相关知识点的正确认识,尤其是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及其培养部分,更需要考生多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以往考研试卷中曾几次对这部分的几个心理学概念或者称术语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因此,复习时考生应注意思维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等概念的理解把握。
9.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本章的内容与教育学原理中的德育内容相呼应,可以与德育中的德育方法和模式结合起来复习。
本部分考点较少,主要集中在品德发展的实质,品德的形成过程,品德不良的矫正几部分,虽然历年真题考查得较少,但是却极有可能在品德培养和品德不良的矫正部分出大题,因此考生一定要对这种与现实结合较为紧密的知识点多进行思考。
三、教育心理学复习建议
1.理解为主,避免死记硬背,善于结合自身,学以致用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对文科的同学可能有些难度。
因此在复习教育心理学的时候,应以理解知识点为主,避免死记硬背。
注意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和主要的实验事实。
而且在考研真题,尤其是选择题中,多数对于教育心理学的考查也以理解为主。
2.联系和有区别地记忆心理学各个流派的思想,抓住重点,建立对比思维
例如关于认知发展理论,有皮亚杰、维果斯基的理论,可以将他们的观点进行比较记忆。
同时对于,一个理论,如"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理论"(2012年选择34题)中每个层次的典型阶段特点,也要能够进行比较性的把握。
在记忆各个流派的时候,要抓住重点,比如学习动机、问题解决、多元智能理论等热门话题,要全面透彻地去理解。
3.学会联系实际,做到随学随用,优化自身学习状态,
教育心理学的难度在于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解释有关的教育现象和实际问题。
然而,这也让我们的考生能够在长期的复习准备阶段,充分意识到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实用性,从另一方方面来说,还能够提高考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去分析,多思考,多联系教育实际,养成分析教育现象的习惯,有助于考场上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