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引流管护理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脊液占10%(150ml) 血液占2~11% 颅腔容积 1400~1500ml
血 液 脑 组 织
脑 脊 液


• 脑室引流是指经颅骨钻孔穿刺侧脑室,放
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 为颅脑术后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
• 可用于各种脑室内出血的治疗
脑室引流术的临床意义
• 抢救因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状 态
低,应及早拔除引流管,最长不超过7 d。
• 拔管前1 d,可试行夹闭引流管,以便了解脑脊液
循环是否通畅,颅内压是否升高 • 拔管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的变化,如 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高症状,应及时通知医 生
脑室引流管引流不畅原因
1.脑内压低于1.18-1.47kpa 证实办法:降低引流袋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
液前后要对引流袋口进行严格消毒。 • 更换引流袋及倾倒引流液时应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 脊液逆流回脑室,禁止在引流管上穿刺以免造成污染。 • 我科原则上不是每日更换引流袋,以减少人为操作而 并发的感染。在必要时由医生更换引流袋。
脑室引流高度
1 2
成人1O~15 cm 儿童 5~10cm
3 4
平卧位以外耳道为水平面
颅内压的调节主要通过 脑脊液量的增减来实现
脑脊液循环通路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少量 由室管膜上皮和毛细血管产生。由侧 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 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 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 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 脑脊液一起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个 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隙,然后,脑脊 液再沿蛛网膜下隙流向大脑背面,经 蛛网膜粒渗透到硬脑膜窦(主要是上 矢状窦)内,回流入血液中。
• 发现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并且临床
出现高热、呕吐、抽搐等症状时,应马上将脑脊液送 检。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 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来自百度文库打折。
• 在给患者翻身、治疗及护理操作时,动 作要轻柔缓慢,夹闭并妥善固定好引流 管,避免牵拉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及 气体进入。
拔管护理
• 一般术后3-4 d,脑水肿期将过,颅内压已逐渐降
• 进行脑室系统检查 • 脑室内手术后安放引流管 • 颅内感染经脑室注药冲洗 • 颅内肿瘤合并颅内高压症状患者,可行脑室引 流术,以降低颅内压
脑室引流管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a 脑室引流高度b
引流速度及量的控制c
观察引流物性状d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e
拔管护理f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 每日定时倾倒引流液,准确记录引流量,在倾倒引流
2.引流管放置过深过长、折曲 对照CT将引流管缓慢向外抽出至有脑脊液流出 3.管口吸附于脑室壁: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管口离 开脑室壁
4.脑组织、血凝块堵塞 注射器轻轻外抽 5.必要时更换引流管
• 谢谢大家!
脑室引流管护理
脑部结构
• 硬膜 :由2层纤维膜组成,
紧贴颅骨内面,包在脊髓外面 的叫硬脊膜,通过枕骨大孔与 硬脑膜相连 • 蛛网膜:半透明膜,位于硬 膜深面,与深面软膜之间有许 多小梁呈网柱状为蛛网膜下隙, 内充满脑脊液此腔贯通脑和脊 髓 • 软膜:紧贴脑和脊髓表面的薄 膜
脑脊液循环机制
流动于脑室、中央管、蛛网膜下隙内的无 色、透明、无沉淀、的液体为脑脊液。 正常400~500ml/日
颅内压
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正常 值:成人0.69~1.96kpa(70~200mmh20)儿 童0.49~0.98kpa(50~100mmh20)颅内容 物由脑组织、脑脊液、血液组成
颅腔内容物(cranial cavity matter)
10%
11% 80%
脑组织、脑脊液、血液
脑组织占80%以上(1150~1350m
侧卧位以正中矢状面为水平

病人平卧位
病人侧卧位
引流速度及量的控制
• 切忌引流过快过多,若患者出现低颅 压性头痛、恶心、呕吐,应抬高引流 管位置或暂时夹闭引流管以控制引流 量
• 引流量不应超过500ml/24h
观察引流物性状
• 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 • 术后1-2 d脑脊液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淡血性. • 如术后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术后血性脑脊液的颜 色逐渐加深,并出现血压波动,则提示有脑室出血, 出血量过多时应急诊手术止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