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引流管护理1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xjj
观察病情:
1、一般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 呼吸、脉搏及血压、体温的变化,及有无 恶心、呕吐、头痛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如 有异常及时告之医生处理 。 2、脑室引流液的观察: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 无沉淀,术后1~2天脑脊液可略带血性, 以后转为橙黄色。每日分泌400~500 ml, 特殊情况如颅内感染患者因脑脊液分泌过 引流量可适量增加。
xjj
注意事项:
• 应当让患者头枕无菌治疗巾。 • 搬动患者时先夹毕引流管,待患者安置稳定后再 打开引流管。 • 帮助患者翻身时,避免引流管牵拉、滑脱、扭曲、 受压。 • 患者出现精神症状、意识障碍时,应当适当约束。 • 患者发生引流不畅时,告知医师。
xjj
指导患者:
• 指导患者取适合的卧位。 • 告诉患者不能随意移动引流袋位置。 • 告诉患者保持伤口敷料清洁,不可抓挠伤 口。
xjj
操作要点:
• • • • 进行核对,做好准备。 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 严密观察脑脊液的量、颜色、性质及引流速度。 保持引流通畅,穿刺部位干燥,引流系统的密闭 性。 • 引流袋悬挂高度应当高于脑平面10-20厘米,以 维持正常颅内压。 • 更换头部无菌治疗垫巾,并在无菌操作下更换引 流袋。 • 保证患者体位舒适。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xjj
明确:
脑室引流管护理的目的
xjj
目的:
• 保持引流通畅。 • 预防逆行感染。 • 便于观察脑室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xjj
实施要点:
评估患者 操作要点 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
xjj
谢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xjj
评估患者:
• 评估环境,是否适宜进行操作,如患者清 醒,则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并询问患 者有无头痛等主观感受。 • 观察病情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做好颅内压监护, 预防低颅压,观察 引流液的颜色和量, 必要时用止血药, 注意患者的神志, 必要时复查CT。
气颅
治疗脑室内出
血时有时需行双侧 脑室外引流,当双 侧引流装置压力不 平衡时,空气 可由
引流管进入脑室, 形成气颅。
原因
预防措 施
加强对双侧引
流管液面情况的观 察,最好采取两侧 引流管交替开放的 方法。
发现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 状物,并且临床出现高热、呕吐、抽 搐等症状时,应马上将脑脊液送检
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打折、成角
5
保
在给患者翻身、治疗及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
持
柔缓慢,夹闭并妥善固定好引流管,避免牵拉引
引
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及气体进入
流
管
的
通
畅
6拔管护理
一般术后3-4 d,脑水肿期将过,颅内压已逐渐降低, 应及早拔除引流管,最长不超过7 d。 拔管前1 d,可试行夹闭引流管,以便了解脑脊液循 环是否通畅,颅内压是否升高 拔管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的变化,如出 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高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
2
更换引流袋和调节引流袋高度时,应避免大
施
幅度升降。
3
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受压曲折,如引流不
畅立即报告医生。
发生原因:穿刺不力,穿刺针固 定不牢,在颅内活动引起脑组织 脉络丛血管损伤而导致脑室内出 血,或因颅内压降的过低,脑组 织塌陷,使桥静脉撕裂,造成硬
膜下血肿。
预防措施
B
A
引流管妥善固定, 预防脱落,变换体 位时,头部和引流 管的方向应保持一 致,避免脑组织和 血管损伤而出血。
生命体征
正常颅内压为70-180mmH2O, 超过200mmH2O为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剧烈头痛, 呕吐(与进食无关的喷射状呕吐)视乳头水肿
神经外科常见引流管的管理
蛛网膜下隙引流管护理
• 及时拔管 在蛛网膜下隙持续外引流中.随着脑脊液色泽的清亮 ,蛋白含量的下降,细胞计数的减少.脑脊液漏停止,应及时拔除 引流管。否则,尽管每天行局部的消毒和更换敷料,仍有可能诱发 或加重感染。拔管前先试行夹管24~48 h,观察意识、瞳孔、生命 体征的变化,如无异常,则可拔除引流管。拔管后除仍注意意识、 生命体征的观察外,还注意置管处有无脑脊液漏。拔管后置管部位 有脑脊液溢出,给予缝合1针加压包扎,严格卧床。
• • • • •
血肿腔引流管——管道护理
• 保持管道通畅,防止扭曲受压,注意引流液的颜色和流量,多为暗 红色陈旧性积血,若有新鲜血液引出,应考虑为再出血,及时复查 CT。 • 管道接头固定牢固,避免牵拉引流管,以免造成引流管脱松。引流 不畅时,应严禁冲洗,以免造成颅内感染。 • 保持局部敷料干燥清洁,引流管保留时间一般为3—4天,最长不超 过7天。 • 引流袋放在床旁,低位引流,低于穿刺部位20cm • 血肿破入脑室,为防止颅压过低,引流袋最高点需高于穿刺点15— 20cm • 若患者突然出现头痛加剧,呕吐等颅压增高的表现,应立即放低引 流袋,打开夹闭的引流管
脑室引流管护理
(1)取平卧位,保持安静。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患者,应予约束,防止患 者自行拔出引流管而发生意外。搬运病人时:暂夹闭引流管。 (2)引流管的开口需高出侧脑室(外耳道水平)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 成人颅内压力0.7-2.0kpa儿童0.5-1.0kpa),侧卧位时以正中矢状面为基 线,高出15-18cm。脑室引流早期要特别注意引流速度,切忌引流过速、过 快。因患者原处于颅内高压状态,骤然减压会使脑室塌陷,导致硬膜下血 肿。 (3)术后早期: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易出现低颅压性头痛、恶 心、呕吐此时抬高或暂夹闭引流管。引流液<500ml/d。 (4)颅内感染:引流量可适当增多,注意电解质补充。
脑脑室引流管护理-1 PPT课件
护理
3 严格控制流速:小于或等于10滴/min一般2—5滴
/min为宜.引流袋低于创口15—20㎝为宜,引流袋置于 床下低于脑脊髓平面,一般引流液控制在40—350ml/d, 匀速外滴
4 及时拔管:引流脑脊液<50ml即可拔管
拔管前夹管24-48h观察病情变 化
高压性头痛与低压性头痛区别
1.脑内压低于1.18-1.47kpa 证实办法:降低引流袋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
2.引流管放置过深过长、折曲 对照CT将引流管缓慢想外抽出至有脑脊液流出
3.管口吸附于脑室壁: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管口离 开脑室壁 4.脑组织、血凝块堵塞 注射器轻轻外抽 5.必要时更换引流管
蛛网膜硬膜下隙引流管护理
置管方法
常见脑部引流管
脑室引流管 蛛网膜下腔引流管 硬膜外引流管 硬膜下引流管 瘤腔引流管
脑室引流管
经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 液引流至体外 是颅脑术后常用的降低颅内压、排出脑室积血、降 低伤口脑脊液漏、的治疗措施之一,同时用于各种
原因脑室出血
脑疝
当脑内一分腔占位病变时,该腔压力高于邻腔,脑组织 由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部分脑组织被剂入颅内生理空 间或裂隙产生的症状和体征
治疗护理:动作轻柔、避免牵拉引流管
引流液:随病人呼吸
之不畅 搬运病人时:暂夹闭引流管
(六)脑脊液的颜色、量、性状
颜色:术后1~2日可略呈血性渐变橙黄色 量:<500ml/d 性状:正常
异常:浑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 示颅内感染 置管时间:5-7天Leabharlann (七)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低颅内压,避免开颅术中颅压骤降引发脑疝
脑室引流管护理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1.术后引流监测:术后的成人患者需每小时测量引流液的量,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浑浊度和血液的有无。
婴幼儿或小儿患者每4-8小时测量引流液,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状。
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状的变化。
2.引流装置的维护:保持引流装置的干燥和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每日更换引流装置,使用无菌技术进行更换。
在更换之前,用无菌盐水清洁引流管皮肤穿刺口周围,然后用无菌消毒剂擦拭穿刺口周围的皮肤。
更换引流装置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引流管的固定,防止其被拉扯或移动。
3.引流管的悬挂和固定:引流管一般通过帽子或脚手架固定在患者头部。
引流管应该保持无扭曲或拉力,确保引流管畅通。
悬挂的高度应使引流液能顺利流入收集器。
4.皮肤的护理:引流管穿刺口周围的皮肤需要保持清洁和干燥。
每天用无菌盐水擦拭穿刺口周围的皮肤,然后用无菌棉球涂抹透明创可贴或防水敷料保护创口,防止感染。
定期检查穿刺口和引流管周围的皮肤有无红肿、渗液或其他异常。
5.防止感染: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每次更换引流装置或进行护理时都要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在引流管的穿刺口周围使用无菌消毒剂进行清洁,防止感染发生。
6.患者的观察:定期观察患者的神经状态、意识水平和精神状态的变化。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感染的迹象,如发热、头痛、呕吐、颈部僵硬等。
7.引流液的管理:将引流液放入透明收集器中,每天记录引流液的总量和性状的变化。
注意观察引流液中是否有血液或其他异常成分的出现。
定期检查引流液的颜色、浑浊度和气味,以便及时判断是否发生感染或出血等并采取相应措施。
8.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意义、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育患者及家属如何正确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状的变化,并告知他们需要及时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总之,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保持引流装置的清洁与干燥,定期观察患者的神经状态和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并向患者及家属提供详细的护理教育。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及维护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及维护引言脑室引流管是一种用于治疗脑积水或减压脑压的医疗设备。
正确的护理和维护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和维护方法,以帮助患者、护理人员和医护人员正确操作和维护脑室引流管。
护理和维护步骤1. 消毒:在接触脑室引流管之前,护理人员应该先进行充分的手部消毒,确保手部干净无菌。
使用含酒精的消毒液擦拭接触的表面,以杀灭细菌和病毒。
2. 检查连接:定期检查脑室引流管的连接情况,确保管路没有松动或漏气。
如果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连接器。
3. 观察排液:监测脑室引流管的排液情况。
注意排液的颜色和量,及时记录,并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
4. 清洁周围皮肤: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皂液清洁脑室引流管周围的皮肤。
轻轻擦拭,并确保皮肤干燥后再进行包扎或固定。
5. 固定管路:使用透明敷料或无菌绷带固定脑室引流管,以防止管路松动或脱落。
固定后,确保管路能够自由运动,但不会拉扯或拉紧。
6. 定期更换引流袋:根据医护人员的建议,定期更换脑室引流管的引流袋,以防止细菌感染和排液堵塞。
7. 多频测量排液:通过多频测量排液的系统,监测脑室引流管的排液速度和压力。
根据医护人员的指示,及时调整排液速度和引流压力。
注意事项- 使用压力敏感阀门:确保脑室引流管上有压力敏感阀门,以防止过度排液或过度吸引脑脊液。
- 停用药物前断开引流机:在给患者静脉注射药物前,务必先断开引流机,以避免药物通过脑室引流管排出体外。
- 清洁引流管口:定期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引流管口,以预防感染。
- 轻轻转动引流管:定期轻轻转动脑室引流管,以防止管道堵塞。
结论正确的脑室引流管护理和维护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和医护人员应该定期检查、清洁和固定脑室引流管,并根据医生的指示调整排液速度和压力,以确保引流顺利进行。
同时,注意事项的遵守也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1、术前常规备皮,除紧急情况外,术前需禁食6小时,术前半小时肌注苯巴比妥0.1g.2、脑室引流袋的固定术后早期,引流袋先置于颅骨钻孔水平,后期再放置予床头的下面,引流管的最O.防止过度引流,颅内高点仍应高于脑室15~20cm.保持颅内压在200~250mmH2压骤降引起硬膜下血肿.3、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四肢活动、瞳孔对光反射变化及生命体征,有无剧烈头痛、频繁呕吐,以判断颅内压情况.4、观察引流装置⑴病人头部活动应适应受限,保持引流管通畅,无扭曲、打折、脱出.⑵控制脑脊液引流量,以每日不超过500ml为宜.如有颅内感染,引流量可相应增加,但应该注意水电解质平衡.⑶观察脑脊液的性质、颜色.如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血性脑脊液由浅变深,提示有脑室内出血.如引流液由清亮变浑浊,伴体温升高,可能发生颅内感染,及时报告医生.⑷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并记录24小时引流量.5、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⑴脑室内感染: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对暴露在头皮外端的导管及接头,每天用75%乙醇消毒3次,并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敷料若有渗湿,应立即更换;②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③搬动病人时,应先夹闭引流管,防止颅内压急剧波动.防止脑室外引流管与引流袋接头处脱落.若有脱落者,应严格消毒后再连接;④定期行脑脊液检查,做细菌培养.⑵出血和移位:①限制头部活动,翻身和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②对躁动者用约束带约束四肢;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或癫痫发生,立即行CT检查;④必要时需手术重置导管.6、拔管⑴拔管指征:脑室引流时间为3~7日.拔管前应先抬高引流袋或夹闭引流管24小时,观察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时,可予拔管.如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应立即放低引流袋或开放引流管继续引流,并告知医生.⑵拔管方法:先夹闭引流管,防止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而引起感染.注意切口处有无脑脊液漏出,要挤出皮下积液,待引流管完全拔除后,立即缝合伤口,最后用消毒敷料覆盖.7、拔管后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及体温的变化.伤口处按时换药,并保持头部敷料干燥及床单、枕套的清洁.。
脑室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脑室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一)操作要点与评价标准[注释]评分等级:I级表示评估准确,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与患者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Ⅱ级表示评估不够准确,操作欠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与患者沟通不够自然;Ⅲ级表示评估不准确,操作不熟练、不规范,有3处以上缺项,与患者沟通少。
(二)应掌握的知识点1.脑室引流管护理的目的(1)保持引流通畅。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脑室引流液性状、颜色、量。
2.注意事项(1)患者须头枕无菌治疗巾,以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2)翻身时避免引流管牵拉、滑脱、扭曲、受压。
(3)搬动患者时先夹闭引流管,待患者安置稳定后再打开引流管。
(4)双侧脑室引流时,两侧引流管不可同时打开,应采用交替开放的办法以避免形成气颅。
(5)精神症状、意识障碍者应适当约束。
(6)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液、局部有无炎症反应、引流是否通畅,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7)引流时间一般为3~5d,不大于1周。
3.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1)肉眼观察在引流通畅状况下,脑室引流调节瓶内玻璃管中的液面可随患者的心跳和呼吸上下波动,波动不明显时,可嘱患者咳嗽或按压双侧颈静脉使颅内压力暂时升高,液面即可上升,解除压迫后液面随即下降,证明引流通畅。
(2)仪器监测脑室引流,连接颅内压监测仪,应测定观察监测仪上颅内压力的波长和参数,正常的波形是一个心动周期内由3个脉搏波组成,振幅为0.04—0.07kPa(3—5mmHg),并随心跳与呼吸上下波动,若波形近于直线,证明引流管腔已阻塞,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4.观察引流量正常情况下脑脊液每3min分泌1ml,每小时分泌20ml,每日400~500ml,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如引流速度过快(其早期>20ml/h)或引流量过大(>500ml/24h)时,应及时通知医师。
5.观察引流液性状(1)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d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
(完整版)脑室引流管护理
脑室引流管护理脑室引流:是经过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一、部位:常选择半球额角或枕角进行穿刺。
二、目的:(1)抢救因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状态的病人,如枕骨大孔疝;(2)自引流管注入造影剂进行脑室系统的检查,注入同位素核素检查,以明确诊断及定位;注入抗生素控制感染;(3)脑室内手术后安放引流管,引流血性脑脊液,减轻脑膜刺激症状,预防脑膜脑粘连和蛛网膜粘连,以保持日后脑脊液正常循环及吸收功能;此外,引流术后早期还可起到控制颅内压的作用。
3、护理要点:(1)引流管的位置:待病人回病室后,:立即在无菌条件下连接引流袋或瓶,妥善固定引流管或瓶,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需要搬动病人时应将引流管暂时夹闭,放置引流管饭流引起逆行性感染。
(2)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尤因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内压骤然降低,导致意外发生。
因此,术后早期应适当将引流袋挂高,以减低流速度,待颅内压力平衡后再放低。
此外,因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故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颅内感染病人因脑脊液分泌增多,引流量可适当增加,但同时应注意补液,以避免水电解质平衡。
(3)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应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围,活动及翻身时应避免牵拉引流管。
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多表明引流管通畅;若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1、颅内压低于1.18-1.47kpa,证实的方法是将引流袋或瓶降低再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
2、引流管放入脑室过深过长,在脑室内盘曲成角,可提请医生对照X线片,将引流管缓慢向外抽出至有脑脊液流出,然后重新固定。
3、管口吸附于脑室壁,可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管口离开脑室壁。
4、若怀疑引流管被小凝块或碎屑的脑组织阻塞,可在严格消毒管口后,用无菌注射器轻轻向外抽吸,切不可注入生理盐水冲洗,以免管内阻塞物被冲至脑室系统狭窄处引起日后脑脊液循环受阻。
脑室引流管护理
A.脑平面上10-20cm B.脑平面上20-30cm
C.脑平面下10-20cm D.脑平面下20-30cm
4.脑室引流病人应注意观察的项目是
A.生命体征及瞳孔、神志B.头痛、头昏等症状变化
C.引流液性状、量的变化D.以上均是
5.经脑室引流管注药(如尿激酶)后,如病人无不适,常规夹闭引流管时间为
4.脑室穿刺引流术的适应证有哪些?
5.脑室穿刺引流术的禁忌证是什么?
附:答案
(一) 选择题
1. C 2. C 3 .A 4 .D 5.D 6. C 7. B 8 .A 9. B 10 .C
(二)填空题
1、额部 顶部 颞部 眶顶
2、颅内出血 颅高压 视力下降 颅内感染
3、引流量 性质 颜色 引流速度
4、脑室内感染 穿刺损伤 脑室内出血
6.针对病人的精神症状如躁动等,应与适当约束。
表1脑室引流技术临床规范化操作流程
三、相关知识题解
(一)选择题
1.脑脊液主要由颅内下列哪种组织分泌
A.室管膜细胞B.胶质细胞C.脉络丛组织D.蛛网膜颗粒
2.正常成人每日脑脊液分泌量约
A.200-300ml B.300-400ml C.400-500ml D.500-600ml
2.抗返流引流袋应用后,更换引流袋时可不用消毒。()
3.脑室引流量应与脑脊液每日分泌量相等。()
4.脑室引流拟拔出引流管前一般均应试夹闭24小时。()
5.脑室引流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
(四)简答题
1.简述脑室引流管护理的目的。
2.简述脑室引流护理中对于患者的指导事项。
3.脑室引流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3.实施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标记额部距眉间7-9cm旁开中线 2.5cm的A点为 脑室外引流穿刺点, 旁开中线3.5-4.5cm的B-C点之间 为基底节区血肿腔穿刺点。
标记基底节血肿在颞部的 体表投影,O点为中心点标 记自穿刺点至血肿前后壁 及中心的范围线,用以术 中判断穿刺方向。由于基 底节区血肿中心和脑室额 角多在同一冠状面上,因 此实际穿刺过程中指向 双侧外耳道的假想连线 即可。
观察记录
正常脑脊液无 色透明,无沉淀
术后1~2天脑脊液可略带血 性,以后转为橙黄色
每日分泌400~500 ml,特殊情况如 颅内感染患者因脑脊液分泌过多引 流量可适量增加。
观察记录
1
术后早期要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内 压骤然降低,导致意外发生。术后早期应适当将引流袋挂高 ,以减低流速,待颅内压力平衡后再放低。
2
因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故每日引流量不超过 500ml为宜;颅内感染病人因脑脊液分泌过多,引流量可适 当增加,但同时应注意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观察记录
3
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脑脊液可呈血性,以 后转为橙黄色,若脑脊液中有大量血液,或血性脑脊液的颜色 逐渐加深,常提示有脑室内出血。一旦脑室内大量出血。需紧 急手术止血。 脑室引流时间一般不超过5-7日,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颅内感染 。感染后的脑脊液浑浊,呈毛玻璃或有絮状物,病人有颅内感 染的全身及局部表现。
保持引流管通畅
引流管不可折叠、扭曲、受压。同时引流管的长度应适宜,使患者的头部有适当 的活动空间,进行翻身等护理操作时必须先将引流管安置妥当,避免意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
脑室引流管的位置:必须高于侧脑室也就是 它的出口10~15 cm,引流袋过高超出颅内压力高度时,脑脊液引流受阻就起不到降 低颅内压的作用;引流袋过低脑脊液引流过快,可致颅内压骤降,易引起脑室内出血 或小脑幕裂孔疝,因此每班必须加强巡视及严格床头交按班
最新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一、概述
脑室引流是指在头颅额部钻孔或锥孔,将硅胶引流管置于脑室额角,脑脊液或血液经引流管流出以缓解颅内压增高的应急性手术。
二、观察及护理要点
《指南》中的语言领域解读
《指南》在语言部分明确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3-6岁幼儿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中之重。
这个年龄段是孩子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在语言的发展中词汇量迅速增长,已经能掌握各类词,逐渐明确词义并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种语法结构。
在言语表达上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出现了自我中心言语。
自我中心言语是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进行的自言自语,它既可以帮助儿童出声地思考,又能暂时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
但有些孩子也会出现言语失常现象,在《指南》中,专家提示到:这一时期,儿童说话常有重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在与他们交谈时,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话,对口吃现象不必太在意,训练孩子轻松愉快地发表议论。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常规1.术前准备:在患者进行脑室引流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感染指标等。
并且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清洁和消毒。
2.术后仪器安装:根据医生的嘱咐,将引流管插入患者的脑室中。
在插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患者头部的活动,以防引起引流管的脱位。
3.引流管位置监测:引流管的位置监测非常重要,一般通过X光或CT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引流管是否处于正确的位置,以及是否发生脱位。
4.引流管引流正常功能:根据医生的嘱咐设置引流管的引流速度和引流压力,并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阻塞。
必要时可以使用适当的技术方法进行引流管的引流疏通。
5.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每天至少两次对引流管周围的皮肤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6.监测引流管的颜色和质地:如果引流液呈现混浊、黄色、出现异味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7.引流管换药:根据医生的嘱咐定期更换引流管及相关垫料,通常每3-7天更换一次。
8.定期进行引流管引流检查:每天定期观察引流量,记录引流量以及引流液的性状,一旦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9.引流管固定:为了避免引流管因患者的不小心或意外引起脱位,需要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的头部,以确保引流管的稳定性。
10.监测患者症状和体征:不定期监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头痛、发热、颅内压增高等情况,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
11.定期患者洗头:定期给患者洗头,保持头部清洁。
在洗头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引流管受力过大而导致脱位。
12.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对于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常规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测,保持引流通畅,并定期进行护理措施,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要点脑室引流管是一种用于脑室积液引流的医疗器械,适用于脑积水等病情。
正确的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以下是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要点:1. 术后第一天至少每2小时检查引流管状态,包括引流液颜色、量和压力。
引流液颜色应为清亮无色或淡黄色,量稳定,压力正常。
2. 定期更换引流袋,一般情况下每天更换一次。
更换引流袋前,先关闭引流管的止血夹,然后将新的引流袋连接到引流管上,再打开止血夹,确保引流畅通。
3. 注意观察引流液量的变化。
如引流液量明显减少或停液,应及时报告医生,以免引起脑室压力过高。
4. 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处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每次更换引流袋时,应用无菌纱布擦拭连接处,保持干净。
5. 定期检查引流管周围皮肤情况,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感染扩散。
6. 引流管固定要牢固可靠,避免引流管脱出或拔管。
定期检查引流管固定带的松紧程度,确保引流管固定带不松脱,但也不要过紧,以免影响患者的舒适度。
7. 引流管的位置要正确,一般位于耳屏下方1-2cm处。
每天检查引流管的位置,确保其没有脱出或移位。
8. 定期清洁头皮周围的引流管周围皮肤。
可以使用无菌纱球蘸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避免刺激头皮。
9. 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头痛加剧、意识改变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10. 引流管拔除时,需要医生操作。
在拔除引流管前,应观察引流液量是否稳定,脑室压力是否正常,避免引起并发症。
11. 引流管护理过程中,要保持患者的头部清洁、干燥,避免感染的发生。
12. 引流管护理结束后,及时记录引流液量、颜色、压力等信息,以供医生参考。
总结: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包括定期检查引流管状态、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管周围清洁、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等。
护理过程中要注意细节,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同时,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支持和关心,帮助患者渡过难关,早日康复。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要点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要点
1、标记:病人回病房后,医生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将引流袋悬挂于床头并妥善固定管道,护士应注明引流管名称、留置日期贴于引流管上。
2、引流袋的高度:引流管开口需高出侧脑室平面10-15cm(即外耳道水平)侧卧位: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高出15~18cm0
头痛者注意观察高度以及引流量,以判断颅内压高或低引起的头痛。
(如为血性脑脊液引流袋可适当放低)
3、妥善固定:
①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
②术后病人头部的活动应适当限制,翻身及护理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
③搬运病人时应暂时夹闭引流管。
4、观察引流的量、颜色、性状、通杨度:
①术后早期: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易出现低颅压性头痛、恶心、呕吐,此时抬高或暂夹闭引流管。
引流液<500m1∕d°(颅内感染:引流量可适当增多,注意电解质补充。
)
②色:术后1-2天可略呈血性,渐变橙黄色,最后澄清。
③性状:异常时呈毛玻璃状或絮状物示颅内感染。
④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示通常,反之不畅。
5、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记录引流量,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必要时作脑脊液检查或细菌培养。
6、拔管:拔管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局部有无脑脊液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 液 脑 组 织
脑 脊 液
概
述
• 脑室引流是指经颅骨钻孔穿刺侧脑室,放
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 为颅脑术后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
• 可用于各种脑室内出 抢救因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状 态
颅内压
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正常 值:成人0.69~1.96kpa(70~200mmh20)儿 童0.49~0.98kpa(50~100mmh20)颅内容 物由脑组织、脑脊液、血液组成
颅腔内容物(cranial cavity matter)
10%
11% 80%
脑组织、脑脊液、血液
脑组织占80%以上(1150~1350m
脑室引流管护理
脑部结构
• 硬膜 :由2层纤维膜组成,
紧贴颅骨内面,包在脊髓外面 的叫硬脊膜,通过枕骨大孔与 硬脑膜相连 • 蛛网膜:半透明膜,位于硬 膜深面,与深面软膜之间有许 多小梁呈网柱状为蛛网膜下隙, 内充满脑脊液此腔贯通脑和脊 髓 • 软膜:紧贴脑和脊髓表面的薄 膜
脑脊液循环机制
流动于脑室、中央管、蛛网膜下隙内的无 色、透明、无沉淀、的液体为脑脊液。 正常400~500ml/日
侧卧位以正中矢状面为水平
•
病人平卧位
病人侧卧位
引流速度及量的控制
• 切忌引流过快过多,若患者出现低颅 压性头痛、恶心、呕吐,应抬高引流 管位置或暂时夹闭引流管以控制引流 量
• 引流量不应超过500ml/24h
观察引流物性状
• 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 • 术后1-2 d脑脊液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淡血性. • 如术后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术后血性脑脊液的颜 色逐渐加深,并出现血压波动,则提示有脑室出血, 出血量过多时应急诊手术止血。
液前后要对引流袋口进行严格消毒。 • 更换引流袋及倾倒引流液时应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 脊液逆流回脑室,禁止在引流管上穿刺以免造成污染。 • 我科原则上不是每日更换引流袋,以减少人为操作而 并发的感染。在必要时由医生更换引流袋。
脑室引流高度
1 2
成人1O~15 cm 儿童 5~10cm
3 4
平卧位以外耳道为水平面
颅内压的调节主要通过 脑脊液量的增减来实现
脑脊液循环通路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少量 由室管膜上皮和毛细血管产生。由侧 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 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 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 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 脑脊液一起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个 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隙,然后,脑脊 液再沿蛛网膜下隙流向大脑背面,经 蛛网膜粒渗透到硬脑膜窦(主要是上 矢状窦)内,回流入血液中。
低,应及早拔除引流管,最长不超过7 d。
• 拔管前1 d,可试行夹闭引流管,以便了解脑脊液
循环是否通畅,颅内压是否升高 • 拔管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的变化,如 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高症状,应及时通知医 生
脑室引流管引流不畅原因
1.脑内压低于1.18-1.47kpa 证实办法:降低引流袋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
2.引流管放置过深过长、折曲 对照CT将引流管缓慢向外抽出至有脑脊液流出 3.管口吸附于脑室壁: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管口离 开脑室壁
4.脑组织、血凝块堵塞 注射器轻轻外抽 5.必要时更换引流管
• 谢谢大家!
• 发现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并且临床
出现高热、呕吐、抽搐等症状时,应马上将脑脊液送 检。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 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打折。
• 在给患者翻身、治疗及护理操作时,动 作要轻柔缓慢,夹闭并妥善固定好引流 管,避免牵拉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及 气体进入。
拔管护理
• 一般术后3-4 d,脑水肿期将过,颅内压已逐渐降
• 进行脑室系统检查 • 脑室内手术后安放引流管 • 颅内感染经脑室注药冲洗 • 颅内肿瘤合并颅内高压症状患者,可行脑室引 流术,以降低颅内压
脑室引流管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a 脑室引流高度b
引流速度及量的控制c
观察引流物性状d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e
拔管护理f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 每日定时倾倒引流液,准确记录引流量,在倾倒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