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1-4节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https://img.taocdn.com/s3/m/f4bd18b87f1922791788e80d.png)
第1、2节科学并不神秘走进科学实验室B.实验室安全1.常见事故的处理1)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用沙子或湿抹布盖灭,不能用水泼灭2)浓碱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3)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碳酸氢钠)溶液4)不慎将酸溅到眼中: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5)温度计水银球不慎碰破:用硫粉覆盖6)大量的酸(碱)液洒到桌子上:要加适量的NaHCO3(CH3COOH)溶液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并用抹布擦净2.常见危险化学品的标志C.常见实验操作1.胶头滴管的使用滴加法操作要领:竖直悬空,挤压“叮咚”竖直悬空:用胶头滴管吸取溶液,滴管竖直位于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中)挤压“叮咚”:挤压胶头,使溶液滴入试管中1)吸液后不要平放或倒置,保持胶帽在上,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帽2)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它地方,以免沾污滴管3)不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水冲洗干净,以备再用)4)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能用水冲洗2.酒精灯的使用1)酒精灯的组成: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由灯壶、灯帽和灯芯三部分组成温度依次降低点燃酒精灯熄灭酒精灯3.放大镜的使用在观察一些较小的物体时,我们常借助于放大镜,将被观察物体至于放大镜前方,前后移动放大镜或物体,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达到观察的目的第3节科学观察A.科学观察1.观察的主要方式1)通过感觉器官直接观察2)借助于仪器进行间接的观察,借助各种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
例如:显微镜能让我们看到微小的物体;天文望远镜能让我们看到遥远的星体2.观察结果的记录和整理科学观察不仅要认真、仔细,更重要的是要有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这样才能通过分析总结得出科学的结论。
观察记录的方法常见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第4节科学测量A.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米(m)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3)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 km=103m 1 m=10dm 1 m=102cm1 m=103mm 1 m=106μm 1 m=109nm2.刻度尺的使用1)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七上科学--第一章--第4节--温度的测量--复习题
![七上科学--第一章--第4节--温度的测量--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7fe6d12551810a6f42486ed.png)
七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第四节科学测量复习题温度的测量℃的冰与0℃的水相比较()℃的冰比0℃的水冷℃的水比0℃的冰冷℃的水与0℃的冰冷热程度相同 D.以上说法都正确2.某同学从气温计上读得当时的气温为-5℃,则下列读法中正确的()A.零下5度B.负摄氏5度C.零下5摄氏度D.零下5度3.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B.读数时,体温计不能离开身体,否则就不准确了C.体温计玻璃炮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D.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4.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炮就去测量小英和小刚的体温,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和℃,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和℃和℃和℃和℃5.如右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读作()℃℃℃℃6.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②取出温度计;③选取适当温度计;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⑤让温度计的玻璃炮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A.①②③④⑤B.④⑤③②①C.④③⑤①②D.③④①②⑤7.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指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作一个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40厘米,最后他用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24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9.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以下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立即读数D.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体面相平10.体温计的水银面指在38℃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结果第一次为℃,第二次为℃,第三次为3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第一次正确B.只有第三次不正确C.只有第三次正确D.第三次肯定正确,第一、二也可能正确11.某同学用体温计给一位生病同学量体温,结果读数为38.4℃,该同学在未甩情况下,又用该温度计分别给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学量体温,测得结果:甲为38.4℃,乙为℃,丙为℃,则( )A.只有甲的正确B.只有乙的正确C.只有丙的正确D.乙肯定正确,甲和乙也可能正确12.比较温度计和体温计,相同的是()A.量程B.准确程度C.构造D.原理13.将右手放到一盆冷水中,左手放到一盆热水中,过一会儿把双手同时放到一盆温水中,则两手的感觉是()A.右手热,左手冷B.右手热,左手热C.右手冷,左手热D.右手热,左手冷14.为抗“非典”,火车站出口通道检测旅客体温是否正常,所用温度计是()A.水银温度计B.光测温度计C.电子温度计D.辐射温度计15.把手指伸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很可能是()摄氏度摄氏度摄氏度摄氏度16.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数据不准确,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为2℃,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102℃,现测得气温为20℃,那么室内实际的气温是()℃℃℃℃17.关于水银温度计和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都可直接测沸水的温度B.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玻璃管内径都有一弯曲处特别细D.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E.刻度范围一样F.都可以测量人的体温18.体温计的准确程度比一般温度计高,这是因为( )A.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玻璃管B.体温计的里装的是水银C.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玻璃管又很细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小19.有两支温度计,玻璃泡一样大,但玻璃管的内径不同。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1、4科学测量第3课时温度的测量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1、4科学测量第3课时温度的测量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9b9968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d.png)
5 小金用甩过的体温计给自己测体温,体温计示数 为36.1 ℃,消毒后没有用力甩几下,就又用这支 体温计先后给爸爸、妈妈测体温,示数分别为 36.5 ℃、36.8 ℃,三次测量的示数正确的是( D ) A.只有36.1 ℃ B.只有36.5 ℃ C.只有36.8 ℃ D.三次都正确
6 如图所示,体温计里有一段很细的弯曲管子,它的作 用是 ( C ) A.阻碍水银受热膨胀 B.阻碍水银遇冷收缩 C.水银受热膨胀能通过它,遇冷收缩通不过它 D.无论膨胀还是收缩,液泡和直管中的水银都能通 过它
2 房间里的一块冰温度由-12 ℃升高到-5 ℃,则我们 说冰的温度升高了____7____℃;若冰的温度由0 ℃降 低10 ℃,则此时冰的温度是___-__1_0__℃。
3 把手指伸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 度很可能是( C ) A.75 ℃ B.55 ℃ C.35 ℃ D.15 ℃
答案呈现
1 如图所示分别为家庭用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一部分,其 中图甲为____体__温__计____(填“家庭用温度计”或“体温 计”),其示数为__3_8_.2__℃__。若用这支 未经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一个正常人 的体温(约37 ℃),则体温计的示数为 __3_8_.2__℃__。若另一支温度计指示的是 当时的气温,则当时的气温为_1_3__℃__, 读作__1_3_摄__氏__度____。
18 陈园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
中,然后像如图所示那样去测量和读数,他这样做被东芳 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 来( D ) 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 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 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 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
1-4科学测量(解析版)
![1-4科学测量(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9f5c82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9.png)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科学测量【知识点分析】课堂导入:要准确而严密的解释一些科学现象,往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描述。
因此,我们必须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
测量是一个把待测量的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常用单位是米( m ) 测量较大的距离时一般用千米( km ) ;测量较小的距离时-般用分米( dm )、厘米( cm )和毫米( mm );在研究微观世界时,还会用到微米( μm )和纳米( nm )等单位。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毫米=1000微米 1微米=1000纳米2.长度的测量工具:直尺、卷尺、米尺、皮尺等。
3.认识刻度尺:(1)零刻度线:测量的起点。
(2)分度值(最小刻度):最小格表示的量。
(3)量程(测量范围) :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
(4)单位:就是该刻度尺标注的单位。
4.使用刻度尺:(1)选取量程、分度值、单位和测量范围合适的刻度尺。
(2)正确放置:有刻度线一端与被测物体紧贴,被测物体与零刻度线对齐,测量端要与刻度尺平行。
(3)正确观察: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即视线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
(4)正确读数:区分大小格的分度值后准确读数,并且需要往后估读一位(分度值后一位)。
(5)正确记录:按照读数的方式,记录读出的数据4.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当被测物体较小,产生的误差较大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累积法,先测量多个,再除以数目。
(2)平移法:当一个物体的长度无法直接测量时,我们可以采用平移的方法来测物体的长度或高度。
(3)以直代曲法:用曲线与待测物体紧贴,再拉直测量长度(4)滚轮法:利用滚轮的周长和半径关系,滚动的圈数加上角度,乘以周长,即可得到长度。
二.体积的测量1.体积的单位::米3(m3)。
其他单位:分米3(dm3)、厘米3(cm3)、升(L)、毫升( mL )。
单位换算:1米3= 103分米3 (升)= 106厘米3(毫升)。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一中七年级科学上学期第1章知识要点整理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一中七年级科学上学期第1章知识要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db84ad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6b.png)
2010年菱湖一中七上科学第一章知识要点整理材料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1.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并寻找的学科。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
2.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是:多、多、多。
第2节实验和观察1.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规程。
2.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
态度:认真的观察,目的明确;方法:操作和观察要全面、细致、深刻,并用文字适当地描述;注意:操作要,各种,并各种和3.实验室常用仪器:试管、停表、天平和砝码、电流表、电压表、显微镜、酒精灯、玻璃棒、表面皿、药匙、烧杯、量筒、量杯等。
4.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
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
可以观察X围。
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和一个公认的进行的过程。
(一)长度的测量1.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单位符号是。
l千米(km)=米(m);1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106微米(µm)=109纳米(nm)(纳米是长度单位)2.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测量前:三看:(1)零刻度线;(2)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3)量程:所能测量的长度。
(2)测量时:*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
思考:视线偏左读数,视线偏右读数。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
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否则数值没有意义)。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例如:某同学记录的测量数据为:9.45厘米(厘米)(毫米:最小刻度值,倒数第2位)可以看出他使用的刻度尺为刻度尺(从数据的倒数第2位可以看出),准确值为:厘米,估计值(数据倒数第1位)为:* 知道: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值决定的。
七上科学 第一章 第四节 科学测量1
![七上科学 第一章 第四节 科学测量1](https://img.taocdn.com/s3/m/0e28ef83d0d233d4b14e69c2.png)
6.某同学在测量《科学》书本厚度后记录为 0.85,那么他漏写单位 厘米 。
本课件要二节课才能完成。 感觉较好的地方: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教学 过程中略有瑕疵,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较为 顺利,大多数学生能够有效参与。 感觉不满意的地方:进度还是太慢。
问:如何测金属丝的直径? 一、累积法
1.将细铜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出线圈 的长度L. 2.数出线圈的圈数n. d l 则细铜丝的直径是 n
认清(观察)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
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最小刻度). 分度值(最小刻度值)
1、选正确:
根据测量的长度和最小刻度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先估后选) 例如:现有卷尺(分度值1cm)和卡尺(分度值0.1mm) 根据需要选择测量下述物体所用的工具:
卷尺 1、测量跳远长度需用_______. 卡尺 2、测量铜丝的直径需用______.
刻度尺 三、长度测量工具是________
1、长度测量是最基本测量。 2、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千分尺 三角尺
直尺
游标卡尺
钢卷尺 皮尺
认清(观察)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 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最小刻度).
零刻度线(注意有否磨损)
单位
认清(观察)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
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最小刻度). 量程(一次能测出的最大值) 8cm
2、放正确:
二要素:
1、零刻线对准被测物体 2、刻度线应紧贴并平行被测物体。
练习
3、看正确: 视线与刻度尺 垂直 .
4、读正确:
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要估 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 78cm
读一读:
A B
最小刻度值: 0.1cm=1mm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1---3节教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1---3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c65b375727a5e9856a6197.png)
初一科学上第一章1-3【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额实验了解自然现象并对一些现象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2、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3、了解实验室里的设备;4、认识实验室里常见的器材及使用方法;5、了解实验室安全守则;6、掌握常见基本操作;【教学重难点】1、认识实验室里常见的器材及使用方法是本节的重点;2、掌握常见基本操作为本节的难点;【教学过程】一、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思考完成教与学P2页基1、2题,能1、2、3题二、走进科学实验室1、实验室分为仪器室和实验室;1)实验室和仪器室都要配有电源插座、灭火器、消防桶、急救箱等设备;2)实验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2、实验室常见的器材及使用操作方法1)温度计: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2)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压和电流3)试管、试管架、试管夹:试管用于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可给少量物质直接加热4)酒精灯:用来给物体加热注意事项:a、酒精灯里酒精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1/4 ,少于2/3;b、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c、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d、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e、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5)分子模型:形象地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6)秒表:用来测量时间7)放大镜:放大物体,便于观察8)显微镜:观察生物或其他物体的微观结构9)烧杯:用于配置溶液或者大量溶液的反应容器,也可用来给液体加热,但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10)天平:用于称量物体的质量11)胶头滴管:取少量液体注意事项:a、使用滴管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b、滴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c、滴管用后应立即冲洗,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其他试剂。
12)铁架台三、实验室安全1、实验操作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2、实验室内的危险品应存放于特别指定的地点3、实验时如果被烧伤或烫伤,要用大量冷水冲洗伤口处;如果被化学试剂灼伤,要用缓缓流水冲洗一分钟以上、完成教与学P4页基1、3、4题,能1、3、4、5、6题完成教与学P6页基1、3题,能1、3、4、5、6、9题。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科学入门 第4节 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 (答案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科学入门 第4节 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 (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f2111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4.png)
第4节科学测量第1课时长度的测量1.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
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D)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线,以确定是否从零刻度开始测量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2.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C)A.5.6 m=5.6×100=560 cmB.5.6 m=5.6 m×100 cm=560 cmC.5.6 m=5.6×100 cm=560 cmD.5.6 m=5.6 m×100=560 cm3.小科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块积木的高度时,测得四次数据分别是2.12厘米、2.13厘米、2.13厘米、2.24厘米,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C)A.2.12 厘米B.2.127 厘米C.2.13 厘米D.2.15 厘米4.某同学测得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6.34厘米。
从数据分析,他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C)A.1分米B.1厘米C.1毫米D.1微米5.如图所示,正确测量圆柱体直径的方法是(D)6.小吴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1.30厘米,这本书共有260页。
则每张纸的厚度是(D)A.0.05毫米B.0.05厘米C.0.1厘米D.0.1毫米7.要给教室的窗框配一块玻璃。
下面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的是(C)A.最小刻度是1毫米,长度是20厘米的学生用尺B.最小刻度是1厘米,长度是1米的皮卷尺C.最小刻度是1毫米,长度是2米的钢卷尺D.最小刻度是0.1毫米的游标卡尺8.填写合适的单位。
①一般的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1.2 m 。
②科学课本的长度是258.0 mm 。
③小陈在体育课上跳远的成绩是4.56 m 。
④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1.8 dm 。
⑤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mm 。
9.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图中,木块的长度分别为甲: 1.23(答1.21~1.24之间均可) cm;乙: 1.40 cm;丙: 1.70 cm。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3f9a807bb68a98271fefa16.png)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1、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科学技术2、学习科学的方法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3、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1、常见仪器: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试管内的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
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
,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
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爆裂。
电流表:○A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V测定电压的大小。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
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①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②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③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④加热常用仪器:酒精灯、电炉、酒精喷灯2、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
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
3、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①酒精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灭。
②割伤:用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
③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④吸入有毒气体: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生处理⑤被化学试剂灼伤:首先用抹布拭去皮肤上的化学药品,接着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4、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滴管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滴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
滴管用完后应立即冲洗,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其他试剂。
“悬挂式”5、酒精灯的正确使用①酒精灯的结构:灯帽、灯芯、灯芯管、灯身。
②酒精的量:灯座容积的1/4到2/3③点燃:用火柴点燃,严禁用另一个已经燃着的酒精灯点火。
④火焰的结构: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加热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七年级科学 第1章 科学入门 第4节 科学测量 第3课时 实验 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自然科学
![七年级科学 第1章 科学入门 第4节 科学测量 第3课时 实验 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自然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484ba975d0d233d4b04e69d9.png)
12/6/2021
实验: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2.小柯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应选用 下列尺中的( A ) A.量程3 m,最小刻度值1 mm B.量程10 m,最小刻度值1 dm C.量程30 cm,最小刻度值1 mm D.量程15 cm,最小刻度值1 mm
[解析] 选用量程和最小刻度均合适的刻度尺。
8.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如图 所示的方法,图中第__①_③___(填字母序号)次测量是没有必要的, 石蜡的体积是___5__cm_3____。
12/6/2021
实验: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规律方法综合练
9.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C)
A.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B.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 C.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D.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解析] 用量筒量取液体,在读数时仰视,读数小于液体的实际体积;俯视, 读数大于液体的实际体积。因此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应大于15 mL。
12/6/2021
实验: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17.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细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细铜丝的长度除以细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12/6/2021
实验: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1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D )
12/6/2021
实验: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15. 以下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A.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夏天的测量 值比冬天的要大 B.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 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大 C.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不紧密,则测量值比 真实值要大 D.在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若俯视读数,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真实体 积要体积
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
![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b77accba6c30c2258019e33.png)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
2、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只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招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如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沸腾后顶起壶盖而改进了蒸汽机。
3、科学带给我们什么?①科学的发展改变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
工业化时代——电器时代——信息时代②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③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1、科学研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2、科学实验室包括实验准备室(仪器室)和实验操作室(实验室)3、常见的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附:常用仪器一、试管主要用途: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收集少量气体或验纯;③、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④用作少量气体的发生容器。
使用方法:①、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③使用时试管应干燥,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⑤使用试管夹夹持,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试管架上原因:①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②防止液体溢出;③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倾斜可增大受热面积,使受热均匀;④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⑤避免烫伤手,防止试管炸裂,塑料试管架熔化变形。
二、试管夹主要用途:夹持试管。
使用方法:①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然后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②手握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原因:①防止杂质带入试管,加热时烧焦试管夹。
浙教版七上--科学目录(2014最新)
![浙教版七上--科学目录(2014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bdecc72beefdc8d376ee32e2.png)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目录(新)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
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第3节《科学观察》
第4节《科学测量》
第5节《科学探究》
第二章《观察生物》
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
第2节《细胞》
第3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4节《常见的动物》
第5节《常见的植物》
第6节《物种的多样性》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
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
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第5节《泥石流》
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第1节《物质的构成》
第2节《质量的测量》
第3节《物质的密度》
第4节《物质的比热》
第5节《熔化与凝固》
第6节《汽化与液化》
第7节《升华与凝华》
第8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第一节
![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第一节](https://img.taocdn.com/s3/m/0a7a6f9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8.png)
思考题
如何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请给出一些实例。
请解释为什么铁生锈是一种化 学变化?
请描述一个实验,以证明物质 发生了化学变化。
下节预告
• 下一节将介绍化学反应的概念和类型,以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我们将学习如何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并了解化学 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THANK YOU
物质科学研究对象
物质科学主要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 、结构、变化和相互作用,以及物质 与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它涉及到物 质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以及物质 在各种环境下的变化规律。
物质科学的研究方法
物质科学研究采用实验、观察和理论 分析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来探究物 质的内在规律和性质。实验是物质科 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以探究物 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观察则是对实 验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记录和分析;理 论分析则是基于实验和观察的结果, 通过数学和逻辑推理来建立理论模型 ,解释和预测物质的行为。
学习目标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 程。
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能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 合理的实验方案。
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提高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和热情。
02
物质科学基础概念
物质科学定义
物质科学定义
物质科学是研究物质及其性质、组成 、结构、变化和相互作用的科学。它 涵盖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 学科领域,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解决实际问题
物质科学研究涉及到的领域广泛,其成果可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环境保护方 面,物质科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污染物的性质和行为,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
物质科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物质观
近代物质科学
在古代,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基于直观 经验和哲学思考。例如,古希腊哲学 家认,近 代自然科学开始兴起。科学家们开始 采用实验方法研究物质,提出了原子 论、元素周期表等重要理论,奠定了 现代物质科学的基础。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第4节科学测量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第4节科学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7505f38027284b73f342502c.png)
测体温时
水银(shuǐyín)膨胀通能过 缩 口升到直管内。
缩口
! 使用体温计前要往下用力甩几下。 第十五页,共十九页。
读体温时
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
(shuǐyín)遇冷收缩,直管内水银
(shuǐyín)来不及退回玻璃泡断就开在缩
口处
,故仍然指示原来的温
度。
课堂练习
下图所示三个温度计的示数分别(fēnbié)为:
仅凭感觉判断(pànduàn)物体的冷热可靠吗?
第五页,共十九页。
新知 讲解 (xīn zhī)
三、温度计
1.温度(wēndù)计是测量温度(wēndù)的仪
器。
右图是实验室和生活(shēnghuó) 中常用的几种温度计。
第六页,共十九页。
新知讲解
三、温度计
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guīlǜ)制成的。
30 20
10
10
chénɡ)100个格,每格代表多少
0
0
摄氏度?
第九页,共十九页。
新知 讲解 (xīn zhī)
例1.读出下列(xiàliè)温度: (1)人的正常体温是37 ℃
37摄氏度 (2)温度的最低值——绝对零度是-273.15 ℃
零下(línɡ xià)273.15摄氏度 或负273.15摄氏度
固态
液态(yètài)
气态
第四页,共十九页。
将冰块放入烧杯 (shāobēi)中,用酒精灯给 烧杯(shāobēi)缓慢加热。 观察冰块的变化。
新知讲解
二、温度
1.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wùtǐ)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体验
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 水中。过一会儿,再把双手同时放 入温水(wēn shuǐ)中。两只手对“温 水(wēn shuǐ)”的感觉相同吗?
科学七年级第1章知识点
![科学七年级第1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2d75ed3195f312b3169a5d4.png)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知识点第1节水在哪里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5L,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大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种。
其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下渗(地下径流)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和地球引力。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会随温度而变化。
第2节水的组成1、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负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2、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在4℃时密度最大(异常现象)。
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第3节水的密度1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ρ=m/v(公式变形:m=ρv v=m / ρ)ρ表示密度(千克/米3或克/厘米3) m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米3或厘米3)3、密度的单位:(1)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或克/厘米3,(2)两者的关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4、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即1.0克/厘米3,它的意义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第一节
![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第一节](https://img.taocdn.com/s3/m/55eda60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f.png)
03 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第一 节的主要内容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是指物质形态、状态或性质的改变。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 和化学变化。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所具有的特性,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指 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等;化学 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科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能量、信息、遗传、进化等,这些概念是构建科学知识 体系的基础。
科学概念具有客观性、实证性和可检验性,需要经过反复实验和验证,不断修正和 完善。
科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实验 结果,获取感性认识和数 据。
实验法
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探 究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规 律。
推理法
评价参与度
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 和贡献,鼓励积极参与。
引导深入思考
引导学生对讨论主题进行深入 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06 本节课程的总结和思考
本节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了解科学探究在日常生活和科 学研究中的应用。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的方法 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他们的 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
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 的反应。例如,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水。
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另 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例如,铁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 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新物质的反应。例如,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成氧化钙 和二氧化碳。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1-4节练习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1-4节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f8433f2fb4daa58da0114a65.png)
《科学》七年级(上)学生学习自测单元练习(一)(第一章1-4节 )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 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A.调查B.实验C. 阅读D.观察2.体育考试中,测量学生的跳远成绩时,选择下列哪种工具比较合适 ( ) A.最小刻度为厘米的10米的卷尺 B.最小刻度为厘米的1.5米的刻度尺C. 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米尺 D.最小刻度为分米的20米的卷尺3.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图中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4.在练习使用体温计时先测得甲的体温是37.5℃,若没有甩过之后又用它去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为36.5℃和38.5℃,那么在测量乙和丙体温时,体温表显示读数分别是多少()A.36.5℃和38.5℃B.36.5℃和37.5℃C.37.5℃和38.5℃D.38.5℃和38.5℃5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明采用俯视读数法,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5毫升,则此液体的真实体积将比35毫升 ( )A.大B. 一样C.小D.都有可能6. 一幢7层的普通住宅楼高约 ( )A. 0.2kmB.40mC. 2000cmD.350dm7. 下列物体中的长度最接近160厘米的是 ( )A.电脑显示屏的宽度B. 科学书本的长度C.电冰箱的高度D.学生课桌的高度8.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读数正确的是()A 2.4厘米B 2.41厘米C 2.411厘米D 24厘米9. 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厚度为1.30厘米,这本书共有260页。
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A.0.05毫米B.0.005厘米C.0.1厘米D.0.1毫米10.下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11.测一块小石块的质量和体积时,不需要的仪器是--( )A.天平B.细线C.量筒D.刻度尺12. 小玮同学洗澡时,有一个习惯总喜欢先用手去试一下水是否很烫,一次他把洗澡水冲到身上时,感觉不冷不热,你认为小玮这次洗澡的洗澡水最有可能的温度是( )A.75℃B.35℃C. 85℃D.15℃13.在科学数据的表示中,单位是至关重要的。
七年级科学第1章科学入门第4节科学测量第2课时教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第1章科学入门第4节科学测量第2课时教案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76587f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6.png)
第4节科学测量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掌握量筒(杯)的正确使用方法。
2.学会量筒(杯)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会用量筒和量杯测液体的体积。
难点:会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或排水法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三、教学用具刻度尺、量筒、量杯、水、石块、多媒体课件等。
四、相关资源长度测量、估测自己身高、测量一元硬币的周长等。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在学习了长度测量以后,有没有办法测量一个立方体的体积?新知讲解(一)体积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固体体积常用单位是立方米(m3),较小的体积单位还有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常用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
1m3=1000L;1mL=1cm3 ;1L=1dm3 ;1L=1000mL。
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长方体、正方体,只要测量出它的长、宽、高,根据体积公式,便可求出它们的体积.对于液体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怎么测量体积呢?(二)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1。
观察:量筒的量程、分度值、单位。
量程:常用100 mL,200 mL分度:1 mL,2 mL,5 mL单位:毫升(mL)1 mL = 1 cm32.使用量筒和量杯测液体体积时的注意事项:(1)不能用量筒和量杯配制溶液或做化学反应实验。
(2)不能用量筒和量杯来加热液体,也不能用来装热溶液,以免炸裂。
(3)量取液体时应该在室温下进行。
3。
正确使用量筒(1)会选任何一只量筒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即量程,要能根据被测量的量选择量程合适的量筒。
(2)会放使用量筒测量时,量筒要平稳地放置于水平桌面上。
(3)会看读取量筒的数据时,若液面是凹液面,视线应以凹液面底部为准;若液面是凸液面,视线应以凸液面顶部为准。
(4)会读要会根据量筒刻度的分度值读出准确值,同时要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即估计值。
思考:仰视或俯视液面,读数会有什么影响?提示:仰视液面会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液面会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小组讨论:你是如何测量密度比水大且不溶于水的不规则固体体积的?分析:(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正确读出液面的刻度值V1。
浙教版科学目录(最新)
![浙教版科学目录(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b085a9650912a21615792939.png)
九年级上册(第五册) 第 1 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 1 节 物质的变化 第 2 节 探索酸的性质 第 3 节 探索碱的性质 第 4 节 几种重要的盐 第 5 节 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 第 6 节 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第 2 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 1 节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第 2 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 第 3 节 常见的材料 第 4 节 材料的发展
初三开始报道的日子,由于家里有事,没有提前去跟飞哥他们聚会,第2天赶着报道的日子才直接去的学校。 到了那以后比较晚了。大家到了学校都是找老师报道,我到了以后,在班里以后思考了半天,没去老师那签到,四处找然。 我们班体委过来跟我说:“六儿,怎么才来。找然呢吧,去买东西了。” 我乐了乐:“谢谢类” 我跟着就跑过去了,我到的时候,她们两个人正出来,其中一个女的乐了乐:“呦,呦,你老公来了。” 然就推了推那女:“去,去。别捣乱。”那女的一笑就走了。 我过去看着然:“媳妇,我来报道了。” 然对我说:“怎么才来啊,找老师了么。” 我一搂然:“老师哪有我媳妇重要啊,当然没找呢呗。” 然推开我:“你疯了,这是学校,这么多人,你赶紧去找老师,本来就对你有意见,你还不好好围着点老师。” 我说:“不用围,我们的感情你不懂。” “你就会贫,你们的感情就是天天训导你。” 我想了想:“这才是真感情。” 然鄙视的看了我一眼:“行了,行了,快去吧。给我报道完了”推我。 我跟然招了招手,接着去报道。 中午最后一节课是自习。放学的时候,我刚一出门,就看见一件校服冲着我头盖过来了,还没反映过来呢,就被踢了一脚,但是没怎么疼。接着被圈打了一顿。我知道大家都没用力,也知道是谁了。边上好多围观的。 一会而我把校服拿起来,冲着飞哥骂:“你们几个真下的去手啊。” 飞哥乐了乐:“你他妈废话,妈的,重色轻友。” 元元看着我:“小六六,是不是不服气啊。我们可以在来一组的。”说完就揉着拳头冲着我阴险的笑。 我看着元元:“没事元哥,误会误会。我忍了” 寸寸跟着接话道:“看你还敢不敢。” 正说着呢,然出来了,冲着我们乐了乐打了招呼。接着对着我笑了笑:“六,他们问你还敢不敢呢。” 我回头看见然那灿烂的笑容,很坚决的冲着飞哥说:“废话,你见过劳资不敢的事么,说完,第二顿。” 闹完,我看着然:“你就看着他们打我?” 然笑着回答:“别装,人又没用力气。” 飞哥接着就说:“废话,我们这是教育你。” 我还没说话呢。然就抢过话茬,对着飞哥骂道:“你才放屁,我们是真爱。你教育不着,归我管。” 飞哥一抬手:“行行,你厉害行吧。” 我们大家就都乐了。 元元说:“行了。你俩吃饭去吧。就是来看看你。” 我抬头:“有这么看的啊” 元元在那自己揉着自己拳头“好好。晚上回了家,咱们几个在慢慢谈” 我看着元哥:“别别 误会了 误会了。还是这么看好点”大家逗了会闷子。就分开了,我跟然去吃饭。飞哥他们几个去吃饭。 接下来的日子无比的平淡,什么课外节目也不能参加,除了晚上偷摸跟飞哥他们玩会,让大家很鄙视很鄙视我。 日子很安逸,我跟林然的感情。发展的也无比迅速,尽管前后我都是受压迫的。 但是我感觉我是个特例,不由的小小的鄙视了自己一下。顺便安慰了一下自己。爷这叫真爱。又想了想,感觉理由不充分。又加了句安慰自己的话。多少人想被管还没人管呢。接着就乐出来了。 期中考试的时候,我考试休息期间,去给然买饮料喝,走到一半的路。听见后面有人叫我。 我回头。看见一个黄毛少女依偎在一个大汉身旁。我往后一跳,看着飞哥:“从哪又拐了一个真爱?” 那女的看了我一眼,然后对着飞哥说:“你看你,就是你,自己名声这么臭,自己兄弟都这么说你,花心,我不要跟你了。” 接着飞哥就说:“宝宝乖,乖,听话。” 我实在忍不住了,喊了声:“我草,受不了了。”然后在飞哥的胳膊冲我挥过来之前逃跑了。 回去以后我跟然说:“飞哥又换真爱了。” “他算是完了,那么花,谁跟了她,谁倒霉,还真爱呢,切。” 我沉默了会,抬头盯着然看。 然看着说:“你怎么了,发什么呆呢。” 我特平静的说:“原来我一直认为飞哥寻找真爱的时间是一个月一换的。现在才知道。原来跟飞哥洗头发的时间一样,一个星期一洗的。” 然哈哈的乐,然后拍了我几下:“你现在也敢这么说阿飞了,不怕他注销了你。也就是他没听见。” 我双手一摊:“我说的是实话,没办法。” 然说:“是是,实话。乐死我了。” 我紧跟着:“其实还有句实话没说。” 然问我:“什么啊?” 我说:“阿飞打不过我。我在宿舍都跟他叫小飞的。” “滚滚,谁不知道谁,少吹了你。” 我笑了笑,接着开始考试了。我们去考试。 期中考试考完,日子继续恢复平静,我们班主任那天给我叫进办公室,对着我说:“六啊,你变了,你完了。” 我看着老师挺疑惑的问了句:“我咋了,我没捣乱啊。” 班主任四处看了看跟我说:“有什么心事,有什么困难就跟老师说啊。” 我特郁闷的问老师:“我怎么了啊。我好久没捣乱了,连逃课都没有。” 班主任叹了口气:“原来不学吧,还能闹闹,现在也不学也不闹,你这样不行的。太消极了,是不是老师对你的教育有问题了。” 我看了眼老师:“您跟林然商量通了,我就自由了。一定好好学习不闹。不睡觉,不逃课。不捣乱。反正不起坏的作用。” 元元姑姑听了就乐了:“行了,那你接着消沉着吧。” 然后就把我赶走了,让我很是郁闷。 不知道是不是元元他姑姑这么说我的原因,第二天,我的平静日子就结束了。事就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1至4节章节测试(一)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这个学期开设了《科学》课程,小军很喜欢,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的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
D、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2、著名科学家伽利略从教堂的吊灯摆动中,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A、调查
B、实验
C、阅读
D、观察
3、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90厘米的是 ( )
A、电脑显示屏的宽度
B、科学书本的长度
C、电冰箱的高度
D、学生课桌的高度
4、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正确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不能选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5、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明采用俯视读数法,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5毫升,则此液体的真实体积将( )
A、偏大
B、不变
C、偏小
D、都有可能
6、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4.5米=4.5×100=450厘米
B、 4.5米=4.5米×100厘米=450厘米
C、4.5米=4.5×100厘米=450厘米
D、 4.5米=4.5米×100=450厘米
7、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读数正确的是()
A、3.6厘米
B、3.61厘米
C、3.612厘米
D、36厘米
8、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厚度为1.70厘米,这本书共有340页。
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
A、0.05毫米
B、0.005厘米
C、0.1厘米
D、0.1毫米
9、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木尺会受潮而膨胀,使用受潮后的木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结果是()
A、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B、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C、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D、无法判断
10、我校运动会掷铅球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在测量过程中如果将皮卷尺拉得太松,则测量值将会()
A、偏大
B、不变
C、偏小
D、都有可能
11、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12、小玮同学洗澡时,有一个习惯总喜欢先用手去试一下水是否很烫,一次他把洗澡水冲到身上时,感觉不冷不热,你认为小玮这次洗澡的洗澡水最有可能的温度是( )
A、75℃
B、35℃
C、85℃
D、15℃
13、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
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②取出温度计③选取适当温度计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⑤让温度计的玻璃炮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③②①
C、④③⑤①②
D、③④①②⑤
14、0℃的冰与0℃的水相比较()
A、0℃的冰比0℃的水冷
B、0℃的水比0℃的冰冷
C、0℃的水与0℃的冰冷热程度相同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5、一支已用过的体温计,水银柱液面示数为38.1℃,消毒后,用此温度计直接测两个病人的体温,第一个为38.1℃,第二个为38.8℃,由此可以确定()
A、第一个病人不发烧,第二个病人发烧
B、第一个病人发烧,第二个病人不发烧
C、两个病人都在发烧
D、第一个病人可能发烧,第二个病人一定发烧
16、关于体温计和水银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测沸水的温度
B、体温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体温计和水银温度计的内径都有一弯曲处特别细
D、体温计和水银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7、两支酒精温度计,甲的玻璃泡大,乙的玻璃泡小,但玻璃管内径粗细相同。
将他们插入同一水温中,酒精柱的高度()
A、甲比乙高
B、乙比甲高
C、一样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8、有一支温度计刻度不准,将该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5℃,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5℃,若放在室内空气中时示数是20℃,则室内空气的实际温度是()
A、15℃
B、20℃
C、25℃
D、19℃
19、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在我校门口处要检测学生和老师体温是否正常,所采用的温度计是()
A、水银温度计
B、光测温度计
C、电子温度计
D、辐射温度计
20、实验室里有支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20℃;在测沸水的温度时。
其读数为80℃,下面分别是温度计读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读数,正确的是()
A、41℃,50℃
B、21℃,40℃
C、35℃,56℃
D、35℃,36℃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和的学问,只要留心________,从探究身边的_________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22、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
23、温度表示物体的。
要准确测量温度计,需要使用。
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其最小刻度是。
-9.8℃读作________ _,
它比-17.9℃____ _。
24、下面几种情况的观察实例:a、某学生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b、医院的化验员用显微镜观察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c、在生物试验中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并且每隔5 小时测量一下芽的长度;d、用体温计测量体温;e、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
其中属于直接观察的是________ ,属于间接观察的是_______ 。
属于定量观察的是________,属于定性观察的是________ 。
25、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补上下列各数值后面的单位。
(1)某同学身高165_____;(2)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6.5_____;(3)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是24.5______;(4)一瓶矿泉水的体积是250_____;(5)一间教室的体积为150_____;(6)今天的室温为23____。
26、单位换算:
(1)650毫米=________ 米=________ 微米=________ 纳米;
(2)20立方米=________ 升(3)250升=________ 立方厘米
三、实验探究题(27、28、29题每空1分,30、31题每空2分,32题5分,共30分)
27、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第(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
28、如图所示,现有A、B两把不同规格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用尺测量时准确度高。
用尺测量时,尺子放的不正确。
根据图中所示,用B尺测得长度是,最小刻度是
29、如图温度计所示温度,甲的温度读
作,乙的温度记作。
试按照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在下列叙
述的步骤中,选择正确的步骤,并把它的编号依次排列:
(A)选用测量范围合适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C)读出温度计的示数;(D)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的液体充分接触;
(E)取出温度计;(F)让温度计与被测的液体接触一段时间,直至温度计内液面稳定。
正确步骤:。
30、某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F.用铜丝绕圈总长度L2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错误的步骤是。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31、同学们为了探究提高栽培植物的产量的方法,做了一个实验:同学们选择大白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
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相同数量、生长状况相似的大白菜幼苗,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
(1)如果选择①②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能研究_____________ (填“温度
..”或“二氧化碳浓度”)对栽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
(2)种植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第②组大白菜比第③组长得茂盛,可以说明:在__________相同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越______,栽培大白菜的产量就越_________。
(填“高”
或“低”)
(3)栽培植物的产量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对此问题,请你提出另外一种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给你一只量筒,一只烧杯,一支色笔,足够的水,利用这些器材,怎样测量一只鸡蛋
的体积(量筒口较小,鸡蛋放不进去)请简要写出测量的主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