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总结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雾化吸入药物的选择

雾化吸入药物的选择
雾化吸入药物的选择
临床常用雾化吸入药物
• 布地奈德 • 沙丁胺醇 • 异丙托溴铵 • 乙酰半胱氨酸
布地奈德
• 布地奈德为非卤代化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过敏和抗炎 作用。
• 布地奈德能缓解速发性及迟发性过敏反应引起的支气管阻塞 。
• 布地奈德用于气道高反应性患者,可降低气道还可用于预防运动性哮喘的急性、亚急性发作。
布地奈德
• 主要适用于: • 需使用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以控制基础炎症的轻度、中 度和重度持续性哮喘患者,也可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使用。
• 注意事项: • 吸入后偶见咳嗽、声音嘶哑和口腔咽喉部念珠菌感染。 • 每次用药后漱口,不使药液残留于咽喉部可减少发病率。
乙酰半胱氨酸
• 乙酰半胱氨酸化学结构中的巯基(-SH)可使黏蛋白的 双硫(-S-S-)键断裂,降低痰黏度,使黏痰容易咳出。
• 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在1分钟内起效,最大作用时间 为5〜10分钟。
乙酰半胱氨酸
• 注意事项: • 不宜与一些金属,如铁、铜及橡胶氧化剂接触,喷雾 器要采用玻璃或塑料制品。 • 喷雾剂时应新鲜配制,剩余的溶液需保存在冰箱内, 48小时内用完。
乙酰半胱氨酸
• 注意事项: • 乙酰半胱氨酸可能在部分病例引起支气管痉挛,对严 重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本品需在严密监测下使用。 • 对支气管哮喘或有支气管痉挛史、胃溃疡、胃炎患者 慎用。
演示完毕,感谢聆听。
沙丁胺醇
• 沙丁胺醇为选择性地激动β2受体,具有较强的支气管舒 张作用。
• 沙丁胺醇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增加细胞内环磷腺苷 的合成,从而松弛平滑肌;并通过抑制肥大细胞等致敏 细胞释放过敏反应介质,解除支气管痉挛。
沙丁胺醇
• 沙丁胺醇对心脏的β受体的激动作用较弱,故其增加心 率的作用较小。

常用吸入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用吸入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用吸入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常见吸入剂的使用方法1. 雾化吸入剂的使用方法雾化吸入剂一般包括溶液剂和粉末剂两种,使用方法略有不同。

(1) 溶液剂雾化吸入剂使用方法:a. 准备好雾化吸入器,将药液倒入药杯中;b. 调整吸入器的喷雾量,通常为每次喷雾0.5ml-1ml;c. 将口部套在口腔上,深呼吸,同时按下雾化吸入器的按钮,缓慢深吸入药雾;d. 吸入药雾后深呼吸,并保持呼吸数秒钟,然后慢慢呼出;e. 每次吸入后清洗吸入器,保持干净;f. 根据医生建议的次数,使用雾化吸入器。

(2) 粉末剂雾化吸入剂使用方法:a. 打开粉末吸入剂的容器,取出剂量;b. 将剂量倒入粉末吸入器中;c. 将口罩或嘴咀置于口腔,深呼吸,同时按下粉末吸入器的按钮,缓慢深吸入药雾;d. 吸入药雾后深呼吸,并保持呼吸数秒钟,然后慢慢呼出;e. 每次吸入后清洗吸入器,保持干净;f. 根据医生建议的次数,使用粉末吸入器。

2. 气雾剂吸入剂的使用方法气雾剂吸入剂常见于哮喘类药物,使用方法如下:a. 摇匀气雾剂瓶;b. 插上嘴咀或面罩;c. 用气雾剂同时按下拇指和食指,缓慢吸入;d. 吸入后深呼吸,并保持数秒钟,然后慢慢呼出;e. 每次使用后冲洗嘴咀或面罩;f. 根据医生建议的次数和剂量,使用气雾剂。

3. 干粉吸入剂的使用方法干粉吸入剂常见于一些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药物,使用方法如下:a. 打开装有干粉的装置;b. 深呼吸,同时吸入装置中的药粉;c. 吸入后深呼吸,并保持数秒钟,然后慢慢呼出;d. 每次使用后清洗干粉吸入器;e. 根据医生建议的次数和剂量,使用干粉吸入器。

二、吸入剂使用注意事项1. 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使用吸入剂前,用户应当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

在使用过程中,应遵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药物。

2. 学会正确使用吸入器各种吸入剂配备的吸入器使用方法略有不同,用户应该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各种吸入器的使用方法。

小儿雾化吸入药物种类用途、雾化准备、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处理措施

小儿雾化吸入药物种类用途、雾化准备、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处理措施

小儿雾化吸入药物种类用途、雾化准备、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处理措施新冠肺炎、支原体肺炎、甲流等病毒轮番攻击下,儿科系统患儿激增,大多患儿以高热、咳嗽为主要症状。

在临床中,针对患儿的雾化吸入应用广泛,雾化吸入能使药物直接到达肺部,起效迅速,且副作用少。

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或空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鼻腔或者口腔通过气管到达肺部,达到治疗的目的。

可以治疗呼吸道感染、哮喘、消除炎症和水刖I、解痉、稀化痰液,有利于痰液咳出。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种类及用途1、糖皮质激素药物: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可用于哮喘等疾病的治疗。

2、抗生素药物: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可用于局部抗炎治疗。

3、化痰稀痰药物:乙酰半胱氨酸,可用于缓解咳嗽、咳痰症状。

4、短效B2受体激动剂:特步他林和沙丁胺醇等,可用于支气管的扩张。

临床常用雾化装置大致分为三类:喷射式、超声式和振动筛孔式雾化器。

下面以喷射式氧气驱动雾化为例介绍如何正确的进行雾化吸入。

家庭版雾化吸入治疗可效仿进行正确的雾化吸入。

雾化前准备1、评估患儿病情及合作程度,有无药物过敏史,口腔粘膜有无破损,面部有无皮肤破损及皮疹。

面部不要涂油性面霜。

2、清除口腔及鼻腔分泌物,交代注意事项,雾化前30分钟不要进食,以免患儿哭闹时呕吐引起患儿呕吐误吸。

3、雾化器的选择:3岁以下使用面罩式雾化器,3岁以上患儿能配合使用口含式雾化器,指导患儿使用口吸气,用鼻呼气。

雾化时注意事项1、雾化时3岁以下,应怀抱患儿,使患儿坐位,面罩扣住患儿口鼻,轻放于患儿面部与面部距离不超过1厘米,雾化杯与地面垂直,避免倒转、摇晃,避免药物进入眼睛。

3岁以上患儿含住口含嘴,使患儿坐位。

2、根据医嘱将药液和溶液置入储药。

连接雾化设备与雾化装置和管路,使用氧气驱动雾化者,应调整氧流量至6~8L/min,观察出雾情况。

嘱年长患儿用口吸气,用鼻呼气,吸气后屏气一2秒在用鼻子缓慢呼气,雾化过程中宜间断深呼吸。

婴幼儿平静呼吸即可。

经常使用的雾化吸入药物

经常使用的雾化吸入药物

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临床上,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有3类:(1)湿化祛痰剂:粘液脓栓或粘稠分泌物是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并常使肺功能损害加重,诱发感染,这类药物主要作用是化痰,以利于痰液排出。

生理盐水5ml,用于湿化气道;α-糜蛋白酶2.5~5mg 加生理盐水10ml 稀释后应用;2% ~4 %碳酸氢钠2~5ml;蒸馏水5ml;必嗽平2ml加生理盐水5ml稀释后应用,同时加入支气管扩张剂。

(2) 支气管扩张剂:常用于咳喘患儿。

如异丙肾上腺素0.25~0.5mg加生理盐水5~10ml稀释;0.5%舒喘灵 0.01~0.03ml/kg·次,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地塞米松2mg加生理盐水5~10ml稀释。

(3)抗生素:雾化吸入在止咳化痰的同时一般都加入抗生素控制炎症,因为许多患儿的咳嗽,咳痰都与感染有关。

常用药物:青霉素5~10ml次,加入生理盐水5 ~10ml皮试后应用;庆大霉素2万μ~4万μ/次加生理盐水10ml;红霉素0.15~0.3g/次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制霉菌素2~3万μ/次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

通常,上述三类药物同时应用效果较好。

临床常用:α-糜蛋白酶2.5~5mg,地塞米松2~5mg,庆大霉素4万μ~8万μ,加入生理盐水10~20ml以达到祛痰、平喘、消炎的功效。

雾化药物基本组方:庆大霉素4~8万u,地塞米松5~10 mg,α-糜蛋白酶5 mg,对于喉水肿严重并出现呼吸困难者加入肾上腺素0.5~1 mg,并加大地塞米松用量。

将上述药物用40 ℃温开水配成15 ml加入雾化杯中,机器水槽内加50 ℃的温开水进行超声雾化吸入。

急性喉炎每日吸2次;每次10~20 min,5天为1个疗程,应用1~2个疗程;慢性喉炎每日1次,每次20 min,7天为1个疗程,应用2~4个疗程。

每个疗程间可有2~3天休息。

具体需要到医院检查后再制定治疗方案。

选用超声雾化吸入药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超声雾化吸入应用的各种药物,必须是水溶性的,稳定性好、粘稠度低及适宜人体组织的胶体渗透压;药液浓度太高不易起雾;药液对粘膜不宜有刺激性;酸碱度要接近中性;注意不要引起过敏反应。

雾化吸入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作用:1.改善通气,解除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

2.治疗呼吸道感染,有消炎、止咳、祛痰的作用。

注意事项
1.雾化前1小时内尽量避免进食,防止恶心、呕吐导致误吸,特别是小儿和老年人。

2.雾化前漱口或刷牙,以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及食物残渣。

3.做雾化前不抹油性面霜,以免药物吸附在皮肤上。

4.指导做雾化的方法:用口深吸气,用鼻呼气。

5.雾化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保证呈垂直状态,不能倾斜,禁止摇晃。

6.氧气雾化流量: 6-8L/min,氧气湿化瓶内勿放水。

7.雾化卧位:半卧位、坐位。

8.雾化时间:不超过5-10分钟,成人以10-15分钟为宜,不要超过20分钟。

9.雾化停止后:
(1)使用面罩雾化者及时洗脸,或用湿毛巾擦净口鼻部的雾珠。

(2)及时漱口,年幼者用棉球(棒)擦拭口腔,再适量喂水,特别是使用激素类药物后,减少真菌感染等。

10.雾化器的处理:用凉开水冲洗干净、晾干,放入清洁袋中备用。

11.观察及协助排痰,可予以拍背、吸痰等方法。

临床布地奈德、沙丁胺醇等雾化联合方案、雾化顺序以及注意事项

临床布地奈德、沙丁胺醇等雾化联合方案、雾化顺序以及注意事项

临床布地奈德、沙丁胺醇等雾化联合方案、雾化顺序以及注意事项雾化吸入疗法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与口服、肌肉注射和静脉给药等方式相比,雾化吸入疗法因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具有起效迅速、疗效佳、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势,被国内外广泛应用。

临床常用雾化吸入药物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药吸入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能药物02受体激动剂成人起始剂量1~2mg∕次,每日2次;维持剂量(应个体化):0.5~1mg∕次,每日2次成人:0.8mg∕次,每日1~2次;4~16岁儿童及青少年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1mg∕次,每日2次用于维持治疗,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布地奈德通过改变气道细胞的分泌,炎症细胞的聚集以及倍氯米松分泌细胞对炎症反应所致的增生,氟替卡松从而治疗黏液的过度分泌异丙托漠镇具有调节黏膜下腺体分泌的作用,抗胆碱能药物可通过和该类受体的结合并抑制腺体分泌、减少黏蛋白排出沙丁胺醇在舒张气管的同时,能增加纤毛特布他林运动,从而促进黏液清除500μg∕次,每日3~4次;用于急性发作治疗,500μg∕次,患者病情稳定前可重复给药,日剂量超过2mg 应在医疗监护下使用成人:2.5-5mg∕次,按病情剂量可高达IOmg/次,每日可用4次。

成人及体重20kg以上儿童:5mg∕次,3次J天祛痰药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可使黏痰中二硫键(-S-S)裂解,降低痰液黏稠度;可有效改善纤毛运动,增强纤毛清除功能,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雾化吸入300mg∕次,每日1~2次,疗程5~10d,根据效果和治疗反应调节剂量和次数,成人和儿童用法相同⑴。

吸入用氨浪索注射液可促进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蛋白生成,还可增加黏膜纤毛运动,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释放,改善痰液排出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每次2~3m1,一日吸入1~2次(15mg~45mg/日);2~12岁儿童:每次2m1,一日吸入1~2次(15mg~30mg/日);6个月~2岁儿童:每次1m1f一日吸入1~2次(7.5mg~15mg/日);本品推荐用药周期为7天,具体使用时间可遵医嘱,根据患者的症状延长或者缩短。

关于常用吸入剂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关于常用吸入剂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关于常用吸入剂的使用和注意事项1. 什么是吸入剂?吸入剂是一种通过口腔或鼻腔吸入的药物剂型,被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吸入剂的主要优点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能够快速缓解症状,并减少药物在体内的消化和代谢,减少副作用。

2. 常见的吸入剂种类(1) 雾化吸入剂雾化吸入剂是通过雾化器将药物转化为细小的气雾,使药物能够深入到肺部。

常见的雾化吸入剂包括氨茶碱、布地奈德、沙丁胺醇等。

(2) 干粉吸入剂干粉吸入剂是将药物制成干燥的粉末,患者通过吸入器将粉末送入呼吸道。

常见的干粉吸入剂有布地奈德吸入粉、氨茶碱干粉等。

(3) 气雾剂气雾剂是一种将药物溶解在压力下制成气雾形式的吸入剂。

常见气雾剂有沙丁胺醇气雾剂、伊托必利气雾剂等。

3. 使用吸入剂的注意事项(1) 如何正确使用吸入剂•选择合适的吸入器:不同的吸入剂可能需要不同的吸入器,根据医生或药师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吸入器。

•清洁吸入器:定期清洁吸入器,避免细菌滋生。

•掌握正确用法:根据医生或药师指导,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和频率。

(2) 注意事项•避免过量使用:不要超过医生建议的剂量和使用频率,以免出现药物过量的副作用。

•注意药物保存:存放吸入剂要避免高温、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避免药物受潮或变质。

•注意副作用:使用吸入剂时可能会出现嗓门痒、咽痛等副作用,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4. 吸入剂的作用机制吸入剂通过吸入到呼吸道后,能够快速直接作用于肺部组织,发挥药物疗效。

雾化吸入剂和气雾剂进入呼吸道后直接溶解在肺泡表面液中被吸收,干粉吸入剂则通过患者吸入时的气流吸附在呼吸道上。

5. 结语吸入剂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物途径,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正确的用法和注意事项,避免药物滥用和出现不良反应。

在使用吸入剂前,最好请医生或药师指导,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吸入剂种类和用法。

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吸入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以上是关于常用吸入剂的使用和注意事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总结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总结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总结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雾化吸入药物已经成为许多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

通过将药物雾化成微小颗粒,能够有效地将药物输送到呼吸道的深处,达到局部治疗的目的。

在日常临床实践中,有几种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药物。

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种常见的抗炎药物,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

比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患者常常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剂。

这种药物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缓解呼吸道的症状,减少炎症的程度,从而起到改善病情的作用。

常见的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药物包括氟替卡松、倍氯米松等。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药物。

支气管扩张剂也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药物。

通过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改善呼吸道的通气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常见的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药物有沙丁胺醇、丙托溴铵等。

这些药物能够迅速发挥作用,对急性发作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另外,我们还有抗生素雾化吸入药物。

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于这类感染,抗生素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通过将抗生素雾化成微小颗粒,能够将药物输送到呼吸道的感染部位,达到局部治疗的效果,减少全身用药的副作用。

常见的抗生素雾化吸入药物有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细菌的繁殖,减少感染的发生,起到抗菌的作用。

最后,还有一类特殊的雾化吸入药物,即黏稠剂。

对于某些粘液过多的呼吸系统疾病,如囊性纤维化等,使用黏稠剂能够改善粘液的排出情况,降低黏液的黏稠度,减轻病情。

常见的黏稠剂有乳酸钠等。

使用黏稠剂时需要注意使用方法,不同的黏稠剂有不同的用药途径和剂量。

综上所述,雾化吸入药物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药物雾化成微小颗粒,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的利用率,减少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和黏稠剂都是常见的雾化吸入药物。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雾化吸入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进行使用,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总结及注意事项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总结及注意事项

常⽤雾化吸⼊药物总结及注意事项常⽤雾化吸⼊药物总结及注意事项导读:雾化吸⼊药物是呼吸科等科室的常规治疗⽅法,雾化疗法应⽤特制的⽓溶胶发⽣装置,将⽔分和药液形成⽓溶胶的液体微滴或固体微粒,被吸⼊并沉积于呼吸道和肺泡靶器官,以达到治疗疾病、改善症状的⽬的。

雾化吸⼊的药物很多,运⽤最⼴泛的当然是糖⽪质激素(布地奈德)、⽀⽓管舒张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

鉴于临床上也有⼈把氨溴索注射液、庆⼤霉素、α糜蛋⽩酶、两性霉素B、地塞⽶松等药物进⾏雾化吸⼊,其疗效及安全性到底如何?糖⽪质激素吸⼊糖⽪质激素(ICS)是治疗⽀⽓管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

当哮喘急性加重或AECOPD时,常常雾化吸⼊糖⽪质激素作为治疗⼀部分,此时最常⽤的雾化吸⼊药物是布地奈德(吸⼊⽤布地奈德混悬液)同时建议医⽣仔细阅读说明书注意禁忌和使⽤⼈群,我们常⽤的规格是1mg/2ml,1次1-2mg,bid或tid,常常与⽀⽓管舒张剂(例如可必特液)联合使⽤。

不良反应轻微,较常见的是声嘶、咽喉部不适、⼝腔念珠菌病等,为预防这些不良反应,因为属于激素类药物对呼吸粘膜有刺激容易滋⽣细菌,应谨记每次吸⼊后要清洁漱⼝。

临床上,虽然吸⼊性糖⽪质激素很多,但只有布地奈德有雾化吸⼊制剂(吸⼊⽤布地奈德混悬液)。

其他诸如倍氯⽶松、氟替卡松等,只是⽓雾吸⼊或⼲粉吸⼊,不是雾化吸⼊。

不少医院和中⽂⽂献有报道雾化吸⼊地塞⽶松的疗效,⽽鉴于⽬前中⽂⽂献的泛滥和尴尬,笔者⽆法考究这些⽂献的质量,⽽笔者周围的医院都是没有雾化吸⼊地塞⽶松这⼀做法的。

笔者查阅很多药物学专着,均没有提及地塞⽶松可以进⾏雾化吸⼊。

《专家共识》也是不推荐地塞⽶松进⾏雾化吸⼊,原因是地塞⽶松⽔溶性较⼤,难以通过细胞膜与受体结合,在肺内沉积率低,⽓道内滞留时间短,不好发挥药效,且其半衰期较长,在体内容易蓄积,对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也强。

⽀⽓管舒张剂这是呼吸科最为常⽤的药物,常⽤来雾化吸⼊的包括沙丁胺醇(吸⼊⽤硫酸沙丁胺醇溶液)、特布他林(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异丙托溴铵雾化吸⼊溶液),这些雾化吸⼊平喘药的不良反应⼀般较为轻微,⽬前很多医院都会有其复⽅制剂,⽐如可必特液(吸⼊⽤复⽅异丙托溴铵溶液),主要成分包括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同时应⽤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平喘效果可以叠加,⼀般是每⽇3-4次⽤药。

雾化常用药物及使用注意事项

雾化常用药物及使用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是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及使用注意事项:
1.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和丙酸倍氯米松等,它们可以减轻炎症和水肿,缓解气道痉挛,常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使用时需要注意遵医嘱,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口腔和咽喉的念珠菌感染等。

2.支气管扩张剂:如特布他林、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它们可以舒张支气管,缓解咳嗽和气喘等症状。

使用时需要注意遵医嘱,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等。

3.祛痰药:如N-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氨溴索等,它们可以分解痰液中的黏性物质,使痰液易于咳出。

使用时需要注意遵医嘱,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等。

4.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两性霉素B等,它们可以杀死细菌或抑制细菌生长,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使用时需要注意遵医嘱,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耳毒性等。

在使用雾化吸入药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遵医嘱使用药物,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使用时间。

2.使用前需要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3.使用雾化吸入药物时需要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药物残留引起的口腔感染。

4.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雾化吸入药物。

总之,雾化吸入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雾化吸入疗法的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疗法的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雾化疗法是应用特制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将水分和药液形成气溶胶的液体微滴或固体微粒,被吸入并沉积于呼吸道和肺泡靶器官,以达到治疗疾病、改善症状的目的。

雾化吸入的药物很多,运用最广泛的是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临床上也有人把氨溴索注射液、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雾化吸入。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代表药物是布地奈德,不良反应轻微,较常见的是声嘶、咽喉部不适、口腔念珠菌病等,为预防这些不良反应,应谨记每次吸入后要清洁漱口。

虽然地塞米松也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不推荐地塞米松进行雾化吸入,因为地塞米松水溶性较大,难以通过细胞膜与受体结合,在肺内沉积率低,气道内滞留时间短,不好发挥药效,且其半衰期较长,在体内容易蓄积,对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也强。

另一类是支气管舒张剂,这是呼吸科最为常用的药物,常用药包括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不良反应较为轻微,茶碱类药物虽然也有平喘作用,但其对气道上皮有刺激作用,不推荐用于雾化吸入给药。

联合雾化吸入的,注意布地奈德可与沙丁胺醇或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但布地奈德不宜与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复方制剂联合吸入,因为这种配伍是不相容不合适。

即便如此,临床上还是很多地方直接把布地奈德和可必特液放在同一个雾化器联合雾化吸入,我们要予以注意。

还有一类是抗菌类药物的雾化吸入,主要是为了增加局部药物浓度,降低全身不良反应,常用药包括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万古霉素等,不过迄今为止,我国尚无专供雾化吸入的抗菌药物制剂,临床以静脉制剂替代,而静脉制剂并不完全适用于雾化给药,因为静脉制剂中含有防腐剂等。

很多人喜欢用庆大霉素进行雾化,但庆大霉素的说明书及药典均未提及可用来雾化给药,其疗效及安全性尚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

注意事项:1. 先漱漱口,清洗孩子嘴里的食物残渣等,以免妨碍雾滴深入;吸入前不要抹油性面霜,因为药物会吸附上去;最好选择孩子安静、不哭闹时吸入(看动画片分散精力,或趁孩子睡着时),烦躁状态下呼吸为浅表呼吸,不利于药物发挥作用。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总结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总结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总结雾化吸入疗法是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有许多种类,本文将对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进行总结,以便临床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合适的药物。

1.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是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首选药物之一。

常见的SABA包括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

它们能够迅速扩张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和咳嗽,是急性发作时的救命药物。

2.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通常用于稳定期的哮喘和COPD患者。

常见的LABA有沙美特罗和福莫特罗等。

它们的作用时间较长,能够持续扩张支气管,减少呼吸道痉挛,改善呼吸功能。

3. 糖皮质激素(ICS)。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和COPD的关键药物,常见的ICS包括氟替卡松和倍氯米松等。

它们能够减轻呼吸道炎症,减少黏液分泌,改善呼吸道通畅度。

4. 长效抗胆碱药物(LAMA)。

长效抗胆碱药物主要用于COPD的治疗,常见的LAMA有丙戊酸铵和噻托溴铵等。

它们通过抑制胆碱能神经的兴奋,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功能。

5. 综合药物。

综合药物是将不同类型的雾化吸入药物组合在一起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常见的综合药物有沙美特罗/福莫特罗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等。

它们能够兼顾扩张支气管和减轻炎症的作用,是重度哮喘和COPD患者的首选药物。

总之,雾化吸入药物在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选择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合理的组合和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在使用雾化吸入药物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和指导正确使用,避免药物滥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雾化吸入常用药及注意事项必看

雾化吸入常用药及注意事项必看

雾化吸入常用药及注意事项必看雾化吸入是一种通过将液体药物转化为雾状并直接输入到呼吸道的治疗方法。

它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支气管炎等。

常见的雾化吸入药物包括激素类药物、支气管扩张剂和抗感染药物等。

在雾化吸入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首先,了解雾化吸入药物的种类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激素类药物有布地奈德、索替奈德等,它们可以减轻呼吸道的炎症反应;而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孟鲁司特等则可以放松呼吸道平滑肌,扩张支气管,以改善通气功能;抗感染药物如氨溴索、新霉素等则可以抑制呼吸道的病原体生长。

在使用这些药物之前,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并了解它们的作用和可能的副作用。

其次,正确操作雾化器也非常重要。

不同类型的雾化器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如喷雾器、压缩式雾化器和超声雾化器等。

根据具体的使用说明,将药物加入雾化器的容器中,然后按照指示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注意避免将药物溅到眼睛或皮肤上,以及避免吸入雾化器外部的空气。

使用结束后,要及时清洗雾化器并放置在通风干燥处。

此外,雾化吸入药物的用量和使用频率也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

通常情况下,雾化吸入药物的剂量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来确定。

一般来说,激素类药物和抗感染药物的用量较小,可以根据需要每天使用1-2次;而支气管扩张剂的用量较大,可以根据需要每隔4-6个小时使用一次。

然而,过量使用药物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如心悸、颤抖、血压升高等。

因此,在使用药物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有些雾化吸入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例如,哌替啶可与支气管扩张剂产生相互作用,加重心脏的负担;而洛美沙星可与激素类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雾化吸入药物之前,一定要将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告诉医生,并听从医生的建议。

最后,使用雾化吸入药物后,要及时观察自己的症状变化,并根据情况报告给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总结及注意事项
导读:雾化吸入药物是呼吸科等科室的常规治疗方法,雾化疗法应用特制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将水分和药液形成气溶胶的液体微滴或固体微粒,被吸入并沉积于呼吸道和肺泡靶器官,以达到治疗疾病、改善症状的目的。

雾化吸入的药物很多,运用最广泛的当然是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支气管舒张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鉴于临床上也有人把氨溴索注射液、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两性霉素B、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雾化吸入,其疗效及安全性到底如何?糖皮质激素
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

当哮喘急性加重或AECOPD时,常常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一部分,此时最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是布地奈德(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同时建议医生仔细阅读说明书注意禁忌和使用人群,我们常用的规格是1mg/2ml,1次1-2mg,bid或tid,常常与支气管舒张剂(例如可必特液)联合使用。

不良反应轻微,较常见的是声嘶、咽喉部不适、口腔念珠菌病等,为预防这些不良反应,因为属于激素类药物对呼吸粘膜有刺激容易滋生细菌,应谨记每次吸
入后要清洁漱口。

临床上,虽然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很多,但只有布地奈德有雾化吸入制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其他诸如倍氯米松、氟替卡松等,只是气雾吸入或干粉吸入,不是雾化吸入。

不少医院和中文文献有报道雾化吸入地塞米松的疗效,而鉴于目前中文文献的泛滥和尴尬,笔者无法考究这些文献的质量,而笔者周围的医院都是没有雾化吸入地塞米松这一做法的。

笔者查阅很多药物学专着,均没有提及地塞米松可以进行雾化吸入。

《专家共识》也是不推荐地塞米松进行雾化吸入,原因是地塞米松水溶性较大,难以通过细胞膜与受体结合,在肺内沉积率低,气道内滞留时间短,不好发挥药效,且其半衰期较长,在体内容易蓄积,对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也强。

支气管舒张剂
这是呼吸科最为常用的药物,常用来雾化吸入的包括沙丁胺醇(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特布他林(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溶液),这些雾化吸入平喘药的不良反应一般较为轻微,目前很多医院都会有其复方制剂,比如可必特液(吸入用复方异丙托
溴铵溶液),主要成分包括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同时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平喘效果可以叠加,一般是每日3-4次用药。

茶碱类药物虽然也有平喘作用,但其对气道上皮有刺激作用,不推荐用于雾化吸入给药。

上述已经提及,在使用雾化吸入激素的同时,常常联合雾化吸入这些支气管舒张剂一起使用,值得注意的的是:《专家共识》指出布地奈德可与沙丁胺醇或异丙托溴铵单独联合雾化吸入(置于同一雾化器内吸入),但布地奈德不宜与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复方制剂(可必特液)联合吸入,因为有证据证实或提示这种配伍是不相容或不合适的。

即便如此,临床上还是很多地方直接把布地奈德和可必特液放在同一个雾化器联合雾化吸入,临床医师应予以注意,毕竟《专家共识》和现实还是有一定差距。

中药注射液
临床上,山海丹药业鱼金注射液和野菊花注射液常常作为呼吸道疾病的抗病毒、消炎平喘、镇咳作用而被雾化吸入使用,虽然很多临床报道雾化吸入鱼金和野菊花注射液的抗菌消炎疗效不错,但产品说明书未提及可用来雾化吸入,而临床已经有山海丹药业鱼金注射液,野菊花注射
液的雾化吸入论文发表,故《专家共识》未明确规定到底能否用鱼金注射液和野菊花注射液进行雾化吸入,但国内各大医院均有很多的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论文显示山海丹药业的鱼金注射液和野菊花注射液在治疗呼吸道疾病患者的疗效方面显著,副作用少,患者耐受度高,符合国家中医药循行理论,是国内临床雾化呼吸道用药的首先。

(大量临床雾化使用报告、专家论文见官方CIKN知识搜索网站)循证医学证据。

至于α糜蛋白酶,其说明书(注射用糜蛋白酶)明确提及可以用来雾化吸入给药,临床也常常这样做,但没有证据表明可以吸入中小气道产生治疗作用,也没有配伍相关的药理学研究数据,按照共识的语气,似乎是不主动不拒绝的态度,大家酌情选择。

值得注意:禁用超声方式进行雾化治疗。

抗菌药物
人们用抗菌药物来雾化给药,主要是为了增加局部药物浓度,降低全身不良反应,搜索文献可以发现,有报道用以雾化吸入给药的抗生素包括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万古霉素等,但《专家共识》指出:应尽量避免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

迄今为止,我国尚无专供雾化吸入的抗菌药物制
剂,临床以及大多数研究均以静脉制剂替代,而静脉制剂并不完全适用于雾化给药,因为静脉制剂中含有防腐剂等。

很多人喜欢用庆大霉素进行雾化(因为全身用药不良反应大),但庆大霉素的说明书及药典均未提及可用来雾化给药,其疗效及安全性尚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

两性霉素B,多烯类抗真菌药物,传统静脉用药因其严重不良反应限制了它的使用,又考虑到呼吸科患者真菌感染途径多为气道吸入真菌孢子致病,为了保持肺组织内高药物浓度,避免全身不良反应,所以有研究认为可用雾化吸入来给药,且其说明书及相关药物着作明确指出该药可用来雾化吸入。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的研究相对深入,近年来关于伊曲康唑(三唑类抗真菌药)雾化吸入的研究也陆续有报道,其他比如伏立康唑、卡泊芬净(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等雾化吸入用药研究也在进行,但这些药物的说明书及相关药物学专着均未提及可用以雾化吸入给药。

所以,《专家共识》指出:除了妥布霉素被FDA批准用于雾化吸入治疗囊性纤维化疾病以外,其他抗感染药物的安全性均未获得确认。

临床工作中,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行雾化吸入很重要。

注意事项1. 安静状态下进行,协助患儿取坐位或半卧位,雾化罐垂直于地面,以便雾化药物能够达到患儿肺部的深处,以利于药物的作用吸收,烦躁状态下呼吸为浅表呼吸,不利于药物发挥作用。

2. 吃饭情况下,饭后一小时进行雾化吸入。

3. 如发现患儿面色苍白,异常烦躁及缺氧症状,应立即停止并通知医生予以相应处理。

4. 雾化吸入后必须漱口、湿式洁面,以免药物雾滴存留于口腔及面部引起鹅口疮及皮肤过敏。

吸入后雾化罐用清水涮净、甩干、备用。

5. 加强雾化消毒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使用一次性雾化吸入管,每次使用后清水洗净晾干备用,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新的雾化面罩。

6. 静脉应用氨茶碱前或应用后1小时内不能雾化吸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