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史理论教学改革探究-工业设计论文-工业论文

合集下载

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一、工业设计史教学现状与问题在过去的工业设计史教学中,往往以简单的知识传授和理论解读为主,缺乏对于实践的引导和培养。

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着工业设计史的发展历程、主要设计流派、代表性设计师及其作品等进行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且,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对于工业设计史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足,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设计实践相结合。

工业设计史教学内容相对陈旧,难以适应当今工业设计学科的发展需求。

传统的工业设计史教材内容大多围绕着欧美工业设计史,对于其他国家的工业设计史内容较少涉及,无法满足学生对于多元化工业设计史的学习需求。

随着工业设计领域的不断发展,新兴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不断涌现,传统的工业设计史教学内容已经无法完全覆盖当今工业设计领域的新动态,导致教学内容的滞后性。

二、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探索为了解决工业设计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

应该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着手,对于工业设计史的内容进行更新和扩充。

应该将工业设计史扩展到全球范围内,涵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设计史发展历程,让学生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工业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

应该将工业设计史与当今工业设计领域的新动态进行互动结合,突出工业设计史的发展趋势和对今后工业设计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对于工业设计史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教学方法应该从被动的知识传授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探究。

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实践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工业设计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设计思考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设计理论基础和设计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为了深入探讨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以下针对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1.教学内容更新与扩充2.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3.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通过以上实践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显著,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升。

《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改革与探讨

《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改革与探讨
背景 以及 现 代 工 业 设 计 发展 的 趋 向 。 本课 程教 改是 为 了全 面提 高 学 生对 设 计 史 论 的认 知 能 力 。增 强 对 工 业 设 计 学 科 学 习的 信
心 。并依据工业设计学科的最新发展 和工业设 计史研 究的最新成果 , 对原有教学的结构和 内容进行调整和充 实, 以提 高教 学互 动 质量和建 立适应的教 学模式。 【 关键词 】 工业设计史 设计背景 改革思路 【 中图分类号】 G 6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3 ) 0 1 — 0 2 3 5 — 0 2
学生作为教 育的主体 ,对教 学过程 的参 与程度 直接 影响 了教 学水平的 高低 。温 家宝总理 曾说 : “ 我们要培养孩 子们特 别是 农村的孩子们 。 能够通过职 业教 育的学 习掌握一 门本领 , 使他们 长大以后 就能够有 自己的职业 。职业教 育的大门是向 所有的孩子们敞开的。” 在 专业课教 学改革 中, 我们 深刻领会 贯 彻 执 行 新 时 期 国 家的 教 育 大 政 方 针 。 首 形式分为普 通练 . - j - 和打分测验 ;根 据练 习时间分配的不 同有 了总 理 的 教 育 思 想 。 集 中练 习与分散练 习:根据练 习内容 的完整 性的不同有整体 要 目标是要提 高学生解 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使他们 掌握 必要 才 能 练 习与部分练 习; 根据 练习途径的不 同有模拟练 习、 实际练 习 的 知 识 和技 能 。只 有在 专 业课 中 实现 了全 员教 育 的 目标 , 与心理练 习. 等等。 在学生的就业和技 能培 养上加一块砖 。 评 价 包括 自 己对 作 品 或 者操 作 过 程 的 评 价 , 和 外 部 评 参考文献 : 价。 包括 教 师 、 同学 等 。反 馈 在 操 作 技 能 学 . - - j 过 程 中的 作 用 是 『 1 1 杜爱 文. 高职课 堂教 学模 式与学生参与度关 系研 究D ] . 非 常 关键 的 , 可 以 鼓励 学 习 者努 力 改善 其 操 作 。 在 这 门课 程 的 广 州 职 业教 育论 坛 . 2 0 1 2 ( 0 3 ) : 1 8 - 2 1 . 设 计 中 ,我 们把 这 个 反 馈 结 果 与 下 一 个 教 学 项 目— — 故 障 分 f 2 1 刘 玉立 . 大班 额 背景 下 如 何 实现 教 育过 程 公 平— — 基 析和检修的教 学过程相联 系以激励 学生主动、耐心地完成枯 于学生参与的视 角Ⅱ ] .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 0 1 2 ( 0 2 ) : 7 5 - 7 8 . 燥 的 练 习。 f 3 ] 陈晓梅.基 于KA S 模 式下的 高职高专国际 贸易专业 学 故 障 分 析 与 检 修 故 障分 析 和 检 修 是 对 这 门课 程 教 学 内 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Ⅱ 】 . 湖 南财政经济 学院 学报, 2 0 1 2 ( 0 4 ) : 1 5 6 - 容的一个综合应 用。 包括 知 识 原 理 和 操 作 两 个 方 面 。 对 学 生 的 1 6 0 . 要 求 比 较 高 。这 也 是 这 门 课 程 的 最 终 目标 — — 理 论 到 实 f 4 1 周明星. 职 业 教 育基 本 理 论 纲 要 . 北京: 人 民 教 育 际— — 书本 到 应 用 。 学 生在 这 一 部 分 的 学 习 中需 要 做 到 面 面 出 版 社 . 2 0 1 0 . 7 . 俱到, 灵 活综 合 应 用各 种 学 过 的 知 识 、 技 能 解 决 问题 。 在 学 习 f 5 1 邓泽 民 陈庆合. 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 . 北京 : 中国铁道 2 0 0 6 . 5 . 过程 中, 通 过 故 障现 象 , 可 以灵 活 应 用 学过 的 知识 分析 故 障 原 出 版 社 . 因, 并根据练 习过 的操作技 能设 计排 除方法 。 老师需要做 的工 作者简介 : 作 就是 要 准 确提 供 给 学 生什 么情 况 下使 用 这 些 知 识 。我 们 会 王妲 ( 1 9 8 1 一) , 女, 汉族 , 天津 市人 , 天 津职业技 术师范 大 利 用 不 同的排 查 过 程 图表 进 行 指 导 。这 样 做 维持 了学 生 的 学 学研 究生 , 研 究方向为电类职业教 育。 担任 电及制 冷专业专业 习 动机 , 注重方法、 技能与知识间的交互作用。 课教 师 . 教龄 9 年 三、 结 束 语

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一、工业设计史教学的意义工业设计史教学是工业设计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既有助于学生对工业设计理论的深入理解,又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和设计思维。

通过学习工业设计史,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设计理念、流派、风格和杰出设计作品,从而提高他们对设计的审美水平和历史素养。

工业设计史也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传统和积淀,通过学习工业设计史,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和设计价值的认同和尊重。

工业设计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目前工业设计史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的工业设计史教学往往只注重对历史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忽视了对设计理论和方法的解读和分析,缺乏对学生实际设计能力的帮助。

由于工业设计史教学重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鉴赏,对当代设计理论和实践的介绍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对设计趋势和前沿知识的需求。

由于工业设计史教学往往孤立于实践教学之外,缺乏与实际设计项目的结合,无法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局面。

如何改革工业设计史教学,使之更符合工科背景下的实际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改革的方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工业设计史教学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二是关注当代设计理论和实践;三是引入跨学科的教学内容。

工业设计史教学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学生在学习工业设计史的应该结合设计实践,将历史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项目中去。

通过与实际项目的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理论和方法,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工业设计史教学应该关注当代设计理论和实践。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设计领域也在不断变化和进步,工业设计史教学也需要关注当代设计理论和实践,介绍当代设计趋势和前沿知识,使学生了解到最新的设计成果和思想趋势,激发其对未来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工业设计史教学应该引入跨学科的教学内容。

工业设计史论文

工业设计史论文

工业设计史论文工业设计发展的历史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演进,综合地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特征。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工业设计史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工业设计史论文篇1基于辅助的《工业设计史》教学研究摘要:工业设计史课程在强调技能训练的设计专业教学中长期处于被轻视的状态。

为改变这一境况,本文从工业设计史教学本身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辅助措施:专题研究与评价、设计赏析与临摹、主题设计。

以此激励学生进行阅读、思考、研究与设计,达到启发设计思维、提升审美水平与设计能力的目的。

最终使工业设计史课程与设计实践辅成贯通。

关键词:工业设计史辅助教学研究临摹设计人类的设计活动悠久,设计历史源远流长,而设计教学与教学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远不及设计活动久远。

设计学术界通常把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包豪斯作为设计领域真正意义的设计院校,包豪斯的成果与影响历经近百年,仍被后人传承与颂扬。

以构成和工作坊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的包豪斯办学形式自然是当今诸多设计院校与专业的范例,强调学生的技能必然成为当代设计专业教学的重点倾向,再加上设计专业学生毕业走向设计岗位后,很少直接涉及设计史论内容[1]。

无论从历史沿袭,还是设计专业特性,能够身体力行实现创意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样的情势下,设计史课程不受重视,成了设计专业学生的选听课程。

工业设计史作为工业设计专业必修史论类课程处于尴尬的境地,与其他技能性和设计实践课程相比,它被定义为理论的、抽象的,甚至是次要的。

为摆脱工业设计史课程被轻视的现状,有必要强调其重要性,但更切实有效的做法是进行课程教学实验与改革,使工业设计史与设计融合,带动学生能动地获取设计知识,提高认识,启发设计思维,丰富设计方法与途径。

很多高校针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诸多设计教育者进行了课堂改革,但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教学观摩与课堂教学经验,对工业设计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以下归纳。

工业设计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工业设计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从构思到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且用明确的手段表示出来的系列行为。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工业设计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工业设计论文篇1《浅析以满足人类需求为目的的工业设计史》在工业设计中,外形的华丽和功能的实用是否始终像一个硬币的两面,背道而驰,不可交融?为什么需求的产品很难达到二者的融合?在设计师的巧妙设计下,未来将二者完美的融合不再是难事。

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极端的黑与白之分,当“硬币的两面”交融产生出新的产品特性时,谁又会说它不能绽放夺目的光彩、不能满足人类个性化的需求。

设计的历史可以追述到人类产生之初,甚至可以说设计的出现是人类产生的标志,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体现。

设计师在设计史当中扮演着不同角色,他们在不同时期设计目的会依据当时特定条件而变化。

文中提及的设计史是指工业革命之后围绕机器化生产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的设计。

1 人类需求人类的需求,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动机也是构成市场的基本因素。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有一个代表性的观点:需求决定论。

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是由需求决定的。

这一观点反映了市场经济中生产的本质。

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企业产品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都要随着消费者需求倾向的改变而调整。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设计史的发展恰好体现出人类对于需求的变迁过程,当需求达到温饱阶段的时候就会向小康阶段、富裕阶段递进。

最终才是人类对设计的最高追求——满足个体的个性化需求。

达到最高的个性化需求,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根据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设计师需设计出满足特定时期的人类个性化需求的产品。

个性化需求是相对的,它是由生产力水平来决定的。

生产力发展导致某时期人们的想法不同,需求会随之变化。

工业设计史论文

工业设计史论文

《工业设计史》课程论文--工业设计史中的巨匠在工业设计的发展中,两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经济复苏无疑是工业设计发展的沃土,也会涌现一大批设计师,而在这其中有两位大师的思想和作品深深地影响着我。

第一位就是来自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者,威廉·莫里斯,他既是一位画家,一位手工艺者,又是一位设计大师。

引领莫里斯投身工业设计是一次偶然的机遇。

就在莫里斯17岁那年,母亲带领莫里斯取参观著名的国际工业博览会,也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水晶宫”。

在其他人都在为展出的欧洲和美国工业发展的成就而喝彩之时,而在莫里斯眼中,却看到了其中的各种不足之处,并对当时展出的一些展品相当反感。

这件事对他日后参与到工业设计中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说,工业产品确实存在一些设计方面的问题。

在9世纪初,欧洲各国的工业革命都相继完成了。

大量的工业产品投入到市场,而设计却远远落在了后面,艺术和技术基本上处于了相对立的状态,使得了大量的工业产品外型粗陋,手工艺人们继续以少量的手工产品为贵族们所用。

莫里斯受到这次国际工业博览会的影响,对于机械化大生产造成的美的缺失感到非常痛恨。

莫里斯崇尚手工艺,主张哥特式风格,主张师从自然,强调艺术家与工程师力量相结合,让艺术回归到手工,也就是坚决反对机械化大生产的粗制滥造,反对维多利亚女王风格繁琐矫饰的装饰。

莫里斯想用传统的手工艺方式设计世界。

他的核心思想是恩格斯所说的“情感社会主义”。

莫里斯虽然是艺术家,却主要致力于工艺美术,用伯恩·琼斯的画稿,制作绒毯,从事绘画玻璃、陶器、家具、书籍装帧等各方面的工作。

在从事这些工作以外,他参加了以拉斯金为中心的“美的社会主义运动”。

据他说“现代社会的矛盾,生活的丑恶,是机械文明和物质文明过度繁荣的必然结果”,要给由于物质文明而荒芜了的人们的心灵以美的东西,艺术的东西。

如果人们的心境平和,受到美的熏陶,心灵得到净化,社会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得到解决。

浅谈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浅谈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浅谈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市场是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地提升,而且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人才的需求,我国教育制度需要进行改革。

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改革的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学生的探究精神进行培养。

21世纪信息时代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现代设计教育的模式,使工业设计的本质和内涵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随着社会特别是企业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增长,工业设计专业也将更强调可持续发展,更具国际性、交叉性、创新性和前沿性。

一、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现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当前学校教育制度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为了向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有知识、有文化、有素质、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么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就是经济的发展,但是当前很多工业企业的发展依旧是墨守成规,产品的设计一直保持着传统的风格和样式,虽然保持传统是其一大特色,但是在日益紧张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创新才会有出路。

工业设计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个专业,在教学中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创造实践教学、实践体验、实践参观的机会,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获取工业设计新的理念和想法,将自己的工业设计知识进行扩充,产生新的知识,充分地感受到工业设计的魅力。

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就需要将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的方法进行革新、转变,将更多实用性强、效果好的教学方法应用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

二、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1、工业设计的教学方式存在偏差。

我国的工业设计教学以艺术类和理工科两大体系为主。

在工业设计的教学中,两者都沿袭了自身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存在顾此失彼的问题。

由于大多学校的课程体系与教学目标不健全,不明确,课程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导致办学质量不高。

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工业设计史是工科背景下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是一门研究工业设计发展历史、理论和
方法的学科。

在工业设计教育中,工业设计史的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工科背景下,工
业设计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探索与实践。

工科背景下的工业设计史教学应该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工业设计史是一门与
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设计项目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国内外优秀设计案例,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提高他
们的设计水平和素质。

工科背景下的工业设计史教学应该注重跨学科的融合。

工业设计是涉及多个学科的综
合性学科,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跨学科的融合。

可以与其他相关专业进行合作,共同开设工
业设计史课程,例如与工程学院合作开设机械设计史课程,与艺术学院合作开设产品设计
史课程等。

通过跨学科的融合,可以使学生学习和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综
合能力和竞争力。

工科背景下的工业设计史教学需要进行改革探索与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理
论与实践的结合,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跨学科的融合以及学生的实践经验。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工业设计史中的理论和方法,提高他们的设计水平和素质。

工业设计教学改革一些论文

工业设计教学改革一些论文

关于工业设计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摘要:本文阐述了工业设计的产生和对工业设计师的要求,分析了工业设计对教学培养要求为需要对学生进行工科基础和美学教育,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工业设计;思维方式;用心设计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009-01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愈发受到重视,工业设计的概念也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未来的竞争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

而高新科学技术应用到商品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工业设计,设计的优劣影响到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设计人才的培养在于设计教育。

目前我国已有两百多所高校已经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有更多的高校加入到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队伍之中。

但学生毕业之后与企业之间的对接并不顺畅。

学生在知识方面是否全面,技能方面是否熟练,眼界是否开阔,是决定毕业生能否顺利完成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进入到工业设计师这一职业角色的进程的重要因素。

一、工业设计教学的特殊要求1、工业设计的产生工业设计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产业革命以后随着生产制造方式的变革应运而生的。

工业设计的产生是为了平衡机械化大生产的粗制滥造与人们在长期使用手工业产品中培养的审美观之间的差异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业设计体现出越来越多的注重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观,探求产品如何满足人与物,人与社会环境,人与自然环境中的人的需求,考虑在新的工作、生活、交通、能源等形势下设计产品。

2、工业设计的作用工业设计的设计对象是工业机械化生产出来的批量产品,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11次年会中把工业设计师定义为:“凭借训练、技术条件、工艺手段、视觉、心里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等新内容,使之具有新的品质和规格和价值”。

根据美国工业设计协会1990年对企业的调查统计,在工业设计中每投入一美元,其销售收入可增加2550美元。

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在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工科教学中,对于工业设计史的教学却往往被忽视。

本文旨在探讨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现代化手段改造工业设计史教学,以加深学生对工业设计史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承认,传统的工业设计史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科之间的壁垒。

传统的工科教学,通常只涉及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很少与设计艺术等相关领域交叉。

因此,在工业设计史教学中,往往忽略了设计的文化和艺术背景,导致学生缺乏对设计和设计史的综合性理解。

二、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授课为主,往往只讲解知识点,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与探究。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很难理解设计史的发展过程。

三、严格的考核制度。

传统考核方式,常常只重视学生的分数,而不是真正的学习效果。

这种严格的考核制度,容易使学生只关注分数,而忽略设计史学习的真正目的。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以改善:一、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

工业设计与设计史的交叉学科性质,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设计基础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

因此,可以创设课堂互动环节,邀请艺术设计人才、文化历史专家等跨学科的专家,为学生讲解设计史与人文氛围的关系。

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同时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理解能力。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比如,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举行现场实践及访谈活动、座谈会等互动性强的课堂活动,积极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和设计思维能力。

三、放宽考核要求。

我们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考核机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设计史的学习过程中。

通过课堂活动、课下作业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实际表现,逐渐丰富评价标准,以综合素质评价为主导,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工具人,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广泛的实践能力和个性价值。

《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改革与探讨

《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改革与探讨

《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改革与探讨【摘要】《工业设计史》教学的重要性旨在使学生了解工业设计发展的进程,包括各种设计学派、设计人物、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以及现代工业设计发展的趋向。

本课程教改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对设计史论的认知能力,增强对工业设计学科学习的信心。

并依据工业设计学科的最新发展和工业设计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原有教学的结构和内容进行调整和充实,以提高教学互动质量和建立适应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工业设计史设计背景改革思路【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35-02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地工业设计理论、工业设计史的研究蔚为大观。

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相较于国外依然十分薄弱,工业设计史教学更是问题多多,相当多的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没有安排工业设计史的教学以至于学生连“包豪斯”、“功能主义”、“绿色设计”、“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等名词都搞不清楚。

而开设该门课程的,大多数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时间为线索来介绍和分析各段时间、各个地域的设计特点、风格、工艺及其演变过程。

由于本课程学时有限,很难将这些内容阐述清楚且意义也不大,进而使得教师与学生都对该课程感到沉闷无趣。

生动的、发展的、多元的工业设计史教学在整个设计教学中已固化为一种样式程式化,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

一、工业设计史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问题所在工业设计发展的历史形象地反映了人类工业文明的进程,对于刚入学的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汲取历史文化的精华、借鉴过去的经验教训,正确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通过对设计的起源和现状的介绍,对各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以及主要设计风格的形成和演变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现代设计的源流,进而在今后的具体设计中认识并理解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思想、伦理道德等社会生活诸方面对设计的的影响。

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一、传统工业设计史教学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单一传统工业设计史教学注重对设计史上的经典案例和设计师的生平和成就的介绍,重点放在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叙述上,缺乏对于设计原理和理念的深入探讨。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只停留在表面的历史材料上,而忽略了对设计思想的深入理解。

2.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工业设计史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讲授和资料阅读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

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疲劳和无聊感。

3. 教学手段滞后传统工业设计史教学主要以纸质教材和教室讲解为主要手段,缺乏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和互动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这种教学手段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现代化的教学要求。

二、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的方向1. 丰富教学内容在工业设计史教学中,应该结合工科的特点,加入对于设计原理和理念的深入探讨,对于经典案例和成功设计背后的理论支撑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理解设计的本质和精髓。

2. 多元教学方法工业设计史教学需要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实践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创新教学手段在工业设计史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在线课堂等,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在国内外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中,已经开始尝试对工业设计史教学进行改革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2. 多元教学方法某研究机构在工业设计史教学中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设计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项目,包括实地考察、模拟设计、实验室制作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以上实践案例表明,对于工业设计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教学改革下工业设计论文

教学改革下工业设计论文

教学改革下工业设计论文一、明确教学目的,改变教学思路,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最后,从临摹到自己创作,重点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需要明确的是,临摹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创作。

可以要求学生以写生的方法练习画效果图,以具体的产品作为绘画对象,在平时的练习中锻炼学生“动脑子”画,鼓励学生多观察各种结构,从空间的多视角、多方位对产品对象进行表达;鼓励他们从空间的多角度理解所绘产品,在脑子里“建模”产品,加强练习、思考“看不见”的那些面的形态,练习绘制自己假设的任意视角的形态草图。

学生经过多次训练后,对产品的理解将不仅仅局限在某一角度或者某些表面,而是产生全方位的立体认识。

若能做到“用脑”表现产品形态,对任何角度的表现都会更有信心。

二、注重课堂的互动气氛,强调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形式设计表达课程的常规教学形式,通常是教师亲自示范,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练习,模仿教师的风格。

教师个人的绘画特点常常被学生潜移默化地复制,如某种色彩、某个透视、常用的造型等。

学生可能因此产生错误的认识,即跟教师一样的才是好的。

这样往往会限制学生对手绘技法的深刻理解,学生没有真正将手绘技法融会贯通。

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绘画方式、方法。

教师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上片面的灌输,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十分必要,课余时间的反馈和互动也很重要。

比较好的方法是让学生的作品“上墙”或“上网”,让每位学生在教室墙上张贴自己的作品或者把作品放到校园网、个人微博、微信上,让大家留言相互点评,使学生在上课之余又多了一次互动的教与学的机会。

这样不仅学习氛围更加活跃,而且更易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认同感,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效果。

三、鼓励产品形态创新,促进学生在临摹中寻找适合自己个性表现的教学方法设计是循序渐进的`,需要从最基本的几何形态入手,手绘各种尺寸比例的直棱体(矩形体、棱锥和棱台等)和曲面体(球体、圆柱、圆锥、圆台和圆环等),达到快速、准确、熟练后,再试着对几何形态进行各种切割、挖削和组合的形态表达练习,之后可加入倒角、按钮、滑块、开槽、槽线、提手、开孔等细节,培养产品形态的设计意识,最后加上产品使用方法以及人机操作的手绘草图练习。

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近年来,我国的工业设计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工业设计专业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热门专业。

在工业设计教育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工业设计史教学的不足。

尽管学校会在课程中简单介绍一些工业设计的历史背景,但是这种方式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

为了更好地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围绕着工业设计史的教学改革变得尤为重要。

我们需要明确工业设计史教学的目标。

传统上,工业设计史教学主要侧重于让学生了解工业设计的历史发展,了解各个时期的设计风格以及设计师的代表作品。

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只停留在知识的层面,学生只是单纯地接收和记忆信息,缺乏对历史背景的深入理解和内化。

我们应该将目标转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在工业设计史教学中引入更多的案例和实践环节。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设计师背后的思考过程和设计理念,思考设计作品与社会环境、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关系。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性的项目,让他们亲自体验设计的过程和挑战,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实践环节,学生可以锻炼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们还可以将工业设计史教学与其他科目进行整合。

工业设计受到了许多学科的影响,包括美学、人机工程学、材料学等等。

我们可以将工业设计史与这些学科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形成跨学科的教学模式。

通过跨学科教学,学生可以在学习工业设计史的学习和应用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加深对工业设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设计史教学需要更新教材和教学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工业设计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

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教材,将新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案例纳入到教学中。

我们也要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座、讨论、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工业设计史教学改革是工业设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明确目标,引入案例和实践环节,跨学科教学以及更新教材和教学方法等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

教学改革下工业设计论文

教学改革下工业设计论文

教学改革下工业设计论文一、明确教学目的,改变教学思路,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最后,从模仿到自我创造,重点是培养空间想象力。

应该清楚的是,临摹练习的目的是为自己创造。

要求学生通过写生练习绘制效果图,将特定产品作为绘画对象,在正常实践中训练学生“动脑”,鼓励学生观察各种结构,从空间的多角度和方向表达产品对象;鼓励他们从多个空间角度理解绘画产品,“在脑海中塑造”产品,加强练习,思考“看不见”表面的形状,并从他们假设的任何角度练习绘制形状草图。

经过多次训练,学生对产品的理解将不再局限于某个角度或某个表面,而是产生全面的三维理解。

如果你能“用你的大脑”来表达产品的形式,你将从任何角度对性能更有信心。

二、注重课堂的互动气氛,强调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形式教师通常模仿学生的教学风格,教师通常模仿学生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个人绘画特点往往被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如某种颜色、某种透视、常用造型等。

因此,学生可能会错误地认识到,与老师一样的东西是好的。

这往往限制了学生对手绘技术的深入理解,学生也没有真正融入手绘技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寻找自己的绘画方法和方法。

教师不能只依靠课堂上的片面灌输。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非常必要,课余时间的反馈和互动也非常重要。

更好的办法是让学生的作品“挂在墙上”或“上网”,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贴在教室的墙上,或者把自己的作品放在校园网、个人微博和微信上,让每个人都互相留言和评论,给学生一个课后互动教学的机会。

这样不仅使学习气氛更加活跃,而且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认同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三、鼓励产品形态创新,促进学生在临摹中寻找适合自己个性表现的教学方法设计是循序渐进的。

我们需要从最基本的几何形状开始,手工绘制各种尺寸和比例的直棱镜(矩形、棱锥和棱锥等)和曲面(球体、圆柱体、圆锥体、圆锥体和圆环等)。

在快速、准确和熟练之后,我们可以尝试用各种形式的切割、挖掘和组合来表达几何形状,然后添加倒角、按钮、滑块、开槽、槽线、把手开口等细节,培养产品形状的设计意识,最后添加产品使用方法和人机操作的手绘草图实践。

工业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论文

工业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论文

工业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论文关于工业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论文摘要:工业设计概论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理论课,其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对课程的教学效果尤为重要。

文章针对工业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当下面临的新挑战进行分析、总结,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作业三个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提出探索性改进方案。

关键词:工业设计概论教学改革创新工业设计概论作为工业设计本科教育的引导课程,承担着协助学生塑造专业思维模式、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拓展学生专业视野的重要教学任务,在新的时代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教育者有必要根据近年来工业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总结课程教学正在面临的新变化、新问题,通过寻找原有教学方式的不足,提出新的教学策略,使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得到创新,以提高课程有效性和教学质量。

一、工业设计概论课程面临的新挑战1.课程教学对象出现变化工业设计在专业划分中从以前的文学转向工学,因为大类合科的教学要求,很多刚刚入学的大学新生对工业设计专业产生质疑,缺乏兴趣甚至抱有转专业的想法,错误地认为工业设计是一门艺术型设计课程,需要有绘画等艺术表现能力。

他们在刚刚接触工业设计概论这门课时,表现出缺乏信心、学习不认真或积极性低下的特点,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

2.以往教学模式受到冲击随着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的获取方式越来越便捷。

工业设计概论作为一门理论基础课,其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师按照教科书的内容逐个讲解知识点,内容多且不容易记忆及理解,学生很难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课程教学中也缺乏师生的互动和教学反馈,使课程更加显得枯燥乏味,难以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3.时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出更高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工业设计概论课程,培养自我创造力和科学的思维模式,是成为一名工业设计师的.必要过程。

工业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平铺直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扩散式联想。

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工业设计概论课程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设计史理论教学改革探究-工业设计论文-工业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本文依托传统教学模式同时并不囿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对设计史理论课程的授课进行探索式研究。

通过对课程的授课模式、授课方法和授课内容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革,目的在于实现学生在课程互动中高效、有趣地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在课程反转授课实践的过程中推动德育教育的传承。

关键词: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一《工业设计史》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作为工业(产品)设计基础理论课之一的《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不仅是学生后期实践学习的依据,同时也是设计相关理论知识的补充。

但真正在实际的设计教育过程中,《工业设计史》作为一门纯理论的讲述课程通常很难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除却众口难调的因素,如何将乏味无趣的古代社会和文化知识讲到他们爱听,对于授课教师而言的确不容易。

再者,出于急功好利和盲目追求实用结果,使得看上去既不能增添技能又不能迅速变成资本的设计历史文化理论知识多数被设计实践所替代,以致学生只重视技巧训练和形式表现,形成[1]“重技轻道”的思想,导致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很难达到一定高度。

目前大多高校《工业设计史》课程设置为设计专业基础课,大学本科三年级学期末必考科目。

学生通过《工业设计史》课程的学习可以构建出工业设计发展演变的轨迹框架,掌握设计发展的内涵,从而在设计实践活动中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的结合;教师在《工业设计史》课程授课过程中不断地摸索与完善教学活动,以满足设计人才的培养要求,有效地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授课方式单一,亟待改革
传统的讲授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多媒体视频教学虽然便于学生有声有色地加强专业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但教师往往很难迅速掌握学生的听课效率。

1.限于教室固定教学的安排,目前《工业设计史》教学方式比较老套,无法采用较灵活的授课方式。

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曾经尝试情境互动体验式课堂教学方式更受学生们的欢迎,这种通过课堂角色的半翻转形式让学生不再仅仅依赖授课教师的课堂讲述获取知识,同时可以通过网络、微信等平台去接触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丰富和开拓眼界。

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半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变得切实可行。

2.课时数量的设置原因使《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教学仍然以教师课堂讲述为主,纯粹的师生反转授课模式步履维艰。

在实际教学中也曾尝试学生讲述课程作业来摸索师生反转课堂的路径。

严格意义上来讲,反转课堂通常是采用教学视频,但并不是在线课程,并不要求每个学生在统一时间内在线观看视频,而是可以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来灵活控制和安排他们的学习时间,但目前现状是学生对于线下的课堂利用率不是很高,课前预习实施难度非常大,导致课堂反转成效大打折扣,所以如何有效地实施和利用反转课堂为当务之急。

(二)学习内容千篇一律,仅限课本章节知识考核已成为桎梏
综合素质考评要求学生具备多领域交叉的宽泛知识面,课本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学生完成专业基本理论的学习,但仅靠教材知识点毕竟有限,再加上该专业学生整体基础理论知识薄弱,艺术素养常出现偏差,都会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设计类学生往往携有艺术生的共有问题——理论课学习兴趣不大,甚至在多年的文化课学习习惯上形成很大的惰性甚至不排除厌学的现象。

针对这个现象,如何引发学生对理论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开展探究性的主动学习成为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建议改变乏味平淡的教学方法以及长期不变的教学内容,融入创意设计思维的开拓课程开展理论教学活动。

采用新颖的具有时代特点的更富现实性、创造性的设计思想和案例充实理论教学,这样在教师的专业引导下,结合创造性的设计实践展开理论讲述,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更有效地被激发。

(三)学生的大班上课形式影响授课成效
设计类的专业课程通常课上人数较少,以小班上课的形式为主,而作为基础课程的《工业设计史》基本都以年级为单位设置班级上课人数,课堂采用大班集中讲授的形式。

这样一来,课堂知识的回顾和巩固无法展开有效的讨论,很难保证部分学生不会浑水摸鱼、敷衍了事,教师也就难以做到深入点评,更无从谈及知识的扩充和延伸;反之,缺乏课堂讨论环节,《工业设计史》课程将无疑重新回到“填鸭式”的教学局面,严重影响到授课的成效。

(四)网络信息化教育手段利用率不高
强调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早在“十三五”规
划中推出,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搭建需要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方面的紧密配合,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受益于信息化技术下的优质教育资源。

目前,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除却课堂外,互联网微信、QQ、视频软件的普及为进一步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手段。

但实际理论授课仍未摆脱教师课堂讲授局面,一方面教师的惯性教学手段使然,不能快速适应并及时系统地引导课程教学;另一方面源于学生课下教育信息化平台利用率过低,不熟悉难以掌握信息化学习方法,未能养成网络学习习惯。

(五)课程学时略显不足
据往届众多本科毕业生对本课程授课内容的回馈得知课堂上所授知识点涉猎不全面。

虑及大纲内容的设置以及期末考核的需要,传统授课模式下课堂讲述的内容很难做到各个章节内容的深入剖析,知识点的灵活组织和运用也只能有选择地布置和实施,不能满足多层次的同学对于知识的需求。

比如针对考取研究生同学,课堂的内容犹如冰山一角,教材内容远远不能涵盖研究生考试范围,故此建议《工业设
计史》课程学时提至48学时。

本课题尚在实践和摸索中,期间缺少参考,尤其在反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反转课堂的时间分配以及成效和以期达到的目标仍存有一段距离,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三教学改革探索
课题期望借助师生积极参与互动的方式,通过对现有《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授课模式、授课方法、授课内容三方面进行改革和调整完善,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2]。

(一)互换角色的授课模式
一方面,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授课的优势,努力本着课堂讲述为主,
课程期间适时穿插学生反转课堂加以调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教师角色”开展备课和授课活动,在参与角色互换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和体会教师授课的辛苦过程,利于培养学生珍惜劳动、尊重老师的好品德,切实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品德教育的真正内涵[3]。

(二)生动有趣的授课方法
根据工业设计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本着教材内容讲述为主的原则,各章节可穿插补充相关“专业”知识,具体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佐料来实现课堂的“包装”和“烹调”。

重点挖掘并找到最符合现代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切入点,利用历史故事、著名电影片段、设计工作坊讲座或利用视频播放、邀请校外优秀设计师走入课堂传授经验等方式,授课形式的多元化可提供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

实践证明,生动形象的图像教学比黑白呆板的汉字教学更富吸引力,现代的教学方式决定了单纯耳朵“听的授课方式远不如“眼耳并用”来得实用,大量搜集和整理新鲜生动的工业设计史相关图像资料显得尤其重要[4]。

(三)主次分明的授课内容
1.设计史理论往往知识点多,内容庞大,在课程大纲不变的情况下,限定课时内要做到面面俱到较难,为了保证较好的教学成效,需要教师对知识点区分主次和难点,避免泛泛而谈设计的历史和理论。

适量增加人文学科背景知识的交叉,传奇生动的人物故事、神秘莫测的传说一定会让学生记忆深刻,既起到开拓知识面的作用,同时也达到活跃课程氛围的效果。

2.同时结合设计专业课的内容适量加入设计实践课时,让同学亲身体验理论结合实际的获得感,这一点需要有设计专业背景的老师引导开展。

3.针对不同学习目标的学生开展有的放矢的授课。

比如针对考研同学突出理论重点,强调论述答题技巧,而对于追求专业水平提高的同学加大泛读面,引导他们多涉猎不同理论领域,为提升设计素养充实“多维食粮”[5]。

四结语
随着全国“慕课”网络课堂的推广,《工业设计史》课程的理论讲述将会实现新的突破,而授课角色互换模式、生动有趣的授课方法以及授课内容主次分明始终都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较好的经验总结,学生将会在轻松饶有趣味的课堂环境和氛围中实现真正高效率的“玩中学”。

参考文献
[1]李源.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01):235-236.
[2]袁翔,何人可.基于反思学习的《工业设计史》教学研究[J].装饰,2013(05):75-77.
[3]方敏.工业设计史授课中关键词教学法的应用探索[J].设计,2015(05):159-160.
[4]张燕,姚江.工业设计史教学的系统化[J].大众文艺,2013(11):250.
[5]姚君,赵静.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的实践思考[J].艺术评论,2012(10):103-105.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