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合集下载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第四,预算约束软化
(二)部门预算的内容
部门预算是以部门为依托,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将预算 落实到每一个具体部门。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 各单位预算和本部门机关经费预算组成。
四、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一)政府采购制度的含义 (二)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
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
1、《政府采购法》的宗旨和原则 2、政府采购当事人 3、政府采购方式 4、政府采购程序和政府采购合同 5、政府采购的对外开放要循序渐进 6、财政部门在政府采购中的职责
一、我国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有关预算草案编制时限的规定不科学,影响了编制质量。 2.采用“基数加增长”即增量预算的方法来编制预算。 3.按经济性质编制预算,不利于支出的控制。一是预算职能被部 门肢解。最突出的是基本建设预算和科技部门的预算以及行政经费预 算。各部门的基本建设预算由发改委负责,科研经费预算由科技部负 责,行政单位的工资和经费预算由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预算职 能被肢解,财政对部门预算的控制十分困难。其结果是,财政部很难 说清楚一个部门一年到底花了多少钱。二是由于按资金性质编制预算 和进行资金管理,一个部门可以同时向财政部的几个司局要钱,经常 出现重复支出的现象。 4.分预算内、外编制预算,使预算失去完整性。
1。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政 府职责范围。一级政府,一级预算,自求平衡。
2。在收入划分上实行分税制,分税、分管和分征相 结合
3。 预算调节制度一般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二)收支划分的基本理论依据
收支划分的基本理论依据 :
1、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的层次性 支出:公共品的层次性 收入:税种的覆盖范围和调节功能 2、集权与分权关系
1。级次: 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预 算 (五级财政)

第十三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第十三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第十三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一、单项选择题1.在政治行为中,()追求选票极大化A. 政府部门B. 特殊利益集团C. 投票者D. 政治家2.只以新预算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为依据确定公共收支计划指标,而不考虑以前的公共收支状况的预算编制方法是()A. 单式预算B. 增量预算C. 零基预算D. 复式预算3.按照公共产品受益范围的标准,应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的公共产品是()A. 国防B. 消防C. 外交D. 航空4.依据马斯格雷夫的税收划分原则,以下应由地方政府征收的税种是()A. 所得税B. 财产税C. 关税D. 增值税5.美国预算收支起止的有效期限是()A. 1 月1 日—12月31 日B. 当年7 月1日—次年6月30 日C. 当年4 月1 日—次年3月31 日D. 当年10 月1日—次年9月30 日6.以下属于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有()A. 征收个人所得税B.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 消除外部性D. 控制货币供应量7.中央政府须承担的支出责任是()A. 国际贸易B. 市政建设C. 公共绿地D. 地方性公共交通8.《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年施行A. 1994B. 1995C. 1986D. 19969.《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于()年通过30A. 1994B. 1995C. 1986D. 199610.国家预算的执行机构由()和职能机构组成A. 国务院B. 省政府C. 各级人民政府D. 各级人大11.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是()A. 统一领导B. 分级管理C. 统收统支D.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12.整个国有资产管理重点是()A. 有形资产B. 无形资产C. 经营性国有资产D.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13.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属于()A. 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B. 对地方实行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体制C. 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D. 以中央集权为主,适当下放财权的体制14.各级预(决)算应由同级()审查批准A. 人民政府B. 财政部门C. 税务部门D. 人民代表大会15.国家预算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是按照下列哪种形式分类的()A. 预算的内容B. 预算的组织形式C. 预算的实施过程D. 预算收支指标16.地方各级政府预算调整的审批机关是()A. 本级财政部门B. 上级财政部门C. 本级人大常委会D. 上级人大常委会17.我国预算收支起止的有效期限是()A. 1 月1 日—12月31 日B. 当年7 月1日—次年6月30 日C. 当年4 月1 日—次年3月31 日D. 当年10 月1日—次年9月30 日18.各级政府应当按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多大比例设置预备费()A. 10%—15%B. 5%—10%C. 3%—5%D. 1%—3%19.下达编制下一年预算草案指示的是()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财政部D. 中国人民银行20.中央决算的审查和批准机关是()A. 财政部B. 国务院C. 全国人大常委D. 全国人大21.预算外资金属于()A. 信贷资金B. 集中性资金C. 单位自有资金D. 财政性资金22.地方各级政府预算草案的批准机关是()A. 本级财政部门B. 本级人大C. 上级人大D. 上级财政部门23.我国预算资金的出纳机构是()A. 财政部门B. 海关C. 税务部门D. 国库24.我国县级以上的国库经理机构一般是()A. 工商银行B. 农业银行C. 中国银行D. 中国人民银行25.具体负责预算组织实施的机关是()A. 税务机关B. 财政部门C. 海关D. 人大常委26.下列资金中属于预算外资金的是()A. 增值税收入B. 国企税后留用资金C. 乡镇自筹资金和统筹资金D. 债务收入27.预算外资金的所有权属于()31A. 单位B. 主管部门C. 财政部门D. 国家28.按国家预算计划指标的确定方法不同,可将国家预算分为增量预算与()A. 单式预算B. 零基预算C. 复式预算D. 绩效预算29.我国预算编报程序实行()A. 一上一下B. 二上一下C. 二上二下D. 三上二下30.国家预算由中央预算和()组成A. 省总预算B. 市总预算C. 自治区总预算D. 地方总预算二、多项选择题(错选、漏选不得分。

第十三章 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

第十三章 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

第十三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第一节、政府预算概述学习要求:掌握政府预算的概念、原则了解政府预算的职能和分类方法具体内容:一、政府预算的概念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1、从技术性方面看,政府预算包含两层含义:(1)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以预算平衡表的形式体现,该表反映了政府资金的来源和流向,体现了政府的年度工作重点和方向。

(2)从内容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

政府预算反映了可供政府集中支配的财政资金的数量的多少。

政府预算是政府理财的主导环节和基本环节。

2、从政治性方面看,政府预算是重大的政治行为。

(1)政府预算指标背后反映的是政府在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之间做出选择;(2)政府预算反映了支出上的优先权。

(3)政府预算反映了政府准备购买的具体公共物品和服务及其成本。

3、从本质上看,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

政府预算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的审查和批准才能生效,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性文件(属于年度立法)。

政府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英国,英国于17世纪编制了第一个国家预算【例题1—08年单选】政府理财的主导和基本环节是()A、信贷计划B、政府预算C、国民经济发展计划D、年度投资计划答案:B【例题2--课后题第2题】从本质上看,政府预算是()。

A.政府财政收支计划B. 财政部门按法定程序管理财政资金的活动C.政府理财的基本环节D.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答案:D二、政府预算的职能--------反映、监督和控制1.反映政府部门活动反映和规定了政府在预算年度内的工作或活动范围,方向和重点。

2.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的功能作为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重要文件,政府预算是人大代表和全体人民监督政府收支运作的途径和窗口。

3.控制政府部门支出的功能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的政府预算,实质是对政府支出规模的一种法定授权。

只有在授权范围内的支出,才是合法和有效的。

中国预算制度

中国预算制度

中国预算制度中国预算制度是指国家在财政领域内规定的一系列关于预算编制、批准、执行和监督的制度安排。

预算制度是国家财政管理的核心制度之一,对于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保障政府财务透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预算制度主要包括财政预算的编制、批准、执行和监督四个环节。

首先是财政预算的编制。

中国的财政预算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两个层面,中央预算由国务院财政部门负责编制,地方预算由省级以上地方政府财政部门负责编制。

财政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要对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负责,预算编制应当按照程序、按照政策、按照科学预算方法进行。

其次是财政预算的批准。

财政预算的批准是由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

人大代表大会对预算的批准,是对财政政策的确认和对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的监督。

预算的批准是财政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人大代表大会对预算的批准应当保障国家的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的稳定运行。

第三是财政预算的执行。

财政预算的执行是政府财政活动的具体表现,是政府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

预算的执行要严格按照预算的规定和政府的财政政策进行,不能随意挪用、违法支出。

政府部门和财政拨款的单位要加强财务管理,确保财政预算的合理、规范和安全执行。

最后是财政预算的监督。

财政预算的监督是保障财政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合规性的重要环节。

财政预算的监督主要由人大及其常委会、政府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等部门负责。

人大代表大会通过财政预算的审查和监督,保障预算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政府财政部门负责财政预算的执行和监督,审计机关负责财政预算的审计监督。

总的来说,中国的预算制度是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政府财政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监督保障。

财政预算的编制、批准、执行和监督四个环节的贯彻执行,能够有效地保障财政的稳定和政府的财政政策的贯彻执行。

同时,财政预算的制度建设也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政府要不断完善财政预算的制度体系,提高财政预算的质量和效率,促进财政预算的科学合理的编制和执行。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三 国家预算原则
1. 2. 3. 4. 5. 公开性 完整性 可靠性 统一性 年度性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 建设
一、推进依法理财,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 二、编制部门预算 三、政府采购制度 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货商 (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部门或所 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制度。
复式预算 优点:有利于国家职能的分离,有利于提 高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有利于进行宏观 调控和决策。 缺点:预算编制较为复杂
2 以预算分项支出的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 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增量预算指财政收支 计划指标是在以前财政 年度的基础上,按新的 财政年度的经济社会发 展情况加以调整之后确 定的。 零基预算指财政收支 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 测和对当年各部门新 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 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 支状况。
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五、“收支两条线”管理
六、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政府支出分类改革 根据政府管理和编制部门预算的要求,统 一按支出功能设置类、款、项三级科目。 “类”— 综合反映政府职能活动 “款”— 反映为完成某项政府职能所进行 的某一方面的工作 “项”— 反映为完成某一方面的工作所发 生的具体支出事项
-
二 国家预算级次及预算管理权限 国家预算一般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 一级政府的总预算包括本级财政收支和汇 总的下一级政府的总预算。 我国是按照一级政权一级预算的原则建立 预算级次。
中央; 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自治州; 县、市辖区、不设区的市; 乡、民族乡、镇
《预算法》对预算管理职权的规定——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预算、决算的审批 权;预算、决算的监督权;对预算、决算 方面不适当的决定的撤销权。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预算执行的 监督权;预算调整方案的审批权;根据授 权,对决算进行审批;对预算、决算方面 不适当的决定的撤销权。

第十三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第十三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为执行预算后期留有余地 弥补公用经费不足 受利益驱动

零基预算是指新预算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 确定,不考虑以前年度的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只以新预算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对当年各 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重新评估各项收 支的必要性及其所需金额的一种预算形势。
“年末突击花钱”







政府预算: ( 1 )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的财政收 支计划,是政府的工作计划。 (2)从内容上看,政府预算反映了政府活动 的范围、方向和政策,是政府部门按法定程序 管理财政资金的活动。政府预算是政府理财的 主导环节和基本环节。 编制 执行 决算

( 3 )从政治性方面看,政府预算是重大的政 治行为。从本质上看,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 意志的体现,要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的审查和批 准才能生效,是重要的立法文件。




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 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
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




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行 统收统支体制 于1953-1978年20多年时间内实行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后,于1980年开始改行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地方预算相对独立 1994年,中国特色的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



(一)政府采购制度及其实施 (二)《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 (三)政府采购的对外开放 (四)财政部门在政府采购中的职责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我国采购方式 3.政府采购程序和政府采购合同 4.采购人与供货商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财政学考试题整理与答案

财政学考试题整理与答案

2.试述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的理论解释。

答:财政支出增长似乎是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条规律(1)政府活动扩张论,也称瓦格纳法则,指公共支出的相对增长,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

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

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2)梯度渐进增长论,也称内外因素论。

提出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

并认为,外在因素是说明公共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

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上升,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的税收也会上升,于是政府支出上升会与GDP上升成线性关系,这是内在因素作用的结果。

特殊时期(如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等),公共支出逐渐上升的趋势会受到影响而变为急剧上升,特殊情况过后公共支出的水平往往不会回落到原来的水平而是在新的水平上进行新一轮的上升。

(3)经济发展阶段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在发展中期阶段,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这时政府投资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

一旦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导致财政支出规模膨胀。

(4)官僚行为增长论认为官僚以追求机构最大化为目标;机构规模越大,官僚们的权力越大。

正因为官僚机构以机构规模最大化为目标,导致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甚至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超出了共用品最优产出水平所需要的支出水平。

此外,由于官僚机构通常拥有提供共用品的垄断权,在很多情况下,官僚们独家掌握着特殊信息,这就使他们能够让政治家们相信他们确定的产出水平的社会收益比较高,从而实现预算规模最大化的产出。

又由于交易成本很高,拨款机构很难控制官僚行为。

1、什么是市场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章第一节政府与市场答案: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缺陷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现象。

财政学5

财政学5

8
2、政府采购的特点和作用 政府采购的特点和作用 ⑴政府采购的特点 与一般采购相比政府采购具有以下特点: 与一般采购相比政府采购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采购资金的公共性; 一是采购资金的公共性; 二是采购主体的特定性; 二是采购主体的特定性; 三是采购对象的广泛性; 货物、 三是采购对象的广泛性;(货物、工程和服 务) 四是采购活动的非盈利性; 四是采购活动的非盈利性; 五是采购方式的规范性; 五是采购方式的规范性; 六是采购意图的政策性。 六是采购意图的政策性。
5
部门预算改革的必要性:
有利于实现政府预算管理的统一性 ; 有利于保证政府预算的完整性 ; 有利于统一预算编制标准, 有利于统一预算编制标准,采取科学的预算分 类方法,细化预算编制; 类方法,细化预算编制; 有利于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
编制部门预算的重要意义:①②③④ 编制部门预算的重要意义 ①②③④
– 政府间转移支付有稳定经济的作用
• 经济萧条时增加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经济过热时减少
– 政府间转移支付可以调整地方支出结构与水平,使 之与国家目标一致
19
我国分税制运行情况及其进一步完善 (一)运行情况良好 一是初步规范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 系;二是初步规范了国家与企业的财政分配 关系;三是国家财力得到明显增强; 关系;三是国家财力得到明显增强;四是财 税管理开始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税管理开始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我国分税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政收入占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仍然过低 的比重仍然过低
6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1、政府采购制度及其发展 政府采购制度及其发展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 及其所属实体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 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 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 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 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从市场上为政 府部门或公共部门统一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行 为。 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 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 方式选择供货商(厂商), ),从国内外市场为 方式选择供货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为 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 制度。 制度。

财政学答题思路

财政学答题思路

财政学作业(选择、判断题)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认为,英国杰出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是财政学产生的起点。

2、现代财政学之父是(马斯格雷夫)。

3、亚当·斯密关于财政支出方面提出的原则是(量入为出)。

4、凯恩斯关于财政支出方面提出的原则是(量出为入)。

5、我国最早提出量入为出原则的理财家是(周公)。

6、我国最早提出量出为入原则的理财家是(杨炎)。

7、(凯恩斯)主张“财政最重要”。

8、(弗里德曼)主张“货币最重要”。

9、因为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由此决定了我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主导地位。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中国实际的是(ABCD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经济二元结构C.体制转轨时期D.发展中国家2、发展中国家财政的共同特征是(ABCD )。

A.购买支出比重大B.间接税为主体C.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扩大D.财政法规不健全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一、单项选择题1、(市场失灵)为政府介入或干预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依据。

2、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V+M)。

3、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

4、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产品(国防)。

5、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产品是(共有资源)。

二、多项选择题1、公共产品区别于私人产品的主要标准是(AB )。

A.非排他性B.非竞争性2、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产品(BCD )。

B.花园C.教育D.桥梁3、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BCD )。

A.垄断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C.收入分配不公D.经济波动4、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ABC )。

A.立法和行政手段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C.财政手段5、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ABCD )。

A.政府决策失误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D.寻租行为6、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包括(BC )。

第十三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第十三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一)我国现行国库支付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 现行国库支付制度是一种分散支付制度,也 就是将预算确定的各部门和各单位年度支出总 额按期拨付到各部门和各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 账户,由各部门各单位分散支付使用。 存在的问题:(1)缺乏严格的预算约束机制 和预算监督机制,容易滋生腐败。(2)财政 资金周转过程中和沉淀资金分散于各部门和各 单位,不利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3)不利于预算管理制度的全面改革。





(二)《政府采购法》的主要内容
《政府采购法》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 1.政府采购当事人 是指在政府采购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各类 主体,包括采购人、供货商和采购代理机构。 采购人是指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事 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采购代理机构,是指集中采购机构,是非营利 事业法人。 供货商,是指向采购人提供货物的法人或自然 人。

二、编制部门预算 (一)编制部门预算的背景和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预算主要是按照支出性质而不 是按部门、单位编制,一个部门或单位需要多 种不同性质的经费,国务院下属各部门司局、 基层单位分别到财政部的相应部门要钱。财政 部不知道一个部门到底拿到多少钱,有的部门 的负责人也不掌握本单位从财政部到底拿了多 少钱。这种做法使财政部门难以优化配置资源, 用钱部门和单位也不能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三)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 2.建立资金管理方式 一是在中央银行建立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相应 地在财政部门建立资金账册管理体系,预算资 金由中央银行的国库单一帐户统一保存和管理, 财政部门只给预算单位下达年度预算指标及审 批月度用款计划。二是设立“国库集中支付中 心”,由“支付中心”直接向供货商支付货款。 3.明确集中支付外的辅助支付办法 允许设立几种集中支付外的辅助支付办法。一 是工资支付;二是零星支出支付;三是转移性 支出支付。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第十三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 述
第四节 中国分税制改革
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一、预算管理体制及内容 (一)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
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 方各级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
财政管理体制
预算管理体制 税收管理体制 投资管理体制 国有事业单位财务体制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3、坚持“统一分配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 原则。划分税种不仅要考虑中央与地方 的收入分配,还必须考虑税收对经济发 展和社会分配的调节作用。
4、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分税制改革既要借鉴国外经验,又要从 本国实际出发。
二、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划分
1、中央事权:国家安全、外交、中央国家 运转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 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须的支出、 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
2、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 要税种划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增值税地方分享25%;海洋石油 资源税作为中央税,其余作为地 方固定收入;证券交易税地方分 享50%。
证券交易印花税:1997年5月,地方分 享比例20%,1998年6月降为12%, 2000年降为9%,2001年为6%, 2002年为3%。
(B)实际上实行的是总额分成。
地区 比例 地区 比例 地区 比例 上海 76.45 天津 60.54 江苏 60 辽宁 48.92 浙江 45 山东 41 安徽 19.9 河南 19 湖南 11
沈阳 25
大连 25 重庆 23.3
地区 比例
北京 50.54
河北 31
哈尔 35 滨 武汉 13.9
(C)该体制的问题:收入较多、上交比 例大的地区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不高, 个别地区甚至出现收入下降的情况。

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我国的财务管理,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暂行办法适用于所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中央企事业单位和地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

第三条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国家财政收支的平衡,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财务管理的原则是依法管理、科学规划、严格执行、公开公正、公认公正、勤俭持家。

第五条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财务制度建设、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财务报告、审计监督等方面。

第二章财务制度建设第六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中央企事业单位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明确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定期报表和审计制度,并将其制度化、固化、系统化。

第七条财务制度的建设包括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会计核算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财务报告制度、审计监督制度等。

第八条财务制度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财政部门的规章制度,同时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九条财务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应经过合法程序,由财务部门负责落实,相关部门配合执行。

第三章预算管理第十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中央企事业单位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的预算体制和程序,制定预算,确保财政收支的平衡。

第十一条预算的编制应遵循科学合理、务实审慎、公平公正、透明公开的原则,确保预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二条预算执行应按照预算计划进行,不得超过预算限额,加强预算控制和绩效评价。

第十三条预算的审核和监督应由财务部门负责,对违反预算和经费使用规定的单位应进行责任追究。

第四章会计核算第十四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中央企事业单位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的会计准则和规范,进行会计核算。

第十五条会计核算的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应及时、准确地进行报表编制和报送。

简述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

简述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

简述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一)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和内容一、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地方财政各级之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

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部分,被称为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

它的实质是要解决中央政府和省(直辖市、自治区,下同)级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预算资金支配权和管理权。

即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在预算资金分配上的集中和分散,在预算管理上的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二、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确定预算管理的主体和级次,一般是一级政权构成一级预算管理主体;确定预算收支划分的原则和方法;明确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二)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沿革统收统支的预算管理体制这是一种高度集中的预算管理体制,是建国初期和国家经济恢复时期实行的,它的主要特点是:地方收入全部上缴中央,地方所需要的支出由中央拨款解决。

这种办法对解决解放初期经济困难,促进国民经济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财力高度集中,地方积极性受到影响,所以,从“一五”以后就很少采取这种预算体制了。

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预算管理体制。

从1953年到1978年基本上实行这种预算体制。

属于以中央预算集中为主,适当给地方下放财权的类型。

它的主要特点是:主要财权和财力集中在中央,地方预算收支指标由中央确定和下达,但地方有一定的机动权,并实行了收支挂钩的办法,地方政府增收节支可以适当地留一部分给地方。

这一时期各不同年限实施的具体形式有:划分收支,分级管理,以收定支,五年不变;总额分成,一年一变;定收定支,收支包干,保证上缴,节余留用,一年一定;收支挂钩,总额分成,等。

三、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的管理体制这一体制从1980年到1993年这段时期实行的。

这一体制俗称“分灶吃饭”或“财政包干”体制,是我国预算管理体制一次重大改革。

它的主要特点是:1. 变过去全国“一灶吃饭”为“分灶吃饭”,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由过去中央一家平衡,改为各地自求平衡;2. 各项财政支出不再由中央各部门为口下达,均由“快快”统筹安排,调剂余缺;3.包干比例和补助数额由一年一定改为五年不变。

2022年中级经济师思维导图 第十三章 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

2022年中级经济师思维导图 第十三章 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

第⼗三章 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政府预算政府预算的职能政府预算的原则政府预算的分类我国政府从1998年开始,进⾏了以实⾏(部⻔预算)、(收⽀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预算管理制度改⾰政府预算制度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政府预算制度改⾰主要内容(⼴义)财政管理体制主要包括(狭义)财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内容财政管理体制类型中央固定收⼊包括地⽅固定收⼊包括中央与地⽅共享收⼊包括财政转移⽀付制度包括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主要成效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从形式上从内容上从政治⽅⾯看从本质⽅⾯看科学界定政府职能,调整财政供给范围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界定各级财政⽀出范围进一步改⾰和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付制度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政府预算是重⼤的政治⾏为政府预算是政府对财政收⽀的计划安排,反映可供政府集中⽀配的财政资⾦数量的多少,是财政部⻔按法定程序管理财政资⾦的活动政府预算是政府财政收⽀计划,以预算平衡表的形式体现,政府预算就是政府的⼯作计划建⽴财政收⼊稳定增⻓机制增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完整性原则统一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年度性原则公开性原则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印花税)中央与地⽅各占50%按资源品种划分海洋、⽯油资源税——作为中央收⼊其他资源税——作为地⽅收⼊中央分享75%地⽅分享25%建⽴科学规范的部⻔预算制度推进国库单一账⼾体系实⾏政府采购制度建⽴先进完备的预算技术保障体系。

政府管理体制作为划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根据制度,其依据是政治职能界定和政府间事权划分完善财⼒转移⽀付体系建⽴财政专项转移⽀付体系营业税地⽅企业所得税地⽅企业上缴利润个⼈所得税城镇⼟地使⽤税固定资产投资⽅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船税屠宰税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税契税国有⼟地有偿使⽤收⼊等关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中央企业上缴利润等收⼊统收统⽀型收⽀挂钩型收⼊分成型包⼲型分税制型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财政管理权责的划分财政收⽀划分政府间财政转移⽀付制度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指导思想正确处理中央和地⽅分配关系,调动两个积极性,促进财政收⽀合理增⻓合理调节地区间财⼒分配正确处理政府和企业间财⼒分配关系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原则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财务管理体制等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的本质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选择是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基础。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自2021年4月1日起施行)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自2021年4月1日起施行)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共八章六十一条,自2021年4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指行政单位、事业单位通过以下方式取得或者形成的资产:(一)使用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二)接受调拨或者划转、置换形成的资产;(三)接受捐赠并确认为国有的资产;(四)其他国有资产。

第三条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实行政府分级监管、各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直接支配的管理体制。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加强对本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审查、批准重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事项。

第五条国务院财政部门负责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牵头编制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和有关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履行相关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职责,制定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具体制度和办法并组织实施,接受国务院财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检查。

相关部门根据职责规定,按照集中统一、分类分级原则,加强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优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第六条各部门根据职责负责本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应当明确管理责任,指导、监督所属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各部门所属单位负责本单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具体管理,应当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第七条各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管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应当遵循安全规范、节约高效、公开透明、权责一致的原则,实现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统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

第二章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第八条各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应当根据依法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资产存量、资产配置标准、绩效目标和财政承受能力配置资产。

国家预算管理条例

国家预算管理条例

【发布单位】国务院【发布文号】国务院令第90号【发布日期】1991-10-21【生效日期】1992-01-01【失效日期】【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国家预算管理条例(1991年10月21日国务院令第90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预算管理,强化国家预算的分配、调控和监督职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实行预算管理的各部门、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等,下同),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国家预算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责结合的原则。

国家预算应当做到收支平衡。

第四条国家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旗)、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

不具备设立预算条件的乡(民族乡、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可以暂不设立预算。

第五条国家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

中央预算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组成。

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

第六条地方各级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组成。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组成。

第七条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第八条单位预算是指实行预算管理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的经费预算和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财务收支计划中与预算有关的部分。

第九条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单位、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擅自改变。

第十条预算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十一条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以人民币元为计算单位。

第二章预算管理职权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是预算管理的国家行政机关。

各级人民政府编制本级总预算草案、决算草案;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本级政府预备费的动用;编制本级预算调整方案;监督本级各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的预算执行;改变或者撤消本级各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预算方面的不适当的决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财政学各章应掌握的知识点

财政学各章应掌握的知识点

财政学各章应掌握的知识点第一章财政的概念与职能1.财政对概念及其包含的要素。

2.财政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3.财政的特征和本质。

4.财政的职能:(1)财政参与资源配置的目标及其实现手段。

(2)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其实现手段。

(3)财政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含义及其实现手段。

(4)掌握概念:经济公平社会公平洛伦兹曲线(图)基尼系数。

5.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6.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

7.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概念及其区分的基本标准。

8.免费搭车的含义及其解决。

9.正确理解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10.公共需要的特征。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论1.熟悉财政支出的功能分类(参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表)。

2.掌握财政支出的经济分类----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3.掌握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含义及二者的区别。

4.弄清楚纯公共物品需要政府提供的原因,掌握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5.掌握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6.掌握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和最低费用选择法。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1.熟悉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了解财政支出规模各指标的含义。

2.掌握概念:“瓦格纳法则”、“替代—规模效应”理论。

3.掌握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4.掌握“经济发展阶段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相关分析。

5.了解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的变化情况及原因。

第四章财政购买性支出1.购买性支出中所说的民生性支出包含的内容,掌握民生性支出与投资性支出的区别。

2.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的基本属性及包含的主要内容。

3.教育支出的属性及提供方式。

4.医疗卫生事业需要政府介入的原因及我国医疗卫生支出的现状。

5.政府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6.基础设施投资的特点和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

6.政府介入三农投资的理由。

第五章财政转移性支出1.转移性支出的含义及其包含的内容。

2.社会保险的概念、社会保险支出的性质以及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3.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险制度必须由政府组织实施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一、推进依法理财,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 (enhance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under the law)
二、编制部门预算 (the department budget the purchasing system of the government)
2008年,部门预算改革取得了新进展。一是规范预算分配,扩大 基本支出定员定额试点范围。完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将新近批 准的37家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纳入定员定额试点范围, 研究扩大事业单位试点范围,研究建立以人员为核心的中央部门 基础信息数据库。积极推进实物费用定额试点,试点范围从2007 年的18家扩大到25家。严格控制项目支出申报规模,继续进行项 目清理,细化项目预算编制。二是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 效益。继续加大结余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将部门当年预算与结余 资金统筹安排,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扩大绩效考评试 点范围,探索建立部门绩效考评情况内部公开机制,不断完善绩 效考评工作。
第十三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国家预算体系
政府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年度财
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一个国家各级 政府预算的总和。
从预算管理方式看,我国各级政府预算由公共财政预算、政
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共同构成。中央本级国有资本
经营预算从2008年开始实施,各地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目前处于
试点探索阶段。按照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预算体系的要求,预算
外收支、社会保障收支也应纳入预算管理。目前,我国社会保障
预算编制制度尚未正式建立,处在局部探索阶段。下一步,财政
部将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为重点,在《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
等有关基金预算规定的基础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究细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
执行和审批的原则、范围、方法和程序等,建立规范和统一的社
(一) 什么是“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 “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进展及其进一步完善
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一、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
(the managerial system of the budget and its classification)
二、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
(contents of the budget system with gradation and tax distribution)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
1、《政府采购法》的宗旨和原则 2、政府采购当事人 3、政府采购方式 4、政府采购程序和政府采购合同 5、政府采购的对外开放要循序渐进 6、财政部门在政府采购中的职责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四、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二、编制部门预算
(一)编制部门预算的背景和意义 (二)部门预算的内容
为提高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从编制2000年预算起,我国开始实行部门预算编制管理 模式。部门预算,是指政府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及 其履行职能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开始编制,逐级上报、 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 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一)我国过去国库支付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含义 (三)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 2、建立资金管理方式 3、明确集中支付外的辅助支付办法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五、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
三、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the purchasing system of the government)
四、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centralized payment system of treasury)
五、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 (two routes between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一、推进依法理财,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
1、加强和改善预算编制工作 2、细化预算和提前编制预算 3、加强对超收收入使用的监督 4、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的资金调剂 5 、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
科学化精细化财政管理理念
财政管理的过程实质上是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过程。财政管 理水平直接影响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效果。要更好地发挥财 政职能作用,必须大力推进依法理财,加强科学化、精细化 管理。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 极探索和掌握财政工作规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岗责体系, 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手段,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 作用,把握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精确、细致、深入地实施 管理,并把公开透明体现在各项财政工作中,切实提高财政 管理水平。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 然要求,符合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是新形势下做好财税工 作的迫切要求。
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逐步推动社会保障预算工作。
第一节 政府和市场
二、国家预算级次及预算管理权限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各级政府的职权 监督与法律责任的规定 各级财政部门的职责
第一节 政府和市场
三、国家预算原则:
1、公开性 2、可靠性 3、完整性 4、统一性 5、年度性
下一步,预算编制改革的发展方向是:着力完善预算支出标
准体系,不断提高预算管理的公正性;着力推进综合预算管理,
不断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着力提高部门预算年初到位率,不
断提高预算管理的严肃性;着力探索绩效预算管理模式,不断提
高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三、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一)政府采购制度的含义 (二)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一、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
(一)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 (二)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
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