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经》里的鱼意象
《诗经》鱼意象研究
《诗经》鱼意象研究鱼意象是《诗经》意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生活状况的反映,也有宗教信仰的展现;既涉及国家政治,也关注百姓个人。
本论文从六个方面对《诗经》中的鱼意象进行了解读。
第一章《诗经》鱼意象概说本章探讨了意象的发展渊源,梳理了《诗经》中鱼意象的分类,主要从种类繁多的鱼、无处不在的鱼意象和隐形的鱼意象三个部分来探讨鱼意象在《诗经》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并将其分类总结,之后分析了《诗经》中鱼意象丰富的原因。
第二章《诗经》鱼意象的原始宗教文化内涵这一章主要从五个方面探讨《诗经》鱼意象与原始宗教的关系,包括远古鱼图腾崇拜的发展及在《诗经》鱼意象中的遗留和表现;生殖崇拜在《诗经》鱼意象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匹偶之鱼和渔具之鱼这两种鱼意象内涵上;言灵崇拜表现为《诗经》有很多与鱼意象有关的咒语;鱼祭主要是在上述崇拜信仰中衍生出来的以鱼祭祀,鱼意象成为祭祀诗的主角之一;《诗经》鱼意象多子、繁殖力强的特性衍生出物阜多子的祥瑞象征。
第三章《诗经》鱼意象与爱情婚姻爱情婚姻是《诗经》的主题之一,这一章主要从情爱之鱼、婚姻之鱼、婚媾之渔三个方面阐释鱼意象在婚姻爱情诗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
鱼意象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真实地再现《诗经》时代人们的爱情婚姻状况。
第四章《诗经》鱼意象与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
鱼意象借助赋、比、兴这三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形象,表情达意,比附象征,概说诗旨;同时也使得赋详尽而不浅露,比生动而形象,兴意味长而阔。
第五章《诗经》鱼意象与美刺美刺为诗歌的创作原则,是文学对政治发挥社会功用的表现。
《诗经》中的美刺目的通常借赋比兴这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出来。
以鱼意象表美刺目的主要通过以鱼颂人和以鱼刺人两种方式传达出来。
据鱼的性情、形象、生活情况和自身的生理特性,鱼意象多颂君子性情温和,洁身自爱。
以鱼刺人主要表现为用孤独的鰥鱼和离水即亡的鱮鱼讽刺鲁桓公的微弱。
诗词的中鱼
诗词的中鱼
诗词中的鱼有很多不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在《诗经》中,鱼常常被用来象征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生活,如“鱼丽于罶,鲿鲨。
君子有酒,旨且多。
”就表达了对丰盛美食和美酒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鱼也被用来象征自由、闲适和无拘无束的生活,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就表达了对自由和广阔视野的向往。
在其他的诗词中,鱼也被用来表达离别、思念、愁绪等情感,如“鱼沉雁渺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等等。
总之,诗词中的鱼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诗经.周颂.潜》中“以鱼祭祖”探析鱼意象的文化传承
文由《诗经•周颂•潜》中“以鱼祭祖”探析鱼意象的文化传承○杨静宇摘 要:《诗经•周颂•潜》是一首鱼祭诗,“以(鱼)享以(鱼)祀,以介景福”。
周人以鱼祭祀公刘,表达了他们饮水思源祈求福佑的美好愿望。
“鱼”从一种自然存在的动物这一本体形象到被古人发现并赋予其意象经后人传承构成其特有的文化意象,这一文化传承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
关键词:鱼 鱼意象 生殖信仰 富足和乐 文化传承《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先人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其思想内涵与艺术表现手法等一直被无数专家学者研究借鉴。
《诗经》善“以物起兴”,伟大的古人运用自己的头脑将自然存在的客观物象一步步抽象为极富文化内涵的意象,这不仅给后来的诗人提供了丰富的意象素材,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滥觞。
从鱼的种类看,《诗经》中记载了大约14种鱼;从出现次数看,“鱼”字在诗中出现了26次。
鱼是人类所钟爱的动物,在漫长的中国历史文化中,它既是艺术家画笔下的宠物,又是文人作品中的“常客”,更是民俗中吉庆的象征。
千百年来,人们对“鱼”的偏爱之情始终不变。
原始人在陶器上画鱼;孟子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之叹;刘备的“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
在民俗中,年画有鱼,待客用鱼,过年吃鱼,以图“年年有鱼(余)”。
以“鱼水情深”喻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国人养鱼、食鱼、赏鱼、写鱼、画鱼赋予了“鱼”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鱼”文化并不断传承。
祭祀诗《诗经•周颂•潜》仅48个字,从造字法看,鳣鲔鲦鲿鰋鲤等指鱼的不同种类。
水中各种鱼儿数不胜数,周人用鱼儿来恭敬地祭祀祖先,表达了他们对福祀绵延不断的渴求和美好希冀。
一、从繁衍之象到生殖信仰上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与恶劣的环境作斗争,森林里常有猛兽出没,人们泽水而居,他们发现鱼有极强的繁衍能力,鱼成为他们容易得到的食物。
古人在宴请时也经常出现“鱼”这一美味,《诗经•小雅•鱼丽》就有很好的体现。
后来人类对鱼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发现鱼的形状与女性生殖器官的轮廓相似,人类渴望自己也能像鱼一样生生不息。
《诗经》中鱼类意象的隐喻内涵及其思维机制
2020年9月JOURNAL OF HUBEI POLYTECHNIC INSTITUTE SEP.2020[文章编号]1671—8178(2020)03—0058—05《诗经》中鱼类意象的隐喻内涵及其思维机制向立芬(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诗经》是远古先民生产生活的记录,存在着丰富的意象群和庞大的隐喻系统,其中鱼类意象在各类诗歌中反复出现,用来隐喻两性关系、预示祥瑞丰收和反映家国政治。
这既是周人在原始宗教观念支配下的思维结果,也是远古先民创造性地运用具象思维认知世界、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诗经》;鱼类意象;隐喻;思维认知[中图分类号]1207.2[文献标识码]A鱼类意象在《诗经》中出现频率较高,据陆巩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统计,《诗经》中提到“鱼”的诗歌有30多首,涉及鲂、鳗、鮪、鳏、麒、鲤、鱒、鳗、鲨、鱸、鳏、鳗12种鱼类,其中鲂、鲤、鳗、鮪最为常见。
《诗经》时代,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渔猎在周人的生产生活中占据很大比重,“鱼”既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也深刻融入社会礼俗、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
先民们一方面通过自己熟悉的“鱼”来观照日常生活,建立起一套以“鱼”为符号的隐喻系统,以此来传递自己的情绪体验;另一方面也在“鱼”与人事的观照中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机制,在事物的类比发散中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逐渐完善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一、鱼类意象的多重内涵“鱼”的意象是《诗经》中一类重要隐语,“隐语”具有“谜语”的性质,其作用在于利用两种事物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类比,将不易说清的本事或情感有意隐之又留下线索,造成“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效果,进而给读者带来眼前一亮的阅读体验。
钱钟书先生曾提出著名的“两柄多边”论,恰好可以说明隐喻所包含的复杂内涵——“两柄”指同一喻体有可能形成不同的喻指,“多边”是说“事物一而已,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效。
取比者用心或别,着眼因殊,指同而旨则异;故一事物之象可以孑立应多,受常处变”⑴。
《诗经》里的鱼意象
《诗经》里的鱼意象一、富裕丰收的象征在远古社会,生产力低下,生存环境恶劣,人们为了生存,大多选择临水而居。
相较于打猎,捕鱼危险性较低,且鱼的繁殖能力强大,数量总类众多。
并且有鱼就暗示有水,对于农业文明来说,水是生命之源,有水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不难理解古人把鱼的丰富等同于食物的充足,把它当成富裕丰收的象征。
《小雅•鱼丽》一诗,盛赞宴享时的酒肴,表现了主人待客殷勤,宾主共同欢乐的情景。
在这样喜气洋洋的场景中,菜肴之丰富可想而知,可诗中除了酒外,极写鱼的丰富。
前三章不厌其详地提到鲿、鲨、鲂、鳢、鰋、鲤六种鱼,令人感受到食物的丰盛。
陈子展先生曾说:“远在旧石器下期,中石器初期,人类已知摩擦取火,而以渔猎为生,直至发生宗教,相信死后生活,可有专用鱼类献祭之原始仪式,进入奴隶社会,此尚作为一种正式祭典,不过可视为原始氏族社会旧俗之残余而已。
《潜》诗不妨视为摄取此一历史之小影也。
” [1]《周颂•潜》是专用鱼类为供品的祭祀诗,“猗与漆沮,潜有多鱼。
有鳣有鲔,鲦鲿鰋鲤。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从鱼的数量之多、品种之繁以及人们对鱼类品种的熟知,可以看出当时渔业的发展状况。
“以(鱼)享以(鱼)祀,以介景福” 是饮水思源、祈求福佑的祭祀行动。
如果将鱼换成其他的祭品,会损害祭祀的意蕴,而富裕丰收的意味也便荡然无存。
二、婚姻或配偶的象征鱼作为一种寻常可见的动物,由于它们与人类生活关系太密切,不自觉地被染上了人类生活印记,具有独特的文化意味。
对于鱼的研究,闻一多先生从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在《神话与诗•说鱼》中指出:“鱼是匹偶的隐语,打鱼、钓鱼等行为是求偶的隐语。
” [2]他更一步探源:“为什么要用鱼来象征配偶呢?这除了它的繁殖功能,似乎没有更好的解释,大家都知道,在原始的观念里,婚姻是人生第一大事,而传种是婚姻的'唯一目的,这在我国古代的礼俗中表现得非常清楚,不必赘述。
种族的繁殖既如此被重视,而鱼是繁殖力最强的一种生物,所以在古代,把一个人比作鱼,在某一意义上,差不多就等于恭维他是最好的人,而在青年男女间,若称其对方为鱼,那就等于说:‘你是我最理想的配偶!'”[3]孙作云先生的说法类似闻一多先生,《<诗经>恋歌发微》以民俗学的视角来分析鱼意象的隐意:“因为古代男女在春天聚会、在水边祓禊唱歌,即景生情,因物见志,所以在诗中往往用钓鱼、食鱼来象征恋爱,寻致成为一种专门性的隐语。
诗经鱼意象分析
诗经鱼意象分析姓名:学号:学院: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诗经》鱼意象分析鱼,在现在的生活中是寻常可见的一种动物,它种类繁多,多用于食物或观赏。
在漫长的中国文化史中,它既是艺术家画笔下的宠物,又是文人作品中的“常客”,同时更是民俗中吉庆的象征。
千百年来,尽管星移斗换、沧海桑田,但人们对“鱼”的偏爱之情始终不变。
原始人在陶器上画鱼,古人以鱼为礼物相互馈赠;孟子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之叹,庄子与惠施有梁上鱼乐之辩。
在民俗中,中国人喜欢有鱼的年画,待客用鱼,过年吃鱼,以图“年年有鱼(余)”;以“鱼水情深”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鱼儿“相濡以沫”比喻相依为命。
就这样,中国人养鱼、食鱼、赏鱼、玩鱼、写鱼、画鱼,从而赋予了“鱼”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鱼”文化。
在《诗经》这部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诗歌总集,有很多关于鱼的描写,诗人们偏爱以“鱼”为比,或以“鱼”起兴,如:《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燬。
”《陈风·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鲂。
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邶风·新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齐风·敝笱》:“敝笱在梁,其鱼鲂鳏。
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小雅·采绿》:“其钓维何,维鲂及鱮。
”《小雅·南有嘉鱼》:“南有嘉鱼,烝然罩之。
”除此之外,还有虽不见“鱼”字,但实则是写鱼的。
通观这些作品,大多与性爱和婚姻有关。
以鱼隐喻男爱与性要求,以网鱼比得妻,以网破喻失妻,以钓鱼喻求爱。
可以说《诗经》中凡是涉及到“鱼”的作品大都与情爱有关,这应是先秦时代的一种民俗文化。
产生这种文化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因为“鱼”原本多子,是一种繁殖能力极强的动物,二是因为“鱼”易得,它可以满足人的食欲,正如婚姻可以满足性欲,所以鱼才被拿来隐喻婚姻关系或是性爱。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泌水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
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诗经》里的那些鱼儿
博物君NATURE鲤鱼,作为鲤科鱼类首席,可以说是与时俱进的“鱼类代言人”。
古时结婚送鲤鱼寓意“多子多福”,“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到日本后发展出“男孩节”的鲤鱼旗,“年年有余”等艺术品中鲤鱼更是常驻嘉宾。
人气最高的锦鲤,在看“脸”的鱼界脱颖而出,拥有一大波转发祈福的忠实粉丝。
难怪《衡门》中,表达两情相悦最重要时,会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一问。
当然,不少古人也将其解读为隐居自乐、不慕富贵的品质。
《诗经》里的★鲐★“曾孙维主,酒醴维醹,酌以大斗,以祈黄耇。
黄耇台背,以引以翼。
寿考维祺,以介景福。
”——《大雅·行苇》台即鲐,学名东方鲀,即河豚。
老年人背部的褶皱就像鲐鱼的斑纹,因此鲐引申为“高寿老人”,《行苇》中表达的是尊长之意。
当然了,气成河豚表情包的主角,现在已经是鱼界萌物担当了。
只是我们眼里的萌,却是河豚的大危机:感受到威胁,快速吸入水或空气,膨胀,以此吓跑敌人!祖传的自卫绝招,让河豚在危机四伏的世界得以生存。
可惜这并不能吓跑人类,肉食鲜美、毒素可入药,还会“卖萌”,这只河豚我抱走了!★鰋★“鱼丽于罶,鰋鲤。
君子有酒,旨且有。
”——《小雅·鱼丽》《鱼丽》全诗列举了鲿、鲨、鲂、鳢、鰋、鲤六种鱼,借鱼类之多赞美酒肴的丰盛,这是自然的馈赠,也是劳动的成果。
而鰋,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鲶鱼,它们会洄游到稻田中繁殖后代,自然同人类关联密切。
日本NHK的纪录片《里山》中拍摄的小鲇鱼,头大身子小,像极了蝌蚪,非常可爱。
没错,鲇鱼也是原生鱼种中的小萌物,卖萌,它也会。
不过小鱼苗由于个头实在是太小了,甚至会成为水生昆虫龙虱的猎物,真是危机四伏呀!★鳣★“施罛濊濊,鳣鲔发发。
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卫风·硕人》鳣即鳇鱼,黑龙江中特有的鱼类,起源于白垩纪时期,有“水中大熊猫”的美称。
鳇鱼可活50年以上,最大的能有1吨重,毫无疑问是《诗经》里的“身长第一鱼”。
陆玑笔下的鳇鱼非常壮观:“鳣出江海,三月中从河下头来上,形似龙,锐头,口在颔下,背上腹下皆有甲。
诗化的鱼
一、鱼意象的原始文化内涵 (一)鱼意象与生殖崇拜
在古代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生活水平低下,人类的寿命偏短,在残酷的
①
孙作云, 《诗经研究》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6 页.
自然环境下唯有靠大量繁殖才能生存。所以,对古人来说,生殖意味着生存和发 展, 人们渴望多子, 生殖崇拜也成为古人所有崇拜中最根本的崇拜。 与人类相比, 鱼类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 首先, 鱼类的产卵量很大, 从几万粒到几十万粒不等。 其次,鱼类两到四年就可以产卵。和人类相比,鱼类的繁殖后代的数量远远超过 人类。鱼类如此强大的繁殖能力正好符合古人对于生殖的渴求,于是,鱼作为生 殖神受到人类的强烈崇拜。 关于鱼意象的生殖崇拜, 闻一多先生在其 《说鱼》 一文中作过精辟的论述。 他说道,在原始人的心目中, “婚姻是人生第一大事,而传种是婚姻的唯一目 的。 ……种族的繁殖既如此被重视, 而鱼是繁殖力最强的一种生物, 所以在古代, 把一个人比作鱼,在某一意义上,差不多等于恭维他是最好的人,而在青年男女 间,若称对方为鱼,那就等于说: ‘你是我最理想的配偶! ’ ”① 其实,鱼的生殖崇拜意义,在今天仍然有很多继承和发展。2008 年,五个 吉祥物福娃中的“贝贝”的灵感就来自于年画“鱼” ,她自身是一条小鲤鱼,除 了表达 “鲤鱼跳龙门” 的意思之外, 也显示了中国人渴望生活繁荣、 “生生不息” 的美好传统愿望。
二、鱼意象的情感文化内涵 (一)缱绻情深,男女之情
世界上最复杂却又最纯粹的事情莫过于感情之事, 感情包括亲情、 友情、 爱 情,其中又以爱情最为引人入胜,而在古典诗词中,鱼意象最典型的情感内涵便 是“男女之情爱” 。用鱼代称爱情,闻一多先生在其《说鱼》中有所阐述: “鱼是 匹偶的隐语,打鱼、钓鱼等行为是求偶的隐语。 ”②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鱼意象 具有很明显的生殖崇拜意义,基于这种原始观念,诗歌中的“鱼”意象就成为了 情侣、生殖的原型。除此之外,鱼还常常被用于婚姻,成为爱情的象征物。 类似的鱼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很是常见。比如《诗经》的《陈风衡门》中有 “岂其食鱼, 必河之鲂?岂其取妻, 必齐之姜?岂其食鱼, 必河之鲤?岂其取妻, 必宋之子?”以“食鱼”与“娶妻”对举,其象征意义十分明显。再如《诗经邶 风新台》中关于“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的描写,也是 对爱情与婚姻的阐释。而在后代诗歌中,鱼意象此类的含义依旧常见,如汉乐府 歌辞《江南》 :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 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以鱼和莲的嬉戏来比喻男女之间的嬉戏。而唐 诗中也有大量的比目鱼(双眼在一侧,不分离)意象来象征爱情,如王建的《横 吹曲辞望行人》 (卷十八) : “自从江树秋,日日望江楼。梦见离珠浦,书来在桂 州。不同鱼比目,终恨水分流。久不开明镜,多应是白头。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 举。
浅谈《诗经》里的鱼意象
浅谈《诗经》里的鱼意象作者简介:石桂超(1986.12-),女,广西容县人,现就读于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摘要:鱼在《诗经》中较为引人注目,全书大约记载了14种鱼,“鱼”字出现了26次。
鱼在《诗经》中是一个典型的原型意象,它的内涵更呈多样性。
除了广为人知的象征配偶和婚姻外,鱼在《诗经》中还是富裕丰收的象征,诗中还用一些珍贵的鱼如鲤、鲂、鳟、鳖来起兴,象征名贵的事物和高贵的人物。
关键词:《诗经》;鱼意象;内涵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1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鱼意象较为引人注目。
从鱼的种类看,《诗经》中大概有23首诗涉及到了鱼,并记载了大约14种鱼:鲂、鳏、鱮、鳟、鲿、鲨、鳢、鰋、鲤、嘉鱼、鳣、鲔、鲦、鳖等;从出现次数看,“鱼”字在诗中出现了26次,除了1次表示马的名称(《鲁颂·駉》)、1次表示渔网(《邶风·新台》)外,其余24次都是指生活在水中的鱼;而不同名称的鱼如上文所说的鲂、鳏等在诗中共出现了35次。
我们可以看到鱼在《诗经》中是一个典型的原型意象,它的内涵更呈多样性,下面我们对此进行浅析。
一、富裕丰收的象征在远古社会,生产力低下,生存环境恶劣,人们为了生存,大多选择临水而居。
相较于打猎,捕鱼危险性较低,且鱼的繁殖能力强大,数量总类众多。
并且有鱼就暗示有水,对于农业文明来说,水是生命之源,有水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不难理解古人把鱼的丰富等同于食物的充足,把它当成富裕丰收的象征。
《小雅·鱼丽》一诗,盛赞宴享时的酒肴,表现了主人待客殷勤,宾主共同欢乐的情景。
在这样喜气洋洋的场景中,菜肴之丰富可想而知,可诗中除了酒外,极写鱼的丰富。
前三章不厌其详地提到鲿、鲨、鲂、鳢、鰋、鲤六种鱼,令人感受到食物的丰盛。
陈子展先生曾说:“远在旧石器下期,中石器初期,人类已知摩擦取火,而以渔猎为生,直至发生宗教,相信死后生活,可有专用鱼类献祭之原始仪式,进入奴隶社会,此尚作为一种正式祭典,不过可视为原始氏族社会旧俗之残余而已。
小议《诗经》中鱼的祥瑞象征
小议《诗经》中鱼的祥瑞象征作者:刘美洁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2期摘要:商周时期,原始宗教意识逐渐淡化,但鱼的宗教意象并没有因此而淡化,而是转变成祥瑞的象征存在于先民们的生活中,《诗经》以写实的手法将鱼的这一祥瑞象征记录了下来并且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俗的象征符号之一。
关键词:诗经;鱼;祥瑞象征作者简介:刘美洁,女(1986.11-),山东威海人,山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3-0-01受原始宗教活动的影响,鱼在先民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因此具有了丰富的内涵。
其中之一便是象征祥瑞。
据《史记·周本纪》上记载,周武王伐纣时,行至洛水,有白鱼跃入所乘的船中,周武王对其进行祭祀,后伐纣得胜,鱼就此成为了兴周灭商的瑞应。
其实对于原始先民们来说,他们感受到的更多的是鱼带给他们的切身利益。
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生活富裕,婚姻美满就是幸福。
婚姻的美满是与生儿育女联系在一起的,子孙满堂,人丁兴旺,这是中华民俗由来已久的期盼。
鱼在原始宗教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虽然商周时期,尤其是周王朝时期,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宗法制分封制的确立巩固,先民们的原始宗教意思逐渐淡薄,礼制开始越来越多的牵制先民的思想意识,宗法礼礼制逐渐代替了原始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在这样的情境之下,鱼因原始宗教而披上的丰收多子的象征意象却并没有随着原始宗教意识的淡薄而淡出人们的意识,反而演化成为一种礼制下的祥瑞象征,经由周王朝的发展,以更多姿多彩的形象参与人们的生活,流传于中华文明之中,甚至成为了中华民俗的象征符号。
鱼成为祥瑞象征,在《诗经》中可窥一斑。
《诗经》以其现实主义的风格,以那写实的笔将鱼成为瑞应的步伐真实的描绘了出来。
《小雅·无羊》中就出现了鱼作为丰收的祥瑞的象征。
《小雅·无羊》是一首写放牧情况的诗歌。
《诗经》鱼意象新论——兼辨《豳风·九罭》题旨
《诗经》鱼意象新论——兼辨《豳风九罭》题旨
吕华亮
【期刊名称】《唐山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21)005
【摘要】鱼喻两性是中国古代普遍的文化现象,<诗经>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但在<诗经>中,鱼除了隐喻两性外,还有其他含义:象征丰收,代表精美食物,比喻人事.<豳风·九罭>之"鳟鲂"二鱼不是隐喻两性,而是象征高贵的;<九罭>是一首留客诗,而不是反映贵族玩弄女性的诗.
【总页数】4页(P73-76)
【作者】吕华亮
【作者单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信息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豳风·七月》“条桑”歧解考辨——兼谈对《诗经》词义训释的启示 [J], 李耀平
2.《诗经·豳风·鸱鸮》与《猫头鹰与夜莺》中的猫头鹰意象之比较 [J], 李艳丽
3.失恋的哀歌——《豳风·九罭》新释 [J], 杨成孚
4.《诗经·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韵读图解 [J], 庞存周
5.《诗经·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韵读图解 [J], 庞存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诗经中涉及到的鱼
诗经中涉及到的鱼
《诗经》中涉及到的鱼包括鲂(鲂鱼)、鳣(鲟鳇鱼)、鳟(鳟鱼)、鳢(黑鱼)、鲿(黄颊鱼)、鲦(参鱼)、鲨(吹沙小鱼)、鲔(鲟鱼)、嘉鱼(卷口鱼)等。
这些鱼在《诗经》中多次出现,象征着丰收、富贵、爱情和兴旺。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
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以上是关于诗经中涉及的鱼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诗经》中的鱼文化
《诗经》中的鱼文化过年买鱼、贴抱着鲤鱼的胖娃娃的年画,这个中国人的习俗,也许要上溯到《诗经》时代。
据粗略统计,《诗经》中出现鱼字和鱼名的地方约有30余处,直接提到鱼的名称就有20多种,例如:鲂、鳟、鲔、鲤……等等。
滋味鲜美的鱼在宴席上,是人们乐于称道的佳肴。
《小雅·南有嘉鱼》中就有这样的句子:南有嘉鱼,蒸然罩罩。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在《诗经》时代,鱼是一种富贵生活的标志,这种富贵生活在诗中又与礼仪联系在一起,与“君子”身份联系在一起,就使得鱼也变得优雅起来。
谈到鱼,首先要提到养鱼业。
我国养鱼业的历史非常悠久,现存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其中就有“贞其雨,在圃鱼”以及“在圃鱼,十一日”等记录,由此可见,商朝的时候就出现了鱼类的自然养殖。
在《诗经》时代,也就是西周、春秋时期,我国已进入农耕社会,农业生产有了相当的发展,鱼类在人们的菜肴中已成为常见而重要的美食。
同时,捕鱼、养鱼的方法也有了长足的改进。
《大雅·灵台》中有这样的诗句:王在灵沼。
於轫鱼跃。
灵沼,是周文王的养鱼池,池中鱼的品种繁多,养鱼的规模非常宏大。
这句诗的意思是,周文王到灵沼养鱼池去游玩,满池的鱼儿欢游又跳跃。
古人重视祭祀,被供上祭坛的祭祀品,都是最好的食物。
鱼因为味道鲜美,周朝人常用来祭祀,在《周颂·潜》中就写到了把鲜美的鱼献给祖先和神灵,希望能为自己祈福:猗与漆沮,潜有多鱼。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猗与漆沮,潜有多鱼,写了在漆水与沮水用木柴围成的鱼池中,喂养了许多品种上乘的鱼,养殖这些鱼的目的,是为了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是用于祭祀的,希望上天能因这虔诚的祭祀,降下福气给周王朝的人。
《诗经·小雅·鱼丽》也是写贵族宴饮宾客的诗,诗中夸耀了宴席上的鱼鲜酒美、食物丰盛:鱼丽于罾,鲂鳢。
君子有酒,多且旨。
物其多矣,维其嘉矣。
物其旨矣,维其偕矣。
物其有矣,维其时矣。
诗中提到了6种鱼,诗人从鱼和酒两方面着笔,并没有写宴会的全部情景,只是突出了鱼的品种众多,暗示其他菜肴一定也是非常丰盛,表明了宴席上宾主尽情欢乐的盛况。
诗经中关于鱼的描述
诗经中关于鱼的描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社会风貌,也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收录了三百多篇诗歌,其中有不少关于动植物的描写,鱼这一象征着丰收、富贵、爱情、兴旺的动物,在《诗经》的20多首诗中出现了50多次,涉及鲂(鲂鱼)、鳣(鲟鳇鱼)、鳟(鳟鱼)、鳢(黑鱼)、鲿(毛鲿鱼)、鲦(餐鱼)、鲔(鲟鱼)、鱮(鲢鱼)、鳏(鳡鱼)、鲐(鲭鱼)、鲛(沙鱼)、嘉鱼(卷口鱼)等十多种鱼类。
其中的“鲐”在《大雅·行苇》中为“台”,也叫鲭,即油筒鱼、鲭花鱼,后人在统计《诗经》中的鱼类时,往往没有将其计入;《小雅·采芑》《小雅·采薇》中两次提到“鱼服”,即一种用鱼皮做的箭袋,但没有明确鱼种,所以也没被统计其中;《大雅·灵台》中提到了“鼍”,有人将其计入鱼类,但其实鼍是爬行动物,即扬子鳄,并不属于鱼类。
另外,《诗经》中有几处提到“钓”鱼,但没有说明钓什么鱼,还有20多处出现“鱼”字,也没有具体指出是什么鱼。
鱼自古象征着吉祥,是当时人们祭祀、宴请的重要物品,它还象征着爱情。
另外,鱼在诗艺上也起着铺垫烘托的作用,因此,《诗经》才多次提及鱼。
鲂,是《诗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鱼类。
《小雅·采绿》原文:终朝采绿,不盈一匊。
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
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
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及鱮。
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翻译成现代汉语:整天采荩草,采一捧不到。
我头发蓬乱,快回家沐好。
整天采蓼蓝,衣兜没采满。
说好五天归,六天没回来。
外出去狩猎,为他装弓箭。
外出去垂钓,为他理好线。
钓获是什么?鲂鱼和鲢鱼。
鲂鱼和鲢鱼,竟然这么多。
此诗前为景中情,后为情中景,生动地表现出女主人公的幽怨之意和甜蜜之感。
《诗经》中生活在西周的人,不仅养鱼、捕鱼、食鱼,还熟知鱼的品种。
鱼,已成为当时人们珍馐菜肴中一道常见的美食,鲂就是一种上等鱼品,肉质细嫩鲜美。
诗经 鱼意象
鱼 意 象
·
姓名:郑燕丽 学号:1411010214
一
《诗经》中的鱼意象及其相关诗篇
《诗经》305篇,共记载动、植物252种:计植物143种,
内含草类85种、木类5 8种;动物109种,内含鸟类3 5种、
兽类26种、虫类33种、鱼类1 5种。(数据出自孙作云著.
鹤小 鸣雅
它 山 之 石 , 可 以 攻 玉 。
其 下 维 榖 。
乐 彼 之 园 , 爰 有 树 檀 ,
鱼 在 于 渚 , 或 潜 在 渊 。
鹤 鸣 于 九 皋 , 声 闻 于 天 。
九皋:皋,沼泽地。 九:虚数,言沼泽之多。 渚:水中小洲,此处当指水滩。 渊:深水,潭。 爰(yuán):于是。 檀(tán):指豆科的黄檀,紫檀。 榖(gǔ):树木名,即楮树,其 树皮可作造纸原料。 攻玉:谓将玉石琢磨成器。
鲂
诗经中有大量的鲂鱼意象:
鲂是在《诗经》中出现最多的一种鱼,在七首
诗歌中共出现了九次。鲂鱼,我们现在也称其为三 1、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4 7 、鲂鱼赪 、九罭 (yù) (ch 之鱼鳟鲂。 ēng)尾,王室如毁。 (《豳风 (《小雅 · 九罭》 (· 《周南 采绿》 ) · ) 汝坟》) 者:通“诸”,“之乎”的合音。 鲂鱼:鳊鱼。赪:浅红色。毁:烈火。 九罭:捕小鱼的细眼渔网。 角鲂、鳊鱼、法罗鱼等,是一种鲤科鱼类。它肉味 8 (x ū),鲂鱮甫 2、孔乐韩土,孔乐韩土,川泽訏訏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 (《齐风 · 敝笱》 )) 5 、鱼丽于罶 (liǔ),鲂鳢(lǐ)。 (《小雅 · 鱼丽》 鲜美,为较贵重的淡水经济鱼类之一。这种鱼出现 甫(f罶:用为捕鱼的竹篓子。 ǔ),麀鹿噳噳(yǔ) (《大雅· 韩奕》) 敝,破。笱,竹制的鱼篓。敝笱,对制止鱼儿 次数之多与其外在形象和生活习性有着密不可分的 訏(xū)訏:广大貌。甫甫:大貌。麀(yōu): 来往无能为力,隐射文姜和齐襄公的不守礼法。 母鹿。噳( yǔ )噳:鹿多群聚貌。 关系。从形体上看,鲂鱼较其他鱼类而言较美。鲂 6 ?维鲂及鱮 (x ù) 。 3、其钓维何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 ?( 《陈风 · 衡门》) 维:是。鲂:鳊鱼。鱮 岂:难道。河:黄河。:鲢鱼。 鱼不仅仅是形美,而且味道鲜美,颇受大家的喜爱。
《诗经·国风》中的水鱼复合意象探微
看 ,几乎都与婚配有关。
l写 游 鱼 之 态 _
《 周南 ・ 汝坟》诗 日:
遵 彼 汝 坟 ,伐 其 条枚 。未见 君 子 ,怒 如调 饥 。
《 代 汉 现
的 意 思 来 看 ,这 一观 点 还 是 颇 有 见 地 的 。 时至 今 日 , 民 间 语 小 词 典 》 解 释 为 : “ ,鱼 , 形 状 跟 鳊 鱼 相 似 而 较 宽 , 鲂
文
腹 部 中 央 隆 起 , 生 活 在 淡 水 中 。 ” 李 行 健 主 编 的 《 代 汉 现 语 规 范 字 典 》 与 此解 释 类 似 : “ 鱼 ,形 状 像 鳊 鱼 ,但 较 鲂 宽 ,腹 鳍 后 部 有 肉 棱 , 全 身 银 灰 色 。 ” 即便 是 陆 玑 《 义 诗 疏 》 也 仅 注 日 : “ , 今 伊 洛 济 颍鲂 鱼 也 。广 而 薄 ,肥 恬 鲂 而 少 力 ,细 鳞 ,鱼 之 美 者 。 ”现 代 科 学 研 究 表 明 “ 劳 则 鱼
蔽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蔽 笱在 梁 ,其 鱼鲂 锲 。齐 子 归止 ,其 从如 雨。
蔽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破烂鱼笼 ,捕 中各色鱼 等;文姜返齐 ,秽行不止 ,嘲
4 抒 食 鱼 之 乐 .
的 描 写 表 达 了 女 子 对 丈 夫 的 思 念 之 情 ,这 也 与 水 鱼 复 合 意 讽之 意 ,不 言 自明 。 捕 鱼 或 钓 鱼 不 管 艰 辛 也 好 、 愉 悦 也 罢 , 食 鱼 定 然 是 十
浅谈《诗经》中的鱼类意象
• 《小雅· 正月》: 魚在于沼,亦匪克樂;潛雖伏矣,亦孔之 炤。憂心慘慘,念國之為虐。 注:炤:同昭,明也
謝謝欣賞~
鳣鲔 (zhān wěi)發發。
注:施:設置 罛(gū):魚網 濊濊(huò):撒網入水聲 發發(bō):魚跳動貌
• 《小雅· 無羊》: 牧人乃夢,衆维鱼矣,旐維旟(yú)矣。大人 占之:衆為魚矣,實為豐年。旐維旟矣,室 家溱溱。 注:衆:指蝗蟲 維:與也 旐(zhào):一種畫有龜蛇的旗 旟:一種畫有鷹隼的旗 溱(zhēn):借為蓁,茂盛衆多的樣
。
《 靈 臺 》
維其 魴釣 及維 鱮何 ,? 薄維 言魴 觀及 者鱮 。。
《 采 綠 》
二、“魚”非魚:即以下詩中魚皆有比 喻或象徵意。
A:象徵周王室之危
《國風· 周南· 汝墳》:魴魚赪尾,王室如燬。
注:赪 (chēng):赤色 王室如燬(huǐ):西周王朝遭犬戎之難
• 《匪風》:誰能亨魚?溉之釜鬵。 注:鬵(xí )大鍋 n
豈必 其 棲 《 其齊 食 遲 陳 取之 魚 。 風 妻姜 , 泌 衡 ,。 必 之 門 必豈 河 洋 》 即 宋其 之 洋 : 魚 之食 魴 , 衡 子魚 ? 可 門 : 。, 豈 以 之 必其樂下 河取饑, 之妻。可 鯉,豈以 ?
一 、 【 魚 】
bì (fáng)
·
王 在 靈 沼 , 于 牣 魚 躍
淺 談 《 詩 類 經 意 》 象 中 【 魚 】
《詩經》中涉及到13種魚,提及 “魚”這一意象的詩篇共20篇。《國 風》中有7篇,《小雅》中有9篇, 《大雅》中有3篇,《周頌》中有1篇。 我們組對這些篇目進行閱讀、分析、 討論將其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魴
: 鱼 名 , 黃 河 鲂 鱼 味 美
《诗经》中的渔文化研究
《诗经》中的渔文化研究(3)《诗经》中的渔文化研究上述12种鱼类在庞大的鱼类种群中微不足道,但在短短的三百来篇诗作中出现了这么多,且涉及到相应的捕捉方法,不能不惊叹先民的劳动智慧。
上面谈论了《诗经》中提及的多种捕鱼方式及丰富的鱼类,接下来探讨问题是:《诗经》为何要叙写这些内容?如前所述,《诗经》没有专章描写打捞捕鱼的诗篇,也就是说,它不以记载渔业生活为目的。
《诗经》中涉及捕鱼,主要是为了起兴,先言捕鱼,以引起所咏之词,《何彼裱矣》、《新台》、《竹竿》、《敝》、《九最》,莫不如此。
这是一个文学方面的问题,与本文主题关系不大,在此不表。
除了用于起兴,《诗经》写鱼的目的还在于当时鱼主要用来祭祀和宴饮,而这两项又是先民们非常重要的生活内容。
《周颂·潜》明确地道出“以享以祀,以介景福”,是一首献鱼祭祀的乐歌。
《毛序》云:“季冬荐鱼,春献也。
”郑《笺》:“冬,鱼性定;春,新来。
荐献之者,谓于宗庙也。
”这是说冬季春季都要用鱼来举行祭祀。
这一点可以在《月令》上得到证明:“季冬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乃尝鱼,先荐寝庙;季春荐于寝庙。
”周代朝廷中设有“渔人”职司,向王者进献饮食中所需要的各种鲜鱼及干鱼,还设有“鳖人”这一职司,他的职责是“春献鳖蜃,秋献龟鱼”。
从渔人和鳖人的分工可以看出,鱼在周人饮食中是不可缺少的副食。
(姚伟钧,《中国古代畜牧渔猎经济论略》)在《鱼丽》、《南有嘉鱼》、《小雅·六月》以及《大雅·韩奕》等诗作中,鱼就是用来宴饮的。
v鱼丽》中极力铺陈了偿、鲨、、、鲤及鲤这6种鱼,最后都谈到了“君子有酒,旨且多”,赞颂鱼、酒俱美且多。
《南有嘉鱼》中虽未明确嘉鱼是些什么鱼(一些书籍中把嘉鱼看成一种味美的鱼类。
据诗意,不足取),但也提到了用这嘉鱼,备好美酒来款待嘉宾,“嘉宾式燕以乐”。
《六月》载尹吉甫“饮御诸友,鱼鳖鲤”。
《韩奕》写显父为韩侯饯行,“其肴维何,无鳖鲜鱼”。
这些都说明了鱼在当时有着特殊地位,常用来招待贵宾。
《诗经·国风》中“鱼”“薪”“水”隐语意象
《诗经国风》中“鱼”“薪”“水”隐语意象陆跃升【期刊名称】《语文建设》【年(卷),期】2013(0)08Z【摘要】《诗经·国风》中的诗歌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总离不开以具体的物象起兴或比喻表达情感,使《诗经·国风》出现了一系列含有丰富象征意义的隐语。
这些隐语是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社会心理条件下形成的,其所代表的象征比喻意义是人们所熟知并且能心领神会的。
"鱼""薪""水"是《诗经·国风》中频繁出现的三个隐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心理的改变,今天的人们对"鱼""薪""水"等这些词语的比喻及象征含义便不容易准确把握了。
这些隐语成了后人解读《诗经》内涵的障碍,为了进一步发掘《诗经》的价值。
本文试图以《诗经·国风》"鱼""薪""水"三个隐语为例,对《诗经》中存在的隐喻进行解读。
【总页数】3页(P66-68)【关键词】诗经;婚姻;隐语;意象【作者】陆跃升【作者单位】凯里学院人文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2【相关文献】1.《诗经·国风》中的水薪复合意象摭谈 [J], 李红普2.体会"水"的情愫——浅谈《诗经·国风》中"水"意象的营造 [J], 邵秦岭3.浅析《诗经·国风》中的水意象 [J], 方琳4."水"边的喜怒哀乐——浅析《诗经·国风》中"水"的意象 [J], 田培;刘会卿5.《诗经·国风》中的水薪复合意象摭谈 [J], 李红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